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在線 » 顧安西薄小說免費閱讀作者

顧安西薄小說免費閱讀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3-08 10:33:02

1. 讀了我愛這個「家」,此時你心中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1)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這個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老橋」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2)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這個句子用 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 、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和深厚情誼 。

(3)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 聯想。從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 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 。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 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你好,( 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你好,( 悠悠)的白雲!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 淘氣)的雲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1、按原文在括中填入恰當的形容詞。

2、選文採用 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依次寫了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白雲、 雲雀 等景物,表達了作者 對山中朋友親近、熱愛的美好

的感情。

3、文中劃線的句子是(反問)句,請將它改為陳述句。

這山中的一切,全都是我的朋友。

4、文段中的人稱有什麼變化,這樣的變化有什麼好處?

答:文段中由第一人稱轉換為第二人稱,讓人覺得更加親切,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

3、草蟲的村落
1、按課文填空並回答問題。

(1)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 茂盛的森林)。一隻小蟲,一隻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裡。我想它一定是(游俠)吧!

☆從這個句子,我感受到了 作者充分發揮豐富的想像,生動地展現了一個草蟲的世界,體現作者熱愛自然的美好的童心 。

(2)甲蟲音樂家們( 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流了出來。

☆從這個句子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小生靈的贊美之情。

4、隨著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了些什麼?請寫下來。

「我」來到了草蟲的村落。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蟲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國少女般的花色斑斕的小圓蟲;看到了像龐然大物似的來訪者——蜥蜴;看到了甲蟲音樂家的演奏會;看到了「村民們」行色匆匆的生活……

5、詹天佑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 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鏟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背著標桿、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塞外常常是狂風怒,黃沙滿天,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深谷的危險。詹天佑不管條件怎樣惡劣,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1、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

2、用「——」劃出排比句,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什麼?

從句子中我體會到修築這條鐵路困難重重,要認真勘測,不能有一點兒馬虎。

3、想一想作者圍繞勘測線路,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1、嚴格要求工作人員。2、以身作則,與工人同甘共苦地勘測、繪圖。

3、請教當地的農民。 4、遇到困難總是想著為祖國爭氣,鼓勵自己。

4、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1)這句話表現了詹天佑 對工作一絲不苟、極端負責 的精神。

(2)選詞填空。

精密 周密

( 精密)的儀器( 周密)的計劃(周密)的觀察 (精密)的勘測

5、 用「﹏﹏」劃出具體描寫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6、詹天佑這樣做的力量源泉是什麼呢?

詹天佑這樣做的力量源泉是他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為祖國爭氣的堅強決心。

6、懷念母親

1、把句子中劃線的部分換成恰當的成語

(1)我痛哭了幾天,吃不下飯,睡不安穩覺。(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

(2)躺在床上,各種念頭此起彼伏,不斷涌現在腦海中。( 思潮起伏)

(3)我當時的想法,從這幾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點。(可見一斑)

2、讀句子,在括里填入恰當的動詞,體會句子表達的感情

①我不開燈,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 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 沉 )在朦朧的薄暗中。

☆我體會到作者此時的內心感受是:思念祖親,思念家鄉。
②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 幻)出母親的面影。

☆我體會到了作者 懷念母親 的感情,此時,「母親的面影」是 模糊不清

的。

③然而這凄涼並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 糊)在心頭。

說「這凄涼「是「甜蜜的「是因為 作者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他們銘刻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孤寂時陪伴著自己 。

9、

(一)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二)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後腦勺說,「嗯,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1.解釋詞語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 自己做了錯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後果。

2、通過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 神態和心理 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 桑那矛盾的心理狀態,她寧願自己承擔痛苦和勞累,也要撫養西蒙的孩子的朴實、善良的美好品質。

3、第二段文字細致描寫了漁夫的 神態 、 語言和 動作 。

4、從上面兩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桑娜和漁夫是怎樣的人?

他們是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勤勞、善良、充滿愛心的人。
13、只有一個地球

(一)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 báo]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個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piān ]舟。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
1、為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2、地球在宇航員的眼中是這樣的: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3、劃「 」的句子用了 作比較 、打比方、 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說明了 地球對於人類而言是多麼的珍貴,人類應該珍惜和保護地球。

4、劃「 」的句子用了 擬人、 比喻 的修辭手法,將地球比作母親 、

搖籃 ,形象生動地說明了 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繁衍的地方。
5、看過這段話後,你對地球母親有什麼話想說?

