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 尼摩船長 反抗壓迫
Ⅶ 關於幻想小說九州的閱讀順序
嗷嗷,說起九州就勾起我的傷心事了。。
九州的故事基本是各寫各的,不過江南坑王挖的坑最多,字數也最多。
江南大大是主線故事,《九州縹緲錄》寫的就是大燮立國的風雲變化,我想想啊,按順序應該是 1呂歸塵到達下唐(虎牙,出版)——2呂歸塵拿到蒼雲古齒(蒼雲古齒,出版)——3帝都被破,威武王主政(虎豹騎,坑)——4白衣公子軍師的登場(網路版)——5中州亂世同盟的形成(星野變,網路)
今何在大大的則是完整的坑。。羽傳說和星野變大概同一時期,牧雲錄則是N年後的故事了。。
斬鞍大大的文章我最喜歡,他的文章描寫的主要是亂世同盟到大燮建國,以界名城為首的天驅堅守信念的故事,側重於下層生活,以《旅人》4部為主體,包括《流火》,《懷人》等,文筆非常細膩。此外還有描寫大燮建國後青石之亂的系列短篇《秋林箭》等,很精品。
其他的文章。。。隨意看看吧
Ⅷ 語文閱讀理解
1、 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2、 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 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5、 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有什麼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襯託了記述對象的品質,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
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
6、 文中某句話有什麼含義?或告訴我們什麼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
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這需要我們的同學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多看並記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准確地表達出來.
7、 比較閱讀理解.
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於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
以上是有關記敘文的常規問題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8、 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於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列數據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於讀者理解相關內容.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在回答有關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准確性,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Ⅸ 永遠的蝴蝶閱讀題答案
永遠的蝴蝶
(台灣)陳啟佑
那時候剛好下著雨,柏油路面濕冷冷的,還閃爍著青、黃、紅顏色的燈火。我們就在騎樓下躲雨,看綠色的郵筒孤獨地站在街的對面。我白色風衣的大口袋裡有一封要寄給南部的母親的信。櫻子說她可以撐傘過去幫我寄信。我默默點頭。
「誰叫我們只帶來一把小傘哪。」她微笑著說,一面撐起傘,准備過馬路幫我寄信。從她傘骨滲下來的小雨點,濺在我的眼鏡玻璃上。
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上,好像一隻夜晚的蝴蝶。
