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小說閱讀
① 神曲但丁下載
神曲但丁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內容預覽:「但丁與莎士比亞平分了現代的世界,再沒有第三者存在。」艾略特(T.S.Eliot)但丁簡介一二六五年初夏,義大利人但丁?亞里基艾利(AlighieriDante)誕生在佛羅倫斯一個沒落貴族之家。一二七四年,年僅九歲的但丁遇見生命中的謬斯女神貝德麗采(Beatrice)早早襲擊了,但驚鴻一瞥後卻是長長的分離。一二八三年,十八歲的少年但丁再次遇見貝德麗采,彷佛遭到雷擊的但丁無法克制自己的熱情,並在《新生》中一篇又一篇的顯露,愛戀使他驚人的才華得以涌現。無奈於當時的門戶之別,但丁只能痛苦的看著貝德麗采嫁給一個富有的銀行家。一二八七年,他成為清新詩派的一員並結交許多好友,後來進入波隆納大學,在柏呂奈多?拉丁尼門下研究文學與哲學並以義大利方言寫作。三年後,貝德麗采逝世,但丁埋首書海瘋狂閱讀,希望藉此忘卻傷痛,最後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與《政治學》讓他從悲傷中跳出,之後他與珍瑪結婚,並投入了佛羅倫斯的政治改革狂潮中。但丁三十五歲時,擔任佛……
② 要一些經典全本小說。
以前的個人總結
希望對你有用
個人推薦:
1 首推回到明朝當王爺
語言老到,開始幾章看不出作者的功底
往往給人以錯覺,耐心的看下去,
文筆很是讓人折服 尤其是對感情心裡的描寫
個人認為可成一家
君似明月我似霧,
霧隨月隱空留露。
君善撫琴我善舞,
曲終人離心若堵。
類似的即興創作作品裡還很多!!
怎麼樣月關的文筆還行吧??
將列推薦此書!!
2 其次就是 極品家丁了
這是一部很另類的小說
整文的文筆不如回明 可是總會有讓你
意想不到的亮點出現
裡面的文筆也很有特色 人物形象也很鮮明
其中的經典句子網上多的是
我就不一一舉例浪費口舌了
3 迷失在康熙末年
這是一本傳承了回明精髓的穿越小說
文筆較好 納蘭容若 等一批才子
都是文章主角 少不了起文弄墨
文章不斷 後半部略顯拖沓
但也無傷大雅
以上三篇是個人意為完結版的穿越文極品
樓主共賞~~~
ps 以上三篇在起點均戰績輝煌
回明更是勇奪2007第一名 2008穿越文首位是家丁
現在的第三名應該是
慶余年 這本書 很不錯!!
都是完結篇的
以上均是原創總結
可以查證
③ 但丁的神曲是不是小說
不 是小說
從1308年至1321年,但丁用了13年之久的時間完成了曠世之作《神曲》。在詩中他對義大利的歷史和未來傾注了無限的留戀和憧憬,批判了現實社會的丑惡和黑暗,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光明的信心。
《神曲》作為中世紀文學的產物,具有很強的神學和宗教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說,神曲描寫的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故事。一個名叫但丁的人物與作者但丁不同穿越地獄、煉獄最後到達天堂見到上帝的經歷。詩歌表現出明顯的基督教思想,即世人為了獲救,必須克服各種誘惑,懺悔自己的過錯,以求得上帝的寬容,進入天堂。而那些行惡之人,勢必在地獄中受到永恆的懲罰。詩中但丁的旅途象徵著人生的坎坷和艱難。「地獄篇」中所描繪的種種懲罰,正是為了提醒世人認識現實的險惡。在人生的旅途上需要有維吉爾那樣的賢師指引,更需要有貝阿特而采式的出神寄託。
從《神曲》對人物的描寫來看,《神曲》與義大利的現實和歷史有著密切的關系,與人生道路的選擇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它又具有很強的批判現實和弘揚正義的深刻思想內涵。《神曲》在藝術上的成就無可比擬。其結構嚴謹,形式和內容達到完美的統一。全詩三卷,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三卷分別為「地獄」、「煉獄」和「天堂」三個國度。全詩由三行一組的押韻詩體tercets寫成,形式工整勻稱,韻律平穩有力。《神曲》形式上「三」的重復,象徵了西方基督教傳統的「三位合一」的思想,體現了作者對和平、仁愛以及萬物有序的理想的追求。
④ 神曲的思想內容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但丁和《神曲》在世界文學史上極其重要的承上起下的繼往開來的地位,但是我們很多人可能因為很多原因沒有一睹過但丁的《神曲》的風采。其實這部作品,在問世七百多年以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和普通讀者的熱愛。據拉法格回憶,馬克思經常要閱讀《神曲》。在我們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以說五四運動以來,所有的傑出的文學家,文化界著名人士都對但丁懷有深深的敬意。他們或者寫文章贊賞但丁的偉大的精神,或者對《神曲》進行評論,甚至自己親手動筆進行翻譯,像胡適、郭沫若、茅盾、魯迅、巴金、老舍都曾經對《神曲》情有獨鍾。三十年代的一位著名的新月派詩人王獨清還動手翻譯了但丁最早的一部抒情詩集《新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巴金老人被關進了牛棚,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遭受了種種折磨。巴金就認為他所在的牛棚就好像但丁《神曲》里描寫的地獄。巴金每天在牛棚里默默地背誦《神曲》里的詩句,把《神曲》的詩句作為支持自己度過那個黑暗歲月的精神力量。在打倒四人幫以後,巴金在他的很多文章中一再提到這段難忘的經歷,提到但丁《神曲》對他起到的啟示和鼓舞的作用。對於巴金後來一直倡導的說真話,但丁《神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麼,我們很多人知道但丁《神曲》的重要,知道它的傑出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但是我們沒有讀過它,或者開個頭,覺得很難讀下去。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覺得可能有這樣兩個緣故:第一個原因,但丁《神曲》內容博大精深,涉及到中世紀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可以說是一部網路全書一樣的作品。它裡麵包含著歷史、哲學、政治學、神學、宗教、文化藝術和文學典故,所使用的象徵、比喻、隱喻比比皆是,因此增加了閱讀的難度。第二個原因,《神曲》是一部用詩體寫成的巨著。它用的詩體叫三韻句,就是每三行是一個詩節,每三行隔行押韻,連環押韻,一押到底。全詩一共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全部用三韻句作連續押韻,從第一行一直押到第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我們知道英國有一個大詩人雪萊。雪萊寫過一首著名的長詩《西風頌》。在《西風頌》里,有我們很熟悉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的《西風頌》也是受了但丁的影響用三韻句寫的,也是隔行連環押韻,一押到底。《西風頌》只有七十行,而《神曲》是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每一行嚴格地用十一個音節,這樣一個完美的嚴謹的藝術形式,要用漢語表達出來難度極其大。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說過,唐詩里有這樣兩句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我認為, 「譯《神曲》難,難於上青天」 。