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向學生推薦的金庸小說
① 金庸的有什麼好書值得中學生看
金庸有十五部小說 分別是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神鵰俠侶 書劍恩仇錄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越女劍
我覺得 你可以從射鵰英雄傳看起
因為射鵰英雄傳是 射鵰三部曲(射鵰 神鵰 倚天)的 第一部,而且這三個小說寫得很好,我最喜歡其中的 神鵰俠侶
其實 鹿鼎記 這個小說也很不錯,是金庸最後一本武俠小說 所以寫得應該是最好的了
其實 中學生讀金庸小說,語文成績一般都會有很大進步,但是不要太入迷了,不然其他的課就很危險了,我是活生生的例子啊,要有自製力
② 金庸武俠小說那部更適合剛上小學的男孩看
射鵰英雄傳 個人認為很好,雖然金庸說他後期的作品又進步了。。
但是給小孩子看嘛,內涵高的他也理解不上,話說我也理解不上。。。
這部作品首先,情節絕對精彩,打鬥的場面很多
而且,文筆很好,深刻而精髓,有很多句子相當於白話文言文了,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值得反復品味
並且這部書里的人物性格描寫都很成功,易於理解。黃蓉的嬌憨,郭靖的穩重,黃葯師的博學,歐陽鋒的邪惡,可以讓小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叫他什麼是善和惡,以及俠義等等。
另外說一下我自己,就是因為看金庸小說而有點喜愛上的古文和詩詞。而且金庸的學問很廣,看他的書,自己也有了想多多學習的想法。
贊成這部書,給小孩子看
有人說金庸小說里有些糟粕,但這部絕對沒有,都是主人公十六七歲的年紀
像天龍八部,那個就太有深度了,不易於孩子理解。連城訣裡面的打鬥太血腥。鹿鼎記雖然看著會有意思,但韋小寶有七個老婆,實在不適合現在就給小孩子看。樓主也別考慮笑傲江湖了,看完讓人心裡很沉重。
③ 金庸的哪部小說最值得一看
《倚天屠龍記》 除張無忌外,書中還著力刻畫了許多性情各異的武林人物,如金毛獅王謝遜,紫衫龍王金花婆婆,汝陽王郡主趙敏及蛛兒、小昭、周芷若等,無不形象生動,個性鮮明,是福是禍,均自性情而生,非正邪是非所能一言以蔽。通過對這些人物各自生活歷程及命運的抒寫,作者寄寓了與其歷史背景同樣宏大的文化內涵,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各家精髓不露痕跡地化入筆下的人生情事,不動聲色地衍生開去,自然而從容地表現出古老文化的現代滋力。全書語言流暢、練達,結構宏大而又精細,情節跌宕起伏,錯落有致,故事發展往往出人意表而又從容不迫,實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經典作品,《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合稱為「射鵰三部曲。」
不少的讀者都有這樣一個疑問:作為「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的《倚天屠龍記》,似乎與前兩部並無多大關系,可以說是完全獨立的另一部小說,又何以一定要說是「射鵰三部曲」中的一部呢?---一來,這部書中的故事發生於前兩部書中故事的近百年之後,可以說已是時代久遠、人事皆非;二來是這部書中的主要人物與前兩部書中人物並無什麼了不得的關系,不象《神鵰俠侶》中的大俠楊過乃是前一部書中人物楊鐵心及楊康之後人,是大俠郭靖的義侄;且《射鵰英雄傳》中的許多人物如郭靖、黃蓉、東邪、西毒、南帝(改為南僧)、北丐、裘千仞、周伯通等等,在《神鵰俠侶》一書中都還存在並且構成《神鵰俠侶》的重要情節及人物關系網路。而相比之下,在《倚天屠龍記》中,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傳承關系」。唯獨有一位郭襄在《倚天屠龍記》的第一口中晃了一晃又「神龍見首不見尾」 了。