雖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過馬路去幫我寄信。這簡單的行動,卻要教我終身難忘了。我緩緩睜開眼,茫然站在騎樓下,眼裡裹著滾燙的淚水。世上所有的車子都停了下來,人潮湧向馬路中央。沒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這時她只離我五公尺,竟是那麼遙遠。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生命里來。為什麼呢?只帶一把雨傘?
然而我又看到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靜靜地過馬路了。她是要幫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寫給南部母親的信。我茫然站在騎樓下,我又看到永遠的櫻子走到街心。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而那封信是這樣寫的,年輕的櫻子知不知道呢?「媽媽:我打算在下個月和櫻子結婚。」
訓練題及答案解析:
1.小說以「雨」開篇,並以「雨」貫串全文,這樣寫的作用是(至少答出兩條,每條答案不超過15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對作品構思的鑒賞。悲劇因雨而生,小說開篇寫雨,正是對不幸和災難起因的一個交代。櫻子遭遇不幸後,又寫「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生命里,成為「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顯然,貫串全文的「雨」已成為淚水和痛苦的象徵,並造成籠罩全文的陰冷氛圍。
「答案)(1)交代「雨」是不幸和災難的起因;(2)以「雨」為淚水和痛苦的象徵;(3)造成籠罩全文的陰冷氛圍。
2.小說最後再次描寫了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的特徵,並交代了給母親信的內容,這樣寫的作用是(至少答出兩條,每條答案不少於15字)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l此題考查對作品構思的鑒賞。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過馬路的形象,伴著「我」的痛苦和思念已深深刻在「我」心中,小說再次描寫這一形象,是為了突出我「對櫻子的深切懷念和愛戀。小說最後交代給母親信的內容,這樣構思,既增加了小說的悲劇色彩,又照應了前文,可謂匠心獨運。
(答案](1)使櫻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2)表達了「我」對櫻子永不磨滅的愛;(3)照應前文。
3.開始寫「小雨點」濺到眼鏡上,之後寫「更大的雨點」濺到眼鏡上,其作用是:(不超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細節描寫的作用。兩個細節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前一個細節無感情色彩,是後一細節的襯托。同樣是「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但後一個「雨點」更是濺到生命里的痛苦和淚水。看似寫景,實是寫情,寫「我」的內心痛苦。
[答案]通過寫景來抒情,展現了內心深處的極大痛苦。
4.下列幾種說法。與原文不一致的兩項是: ( )
a.文中最能表露「我」悔恨心情的一句話是「為什麼呢?只帶一把雨傘?」
b.「雖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這句話表現了「我」失去戀人的痛苦、凄涼、空虛的心境。
c.小說三次寫到「站在騎樓下」,作用是顯示「我」的思緒的流程和層次。
d.把櫻子比喻成蝴蝶有兩個原因,一是飛的動作,二是櫻子長得像蝴蝶一樣的外貌。
e.題目叫「永遠的蝴蝶」,就是說蝴蝶是永恆的,我愛蝴蝶,我也愛櫻子。
[解析]此題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d項「長得像蝴蝶一樣的外貌」不是把櫻子比喻成蝴蝶的原因,e項對題目含義的理解不正確。
(答案)d、e
賞析:
蝴蝶飄飛 亦美亦痛——《永遠的蝴蝶》賞析
《永遠的蝴蝶》就像一支低沉而哀怨的悲曲,幽幽道來,委婉動人。讀罷此文,腦海中一直浮現著這樣一個場景:陰雨中,櫻子如蝴蝶般輕輕飛了起來,又緩緩落到了街面上。雨是冰涼的,街面是濕冷的,蝴蝶的飄飛是凄美的,又是令人傷痛的。作品寫了櫻子在雨中穿過馬路幫「我」寄信,不幸橫遭車禍罹難,情節極其簡單,卻寫得催人淚下,感人肺腑,我想是有以下三點原因的。
