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色戒小說寫得不好看

色戒小說寫得不好看

發布時間: 2022-05-08 10:48:55

1. 《色戒》十大敗筆是什麼

影片最大的敗筆在於,表現力極為匱乏,以致於在許多觀眾走出影院後,表示沒看懂影片想要表現的是什麼?影片開始有一場愛國話劇,深深懷疑導演調動氣氛的功力,一群愛國學生的話劇演得並無激情,這倒也罷了,可是演出結束後,底下觀眾突然起立鼓掌,實在出人意料,在演戲途中底下觀眾的神態表現,情緒表現都很缺乏,總之這一段缺乏基本的感染力。

表現力匱乏的另一個表現在於演員的選擇上,一群白臉學生,想要抗日,怎麼看怎麼不象。特別是奶油小生的王力宏,實在看不出一個領袖的風度,說話毫無底氣,導演為什麼選擇一個奶油小生演進步學生,實在費解。湯唯「色相」過度。當湯唯與梁朝偉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小姑娘便與之眉來眼去,記住是眉來眼去,不是含情脈脈。曖昧之意來之如此之快,實在是令人難以理解乃以清純女生所為。更嚴重的是,給人一種感覺,湯唯並非是在與特務頭子的接觸過程中,思想發生轉變,產生愛情,而是一開始就是野雞色狼,以後的感情糾葛純屬扯淡。
湯唯「破處」那場戲,更是滑稽,一個不經世事的姑娘,幾乎沒有猶豫地同意了為了愛國而「破處」,那麼這樣一個女性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呢?梁朝偉與她既無殺父深仇亦無欺凌大恨,幾乎沒有一點內心掙扎地就與同班同學發生第一次,給人感覺湯唯是不是天生的「色女」啊。導演啊導演,你這段戲,怎麼不把湯唯的內心活動再描述一下呢?

2. 張愛玲寫色戒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色戒》是張愛玲小說中,少數以前衛手法探討女性心理及情慾的作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識青年,化身刺客,企圖用美人計,刺殺汪精衛陣營中一位高級特務,雙方在政治、權謀、性之間爾虞我詐的故事。

張愛玲的短篇小說《色·戒》寫於1950年,故事發生在抗戰期間的上海,一群進步青年為刺殺漢奸特務頭子易先生,派出最漂亮的女子王佳芝實施「美人計」。但在刺殺就要得手之際,劇情卻戲劇性地發生逆轉——王佳芝在老易為她買鑽戒的過程中深受感動而改變初衷。

這部小說深得張愛玲的喜愛,她雖然在1950年就完成書稿,但是卻經過近30年不斷修改,直到1978年才將這篇小說和其他兩個小故事《相見歡》、《浮花浪蕊》結集成《惘然記》出版。張愛玲在卷首語寫道:「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2)色戒小說寫得不好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發表歷程

據蔡登山的材料印證,張愛玲寫作《色·戒》耗費了整整25年。1978年4月11日,張愛玲的小說《色·戒》在《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發表。後來張愛玲在1988年皇冠出版的《續集》自序中說,《色·戒》是在1953年開始構思的。

1983年,皇冠版《惘然記》推出,張愛玲又在序中談到《色·戒》、《相見歡》和《浮花浪蕊》:「這三個小故事都曾經使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寫這么些年,甚至只想到最初獲得材料的驚喜,與改寫的歷程,一點都不覺得這其間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

因此《色·戒》在1953年開始構思,到1978年發表,其間歷經了二十五個寒暑。而張愛玲提及「最初獲得材料的驚喜」也就意味著小說確有原型存在。

背景故事

張愛玲還曾為《色·戒》打過筆仗?蔡登山告訴讀者,事情就發生在小說發表後近半年後。1978年10月1日,作家張系國以「域外人」的筆名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了《不吃辣的怎麼胡得出辣子?———評〈色·戒〉》,在文末這么說:「作家如果故意標新立異,特意發掘不道德的題材,也許反而會毀了自己。

至少我認為,歌頌漢奸的文學———即使是非常曖昧的歌頌———是絕對不值得寫的。因為過去的生活背景,張愛玲女士在處理這類題材時,尤其應該特別小心謹慎,勿引人誤會,以免成為盛名之瑕。」

一貫不太搭理批評的張愛玲,面對如此嚴厲的指責,終於在11月27日也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一文,予以強烈反駁。

這是張愛玲一生中唯一參與過的兩次筆仗之一。「漢奸」之說,實在是張愛玲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蔡登山認為,張愛玲遲遲不願發表《色·戒》,就是因為她曾因感情問題被輿論安上「女漢奸」的罪名,這使她對「漢奸」的指責極為敏感。「《色.戒》的敏感題材容易在敏感時刻成為敏感話題,所以她對小說一改再改,一拖再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色戒

