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在線聽書
九月網是個不錯選擇,裡面的外文書籍很多,特別是小說類,它的電子書支持在線閱讀和離線閱讀。只要帶著網站賬號,即可在任何可以上網的地方登錄網站在線閱讀,閱讀無需安裝任何軟體。這樣很方便,想看書的時候就能看,只要能上網。也可以通過九月網的閱讀器,將書籍下載到閱讀設備,隨時隨地享受數字閱讀。九月網50%的書籍為免費提供,而進行銷售的電子書的價格僅為實體書的幾分之一。不僅僅可以先試讀書籍再購買,還能夠租書、借書,章節購買等多種消費模式,大大降低購買成本和閱讀成本。做研究最合適了。
Ⅱ 各種童話故事,誰有阿~~~有聲的圖書,可以免費收聽的,可以下載的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16.html 中外童話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42.html 科幻小說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13.html 中外歷史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32.html 網路文學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17.html 中外神話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38.html 幽默笑話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52.html 外國文學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39.html 經典樂曲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18.html 中外寓言
http://www.tingbook.com/book/list_26.html 生活網路
Ⅲ 有沒有名字好聽一點的外國文學名著
最後的莫希幹人,屋頂上的輕騎兵,綠山牆的安妮,野生的愛爾莎
海邊的卡夫卡,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且聽風吟,流浪的星星
百年孤獨,飄(亂世佳人),廊橋遺夢,雲上的日子
荊棘鳥,德伯家的苔絲,少年維特之煩惱,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細細的紅線,騎彈飛行
還有霍亂時期的愛情,等待野蠻人,黑暗前的夏天名字比較另類
這些書名怎麼樣。
Ⅳ 《死魂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死魂靈》([俄羅斯] 尼古拉·果戈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nbcCAnCQRcSe7BhBOyHsEg 提取碼: 1gwa
書名:死魂靈
作者:[俄羅斯] 尼古拉·果戈里
譯者:滿濤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3
頁數:469
作者簡介:
果戈理(Н.В. Гоголъ, 1809-1852)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界的奠基人,被車爾尼雪夫斯基稱之為「俄羅斯散文之父」。他出生於烏克蘭一個不太富裕 的地主家庭。他所處的19世紀上半期,正是俄國農奴制瓦解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的時期。1830年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年,第一部浪漫主義故事集《狄康卡近鄉夜話》,引起了當時進步文學界的注意,1835年,發表了中篇小說集《密爾格拉德》和《彼得堡的故事》,給作者帶來了聲譽。在描寫「小人物」悲慘命運方面的作品中,以《狂人日記》、《外套》最有代表性。1836年發表了諷刺喜劇《欽差大臣》,以現實主義手法,深刻而無情地揭露了官僚集團恣意橫行,違法亂紀的丑惡面貌,獲得了驚人的成功。1842年發表的《死魂靈》,辛辣地諷刺、暴露了地主階級的貪婪和殘暴,描繪了一幅丑惡、腐朽的專制農奴制畫卷。
Ⅳ 請問誰知道喜馬拉雅聽書哪裡可以找到外國文學這一選項為什麼分類里只有有聲書謝謝
外國文學類的可以說直接用我網站上面的有聲讀物搜索功能搜一下
Ⅵ 《摩爾·弗蘭德斯外國文學經典閱讀叢書》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摩爾·弗蘭德斯》([英國] 丹尼爾·笛福)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摩爾·弗蘭德斯
作者:[英國] 丹尼爾·笛福
譯者:劉榮躍
豆瓣評分:6.8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6
頁數:296
內容簡介:
