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原著小說名字
A. 《紅樓夢》中金陵十三釵,是那十三釵
紅樓夢里只有金陵十二釵,沒有金陵十三釵。「金陵十二釵」,又分「正冊」、「副冊」、「又副冊」的。
1、金陵十二釵正冊: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賈巧姐、史湘雲、妙玉、王熙鳳、李紈、秦可卿。
2、金陵十二釵副冊:香菱、薛寶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煙、李紋、李綺、夏金桂、秋桐、小紅、齡官、嬌杏。
3、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襲人、平兒、鴛鴦、紫鵑、鶯兒、玉釧、金釧、彩雲、司棋、芳官、麝月。
金陵十二釵,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最優秀的十二位女兒。作為有史以來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頌女兒美和傷悼女兒悲劇為最高主題的小說作品。
《紅樓夢》塑造的金陵十二釵成為經典藝術群像,在世界文學史上站成一道靚麗風景,具有永恆的藝術生命。
正冊十二釵:
1、林黛玉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榮府四千金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
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2、薛寶釵
是曹雪芹著長篇章回體小說《紅樓夢》中的女主角之一,與林黛玉並列為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群芳之冠,賈寶玉的從母姊(姨姊)、妻子。她容貌豐美,舉止嫻雅,博學多才,通達了悟。
3、賈元春
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嫡長女,賈珠的親妹妹,賈寶玉的親姐姐,賈家四姐妹之首。賈元春比賈珠小一兩歲,比寶玉大十一二歲,賈府通稱娘娘。
4、賈迎春
蓸雪芹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是賈赦之女,賈璉同父異母的妹妹,庶出(即妾所生),排行為賈府二小姐。為人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是小說中的悲劇人物。
5、賈探春
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榮國府賈政與奴婢出身的妾侍趙姨娘所生的女兒,賈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賈府通稱三姑娘,寶玉及三春均在賈母身邊撫養長大。
所受教育極好,與嫡姐元春無異,林黛玉進賈府後搬到王夫人住處,元春省親後住大觀園。她精明能幹,富有心機,能決斷,有「玫瑰花」之諢名。
6、賈惜春
是《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珍的妹妹,比賈珍小30歲,是賈家四姐妹中年紀最小的一位。賈惜春居於大觀園中之藕香塮周圍的蓼風軒(又名暖香塢)。
7、賈巧姐
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為金陵十二釵之一,榮國府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巧姐由於年紀幼小,在書中出場不多。她生日七月初七,王熙鳳覺得日子不好,劉姥姥給她取名「巧姐」。
8、史湘雲
《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金陵省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父母在她還是襁褓中嬰兒的時候就已經亡故,由叔叔嬸嬸養育。她是賈母的內侄孫女,賈府通稱史大姑娘。
9、妙玉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一,蘇州人氏,是一個帶發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為尼。賈府建造大觀園,妙玉入住櫳翠庵。
10、王熙鳳
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人物,賈璉的妻子,王夫人的內侄女,賈府通稱鳳姐、璉二奶奶,金陵十二釵之一。
她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在賈府掌握實權,為人心狠手辣,做事決絕,最後病逝。
11、李紈
是在《紅樓夢》中登場的虛擬人物,又稱為宮裁,稻香老農,金陵十二釵之一。她是榮國府長孫賈珠之妻。賈珠夭亡,倖存一子,取名賈蘭。
李紈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但她進入大觀園後,恢復了青春朝氣,不但帶領詩社興旺發達,而且把大觀園治理成青春女兒的凈土和樂園。
12、秦可卿
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秦業的養女。她還有個無血緣關系的弟弟秦鍾。來自仙界清凈女兒之境,是太虛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
