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夢長君不知小說閱讀

夢長君不知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 2021-06-20 21:05:35

1. 誰能告訴我孟嘗君的故事

焚券市義

當初,馮諼聽說田文樂於招攬賓客,便穿著草鞋遠道而來見他。田文說:「承蒙先生遠道光臨,有什麼指教我的?」馮諼回答說:「聽說您樂於養士,我只是因為貧窮想歸附您謀口飯吃。」田文沒再說什麼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

某日,田文出布告,徵求可以替他至封邑薛城收債之人,馮諼自願前往。臨行前,馮諼問田文:「債收完了,要買什麼東西回家呢?」田文回答:「看我家缺少什麼就買什麼罷。」於是馮諼去了薛地,債券合同對完之後,矯造田文的命令,把債券合同燒毀,人民高呼萬歲。

馮諼趕回去,一早便求見,田文奇怪他怎麼那麼快回來,問曰:「您買了什麼回來呢?」馮答曰:「我看您家中豐衣足食,犬馬美女皆有,所以我買了『義』回來。」問曰:「什麼是買『義』呢?」回答:「您不照顧、疼愛人民,而加以高利,人民苦不堪言。

我於是偽造了您的命令,燒毀了所有的借據,民眾都歡呼萬歲,這就是買『義』。」田文聽完之後很不高興。過了一年,齊湣王對田文說:「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於是削除田文的職位。田文回到封邑,人民「迎君道中」,田文才明白馮諼市義的用心。

(1)夢長君不知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孟嘗君,媯姓,田氏,名文,號孟嘗君。田文出身齊國貴族,是個超級二代,爺爺是齊威王,伯父是齊宣王,在位的齊閔王和他是堂兄弟,父親靖郭君田嬰曾是齊國的相國,封地在薛,所以孟嘗君又被稱為薛公。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 ,他們四人都是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之人,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公子」。

孟嘗君之所以熱衷養士,因為他很早就嘗到了養士的甜頭。孟嘗君的父親田嬰,也是一個高官得坐,駿馬得騎,老婆自然也多,老婆多孩子就多,光兒子就有四十幾個,孟嘗君是小妾所生的庶出,而且出生日期不好,被自己的父親嫌棄。

是母親託人偷偷養大的,長達後回了家,勸父親散財養士,門客們對於捨得花錢的人,肯定是贊賞有加,孟嘗君的父親也因此選擇了他做接班人。

孟嘗君繼承了父親的封地爵位和家產後,有感於養士帶來的巨大好處,他更加捨得花錢招攬門客。人生在世不過名利二字,錢是不缺的,那就只有追求名聲了,聽說有這么大方的主公,越來越多的人投到他的門下,,就連犯罪在逃的他都來者不拒。一時間孟嘗君名揚天下,門客上千。