《摩爾弗蘭德斯》是《魯濱遜飄流記》的作者笛福的另一部獨特的傑作,被英國作家沃爾芙譽為「英國不多的偉大小說之一」。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書寫,極具震撼力。書中的主人公一直以罪人的身份出現——她從十八歲到六十歲,除殺人、叛國外真可謂無惡不作。女主人公弗蘭德斯生於監獄,在孤兒院長大,給貴族家庭當僕人。她被主人家的大公子誘騙後被迫嫁給她所不愛的二公子。婚後五年,丈夫病死,弗蘭德斯成了寡婦。過了一段淫盪的生活後,她再嫁給一個在殖民地擁有田產的人。不久,她發現丈夫就是自己的親哥哥。
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1731年4月24日)英國小說家,新聞記者,小冊子作者。其作品主要為個人通過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情節曲折,採用自述方式,可讀性強。並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聞名於世,魯濱遜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Ⅶ 《東方故事集(外國文學小叢書)》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東方故事集》([法]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xw1jb61PBxdO812V_F_Zg 提取碼:jb3k
書名:東方故事集
作者:[法]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譯者:林青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7-10
頁數:99
內容簡介:
目錄:
譯本序
王佛保命之道
馬爾科的微笑
亡人的奶汁
源氏親王的最後一次愛情
迷戀涅瑞伊德斯的人
燕子聖母堂
寡婦阿弗羅迪西亞
失去頭顱的迦梨
科內柳斯·伯格的悲哀
作者後記
作者簡介:
(譯自微軟Encarta網路全書2003年版)
尤瑟納爾(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真名Marguerite de Crayencour,法國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翻譯家。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父親為法國人,母親為比利時人。她只受過很少的正規教育。1947年,成為美國公民,但她只用法語寫作。她的第一本詩集 Le Jardin des chimères (1921)顯示了她作為一個作家的高超技巧,她重新詮釋了古希臘神話,使它們與現實世界發生聯系。1922年,她出版了另一本詩集Les Dieux ne sont pas morts。她的第一部小說 Alexis, ou le traité vain combat (1929;《亞歷克西斯,或者一個徒勞掙扎的故事》,1984年出版英譯本)是從一個藝術家的視角進行寫作,這個藝術家想要獻身於自己的事業,卻遭到家庭的反對。她對義大利的訪問促使她寫下Denier rêve (1934;《九隻手中的一枚硬幣》,1982年出版英譯本),這是一本關於夢想和現實之間差別的小說。
1934年,尤瑟納爾遇到了美國人Grace Frick,她們成為非常親密的夥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尤瑟納爾移居美國。她在莎拉.勞倫斯學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教授比較文學。期間,她於1937年將弗吉尼亞.伍爾芙的《波浪》(The Waves)譯成法文,1947年又出版了亨利.詹姆斯《梅齊知道什麼》(What Maisie Knew)的法文譯本。
她最著名的小說是Mémoires d'Hadrien (1951;《哈德里安回憶錄》,1954年出版英譯本),法美兩國批評界一致對該書高度評價。 這本小說是一個虛構的羅馬皇帝的自傳,以一封寫給他收養的孫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馬克· 奧里略的書信形式出現。另一本歷史題材的小說 L'Oeuvre au noir (1968;法文原書名為<苦煉>,英譯本書名為<深淵>,1976年出版),則是關於一個文藝復興時期的虛構人物,弗蘭德斯的煉金術士 澤諾(Zeno)的生活,這本書為她贏得了1968年的費米納文學獎。1971年,她的兩卷戲劇集Théatre出版。她還寫了早年家庭生活的傳記,以及關於三島由紀夫的論文Mishima: ou la vision vide (《Mishima[三島由紀夫]: 或者空虛的視野》,1981),並將一系列關於她生活和作品的訪談結集,以Les Yeux ouverts: entretiens avec Matthieu Galey之名出版(《睜開眼睛:與Matthieu Galey的談話》, 1980)。