義大利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美學家克羅齊曾經說過,詩是沒有辦法被翻譯的。把一部文學藝術的傑作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是不可能的。要麼你很忠實於原著,但是譯出來失去原著的韻味,他認為是「拙劣的忠實」;要麼你的譯文很好,但你脫離了原文,不忠實原文,他把這叫做「美麗的不忠實」。所以翻譯詩歌的人總是處在這樣兩難的境地,要麼你翻譯出來的作品是「拙劣的忠實」,要麼是「美麗的不忠實」。但丁本人也認為詩歌是不能被翻譯的。他說,要把詩歌翻譯出來,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就必然失去原著的和諧和完美。基於這樣的原因,《神曲》有很多種譯本,但是都很難接近原著完美的藝術形式,很難達到等值。所以我們閱讀《神曲》就感到很大的困難,讀不下去。我想這些構成閱讀的困難,從另一面看來,這對我們又是一種挑戰,或者說是一種誘惑,一種刺激,可以引發我們對《神曲》的興趣,到底它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會刺激我們的求知慾,激發我們的好奇心,煥發出我們要補充自己學業上的空白。我們閱讀《神曲》要抱著一種很平和的心態,首先不要把《神曲》作為一消費性的文化快餐式的作品去讀。打比方說我們去吃飯,我們要品嘗中國烹調的美味,你不能吃快餐,麥當勞是文化快餐,你一定要到風味餐館慢慢地品味。正像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是我們真有雅興的話,抱平和心,坐在茶館里喝一杯中國的好茶,慢慢地品味。第一道品不出味道來,第二道茶水,你慢慢地就品出滋味來了。我們抱著這種品味中國的綠茶、龍井茶這樣的心態去慢慢地閱讀《神曲》,你可以體味到它的詩情,它的詩意,它的詩美,可以獲得一種審美的享受,也可以獲得很多智力上的啟迪。那麼《神曲》是一部巨著,今天我就不面面俱到地講,我換一個角度談談,我們怎麼來走近《神曲》,怎麼來欣賞《神曲》,怎麼用現代人的眼光,現代人的思維讀這部古典名著,而不是用給大學生、研究生講課那種學院式的方式講《神曲》。
但丁生活在十三世紀,一二六五年出生,一三二一年去世,相當於我們國家元初這段時期。他的生平我不想仔細講,我就講對他生活和創作最有影響的兩件事。一件事就是他對一位名叫比阿特麗斯的女子的愛。傳說在但丁九歲的時候,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具體說是五月一日,他和一群小朋友玩,見到另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就叫比阿特麗斯。他第一次見到比阿特麗斯心中就油然地萌發出一種異樣的情感,一種愛慕之情。後來,但丁在他的詩集《新生》中曾描寫他九歲時見到比阿特麗斯時的感情:「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之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很微弱的脈搏里也感覺了震動。」我們可能會感到奇怪,一個九歲的小男孩怎麼會對一個小女孩產生這種愛慕之情呢?應當說,在當時中世紀末期和文藝復興時期,像但丁,像另外的一位寫《十日談》的大作家薄迦丘,大詩人彼特拉克,他們的心目中都有一位愛慕的女子。他們對這些女子的愛並不是一種世俗的愛,而是一種精神的愛,就像基督徒對聖母的虔誠的愛。他們把鍾愛的女子當成崇拜的偶像,這種愛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操,能夠洗滌他們的靈魂,使他們的心智得到一種升華,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使他們變得更純潔更高尚。但丁就是從九歲時,見到比阿特麗斯第一眼,就產生了這種精神上的強烈的愛慕之情。八年以後,但丁又一次在佛羅倫薩(他的故鄉)街頭,具體說是在阿爾諾河的一座橋邊又一次見到了比阿特麗斯。他的心再次劇烈地跳動,感情再次受到猛烈地沖擊。關於第二次但丁在佛羅倫薩舊橋見到比阿特麗斯,有很多畫家畫了畫。(展開畫)這就是但丁的肖像,這是佛羅倫薩,這是有名的阿爾諾河,這是舊橋,但丁第二次見到比阿特麗斯。比阿特麗斯穿著淺色的長裙,深褐色的襯衣,手上拿著一枝美麗的玫瑰花。第二次見到比阿特麗斯,但丁一下驚呆了,都不知道怎樣開口,她給他留下了一種震撼心靈的印象。這幅畫非常有名,去佛羅倫薩旅遊的話,在很多報亭里都可以買到根據這幅畫製作的明信片《但丁與比阿特麗斯相遇》。後來,比阿特麗斯嫁了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但丁感到非常悲哀,他把自己對比阿特麗斯表示哀悼懷念的詩歌和散文串聯起來寫了一部散文和抒情詩相揉合的作品叫《新生》。很長時間,但丁不能靜下心來讀書和寫作,但後來他終於明白,這樣下去他只會更消沉,沉迷於對比阿特麗斯的懷念和悲哀,這實際上也是和他對比阿特麗斯的愛不相稱的。他感到要振作起來,決定開始認真寫作。他要從感情的世界跳躍到哲學的世界,他要去探索人性完善的道路,去探索義大利在政治上道德上復興的道路,他要把自己創作的成果作為奉獻給他鍾愛的女子比阿特麗斯的禮物。所以他開始寫作《神曲》。如果沒有他對比阿特麗斯的愛,這種愛使他的精神得到升華,使他的情操得到陶冶,沒有比阿特麗斯的愛對他的刺激,使他決心走上探索個性和義大利復興和完善的道路,他是不可能寫出《神曲》的。比阿特麗斯對但丁一生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也正因為如此,但丁游歷地獄煉獄是由一位古羅馬的詩人維吉爾作向導,但丁尊稱他為自己的導師,智慧的海洋。維吉爾引導但丁游覽地獄煉獄,但是維吉爾是受比阿特麗斯的派遣來引導他,游歷完地獄煉獄以後到了天堂,就是比阿特麗斯引導他游九重天。從《神曲》這樣安排也可以看出,比阿特麗斯對但丁的一生的思想精神的深深的影響。這是一件事。
另外一件對但丁的生活和創作有影響的事情就是:但丁他不是書齋里的學者。他的一生自始至終是迎著時代的風暴,用他的筆去進行戰斗。從年輕的時候開始,但丁就積極地參於佛羅倫薩的政治活動。我們知道當時義大利是歐洲經濟最發達,金融業最昌盛的國家,當時佛羅倫薩的絲綢作坊多如牛毛,佛羅倫薩的銀行是最有實力的,連英國王室都向佛羅倫薩的銀行借貸。佛羅倫薩和義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的國家,但同時,當時的義大利政治很動亂,分裂成一個個城邦,每個城邦有郡主,各個城邦之間世俗的政權和教權之間,市民階級和封建君權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佛羅倫薩最早建立了共和政權,但丁始終為維護佛羅倫薩的共和政權而斗爭,因此也得罪了教皇。當時在義大利,教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皇帝加冕要得到教皇的批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中世紀有一個皇帝,羅馬帝國的皇帝亨利第四,他當時想反抗,他要加冕當皇帝得不到教皇的批准,就自己加冕當了皇帝。教皇大怒,發兵討伐,打敗了亨利第四。亨利第四被迫在義大利北方的一個城市,布雷薩內,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請求教皇寬恕。可見當時教權的厲害,教權駕凌皇權之上。但丁積極地參與維護佛羅倫薩共和政權的斗爭,得罪了當時教皇彭尼八世。他有次外出,教皇就唆使人對但丁進行審判,判了但丁徒刑和罰金,而且要他自己認錯才可以回到佛羅倫薩。但丁很硬氣,堅決不肯懺悔認罪,教皇又唆使人第二次對但丁進行缺席審判,判處但丁死刑,永遠不準回佛羅倫薩。從此但丁就開始了將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從義大利的一個城邦到另一個城邦,投靠郡主,得到他們的庇護,才能夠繼續寫作《神曲》。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但丁後來在《神曲》里用這樣兩句詩來形容:「登別人的樓梯多麼艱難,吃別人家的麵包多麼辛酸。」表現了他當時漂泊不定的生活。正是這樣將近二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但丁更深刻直接地接觸了解了義大利動盪的現實,對義大利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了真切直接的了解。他把這些認識都傾注到了他的作品《神曲》中。
