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排行 » 西遊記小說反映什麼名字

西遊記小說反映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4-08 17:46:29

㈠ 《西遊記》這部小說反應了怎樣的主題

<<西遊記>>是一部長篇神話小說,取材於民間流傳的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它運用輕松明快,幽默詼諧的語言,塑造神通廣大,敢於反抗的孫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眾要求掙脫人身束縛,追求自由的願望

㈡ 西遊記的小說主題是什麼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的內容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掉書袋似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庄亦諧,妙趣橫生。這種特點,無疑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魯迅
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艾登堡
《西遊記》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法國大網路全書》
似庄而諧的神魔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名著中,《西遊記》要算是最駁雜的一部書。它糅合進了佛、道、儒三家之言,對這樣一部神魔小說,要想做出比較確切的、與普通讀者的閱讀感受吻合的理性解析,首先考察一下它的成書過程以及作為小說情節主體的唐僧取經故事的演變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從這中間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這個本來是弘揚佛法的故事怎樣會加入道教的內容,又怎樣蛻變為富有文學魅力、情趣的小說,以及由其自身矛盾所形成的藝術特點。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西遊記》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臻於第一流的偉大作品。它也是明代長篇小說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說的代表作。它在神魔小說中的地位,相當於《三國演義》之於歷史演義小說。
神魔小說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叫做出身傳,另一個部分叫做靈應傳或降妖傳。《西遊記》的結構也是這樣。第一至十二回是全書的引子,其中前七回講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等故事,為他的神通廣大和後來追隨唐僧去西天取經提供背景材料;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則介紹小說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全書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經的故事。
孫悟空出身傳中的大鬧天宮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機智的、堅強的孫悟空的形象。他具有強烈的反抗性格,藐視腐朽無能的天宮統治者,喊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正像有人所說的,「如果沒有歷史上發生的許多次規模巨大的、猛烈地沖擊了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大鬧天宮的情節不可能想像得那樣大膽,孫悟空作為一個叛逆者的形象也不可能塑造得那樣光彩奪目。」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神魔小說的兩大主題:尋找與追求,斬妖與降魔。《西遊記》把二者巧妙地聯系和結合起來。它告訴人們:為了尋找、追求、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後一部分主要描寫了西天取經克服八十一難的艱巨性,曲折地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矛盾,路上的妖魔既是害人的自然力量的化身,更是給百姓造成苦難的封建社會邪惡勢力的化身。作品通過取經人和妖魔的斗爭及神佛與妖魔之間的關系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戰勝困難的樂觀精神和封建時代的統治階級統治的腐朽、秩序的混亂

㈢ 《西遊記》所表達的主題是什麼反映的什麼社會現實

西遊記是地地道道以勸人真心修行來達到科技振興並遵守自然法則的科幻小說。書中所出現的法寶均為現代或未來之高科技武器,首推人物孫吾空屬猴五行屬金,猴為靈長類動物是人類的始祖,五行金代表地球上所有的金屬,太上老君就是人類的創造者,八卦爐就是金屬熔煉的專用設備,金丹就是各種微量金屬填加劑。如意金箍棒及孫吾空的筋斗雲就是現代的運載火箭,孫吾空被壓在五行山下500年,說明人類社會有始前文明,由於自身的原因而滅亡了,該書是提醒現代人類要以始前文明為教訓真心修正自身的缺點,在發展的道路上團結合作共同戰勝困難,實現科技發展造福人類。書中幾乎函概了人類所有的科技成果。只有具有慧根的人才能理解我的思想。

㈣ 西遊記主要反映什麼

說法很多,其實都有道理,原著里確實有反映。但是如果單純的把它理解為一部諷刺社會的小說,那麼就是太膚淺了,不然為什麼儒林外史等諷刺小說不能成為名著呢?
我比較贊同的說法,就是。西遊記,其實就是寫一些遭受命運波折的人,經過自己的奮斗,然後成功的一個故事。西遊記其實就是講人的宿命,命運弄人。如果把西遊記當作一部佛道相爭的斗爭史來看,那麼,從悟空去學藝開始,就已經進入了如來的圈套。這也是如來的一個非常宏偉龐大的計劃和工程。其實可以講,孫悟空確實是被算計了。說的悲劇一點,悟空確實只是一顆棋子,取經團隊都是棋子,唐僧十世轉世,為什麼十世?因為他的肉可以長生不老,所以要被人吃,西遊記中大鵬金翅雕吃過,所以原著中說出了吃肉的正確方法,反反復復吃十世,是不是很悲劇?孫更是棋子,不然如來幹嘛費盡心機調教他,就是為了讓他去鬧天宮和協助取經;八戒和沙僧,天蓬元帥和卷簾大將,被貶凡間,而且一個還是豬胎,另一個醜陋嚇人;白龍馬,由龍太子成為馬,走了十萬八千里,就完成他的人生和宿命。83版西遊記最經典的地方,我認為不是那些演員的演技,而是那首《敢問路在何方》的主題曲,唱出了西遊記的悲涼。
只有把西遊記的主題理解得更深度,更有勵志的意義,才能激勵我們後人不斷的去奮斗實現人生價值。如果只是一部普通的諷刺小說,哪有什麼資格成為名著呢?其實就是一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每個人都是一樣,不管是神仙還是妖魔,或者我們凡人,都是一樣,路在腳下!