尤瑟納爾不斷挑戰自己作為作家的能力,她的文學風格多變。但她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對古代文明和歷史變遷的豐富知識,以及嘗試理解人類行為的動機。1980年尤瑟納爾成為被選入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aise)的第一個婦女。1986年,她被授予法國第三級榮譽勛位(French award, Comman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和美國藝術傢俱樂部的文學獎章(the American Arts Club Medal of Honor for Literature)。
(作者:Michelle Paull,倫敦大學英語文學講師,東倫敦大學的媒體研究講師)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是法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瑪格麗特·德·凱揚古爾,尤瑟納爾是作家與父親一起以姓氏字母重新組合後為自己起的筆名。尤瑟納爾1903年生於布魯塞爾,父為法國人,母為比利時人,她出生後僅10天,母親便不幸去世。瑪格麗特從小受到父親的加倍疼愛,在法國北部、南部和巴黎度過了優裕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得到數位女管家的呵護和家庭教師的悉心指導。與父親一樣,自青年時代起,尤瑟納爾即長期奔走於歐洲多國和美加之間。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赴美,從事記者、翻譯和教師等工作,1949年定居美國東北海岸的芒特德塞島·(1』ile deMount Desert)。1951年,尤瑟納爾的歷史小說《哈德良回憶錄》同時獲得費米娜獎和法蘭西學院大獎,這出人意料的成功為她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當《苦煉》1968年再獲費米娜獎之後,各種榮譽紛至沓來。1980年,尤瑟納爾以77歲的高齡晉身法蘭西學院,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位「綠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
作為作家,尤瑟納爾擁有多種才華。她既是詩人(《幻想的樂園》1921年,《眾神未死》1922年)、劇作家(《埃萊克特或面具的丟失》1954年,《阿爾賽斯特的秘密》1963年),又是長短篇皆佳、蜚聲文壇的小說家(短篇小說集《死神駕車》1934年和《像水一樣流》1982年;長篇小說《哈德良回憶錄》1951年,《苦煉》1968年)和傳記作家(《世界迷宮:虔誠的回憶》1974年,《北方檔案》1977年),除此之外,她還是一位文筆優美的翻譯家(曾經翻譯過希臘詩人、英語作家亨利·詹姆斯和維吉妮婭·伍爾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陰暗的河》1964年,《王冠與豎琴》1979年)和思想深刻的文論家、批評家(《時間,這偉大的雕刻家》1983年)。在所有體裁的作品中,尤瑟納爾的歷史小說和自傳體作品成就最高。開闊的視野使她的作品題材豐富,涉獵東西方文明和南北方文化。作家不斷地從汗牛充棟的書海中獲得源泉,賦予作品以濃厚的倫理內涵和思辨色彩。尤瑟納爾堅信,歷史是一所「獲得自由的學堂」,是對人類進行哲理思考的跳板。因此,她特別青睞歷史,她的虛構作品漫遊於古代、文藝復興時期以及20世紀初的廣大空間;若用現代的文論言語表達,尤瑟納爾的全部作品都是互文性的傑作,充滿著今與古、此與彼、我與他、靈與肉、具體與抽象的對話。
每個讀者都有權根據自己的經歷和社會文化背景解讀尤瑟納爾博大精深的作品。我們在此僅向讀者提供幾點思考線索,無意影響讀者的自我理解。
Ⅷ 好看的外國文學書籍
海底兩萬里》
00故事發生在1866年,法國人阿羅納克斯,一位生物學家,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後,生物學家正准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改弦更張,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
00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創,生物學家和他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結果發現「怪物」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
00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羅納克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生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003.《紅與黑》
00小說主人公於連,是一個木匠的兒子,年輕英俊,意志堅強,精明能幹,從小就希望藉助個人的努力與奮斗躋身上流社會。
00在法國與瑞士接壤的維立葉爾城,坐落在山坡上,美麗的杜伯河繞城而過,河岸上矗立著許多鋸木廠。 市長德瑞那是個出身貴族,在扣上掛滿勛章的人。