(二)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給人類做貢獻的。但是,( 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 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1、「再生」的意思是 重新生長 ,「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 ,「本來」強調了 這些資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現在的不可再生 ,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 科學性、嚴謹性。

2、在括內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3、從加點的詞語你體會到了什麼?

體會到人類不珍惜地球資源,不注意保護地球,會釀出「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

4、讀完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麼?

如果人類不珍惜地球資源,不注意保護地球,會釀出「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我們要珍惜地球資源,保護地球。

1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一)「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說,「您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哦!」我恍然大悟,「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⑴上下文解釋詞語。
恍然大悟: 頓時醒悟過來。

⑵「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實際上指的是什麼?
魯迅先生多次受到反動勢力的殘酷。

⑶「四周圍黑洞洞的」怎麼理解?

這是比喻的修辭方法,指舊社會的黑暗,實際是魯迅對舊社會的諷刺與抨擊。

⑷把文中劃線的句子改為陳述句:

四周圍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⑸這段話表現了__魯迅先生頑強斗爭和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_
(二)爸爸跑到伯父家裡,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葯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葯,紮好綳帶。
⑴這個片段寫了 救護車夫 這件事,通過 動作描寫,表現了魯迅先生對勞動深切的同情,的確是「俯首甘為孺子牛」。

⑵本段中描寫動作的詞語有:蹲、跪、夾出、拿、洗、敷、扎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的大門

詩海拾貝

1、寫雨詩句集萃

1.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王維:《山中》)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5.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6.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7.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8.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和尚《絕句》)

2、根據提供的實際情況,運用學過的詩句填空。

①當我們浪費糧食時,爺爺經常用唐代李紳的詩句來教育我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當我們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

③當我們在外地過節時,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的(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來表達對家人的懷念。

④現在人們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來表達對遠別好友的深情厚誼。

⑤來到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我不禁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

⑥昨晚有一道數學題,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復疑無路 )時,爸爸走過來,經他一點撥,我豁然開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老師的話語像春雨一樣滋潤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兩句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21、老人與海鷗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們非常驚異,急忙從老人的照片旁退開,為海鷗們讓出了一片空地。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它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1、發生了一件什麼「意想不到的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一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它們一定是發現十多年來天天與它們朝夕相處的老人今天與往常不一樣了。它們用聲聲鳴叫呼喚老人。

2、用「 」畫出描寫海鷗動作的句子,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從海鷗的動作中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深厚情義。

3、文中破折的作用是 解釋說明 ,引的作用是 特殊含義

4、短文第三段兩次用了「撲」這個詞,為什麼不用「飛」呢?

兩次用了「撲」這個詞,海鷗們是那麼捨不得離開老人,它們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留戀。更體現出海鷗們那種傷痛,那種無奈,那種急切、焦慮的心情。
23、最後一頭戰象

我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後面,想看個究(竟√ 競)。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他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綳綳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 狀),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1、按原文填空

2、從括中選擇正確的字打鉤

3、讀畫線句子,回答問題

①「久久凝望」里,嘎羧會看到怎樣的景象呢?

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

②嘎羧為什麼會對那塊礁石「親了又親」?

「親了又親」的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

③從嘎羧「震耳欲聾的吼叫「中,你聽出了什麼?

「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

4、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什麼感受?

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不僅僅是一頭戰象。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頌的英雄!
26、月光曲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③ )

①月光照進窗子,茅屋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過輕紗似的微雲。

③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3、用「 」在文中畫出實在事物,用「~~」劃出聯想的內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聯想描繪了三幅畫面,它們是
(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2)月亮升高,穿過輕紗似的微雲 (3)海面波濤洶涌

5、為什麼說盲姑娘「彷彿」也看到了她從沒看見過的景象?