下面我就講講《神曲》裡面寫的地獄、煉獄、天堂的結構,然後選擇幾點來供大家領會,最後我選其中的兩個故事,分別用圖片和朗誦的錄音和大家一起鑒賞一下,領略但丁《神曲》的藝術魅力。但丁寫的《神曲》用了中世紀慣用的夢幻作品的形態,他自己是主人公,寫了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怎麼去漫遊地獄、煉獄和天堂。開首的第一句詩是「在人生旅程的中途」,也就是一三○○年,根據當時的教義和中世紀的習俗,認為人的壽命是七十歲,但丁當時三十五歲,所以他說在「人生旅程的中途」。有一天他突然在一個幽暗的森林裡迷路了,迎面有三頭野獸張牙舞爪地向他撲來,分別是狼、獅子和豹,他於是大聲呼救。這個時候,維吉爾受比阿特麗斯的委託領他走出黑暗的森林,並作為向導帶他游歷地獄和煉獄。
但丁筆下的地獄像個漏斗。但丁從幽暗的森林走出來,經過一個走廊,一條波濤滾滾陰森恐怖的地獄河,有老頭劃了一隻小船,把維吉爾和他帶到地獄的第一圈。第一圈聚集了一批古代的詩人和哲學家,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因為他們生活在耶穌誕生之前,所以他們沒有接受宗教的洗禮,他們是異教徒,在地獄的第一圈等待審判。下到地獄的第二圈,碰到很多鬼魂,他們生前貪色,死後在這里接受懲罰,狂風吹著他們撞擊石崖。第三圈是貪食的鬼魂,他們站在冰冷的瓢潑大雨中淋著雨接受懲罰。第四圈是貪婪的人,一種是吝嗇,一種是揮霍無度,貪婪的兩種形式。這里的鬼魂抱著大石頭互相撞擊。第五圈是生前喜歡憤怒的鬼魂,他們淹在一條烏黑發臭的河裡。過了地獄第五圈之後,要從一個城門進去,城門上站了三個女妖,頭上纏著蛇,非常恐怖,她們是復仇女神。進了城,到了第六圈。第六圈都是邪教徒,他們生前已經生活在基督誕生之後,但是他們不信基督。對他們的懲罰是在烈火中燃燒,火燒火烤。
經過一大片斷崖懸壁,到了第七圈,遇到了一批鬼魂,他們生前施行暴力。施行暴力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對別人施行暴力,傷害殺害別人,一種是對自己施加暴力,自殺,還有一種是對自然施加暴力,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破壞生態平衡。這三種施加暴力的鬼魂被浸在沸騰的血湖裡接受懲罰。到了第八圈,生前犯有欺詐罪的鬼魂在這里接受懲罰。但丁給欺詐罪列舉了十種形態,剛才暴力是三種,而欺詐有十種。有誘奸婦女的,阿諛奉承的,買賣官職的,有以預言為名胡說八道的,有貪官污吏,有偽君子兩面派,有盜賊,還有縱容別人犯罪的,挑撥離間的,還有蒙騙造假的。這十種鬼魂都在第八圈,第八圈分十層,分別接受懲罰。比方說,買賣官職的,但丁就把在世的教皇彭尼八世也打進這層地獄接受酷刑,讓他倒栽在一個石洞里,朝上的兩只腳都被點了火。這里有一幅插圖。經過地獄第八圈以後,有一個非常高而陡峭的絕壁,但丁維吉爾遇到了撒旦。在西方文學里,撒旦經常出現,是邪惡的象徵,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各種文學作品裡對撒旦的描寫。但丁對撒旦的描寫非常出色,獨出心裁。他描寫的撒旦是一個龐大的怪物,有三個腦袋,一個紅色,一個白色,一個黑色;每一邊有六個手臂,手臂不斷地揮動,颳起狂風,把撒旦所在的湖水吹得結成了冰;它的每根汗毛就像一級階梯,但丁和維吉爾就踏著汗毛往下走。在這兒就進入了地獄的最底層第九圈,這一層都是罪大惡極的鬼魂在受刑,一共有三個。一個是出賣耶穌的猶大,另外兩個是謀殺古羅馬皇帝凱撒的叛徒,卡西奧和布魯托。這三個生前犯有叛逆罪的鬼魂就被撒旦用三個嘴巴咬著,這里也有一幅插圖。
現在我給大家看一幅當代義大利畫家尹切爾蒂畫的撒旦的形象,這位畫家一生也很坎坷,他曾經參加過反法西斯斗爭,身體一直很糟糕,但他始終以但丁《神曲》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作為他一生的事業,畫了很多這樣的畫,其中有一幅就是地獄中的撒旦。這畫很有意思,這個撒旦也有三個頭,紅的、黃的、黑的。有意思的是,每個腦袋的眼睛是大炮,牙齒是刺刀,手爪是導彈,兩個角是發射核武器的裝置。這是現代人思維中的撒旦的形象,它的邪惡的體現,是用大炮、刺刀、核武器武裝起來的惡魔,而這里有一個小小的影影綽綽的人,現代人就生活在這個龐大的惡魔的陰影下。這里很多黃的是什麼呢?這是金錢。就是說現在的邪惡是用金錢支撐著的,是用金錢驅動的。這就是一位現代畫家,用現代人的思維來觀察,來思考,最後對撒旦的形象進行了再創作。
但丁認為叛逆、背叛是人最重的罪惡,所以犯叛逆罪的被打入了地獄第九層。游歷完地獄以後,維吉爾就帶領但丁到了煉獄。地獄里是陰暗、凄慘、恐怖的氛圍,煉獄里同樣也是生前犯有各種過錯的鬼魂,犯了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財、貪食、貪色,但他們的過錯較地獄的鬼魂輕。地獄的鬼魂永世不得翻身,煉獄里的鬼魂經過煉獄之火的洗禮有望得到新生,所以煉獄的氛圍和地獄不一樣,整個氣氛顯得比較寧靜、明朗,這里可以看到大海,天空也是藍的。這些鬼魂接受的刑罰也不一樣,生前犯有驕傲的在這里,每一個背負著大石頭在烈日下走,壓壓他們的驕氣;比如生前犯嫉妒的,也就是紅眼病吧,在這里雙眼就被鐵絲縫起來;生前喜歡憤怒發火的,在這里籠罩在黑煙當中,要發火發不出來。只要他們虔誠地接受懲戒,他們還有希望得到新生。從地獄到煉獄,維吉爾的使命就結束了,只聽仙樂繚繞,一片片的祥雲飄過來,比阿特麗斯出現了,她帶領但丁游覽天堂,經過九重天,一直到上帝面前,《神曲》結束了。這就是《神曲》的結構。
我們看到這里,可以感覺到《神曲》講的好像是很抽象的、虛無縹緲的事情,在地獄、煉獄與天堂里的游歷好像距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仔細閱讀就感到不盡然。《神曲》有強烈的現實性與時代性,他描寫的東西對我們並不遙遠、陌生。在地獄與煉獄里,他描寫的人間的種種丑惡、邪惡,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都可以遇到,而且是屢見不鮮,像貪色、荒淫無恥、公款吃喝、嫉妒、欺詐、買賣官職、唆使人犯罪、造假、兩面派、阿諛奉承、叛逆等等。這些丑惡現象,現實中仍有,盡管時間過去了七百多年,《神曲》里的這些人物好像並不是中世紀的人物,而就是我們周圍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人物。但丁對所有邪惡的描寫中,分析得最透徹、周密的,是對犯欺詐罪的鬼魂的行為的描繪和揭露。我們可以從這幅圖里看出,地獄九圈,每一圈都代表一種邪惡,只是到了第七圈,描寫暴力時才分成三層,而描寫欺詐的第八圈有十層。但丁把欺詐做了非常細致的解剖與批判。從《神曲》的篇幅來講,地獄一共三十三歌,從第十七歌到第三十一歌都是寫欺詐,也就是說寫欺詐實際上佔了地獄篇幅的百分之四十。所以我們就覺得,但丁對邪惡的觀察極其深刻尖銳,對罪惡的剖析非常仔細,而且毫不留情。跟那些犯暴力罪的鬼魂相比,犯欺詐罪的更可惡,罪惡更嚴重。因為犯暴力罪是明目張膽的,可以看得出來,甚至有的可以防衛,可以抗爭。但是欺詐不一樣,欺詐是防不勝防,因為它是用心智而不是用肉體來施暴,它更陰險更狠毒,所以但丁覺得比暴力罪更重,要接受更重的懲罰。回顧現實,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講的欺詐的種種表現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但丁描寫的邪惡也不僅僅是中世紀的邪惡,也是我們時代的邪惡,他表達了人們的一種意願,一種心態,就是對邪惡的憎恨,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人性完善的期盼。這種心意是共同的,是不分時代不分國界的,對我們今天來講尤其有現實意義。所以但丁《神曲》的時代精神很強,很深刻,對我們來講是很親切的。我們閱讀《神曲》可以產生種種聯想,而不是說我們去讀一部遙遠陌生的文學作品。