第一,情感表達上,內情與外景完美結合。一切景語皆情語,自然環境是思想感情的烘托和表白,而洶涌的情感又渲染和強化了自然環境。
全文籠罩在一片陰雨的氛圍中,伴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情感的深入,雨的悲劇氛圍也是愈來愈濃厚的。開篇寫雨,「那時侯剛好下著雨,柏油路面濕冷冷的,還閃著青、黃、紅顏色的燈火。」各色燈火,映出了一對年輕人情投意合的美妙情感世界,而陰雨的氛圍、濕冷的柏油路則奠定了全文悲劇的情感基調。接著寫雨是「從她傘骨滲下來的小雨點濺在了我眼鏡玻璃上。」「我」不會想得到這竟是櫻子對「我」的最後的一點親意,也是「我」生命中關於櫻子的最後一絲回憶,故「我」對這細微的小雨點是滿懷眷戀的。目睹櫻子遇難後,「更大的雨點濺到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上命里來。」可再也不是頃刻前櫻子傘上的雨點了,它們是殘酷的打擊,「濺到我的生命里」,將打擊「我」的一生。「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至此,雨境與心境交融,哀痛之情達到了極致。雨是這場災難的象徵,也是人物內心痛苦的象徵。
此外,「濕冷冷」的街面以及「孤單地站著」的郵筒,在「我」眼裡,它們似乎都冷酷無情地看著這一切,也許它們早就預知了災難,卻並沒有給他們一個預兆,並沒有去挽救他們。「雖然是春天,好象已經是秋天了。」這也是「我」當時對環境的一種主觀感念,腦中一片糊塗的「我」只是「茫然」,甚至近乎無動於衷,只是本能地感受到一種異樣的失重,季節開始顛倒,世界開始傾覆。外物與內情的相互融合,產生了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第二,修辭藝術上,反復與反差巧妙結合。作品所運用的反復修辭並不只是單純的反復,而是與反差效果巧妙結合,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例如作品三次提到「騎樓」,從兩個人的騎樓,充滿著溫暖的氣息,到遭受飛來橫禍,「茫然」的一個人的騎樓,到心存櫻子還活著的幻想,等她寄信回來的一個人的騎樓,騎樓反復出現,內容卻各不相同,相互觀照,形成了一種反差。作品還兩次提到雨點濺到眼鏡上,情感上卻是溫情與打擊的反差;數次提到濕冷冷的街面,與「我」眼裡滾燙的淚水形成反差。
作品中最明顯的反復最強烈的反差要數寄信了。寄信是故事的起因,亦是悲劇的導火線,故在作品中一再提及,出現了六次,貫穿故事情節的始終。這是一封「要寄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善良體貼的櫻子正為寄這封信的小事而罹難,「我」哽咽難言,一再喃喃自語「她只是過馬路去幫我寄信」,「她是要幫我寄信的」,作品最後才揭示信的內容:「媽:我打算下個月和櫻子結婚。」全文就在這里結束了,既解開了懸念,又把人物的悲痛之情推向了高潮。偏偏是這樣的一封信,偏偏櫻子為寄這樣一封信而遭難,偏偏櫻子不知道這樣一封信的內容。反復中,悲劇意味漸次深入,同時構成了前後的強烈反差,「我」本欲給櫻子驚喜,櫻子卻正為她所不知的驚喜而身亡,留給「我」的只有無盡的悲痛,「結婚」與死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可以想見,「我」是悲上加悲,痛徹心扉的,而讀者也不禁為之扼腕,深深嘆息。
第三,意象塑造上,蝴蝶給人一種凄美的震撼。春暖花開的時節里,蝶舞翩翩帶給人一種快樂的美感,然而作品中的蝴蝶,它的飄飛帶給人的是一種凄美的痛感。
把櫻子比作蝴蝶,是藝術的加工,也是作品人物情感的需要。「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好像一隻夜晚的蝴蝶。」用蝴蝶的漂落形容櫻子的死,是幃飾的修辭,也是「我」不能接受這殘酷的事實,而把死看得異常的美。在作者筆下,在「我」眼裡,櫻子的死被詩意化了。對於櫻子,她蝴蝶般的飄落,那麼的寧靜,那麼的安詳,痛似乎不存在了;對於「我」,蝴蝶的飄落是一種美麗的隕落,何等的眷戀,何等的悲痛!
