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聽書劍橋一級
㈠ 求5篇中國數學家的故事!急!!!
籌算女傑王貞儀
女數學家王貞儀(1768-1797 ),字德卿,江寧人,是清代學者王錫琛之女,著有《西洋籌算增刪》一卷、《重訂策算證訛》一卷、《象數窺余》四卷、《術算簡存》五卷、《籌算易知》一卷。
從她遺留下來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從事天文和籌算研究的女數學家。算籌,
又被稱為籌、策、籌策等,有時亦稱為運算元,是一種棒狀的計算工具。一般是竹製或木製的一批同樣長短粗細的小棒,也有用金屬、玉、骨等質料製成的,不用時放在特製的算袋或運算元筒里,使用時在特製的算板、氈或直接在桌上排布。應用「算籌」進行計算的方法叫做「籌算」,算籌傳入日本稱為「算術」。算籌在中國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數者不用籌策」的記述,現在所見的最早記載是《孫子算經》,至明朝籌算漸漸為珠算所取代。
17世紀初葉,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了一種算籌計演算法,明末介紹到我國,也稱為「籌算」。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稱其為「策算」。王貞儀也從事研究由西洋傳入我國的這種籌算,並且寫了三卷書向國人介紹西洋籌算。她在著作中對西洋籌算進行增補講解,使之簡易明了。王貞儀介紹的納皮爾算籌乘除法,當時的讀者認為容易了解,但與當時我國的乘除法籌算的方法相比,顯得較繁雜,因此,數學家們沒有使用西洋籌算,一直使用中國籌演算法。今天的讀者把中外籌算乘除法視為老古董,採用的是由外國傳入的筆算四則運算,這種筆算於1903年才開始被使用,故我國與世界接軌使用筆算的歷史只有100年。
數學會女前輩高揚芝
高揚芝(1906-1978 ),江西南昌人,從小學習勤奮,特別喜歡數學。
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由於學習成績優秀,1930年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上海大同大學擔任數學教員,後成為教授、數學系主任。在課堂教學中,她遵循《學記》中所說的:「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所以,高揚芝的數學教學一貫是兢兢業業、講求實效,深受學生歡迎。
高揚芝長期從事數學分析(舊時叫高等微積分)、高等代數和復變函數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她深知,高等數學比初等數學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義、定理、法則統治著的王國。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訴學生,數學結構嚴謹,證明簡潔,蘊含著數學的美。它像一座迷宮,只要你潛心學習、研究,就能尋求到走出迷宮的正確道路。一旦順利走出迷宮,成功的愉悅會使你興奮不已,你會向新的、更復雜的迷宮挑戰,這就是數學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學工作不到五年的時間里,自身潛在的科研天賦很快被喚醒催發。經過刻苦鑽研教材,結合教學實踐,她撰寫出論文《Clebsch氏級數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學主編的《科學通訊》上連載,得到同行好評。解放後,她又著有《極限淺說》《行列式》等科普讀物多部。
高揚芝是中國數學會創始時的少數女性前輩之一。1935年7月25日中國數學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舉行成立大會,共有33人出席,高揚芝就是其中的一位。在這次年會上,她被推選為中國數學會評議會評議,後連任第二、三屆評議會評議。1951年8月,中國數學會在北京大學召開了規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高揚芝出席了大會。她是這次到會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20世紀60年代,她被選為江蘇省數學會副理事長。
第一位數學女博士徐瑞雲
徐瑞雲,1915年6月15日生於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的公立務本女中讀書。徐瑞雲從小喜歡數學,讀中學時對數學的興趣更加濃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畢業後報考了浙江大學數學系。當時,浙大數學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錢寶琮、陳建功和蘇步青。此外,還有幾位講師、助教。數學系的課程主要由陳建功和蘇步青擔任。當時數學系的學生很少,前一屆兩個班學生共五人,她這屆也不過十幾人。
當時蘇步青才30歲,看上去十分年輕,因此徐瑞雲的同學中有人認為蘇步青是助教,可是聽完一堂課後就不住地贊嘆說:「想不到助教竟能講得這么好。」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鬨笑。徐瑞雲在陳建功和蘇步青的教導下,勤奮學習,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她的考試成績經常是滿分。1936年7月,徐瑞雲以優異成績畢業了,被浙大數學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歲的徐瑞雲與28歲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結伉儷。新婚三個月後,徐瑞雲夫婦獲得亨伯特留學德國的獎學金,雙雙乘船漂洋赴德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
徐瑞雲有幸被德國著名的數學大師卡拉凱屋獨利接受,由他擔任她的數學博士指導老師。當時有不少學生想請他作導師,他都沒有同意。而徐瑞雲這位東方女士因學習勤奮,數學功底扎實,成了卡拉凱屋獨利的關門弟子。徐瑞雲主要研究三角級數論。這門學科起源於物理學的熱傳導問題的傅里葉分析的主要部分,是當時國際上研究的熱門之一,在中國還是一個空白。
徐瑞雲為將來能在分析、函數論方面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廢寢忘食,廣擷博採,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圖書館里。1940年底,徐瑞雲獲得博士學位,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數學博士。她的博士論文「關於勒貝格分解中奇異函數的傅里葉展開」,1941年發表在德國《數學時報》上。
完成學業的徐瑞雲夫婦,隨即離德回國,於1941年4月回到母校,雙雙被聘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戰火硝煙的大後方培養人才的講台。在艱苦的條件下,陳建功和蘇步青沒有中斷在杭州時共創的函數論和微分幾何兩個數學討論班,這是一種教學相長、遴選英彥的科研形式,徐瑞雲也參與其間。1944年11月,英國駐華科學考察團團長李約瑟參觀了浙大數學系和理學院,連聲稱贊道:「你們這里是東方的劍橋!」這更加激勵了徐瑞雲的勤奮工作。她這時教的學生曹錫華、葉彥謙、金福臨、趙民義、孫以豐、楊宗道等,後來都成了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1946年,31歲的徐瑞雲提升為正教授。
1952年,徐瑞雲調入浙江師院,被任命為數學系主任,從此全身投入了艱苦的創建數學系的工作中。在她的領導下,沒有幾年功夫,數學系已初具規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第一屆本科畢業生約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他們系也成為全國同行的楷模,進入全國同行前列。徐瑞雲在建設數學系的同時,沒有忘記科學研究。她翻譯了蘇聯那湯松的名著《實變函數論》。譯本於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一位女數學院士胡和生
胡和生於1928年出生在南京市一個藝術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畫家。她從小耳濡目染,聰明好學,畫感、樂感很強,祖父和父親特別喜歡她。讀小學和中學時,她不偏科,文理兼優,這些對她後來從事數學事業幫助很大。
胡和生雖然愛好廣泛,但她的理想不是成為一位畫家,而是考上大學繼續深造。抗戰勝利以後,胡和生考進大學數學系,1950年畢業,又報考了浙江大學著名數學家、中國微分幾何創始人蘇步青教授的碩士研究生。1952年院系調整,蘇教授與她轉入了上海復旦大學。復旦是以蘇步青為首的我國微分幾何學派的策源地,人才濟濟,加之老一輩數學家的鼓勵指導,同行的互勉競爭,托著這顆新星冉冉升起。