因為盲姑娘是看不見的,但是他懂音樂,能理解、感受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再一次聽入神了,也襯托貝多芬創作的成功。

6、藉助皮鞋匠的聯想,我彷彿聽到了貝多芬的《月光曲》:時而舒緩,時而明快,時而悠揚,時而激烈

一、閱讀《》選段,回答問題。

桑娜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裡。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她把這兩個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連忙把帳子拉好。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門吱嘎一聲,彷彿有人進來了。桑娜一驚,從椅子上站起來。

「不,沒有人 ! 上帝 , 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 如今我怎麼對他說呢 ?……」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

1、請在 上加上恰當的標點符。

2、(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字母 G ,用部首查字法應查衣部。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安裝; C安定。

在文中應取(C )。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自食其果(自作自受) 心神不寧(忐忑不安)

4、你認為這段話主要講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她把西蒙留下的兩個孤兒抱回家,然後忐忑不安地繼續等待丈夫。作者透過桑娜的心理活動,贊頌了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

5、在這段文字中找出一個最能概括地說明桑娜把西蒙兩個孤兒抱回家後心情的詞,並用這詞造句。

忐忑不安
6、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的作用是(省略的連續運用,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逼真地寫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①話沒說完。 ②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 ③表示人物驚慌失措,語無倫次。

7、用「 」畫出描寫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的句子。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後為什麼忐忑不安?

桑娜抱回孤兒後,面對自己的五個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緊張、擔憂,她不知道丈夫會說什麼,覺得自己這樣做給丈夫增加了負擔,覺得對不起他;她擔心丈夫突然回來,不知道怎麼告訴丈夫自己把孤兒抱回家的事。

8、「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中的「這樣做」指的是收養西蒙的兩個孤兒,把他們扶養成人。 桑娜覺得非這樣做的原因是:西蒙的孩子沒人照顧會凍死、餓死的。從中你體會到桑娜同情、關心的善良品質

9、「他會說什麼呢?……嗯,揍我一頓也好!」這里的「他」是指 漁夫 ,桑娜為什麼會說「揍我一頓也好」?
桑娜熱愛丈夫,覺得自己這樣做給丈夫增加了負擔,覺得對不起他。也反映她同情孤兒,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的心靈。

10、文段最後說「桑娜深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請你發揮想像,說說這時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麼?

、閱讀《唯一的聽眾》片段,回答問題。

很快我就發覺自己變了。我又開始在家裡練琴了。從我緊閉門窗的間里,常常傳出基本練習曲的樂聲。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濕透了襯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練琴的。同時,每天清晨,我要面對一位耳聾的老人盡心盡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聽眾總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感到大吃一驚。妹妹追問我得到了哪位的指點。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樓,非常瘦,滿頭白發,不過—她是一個聾子。」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聾子!多麼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說她是聾子!」
1、上下文,說說「聲望」的意思:為眾人所仰望的名聲。

2、作者說:「很快我就發覺自己變了」,我的變化是什麼?請用文中的一句話說明:

我又開始在家裡練琴了。

3、 作者「一直珍藏這個秘密」中 「秘密」指什麼?

每天清晨,我要面對一位耳聾的老人盡心盡力地演奏。

4、文章寫「我」在拉琴的過程中,老人自始至終「很平靜地望著我」。對於老人的「平靜」理解恰當的一項是(D)

A. 老人耳聾,聽不到「我」難聽的拉琴聲。

B.「我」找到了自信,琴聲變得動聽,老人聽得入神。

C. 老人熱愛音樂,她已經完全陶醉於琴聲中。

D. 老人做出「平靜」的樣子,用以鼓勵「我」。

5、為什麼說「我」的琴聲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在老人熱情的鼓勵下,「我」的琴技在不斷地提高,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發自內心地為「我」的進步而高興。

6、為什麼作者「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呢?

在「我」的眼裡,老人也不再是一個聾子,她在用心感受琴聲,「我」和她是用音樂在相互交流。

7、為什麼「我」覺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從她的眼神里「我」讀出了老人對「我」的關切、鼓勵,讀出了老人為「我」琴技的點滴進步的高興,讀出了老人對「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覺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8、看完短文,你覺得老人是個怎樣的人?你有什麼想對她說的?

看完短文,我覺得老人是個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我想對她說:
9、如果你是作者,聽了妹妹的話後你會怎麼樣做呢?