縱使蝴蝶的飄落已經淡化了血腥的空氣,「我」也從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自我安慰,然而悲劇的意味依然存在,因為蝴蝶本身就是一個凄美的意象。蝴蝶一方面具有美麗動人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又帶有深深痛楚的內涵。作品把櫻子比作蝴蝶,是因為在「我」心目中,櫻子就如蝴蝶般的美麗可愛。蝴蝶的美更在於它所蘊涵的一種情感美。蝴蝶這種有翅膀的精靈,容易讓人聯想到飛翔,因此不難理解,「我」對心目中的蝴蝶——櫻子是寄託了美好的愛情理想的,那就是:在鮮花燦爛的春光里,和櫻子像蝴蝶般比翼雙雙飛。然而,蝴蝶美麗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一種深切的生命之痛——始於破繭之痛,終於成灰之痛。美麗地痛苦著,正是作品中的蝴蝶呈現出來的凄美意象。一場無情的車禍,蝴蝶飄然而去了,愛情的理想被擊碎了,留給「我」的,只有永遠的悔恨,極度的悲痛以及無限的寂寞。這是一種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令人讀之黯然。蝴蝶的飄落,其凄美其悲壯正如《雨蝶》這首歌里所唱的:「……就算流干淚傷到底心成灰也無所謂/我破繭成碟/願和你雙飛/只怕你一去不回……我向你飛/雨溫柔地墜……」蝴蝶的凄美意象帶給人的深深震撼,正是作品顯著的成功之處。
永遠有多遠?佛雲:一剎便是永恆。櫻子手握一信,在陰雨中在拔尖聲中輕輕飛起,繼而緩緩飄落的瞬間,便是永恆,也是永遠,櫻子從此定格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永遠的蝴蝶」。
《永遠的蝴蝶》技巧賞析
讀過這篇小說的人,幾乎都要產生一種心靈的共鳴和震顫,它也因此成為中國當代小小說中的經典。小說只有500多個字,故事很簡單,也沒有什麼懸念,各種各樣的車禍我們在電視、報紙和網路上見得多了,為何這篇小故事會如此打動人心,經久彌衰?細讀這篇小小說,發現其中卻是大有創作技巧在的,正是作者有意或無意地藉助這些不著痕跡的創作技巧,讓一個原本平淡無奇的故事產生一震憾心靈的力量。
技巧之一:不著痕跡地在讀者心中塑造出櫻子溫柔美麗的形象,讓人對主人公的命運更加同情,讓悲劇更具震憾力。
櫻子長得什麼樣,什麼身材,具有什麼性格,作者一句也沒說。她出場後只說了一句話,「誰叫我們只帶一把小傘呢」。做了兩個動作,一個是說話時對我的「微笑」,一個是「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只到篇末了我們才從「我」被驚呆的念叨中知道原來櫻子穿著和「我」一樣的白風衣。
櫻子的出場是短暫的,離開也是急驟的,留給讀者的印象是模糊的,但是她為何能傳遞給讀者一種美的形象呢?讀者不要被作者蒙蔽了,事實上他整篇都在寫櫻子的美。一是通過環境描寫描寫反襯,寫雨天柏油路的濕冷,路面上閃爍的青黃紅的燈火,不但是為了襯托悲劇氣氛,也是在反襯櫻子這雨中白風衣的美。二是通過語言、動作細節描寫表現,櫻子冒雨幫我寄信,走前的微笑,是柔情,也是對「我」深摯的愛。三是通過「我」的視角來表現,從「我」追述語言中透出的對櫻子的深愛,通過在「我」眼中櫻子臨死前象蝴蝶一樣輕輕的飛舞,都烘托出了櫻子的美。四是通過給櫻子賦予美的外殼來表現,「櫻子」這個美麗的名字,她的白風衣,在這樣一個濕冷的雨中,都是溫暖的,美麗的。以上種種技巧渾然一體,相互輝映,把英子的美無聲滲透的讀者心中,那麼英子的死,就自然有了震憾人心的效果了。
技巧之二:成功的環境描寫,增加了悲劇氣氛。
無聲的雨,是貫穿小說始終的音樂,那聲車撞飛櫻子後凄厲的煞車聲,是這段音樂中的變奏。配樂有了,我們再看這背景畫面,是統一凄幽的、濕冷的、暗淡的,連路燈光都是迷離的,因為這是疼痛者「我」的追述,這中間惟一的一抹亮色,就是櫻子的白風衣,這白風衣最終像蝴蝶一樣輕輕飛了起來,讓我們的心裡感到絲絲的疼。
技巧之三:作品主題觸動了人心那面對未知命運無奈而恐懼的弦。鋼筋混凝的城市,車來車往的街道,穿行其中的生命是如此微小與脆弱。櫻子車禍現場離「我」只有五公尺,而「我」卻眼睜睜看她被撞得飛了起來毫無辦法;作為「我」的未婚妻的櫻子的生命幾秒鍾前還那麼鮮活,對我微笑,轉眼就從這個世界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連同她那份美麗的愛情。人的生命,豈不就象我們眼中的蝴蝶一樣,雖然美麗,卻脆弱不堪一擊?
另外,這篇小小說在敘述上也很有技巧,不是一上來就把人物、事件的什麼東西都交待清楚的,都是在逐步的敘述中展現,如櫻子是什麼人,櫻子穿什麼衣服,櫻子在什麼地方出了車禍等等,都是在後邊看似語無倫齒的述說中展現出來的,這樣就避免了開頭的拉雜,而車禍後看似反復重復,語無倫齒的敘述反而真切表現了「我」的心理,也緊緊抓住讀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