胡和生長期從事微分幾何研究,在微分幾何領域里取得了系統、深入、富有創造性的成就。例如,對超曲面的變形理論,常曲率空間的特徵問題,她發展和改進了法國微分幾何大師嘉當等人的工作。19 60-1965年,她研究有關齊次黎曼空間運動群方面的問題,給出了確定黎曼空間運動空隙性的一般有效方法,解決了六十年前義大利數學家福比尼所提出的問題。她把這個結果,整理在與自己的丈夫谷超豪合著的《齊性空間微分幾何》一書中,受到同行稱贊。她早期在我國最高學術刊物之一《數學學報》上發表了《共軛的仿射聯絡的擴充》(1953年)、《論射影平坦空間的一個特徵》(1958年)、《關於黎曼空間的運動群與迷向群》(1964年)等重要論文。至今,她發表了七十多篇(部)論文、論著。她在射影微分幾何、黎曼空間完全運動群、規范場等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建樹,成為國際上有相當影響和知名度的女數學家。她的一些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例如,在調和映照的研究中,她撰寫的專著《孤立子理論與應用》,發展了「孤立子理論與幾何理論」的成果,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1982年,胡和生與合作者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4年起擔任《數學學報》副主編,並擔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1989年被聘為我國數學界的「陳省身數學獎」的評委;1992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院士),至今選出來的數學家院士,只有胡和生一人是女性。
華裔算傑張聖蓉
張聖蓉1948年生於陝西省西安市,出生不久便隨父母到台灣居住。她從小聰慧,喜愛讀書,對數學情有獨鍾。張聖蓉中學畢業後考入著名的台灣大學數學系,1970年獲學士學位。她不滿足於此,又以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學位。
「函數」是數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一位著名數學家說過「函數概念是近現代數學思想之花」。它的產生、發展實質上反映了近現代數學迅速發展的歷程,同時也與函數論、解析數學的發展相輔相成。張聖蓉選擇了現代數學的重要前沿分支之一「函數論」作為攻讀對象。她的導師是一位著名的函數論世界大師,她要同函數論專家一道去摘取函數論皇冠上的明珠。
1974年,張聖蓉獲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學位,從此在美國從事函數論的研究工作。她對函數論中復平面上的解析函數、多復變函數以及有界函數的解析函數的逼近等高深領域都有涉獵,1976年,28歲的張聖蓉通過對道格拉斯函數的研究撰寫了世人沒有發現的這類函數特徵的論文,這為第二年著名數學家馬歇爾解決著名的道格拉斯猜測鋪平了道路。張聖蓉一鳴驚人,1977年又撰寫出另一篇令函數論專家驚嘆的論文,證明了馬歇爾攻克道格拉斯猜測中的一個未發現的難題。在清一色的男數學家主導的函數論領域,她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㈡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征戰.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准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並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為冬季,又烘托出了戰前的緊張氣氛.「單於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並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的必勝信念,令讀者為之振奮.「單於」,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後兩句寫將軍准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不僅僅因為輕騎快捷,同時也顯示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當勇士們列隊准備出發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剎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滿懷著必勝的信心.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本詩雖區區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於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將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准備率軍出擊.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像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231
【官方】遮天聽書下載聽書APP【喜馬拉雅】,聽你想聽
遮天聽書聽書,高品質,低流量,超多資源一鍵下載,千萬優質音頻資源,任你聽個夠
上海證大喜馬拉雅網..廣告
聽書的聽書軟體有哪些?海量精品書免費聽。 得到App聽書VIP60天限時免費領!
精選書單,必讀書籍,聽書免費聽。 半小時聽完1本書的精華解讀。下載得到App,免費領取VIP.想聽幾本聽幾本,聽60本相當於節省300元。
得到(天津)文化傳播..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辦公用哪個好?筆記本辦公哪個好,超值特惠,品質之選,輕松購物上天貓!
「天貓」全場特惠,筆記本辦公哪個好,優品低價,品類齊全,退換無憂,品質購物上天貓!
572020-04-25
(月黑雁飛高)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急!!~~~!!!!!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字里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讀後令人振奮。 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於,是古時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 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准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麼扣人心弦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准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像,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並不是沒有尾,那尾在雲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10 瀏覽710
《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表達的思想感情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征戰。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准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並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為冬季,又烘托出了戰前的緊張氣氛。 「單於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並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的必勝信念,令讀者為之振奮。「單於」,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後兩句寫將軍准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不僅僅因為輕騎快捷,同時也顯示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當勇士們列隊准備出發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剎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滿懷著必勝的信心。 