《神曲》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但丁的人文主義思想,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對教權至上的批判,對以神為本的批判,對教會的批判,對禁慾主義的批判,對蒙昧主義的批判,他對知識美德的歌頌,他對世人參與現實生活、投身現實生活的鼓勵,這些都是人文主義的表現。比方說他對教權主義的批判,當時教權是在皇權之上,在世俗政權之上,剛才我舉了亨利第四的例子,可以看出當時教權怎麼駕凌於世俗政權之上。當時教會提出「日月說」,教權是太陽,皇權也就是世俗政權,是月亮。因為有了太陽,月亮才有光亮,月亮依附於太陽。但丁針鋒相對地提出他的「兩個太陽說」。他說有兩個太陽,教權是一個太陽,皇權也是一個太陽,只是他們分工不同,教權這個太陽照耀著精神的世界,皇權這個太陽照耀著現實的世界,他們起著不同的領導作用。教權和政權互不幹預,平等共存,政教分離。他提出兩個太陽的觀點來批駁教會的日月觀點。那麼現在我來講一點,可能大家看評論但丁的文章裡面接觸得比較少,就是但丁提出的「自由意志說」。但丁說,人受到上帝的種種恩賜,但是上帝對人最大的恩賜是什麼呢?上帝對人的最大恩賜是賦予人自由意志。但丁是這么來闡明這個思想的,人究其本性來講,有各種各樣的願望,各種各樣的追求,各種各樣的愛。但丁認為這些都是自然的,是人的本性的表現,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上帝賦予了人自由意志,人有了這個自由意志,可用這個自由意志或者說理性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調節自己的願望。那麼那些在地獄、煉獄里接受懲罰的鬼魂,就是在生前沒有運用上帝賜予的自由意志或者說理性來約束調節自己的願望與行為,所以犯下了種種罪孽。而人要主宰自己的命運,要以人為本,就是要能夠掌握自由意志,掌握理性調節自己。而這一點,我覺得講得很好,人是可以主宰自己的,既不是聽命於上帝,這是宿命論,或者是要把希望寄託於未來,不是說人對自己的本能本性無能為力,而是可以主宰自己。這個學說是但丁提出來的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那些有錢有權的人,如果他們能運用這個自由意志,對自己約束一下,也不至於走向墮落,他們是動用權力、金錢來干種種丑惡的事情。這個自由意志說,對於我們完善自己的個性,把握自己的命運,來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很有價值的觀點。
下面我來講一個夢,然後一個悲劇故事,最後講一個英雄傳說。先講一個夢,也可以說是倒敘了吧。在但丁出生以前,但丁的媽媽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夢。這個夢後來有種種解釋,但丁之後的一個義大利作家薄迦丘,在《但丁傳》也做了解釋。但丁的母親懷孕臨近分娩的時候,有一天夢見自己在高高的月桂樹下,周圍是一片翠綠的草坪,看到一個小孩兒爬上桂樹吃果子,還去摘桂樹葉子,又喝清澈的泉水。但是,這個小孩忽然摔下來,變成了一個牧羊人,再一眨眼這個牧羊人又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孔雀。但丁的母親吃了一驚就醒來了。沒過多久,她生下了但丁。薄迦丘解釋,這棵高高的桂樹就是指古典詩人。我們知道在古時,優秀的詩人被稱為桂冠詩人。用桂樹的葉子做成桂冠進行加冕叫桂冠詩人。這個小孩在樹下喝泉水。泉水意味著哲學思想,薄迦丘解釋,人在吃東西的時候要喝點水,同樣人在吸收精神食糧的時候,要同時接受一些哲學思想,那些知識才能消化,變成精神上的營養。小孩爬上樹摘果子,是說但丁將來會吸取古典詩人的思想和藝術的精華。這孩子變了牧羊人是說,長大了的但丁就是一個不但能寫而且帶領人們前進求索的人物。變成孔雀,象徵著但丁後來創作的《神曲》。因為孔雀是非常漂亮的,有美麗無比的羽毛,有翎眼,有輕盈的步履,高貴的神態,《神曲》有精妙的構思,嚴謹的結構,優美的文辭和韻律。這樣一部美妙無比的文學作品就像孔雀。就像孔雀天使般的羽毛,《神曲》有一百歌,就像孔雀一百隻翎眼;《神曲》的風格是高雅的、明快的,就像孔雀輕盈的步履;《神曲》典雅,流芳百世,就像孔雀的肉體芳香四溢,不會腐爛,是永恆的。薄迦丘把但丁母親的夢做了這樣一番解釋。
但丁《神曲》里描寫了一個非常動人的愛情悲劇,保羅與弗朗西斯卡。這在但丁《神曲·地獄》第五歌里描寫到,也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地獄的第二圈。維吉爾與但丁游到地獄第二圈看到一群生前犯貪色罪的鬼魂,在狂風中飄盪,撞擊山崖。其中有一對鬼魂向但丁飄盪過來,向但丁敘述了他們的悲慘遭遇。男的叫保羅,出生在貴族世家,女的叫弗朗西斯卡,出生在義大利東部的海濱城市裡米尼,所以也有人叫她弗朗西斯卡·達里米尼,就是里米尼的弗朗西斯卡。保羅的家庭考慮政治上的利益,就和弗朗西斯卡的家族聯姻,把弗朗西斯卡娶過來,給保羅的哥哥做妻子。弗朗西斯卡和保羅的哥哥沒有感情,是一場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一場政治聯姻,完全是政治利益驅動的結合。也有一種說法,說保羅的哥哥其丑無比,弗朗西斯卡很美麗,出於這種原因兩人沒有感情,而保羅年輕英俊,愛好廣泛。所以弗朗西斯卡嫁給保羅哥哥後,常常和保羅談心,一起閱讀文學作品。我們知道,十三世紀,法國的騎士小說在義大利非常流行,而騎士小說里很多是寫愛情故事的。有一天,保羅和弗朗西斯卡在一起閱讀一部法國的騎士小說,他們讀著讀著就被小說里描寫的愛情故事所激動與感染,兩人萌發出愛的火花。這件事給保羅的哥哥發現了,保羅的哥哥就把兩人殺害了。在地獄里,他們向但丁敘述了他們的愛情悲劇。但丁聽了以後,非常感動,當場暈倒了。這里反映了但丁作為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新世紀的第一位詩人思想上的矛盾。他一方面認為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犯了貪色罪,所以把他們安排在地獄里受刑,同時又為他們所遭遇的愛情悲劇所感動以至暈倒,體現了他對禁慾主義的批判。
