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大司空的那本小說好看

大司空的那本小說好看

發布時間: 2021-12-28 14:08:03

① 覺得你對大司空寫的領導評價蠻中肯的,請問有沒有什麼好看的官場小說推薦下,謝謝!

「官道之屌絲當官」不錯。你可以看看。

② 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分別是西漢的什麼具體介紹下

1、大司馬:

《周禮·夏官》有大司馬,掌邦政。漢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漢武帝罷太尉置大司馬。 西漢一朝,常以授掌權的外戚,多與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等聯稱,也有不兼將軍號的。

東漢初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東漢末年又別置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魏晉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齊的大司馬與大將軍並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陳但為贈官。明清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

大司馬是中國古代對中央政府中專司武職的最高長官的稱呼。類似於後世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現代的「武裝部隊總司令」。《周禮》以大司馬為夏官之長。「大司馬之職,掌建邦國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國。…以九伐之法正邦國」。

應劭曰:「司馬,主武也,諸武官亦以為號」(《百官公卿表》)。韋昭《辨釋名》曰: 「大司馬,馬,武也,大總武事也。大司馬掌軍,古者兵車一車四馬,故以馬名官。訓馬為武者,取其速行也。」

(2)大司空的那本小說好看擴展閱讀

大司馬一職的歷史沿革

1、先秦時期

在唐虞商周時代,有武事則以大司馬掌之,而在平常則仍置大司馬以備不虞,負責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如黃帝時大司馬容光,西周大司馬姜子牙(呂尚、姜尚),齊國大司馬田穰苴(司馬穰苴)

2、秦代時期

秦代在中央政府中設立太尉,不置大司馬。秦王政登基後,改設三公九卿。三公即為丞相、御史大夫、及太尉,分別為輔政,監察及治軍領兵。但秦朝並沒有設置太尉的具體人選,也就是形同虛設。

西楚國項羽封龍且為大司馬。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與季布、鍾離昧、英布等人為楚軍大將。官拜西楚國大司馬。龍且自幼與項羽一起長大,情若兄弟。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每戰皆親身奮戰殺敵,深得項羽信任。大司馬在西楚也是最高武職。

3、西漢時期

西漢初在中央政府中設立太尉,不置司馬。西漢武帝劉徹於建元二年(前139年)罷太尉,元狩四年(前119年)始置大司馬,以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功多,特加號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

漢武帝時特設大司馬以代太尉之權,但「無印綬,官兼加而已」,是為加官。其地位的高低要靠所加將軍的地位來體現。

西漢之世,有資格冠加大司馬的有四類將軍,即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冠加大司馬後,其位秩不變,大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尊比丞相,大司馬車騎將軍(大司馬衛將軍)貴比上卿。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將軍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稱號,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

因之前丞相的權力過大,自漢武帝起,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將軍為首的尚書。大臣有罪,由尚書劾奏;選任御史大夫,由尚書品定高下;官吏有功遷升,上報尚書;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則面見尚書。丞相若有過失,反由尚書問狀劾奏。

由此,丞相的權力被一步一步的剝奪,只是在禮儀上還是百僚之長。(《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秦朝和西漢前期,以丞相(有時稱相國)掌政務,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為丞相之副,掌監察,三者互相制約,大權集中在皇帝自己手裡。

漢武帝改置大司馬大將軍領兵征戰,無征戰時便成為事實上的執政,丞相有名無實(「中國文化常識」)。內朝逐漸成為中央樞機所在,掌握中央機密決策,大司馬大將軍作為內朝領袖,可領銜在內朝預聞政事,參議決策,其主要任務就是「輔政」,即輔助皇帝行使君權,是地位最高的輔政大臣。

大司馬作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重大舉措,除外掌兵政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可進入內朝參決政事,秉掌樞機。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作為中朝之首,其主要職能只是為天子處理政務時充當參謀和顧問,獻可替否,為更好地體現輔政職能。

西漢之制均以內朝官領尚書事,因此對諸將軍來說,加官大司馬實際成為領導中央樞機,直接輔佐皇帝,在內朝處理政務的重要標志。對外戚而言,能否合理輔政,重要的是看能否襲司馬號。大司馬權位之重,由此可見一斑。

漢成帝、漢哀帝時期大司馬逐漸由加官向本官轉化。廢丞相改為大司徒,但大司馬仍存,與大司空同屬三公之一,共掌朝政。

大司馬由原來必須依附於將軍的加官變成了金印紫綬,有官屬,祿比丞相,位在司徒上的實實在在的獨立職官,成為名正言順的三公,正式納入了正常的百官公卿官僚系統之中,這就意味著大司馬由舊的內朝領袖開始轉為外朝首領。

大司馬無論在名義上還是實際中都成為百官之首,大有漢初丞相的風采,如董賢為大司馬衛將軍,領尚書事,位極人臣,百官因賢奏事。最終王莽以三公大司馬身份篡奪了漢家的天下。

