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人物名字釋義
❶ 古龍金庸武俠人物名字有啥內涵
經典武俠小說中人的名號,主角名如主菜,品之味道淳厚,配以小點一般的配角名號,整個過程,妙趣橫生。在下不妨在路邊隨意拾撿幾個,略作分類,與諸君共品。
一類為詩意型。「瀟湘夜雨」莫大先生為我最欣賞者,在中國的地名之中,有三個詞富蘊詩意,一為「陽關」,一為「江南」,再者為「瀟湘」。瀟湘夜雨,則是娥皇女英,滋生天下極品凄怨之物。其人卻稱莫大先生,黑衫胡琴,琴聲伴雨,人在深巷,人在江湖邊緣,生死不思,人老如斯,已無需雄心萬水千山,只寄魂於偶爾的遙想當年罷!
另一詩意為「中原一點紅」和「西門吹雪」。殺人劍快,一閃之際,對面人倒,絢爛一點紅,整個過程,猶似一首瑰麗的敘事詩。敵人已歿,血尚在劍,橫劍當面,輕吹一口氣,一抹紅色淌過一橫晶瑩的白色,墜落塵土,瞬間滲入。眼不眨,人不言,轉身走了。古龍說,彼人吹的只是一片輕飄飄的雪花,夫復何言?
二類為狂放型。
首推「獨孤求敗」,當世間人,俱平庸不堪,一個人,一把劍,求一敗卻不得,還有何心思遊走於俗氣濁世,「人」這一存在形式,完全受到質疑。於是獨著,孤著,荒山中去了,留一名也夠後人體味了。
其次為「任我行」,滾滾紅塵,滔滔寰宇,花花世界,名、權、財、情、色,無一不是陷阱,無處不設圈套,誰人來去自如,誰人身姿瀟灑?不曾得償所願,唯有空留一名。
然後為東方不敗,卻沒有多少可品自處,失之直白,類似自誇,不如「求敗」一個「求」字的神來之筆。
三類為反差型。
「李探花」「李尋歡」,生既得此名,命當作花花公子,探花戲人,尋歡問樂,一生穿梭於繁華煙花柳巷,或大家閨秀庭院,或小家碧玉門牆,日日美酒大笑,夜夜笙歌枕席,莫不歡暢。偏生他性情痴絕,情緣多劫,一生把生關死結與酒同飲。何處得歡,唯有痛中索快。
「花無缺」,一襲白衣男子,在天然花和美人花中長大,就姓了「花」,面如玉,攻蓋世,應「無缺」了吧。可他命中只是一個復仇的符號,墮落也好,榮耀也好,沒有身世之根,沒有應愛之人,鬱郁寡歡,悲性結局當是:花色香俱看花,飄然削發出家。
四類是反抗型。
「楊不悔」「張無忌」,姓得普通,名得非凡。我從何處來?來自一段孽緣。父母早喪,我背著孽種的印記生長。從小到大,我見慣的眼光,要麼是鄙視,要麼是憐憫,從來沒有人給我尊重。但我感到尊嚴,我是自由的產物,我是執著的結果,我是人性解放的象徵,我的名字就是一生無忌無悔的宣言,我將頂著這終生的榮耀行走於大地。
五類為別致型。
「花滿樓」,一個盲俠,用名字看見了如此溫暖景象——鮮花絢爛,開滿他那恬淡的小樓,江湖的險惡,在芬芳之中悄然隱去。
「沈浪」,姓得悠然,名得瀟灑,流浪之浪,風浪之浪,浪子之浪,亂發長笑,莫不令對手心頭浪起,令女子芳心起落,一浪闖天下,足矣。
「楚留香」,似乎女人名,卻是雄男子,天涯海角,在香帥足下,恍如處女閨房,不期而至,隨意三五良宵,興雖未盡,卻念前方風景,去之猶有不舍,且留下異香,待他年回味。
至於武俠書中紅顏之名,古龍不太在意,常常是些「牛肉湯」之類的葷名,或許是古大俠認為「兄弟是手足,女人是衣服」罷。
在金先生筆下,清麗出塵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飄逸,「木婉清」之靈氣,「王語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龍女」之高貴,俱是美名配佳人,自是一幀好風景。
另有「滅絕師太」一名響震寰宇,連我高中化學老師都有形冠此尊號。
阿朱、阿紫。