表字可卿。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溫柔和平,被賈母贊為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而在警幻仙界,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
秦可卿鮮艷嫵媚有似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原是個鍾情的首坐,在警幻仙子座下管的是風情月債。在賈寶玉夢遊仙境時,被警幻仙姑許配給賈寶玉教他雲雨之情。
B. 金陵十三釵原著小說的寫作背景
小說描寫的是發生南京大屠殺時的故事。小說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13位俠肝義膽的妓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據中國學者考證,在南京大屠殺中死傷的中國民眾高達30萬人以上,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很嚴重的罪行之一,而日本學者則眾說紛紜,有的左翼學者承認罪行但認為死者沒那麼多,有的試圖縮小當年侵華日軍的罪行,更有部分人置歷史事實於不顧,試圖抹殺事實。
作者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記下了一本日記。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C. 《金陵十三釵》最新txt全集下載
鏈接:
《金陵十三釵》,嚴歌苓著中篇小說。小說描寫的是發生南京大屠殺時的故事。小說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13位俠肝義膽的妓女。
D. 求 金陵十三釵書原著大結局
金陵十三釵書原著大結局:
1946年8月南京審判會上,玉墨指證日軍強奸,書娟從嗓音辨認出她,天生麗質的玉墨已被毀容。她是唯一倖存者,也是她證實日軍如何分享她和另外12個"女學生"。其中一個用牛排刀反抗但未遂,當場被害。11個女人在日軍享用後被發送到慰安所,相繼逃亡時被擊斃、染病、自殺。
(4)金陵十三釵原著小說名字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
「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
他記下了一本日記。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金陵十三釵》影片與小說的相同之處:
1、開頭的相似之處。影片和小說的開頭都是迅速切入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主題,體現了開門見山的風格。
都是從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黑暗降臨到這座城市開篇。日軍侵入南京城並瘋狂屠殺,南京市民拚死逃命,一片混亂的局面。
2、美國人在南京開辦的教堂是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所。無論到影片還是小說,在這一點是充分一致的,都用大量的篇幅,詳細地介紹和展示了在這里發生的善於惡、美與丑、人性與獸性碰撞的一個個片段。
3、妓女們入場的交代是一致的。都是先翻牆頭,後逼迫教堂管理者打開了大門。讓她們這些在世俗看來是「臟兮兮」的女人進入並住進教堂聖地,即使在戰爭危及的情況下,也是教堂神甫們不得已而為之的。
4、妓女們與教堂里唱經班的女孩子們開始的對立和分歧也是一致的。女孩子們嫌妓女們很臟,看不起她們,甚至不願意提供教堂的廁所給她們使用,還為此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5、影片和小說中許多位主人公和配角的名字一樣。如妓女趙玉墨、紅菱、豆蔻、喃呢、玉笙(黑皮),唱經班的女孩孟書娟、徐小愚、蘇菲、劉安娜,中國軍人戴濤(少校)、王浦生,教堂僱工陳喬治,等等。可以說,影片中基本保留和沿用了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及其姓名。
6、小說中的一些場景被影片完全的照抄照搬了過去。例如,妓女豆蔻對小傷兵浦生由照料到生愛意,並且為了能給浦生彈奏四根弦的琵琶樂曲,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地跑出教堂。
最後被日軍抓住活活輪奸並被戳死,甚至連小說里的人物對話語言,豆蔻被綁在椅子上遭輪奸(有真實的歷史照片)和怒罵等情形,兩者基本一樣。
7、影片和小說中主人公的結局一樣。不管是張執導的影片,還是嚴撰寫的小說,兩者在結局都是一個樣的。即13個妓女頂替13個唱經班的少女們,去日本皇軍處去參加新年聖誕晚會。
實際是提供性服務。這一不尋常的舉動,不僅使唱經班的少女們改變了對她們的看法,也改變了神甫乃至世人對妓女們的看法。
這是影片和小說的高潮之處,也是精彩之處。此外,兩者在唱經班的那批少女們成功地被轉移出教堂,逃離了虎口和是非之地,相對地獲得了安全方面,也是一致的。
E. 《金陵十二釵》是《紅樓夢》的別名,但是為什麼張藝謀拍一個電影叫做《金陵十三釵》呢
十三釵那是原著小說的名稱,張並沒有改動。
但是張中後期的作品老是借用典故的名字,卻不說典故的事。這很不好,容易對青少年誤導。比如十面埋伏,那是成語,指的劉邦重用韓信,設計圍困項羽的故事。後世很多同名文藝作品,比如琵琶曲,劇目,電視劇等等,說的都是這件事。而張的電影十面埋伏卻是編個亂七八糟的故事,用了這么個人民群眾都有所指的名稱。這很不好,對青少年是有誤導的。小孩不容易明白十面埋伏的來源出處。同理還有,滿城盡帶黃金甲