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雖區區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於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將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准備率軍出擊。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像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23 瀏覽1864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這首詩的思想感情是什麼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准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月黑雁飛高」,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單於夜遁逃」,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於」,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後兩句寫將軍准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准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准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有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像是非常豐富的。 《塞下曲》組詩共六首,這是第三首。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字里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讀後令人振奮。 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於,是古時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 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准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麼扣人心弦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准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像,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並不是沒有尾,那尾在雲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16 瀏覽2772
塞下曲表現了詩人什麼的思想感情
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因為是和張僕射之作(詩題一作「和張僕射塞下曲」),語多贊美之意。 此為組詩的第二首,寫將軍夜獵,見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虎,便彎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進一塊石頭中去了。通過這一典型情節,表現了將軍的勇武。詩的取材,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據載,漢代名將李廣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就有這樣一次富於戲劇性的經歷:「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一陣陣疾風刮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製造了一種氣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林暗草驚風」,著一「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 「引」是「發」的准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像、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一「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跡,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平明」),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嘆,原來箭桿尾部裝置著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棱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棱」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鑽入殊不可想像。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第三: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字里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讀後令人振奮。 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於,是古時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 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准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麼扣人心弦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准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像,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並不是沒有尾,那尾在雲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6 瀏覽1739
四年級的塞下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於,是古時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 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准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麼扣人心弦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准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像,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並不是沒有尾,那尾在雲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贊同0| 評論
7 瀏覽376
精彩推薦
天貓電器城-圖書文具,閃電到家...
買圖書文具,上天貓電器城!大牌齊聚,型號齊全,超值包郵,品牌旗艦,好書..
3c.tmall.com廣告
大學生用什麼筆記本電腦好 「京東」...
大學生用什麼筆記本電腦好 「京東」超快處理,不止夠用,居家辦公,游戲競..
m.jd.com廣告
十二星座專屬古代發型分別是什麼?
白羊座比較善於隱藏自己,給人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她的發型應該是頭面部有劉海,這樣給人一種婉約美,像極
熱議16回答
詩仙李白的另一個身份—十步殺一人的劍俠
1965年,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查良鏞先生發表了他第十一部武俠小說《俠客行》。《俠客行》書名來源於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句「十步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