㈤ 西遊記反映了什麼主題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表現了豐富的社會內容,曲折地反映出現實的社會矛盾,表現了人民群眾懲惡揚善的願望和要求。

現存最早的取經題材虛構作品是《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現在僅見於一份南宋印本,所以一般都說是南宋的書。這裡面已經有了花果山猴王猴行者、女人國、火類坳(火焰山,但只是描述火焰中的情景,沒有三借芭蕉扇等情節)、深沙神(沙和尚,但沒有成為唐三藏的徒弟)等故事。這書純粹是宣揚佛教的作品,而且帶有一定密宗色彩,比如以大梵天王(而非釋迦牟尼佛)為主要的佛,比如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等。

在孫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反抗專制壓迫、戰勝黑暗勢力和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孫悟空的積極樂觀、敢於斗爭的精神,是中國人民長期斗爭生活的藝術概括,是理想和現實相結合的產物。

作為孫悟空對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都具有非正義的性質,玉皇的昏庸暴戾正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的縮影;而取經路上妖魔的陰險淫惡則反映了社會上黑暗勢力的共同特徵。正由於有了這樣的對立面,孫悟空才成為人民群眾喜愛的英雄人物。

對於唐僧這個人物,他恪守宗教信條和封建禮儀,迂腐頑固,不分是非,從而由一個被歌頌的人物變成一個被諷刺嘲笑的對象。這也是《西遊記》與傳統的取經故事的不同之處。

此外,書中還刻畫了豬八戒這樣一個既憨厚純朴、吃苦耐勞、對敵斗爭從不屈服、同時又貪饞好色、不能辨識敵我、以及嫉妒心強、斗爭不夠堅定的社會小生產者的形象、

作者正是通過書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寫,歌頌了正義、無畏和勇敢的斗爭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惡勢力,勸戒人們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對敵要狠,除惡務盡。從而使這部書具有了深刻的寓意,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5)西遊記小說反映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1]。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㈥ 《西遊記》表現了什麼思想反映了什麼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如在孫悟空的形象創造上,就寄託了作者的理想。 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奮起金箍棒,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又如取經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災難的幻化,或是邪惡勢力的象徵。他們的貪婪、兇殘、陰險和狡詐,也正是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勢力的特點。不僅如此,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宮、如來佛祖管轄的西方極樂世界,也都濃濃地塗上了人間社會的色彩。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葯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

㈦ 談談你對西遊記這部小說所反映的主題的理解

《西遊記》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章回體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西遊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西遊記》張開了幻想的翅膀,馳騁翱翔在美妙的奇思遐想之中,其幻想的思維模式,有著超現實的超前的意識。《西遊記》的幻想藝術確是一份寶貴的思維財富和豐富的藝術財富。《西遊記》不僅是中國文學中的一部傑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學中的瑰寶。
折疊美學批判
神話思維和權力意識
從文本的基本性質和藝術總體上判斷,《西遊記》是一部宗教與神話、迷信與魔幻等要素混合的民間文學文本,是一個經歷漫長歷史時間的集體創作和最後的個體加工的文本形式。它折射出先秦軸心文化式微後華夏哲思的遞減式沒落和價值大廈坍塌後生活世界的混沌畫面和世俗化的享樂圖景。對於儒道釋三種價值體系的喜劇化的嘲笑和反諷,凸顯出中國古代社會的晚期,隨著商品經濟萌芽和漸次,主流意識形態的解構和精神信仰的潰滅。《西遊記》建構的神話世界,宗教隱喻著對於精神和心理的極權統治,被演繹成為皇權的象徵。於是皇權意識和神話思維在宗教化的藝術文本里合乎邏輯地結盟,誕生出一種宗教政治和政治化的宗教模式。
《西遊記》呈現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極權——皇權和神權,生存主體無論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被牢牢地桎梏,屈服於政權和宗教的二重宰制,在心理結構上集體無意識匍匐於皇帝和佛祖的腳下。顯然,《西遊記》的文本散發著與生俱來的國民奴性氣味。即使是作為反叛偶像的「英雄」最終也不得不拜倒在象徵最高統治形式的佛的「法力」之下。
自我異化和游戲主體
黑格爾在《美學》中表達他一貫的美學主張:理想的藝術應該以人為中心。他又強調說:「性格就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顯然,《西遊記》是神魔妖怪為感性符號而建構的人類形象。然而,由於宗教和迷信意識對於創作主體的宰制,文本所書寫的形象呈現主體沉淪和自我異化的審美狀態。換言之,《西遊記》盡管不乏生動傳神的各類形象或意象,然而,顯露著一個無法掩飾的藝術事實:人物形象的主體性喪失,人性由於被宗教的壓抑而處於沉淪的境域。
在總體上,孫悟空是一個「偽英雄」。既是一個充滿游戲精神的可愛英雄,又是一個最終在宗教法力之下表現為怯弱的英雄,成為宗教意識的犧牲品和工具。顯然,在被如來佛的魔法鎮壓之後,孫悟空顯明為一個不徹底的英雄和投降的英雄,身體和精神雙重地向「佛法」投降。從具體細節考察,孫悟空是一個神話的虛幻英雄,而且是一個不斷求援的英雄,是必須藉助法術和寶物的英雄,在大鬧天宮之後,他的英雄形象不斷地褪色。和司馬遷《刺客列傳》中的英雄相比,後者則是充滿歷史理性的英雄,呈現悲劇色彩的英雄,也是道德和倫理意義的英雄,洋溢實踐理性的斑斕光輝,因而是真實的和可敬的英雄。比較之下,孫悟空只能是可愛而不可敬的虛假英雄。
混合的母題結構和循環的敘事策略
作為一部神話小說,《西遊記》包含的母題豐富而寬泛,諸如反抗母題、取經母題、游歷母題、冒險母題、受難母題、性禁忌母題、修成正果的母題等。新批評的代表人物韋勒克、沃倫認為:「從文學理論看,神話中的重要母題可能是社會的或自然的(或非自然的,或非理性的)意象或畫面、原型的或關於宇宙的敘述或故事、對我們永恆的理想中某一時期的事件的一種再現,這種再現是綱領性的,或者是帶著末世情調的,或是神秘的。」《西遊記》的母題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政治、神話、宗教多種領域和對象,它展現一幅生動多姿的歷史風俗畫,一定程度上呈現人類的理想主義和道德主義的理性傾向。然而,遺憾的是這些理想主義和道德主義是不完整、不純粹和不徹底的,甚至是破碎的和含混的,有時表現出內在的困惑和矛盾,嚴重地削弱了小說文本的哲學意義和思想魅力。