而在小說《神鵰俠侶》中最末一回出現的一個十多歲的少林小廝張君寶,可以說是個完全不被人注意的,是一位可有可無的人物。固然,這一張君寶便是《倚天屠龍記》中的一代武學大宗師武當派的開山鼻祖、小說主人公張無忌的師爺張三豐,在這部小說中,他已是百歲有餘矣!按說這也算不上有什麼了不得的「人物關系」。正如《飛狐外傳》中就有《書劍恩仇錄》中的人物如「紅花會群雄」等等,但《飛狐外傳》卻並不是《書劍恩仇錄》的「後傳」,並不是它的「外傳」;三來,這三部曲的前兩部之中不僅時代相接、人物相因相繼,且其書名中都有一個「雕」字,而其小說中亦都有雕的出現(固然「神鵰」非「射鵰」之雕)而在《倚天屠龍記》中卻並沒有將「雕」列入書名,小說里亦沒有雕影。
其實,要說這三部曲之成立,不僅是可以的,而且還有一定的充足的理由。只不過,這三部曲的名稱最好不叫做「射鵰三部曲」,而叫做「英雄三部曲」。---第一部《射鵰英雄傳》又名《大漠英雄傳》,因是寫郭靖等英雄生於大漠,集於華山;生於江湖,功在社稷的故事;而其第二部《神鵰俠侶》則是寫神鵰俠楊過等英雄成長的經歷。同樣生於江湖而功於社稷,生於苦難而成於華山之巔;第三部《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等英雄人物亦同樣是可以「屠龍」,並且「倚天」,行俠於江湖、救民於水火的俠之大者。---「俠之大者」正是這「英雄三部曲」最為相似之處。明眼人都或許會看到,在此「英雄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倚天屠龍記》完成之後,金庸筆下的人物固然還有俠與非俠、義與不義之分別,然而卻已沒有了那種「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純粹的英雄風范。《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與段譽等人亦可稱得上是大俠,卻已不再是如此「英雄三部曲」中的主人公那樣是一些理想的英雄,而是著重在其英雄人物的悲劇的命運及其不幸的人生。從而,我們不難證明,若論純粹的英雄、純粹的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則非此「英雄三部曲」 的三位主人公莫屬。進而,我們既然可以將之稱為「英雄三部曲」
而稱之為「射鵰三部曲」亦無不可了。射鵰的固是英雄、攜雕的亦是英雄,而不射鵰亦不攜雕的張無忌同樣也是英雄。正是「英雄何必盡射鵰」?因此,論及「血緣關系」,這三部小說自是最為接近。稱之為「射鵰三部曲」或者「英雄三部曲」的真正原因亦正在此:三部小說塑造的都是真正的為國為民的大俠客大英雄。當然,他們並不是同一模式的英雄,而恰恰是三種不同的英雄,或者說是英雄的三種不同的典型模式:郭靖是一種、楊過是一種,張無忌則又是一種。---而這,則亦正是金庸寫此三部曲,亦是此三部小說成為「三部曲」的最好的理由了。
這三部書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誠朴質實,楊過深情狂放,張無忌的個性卻比較復雜,也比較軟弱。他較少英雄氣概,個性中固然頗有優點,缺點也很多,或許,和我們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楊過是絕對生動性的。郭靖在大關節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黃蓉來推動一下。張無忌的一生卻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無法解脫束縛。在愛情上,楊過對小龍女之死靡他,視社會規范如無物。郭靖在黃蓉與華箏公主之間搖擺,純粹是出於道德價值,在愛情上絕不猶疑。張無忌卻始終拖泥帶水,對於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這四個姑娘,似乎他對趙敏愛得最深,最後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心深處,到底愛哪一個姑娘更加多些?