二姐妹是《天龍八部》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自小分離,後一為慕容氏的婢女,一為星宿派的頑徒。朱紫是一個母親所生,而性格、品質迥異。其名取自《論語》。《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由是觀之,查氏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喬峰本名蕭峰(蕭姓為遼國大姓),其姓得自養父農戶喬三槐。「喬」字已暗含其並非本姓(「喬」在字義上有「裝假」、「改扮」意,如喬裝,喬模喬樣等,《水滸》有「李逵壽張喬坐衙」)而「峰」字又遙接其父之名「遠山」。
丁典、凌霜華。
丁典和凌霜華是《連城訣》中一對命運悲慘的愛侶。丁,有遭逢的意思。《後漢書·岑彭傳》:「我喜我生,獨丁斯時。」有詞語「丁憂」、「丁艱」;典,有抵押、典當的意思。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所以「丁典」可釋為「遭逢出賣」,正好像丁典與其把弟狄雲身世的寫照。
凌,「凌寒獨自開」之凌,冒著;「霜華(花)」,雪也。能凌霜華(花)之物,菊也。合「人淡如菊」之評,亦符其愛菊之性。故其女僕名曰「菊友」。
楊過、小龍女。
「神鵰大俠」楊過,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詞人劉過,字改之。不知金庸是否從這位詞人身上得到某種靈感。
龍女,神話中的龍王女兒。《法華經》中有龍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傳》有「龍女牧羊」。《詩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齋詩話》有「吳城小龍女」。而小龍女的原型應該出自《莊子·逍遙游》中那位「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令狐沖、任盈盈。
令狐沖是厭惡權利斗爭的「隱士」,一位「道家之俠」。沖,貌似沖淡空虛;盈,水滿的樣子。這似乎暗示著令狐沖和任盈盈性格的差異與沖突。但事物是辨證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再說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說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過這句話,可旁證這種解釋並非牽強。「周伯通道:『我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跟著將這四句話的意思解釋了一遍。郭靖聽了默默思索。」)沖與盈又達到了統一。而事實上他二人最終是「笑傲江湖」,「曲諧」一生的。
乾坤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射鵰英雄傳》中五位高人被譽為「乾坤五絕」。金庸對他們的命名參考了中國傳統的五行思想。
東方尚青,屬木,故「東邪」為黃葯(葯)師(平時都穿著青袍);
南方尚赤,屬火,故「南帝」號一燈;
西方尚黃,屬金,故「西毒」為歐陽"鋒";
北方尚白,屬水,故「北丐」為"洪"七公;
中央尚黑,屬土,故「中神通」為王重陽。
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鑲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小說中一燈大師的「一陽指」為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暗合五行相剋的原理(火克金)。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與此類似,就不多說了。