00他五十歲左右,他的房子有全城最漂亮的花園,他的妻子是最有錢而又最漂亮的妻子,但他才智不足,「他只能辦到嚴格地收討他人的欠債,當他自己欠人家的債時,他愈遲還愈好」。在這座城市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貧民寄養所所長——哇列諾先生。他花了一萬到一萬兩千法郎才弄到這個職位,他體格強壯棕紅色的臉,黑而精粗的小鬍子,在別人眼中他是個美男子,連市長都懼他三分。但市長為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決心請一個家庭教師。
00木匠索黑爾的兒子於連,由於精通拉丁文,被選作市長家的家庭教師。他約十八九歲,長得文弱清秀,兩只又大又黑的眼睛。在寧靜時,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輝,又象是熟思和探尋的樣子,但一瞬間,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由於他整天抱著書本不放,不願做力氣活,因而遭到全家的嫌棄與怨恨,經常被父親和兩個哥哥毒打。他小時瘋狂地崇拜拿破倫,渴望像拿破崙那樣身佩長劍,做世界的主人。認為拿破崙「由一個既卑微又窮困的下級軍官,只靠他身佩的長劍,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但後來他又想當神甫,因為「如今我們眼見四十歲左右的神父能拿到十萬法郎的薪俸。這就是說他們能拿到十萬法郎,三倍於拿破崙當時手下的著名的大將的收入。」於是,他投拜在神甫西朗的門下,鑽研起神學來。他仗著驚人的好記性把一本拉丁文《聖經》全背下來,這事轟動了全城。
00市長的年輕漂亮的妻子是在修道院長大的,對像她丈夫那樣庸俗粗魯的男人,打心底里感到厭惡。由於沒有愛情,她把心思全放在教養3 個孩子身上。她認為男人「除了金錢、權勢、勛章的貪欲以外,對於一切都是麻木不仁」。最初,她把於連想像為一個滿面污垢的鄉下佬,誰知見面時卻大出她的意料:面前這個年輕人竟是這樣白皙,眼睛又這樣溫柔動人。以為他「實際上是一個少女」故意假扮男裝。她對於連產生好感,甚至覺得「只有在這個少年教士的心裡,才有慷慨、高尚、仁愛」。瑞那夫人的女僕愛麗沙也愛上了於連,愛麗沙得到了一筆遺產,要西郎神父轉達她對於連的愛慕,於連拒絕了女僕愛麗沙的愛情。瑞那夫人得知此事心裡異常高興,一股幸福的流泉瀉落在她的心海里,她發覺自己對他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一種感情。
00夏天市長一家搬到凡尼鎮鄉下花園別墅居住,晚上乘涼的時候,全家聚在一株菩提樹下,於連無意間觸到了瑞那夫人的手,她一下子縮回去了,於連以為瑞那夫人看不起他,便決心必須握住這只手。第二天晚上他果然做了,瑞那夫人的手被於連偷偷地緊握著,滿足了他的自尊心。瑞那夫人被愛情與道德責任折騰得一夜未合眼。她決定用冷淡的態度去對待於連。可是當於連不在家時,她又忍不住對他的思念。而於連也變得更大膽,他在心裡暗想:「我應該再進一步,務必要在這個女人身上達到目的才好。如果我以後發了財,有人恥笑我當家庭教師低賤,我就讓大家了解,是愛情使我接受這位置的」。
00深夜2 點闖進了她的房裡。開始,她對於連的無禮行為很生氣,但當她看到「他兩眼充滿眼淚」時,便同情起他來。她暗想,如果在10年前能愛上於連該多好。不過,在於連的心裡則完全沒有這種想法,他的愛完全是出於一種野心,一種因佔有欲而產生的狂熱。他那樣貧窮,能夠得到這么高貴、這么美麗的婦人,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了。
00不久,皇帝駕臨維立葉爾,在瑞那夫人的安排下,於連被聘當上了儀仗隊隊員,使他有在公眾面前大出風頭的機會。迎駕期間,於連作為陪祭教士參加瞻拜聖骸典禮。之後,他對木爾侯爵的侄子、年輕的安倍主教十分崇敬。心想,安倍主教如此年輕就有顯赫的地位,而且倍受女人的青睞,暗下決心「寧願受宗教的制裁,也要達到令美人羨慕的境界」。
00瑞那夫人心愛的兒子病危,她認為這是上帝對自己不道德行為的一種懲罰,她陷入了可怕的懺悔里。這時,愛麗沙又把夫人的事暗中告訴了哇列諾先生,他早先曾貪戀瑞那夫人的美色碰了一鼻子灰,便趁機給市長寫了一封告密信。但市長擔心如果把妻子趕出家門,自己將失去一大筆遺產,而且也有損於自己的名譽,採取「只懷疑而不證實」的辦法。但在這座城市裡,街談巷議對瑞那夫人和於連卻越來越不利。一次愛麗沙向西朗神父懺悔時,又談出於連與瑞那夫人的秘密關系。關心於連的神父要他到省城貝尚松神學院進修。告別後的第三天夜裡,於連又冒險趕回維立葉爾,與瑞那夫人見面,此時的瑞那夫人由於思念的痛苦,已憔悴得不像人樣了。
00貝尚松是法國一座古城,城牆高大。初到神學院,那門上的鐵十字架,修士的黑色道袍,和他們麻木不仁的面孔都使於連感到恐怖。院長彼拉神父是西郎神父的老相識,因此對於連特別關照。他對於連說:「嘻笑就是虛偽的舞台」。
00在321個學生中,絕大部分是平庸的青年,由此於連自信會迅速獲得成功。他悄悄對自己說:「在拿破崙統治下,我會是個軍曹,在未來的神父當中,我將是個主教。」由於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院長竟讓他當新舊約全書課程的輔導教師。
