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小說排行
Ⅰ 新中國成立後,有哪些文學作品
1
50、60年代小說
50、60年代小說以革命現實主義為主潮,歷史題材小說《保衛延安》、《紅日》、《林海雪原》、《紅岩》等以反映民主革命為主,反映現實的小說包括農村題材的《登記》、干預現實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以及表現人情的《紅豆》等
柳青的〈創業史〉梁斌的《紅旗譜》楊沫《青春之歌》
詩人:郭小川
賀敬之
聞捷等
戲劇:田漢、郭沫若、曹禺
〈茶館〉〈關漢卿〉等
散文:
楊朔
秦牧等
2
80年代小說
「傷痕小說」「反思小說」「改革小說」「尋根小說」「現代派」小說「新寫實主義小說」
王蒙
《春之聲》《活動便人形》
劉心武
《班主任》對極左路線的批判。
陸文夫
《圍牆》與「糖醋現實主義」。
高曉聲
《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等作品,塑造了一大批被稱為「中國農民的靈魂」的人物形象。
其他: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開拓者》等作品,塑造了一系列「開拓者家庭」的人物形象。
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對於愛情的思考、該作品的藝術特色。諶容《人到中年》的思想藝術成就。
張賢亮:《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習慣死亡》和《我的菩提樹》
賈平凹:《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張承志此外
有:
韓少功
張承志
汪曾祺
林斤瀾
鄧友梅
馮驥才
馬原等名家
詩人: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艾青
包括「歸來的詩人」;「朦朧詩」詩群;「新生代」詩群;女性主義詩人。
戲劇
沙葉新的《約會》《尋找男子漢》
高行健的《絕對信號》《車站》《野人》
散文和報告文學
90年代的新寫實小說
女性小說
新生代小說
新生代小說
長篇小說
新詩散文海子
西川、王家新「非非主義」;周倫佑「女性主義詩歌」、翟永明「老生代詩歌」、鄭敏、牛漢、李瑛。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台灣及香港文學可以另外列表
現代的文壇很熱鬧,識字的就會寫書,簡直是泛濫成災,經典的作品鳳毛麟角,稍微好點的就會到處鼓吹宣傳也不用我多說了
Ⅱ 求 新中國成立以來,正面影響中國的十部小說、十首歌曲、十大工程
十部小說 1.《抗戰時期的蔣介石》(江濤) 本書為《抗戰時期的國民黨軍隊》的姐妹篇,同樣是華文出版,介紹蔣介石在抗戰時期做了哪些事及其是非功過等等。但是關於書中對皖南事變的描述欠妥,且不說之前所暴發的國共沖突,就中共方面的責任而言,書中把所有的罪責統統推在項英一個人身上,未免有失公允。 2.《抗戰中的宋美齡》(佟靜) 怎麼說呢……本書主要是講宋美齡在抗戰中的表現,也算是比較客觀吧,但對蔣介石就並非如此了,一些觀點還很偏激,喜歡宋美齡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至於挺蔣派,就最好別買了。 3.《中國抗日戰爭風雲人物寫真》(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本系列包括《魂撼天地》、《黑土驍將》、《血滿弓刀》、《虎嘯九天》等,分別是寫張自忠、張佔山、杜聿明、陳納德幾位將軍在抗戰中的表現,內容詳細。由於是黨校出版的,別期望書中會給蔣介石說好話,但就幾位將軍本身而言還算公允。黨校還出版過一本《中華偉男》,寫的是楊靖宇將軍。 4.《軍人從政-抗日戰爭時期的李漢魂》(鄭澤隆) 由於筆者是廣東人,所以對李漢魂將軍比較有興趣,故買了這本書。主要是介紹李漢魂將軍在抗戰中軍事、經濟、政治各方面的表現,翻開書後邊的參考資料一看,發現作者為了研究這個人物,還真花了不少心思。 5.《緩華抗日的美國飛虎隊》(中共黨史出版社) 不必擔心,本書雖然是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也說到了陳納德參戰了國共內戰,但書中對陳納德及飛虎隊的評價非常公正,沒有任何抹黑的成分. 6.《中日長江大決戰》(孫挺信) 作為最早描寫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書籍,本書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該書出版後引起轟動,甚至還惹來不少爭議,這曾給作者出版續集《國民黨敵後抗日游擊軍》帶來了困難。《中日長江大決戰》以紀年表的方式記述正面戰場的細節,有點類似於《資治通鑒》之類,很值得一讀,可惜的是也許是那時資料不全吧,一些重要戰役如滇緬作戰等記錄得不夠全面。