逍遙派諸人。
《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是一個崇尚道家的門派,其掌門人為無涯子。其名來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和無涯子一輩的尚有天山童姥與李秋水。童姥謂年老而童身,其造型與武功似取材於佛祖釋迦牟尼(如八荒六合XXX拳之類)。李秋水名字來於《莊子·秋水》就不用多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無涯子的兩個弟子:蘇星河,丁春秋。在道家裡,「星河」是空間上的「無涯」,而「春秋」則是時間上的「無涯」。
[附「函谷八友」] 「函谷八友」是蘇星河的八位弟子。「函谷」暗指道家始祖老子出關之處,點名逍遙派的淵源。
老大 康廣陵(琴),姓名分別取自三國時的嵇康與他所彈的那首《廣陵散》;
老二 范百陵(棋),姓名取自清朝的兩位圍棋高手范西屏(海寧人)和過百齡;
老三 苟 讀(書),這個顯而易見吧;
老四 吳領軍(畫),書中述其曾任「領軍」之職,而姓恐來於唐大畫家吳道子;
老五薛慕華(醫),慕華即仰慕華佗之意(中國古代有一批以「慕X」名的,如「慕韓」,「慕華」等等)。又近代有黃乃裳,號慕華,曾參加康梁變法;
老六馮阿三(匠),其名很庸俗,應該是用來湊數的;
老七 石清露(花),「石」諧音「蒔」,蒔花;清露古詩常見(如如陸機《赴洛道中作》「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虞世南《蟬》「垂綏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紅樓夢》三十四回記有「玫瑰清露」);
老八 李傀儡(戲),傀儡寓意很明確,姓李似暗寓唐朝那位在皇宮搬演梨園的李隆基。李+傀儡,似乎也暗示唐高宗,被武則天擺布得像個傀儡。
謝煙客——謝靈運幼時寄養在外人家裡,族人因名為客兒,世稱「謝客」。
李白:「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明代畫家王時敏,號煙客。
貝海石——貝殼,海中石。
❷ 金庸小說里的人名,到底有多講究呢
《鹿鼎記》的含義
《鹿鼎記》小說名字的含義為:“逐鹿中原、問鼎中原”、“人為鼎鑊,我為麋鹿”。這在小說的開篇便經呂留良和其兒子的對話寫道:“咱們做老百姓的,總是死路一條。‘未知鹿死誰手’,只不過未知是誰來殺了這頭鹿。這頭鹿,卻是死定了的。”在小說中,清廷康熙帝、天地會、吳三桂、神龍教等勢力互相角逐奪勢,亦有“逐鹿中原”的意味。

綜上所述,韋小寶名字更是獨具神韻,端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金庸筆下的韋小寶和魯迅先生作品中的阿Q、孔乙己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名字都形象的描述了一類人。
我是一笑一塵緣,笑對塵世緣起緣落,閑看遠方秋月春風。
❸ 求:金庸所有小說中所有有含義的名字!
程靈素——來自兩本醫書《靈柩》,《素問》
李秋水——《莊子》
任盈盈——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王語嫣——笑語嫣然,忘了出自哪兒了