F.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情簡介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情簡介:
1937年南京淪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暫時未被佔領,教會的女學生、一些風塵女子、軍人和傷兵,以及美國人約翰,都先後進了教堂,他們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但是,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不久日軍沖進教堂發現了女學生,殊死抵抗的軍人在千鈞一發之際開槍救女學生,英勇犧牲。後來,日軍又強征女學生去慶功會為日軍表演節目。
由於女學生們不願被日軍凌辱,准備集體自殺,卻被玉墨救下。最後,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風塵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拓展資料
《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黃天元和渡部篤郎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學生、14個逃避戰火的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他們在危難的時刻放下個人的生與死,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
G. 《金陵十三釵》講的什麼故事
《金陵十三釵》講了:
1937年的南京,日軍殘暴,滿目瘡痍,但由國際友人主持的一個教堂暫時還是一方凈土。幾個神職人員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學生、13個躲避戰火的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以及6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國軍傷兵。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故事,結果竟然是那13個最「下賤」的女子成了保護眾人的英雄。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他們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可怕、最沒有人性的屠殺,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日軍終於沖進了這里。傷兵被殺,女大學生則眼看就要被日軍擄走凌辱。
在這個時刻,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聖誕慶祝會,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最終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無一生還。
(7)金陵十三釵原著小說名字擴展閱讀:
《金陵十三釵》是嚴歌苓又一部書寫邊緣的作品,無論是「我姨媽」似的敘述視角,還是秦淮妓女式的書寫對象,都彌漫著一種邊緣氣息。邊緣意味著孤獨,孤獨則催生著反抗。
秦淮妓女本是社會底層的邊緣人,她們遭盡世俗玩弄,卻不為世俗認可;她們風情萬種,卻註定無法逃脫塵世的宣判與道德的仲裁;她們茫茫然遊走於傳統的正義與道德之外,凄凄然混身於流金瀉玉而又窮山惡水的紅塵之中,擔一付人人唾棄的娟妓之名,受一世情慾煎熬的孤獨之苦。
於是她們反倒以放盪頹敗的行為舉止,以粗鄙與狂歡化的生活方式,來嘲弄道貌岸然的世俗權威,並曲折傳達著內心對於尊嚴的嚮往。
H. 求金陵十三釵書的 真正的結局
《金陵十三釵》里的十三個人的結局都非常慘烈,其中僅有玉墨存活,而作為唯一的倖存者,她也受盡了折磨,其他人都是死在日軍的暴行之下
《金陵十三釵》講述的是當時日本軍隊入侵南京,一群女學生無處可躲,只好在老師的帶領下躲進了教堂裡面,之後又進來了一群妓女躲避,原本學生們十分看不起這群風塵女子,但是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後,逐漸生出了情誼。這時候日本人已經包圍了教堂,並且告訴這座教堂的主教,如果不交出這群女學生,他們就屠殺整座教堂。
十三釵所代表的是那些需要救贖心靈之人,她們知道赴宴會有什麼結局,但是女生們幫過她們,在這場悲慘的中,她們卻沒有辦法為女生們做些什麼,而這次,就是她們報恩的機會,哪怕是被人們所不懈的她們,人性中都擁有著閃耀光芒的一面。
I. 張藝謀2011年度大片原著小說: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在12月15日18:00首映,是今年賀歲檔的重頭戲之一。優惠電影票,盡在影迷惠
J. 金陵十三釵原著寫於何時
原著出自嚴歌苓之筆,最初載於2005年第6期《小說月報》;
2011年嚴歌苓改寫成長篇小說,於2011年由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