這個愛情悲劇在但丁描寫之後,在世界廣泛流傳,後來有很多的藝術家、音樂家以這個愛情悲劇為題材進行再創作。像我們大家知道的俄羅斯的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譜寫了一首幻想曲,名叫《里米尼的弗朗西斯卡》。我們有機會在電台播的時候可以聽一聽,或者買音樂CD來聽聽。義大利有個大文學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鄧南遮,他是一位詩人、小說家,寫了一部詩劇叫《保羅與弗朗西斯卡》。十八世紀一位義大利詩人佩里克也寫了一部同名詩劇。音樂家們以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為題材創作了很多流傳至今的音樂作品。在造型藝術領域,更多的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們都以此為題材進行創作,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藝術珍品。我們現在挑幾幅來看看。這幅畫是法國作家安戈爾畫的,描寫保羅和弗朗西斯卡在一起閱讀一部法國騎士小說,讀著讀著他們因激動而不能自已,這本小說也掉到了地上。而這時,保羅的哥哥,一個很醜陋的男人躲在他們後面窺視這一切,有的說當場把他們殺死了,有的說後來把他們殺死了。這幅畫非常有名。這一幅畫是由法國畫家多雷畫的,他給《神曲》作了一百三十多幅插圖,他畫了保羅與弗朗西斯卡兩人在地獄,他們擁抱在一起,在狂風中飄盪。他把地獄陰暗恐怖凄慘的氛圍淡化了,利用很強烈的光影手法,表現了這對愛人之間純潔高尚的愛情,這一對戀人非常純潔非常可愛,這是多雷的木刻。法國的大雕塑家羅丹,我們都知道他曾經創作過《地獄之門》,他也給但丁的《神曲》作了很多插圖。他作為一個傑出的雕塑家,給《神曲》畫的都是素描。他把背景都去掉了,就用淡淡幾筆畫了保羅和弗朗西斯卡擁抱在一起,非常簡潔。這是一個匈牙利的畫家蘭約士,他把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的故事移植到匈牙利。所以現在我們在這幅畫上看到的是匈牙利的鄉村戀人,他們的神態,服飾充滿了匈牙利的民族色彩,匈牙利鄉村很寧靜的氛圍,鄉土氣息,完全沒
⑤ 仙劍神曲TXT全集下載
《仙劍神曲》【精校版】by牛語者txt小說: http://dl.miaomiaoshuwu.com/file/22215238-406773350 點擊普通下載就可以。◕‿◕。
⑥ 神曲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我們都知道但丁和《神曲》在世界文學史上極其重要的承上起下的繼往開來的地位,但是我們很多人可能因為很多原因沒有一睹過但丁的《神曲》的風采。其實這部作品,在問世七百多年以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和普通讀者的熱愛。據拉法格回憶,馬克思經常要閱讀《神曲》。在我們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以說五四運動以來,所有的傑出的文學家,文化界著名人士都對但丁懷有深深的敬意。他們或者寫文章贊賞但丁的偉大的精神,或者對《神曲》進行評論,甚至自己親手動筆進行翻譯,像胡適、郭沫若、茅盾、魯迅、巴金、老舍都曾經對《神曲》情有獨鍾。三十年代的一位著名的新月派詩人王獨清還動手翻譯了但丁最早的一部抒情詩集《新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巴金老人被關進了牛棚,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遭受了種種折磨。巴金就認為他所在的牛棚就好像但丁《神曲》里描寫的地獄。巴金每天在牛棚里默默地背誦《神曲》里的詩句,把《神曲》的詩句作為支持自己度過那個黑暗歲月的精神力量。在打倒四人幫以後,巴金在他的很多文章中一再提到這段難忘的經歷,提到但丁《神曲》對他起到的啟示和鼓舞的作用。對於巴金後來一直倡導的說真話,但丁《神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麼,我們很多人知道但丁《神曲》的重要,知道它的傑出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但是我們沒有讀過它,或者開個頭,覺得很難讀下去。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覺得可能有這樣兩個緣故:第一個原因,但丁《神曲》內容博大精深,涉及到中世紀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可以說是一部網路全書一樣的作品。它裡麵包含著歷史、哲學、政治學、神學、宗教、文化藝術和文學典故,所使用的象徵、比喻、隱喻比比皆是,因此增加了閱讀的難度。第二個原因,《神曲》是一部用詩體寫成的巨著。它用的詩體叫三韻句,就是每三行是一個詩節,每三行隔行押韻,連環押韻,一押到底。全詩一共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全部用三韻句作連續押韻,從第一行一直押到第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我們知道英國有一個大詩人雪萊。雪萊寫過一首著名的長詩《西風頌》。在《西風頌》里,有我們很熟悉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的《西風頌》也是受了但丁的影響用三韻句寫的,也是隔行連環押韻,一押到底。《西風頌》只有七十行,而《神曲》是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每一行嚴格地用十一個音節,這樣一個完美的嚴謹的藝術形式,要用漢語表達出來難度極其大。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說過,唐詩里有這樣兩句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我認為, 「譯《神曲》難,難於上青天」 。義大利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美學家克羅齊曾經說過,詩是沒有辦法被翻譯的。把一部文學藝術的傑作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是不可能的。要麼你很忠實於原著,但是譯出來失去原著的韻味,他認為是「拙劣的忠實」;要麼你的譯文很好,但你脫離了原文,不忠實原文,他把這叫做「美麗的不忠實」。所以翻譯詩歌的人總是處在這樣兩難的境地,要麼你翻譯出來的作品是「拙劣的忠實」,要麼是「美麗的不忠實」。但丁本人也認為詩歌是不能被翻譯的。他說,要把詩歌翻譯出來,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就必然失去原著的和諧和完美。基於這樣的原因,《神曲》有很多種譯本,但是都很難接近原著完美的藝術形式,很難達到等值。所以我們閱讀《神曲》就感到很大的困難,讀不下去。我想這些構成閱讀的困難,從另一面看來,這對我們又是一種挑戰,或者說是一種誘惑,一種刺激,可以引發我們對《神曲》的興趣,到底它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會刺激我們的求知慾,激發我們的好奇心,煥發出我們要補充自己學業上的空白。我們閱讀《神曲》要抱著一種很平和的心態,首先不要把《神曲》作為一消費性的文化快餐式的作品去讀。打比方說我們去吃飯,我們要品嘗中國烹調的美味,你不能吃快餐,麥當勞是文化快餐,你一定要到風味餐館慢慢地品味。正像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是我們真有雅興的話,抱平和心,坐在茶館里喝一杯中國的好茶,慢慢地品味。第一道品不出味道來,第二道茶水,你慢慢地就品出滋味來了。我們抱著這種品味中國的綠茶、龍井茶這樣的心態去慢慢地閱讀《神曲》,你可以體味到它的詩情,它的詩意,它的詩美,可以獲得一種審美的享受,也可以獲得很多智力上的啟迪。那麼《神曲》是一部巨著,今天我就不面面俱到地講,我換一個角度談談,我們怎麼來走近《神曲》,怎麼來欣賞《神曲》,怎麼用現代人的眼光,現代人的思維讀這部古典名著,而不是用給大學生、研究生講課那種學院式的方式講《神曲》。
