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聽書網
㈠ 誰有中醫基礎理論完整版的電子書啊
網上可以在線閱讀的
㈡ 孫廣仁 中醫基礎理論的書哪有
你好,我有電子版的可以嗎?我可以網上傳給你,你可以在電腦上看,也可以自己去列印哦!
㈢ 中醫入門哪本書好
然後《醫學知三字經》誦讀,看一看診斷學的《脈訣》與《醫宗金道鑒·四診心法要訣》。最後開始看內科的《傷寒論》。
先由淺入深看回比較好,剛開始可以看簡單易懂的,比如《葯性賦》、《湯頭歌》等,慢慢的在讀有難度的答,中醫博大精深,自學還是很有難度的。
其實實踐是一直伴隨在學習中的,學了脈學,就多去把脈,看到家人有不舒容服,就試著用中醫去分析下,這樣很有助於加深理解和記憶。學終究是要用來使用,多去醫院和著老師傅多看看,多學學。
㈣ 21世紀課程教材中醫基礎理論李德新編寫的哪裡能買到
當當網,亞馬遜,京東,淘寶最有可能
㈤ 中醫考研需要考什麼
中醫考研:
科目有:中醫綜合(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共300分)
中醫綜合都是選擇題.總分300
中醫綜合共180題,分A/B/X三種題型
1-150題為所有考生必答題,每題1.6分,共240分
151-180題為報考中醫基礎考生必答題,每題2分,共60分
181-210題為報考中醫臨床考生必答題,每題2分,共60分
如果報考中醫基礎類:
中醫基礎理論32題
中醫診斷學32題
中醫葯學33
中醫方劑學33
中醫內科學30
針灸20
報考臨床類:
中醫基礎理論25
中醫診斷學25
中醫葯學25
中醫方劑學25
中醫內科50
中醫針灸30
㈥ 郝萬山 中醫基礎理論講座視頻
你好,優酷網 56網 土豆網上去尋找。一般優酷網有,另外看下郝萬山先生的資料看下是否已經整理成書,到當當 卓越網上去尋找,如果已經整理了,那裡肯定有。
㈦ 中醫專業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中醫考研:科目有:中醫綜合(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共300分),口腔醫學和護理醫學。【各個學校自己命題,參見各個學校的招生簡章。】
中醫綜合試卷內容結構:中醫基礎理論 30題,中醫診斷學 30題,中葯學 30題,方劑學 30題,中醫內科學 35題,針灸學 25題。
試卷題型結構:A型題 8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20分;B型題 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X型題 60小題,每小題2分,共120分。
A型題:每小題1.5分,共1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請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B型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A、B、C、D是其下面兩道小題的備選項,請從中選擇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個選項可以被選擇一次或兩次。
X型題:每小題2分,共1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7)中醫基礎理論聽書網擴展閱讀: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中醫葯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根據試題,要求考生聯想所熟悉、記憶的有關中醫葯學基礎理論、診法辨證、常用葯物和方劑的效用特點、配伍運用,以及臨床常見病證的辨證論治規律等知識, 運用科學、明晰的中醫學術語,准確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斷:運用中醫葯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解釋疾病發生、發展及診治的機理,並對不同的葯物、方劑和病證進行鑒別與判斷。
3.綜合運用:通過對所學中醫葯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綜合運用,能闡釋有關的理論問 題,並對臨床常見疾病進行正確的辨證診斷、立法、處方用葯及調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