00但神學院是個偽善的地方,他很快就墮入了憂郁之中。彼拉院長受到排擠辭職不幹了,並介紹於連為木爾侯爵的秘書。彼拉神父專門給他介紹侯爵一家他說「你要十分注意,一個象我們這種行業的人,只有靠這些大人先生們才有前途……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如果你得不到人家的尊敬,你的不幸是註定的了」。
00侯爵瘦削而矮小,有一對十分靈活的眼睛,頭上帶有金色假發。他是個極端保皇黨人,法國大革命時,他逃亡國外,王朝復辟後,他在朝中取得了顯赫的地位。於連每天的工作就是為他抄寫稿件和公文,侯爵對於連十分滿意,派他去管理自己兩個省的田莊,還負責自己與貝尚松代理主教福力列之間的訴訟通訊,後又派他到倫敦去搞外交,贈給他一枚十字勛章,這使於連感到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00於連在貴族社會的熏陶下,很快學會了巴黎上流社會的藝術,成了一個花花公子,甚至在木爾小姐的眼裡,他也已脫了外省青年的土氣。木爾小姐名叫瑪特兒,是一個有金栗色頭發,體態勻稱,非常秀麗的姑娘,但「這雙眼睛透露出一種內心可怕的冷酷」。她讀過許多浪漫主義愛情小說,並被3 世紀前一段家史所激動:她的祖先木爾是皇後瑪嘉瑞特的情夫,被國王處死後,皇後向劊子手買下了他的頭,在深夜裡親自把它埋葬在蒙馬特山腳下。她十分崇拜皇後的這種為愛情而敢冒大不韙的精神,她的名字瑪特兒就是皇後的愛稱。
00起初,於連並不愛瑪特兒那清高傲慢的性格,但想到「她卻能夠把社會上的好地位帶給她丈夫」時,便熱烈地追求起她來。瑪特兒也知道於連出身低微,但她懷著一種「我敢於戀愛一個社會地位離我那樣遙遠的人,已算是偉大和勇敢了」的浪漫主義感情,因此,她在花園里主動挽著於連的胳膊,還主動給他寫信宣布愛情。為了考驗於連的膽量,她要於連在明亮的月光下用梯子爬到她的房間去。於連照樣做了,當晚她就委身於他了,過後瑪特兒很快就後悔了 。
00一次,他們在圖書室相遇,她邊哭邊對於連說:「我恨我委身於第一個來到的人」於連感到痛苦,他摘下掛在牆上的一把古劍要殺死她,瑪特兒一點都不害怕反而驕傲地走到於連面前,她認為於連愛她已經愛到要殺了她的程度,便又與他好起來。夜裡於連再次爬進她的房間,她請求於連做她的「主人」,自己將永遠做他的奴隸,表示要永遠服從他。可是,只要於連稍許表露出愛慕的意思,她又轉為憤怒,毫不掩飾的侮辱他,並公開宣布不再愛他。
00因為於連的記憶力很好,木爾侯爵讓他列席一次保王黨人的秘密會議,會上有政府首相、紅衣主教、將軍。會後,木爾侯爵讓於連把記在心裡的會議記錄冒著生命危險帶到國外去。在驛站換馬時,差點被敵方殺害,幸好他機警地逃脫了,與外國使節接上了頭,然後留在那等回信。在那兒他遇到俄國柯哈莎夫王子,他是個情場老手,於連便把自己的愛情苦惱講給他聽,他建議於連假裝去追求另一個女性,以達到降伏瑪特兒的目的,並把自己的五十三封情書交給她,「把這些信轉抄一份寄給你所選定的女性,這個女性必須是瞧你不起的對方的熟人。」
00於連回到巴黎後,將這些情書一封封寄給元帥夫人,元帥夫人受了感動,給於連回信,瑪特兒再也忍耐不住了,跪倒在於連的腳下,求他愛她,於連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看呀!這個驕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腳下了!」。不久,瑪特兒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寫信告訴父親,要他原諒於連,並成全他們的婚事。侯爵在愛女堅持下,一再讓步。先是給了他們一份田產,准備讓他們結婚後搬到田莊去住。隨後,又給於連寄去一張驃騎兵中尉的委任狀,授予貴族稱號。
00於連在驃騎兵駐地穿上軍官制服,陶醉在個人野心滿足的快樂中,「由於恩寵,剛剛才作了二天的中尉,他已經在盤算好至遲有象過去的大將軍一樣,在三十歲上,就能做到司令,那麼到二十三歲,就應該在中尉以上。他只想到他的榮譽和他的兒子。」這時,他突然收到了瑪特兒寄來的急信。信中說:一切都完了。於連急忙回去,原來瑞那夫人給木爾侯爵寫信揭露了他們原先的關系。這時惱羞成怒的於連立即跳上去維拉葉爾的馬車,買了一支手槍,隨即趕到教堂,向正在禱告的瑞那夫人連發兩槍,夫人當場中槍倒地。 於連因開槍殺人被捕了。
00入獄後,他頭腦冷靜下來,對自己行為感到悔恨和恥辱。他意識到野心已經破滅,但死對他並不可怕。瑞那夫人受了槍傷並沒有死。稍愈後,她買通獄吏,免得於連受虐待。於連知道後痛哭流涕。瑪特兒也從巴黎趕來探監,為營救於連四處奔走,於連對此並不感動,只覺得憤怒。公審的時候,於連當眾宣稱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賜,他說:「我決不是被我的同階級的人審判,我在陪審官的席上,沒有看見一個富有的農民,而只是些令人氣憤的資產階級的人。」結果法庭宣布於連犯了蓄謀殺人罪,判處死刑。 瑞那夫人不顧一切前去探監。
00於連這才知道,她給侯爵的那封信,是由聽她懺悔的教士起草並強迫她寫的。於連和瑞那夫人彼此饒恕了,他拒絕上訴,也拒絕做臨終禱告,以示對封建貴族階級專制的抗議。
00在一個晴和的日子裡,於連走上了斷頭台。瑪特兒買下了他的頭顱,按照她敬仰的瑪嘉瑞特皇後的方式,親自埋葬了自己情人的頭顱。至於瑞那夫人,在於連死後的第三天,抱吻著她的兒子,也離開了人間。
00這些都是我喜歡的名著,希望對你有幫助。
001.上帝為人們造了一張臉,他們卻又為自己造了一張。——《哈姆雷特》
00(我個人認為這句比「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更有實際意義。