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個性已寫成了這個樣子,一切發展全得憑他的性格而定,作者已無法干預了。
像張無忌這樣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領袖。當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強作了,最後也必定失敗……張無忌不是好領袖,但可以做我們的好朋友……
也許問題正在這里。上述張無忌與郭靖、楊過三人性格上的不同,實際上並不是「同一層面」上的不同,而是在「性質上」的根本的不同。即,郭靖實際上是一位「正格」 的人物,是一位理念的英雄---他是「大巧若拙」這一人格理想的化身---從而《射鵰英雄傳》較少有人間氣息,多半是「英雄神曲」般的理念故事;而楊過的性格中帶了三分風流血氣,看似已近人間,然而一來他的愛人本是「天上」小龍女下凡,二來他自己於深山大海中練武也漸漸脫離了煙火之氣而成了神話般的「神鵰俠」,算起來也是理念英雄,只不過是「改邪歸正」的大英雄罷啦,而《神鵰俠侶》便也成了「半部天上半部人間」的小說。
相比之下,張無忌的經歷雖然或許比之郭靖與楊過更加傳奇、更加曲折,然而就其形象本身而言,他已經「人間化」了。他既不是一位「先天理性、大巧若拙」的化身,也不是一位「由邪入正,改邪歸正」的典型,而是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性格復雜的大活人。而《倚天屠龍記》中的故事,雖看上去依然是神兮兮的傳奇色彩濃厚,然而它的「氣味」已是人間煙火氣。
總之,或許有人認為「射鵰三部曲」中以《射鵰英雄傳》最為「正宗」,因而最好;或許另一些人則會認為《神鵰俠侶》比《射鵰英雄傳》寫得更為奇絕深沉,風光宜人,因而最妙;而或許亦會有人更愛看《倚天屠龍記》……。不管如何,我們應該承認這三部小說各有千秋。而其各有千秋的真正原因乃在於作者在不斷地求新求變,而不是將一個故事拖長,將一干成型的人物不斷地敷衍鋪展。這就比我們許多「系列小說」或「三部曲」之類要高明得多了。
④ 適合中學生看的金庸小說
進暑假初二升初三的,我覺得放假看看小說沒事
金庸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1970年)。
其中《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應該還不錯
⑤ 金庸的小說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為什麼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塑造了大俠郭靖這一經典形象:溫柔敦厚,行事中庸,愛國顧家,寬容大度的居家好男人。沒什麼天分,登上人生頂點全靠牛導師洪七,加上自己的努力和笨拙,最終打敗高富帥,贏取白富美,當上大總裁,迎來人生巔峰,一直很和氣很知足,重視修養。國難當前要出來做事,一己之力困守襄陽,最終捨生取義。典型的靜口修身齊家治國的儒家形象。
⑥ 推薦幾部金庸的小說
金庸的小說本來就不多隻有15部,而這15部小說可以說是各有特色的。其中《鴛鴦刀》、《越女劍》、 《白馬嘯西風》、相對來說畢竟短。流傳也不是很廣。《俠客行》、《連城訣》雖然也拍成了電視劇但是我個人人物不可算是金庸先生的經典之作。其他幾部小說基本上都蘊含了一些歷史事件,而且其中幾部相互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第一個說的是《天龍八部》這本書的情節內容相對來說發生的比較早。全書由三條主線相互穿插敘述,分別是以喬峰、段譽、和虛竹三個主人公來寫的。而且其中各位主人公的主要武功在下面幾部書中也也出現,建議樓主先看這本。再來就是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本書中,前兩邊關聯性比較強後一部稍差一點《射鵰英雄傳》主人公是郭靖、黃蓉。歷史背景是宋朝末期靖康之變事件之後。《神鵰俠侶》的主人公是楊過也就是前部中楊康之子。而且前部中的很多人物也會在此書中出現。本書的歷史背景為元朝初期。《倚天屠龍記》中的主人公是張無忌。歷史背景是明朝末期。《飛狐外傳》、《雪山飛狐》可以說是一個系列的。主人公都是胡斐。不過《飛狐外傳》可以說是番外篇,講的是胡斐小時候的事情。這兩邊小說還與《書劍恩仇錄》有一定的關聯性。而《碧血劍》中的人物在《鹿鼎記》中也會出現。《笑傲江湖》看後的事件比較久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哦!!!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教!
⑦ 哪部金庸小說適合中小學生看
沒有一部,金庸小說裡面都是快意恩仇,並不適合法律意識還沒有建立起來的中小學生
⑧ 金庸先生寫了15部武俠小說,其中哪一部最好
從1955年開始創作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到1972年《鹿鼎記》連載完畢。金庸也就此宣布封筆。前前後後共寫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分別是:
- 《書劍恩仇錄》
- 《碧血劍》
- 《射鵰英雄傳》
- 《神鵰俠侶》
- 《雪山飛狐》
- 《飛狐外傳》
- 《倚天屠龍記》
- 《鴛鴦刀》
- 《白馬嘯西風》
- 《連城訣》
- 《天龍八部》
- 《俠客行》
- 《笑傲江湖》
- 《鹿鼎記》
- 《越女劍》
⑨ 金庸的武俠小說適合學生看嗎
樓主好,我也是進暑假初二升初三的,我覺得放假看看小說沒事
金庸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1970年)。
其中《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應該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