這本書現在已經很難購買得到,不少網站有提供下載,並將其書名更改為《中日大決戰》。 7.《國民黨敵後抗日游擊軍》(孫挺信) 本書為《中日長江大決戰》的姐妹篇,同樣是孫挺信所著,相信看了題目後就不用多介紹了吧。敵後戰場是中國全體軍民的共識,在這個特殊的戰場活躍著不少武裝組織,除了八路軍以外,還有國民黨游擊軍和一些民間組織等等,他們起到的作用同樣是不可忽視的。本書如今難以買到。 8.《喋血會戰》(鳳凰衛視) 相信不少人看過2004年的那兩期「鳳凰大視野」:《山河歲月》和《喋血會戰》。這兩期節目是根據台灣抗戰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改編而成的,鳳凰衛視在製作成大視野時刪去了敏感的政治話題,加入了一些新的討論,使之更為客觀公正。本書即根據《喋血會戰》這一期節目改編而成,不了解正面戰場的朋友可以閱讀一下。不過本書有個「缺點」,就是價錢貴了點,相近的價格,同樣是鳳凰衛視出版的《中國遠征軍》卻厚了許多…… 9.《血戰-國民黨軍正面戰場抗戰紀實》(胡兆才) 本書雖然名叫「國民黨軍正面戰場抗戰紀實」,但實際上同時收錄了共產黨一些重要戰役,包括平型關戰役和百團大戰等,作者是中共史學家,著有多本關於紅軍的相關書籍。作者說到有一次他在翻閱孟良崮戰役資料時,看到一篇有關陳毅在被俘的74軍將校軍官會議上的講話,這篇資料有「許多省略號」,這引起了作者的疑惑和興趣,於是拜訪了整理這份資料的「老前輩」,問他為何要把陳毅的許多講話省略了,「老前輩」回答說,這些省略的內容是陳毅講到有關74軍在抗戰中,是抗戰的先鋒,抗戰模範等詞句。那時出版這本書,擔心國民黨積極抗戰的事擴散出去,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就用省略號替代了。因為這件事,促使作者去想要去了解和收集正面戰場的資料…… 10.《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書曾經在80年代出版過,主要是介紹國民黨的抗日主要戰役、人物、軍隊、年表等等,感覺上內容比較一般,對於一些戰役的描述也有些片面。 十首歌曲 1. 《黃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詩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著名詩人光未然從陝西壺口東渡黃河,途中親歷了黃河的險峽急流、怒濤漩渦,目睹了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悠長、深沉的船夫號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安後,他創作出長篇朗誦詩《黃河吟》。同在延安的音樂家冼星海聽後觸發了創作靈感,寫就了這部千古絕響——《黃河大合唱》。 2.《松花江上》作詞/作曲:張寒暉。中國人民永遠忘不了「那個悲慘的時候」,忘不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3.《大刀進行曲》作詞/作曲:麥新。二十九軍大刀隊英勇抗日的事跡,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4.《保衛黃河》作詞:光未然、作曲:洗星海。這首抗日時期的著名作品是不會讓人忘記的,因為「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的人們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樑。5.《游擊隊員之歌》作曲/作詞:賀綠汀6.《在太行山上》作詞:桂濤聲、作曲:洗星海。作於1938年,歌詞描繪太行山中游擊隊員們緊張的戰斗生活和勇敢頑強、樂觀開朗的性格。7. 《中朝民眾聯合抗日歌》此歌是楊靖宇於1938年5月在集安縣老嶺召開一、二軍幹部聯席會議上寫的,對南滿軍民抗日教育極大。8.《 參加抗日聯軍歌》這首歌曲1935―1936年在東滿、北滿、寧安等地流行,對軍民教育作用甚大。9. 《東北抗聯第一路軍歌》(楊靖宇詞)1938年於集安開始唱,對軍民教育頗大。10.《黃水謠》第一段敘述了人民在祖國的懷抱時幸福生活的情景;第二段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祖國大好山河、姦淫燒殺、蹂躪中國人民的悲慘背景。第三段是縮減的再現部,更為凄涼地訴說了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
Ⅲ 趙樹理新中國成立後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小說
能否給說點什麼嗎
Ⅳ 建國初期有什麼優秀的中短篇小說
阿城:《棋王》、《遍地風流》
莫言:《透明的紅蘿卜》《紅高梁》
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劉恆:《伏羲伏羲》
王小波《革命時期的愛情》