002.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之——《紅樓夢》
003.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浮士德》
004.獲取一顆沒有被人進攻的經驗的心,也就像奪取一座沒有守衛的城池一樣。——《茶花女》
005.離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泰戈爾詩選》
Ⅸ 外國文學名著有聲讀物中文
外國文學名著有聲讀物中文我在 惠天聽書 下載過很多
Ⅹ 外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簡介和內容介紹(隨便)
爾·柯察金
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後於1816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沒有為劇院所採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青年的嘗試》一書,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的筆名發表。這個筆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亞、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發表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這是一部富於幽默感的游記,頗有德國作家霍夫曼的文風。這部游記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會的初步承認。此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創作。1831年他去德國旅行,歸途中寫了旅遊札記。1833年去義大利,創作了一部詩劇《埃格內特和美人魚》和一部以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標志著作者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代表作:《海的女兒》、《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
22 23
查看全部4個回答
外國文學_南大核心期刊徵稿_網站主頁
外國文學 是文學類的期刊,雜志社在線訂閱。雜志是創於1980年的雙月刊,是外國文學 ..
正規授權
期刊投稿
論文發表
《文化學刊》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廣告是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角.
他出身於一個烏克蘭的工人家庭,在即幾十年的學習和斗爭中成為了一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他從小城誠實,質朴,渾身是膽,無所畏懼,但對剝削階級有著刻骨的仇恨,渴望反抗,同時要求上進,喜愛閱讀各種革命書籍,思想覺悟快.他性格堅強,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和敵人進行堅決的斗爭.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自我反省,對自己頭腦中殘存的舊思想開戰,克服了自己的無政府注主義影響,克服了缺乏組織記律的觀念,再也不成為自己感情和習慣的奴隸.他將自己融入到了人民大眾中,工作完全忘我,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而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面對健康的惡化,他不屈不撓,忍受劇痛,在另一條文學的戰線上繼續為人民服務.保爾·柯察金有著純潔、高尚的道德品質,他渴望愛情,但有時又不夠勇敢,不敢向所愛的人表達自己的愛意,只是把自己的一切力量和全部生命都奉獻給建設新世界的偉大事業,他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
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 下載此書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列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嘉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它開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脫離現實的天真幻想,但結合其所描寫地區激烈的階級斗爭和英國的社會現象,它不久便被評論界高度肯定,並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