2. 關於(讀孟嘗君)的閱讀題

1.這篇文章屬於議論文中的(
反駁
)文,駁斥方式屬於(
對比
)。
2.文章批駁的傳統觀點是第(
3
)句,樹立自己的觀點是第(
4
)句

3. 孟嘗君列傳的正文內容

古代注釋版
孟嘗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嬰。田嬰者,齊威王少子而齊宣王庶弟也。①田嬰自威王時任職用事,與成侯鄒忌及田忌將而救韓伐魏。成侯與田忌爭寵,成侯賣田忌。田忌懼,襲齊之邊邑,不勝,亡走。會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賣田忌,乃復召田忌以為將。宣王二年,田忌與孫臏﹑田嬰俱伐魏,敗之馬陵,虜魏太子申而殺魏將龐涓。②宣王七年,田嬰使於韓﹑魏,韓﹑魏服於齊。嬰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東阿南,③盟而去。④明年,復與梁惠王會甄。⑤是歲,梁惠王卒。宣王九年,田嬰相齊。齊宣王與魏襄王會徐州而相王也。⑥楚威王聞之,怒田嬰。明年,楚伐敗齊師於徐州,而使人逐田嬰。田嬰使張丑說楚威王,威王乃止。田嬰相齊十一年,宣王卒,愍王即位。即位三年,而封田嬰於薛。⑦
注①索隱按:戰國策及諸書並無此言,蓋諸田之別子也,故戰國策每稱「嬰子」﹑「朌子」,高誘注雲「田朌」﹑「田嬰」也。王劭又按:戰國策雲「齊貌辯謂宣王曰:『王方為太子時,辯謂靖郭君,不若廢太子,更立郊師。靖郭君不忍。』宣王太息曰:『寡人少,殊不知。』」以此言之,嬰非宣王弟明也。
注②索隱紀年當梁惠王二十八年,至三十六年改為後元也。
注③正義東阿,濟州縣也。
注④索隱紀年當惠王之後元十一年。彼文作「平阿」。又雲「十三年會齊威王於鄄」,與此齊宣王與梁惠王會鄄文同。但齊之威宣二王,文舛互並不同。
注⑤集解音絹。
注⑥正義紀年雲梁惠王三十年,下邳遷於薛,改名徐州。
注⑦索隱紀年以為梁惠王後元十三年四月,齊威王封田嬰於薛。十月,齊城薛。十四年,薛子嬰來朝。十五年,齊威王薨,嬰初封彭城。皆與此文異也。正義薛故城在今徐州滕縣南四十四里也。
初,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也。」其母竊舉生之。①及長,其母因兄弟而見其子文於田嬰。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頓首,因曰:「君所以不舉五月子者,何故?」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②文曰:「人生受命於天乎?將受命於戶邪?」嬰默然。文曰:「必受命於天,君何憂焉。必受命於戶,則可高其戶耳,誰能至者!」嬰曰:「子休矣。」
注①索隱按:上「舉」謂初誕而舉之,下「舉」謂浴而乳之。生謂長養之也。
注②索隱按:風俗通雲「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久之,文承間問其父嬰曰:「子之子為何?」曰:「為孫。」「孫之孫為何?」曰:「為玄孫。」「玄孫之孫為何?」曰:「不能知也。」①文曰:「君用事相齊,至今三王矣,齊不加廣而君私家富累萬金,門下不見一賢者。文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今君後宮蹈綺縠而士不得裋褐,②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厭糟噯。今君又尚厚積余藏,欲以遺所不知何人,③而忘公家之事日損,文竊怪之。」於是嬰乃禮文,使主家待賓客。賓客日進,名聲聞於諸侯。諸侯皆使人請薛公田嬰以文為太子,嬰許之。嬰卒,謚為靖郭君。④而文果代立於薛,是為孟嘗君。
注①索隱按:爾雅雲「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又有耳孫,亦是玄孫之子,不同也。
注②索隱裋亦音豎。豎褐,謂褐衣而豎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
注③索隱遺音唯季反。猶言不知欲遺與何人也。
注④集解皇覽曰:「靖郭君頉在魯國薛城中東南陬。」索隱按:謂死後別號之曰「靖郭」耳,則「靖郭」或封邑號,故漢齊王舅父駟鈞封靖郭侯是也。陬音鄒,亦音緅。陬者,城隅也。
孟嘗君在薛,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①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客去,孟嘗君已使使存問,獻遺其親戚。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士以此多歸孟嘗君。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