好像不全,不過你湊活著看吧 哪道題不會問我 我們都寫完了

2.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作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狂風席捲著大漠北塞,吹折堅韌的白草,倒落如踩。北疆的八月,就有大雪將天地鋪蓋。好似突然一夜間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梨花盛開。雪花飄飄而落,打濕了簾珠,結冰在帷幕綺羅。狐皮裘再不覺暖和,錦緞被褥也感到單薄。將軍的獸角硬弓也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鐵衣難穿著。浩瀚的沙漠處處縱橫百丈巨冰,慘淡的愁雲凝滯,彷彿壓低了天空。中軍帥中擺下酒筵,為武判官歸京送行,胡琴、琵琶伴著羌笛,起舞和鳴。紛紛揚揚的暮雪飄落在軍營轅門,寒風狂舞的紅旗,此時也凍挺凝結,成為一抹靜止的紅雲。在輪台東門送居離去,那飄飄灑灑的大雪已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迴路轉,再也見不到君。雪地上空留著一排馬行的蹄痕。
[賞析]
這首詩抒寫塞外送別、軍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離愁別恨的俗套,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而是充滿奇思異想,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似乎也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設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象像,同時字里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紛紛瑞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動不翻」,帳外那以白雪為背景的鮮紅一點,更與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調的畫面上的一點暖色、一股溫情,也使畫面更加靈動。全詩以雪生發,兼及詠雪與送別兩方面,內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都是被人傳頌的名句。

3. 顧安西薄熙塵小說書名

校園全能王牌少女

4. 初三語文課本中的所有古詩的題目,作者,和開頭的第一句話 和詩中的名句

一首詩里有哪些句子是名句,要重點記住,還有在哪種情況下用哪條句子,老師沒跟你們說嗎?我們老師跟我們說了!(我也是初三)

5. 求: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賞析和全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年代:【唐】 體裁:【七古】 類別:【未知】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註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氣候。
3、轅門:古代軍營前以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門,後遂稱營門為轅門。

【簡析】:
此詩是一首詠雪送人之作。天寶十三載(754),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為送他歸京,寫下此詩。「岑參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讀此詩處處不要忽略一個「奇」字。

此詩開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傳風聲,所謂「筆所未到氣已吞」——全是飛雪之精神。大雪必隨刮風而來,「北風卷地」四字,妙在由風而見雪。「白草」,據《漢書·西域傳》顏師古注,乃西北一種草名,王先謙補注謂其性至堅韌。然經霜草脆,故能斷折(如為春草則隨風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顯出風來勢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滿天飛雪。「胡天八月即飛雪」,一個「即」字,維妙維肖地寫出由南方來的人少見多怪的驚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風一吹,大雪紛飛。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出了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意境,頗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見過梨花盛開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花團錦簇,壓枝欲低,與雪壓冬林的景象極為神似。春風吹來梨花開,竟至「千樹萬樹」,重疊的修辭表現出景象的繁榮壯麗。「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東方虯《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無論豪情與奇趣都得讓此詩三分。詩人將春景比冬景,尤其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幾使人忘記奇寒而內心感到喜悅與溫暖,著想、造境俱稱奇絕。要品評這詠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個成語——「妙手回春」。

以寫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開端後,詩筆從帳外寫到帳內。那片片飛「花」飄飄而來,穿簾入戶,沾在幕幃上慢慢消融……「散入珠簾濕羅幕」一語承上啟下,轉換自然從容,體物入微。「白雪」的影響侵入室內,倘是南方,穿「狐裘」必發炸熱,而此地「狐裘不暖」,連裹著軟和的「錦衾」也只覺單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邊將,居然拉不開角弓;平素是「將軍金甲夜不脫」,而此時是「都護鐵衣冷難著」。二句兼都護(鎮邊都護府的長官)將軍言之,互文見義。這四句,有人認為表現著邊地將士苦寒生活,僅著眼這幾句,誰說不是?但從「白雪歌」歌詠的主題而言,這主要是通過人和人的感受,通過種種在南來人視為反常的情事寫天氣的奇寒,寫白雪的威力。這真是一支白雪的贊歌呢。通過人的感受寫嚴寒,手法又具體真切,不流於抽象概念。詩人對奇寒津津樂道,使人不覺其苦,反覺冷得新鮮,寒得有趣。這又是詩人「好奇」個性的表現。

場景再次移到帳外,而且延伸向廣遠的沙漠和遼闊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壓冬雲,濃重稠密,雪雖暫停,但看來天氣不會在短期內好轉。「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二句以誇張筆墨,氣勢磅礴地勾出瑰奇壯麗的沙塞雪景,又為「武判官歸京」安排了一個典型的送別環境。如此酷寒惡劣的天氣,長途跋涉將是艱辛的呢。「愁」字隱約對離別分手作了暗示。

