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北京叫什麼名字
落日帝國(西方)
藍蒂斯(北方)
輝耀帝國(南方)
光明同盟
雷神帝國(東方)
卑爾塔(北方)
特瓦希斯(南方)
血色同盟
神龍帝國(中部)
中立
地位超然
黑暗森林
噬魂谷
血河
神聖之海——神龍帝國
『貳』 幫忙取小說名字 有北京二字 不要太俗 可以類似北京北京 北京愛情故事之類的 急
情綿北京,情纏北京
『叄』 請問一個關於描寫北京的作品的名字
《北京的大氣與和氣》 作者 易中天 《讀城記》中的文章
『肆』 為什麼一些網路都市小說裡面,中國用華夏代替,北京用燕京代替不可以用中國和北京嗎
可以是可以的,但是用了中國這些字眼,審核的嚴格程度度會上一台階,會產生一連串的問題,
反正用華夏大家也知道是什麼意思,而且有的用華夏確實寫的也不是現實中的中國。
『伍』 找一本名字裡面有北京的小說
4545856
『陸』 北京在歷史上所有的名稱
北京在歷史上所有的名稱:
1、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2、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3、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4、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7、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准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8、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9、京兆,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6)小說中北京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北京」這個名詞,起初並不是一個與北京市所在地區緊密相關的「專用地名」,而是一個根據歷代王朝需要而設置到不同地區的「流動地名」,並且往往與「北都」同義,成為我國歷史上很多王朝實行「多都制」的表徵之一。今天的北京市,之所以被叫做「北京」,便是這一歷史現象,最終影響到北京命名的表現。
曹魏時期的鄴城是第一座冠名「北京」的城池
在魏晉以前的歷史時期,「北京」與「北都」的明確稱號並沒有出現在歷史長河之中,雖然新莽與東漢分別設置了東西都、東西京,甚至東漢還以南陽為南都,但並沒有設置一個與南都南陽對應的北都或北京。這是因為當時的天下還不需要一個坐鎮北方的陪都,來控制北方局面,一個洛陽便足以坐鎮中原與河北了。
曹魏建國以後,實行五都制,以帝都洛陽為中都,以鄴、譙、許、長安為陪都,並分別配上方位,確定所謂「京號、都號」,鄴城(河北臨漳)便是第一座被冠名「北京」或「北都」的城池。
鄴城之所以能成為曹魏北京,原因在於曹操稱魏公以後便以鄴城為國都建立了魏公國(魏王國),鄴城在建安後期一直是曹操的統治中心,這里擁有曹魏版圖內僅次於洛陽的宮城建築,而且這里可以為曹魏防禦並州、冀州、幽州北部的游牧族群提供一個強大的前進基地與指揮中樞,因此,鄴城也便成為了曹魏的北京,長達46年(220年-266年)。
『柒』 名字帶北京的小說
《北京路上》
『捌』 寫小說可以出現「中國」「北京」嗎
應該可以的啊,只要不涉及網站規定的敏感詞彙,一般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是政治,那就......建議寫小說不要寫具體的國家名,你看,很多小說連具體的城市名都沒寫。
『玖』 老舍的哪些作品是寫北京的
1、《想北平》
《想北平》寫於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說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
作者作為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想念家鄉,寫下這篇抒發自己情感的散文。
通過北平與巴黎的對比,深深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眷戀之情。本文於2004年入選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必修一教科書。
2、《北京的春節》
《北京的春節》是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發表在當年的《新觀察》雜志的第一卷第二期。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不久,作者剛從美國回來就寫了《我熱愛新北京》,從下水道、清潔、燈和水三方面談了北京的變化。差不多同時他寫了《北京的春節》這一篇文章。
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
(9)小說中北京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老舍是「京味小說」的源頭,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創作,而老舍筆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體現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觀,甚至成為一種文化史象徵。老舍的小說有序和完整的構建了一個藝術上的「北平世界」,同時小說中的小吃、建築和語言都是現如今挖掘和開拓北京文化的重要源泉。
老舍的《茶館》、《龍須溝》奠定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獨特的風格,創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劇學派。《龍須溝》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劇學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劇本為演出建立了一個現實主義的,形象鮮明的,強調從生活中塑造一個鮮明形象的基礎。
這對我國的話劇事業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成長起到了一個最基礎的關鍵作用,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風格,被北京人藝的導演、演員所繼承並沿用至今。
在創作題材的角度看老舍的文藝影響,從老舍的創作經歷可以看到,從最初的《老張的哲學》、《二馬》和《趙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為題材,到後來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題材的《離婚》、《牛天賜傳》,再到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這一輩子》和《月牙兒》、《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說,他最有特點和藝術成就的作品都與北京這座城市有關。
『拾』 有哪些小說是以北京為故事背景的
《鍾鼓樓》(劉心武),這不算很新了。
其他的新書我沒怎麼看過。
也可以參考王德威和陳平原兩位主編的《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不算太久之前,陳平原先生曾經辦過一個關於北京文學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