注①索隱按:舍業者,拾棄其家產而厚事賓客也。劉氏雲「舍音赦。謂為之築舍立居業也」。
秦昭王聞其賢,乃先使涇陽君為質於齊,以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將入秦,賓客莫欲其行,諫,不聽。蘇代謂曰:「今旦代從外來,見木禺人與土禺人相與語。①木禺人曰:『天雨,子將敗矣。』土禺人曰:『我生於土,敗則歸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國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還,君得無為土禺人所笑乎?」孟嘗君乃止。
注①索隱音偶,又音寓。謂以土木為之偶,類於人也。蘇代以土偶比涇陽君,木偶
比孟嘗君也。
齊愍王二十五年,復卒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為秦相。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①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②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篃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③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④夜半至函谷關。⑤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已後孟嘗君出,乃還。始孟嘗君列此二人於賓客,賓客盡羞之,及孟嘗君有秦難,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後,客皆服。
注①索隱抵音丁禮反。按:抵謂觸冒而求之也。
注②集解韋昭曰;「以狐之白毛為裘。謂集狐腋之毛,言美而難得者。」
注③正義臧,在浪反。
注④索隱更者,改也。改前封傳而易姓名,不言是孟嘗之名。封傳猶今之驛券。
注⑤正義關在陝州桃林縣西南十三里。
孟嘗君過趙,趙平原君客之。趙人聞孟嘗君賢,出觀之,皆笑曰:「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斫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齊愍王不自得,①以其遣孟嘗君。孟嘗君至,則以為齊相,任政。
注①索隱不自德。是愍王遣孟嘗君,自言己無德也。
孟嘗君怨秦,將以齊為韓、魏攻楚,因與韓、魏攻秦,①而借兵食於西周。蘇代為西周謂曰:②「君以齊為韓、魏攻楚九年,取宛、葉以北以強韓、魏,③今復攻秦以益之。韓、魏南無楚憂,西無秦患,則齊危矣。韓、魏必輕齊畏秦,臣為君危之。君不如令敝邑深合於秦,而君無攻,又無借兵食。君臨函谷而無攻,令敝邑以君之情謂秦昭王曰『薛公必不破秦以強韓、魏。其攻秦也,欲王之令楚王割東國以與齊,④而秦出楚懷王以為和』。君令敝邑以此惠秦,秦得無破而以東國自免也,秦必欲之。楚王得出,必德齊。齊得東國益強,而薛世世無患矣。秦不大弱,而處三晉之西,三晉必重齊。」薛公曰:「善。」因令韓、魏賀秦,使三國無攻,而不借兵食於西周矣。是時,楚懷王入秦,秦留之,故欲必出之。秦不果出楚懷王。
注①集解徐廣曰:「年表曰韓、魏、齊共擊秦軍於函谷。」
注②索隱戰國策作「韓慶為西周謂薛公」。
注③正義宛在鄧州,葉在許州。二縣以北舊屬楚,二國共沒以入韓、魏。
注④正義東國,齊、徐夷。
孟嘗君相齊,其舍人魏子①為孟嘗君收邑入,②三反而不致一入。孟嘗君問之,對曰:「有賢者,竊假與之,以故不致入。」孟嘗君怒而退魏子。居數年,人或毀孟嘗君於齊愍王曰:「孟嘗君將為亂。」及田甲劫愍王,愍王意疑孟嘗君,孟嘗君乃奔。③魏子所與粟賢者聞之,乃上書言孟嘗君不作亂,請以身為盟,遂自剄宮門以明孟嘗君。愍王乃驚,而蹤跡驗問,孟嘗君果無反謀,乃復召孟嘗君。孟嘗君因謝病,歸老於薛。愍王許之。
注①索隱舍人官微,記姓而略其名,故雲魏子。
注②索隱收其國之租稅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愍王三十四年,田甲劫王,薛文走。」
