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騎小說閱讀答案
㈠ 明騎主角最後推翻明朝嗎
李自成破京滅明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東征北京,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渦口造船三千,渡過黃河,攻下汾州(今汾陽)、陽城(今晉城市陽城縣)、蒲州(今永濟),隔日攻下懷慶(今河南焦作),殺盧江王載堙。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戰盡歿,初八日以守將張雄作內應,炮轟破城,蔡懋德自縊死。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屬忻州)守關總兵周遇吉憑城固守,雙方大戰十餘日,遇吉因兵少食盡,退守寧武關(今山西寧武境)。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後火葯用盡,開門力戰而死,全身矢集如蝟毛,夫人劉氏率婦女二十餘人登屋而射,全被燒死。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寧武關,前後死將士七萬餘人,傷亡慘重,《罪惟錄》記「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李自成下令屠城。當晚,大同總兵姜瓖投降,宣府總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連下居庸關、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陽和。十一日,大順軍開進宣府,「舉城嘩然皆喜,結綵焚香以迎」。崇楨帝急調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勛戚官僚捐助餉銀。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4月21日),農民軍抵達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不戰而降,同時,劉芳亮率領南路軍,東出固關後,真定太守邱茂華、游擊謝素福出降,大學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過昌平,抵沙河。十七日進高碑店、西直門,以大炮轟城,入午攻打平則門、彰義門、西直門。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寧門,農民軍由此進入今復興門南郊一帶。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勛入城與崇禎帝秘密談判。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雙方談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中午,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此時崇楨帶著太監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宮,大臣皆己逃散,最後崇禎前往景山自縊,史稱甲申之變。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禮葬」,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於田貴妃墓中。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之後,封宮女竇美儀為妃。大順軍入北京之初,兵不滿二萬[16] ,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如常。但從二十七日起,農民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城中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牽魏藻德、方岳貢、丘瑜、陳演、李遇知等,勛戚冉興讓、張國紀、徐允楨、張世澤等八百人追贓助餉。」談遷《棗林雜俎》稱死者有1600餘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搶掠,臣將驕奢,「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大順軍於佔領區皆設官治事,首為追餉,例如在城固縣,「賊索餉,加以炮烙」;在汾陽,「搜括富室,桁夾助餉」 ;在絳州,「士大夫慘加三木,多遭酷拷死」;在宣化,「權將軍檄征紳弁大姓,貫以五木,備極慘毒,酷索金錢」四月十四日,西長安街出現告示:「明朝天數未盡,人思效忠,定於本月二十日立東宮為皇帝,改元義興元年。」十三日,由李自成親率十萬大軍奔赴山海關征討吳三桂,留守北京者為劉亮與李侔。
據《明季北略》記載,李自成入北京後,從宮中搜出內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鐫有永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