還有一個無涯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無涯子老前輩那樣多才,也當得起這兩個字了。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來去如疾風,氣勢吞鯨鯢,一份豪情氣慨從名字中就能看得出。又如雪山派的白自在,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最後成了個自大狂,與其姓名,妙合得有趣。「左冷禪」也是寓性格、行事於姓名,這是一個處心積慮一心要吞並異已稱霸江湖的傢伙。單從姓名看,就給以冷僻陰險的印象,這位左兄本已入左道,卻又參的是「冷禪」,如果說野狐禪讓人覺得滑稽,那這冷禪便使人起雞皮疙瘩了。
金庸作品中還有一類人物的名字,具有豐富的字面意,象一個個符號,解讀起來如飲甘醇,不得不佩服作者精深的文化素養。無一例外地,這些名字的文化含義也與人物本身的性格相符,從而使人物形象顯得豐滿清晰。
「穆念慈」是一個典型。她是楊康父親楊鐵心的養女,在一場比武招親中,與楊康結下一世情緣,此後,不管楊康多麼奸惡,不管別人怎麼勸解,這個外柔內剛滿腹心事的女子一心只念著楊康,生也好死也好,只認為自己是楊康的人。對楊康念念不能忘懷——正應了她的名字:念慈。「念慈在慈」是一句古語,源自《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這本是說大禹非常懷念 陶,慈便指陶。穆姑娘念慈,念的則是楊康。單從字面上看,「念慈」是個溫柔、善良、
慈和的人,事實也是這樣,穆姑娘確是善良溫柔,不僅要感化楊康,還因悉心照料兩個受了傷的叫花子而蒙洪七公傳授了三招掌法。
與穆念慈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木婉清。婉清源於《詩經》中的《有美一人》,是一個男子對山澗溪水旁的女子的吟詠:「有美一人,婉兮清揚」。詩中描寫的女子,美麗清冷高潔,彷彿不食人間煙火。木婉清在《天龍八部》中的出現,正貼合這種意境,她自幼長在山中,不見外人,到大理萬劫谷來尋仇,也以一塊黑布蒙上了面孔,而且她與段譽的相識相交,也是在崇山峻嶺之中,對段譽而言,自是「有美一人,婉兮清揚」。
武當七俠的老六殷梨亭的名字,起得也極具文采。史載張三豐原有七個弟子,中有殷利亨一人,這個名字源於「元亨利貞」,是俗得極具市井商業氣息的小市民名字,金庸因字換型,因型造意,變成極有詩意的「梨亭」,山亭立,梨樹傍,清峻瀟灑的意境呼之欲出。
在金庸筆下,名字不僅是供辯認的符號,除本身帶有一定的文化意韻外,也與全書的筆調意境融為一體。遣詞造句,行文布局自不待論,人物名字也起得如此考究與全書渾然一體,在中國小說史上,金庸堪稱第一人。
在金庸的人物名字中,有的堪稱神來之筆,極可玩味。如不同作品中的同被稱做「妖女」的三個女孩子,青青、盈盈、素素,同樣的聰明、任性、潑辣,也同樣能在《古詩十九首》中找到出處:「盈盈樓上女」、「青青河畔草」,「纖纖出素手」,雖然金庸未必參考了《古詩十九首》創造出這三個名字,但三個同樣稱謂、同樣性格的女孩子的芳名,同出現在《古詩十九首》中也頗值玩味。
郭靖和楊康的名字,來之當時的國難家仇,楊過這個名字,則源於楊康的一生之誤,因而字改之。金庸是如何想起姓楊名過字改之的?原來,南宋時期(與楊過同時代),有個大詞人叫劉過,他的字便是改之,史載劉過也是個慷慨仗義的人,與辛棄疾友善,由劉過劉改之到楊過楊改之,神跡無痕。
另一個看是信手而起的名字叫鳩摩智,這個吐蕃國的大國師佛法精深,庄嚴寶相,武功深不可測,人又極聰明,不枉叫了一個」智「。這名字起得也是十分有講求的。東晉時有個高僧叫鳩摩羅什,是印度人,在龜茲弘法,後定居涼州十八年,被東晉政府迎入長安後,封為國師,他翻譯了大量佛經,被稱做「中國三大翻譯家」之一。鳩摩羅什的「羅什」,是龜茲語,意為「智者」,「鳩摩羅什」完全譯成漢文,便是「鳩摩智」。
象楊過與鳩摩智這類名字,既普通,又自然,其中的文采意蘊,藏而不露,正所謂大智若愚——無大智,又焉能如此若愚?