其後,秦亡將呂禮相齊,欲困蘇代。代乃謂孟嘗君曰:「周最於齊,至厚也,①而齊王逐之,而聽親弗②相呂禮者,欲取秦也。齊、秦合,則親弗與呂禮重矣。有用,齊、秦必輕君。君不如急北兵,趨趙以和秦、魏,收周最以厚行,且反齊王之信,③又禁天下之變。④齊無秦,則天下集齊,親弗必走,則齊王孰與為其國也!」於是孟嘗君從其計,而呂禮嫉害於孟嘗君。
注①正義周最,周之公子。
注②集解親弗,人姓名。索隱親,姓;弗,名也。戰國策作「祝弗」,蓋「祝」為得之。
注③索隱周最本厚於齊,今欲逐之而相秦之亡將。蘇代謂孟嘗君,令齊收周最以自厚其行,又且得反齊王之有信,以不逐周最也。
注④索隱變謂齊、秦合則親弗、呂禮用,用則秦、齊輕孟嘗也。
孟嘗君懼,乃遺秦相穰侯魏冉書曰:「吾聞秦欲以呂禮收齊,齊,天下之強國也,子必輕矣。齊秦相取以臨三晉,呂禮必並相矣,是子通齊以重呂禮也。若齊免於天下之兵,其讎子必深矣。子不如勸秦王伐齊。齊破,吾請以所得封子。齊破,秦畏晉之強,秦必重子以取晉。晉國敝於齊而畏秦,晉必重子以取秦。是子破齊以為功,挾晉以為重;是子破齊定封,秦、晉交重子。若齊不破,呂禮復用,子必大窮。」於是穰侯言於秦昭王伐齊,而呂禮亡。
後齊愍王滅宋,益驕,欲去孟嘗君。孟嘗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為相,西合於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愍王亡在莒,遂死焉。齊襄王立,而孟嘗君中立於諸侯,無所屬。齊襄王新立,畏孟嘗君,與連和,復親薛公。文卒,謚為孟嘗君。①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絕嗣無後也。
注①集解皇覽曰:「孟嘗君頉在魯國薛城中向門東。向門,出北邊門也。」詩雲「居常與許」,鄭玄曰「『常』或作『嘗』,在薛之南」。孟嘗邑於薛城也。索隱按:孟嘗襲父封薛,而號曰孟嘗君,此雲謚,非也。孟,字也;嘗,邑名。詩雲「居常與許」,鄭箋雲「『常』或作『嘗』,嘗邑在薛之旁」是也。正義括地誌雲:「孟嘗君墓在徐州滕縣五十二里。卒在齊襄王之時也。」
初,馮驩①聞孟嘗君好客,躡蹻而見之。②孟嘗君曰;「先生遠辱,何以教文也?」馮驩曰:「聞君好士,以貧身歸於君。」孟嘗君置傳舍十日,③孟嘗君問傳舍長曰:客何所為?」答曰:「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④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遷之幸舍,食有魚矣。五日,又問傳舍長。答曰:「客復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輿』。」孟嘗君遷之代舍,出入乘輿車矣。五日,孟嘗君復問傳舍長。舍長答曰:「先生又嘗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不悅。
注①集解音歡。復作「煖」,音許袁反。索隱音歡。或作「諼」,音況遠反。
注②索隱蹻音龏。字亦作「繑」,又作「屩」,亦作「匁」。
注③索隱傳音逐緣反。按:傳舍、幸舍及代舍,並當上、中、下三等之客所舍之名耳。
注④集解蒯音苦怪反。茅之類,可為繩。言其劍把無物可裝,以小繩纏之也。緱音侯,亦作「候」,謂把劍之處。索隱蒯,草名,音「蒯聵」之「蒯」。緱音侯,字亦作「候」,謂把劍之物。言其劍無物可裝,但以蒯繩纏之,故雲「蒯緱」。
居期年,馮驩無所言。孟嘗君時相齊,封萬戶於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①使人出錢於薛。歲余不入,貸錢者多不能與其息,②客奉將不給。孟嘗君憂之,問左右:「何人可使收債於薛者?」傳舍長曰:「代舍客馮公形容狀貌甚辯,長者,無他伎③能,宜可令收債。」孟嘗君乃進馮驩而請之曰:「賓客不知文不肖,幸臨文者三千餘人,邑入不足以奉賓客,故出息錢於薛。薛歲不入,民頗不與其息。今客食恐不給,願先生責之。」馮驩曰;「諾。」辭行,至薛,召取孟嘗君錢者皆會,得息錢十萬。乃多釀酒,買肥牛,召諸取錢者,能與息者皆來,不能與息者亦來,皆持取錢之券書合之。齊為會,日殺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與息者,與為期;貧不能與息者,取其券而燒之。曰:「孟嘗君所以貸錢者,為民之無者以為本業也;所以求息者,為無以奉客也。今富給者以要期,貧窮者燔券書以捐之。諸君強飲食。有君如此,豈可負哉!」坐者皆起,再拜。
注①正義奉,符用反。
注②索隱按:與猶還也。息猶利也。
注③集解亦作「技」。
孟嘗君聞馮驩燒券書,怒而使使召驩。驩至,孟嘗君曰:「文食客三千人,故貸錢於薛。文奉邑少,①而民尚多不以時與其息,客食恐不足,故請先生收責之。聞先生得錢,即以多具牛酒而燒券書,何?」馮驩曰:「然。不多具牛酒即不能畢會,無以知其有餘不足。有餘者,為要期。不足者,雖守而責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焚無用虛債之券,捐不可得之虛計,令薛民親君而彰君之善聲也,君有何疑焉!」孟嘗君乃拊手而謝之。