4、東漢時期

東漢建立初期,東漢官制基本沿襲了西漢末年的官制,大司馬為三公之首,掌管軍事。光武帝劉秀以大將軍吳漢為大司馬,以杜茂為大將軍。

建武二年春,(吳)漢率大司空王梁,建義大將軍朱祐,大將軍杜茂,執金吾賈復,揚化將軍堅鐔,偏將軍王霸,騎都尉劉隆、馬武、陰識,共擊檀鄉賊於鄴東漳水上,大破之。降者十餘萬人。

吳漢死後,劉秀將大司馬改為太尉東漢時太尉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或稱「三司」。太尉是「天公」,司空是「地公」,司徒是「人公」。

東漢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為虛職,在三公之外另設大司馬,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如劉虞、權臣李傕。

東漢末年,劉備也曾擔任大司馬。見《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第二》。

5、三國時期

(1)魏國:

三國官制基本沿襲了東漢官制,魏國在三公之上另設大司馬,為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將軍之上,一般由大將軍升遷而來,如:曹仁、曹休、曹真。

建安二十五年,魏國初置是官,班次在太尉上。司馬師為大將軍,以叔父司馬孚為太尉,始奏改在太尉下。後還復舊。前後居是官者八人——夏侯惇、曹仁、曹真、司馬懿、燕王宇、曹爽、司馬師、司馬昭。」東漢時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司。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拜曹仁為大將軍。又詔使曹仁討斬叛將鄭甘,移屯臨潁,遷大司馬,總督諸軍據守烏江,還屯於合肥。

曹丕征東吳,以曹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魏明帝曹睿即位,曹休進封長平侯。升為大司馬,仍然都督揚州。

226年,魏明帝曹睿繼位後,曹真進封邵陵侯,升任大將軍。230年,曹真到洛陽朝見皇帝,被升為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2)蜀漢:

蜀漢的大司馬位在大將軍之上,如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三國志》後主傳:後主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卒於軍中,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

十三年,夏四月,進蔣琬位為大將軍。延熙二年(239年),春三月,進蔣琬位為大司馬。六年十一月,以尚書令費禕為大將軍。九年冬十一月,大司馬蔣琬卒。

(3)吳國:

吳國設有大司馬和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位在上大將軍之上,一般由大將軍或者上大將軍升遷而來。如呂岱、施績、陸抗、丁奉、朱然、全琮。

黃龍元年(公元229年),朱然拜車騎將軍、右護軍,領兗州牧。赤烏九年(公元246年),孫權派遣使節拜朱然為左大司馬、右軍師。

黃龍四年(公元232年),呂岱遷上大將軍。252年,孫亮即位後,呂岱拜大司馬。

258年,孫休即位,丁奉升為大將軍,加封左右都護。264年,孫休去世,丁奉與丞相濮陽興等聽從萬彧的建議,共同迎立孫皓為皇帝。丁奉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258年十月孫休登基,施績便被任命為上大將軍、都護督,264年七月,孫休亡故,孫皓即位,施績被任命為左大司馬,而右大司馬則由丁奉擔任。

6、晉代時期

晉代基本沿襲了三國官制特點,大司馬在武官中排名第一。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馬、大將軍各自為官,位在三司上。晉受魏禪,因其制,凡八公同時並置,唯無丞相焉。自義陽王望為大司馬之後,定令如舊,在三司上。

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左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開府位從公者為文官公,冠進賢三梁,黑介幘。

大司馬、大將軍、太尉、驃騎、車騎、衛將軍、諸大將軍,開府位從公者為武官公,皆著武冠,平上黑幘。

文武官公,皆假金章紫綬,著五時服。其相國、丞相,皆袞冕,綠盭綬,所以殊於常公也。」

7、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置廢不常。陳用作贈官。北朝魏、齊的大司馬與大將軍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北周依《周禮》置六官,以為夏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

8、南北朝以後

隋以後廢。明清時用為兵部尚書的別稱,統管全國軍事行政長官,明代正二品,清代從一品。相當於2018年中國的總參謀長或者美國的國防部長。

③ 小說大司空的領導為什麼895之後不更新了寫完了

作者的這本書被封了,河蟹神獸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
請去起點中文網查看作者在小說《領導》里的聲明
原文如下
聲明:請兄弟們都進來

經過很長時間的等待,有關部門依然不肯放行《領導》繼續更新,司空沒辦法只能選擇放棄,重新另開歷史新書《逍遙侯》

滿意請採納

④ 主角叫王學平的官場小說,是頂級家族流落在外的子孫

書名叫《領導》,作者:大司空

⑤ 寫官場小說比較著名的有哪些

《省委大院》

⑥ 找一本官場網路小說,主角小時候是老首長家抱錯了的孫子,和老首長同樣是稀有血型。

我也在找這本書 小編找到沒 回我一下哦

⑦ 司空是什麼官職 大司空在古代是什麼職位

司空,西周始置,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馬、司寇、司士、司徒並稱五官,掌水利、營建之事。春秋、戰國時沿置。是周代掌管當時代表最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工部的手工業製造官員。