王語嫣這個名字來自「笑語嫣然」,看似平淡無奇,可這是修訂過的文字,在最初發表時,王語嫣還叫「王玉燕」,從「玉燕」這個庸俗脂粉的面目到「語嫣」這個凌波仙子的境界,同音又不同字,便能看出金庸的匠心。
由人物名字到人物性格,進而再到全書的意境,如此渾然天成,不能說不是作家的瀟灑,更是作家的智慧
❹ 金庸筆下的人名都有些什麼含義
金庸老先生的學識很淵博,他筆下的很多人名都是根據詩詞裡面句子改編的,比如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龍八部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自小分離,後一為慕容氏的婢女,一為星宿派的頑徒,朱紫是一個母親所生,而性格、品質迥異,其名取自《論語》,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❺ 金庸小說人名解析。
《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田歸農:竊以為這是一個很土很傻的名字,後來得知中國自古是農業國家,社稷二字便是田地糧食之意,田歸農意思大約是將天地收歸的田地歸還給農民,又這樣本事的不是君王,也是名臣。因此這也算是胸懷大志的名字。
苗人鳳:取人中之鳳,古代鳳為雄,凰為雌。苗人鳳一代大俠,武功人品卻也配得上人鳳二字。
程靈素:她是毒手葯王的關門弟子,名字取自《靈柩》《素問》兩本醫學經典。應其醫生身份及高超的醫術吧。
《連城訣》
丁典:又號「菊花劍客」。。。據悉取自「目不識丁,三墳五典」具體有什麼意義,並未深究。
凌霜華:書中贊她「人淡如菊」。有說凌霜華既「凌霜花」似指菊花。典出司空圖〈詩品。典雅〉:「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天龍八部》
王語嫣:一聽便令人心動的名字,書中有說意為「語笑嫣然,和藹可親」。貌若天仙的神仙姐姐,也是金庸筆下有名的奇女子。
蕭遠山,蕭峰:父子二人一「遠山」,一「峰」均顯出魁梧神勇,俱是睥睨天下.旁人遇見他,只有仰望,敬慕,無法征服,正和人物神韻。對應天龍八部「帝釋天」。
鳩摩智:有種說法是鳩摩智對應八部中的「迦樓羅」,與文中對應也有一定道理。其人確如其名雖陰險奸詐,但也睿智聰慧,當失去一切後頓悟,終成一代高僧。
趙錢孫:因看到好友在與蕭遠山激戰時的慘死,竟當場嚇暈,從此如同行屍走肉,自稱趙錢孫。也是個有趣的卻也可憐的人物。
包不同:特立獨行,最愛唱反調,但對於慕容氏忠心耿耿。口頭禪「非也,非也」,有一女名為包不靚,實在是與眾不同的人,結局死於莫容復之手,算是一悲劇。
無崖子:出自《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正體現了他對所有知識的追求與研究,也反映出他的博學。
阿朱、阿紫:對應天龍八部里的乾達婆和緊那羅,《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朱赤為正,絳紫為邪,人亦取其意。姐妹二人對於蕭峰來說是兩種極端吧。
虛竹:虛者空也,竹者亦中空,固空字為虛竹的特性,中空才能容!對應天龍八部「摩呼羅迦」。
段延慶:這延慶二字,似是對應其一生悲苦,但是在最後發現了自己居然有兒子,而且馬上就要做皇帝了,英俊瀟灑,武功高強。這個對他來說是一個可以讓他忽略一切仇恨和煩惱的喜事,值得慶賀.只不過這份喜悅來的過於遲了。延後相慶,也許就是段延慶名字的由來。
木婉清:出自「水木清華,婉兮清揚」,也是美人一個人。
《射鵰英雄傳》
包惜弱:因童年時愛惜小動物,不忍殺生,書塾教書的父親故取名惜弱(這都可以取名夠晚的)
穆念慈:《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在這里暗指穆念慈的仁厚善良(不善良洪七公也不能教她3天),還有對愛情的執著不忘.還好生了個成器的兒子,穆念慈這憋屈的一輩子還算有點神采。
裘千仞:《莊子 秋水》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
❻ 金庸小說人物名字的含義,特別是女性人物,越詳細越好
以下是就我個人整理的一些,樓主覺得可以把分給我!