注①索隱言文之奉邑少,故令出息於薛。
齊王惑於秦、楚之毀,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遂廢孟嘗君。諸客見孟嘗君廢,皆去。馮驩曰「借臣車一乘,可以入秦者,必令君重於國而奉邑益廣,可乎」。孟嘗君乃約車幣而遣之。馮驩乃西說秦王曰:「天下之游士馮軾結靷西入秦者,無不欲強秦而弱齊;馮軾結靷東入齊者,無不欲強齊而弱秦。此雄雌之國也,勢不兩立為雄,雄者得天下矣。」秦王跽而問之曰:「何以使秦無為雌而可?」馮驩曰:「王亦知齊之廢孟嘗君乎?」秦王曰:「聞之。」馮驩曰:「使重於天下者,孟嘗君也。今齊王以毀廢之,其心怨,必背齊;背齊入秦,則齊國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秦,齊地可得也,豈直為雄也!君急使使載幣陰迎孟嘗君,不可失時也。如有齊覺悟,復用孟嘗君,則雌雄之所在未可知也。」秦王大悅,乃遣車十乘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馮驩辭以先行,至齊,說齊王曰:「天下之游士馮軾結靷東入齊者,無不欲強齊而弱秦者;馮軾結靷西入秦者,無不欲強秦而弱齊者。夫秦齊雄雌之國,秦強則齊弱矣,此勢不兩雄。今臣竊聞秦遣使車十乘載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孟嘗君不西則已,西入相秦則天下歸之,秦為雄而齊為雌,雌則臨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復孟嘗君,而益與之邑以謝之?孟嘗君必喜而受之。秦雖強國,豈可以請人相而迎之哉!折秦之謀,而絕其霸強之略。」齊王曰:「善。」乃使人至境候秦使。秦使車適入齊境,使還馳告之,王召孟嘗君而復其相位,而與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戶。秦之使者聞孟嘗君復相齊,還車而去矣。
自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後召而復之,馮驩迎之。未到,孟嘗君太息嘆曰:「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餘人,先生所知也。客見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今賴先生得復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復見文乎。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馮驩結轡下拜。孟嘗君下車接之,曰:「先生為客謝乎?」馮驩曰:「非為客謝也,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嘗君曰:「愚不知所謂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趣市朝者乎?①明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後,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②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③今君失位,賓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願君遇客如故。」孟嘗君再拜曰:「敬從命矣。聞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注①索隱趣音娶。趣,向也。
注②索隱過音光卧反。朝音潮。謂市之行位有如朝列,因言市朝耳。
注③索隱按:期物謂入市心中所期之物利,故平明側肩爭門而入,今日暮,所期忘其中。忘者,無也。其中,市朝之中。言日暮物盡,故掉臂不顧也。「
太史公曰: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余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
【索隱述贊】靖郭之子,威王之孫。既強其國,實高其門。好客喜士,見重平原。雞鳴狗盜,魏子、馮暖。如何承睫,薛縣徒存!