㈧ 《西遊記》到底是反映什麼的

《西遊記》的作者很可能不是吳承恩。其實它成書過程非常復雜,不是某一個人憋了很久寫出來的一本小說,而是經過了幾百年、許多作者的創造累積而成的作品。

所以,《西遊記》只是批判這種社會現象,並不是批判道教本身,但這些「旁門」的傳播者往往是以道士的身份出現的,所以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就容易以為《西遊記》是批判道教,這是不對的。任何角度的解釋都有它適用的范圍,超過這個范圍就容易不靠譜。我們解

讀《西遊記》,應該是基於對歷史、文獻的分析,既不能過度,也不能忽略它的本意。

㈨ 說說西遊記這部小說反映了什麼主題

《西遊記》通過神話的形式,表現了豐富的社會內容,曲折地反映出現實的社會矛盾,表現了人民群眾懲惡揚善的願望和要求。在孫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反抗專制壓迫、戰勝黑暗勢力和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孫悟空的積極樂觀、敢於斗爭的精神,是中國人民長期斗爭生活的藝術概括,是理想和現實相結合的產物。作為孫悟空對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都具有非正義的性質,玉皇的昏庸暴戾正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的縮影;而取經路上妖魔的陰險淫惡則反映了社會上黑暗勢力的共同特徵。正由於有了這樣的對立面,孫悟空才成為人民群眾喜愛的英雄人物。也正是因為書中突出了斬妖除怪的內容,而使取經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甚至僅有象徵性意義。對於唐僧這個人物,作者是批評大於肯定。他恪守宗教信條和封建禮儀,迂腐頑固,不分是非,從而由一個被歌頌的人物變成一個被諷刺嘲笑的對象。這也是《西遊記》與傳統的取經故事的不同之處。此外,書中還刻畫了豬八戒這樣一個既憨厚純朴、吃苦耐勞、對敵斗爭從不屈服、同時又貪饞好色、不能辨識敵我、以及嫉妒心強、斗爭不夠堅定的社會小生產者的形象,作者對他給予了戲謔嘲笑和善意的批評。作者正是通過書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寫,歌頌了正義、無畏和勇敢的斗爭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惡勢力,勸戒人們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對敵要狠,除惡務盡。從而使這部書具有了深刻的寓意,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熱點內容
古代皇宮選妃小說 發布:2025-09-11 18:26:24 瀏覽:302
尋極網路小說 發布:2025-09-11 18:08:14 瀏覽:172
虐文言情現代小說 發布:2025-09-11 18:01:42 瀏覽:74
青春校園免費完結小說女強男強 發布:2025-09-11 17:56:39 瀏覽:61
女主是古玩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1 17:35:21 瀏覽:288
男男契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1 16:52:46 瀏覽:585
巨獸科幻小說在線看 發布:2025-09-11 15:51:47 瀏覽:870
銀河九天天生不凡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9-11 15:07:53 瀏覽:217
校園言情只有甜小說 發布:2025-09-11 14:52:04 瀏覽:56
穿越夢幻西遊動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1 14:29:31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