但丁生活在十三世紀,一二六五年出生,一三二一年去世,相當於我們國家元初這段時期。他的生平我不想仔細講,我就講對他生活和創作最有影響的兩件事。一件事就是他對一位名叫比阿特麗斯的女子的愛。傳說在但丁九歲的時候,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具體說是五月一日,他和一群小朋友玩,見到另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就叫比阿特麗斯。他第一次見到比阿特麗斯心中就油然地萌發出一種異樣的情感,一種愛慕之情。後來,但丁在他的詩集《新生》中曾描寫他九歲時見到比阿特麗斯時的感情:「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之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很微弱的脈搏里也感覺了震動。」我們可能會感到奇怪,一個九歲的小男孩怎麼會對一個小女孩產生這種愛慕之情呢?應當說,在當時中世紀末期和文藝復興時期,像但丁,像另外的一位寫《十日談》的大作家薄迦丘,大詩人彼特拉克,他們的心目中都有一位愛慕的女子。他們對這些女子的愛並不是一種世俗的愛,而是一種精神的愛,就像基督徒對聖母的虔誠的愛。他們把鍾愛的女子當成崇拜的偶像,這種愛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操,能夠洗滌他們的靈魂,使他們的心智得到一種升華,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使他們變得更純潔更高尚。但丁就是從九歲時,見到比阿特麗斯第一眼,就產生了這種精神上的強烈的愛慕之情。八年以後,但丁又一次在佛羅倫薩(他的故鄉)街頭,具體說是在阿爾諾河的一座橋邊又一次見到了比阿特麗斯。他的心再次劇烈地跳動,感情再次受到猛烈地沖擊。關於第二次但丁在佛羅倫薩舊橋見到比阿特麗斯,有很多畫家畫了畫。(展開畫)這就是但丁的肖像,這是佛羅倫薩,這是有名的阿爾諾河,這是舊橋,但丁第二次見到比阿特麗斯。比阿特麗斯穿著淺色的長裙,深褐色的襯衣,手上拿著一枝美麗的玫瑰花。第二次見到比阿特麗斯,但丁一下驚呆了,都不知道怎樣開口,她給他留下了一種震撼心靈的印象。這幅畫非常有名,去佛羅倫薩旅遊的話,在很多報亭里都可以買到根據這幅畫製作的明信片《但丁與比阿特麗斯相遇》。後來,比阿特麗斯嫁了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但丁感到非常悲哀,他把自己對比阿特麗斯表示哀悼懷念的詩歌和散文串聯起來寫了一部散文和抒情詩相揉合的作品叫《新生》。很長時間,但丁不能靜下心來讀書和寫作,但後來他終於明白,這樣下去他只會更消沉,沉迷於對比阿特麗斯的懷念和悲哀,這實際上也是和他對比阿特麗斯的愛不相稱的。他感到要振作起來,決定開始認真寫作。他要從感情的世界跳躍到哲學的世界,他要去探索人性完善的道路,去探索義大利在政治上道德上復興的道路,他要把自己創作的成果作為奉獻給他鍾愛的女子比阿特麗斯的禮物。所以他開始寫作《神曲》。如果沒有他對比阿特麗斯的愛,這種愛使他的精神得到升華,使他的情操得到陶冶,沒有比阿特麗斯的愛對他的刺激,使他決心走上探索個性和義大利復興和完善的道路,他是不可能寫出《神曲》的。比阿特麗斯對但丁一生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也正因為如此,但丁游歷地獄煉獄是由一位古羅馬的詩人維吉爾作向導,但丁尊稱他為自己的導師,智慧的海洋。維吉爾引導但丁游覽地獄煉獄,但是維吉爾是受比阿特麗斯的派遣來引導他,游歷完地獄煉獄以後到了天堂,就是比阿特麗斯引導他游九重天。從《神曲》這樣安排也可以看出,比阿特麗斯對但丁的一生的思想精神的深深的影響。這是一件事。
另外一件對但丁的生活和創作有影響的事情就是:但丁他不是書齋里的學者。他的一生自始至終是迎著時代的風暴,用他的筆去進行戰斗。從年輕的時候開始,但丁就積極地參於佛羅倫薩的政治活動。我們知道當時義大利是歐洲經濟最發達,金融業最昌盛的國家,當時佛羅倫薩的絲綢作坊多如牛毛,佛羅倫薩的銀行是最有實力的,連英國王室都向佛羅倫薩的銀行借貸。佛羅倫薩和義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的國家,但同時,當時的義大利政治很動亂,分裂成一個個城邦,每個城邦有郡主,各個城邦之間世俗的政權和教權之間,市民階級和封建君權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佛羅倫薩最早建立了共和政權,但丁始終為維護佛羅倫薩的共和政權而斗爭,因此也得罪了教皇。當時在義大利,教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皇帝加冕要得到教皇的批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中世紀有一個皇帝,羅馬帝國的皇帝亨利第四,他當時想反抗,他要加冕當皇帝得不到教皇的批准,就自己加冕當了皇帝。教皇大怒,發兵討伐,打敗了亨利第四。亨利第四被迫在義大利北方的一個城市,布雷薩內,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請求教皇寬恕。可見當時教權的厲害,教權駕凌皇權之上。但丁積極地參與維護佛羅倫薩共和政權的斗爭,得罪了當時教皇彭尼八世。他有次外出,教皇就唆使人對但丁進行審判,判了但丁徒刑和罰金,而且要他自己認錯才可以回到佛羅倫薩。但丁很硬氣,堅決不肯懺悔認罪,教皇又唆使人第二次對但丁進行缺席審判,判處但丁死刑,永遠不準回佛羅倫薩。從此但丁就開始了將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從義大利的一個城邦到另一個城邦,投靠郡主,得到他們的庇護,才能夠繼續寫作《神曲》。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但丁後來在《神曲》里用這樣兩句詩來形容:「登別人的樓梯多麼艱難,吃別人家的麵包多麼辛酸。」表現了他當時漂泊不定的生活。正是這樣將近二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但丁更深刻直接地接觸了解了義大利動盪的現實,對義大利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了真切直接的了解。他把這些認識都傾注到了他的作品《神曲》中。
下面我就講講《神曲》裡面寫的地獄、煉獄、天堂的結構,然後選擇幾點來供大家領會,最後我選其中的兩個故事,分別用圖片和朗誦的錄音和大家一起鑒賞一下,領略但丁《神曲》的藝術魅力。但丁寫的《神曲》用了中世紀慣用的夢幻作品的形態,他自己是主人公,寫了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怎麼去漫遊地獄、煉獄和天堂。開首的第一句詩是「在人生旅程的中途」,也就是一三○○年,根據當時的教義和中世紀的習俗,認為人的壽命是七十歲,但丁當時三十五歲,所以他說在「人生旅程的中途」。有一天他突然在一個幽暗的森林裡迷路了,迎面有三頭野獸張牙舞爪地向他撲來,分別是狼、獅子和豹,他於是大聲呼救。這個時候,維吉爾受比阿特麗斯的委託領他走出黑暗的森林,並作為向導帶他游歷地獄和煉獄。