於是寫到中軍帳(主帥營帳)置酒飲別的情景。如果說以上主要是詠雪而漸有寄情,以下則正寫送別而以白雪為背景。「胡琴琵琶與羌笛」句,並列三種樂器而不寫音樂本身,頗似笨拙,但仍能間接傳達一種急管繁弦的場面,以及「總是關山舊別情」的意味。這些邊地之器樂,對於送者能觸動鄉愁,於送別之外別有一番滋味。寫餞宴給讀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這也表明作者根據題意在用筆上分了主次詳略。

送客送出軍門,時已黃昏,又見大雪紛飛。這時看見一個奇異景象:盡管風颳得挺猛,轅門上的紅旗卻一動也不動——它已被冰雪凍結了。這一生動而反常的細節再次傳神地寫出天氣奇寒。而那白雪為背景上的鮮紅一點,那冷色基調的畫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襯得整個境界更潔白,更寒冷;那雪花亂飛的空中不動的物象,又襯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這是詩中又一處精彩的奇筆。

送客送到路口,這是輪台東門。盡管依依不捨,畢竟是分手的時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麼走啊!路轉峰迴,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詩人還在深情地目送。這最後的幾句是極其動人的,成為此詩出色的結尾,與開篇悉稱。看著「雪上空留」的馬蹄跡,他想些什麼?是對行者難舍而生留戀,是為其「長路關山何時盡」而發愁,還是為自己歸期未卜而惆悵?結束處有悠悠不盡之情,意境與漢代古詩「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詩的結處,效果更見佳妙。

充滿奇情妙思,是此詩主要的特色(這很能反映詩人創作個性)。作者用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捕捉邊塞奇觀,筆力矯健,有大筆揮酒(如「瀚海」二句),有細節勾勒(如「風掣紅旗凍不翻」),有真實生動的摹寫,也有浪漫奇妙的想像(如「忽如」二句),再現了邊地瑰麗的自然風光,充滿濃郁的邊地生活氣息。全詩融合著強烈的主觀感受,在歌詠自然風光的同時還表現了雪中送人的真摯情誼。詩情內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詩的語言明朗優美,又利用換韻與場景畫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節奏旋律。詩中或二句一轉韻,或四句一轉韻,轉韻時場景必更新:開篇入聲起音陡促,與風狂雪猛畫面配合;繼而音韻輕柔舒緩,隨即出現「春暖花開」的美景;以下又轉沉滯緊澀,出現軍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漸入徐緩,畫面上出現漸行漸遠的馬蹄印跡,使人低回不已。全詩音情配合極佳,當得「有聲畫」的稱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晚唐詩壇上,李商隱是一位大家,當時與杜牧齊名。不過,若就對後世的影響而言,他是超過了杜牧的。李商隱在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創造性地豐富了詩的抒情藝術。他的詩歌創作,常以清詞麗句構造優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富有蒙矓婉曲之美。最能表現這種風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絕,其中又以《無題》諸作(多為七言近體)堪稱典型。詩以「無題」命篇,是李商隱的創造。這類詩作並非成於一時一地,多數描寫愛情,其內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難用一個恰當的題目表現,所以命為「無題」。其中有的可能別有寄寓,也可能有戀愛本事以為依託,雖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考索,但是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以證明確有寄託或確依何事之前,主要應該以詩歌形象所構成的意境為依據,把它們作為一般愛情詩對待,這並不妨礙認識它們的藝術價值。下面這首《無題》,大家就是把它視為抒寫愛情的名作去欣賞的: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里推進一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捨、痛苦得難以禁受。詩人在一句之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難」字的出現,因重復而給人以輕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詩句的綿聯纖曲之勢,使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回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這樣的纏綿情態,在「別易會難得」等平直敘述中是不易體會的。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傷懷如此,恰又面對著暮春景物,當然更使她悲懷難遣。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靈的創痛,也同眼前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次句不僅象徵詩人留滯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徵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於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里,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彷彿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了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不應,這里是「不顧」的意思),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造意與《無題》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里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生的意念。《無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現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有差異,聯想也更為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樂府中,也不少見。如「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同題)等皆是。「蠟炬成灰淚始干」同樣是用蠟燭作比喻,卻不是單一地以蠟淚比擬痛苦,而是還進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終生以隨,聯想比前人深微復雜得多,形象的底蘊也因此而豐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像對方。「雲鬢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於鬢發脫落,容顏憔悴,亦即六朝詩人吳均所說「綠鬢愁中改,紅顏啼里滅」(《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無題》「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為「雲鬢改」而愁苦,並且是「但愁」——只為此而愁。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於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為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為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次日為憔悴而愁,是為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為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鬱悒。這種晝夜廻環、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著痛苦而執著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像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他揣想對方大概也將夜不成寐,常常吟詩遣懷,但是愁懷深重,無從排遣,所以愈發感到環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隨之更趨暗淡。月下的色調是冷色調,「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應」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氣,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於對方的想像。想像如此生動,體現了她對於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像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既然會面無望,於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這就是結尾兩句的內容。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徵,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於使者的結尾,並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下去。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6. 哪些現代言情小說中有像秦苒顧安西這樣的女主