說明一點,本人十分喜歡金庸小說,也研究過「金學」。
1.《飛狐外傳》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2.《連城訣》丁典:《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
3.《天龍八部》無崖子:《莊子·逍遙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4.《天龍八部》蘇星河:《桂枝香·金陵懷古》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5.《天龍八部》李秋水:《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匯流
6.《天龍八部》逍遙子:《莊子·逍遙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
7.《天龍八部》阿朱、阿紫:《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8.《天龍八部》木婉清:《詩經》水木清華,清揚婉兮
9.《射鵰英雄傳》穆念慈:《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
10.《射鵰英雄傳》黃葯師:《大寶積經》譬如大葯師,善能療治一切疾病
11.《笑傲江湖》曲非煙:《迷夢詩四十韻》非煙含瑞氣,馴雉潔霜毛
12.《笑傲江湖》余滄海:《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13.《笑傲江湖》岳不群:《離騷》鷙鳥之不群兮
14.《笑傲江湖》任盈盈:《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
15.《書劍恩仇錄》文泰來:《易經》否極泰來
16.《神鵰俠侶》小龍女:《冷齋詩話》吳城小龍女
17.《神鵰俠侶》楊過:《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8.《神鵰俠侶》霍都:《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倚仗將軍勢,調戲酒家胡
19.《神鵰俠侶》武修文:《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
20.《俠客行》石中玉:《詩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1.《俠客行》石破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21.《倚天屠龍記》殷素素:《古詩十九首》纖纖出素手
22.《碧血劍》溫青青:《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3.《碧血劍》袁承志:《禮記·祭義》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
24.《碧血劍》溫青青:《莊子·德充符》唯松柏獨也,在冬夏青青
25.《碧血劍》何紅葯:《揚州慢》念橋邊紅葯
❼ 金庸小說里的所有人物的介紹
縱觀金庸小說,大多故事都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盡管書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虛構而來,但是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他們被金庸先生直接拉過來同武俠人物演起對手戲。這些歷史人物的存在,極大地豐富了武俠小說的內涵,增加了武俠小說的可讀性,讓虛構的故事得以在真實的歷史根基上開花結果,有時候甚至讓人有讀史書的感覺。而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那深厚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積淀。
十.顧炎武(《鹿鼎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曾經鼓舞了多少中華兒女,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而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愛國志士顧炎武。他感嘆國家的破滅,空懷報國理想而不能實現。
顧炎武的事跡足以彪炳青史,大書特書。然而他在金庸先生的故事中,由於劇情的需要,只浮光掠影地走了一遭。那是《鹿鼎記》的一開篇,官兵押解著囚車中反清的人士路過呂留良家的門前,於是引出他的兩位摯友黃宗羲和顧炎武。三人共同抒發對故國的哀思和對滿清的不滿,呂留良也從黃顧二人口中聽聞了莊家的文字獄案和査伊簧與吳六奇的故事,由此引出了天地會及其總舵主陳近南。
此後,顧炎武在河間參加「殺龜大會」,擔任總軍師。故事的結尾,他又同黃宗羲,呂留良,査繼佐一道在韋小寶回揚州的船上相見,勸這位鹿鼎公舉義。