但丁筆下的地獄像個漏斗。但丁從幽暗的森林走出來,經過一個走廊,一條波濤滾滾陰森恐怖的地獄河,有老頭劃了一隻小船,把維吉爾和他帶到地獄的第一圈。第一圈聚集了一批古代的詩人和哲學家,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因為他們生活在耶穌誕生之前,所以他們沒有接受宗教的洗禮,他們是異教徒,在地獄的第一圈等待審判。下到地獄的第二圈,碰到很多鬼魂,他們生前貪色,死後在這里接受懲罰,狂風吹著他們撞擊石崖。第三圈是貪食的鬼魂,他們站在冰冷的瓢潑大雨中淋著雨接受懲罰。第四圈是貪婪的人,一種是吝嗇,一種是揮霍無度,貪婪的兩種形式。這里的鬼魂抱著大石頭互相撞擊。第五圈是生前喜歡憤怒的鬼魂,他們淹在一條烏黑發臭的河裡。過了地獄第五圈之後,要從一個城門進去,城門上站了三個女妖,頭上纏著蛇,非常恐怖,她們是復仇女神。進了城,到了第六圈。第六圈都是邪教徒,他們生前已經生活在基督誕生之後,但是他們不信基督。對他們的懲罰是在烈火中燃燒,火燒火烤。
經過一大片斷崖懸壁,到了第七圈,遇到了一批鬼魂,他們生前施行暴力。施行暴力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對別人施行暴力,傷害殺害別人,一種是對自己施加暴力,自殺,還有一種是對自然施加暴力,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破壞生態平衡。這三種施加暴力的鬼魂被浸在沸騰的血湖裡接受懲罰。到了第八圈,生前犯有欺詐罪的鬼魂在這里接受懲罰。但丁給欺詐罪列舉了十種形態,剛才暴力是三種,而欺詐有十種。有誘奸婦女的,阿諛奉承的,買賣官職的,有以預言為名胡說八道的,有貪官污吏,有偽君子兩面派,有盜賊,還有縱容別人犯罪的,挑撥離間的,還有蒙騙造假的。這十種鬼魂都在第八圈,第八圈分十層,分別接受懲罰。比方說,買賣官職的,但丁就把在世的教皇彭尼八世也打進這層地獄接受酷刑,讓他倒栽在一個石洞里,朝上的兩只腳都被點了火。這里有一幅插圖。經過地獄第八圈以後,有一個非常高而陡峭的絕壁,但丁維吉爾遇到了撒旦。在西方文學里,撒旦經常出現,是邪惡的象徵,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各種文學作品裡對撒旦的描寫。但丁對撒旦的描寫非常出色,獨出心裁。他描寫的撒旦是一個龐大的怪物,有三個腦袋,一個紅色,一個白色,一個黑色;每一邊有六個手臂,手臂不斷地揮動,颳起狂風,把撒旦所在的湖水吹得結成了冰;它的每根汗毛就像一級階梯,但丁和維吉爾就踏著汗毛往下走。在這兒就進入了地獄的最底層第九圈,這一層都是罪大惡極的鬼魂在受刑,一共有三個。一個是出賣耶穌的猶大,另外兩個是謀殺古羅馬皇帝凱撒的叛徒,卡西奧和布魯托。這三個生前犯有叛逆罪的鬼魂就被撒旦用三個嘴巴咬著,這里也有一幅插圖。
現在我給大家看一幅當代義大利畫家尹切爾蒂畫的撒旦的形象,這位畫家一生也很坎坷,他曾經參加過反法西斯斗爭,身體一直很糟糕,但他始終以但丁《神曲》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作為他一生的事業,畫了很多這樣的畫,其中有一幅就是地獄中的撒旦。這畫很有意思,這個撒旦也有三個頭,紅的、黃的、黑的。有意思的是,每個腦袋的眼睛是大炮,牙齒是刺刀,手爪是導彈,兩個角是發射核武器的裝置。這是現代人思維中的撒旦的形象,它的邪惡的體現,是用大炮、刺刀、核武器武裝起來的惡魔,而這里有一個小小的影影綽綽的人,現代人就生活在這個龐大的惡魔的陰影下。這里很多黃的是什麼呢?這是金錢。就是說現在的邪惡是用金錢支撐著的,是用金錢驅動的。這就是一位現代畫家,用現代人的思維來觀察,來思考,最後對撒旦的形象進行了再創作。
但丁認為叛逆、背叛是人最重的罪惡,所以犯叛逆罪的被打入了地獄第九層。游歷完地獄以後,維吉爾就帶領但丁到了煉獄。地獄里是陰暗、凄慘、恐怖的氛圍,煉獄里同樣也是生前犯有各種過錯的鬼魂,犯了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財、貪食、貪色,但他們的過錯較地獄的鬼魂輕。地獄的鬼魂永世不得翻身,煉獄里的鬼魂經過煉獄之火的洗禮有望得到新生,所以煉獄的氛圍和地獄不一樣,整個氣氛顯得比較寧靜、明朗,這里可以看到大海,天空也是藍的。這些鬼魂接受的刑罰也不一樣,生前犯有驕傲的在這里,每一個背負著大石頭在烈日下走,壓壓他們的驕氣;比如生前犯嫉妒的,也就是紅眼病吧,在這里雙眼就被鐵絲縫起來;生前喜歡憤怒發火的,在這里籠罩在黑煙當中,要發火發不出來。只要他們虔誠地接受懲戒,他們還有希望得到新生。從地獄到煉獄,維吉爾的使命就結束了,只聽仙樂繚繞,一片片的祥雲飄過來,比阿特麗斯出現了,她帶領但丁游覽天堂,經過九重天,一直到上帝面前,《神曲》結束了。這就是《神曲》的結構。
我們看到這里,可以感覺到《神曲》講的好像是很抽象的、虛無縹緲的事情,在地獄、煉獄與天堂里的游歷好像距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仔細閱讀就感到不盡然。《神曲》有強烈的現實性與時代性,他描寫的東西對我們並不遙遠、陌生。在地獄與煉獄里,他描寫的人間的種種丑惡、邪惡,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都可以遇到,而且是屢見不鮮,像貪色、荒淫無恥、公款吃喝、嫉妒、欺詐、買賣官職、唆使人犯罪、造假、兩面派、阿諛奉承、叛逆等等。這些丑惡現象,現實中仍有,盡管時間過去了七百多年,《神曲》里的這些人物好像並不是中世紀的人物,而就是我們周圍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人物。但丁對所有邪惡的描寫中,分析得最透徹、周密的,是對犯欺詐罪的鬼魂的行為的描繪和揭露。我們可以從這幅圖里看出,地獄九圈,每一圈都代表一種邪惡,只是到了第七圈,描寫暴力時才分成三層,而描寫欺詐的第八圈有十層。但丁把欺詐做了非常細致的解剖與批判。從《神曲》的篇幅來講,地獄一共三十三歌,從第十七歌到第三十一歌都是寫欺詐,也就是說寫欺詐實際上佔了地獄篇幅的百分之四十。所以我們就覺得,但丁對邪惡的觀察極其深刻尖銳,對罪惡的剖析非常仔細,而且毫不留情。跟那些犯暴力罪的鬼魂相比,犯欺詐罪的更可惡,罪惡更嚴重。因為犯暴力罪是明目張膽的,可以看得出來,甚至有的可以防衛,可以抗爭。但是欺詐不一樣,欺詐是防不勝防,因為它是用心智而不是用肉體來施暴,它更陰險更狠毒,所以但丁覺得比暴力罪更重,要接受更重的懲罰。回顧現實,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講的欺詐的種種表現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但丁描寫的邪惡也不僅僅是中世紀的邪惡,也是我們時代的邪惡,他表達了人們的一種意願,一種心態,就是對邪惡的憎恨,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人性完善的期盼。這種心意是共同的,是不分時代不分國界的,對我們今天來講尤其有現實意義。所以但丁《神曲》的時代精神很強,很深刻,對我們來講是很親切的。我們閱讀《神曲》可以產生種種聯想,而不是說我們去讀一部遙遠陌生的文學作品。
《神曲》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但丁的人文主義思想,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對教權至上的批判,對以神為本的批判,對教會的批判,對禁慾主義的批判,對蒙昧主義的批判,他對知識美德的歌頌,他對世人參與現實生活、投身現實生活的鼓勵,這些都是人文主義的表現。比方說他對教權主義的批判,當時教權是在皇權之上,在世俗政權之上,剛才我舉了亨利第四的例子,可以看出當時教權怎麼駕凌於世俗政權之上。當時教會提出「日月說」,教權是太陽,皇權也就是世俗政權,是月亮。因為有了太陽,月亮才有光亮,月亮依附於太陽。但丁針鋒相對地提出他的「兩個太陽說」。他說有兩個太陽,教權是一個太陽,皇權也是一個太陽,只是他們分工不同,教權這個太陽照耀著精神的世界,皇權這個太陽照耀著現實的世界,他們起著不同的領導作用。教權和政權互不幹預,平等共存,政教分離。他提出兩個太陽的觀點來批駁教會的日月觀點。那麼現在我來講一點,可能大家看評論但丁的文章裡面接觸得比較少,就是但丁提出的「自由意志說」。但丁說,人受到上帝的種種恩賜,但是上帝對人最大的恩賜是什麼呢?