漢朝本無此官,西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性質已與前司空不同。居副丞相之位以協助丞相綜理大政,但仍偏重於執法或糾察,不僅可劾奏不法的大臣,而且還可奉詔收縛或審訊有罪的官吏。


(7)大司空的那本小說好看擴展閱讀

歷史發展

西周始置。金文都作司工。現存《周禮》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僅存《考工記》一篇,故司空之職守未詳。《後漢書·百官志》在「司空」條下,原注說:「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

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這雖是東漢的制度,但也可大體了解司空之職掌。

三司的聯系 :

司馬,由於在奴隸制軍事制度中具有「寓兵於農」、「寓將於卿」的特點,加之司徒、司馬、司空共同管理國家事務,所以三司既有分工,又互相聯系,特別是司馬還負責管理軍賦。

與此相關,司馬還必須與主管人民的司徒和主管工程建設的司空協作,從事「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等大量非軍事的工作,這些工作也是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袁可立故宅》:「東西臨街二石坊,左曰『三世司馬』,右曰『宮保尚書』,皆距大門五十步之遙,略如公署轅門式。」

⑧ 有誰知道好看的架空歷史小說最好是秦朝的要男主,就像《鐵血大秦》

【謀天下】作者:庸人 非網文,非穿越,最初接觸這本書是聽的北京三極視聽的MP3小說劇,沒得說,好,非常好!!!
以我國歷史上的秦國所掀起的統一戰爭為背景,展現了由秦國典客付丞王敖率領的一支具有特殊技能和才華的間諜隊伍,為實現統一中華的目標而遷入齊、楚、燕等六國,依靠堅韌、智慧和獻身精神綻開間諜戰,為秦國統一做出突出貢獻的生動故事……曲折的情節、真實的情感、鮮活的人物……將令你心潮起伏、欲罷不能……
【大爭之世】 作者:月關
沒有回明好,內容是春秋戰國的,剛看完,感覺還不錯,打個8分,推薦下。
主要人物
慶忌:吳王僚之子,被要離刺死。現代人席斌穿越附體得以復生,經過鐵血征戰,成為吳國大王。
吳國後宮
季嬴:吳國王後,秦國君主之妹,楚國太後孟嬴之妹。天真活潑。育有一子姬一蛟。 季孫小蠻:魯國季孫世家艾夫人之女,故也稱「小艾」。與季嬴年齡相仿,與她很合得來。 叔孫搖光:魯國叔孫世家的大小姐,曾經刁蠻任性,但跟從慶忌後性格收斂變得頗為溫柔、很理解體貼慶忌了。 任若惜:吳國兵器商賈大家任家的大小姐,年紀輕輕擔當起了家庭重任。 成碧:魯國季孫世家現家主的弟媳,寡居,經營著季孫家的財政。後來巧計改名化身作東夷女王並使秦國國君認作義妹,暗中幫助慶忌。有一子,因為不能公開身份,便以嬴為姓取名「嬴政」。 南子:宋國公主,曾與宋公子朝產生過感情。被嫁給了衛國國君。後掌控衛國大權。對公子朝死心後愛上了慶忌。育有一子姬念。 施夷光:即西施。慶忌初遇她時才是一個七八歲的小丫頭,她與父親救了慶忌的命。後來父母雙亡,施夷光幾經磨難終於來到了吳國王都。大結局(七年後)中已被作者稱為「俏王妃」。
吳國干將
英淘:原名櫻桃,慶忌賜予姓改其名。為人粗中有細,是個豪爽大漢。擔任大司馬,主掌吳國軍事。 孫武:被田乞所害,因慶忌搭救免遭一死。後任軍事,為慶忌復國立下了極大功勞。後拜為相國。 掩余:與慶忌年齡相當,但卻是慶忌的王叔。是六卿之首,職務是大司徒。曾想做吳王,但在楚國被吳國追兵逼上絕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跟著慶忌打回了吳國。 燭庸:與慶忌年齡相當,慶忌的王叔,任大司空。愛計較個人利益,比掩余有野心。 范蠡:在楚國不受重用,逃至吳國。 文種:與范蠡一起逃到吳國。 赤忠:曾經立場動搖依附燭庸,慶忌入主吳宮後削其兵權,任六卿之一大司寇,後又復其兵權。 梁虎子、荊林:慶忌舊將,對慶忌一直忠心耿耿。

熱點內容
玄幻小說十大魔刀榜 發布:2025-09-21 12:53:58 瀏覽:386
玄幻小說女主深愛男主的 發布:2025-09-21 12:37:48 瀏覽:522
武俠小說是不是只有中國才有 發布:2025-09-21 11:24:46 瀏覽:382
明星和小助理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21 11:16:12 瀏覽:327
女主角多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9-21 10:41:32 瀏覽:154
三江推薦小說 發布:2025-09-21 10:27:43 瀏覽:544
女主為了復仇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9-21 09:50:14 瀏覽:907
校園到男主變總裁小說 發布:2025-09-21 09:30:04 瀏覽:651
關於重生洛天依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1 09:23:50 瀏覽:758
古代短篇重生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9-21 08:18:06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