可以說,「愛國」是顧炎武一生的精神支柱,只可惜在《鹿鼎》中來去匆匆,只能跑一回龍套。
九.崇禎(《碧血劍》)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日子是不好過的。他聽信讒言,將忠心耿耿的抗清大將袁崇煥殘忍地殺害。此後明王朝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外有虎視眈眈的後金侵略者。而《碧血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袁承志為父尋仇的故事。
故事的結尾處,袁承志曾經兩度孤身潛入皇宮,面對崇禎,幾乎就要大仇得報。可惜兩次都緣慳一面,先是為了國家大義饒了崇禎,後是因為阿九的勸阻而沒有下手。
崇禎雖然僥幸躲過了袁承志的復仇,卻難逃國家滅亡的命運。李自成攻陷北京,他也自縊於萬壽山上。
❽ 金庸小說的人物名字進行分析
1.《飛狐外傳》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2.《連城訣》丁典:《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
3.《天龍八部》無崖子:《莊子·逍遙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4.《天龍八部》蘇星河:《桂枝香·金陵懷古》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5.《天龍八部》李秋水:《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匯流
6.《天龍八部》逍遙子:《莊子·逍遙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
7.《天龍八部》阿朱、阿紫:《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8.《天龍八部》木婉清:《詩經》水木清華,清揚婉兮
9.《射鵰英雄傳》穆念慈:《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
10.《射鵰英雄傳》黃葯師:《大寶積經》譬如大葯師,善能療治一切疾病
11.《笑傲江湖》曲非煙:《迷夢詩四十韻》非煙含瑞氣,馴雉潔霜毛
12.《笑傲江湖》余滄海:《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13.《笑傲江湖》岳不群:《離騷》鷙鳥之不群兮
14.《笑傲江湖》任盈盈:《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
15.《書劍恩仇錄》文泰來:《易經》否極泰來
16.《神鵰俠侶》小龍女:《冷齋詩話》吳城小龍女
17.《神鵰俠侶》楊過:《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8.《神鵰俠侶》霍都:《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倚仗將軍勢,調戲酒家胡
19.《神鵰俠侶》武修文:《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
20.《俠客行》石中玉:《詩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1.《俠客行》石破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21.《倚天屠龍記》殷素素:《古詩十九首》纖纖出素手
22.《碧血劍》溫青青:《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3.《碧血劍》袁承志:《禮記·祭義》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
24.《碧血劍》溫青青:《莊子·德充符》唯松柏獨也,在冬夏青青
25.《碧血劍》何紅葯:《揚州慢》念橋邊紅葯
❾ 請你對《金庸小說》人物名字進行賞析。
天龍八部」是佛教用語,象徵世間百態。八部眾中以天眾和龍種居首,所以叫做「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情節峰迴路轉,跌宕起伏,既有臨風小酌,也有盪寇鏖兵,既有對月繾綣,又有血灑疆場。《天龍八部》飽含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佛家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人的一生都在受這七苦的煎熬。書中眾多的武林高手,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玄慈方丈、段延慶,神山上人、逍遙派三巨頭等,他們雖有絕世的武功,但無一倖免的墮入佛家所說的七苦輪回之中,身懷萬人羨慕的武功,卻一生中無一刻能夠快樂,最終只能是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人生不如意的事往往居多,我們平常人不也是在受著七苦煎熬么?