汪曾祺:《受戒》
余華:《現實一種》
賈平凹:《天狗》
王安憶:《小鮑庄》《叔叔的故事》、《我愛彼爾》
鐵凝:《哦,香雪》、《對面》
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
何立偉:《白色鳥》
方方:《風景》
馬原:《錯誤》
格非:《迷舟》
蘇童:《妻妾成群》
王朔:《動物兇猛》
池莉:《煩惱人生》
殘雪:《山上的小屋》
張承志:《黑駿馬》
劉震雲:《一地雞毛》
遲子建:《逝川》
葉兆言:《艷歌》
韓少功:《爸爸爸》
陳染:《私人生活》
張賢亮:《綠化樹》
畢淑敏:《女人之約》
北村:《瑪卓的愛情》
朱文:《我愛美元》
Ⅳ 求清朝和新中國建立後的歷史小說
1911新中華,篡清,挺奧斯卡的書。
Ⅵ 求以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時期為背景的小說,類似於《平凡的世界》這種。
1、路遙《平凡的世界》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茅盾文學獎
2、陳忠實《白鹿原》
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茅盾文學獎
3、王安憶《長恨歌》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四十年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
第一屆世界華文文學、茅盾文學獎。
4、莫言《生死疲勞》
小說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50年的歷史,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
小說《生死疲勞》獲得第二屆紅樓夢獎和第一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5、阿耐《大江大河》
全景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生活變遷,深度揭示歷史轉型新時期平凡人物的命運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6、金宇澄《繁花》
重點描寫了兩個時間段的上海,一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是八九十年代,尤其是這兩個特殊歷史時期上海人的生存狀況。
《繁花》獲201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首屆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等。
7、賈平凹《浮躁》
《浮躁》以農村青年金鎖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
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8、古華《芙蓉鎮》
寓政治風雲於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力求寫出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調。
茅盾文學獎
9、阿來《塵埃落定》
小說故事精彩曲折動人,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超然物外的審神目光,展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茅盾文學獎
Ⅶ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小說的主要類別
戰爭題材:烈火金剛鐵道淑擊隊野大春風義古城苦菜花………
農村合作化題材:金光大道艷陽天……
反特小說:《一張恐怖的合影照》《誓言無聲》《國慶十點鍾》《徐秋影案件》《第四者》
Ⅷ 新中國成立後文學領域代表作是什麼
凡是獲得矛盾文學獎的小說都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反應現實的作品,你可以去查查 這類作品挺多的。我就喜歡看。
Ⅸ 求推薦一些現代作家(54運動之後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中長篇小說
張愛玲《傾城之戀》、沈從文《邊城》、茅盾《子夜》、老舍《駱駝祥子》、巴金《寒夜》、林語堂《京華煙雲》
Ⅹ 新中國成立後有哪些經典的長篇小說
青春之歌、青春萬歲、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少年天子、暮鼓晨鍾、白鹿原、長恨歌、四世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