3. 色戒 是誰寫的

張愛玲的小說

介紹如下:
日偽時期,廣州淪陷,嶺南大學遷至香港,小美女王佳芝是話劇社的骨幹分子。漢奸易先生隨汪精衛來到香港,王佳芝的同學鄺裕民跟易先生的某個副官是小老鄉,無意中得知消息。熱血青年們心血來潮,決定設下圈套謀刺易先生,最終選定王佳芝施展美人計靠近易先生。
王佳芝本質上不過是個小女人,她暗戀鄺裕民,內斂、剋制的鄺裕民卻對她無動於衷。「美人計」可是要玩兒真的,盡管本質上不過是小青年們的熱血游戲。原本純真的王佳芝為了腐蝕」易先生,不得不提前培養「性經驗」,為此,與有過嫖娼經驗的同學梁閏生發生關系,一切原本都是為了「救國鋤奸」啊,可王佳芝卻遭到同學們的竊笑,反倒是跟又老又禿的易先生在一起,才能獲得內心的宣洩與解放,「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
不曾想易先生突然返回上海,暗殺計劃流產。珍珠港事件後,學校又遷回上海,王佳芝卻留在了香港,因為她不願再面對過往。兩年後,同學們卻再度向她發出召喚,讓她到上海完成未竟的暗殺事業。
小說展開在王佳芝來到上海後,以「麥太太」的偽裝身份出現在易太太及其「閨蜜」們的牌局上。王佳芝要在今晚假借「修耳釘」的名目把易先生騙到暗殺地點:珠寶店。她惴惴不安,借故離開,在南京路上的咖啡館等候易先生。在焦慮的等待期間,從前的種種復雜心緒掠上心頭,王想起與易的種種曖昧情景,以及這兩年的經歷,內心五味雜陳、徘徊不定。易先生終於來了,他盡管心狠手辣、老謀深算,卻也想不到眼前這個跟自己暗渡陳倉了兩年的小情人兒會是刺客的布局……

4. 色戒小說作者浮誅

話劇小說《色戒》表面看來在講著人類的背叛和出賣,而我們的身邊正活生生地經歷著背叛和出賣,得承受和面對,不能亂了心性落入凡俗。此時更能體會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的韻味和血腥。大家都在說著愛,說著人性,但往往在說這些抽象的概念時忘記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我們生存的社會。只要是一個人,自他生下來的那一刻就無法剝離這一層關系。你的種族,你的血統,你的國家等等。所有的愛和人性只有在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的前提下才能變的具體,變得有意義。否則就真的成了一句空談。變成了抽象的人性論 。
王佳芝,一個19歲的愛國女學生有著年輕大學生的熱情沖動不惜一切的去刺殺大漢奸的舉動,我們是能理解感受到的,同時我們也要懂得,當一個從沒殺過人的未經特工訓練的年輕弱女子在一個殺人魔王面前難免會緊張、恐懼,會理性無法控制身體上生理的反應,出現盜汗、發軟、無力、幻覺等症狀,這是王佳芝錯中放走易先生的直接原因。這個時候的王佳芝更無法去讓自己愛上大漢奸了。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說,作者張愛玲1950年創作,30年後才發表在她的這個子集《惘然記》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識青年,化身刺客,企圖用美人計,刺殺汪精衛陣營中一位高級特務,雙方在政治、權謀、性之間爾虞我詐的故事。

5. 《色戒》好看嗎

張愛玲的小說盡管也是同一個故事,但敘事角度與電影的差異是很大的。王佳芝在書中是絕對的主角,簡單的情結與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易先生,都是圍繞著王佳芝的個人悲劇來展開的。盡管故事的背景是抗日,但這個故事卻可說是完全脫離了抗日的大背景的,它可以被放到任何一個歷史時代去加以改編,講述王佳芝作為女人在理智與情感當中的掙扎。性愛對於王佳芝只是豐滿情感強烈程度的注腳,強烈到在任務的最緊要關頭能夠為了感情「什麼都顧不上了」。在這樣的寫作目的下,性愛的細節並沒有必要被細致刻畫出來,用「洗了個熱水澡」一句傳神就足夠了。而書中的易先生,從頭至尾對待王佳芝的感情都稱不上是愛,那僅僅是一種感動,是一種人生得一紅顏知己的得意,並沒有愛情。王佳芝磨劍十年,功虧一簣,為的卻只是那一瞬間的感動,為的是一種連愛情都算不上的不平等情感,著實可憐可悲。張愛玲表面是依據鄭萍茹刺丁的事跡杜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實質上是從某個側面來刻畫她自己所體會到的一種強烈掙扎——明知不可,但放不下,掙不脫,泥沼沉陷,無從遁逃。與其說張愛玲的《色。戒》在為漢奸開脫,不如說張是在替自己開脫,替自己分析在男女關系這場戰爭中,她為什麼輸得那麼徹底。

