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言文小說排行榜
① 關於清朝的半文言文小說
清朝的半文言文小說
1、《說岳全傳》《楊家將》《隋唐英雄傳》這幾部古代小說很有意思。
2、《二十年目睹只怪現狀》《官場現形記》這兩部算是半白話小說,都寫清朝官場腐敗,但是寫官場的都有些枯燥,《二十年目睹只怪現狀》有些情節倒是些有趣事
3、《鏡花緣》情節倒是有趣..但是文言文比前面兩部艱深許多。
清代文言小說對隱士的描寫表現了明末清初的士人不願與滿洲貴族合作,頑強堅守士人的操守,保持特立獨行的人格。他們採取各種各樣的隱居方式,無論生活如何艱苦,決不妥協,雖然過的是隱居的生活,但是他們的內心一時一刻也沒有忘記家國之痛。他們的人格魅力與日月爭輝,與天地同壽,永遠激勵著為正義事業奮斗的人們。
② 清朝有哪幾個著名的文學家
1、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祖籍遼寧鐵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 。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康熙寵信。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
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
2、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
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詞作現存348首(一說342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寫景狀物關於水、荷尤多,盡管以作者的身份經歷,他的詞作數量不多,眼界也並不算開闊,但是由於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後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
3、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漢族客家人 [1] ,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清朝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黃遵憲出生於廣東嘉應州,1876年中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
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的作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等。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黃遵憲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詩界革命的最早倡導者。由客家商民而上升到官宦的家庭帶有的平民氣息和現實精神影響著黃遵憲,他從中年以後又親身經歷了戊戌前後一系列的政治風浪,這在他心中掀起了軒然巨波。
所有這些,為他提供了創作新意境、新風格、表現新事物的「新派詩」的很好的生活基礎和思想感情基礎。
他忠實地表現了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先進的知識分子的愛國熱忱、痛苦矛盾、理想追求,忠實記錄了中國在那個歷史新階段的許多震撼人心的事件,構成他的詩作的新內容的兩個重要因素是題材新穎、主題新穎。
表現了新時代的生活,新時代的要求,新時代的文化風貌、政治風雲,反映了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滲透著現實主義精神,貫穿著反帝愛國圖新的精神。
黃遵憲的詩歌基於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同時也帶有浪漫主義的瑰麗色彩,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詩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礎。他以「舊風格含新意境」為追求目標,努力要使我國古典詩歌的舊傳統、舊風格與新時代、新內容所要求的新意境、新風格能夠和諧地統一起來。
運用現實主義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變,特別是反映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而有「詩史」之稱。他的詩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封建專制主義、封建學術文化和舊禮教的批判精神。
還利用詩歌直接為改良主義運動服務,宣傳改良主義思想,宣傳外國的科學文明。他的創作基本上實踐了他的理論,取得了成功,以其富有獨創性的藝術在近代詩壇大放異彩
4、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2]
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同代表著有:《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後人將其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
5、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作穗卿,號別士、碎佛,筆名別士。杭縣(浙江杭州)人。進士,授禮部主事。近代詩人、歷史學家、學者。他對今文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對乾嘉考據學和詩文有相當的素養。此外他還注意學習外國史地知識和自然知識。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與嚴復等創辦《國聞報》,宣傳新學,鼓吹變法。後致力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用章節體編著《最新中國學》《中國歷史教科書》,重版時改名《中國古代史》,是近代中國嘗試用進化論研究中國歷史的第一部著作。
民國時,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後調任京師圖書館館長。
他用進化論觀點研究中國古代史,所著的《中國歷史教科書》頗有影響。胡適讀過該書之後,「深佩夏先生之功力見地」(胡適日記1930年8月14日)。魯迅評價說:「我們不必看他另外的論文,只要看他所編的兩本《中國歷史教科書》,就知道他看中國人有怎樣地清楚」。
③ 清代寫文言文的書
《大義覺迷錄》,雍正自己編寫的書
④ 包括清朝之前歷史人物傳記的文言文書有哪些
清朝之前的有二十四史,分別是:《史記》——【西漢】司馬遷
《漢書》——【東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范曄
《三國志》——【西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梁】沈約
《南齊書》——【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葯
《周書》——【唐】令狐德棻
《隋書》——【唐】魏徵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
《遼史》——【元】脫脫
《金史》——【元】脫脫
《元史》——【明】宋濂,王褘
《明史》——【清】張廷玉,作者是清朝的,不知道符不符合。
另外,還有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這部很難看懂。
望採納。
⑤ 初中文言文作者從古到今排名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曲阜)人。
2、左丘明,春秋時期魯國史官。
3、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
4、墨子,戰國時期人。
5、劉向,漢朝人。
6、諸葛亮,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
7、司馬遷,西漢人。
8、陶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詩人、散文家。
9、劉義慶,字季伯,文學家。
10、王維:字摩詰,唐代傑出詩人、畫家。
1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稱為「詩仙」,唐朝浪漫主義大詩人。
12、杜甫:字子美,被稱為「詩聖」,唐代現實主義詩人。
13、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14、劉禹錫:字夢得,文學家,詩人。
15、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
16、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詩人。
17、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18、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19、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豪放派代表詞人。
20、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宋代文學家、史學家。