上帝對人的最大恩賜是賦予人自由意志。但丁是這么來闡明這個思想的,人究其本性來講,有各種各樣的願望,各種各樣的追求,各種各樣的愛。但丁認為這些都是自然的,是人的本性的表現,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上帝賦予了人自由意志,人有了這個自由意志,可用這個自由意志或者說理性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調節自己的願望。那麼那些在地獄、煉獄里接受懲罰的鬼魂,就是在生前沒有運用上帝賜予的自由意志或者說理性來約束調節自己的願望與行為,所以犯下了種種罪孽。而人要主宰自己的命運,要以人為本,就是要能夠掌握自由意志,掌握理性調節自己。而這一點,我覺得講得很好,人是可以主宰自己的,既不是聽命於上帝,這是宿命論,或者是要把希望寄託於未來,不是說人對自己的本能本性無能為力,而是可以主宰自己。這個學說是但丁提出來的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那些有錢有權的人,如果他們能運用這個自由意志,對自己約束一下,也不至於走向墮落,他們是動用權力、金錢來干種種丑惡的事情。這個自由意志說,對於我們完善自己的個性,把握自己的命運,來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很有價值的觀點。
下面我來講一個夢,然後一個悲劇故事,最後講一個英雄傳說。先講一個夢,也可以說是倒敘了吧。在但丁出生以前,但丁的媽媽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夢。這個夢後來有種種解釋,但丁之後的一個義大利作家薄迦丘,在《但丁傳》也做了解釋。但丁的母親懷孕臨近分娩的時候,有一天夢見自己在高高的月桂樹下,周圍是一片翠綠的草坪,看到一個小孩兒爬上桂樹吃果子,還去摘桂樹葉子,又喝清澈的泉水。但是,這個小孩忽然摔下來,變成了一個牧羊人,再一眨眼這個牧羊人又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孔雀。但丁的母親吃了一驚就醒來了。沒過多久,她生下了但丁。薄迦丘解釋,這棵高高的桂樹就是指古典詩人。我們知道在古時,優秀的詩人被稱為桂冠詩人。用桂樹的葉子做成桂冠進行加冕叫桂冠詩人。這個小孩在樹下喝泉水。泉水意味著哲學思想,薄迦丘解釋,人在吃東西的時候要喝點水,同樣人在吸收精神食糧的時候,要同時接受一些哲學思想,那些知識才能消化,變成精神上的營養。小孩爬上樹摘果子,是說但丁將來會吸取古典詩人的思想和藝術的精華。這孩子變了牧羊人是說,長大了的但丁就是一個不但能寫而且帶領人們前進求索的人物。變成孔雀,象徵著但丁後來創作的《神曲》。因為孔雀是非常漂亮的,有美麗無比的羽毛,有翎眼,有輕盈的步履,高貴的神態,《神曲》有精妙的構思,嚴謹的結構,優美的文辭和韻律。這樣一部美妙無比的文學作品就像孔雀。就像孔雀天使般的羽毛,《神曲》有一百歌,就像孔雀一百隻翎眼;《神曲》的風格是高雅的、明快的,就像孔雀輕盈的步履;《神曲》典雅,流芳百世,就像孔雀的肉體芳香四溢,不會腐爛,是永恆的。薄迦丘把但丁母親的夢做了這樣一番解釋。
但丁《神曲》里描寫了一個非常動人的愛情悲劇,保羅與弗朗西斯卡。這在但丁《神曲·地獄》第五歌里描寫到,也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地獄的第二圈。維吉爾與但丁游到地獄第二圈看到一群生前犯貪色罪的鬼魂,在狂風中飄盪,撞擊山崖。其中有一對鬼魂向但丁飄盪過來,向但丁敘述了他們的悲慘遭遇。男的叫保羅,出生在貴族世家,女的叫弗朗西斯卡,出生在義大利東部的海濱城市裡米尼,所以也有人叫她弗朗西斯卡·達里米尼,就是里米尼的弗朗西斯卡。保羅的家庭考慮政治上的利益,就和弗朗西斯卡的家族聯姻,把弗朗西斯卡娶過來,給保羅的哥哥做妻子。弗朗西斯卡和保羅的哥哥沒有感情,是一場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一場政治聯姻,完全是政治利益驅動的結合。也有一種說法,說保羅的哥哥其丑無比,弗朗西斯卡很美麗,出於這種原因兩人沒有感情,而保羅年輕英俊,愛好廣泛。所以弗朗西斯卡嫁給保羅哥哥後,常常和保羅談心,一起閱讀文學作品。我們知道,十三世紀,法國的騎士小說在義大利非常流行,而騎士小說里很多是寫愛情故事的。有一天,保羅和弗朗西斯卡在一起閱讀一部法國的騎士小說,他們讀著讀著就被小說里描寫的愛情故事所激動與感染,兩人萌發出愛的火花。這件事給保羅的哥哥發現了,保羅的哥哥就把兩人殺害了。在地獄里,他們向但丁敘述了他們的愛情悲劇。但丁聽了以後,非常感動,當場暈倒了。這里反映了但丁作為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新世紀的第一位詩人思想上的矛盾。他一方面認為保羅和弗朗西斯卡犯了貪色罪,所以把他們安排在地獄里受刑,同時又為他們所遭遇的愛情悲劇所感動以至暈倒,體現了他對禁慾主義的批判。
⑦ 《神曲 但丁》txt全集下載
神曲 但丁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但丁與莎士比亞平分了現代的世界,再沒有第三者存在。」艾略特(T.S.Eliot)
但丁簡介
一二六五年初夏,義大利人但丁?亞里基艾利(AlighieriDante)誕生在佛羅倫斯一個沒落貴族之家。一二七四年,年僅九歲的但丁遇見生命中的謬斯女神貝德麗采(Beatrice)早早襲擊了,但驚鴻一瞥後卻是長長的分離。一二八三年,十八歲的少年但丁再次遇見貝德麗采,彷佛遭到雷擊的但丁無法克制自己的熱情,並在《新生》中一篇又一篇的顯露,愛戀使他驚人的才華得以涌現。無奈於當時的門戶之別,但丁只能痛苦的看著貝德麗采嫁給一個富有的銀行家。
一二八七年,他成為清新詩派的一員並結交許多好友,後來進入波隆納大學,在柏呂奈多?拉丁尼門下研究文學與哲學並以義大利方言寫作。三年後,貝德麗采逝世,但丁埋首書海瘋狂閱讀,希望藉此忘卻傷痛,最後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與《政治學》讓他從悲傷中跳出,之後他與珍瑪結婚,並投入了佛羅倫斯的政治改革狂潮中。
但丁三十五歲時,擔任佛……
⑧ 關於《仙劍神曲》閱讀
這本書我以前是租的書看的,你到飛庫看看,那裡也有,我上次發現的,全不全,我也不清楚了。
⑨ 肖顯志小說 嗩吶神曲 全文閱讀 讀後感一邊去 10分在線等!!!!!!!!!!!!!!!
zhuzhutounana
⑩ 譜神曲txt全集下載
譜神曲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卷十三 第二百四十二章 獎懲制度
本章出自《譜神曲》
飛天中文
本站所收錄譜神曲全文閱讀來源於網路,部分為系統自動採集生成,若有侵權,請告之!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色情小說,一經發現,即作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譜神曲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卷十 第二百三十八章 猛烈攻擊
本章出自《譜神曲》
飛天中文
本站所收錄譜神曲全文閱讀來源於網路,部分為系統自動採集生成,若有侵權,請告之!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色情小說,一經發現,即作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譜神曲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卷十 第二百三十九章 寒魄驚天地
本章出自《譜神曲》
手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