你好,
我我不清楚哪些現代言情小說中有像秦苒顧安西這樣的女主,
如滿意請採納

7. 《涼州詞》的作者是哪個朝代

《涼州詞》的作者是哪個朝代?
有獎勵寫回答共6個回答
lele97250
TA獲得超過2942個贊
聊聊
關注
成為第1位粉絲
涼州詞:又名《涼州歌》。《樂苑》稱,開元年間,西涼都督郭知運進獻宮調《涼州》。涼州:唐屬隴右道,州治在今甘肅省武威縣。詩題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黃沙直上白雲間」,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門關。」羌笛:我國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楊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其音凄苦。【簡析】: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這話是不錯的。開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縱樂,不務邊防,不關心遠戍徵人的疾苦。詩人在進入涼州,聽到哀怨的笛聲後,寫下了這首詩,表達對遠戍士卒的同情。--以下引自http://www.eicsj.sheisnet.sh.cn/magazine/N-9901/149.htm詩狀涼州之險惡、荒寒,一言不及徵人,而徵人苦情可想;雖是一篇怨詞,但畫面雄壯闊大,神氣不落凄切。歷來被譽為唐代邊塞詩中的名篇。《唐詩別裁》引王漁洋的話說 :「必求壓卷,王維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齡之『奉帚平明』、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其庶幾乎!而終唐之世,絕句亦無出四章之右者矣。」關於這首詩,唐人薛用弱的《集異記》曾記載著這么一樁趣事:開元中,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一天,天寒微雪,三人一起到旗亭小飲。適逢梨園伶官十多人會宴;席間,有四名美貌歌妓演唱,唱詞都是當時著名詩人的作品。三人私下相約說:我們三人的詩名常常分不出高低,現在且看這些歌妓謳歌,「若詩入歌詞之多者,則為優」。結果,第一人唱的是王昌齡的詩,第二人唱的是高適的詩,第三人唱的還是王昌齡的詩。王之渙不服氣,「自以得名已久」,就指著「諸妓之中最佳者 」說:「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四人中之「最佳者」結果果然唱了一首王之渙的詩:「黃河遠上白雲間……。」大家於是大笑。四歌妓問明情況後競拜。並請「俯就筵席」,「三人從之,飲醉竟日」。後明清戲劇家將此事編成劇本,其中以《旗亭記》為名的就有多本。詩句中,「一片」為唐人習慣用語,常與「孤」連文,即今之「一座」。「孤城」指玉門關。將玉門關作「孤城」,顯然與徵人的離情別緒聯結在一起 。仞,古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黃河遠上」

8.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完整詩,還要作者,題目!急!!!!!!!!!

《白雪歌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

原文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9. 描寫山,水,風景的詩句,帶作者,出處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渭城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0. 涼州詞的作者是

王之渙,一生就寫了六首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個,當然還有那首登鸛雀樓,我覺得他的一生概括為一句話,"人的一生很多時候,不求多,只求精"!

熱點內容
最愛的古言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4 07:24:54 瀏覽:702
女主叫林什麼念的小說名字 發布:2025-09-14 07:12:01 瀏覽:970
中出老師小說閱讀 發布:2025-09-14 06:34:39 瀏覽:880
武俠小說著發 發布:2025-09-14 06:34:00 瀏覽:164
位面升級系統類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9-14 06:33:51 瀏覽:968
召喚類後宮完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4 05:41:04 瀏覽:207
初中小說閱讀理解題目分析 發布:2025-09-14 05:28:45 瀏覽:390
極曖昧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9-14 04:59:09 瀏覽:175
網游種馬後宮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4 04:57:04 瀏覽:554
完結人氣小說 發布:2025-09-14 04:26:34 瀏覽: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