6. 小說《藝伎回憶錄》和小說《色戒》哪個更好看點

我更喜歡藝伎回憶錄。簡直神作。相比而言,色戒就比較普通了。 雖然也是非常好的作品。 導演都很好,演員也很棒。我覺得兩部電影的差別在於,和服和櫻花很漂亮,在畫風上就取勝了,再次,藝伎回憶錄的故事很唯美動人,雖然也有些悲涼在裡面。 色戒的感情相對,感覺比較直白。 所以從視覺和故事的韻味兩方面講,藝伎回憶錄勝於色戒。
------------------------
才發現你說的是小說啊。 我沒看過啊,我只看過電影。 不過,張愛玲文筆肯定了得。而美國人寫的藝伎回憶錄。不清楚估計文筆一般吧。

7. 色戒是不是根據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色戒》是根據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色,戒》改編自著名作家張愛玲於1950年居於上海時所著的同名短篇小說,影片以上世紀40年代抗戰時期的上海為背景,原著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的故事。電影《色,戒》強勢登場,現在全國掀起一陣舊上海潮。

8. 張愛玲的《色戒》是在什麼背景下創作的,真的有電影那樣露骨嗎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說,作者張愛玲1950年創作,30年後才發表在她的這個子集《惘然記》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識青年,化身刺客,企圖用美人計,刺殺汪精衛陣營中一位高級特務,雙方在政治、權謀、性之間爾虞我詐的故事。



小說中幾次寫到她演戲的經過,就是明確這個理由:其實她根本是在當演戲,她在學生劇社是當家花旦,演一些慷慨激昂的愛國歷史劇,在香港還公演過一次,上座居然不壞,下了台她興奮得鬆弛不下來,大家吃了宵夜才散,她還不肯回去,與兩個女同學乘雙層電車游車河。

後來到上海重新牽上這根舊線,又安排與易先生太太接上了關系。某天牌桌上借機留下電話號碼,知道易先生一定記下找藉口來找她的,餌已經下下去了,魚早晚要上鉤的。回到住處,覺得這次是「一次空前成功的演出,下了台還沒下裝,自己都覺得顧盼間光艷照人。」就在那天晚上「浴在舞台照明的余輝里,連梁閏生都不十分討厭了。」於是「既然有犧牲的決心,就不能說不甘心便宜了他(梁潤生)」,把處女之身獻給了唯一有嫖/妓/性/經驗的梁閏生。

後來直接說她現在的「業余特/務」生涯:現在也還是在台上賣命,不過沒人知道,出不了名。

9. 色戒的作品鑒賞

《色戒》是張愛玲小說中,少數以前衛手法探討女性心理及情慾的作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識青年,化身刺客,企圖用美人計,刺殺汪精衛陣營中一位高級特務,雙方在政治、權謀、性之間爾虞我詐的故事。 張愛玲的短篇小說《色·戒》寫於1950年,故事發生在抗戰期間的上海,一群進步青年為刺殺漢奸特務頭子易先生,派出最漂亮的女子王佳芝實施「美人計」。但在刺殺就要得手之際,劇情卻戲劇性地發生逆轉——王佳芝在老易為她買鑽戒的過程中深受感動而改變初衷。這部小說深得張愛玲的喜愛,她雖然在1950年就完成書稿,但是卻經過近30年不斷修改,直到1978年才將這篇小說和其他兩個小故事《相見歡》、《浮花浪蕊》結集成《惘然記》出版。張愛玲在卷首語寫道:「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後世影響:李安的電影《色·戒》內地熱映在即。作家出版社趁熱打鐵,推出新書《張愛玲〈色·戒〉》,揭秘小說內幕。短短萬余字的小說,何以耗去作者二十多年的光陰,又為何令她反常地與人打起了筆仗?《色·戒》的男女主人公的原型是誰?蔡登山親赴上海尋找當年「刺丁案」的歷史現場,並查閱了法庭審訊筆錄。不但為讀者還原了歷史真相,也探究了張愛玲的隱秘心曲。

10. 《色戒》小說和電影有什麼不同呢

電影擴展了小說的內容,包括在香港策劃暗殺的細節,王與易交往的過程。

熱點內容
綜漫無cp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06 22:42:09 瀏覽:988
推薦小說慕千汐軒轅九夜 發布:2025-05-06 22:17:43 瀏覽:516
玄幻小說最好聽的男主角名字 發布:2025-05-06 21:59:23 瀏覽:415
窗外懶人聽書 發布:2025-05-06 21:43:52 瀏覽:298
女主叫鳳吟霜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06 21:17:13 瀏覽:694
精彩的男人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06 21:10:40 瀏覽:397
七月作家科幻小說 發布:2025-05-06 21:08:25 瀏覽:611
玄幻小說中神仙的封號有哪些 發布:2025-05-06 21:08:14 瀏覽:693
甜肉小說校園 發布:2025-05-06 21:01:03 瀏覽:912
都市完本後宮小說排行榜2014前十名 發布:2025-05-06 20:53:21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