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羽的言情小說
① 古龍,金庸誰的文筆要好!!!
不好比較,
應該這么說,金庸是比較重視歷史的人,首先他是個學者,然後是個愛好武俠的學者,
所以寫得東西你都會發現很有講究,他會花很大筆墨去描寫某某歷史事件,物品,典故的來歷,
連人物武功的招式都會寫得很清楚,怎麼踢一腳,怎麼打一拳,怎麼轉身,用了什麼毒葯,這個教主有什麼來頭,那個地區的自然情況怎麼樣,全都有根有據,能學到很多東西,
再說古龍,古龍一生都很有武俠的氣質,他的人品如此,他的人生如此,一輩子美酒不斷,身邊美女不斷,愛恨情愁,風光的時候可以一擲千金,對朋友兩肋叉刀,義薄雲天,窮困的時候幾天沒有吃的沒有酒喝……
古龍的文章經常會出現的這樣的描寫:快!快!快!快!快!快!……
古龍從來不在人物武功的招式上浪費筆墨描寫,他只是會告訴你那人的功夫很高,他的動作很快,快到你不能看清,小李飛刀之所以厲害就是這個原因,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拔刀,不知道他的刀什麼時候離手,當你看見刀的時候,你已經死了!
古龍的人物從來都是真正的大俠,他們不為世俗名利所動,只為自己而活,一般愛喝酒,和古龍自己很像,走天涯狼藉江湖只圖一個痛快!很是瀟灑,
金庸筆下的人物更多的會受到名利官場的束縛和影響,會爭個官,盟主什麼的當當什麼的,最多的是和朝廷勾結,很有歷史的感覺,
古龍的就不用考慮這些,你完全可以看做是架空時代的,不過也因為這個原因,古龍因為時常為了酒錢而寫書,靈感來了的時候寫得金光四射,但是往往結尾寫著沒勁就草草了事,
金庸則是極其嚴謹,每寫完一段隔短時間又拿出來修改一番,認真的讓人發抖!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感覺
② 如何寫好武俠小說
說寫武俠很容易,或者說武俠就是靈感,這就錯了!
1, 武俠是小說的一種,是種文學創作;小說是虛構的,但卻來源於現實—現實中的知識,典故、歷史材料、心理感受,所以,要寫好它,同樣要一種積淀;
2, 武俠小說有它的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說,優秀的武俠小說是嚴謹的創作。華羅庚對武俠的定義是「成年人的童話」,其中的想像有助於科學的思維;人們並沒有因為安徒生寫童話而認為他是幼稚的,所以,對於武俠,要以「大家之作」的地位去對待;要多學習經典的大作!
3, 文學史上,魏晉六朝的志怪志異、唐傳奇、明清的綠林小說,一路發展到當代的武俠;武俠玄幻的思想一直傳承有序;中間每個時期都有絕對的經典作品值得學習。
鑒於以上的認識,我的建議:
1. 多讀經典的作品(參照下面所述),在不斷學習中形成自己的風格—古龍早期也是學習金庸的啊,而且風格相近,兩位也常有切磋,隨後古龍才成自家的面目—離開了繼承,就談不上發揚了!
2. 文學的功底。毫無疑問,武俠作為小說的一種,它的創作需要一定的文字表達和控制能力,一定的文筆、才氣和思想在裡面;好在這些方面都可以培養:中國文學史、古代和現代文學作品選、古代漢語(培養語言精簡的能力、文言和古語的運用在武俠中尤其重要;用語不古,實為武俠大忌!)堅持學習,即使不能速成,也可大器晚成。
3. 古今優秀武俠的吸收。張恨水先生之所以能著作等身,源於他到「17歲半就讀了100多部古典小說」,如果沒有這種毅力,也完成不了長篇巨制的創作。 你可以參考的武俠:(1)魏晉六朝的志怪志異、(2)唐傳奇、(3)明清的綠林小說,如,《七俠五義》《七劍十三俠》等。(4)當代梁羽聲的作品,處於當代早期的「武俠三劍客」之一;梁羽聲後受聘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功力深厚,重歷史和文學的筆調;(5)金庸,經典作品14部,樣樣精彩;(6)古龍,早期學金庸,後成自己的面目,著述很多的;(7)閣下喜歡「中間夾雜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多讀黃易。黃易的《尋秦記》《大唐雙龍傳》等都是不錯的經典;(8)卧龍生、劉殘陽等,至少也比當代的「小混混」強多去了!
4. 對歷史、地理、風俗人情、各派武術的了解。優秀的經典無暇令人百看不厭,其中一個就是糅合了多學科的知識在裡面。可能文筆所至,就摻入了文學、武術、藝術、歷史等知識點,如果對這些不夠精通,小說的可讀性就遜色多了。
5. 武俠要的是有自己的思想和基調,你喜歡「寫得有意思點」,就可以在學識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自我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祝早日成就自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