21、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傑出的婉約派女詞人。
22、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詞人、將領,豪放派代表詞人。
23、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愛國詩人。
24、馬致遠:元朝戲曲家。
25、吳承恩,明朝人。
26、施耐著,明朝人。
27、宋濂,明初文學家。
28、蒲松齡,字留仙,山東淄川人,清代文學家。
29、吳敬梓:清朝文學家。
30、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
⑥ 把清代文言文小說創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哪一部
把清代文言小說創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將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從此以後,文言小說就雄風難再了。《聊齋志異》之後,雖有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但已難成氣候。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流傳。
《聊齋志異》中的故事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聊齋志異》一問世,就風行天下,翻刻本競相出現,相繼出現了注釋本、評點本,成為小說中的暢銷書。文言小說也因此出現了再度蔚興的局面。
⑦ 講清朝歷史的書籍
1、《細說清朝》
作者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了對俄和戰、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革命,戊戌政變、八國聯軍侵華等歷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吳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鴻章、康有為、慈禧等歷史人物。
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識的評點,還闡釋了順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歷史之謎。本叢書所採用的「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編亂造,是別具風採的史學著作。
2、《正說清朝十二帝》
該書講述了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為中華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
敘述了二百多年間,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無論是英明的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正說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說一個王朝的興衰沒落,正說一個時代的歲月變遷。
3、《正說清朝三百年》
本書14個專題,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發展。「帝王」部分不僅僅反映各帝性格、功過,更企圖通過敘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興起與衰亡的軌跡。
「後宮」、「皇宮和皇家園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軍事」、「經濟」、「教育」、「科舉」、「文化」 這些專題既橫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縱向性地逐階段地反映這些方面的發展。「滅亡」專題則專門敘述其滅亡過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5、《太監談往錄》
《太監談往錄》系多名晚清太監回憶錄的合集,包括《宮廷瑣記》(信修明著)、《清官太監回憶錄》(馬德清等述、周春暉記)和《太監往談錄》(耿進喜述、朱家浯記)3個部分。
內容多為身之親歷、目之親睹和耳之親聞,從各自不同的視角,記錄了作者的太監生活及相關的宮廷見聞。
雖然他們在清官的服役時間、服務對象不盡相同,文化程度、思維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內容或多或少與事實存在誤差,但由於都是作者的親歷親聞,在很多具體問題上卻可以彌補史料之闕。將一個個零碎的細節連綴起來,呈現給讀者的便是一段鮮活細膩、有血有肉的歷史。
⑧ 經典清穿越小說排行榜
鸞,我的前半生我的後半生 寂寞空庭春欲晚
⑨ 像「明朝那些事兒」一樣的清朝小說
支持9樓的,《正說清朝十二帝》。
下面是簡介:
「正說」就是按照歷史原貌,向廣大受眾中正地、真實地講述歷史。「正說」是針對「戲說」而言。上世紀80年代以來,長達20年間,中國的影視和文學作品,對中國古代史,特別是對明朝歷史、清朝皇帝和清朝宮廷,情有獨鍾,戲說成風。既引發了民眾對清史關注,又使得人們對之疑惑不解。人們普遍期待正說清史,如同「久旱望甘雨」。「正說」講的是歷史,「戲說」編的是故事。小說家、影視家對清史、清帝、清宮進行戲說,塑造人物,編創故事,那是藝術家們的一。對受眾來說,看「戲說」時應知道這是「戲」,瞧的是熱鬧,不可以當真。史學家對清史、清帝、清宮進行正說,傳承歷史知識,提升文化素養,這是史學家們的事。對受眾來說,看「正說」與「戲說」都需要,既不能要求史學家去「戲說」,也不必苟求影視家去「正說」。然而,史學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向廣大觀眾和讀者,正面講述真實的歷史人物、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的歷史故事。
清朝是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清朝既為中華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二百多年間,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先後有十二位皇帝統治著這個泱泱大國。無論是一代聖君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正說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說一個王朝的興衰沒落,正說一個時代的歲月變遷。
⑩ 中國十大名著有哪些
一、紅樓夢(清代長篇人情小說)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二、水滸傳(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
三、三國演義(羅貫中著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四、鏡花緣(李汝珍創作長篇小說)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鏡花緣》還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
五、西遊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六、儒林外史(清代吳敬梓創作長篇小說)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七、封神演義(中國明代古典神魔小說)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明代許仲琳(一說陸西星)創作的長篇小說,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該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像,表現了作者對於仁君賢主的擁護和贊頌以及對於無道昏君的不滿和反抗。
八、聊齋志異(蒲松齡著文言短篇小說集)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九、官場現形記(晚清李伯元著小說)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文學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魯迅將《官場現形記》與其他三部小說並稱之為譴責小說,是清朝晚期文學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香港《亞洲周刊》評選20世紀100部優秀文學作品,《官場現形記》排列前10名。199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評選20世紀100部優秀小說,《官場現形記》被列為排行榜第一名。
十、東周列國志(馮夢龍所著長篇歷史小說)
《東周列國志》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這部小說為明代長篇白話歷史演義小說。當周宣王輕易見殺,當褒姒巧遇得活,《東周列國志》拉開了它那長達數百年史事的序幕。這是古今中外時間跨越最長,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說,描寫春秋戰國時代「列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