小說以大理小王爺段譽的離奇遭遇開篇,筆墨馳騁於大理、大遼、大宋、西夏、吐蕃。書中所說的「天眾」即應當是大俠蕭峰,這位經歷了人世滄桑的粗豪大漢,身高膀闊,目光如電,一生豪氣干雲,義薄雲天,令人一見之下就被他折服,與郭靖胡一刀似乎是一路人馬,但又截然不同。郭靖秉性憨厚,蕭峰卻精明細致,郭靖是仁人義士,而蕭峰卻是草莽英雄,郭靖抗拒蒙古人入侵中原是為了民族大義,萬死無悔,而蕭峰不願南下侵宋憑的只是一點側隱之心。相比之下,我覺得我更喜歡段譽,青衫磊落,溫文爾雅,痴得可愛,卻不乏瀟灑慷慨之氣。大理是一個崇尚佛法的小國,大理王室歷來以江湖規矩行事,段譽從小學習佛法,天資聰穎,天真善良,雖然身處王室豪門卻從不以地位壓人。蕭峰的慷慨是性格上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揮毫大氣,而段譽的慷慨卻是道家的出塵瀟灑。
《神鵰》從頭到尾,整部書,都在寫一個「情」字。「問情是何物」,是全書的主旨。《神鵰》中,郭靖、黃蓉和楊過之間的沖突,是社會規范和人性的沖突。在沖突的過程中,黃蓉甚至運用了陰謀,本來已佔上風的黃蓉尚且要如此,可知人性掙脫枷鎖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神鵰》中楊過歷盡種種艱苦,而成為一代大俠,接受了郭靖「俠之大者」的訓言,但是楊過還是楊過。郭靖替他取名字:「名過,字改之。」是一種希望,他失望了,楊過沒有改變他的本性,這正是金庸在《神鵰》中特別強調的一點。
倚天屠龍論英雄
張無忌個性比較復雜,也比較軟弱,一生總是受他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無法解脫束縛。他一生輕信而隨和,只因他從小生長在遠離人生的北極冰火島,身邊只有父母,義父三位對他之人,這些人的話,他總是十分相信的,如此,他對於人世間其他人的相信就未免成了輕信,對他人的「遵從」,則成了沒主意的拖泥帶水了。在愛情上,他就始終猶豫不決,對於周芷若、趙敏、殷離與小昭這四為位姑娘,似乎對趙敏用情最深,最後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心深處,究竟如何卻難預料,他的個性已是這樣,一切發展全得憑性格而定,連作者也無法干預了。他原先難下抉擇,依他心願,是要同娶四美,只是後來,連遭變故,才使他認定了趙敏這位異族的紅顏知己,其餘三人結局實是可悲可嘆,趙敏身為兵馬大元帥之子,統帥江湖,卻對「反賊」一見傾心,最終糞土諸侯,浪跡江河。
這也是金庸筆下第一對異族之間的愛情,它超出了民族仇恨,此安排表現了作者的非凡氣概。金庸前期作品中漢人為天下的思想太濃,於此,民族平等觀念崛起,他觀念轉變也由此開始。
張無忌其父是武當弟子,母親為「魔教」中人,再加上義父謝遜,「邪氣」占的比重稍重,而他又當了江湖中人人痛恨的魔教教主,又於蒙古君主-民族之敵相知,而圍在身邊的四人又各有各的「歇氣」:趙敏自不必說;殷離魔教,師從紫衫龍王,練邪門武功:周芷若雖出身名門,但依從師父,速成九陰真經,加之為血洗新婚之恥,弄得也帶了三分邪氣;小昭雖最為純潔善良,然而身份最為詭秘,竟是波斯明教之女,張無忌既不似郭靖得剛正守禮,剛毅果斷,大氣磅礴;也不似楊過的至性至情,慷慨激昂,沖動滅裂,他為人處世一點也不邪,所以他大業未成,便頹然舊隱,他雖「邪氣」倒並未漲多少,俠氣卻真的消退不少。
張無忌註定失敗。因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不能做政治領袖。當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教主,勉強做了,結果就是必定失敗。中國3000年的政治史,早就有了定論,中國成功的領袖,一是「忍」,克已之忍,客人之忍還有對敵人之殘忍;二是決斷英明;三是有極強的權力欲,可他連半個條件也沒有。張無忌不如周芷若、趙敏,更不如部下朱元璋、陳友諒,簡直是望塵莫及;當然可說是他「不想干」,可他又「干」了,這本身就是一件苦澀之事,等待他的不僅是失敗,更有隨之而來的茫然,以至最後選擇歸隱,屈己從人。
❿ 金庸小說人物名字大有來歷,什麼叫淵博
金庸小說中很多人名是很有研究的,在這一點上,除了《紅樓夢》,我還沒在任何一部作品裡找到能與他相提並論的。下面就開門見山,走進金庸小說的人名世界。
金庸小說有許多人如其名的例子。
《連城訣》里有個凌霜華。凌霜之花,當然是菊花。這位小姐不但酷愛菊花,而且氣質高潔,守節不移。花鐵干是個自相矛盾的名字――花怎麼會有鐵的枝幹呢?實際上這個人就是自相矛盾的――從大善轉變到了大惡。
《射鵰英雄傳》里的包惜弱,特別憐貧惜弱,甚至連所養的雞鴨也不忍宰殺。弄的家裡雞鴨成災,擁擠不堪,令人哭笑不得。柯鎮惡疾惡如仇,性情剛直。再惡的人恐怕也不敢直視於他。
《雪山飛狐》里有位氣度高華的嬌小姐苗若蘭。曹雪芹對晴雯被逐一事有「如一盆才抽出嫩箭的蘭花送進豬窩」的議論,這有助於我們對這個名字 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