4. 戰國四公子的孟嘗君田文

田文(?—公元前279年),即孟嘗君。媯姓,田氏,名文,「戰國四公子」之一,戰國時期齊國貴族,齊威王田因齊之孫,靖郭君田嬰之子,齊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襲其父爵於薛(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又稱薛公,號孟嘗君。
孟嘗君依仗父親留下的豐厚資產,在封地薛邑廣招各國人才,門下有食客數千。秦昭王求賢若渴,聽說孟嘗君的名氣,便想將他招攬到秦國來,[1] 封為丞相,不久逃歸。後為齊湣王相國。曾聯合韓、魏擊敗楚、秦。齊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貴族田甲叛亂事,為湣王所疑,謝病歸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國。曾西合秦、趙與燕共伐破齊。齊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復與莫聯合相秦。死後諸子爭立,領地薛為齊、魏共同攻滅。

5. 【古文閱讀】蘇秦止孟嘗君入秦孟嘗君 ① 將入秦,止者千數而弗聽。蘇秦欲止之,孟嘗曰:「人事 ② 者,吾


小題1:(4分) (1)阻止;(2)本來;(3)對話;(4)好比
小題2:(2分) 人 事 者 /吾/ 已 盡 知 之 矣
小題3:(3分)淄水一來,水就會把你沖走,到那時你將不知道漂泊到何處。
小題4: (3分)蘇秦用土偶人和桃梗在「降雨下,淄水至」的相同情形下的不同結果,來比喻孟嘗君「留齊」和「入秦」的不同結局。

6. 文言文閱讀孟嘗君養士孟嘗君在薛 ① ,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 ② 厚遇之,以故


小題1:C
小題2:D
小題3:B
小題4:(1)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闆每天提供兩頓伙食,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來享用。(2)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

7. 閱讀《讀<孟嘗君傳>》,完成小題。(共9分)讀《孟嘗君傳》王安石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


小題1:⑴只(僅僅)⑵制服
小題1:⑴最終依靠他們(門客)的力量從虎豹一般的秦國逃脫出來。
⑵怎麼可以說是得到了真正的「士」呢?
小題1:①第一處「特雞鳴狗盜之雄耳」,強調孟嘗君得到的不是真正的士;②第二處「尚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強調孟嘗君的門客不能擔當起使齊國強盛的責任;③第三處「雞鳴狗盜之出其門」,強調真正的士不歸附其門下的原因。

8. 閱讀課外文言文,回答問題。孟嘗君有舍人 ① 而弗悅,欲逐之。魯連謂孟嘗君曰:「猿猴錯 ② 木據水,

1.①放下;②比得上,趕得上
2.B
3.(1)曹沫舉起三尺長劍,全軍(整個軍隊)也不能抵擋。
(2)一個人如果舍棄他的長處,而用他的短處,即使是堯也有做不到的事。
(意對即可)
4.C

9. 閱讀司馬遷的《孟嘗君列傳》(節選) 一文,完成小題。(14 分)孟嘗君在薛 ① ,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


小題1:(1)①逃跑②談話,說話③派④曾經
(2)D
小題1:人人/皆以為/孟嘗君親己
小題1:(1)客人很生氣,以為自己的飯食和孟嘗君的不一樣,停下不吃,(准備)告辭離開。(2)略
小題1:孟嘗君能傾其所有,誠心接納投奔他的人,這是難能可貴的,但他「招致亡人有罪者」 , 「客無所擇,皆善遇之」,卻是不足取的。禮賢下士,應是對有才德的人不計身份去結交,不能不分賢愚,不辨忠奸地接納。(意思對即可)

10.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閱讀答案》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
閱讀材料,完成19~21題。(10分)
19.用斜線“/”給下面畫線的文言文斷句。(限6處)(6分)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














而制








力哉













也!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20.孟嘗君為戰國四公子之一,請寫出三位中的另外兩位。(2分)
21.請概括孟嘗君不足以言得士的理由。(2分)
參考答案:
19.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雞鳴狗盜之力哉/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20.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21.真得士則可制秦

熱點內容
宋風晚傅三爺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27 15:41:30 瀏覽:175
言情小說小三 發布:2025-08-27 15:25:04 瀏覽:768
日本人推薦的世界三大推理小說 發布:2025-08-27 15:17:51 瀏覽:353
虐心小說都市言情肉多 發布:2025-08-27 15:01:24 瀏覽:83
武俠小說里的用刀高手 發布:2025-08-27 14:59:43 瀏覽:811
你只能愛我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27 14:41:30 瀏覽:135
懶人聽書好聽的游戲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7 14:41:29 瀏覽:941
古代穿越小說作文800字 發布:2025-08-27 14:36:56 瀏覽:857
男主漂亮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27 14:15:30 瀏覽:479
娛樂圈事業文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7 13:58:54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