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純文學長篇小說排行榜
Ⅰ 2007年中國80後作家實力榜
2007中國80後作家實力榜:
鄭小瓊
笛安
蘇瓷瓷
許多餘
劉衛東
張悅然
恭小兵
李傻傻
小飯
邢榮勤
孫睿
春樹
王小天
姜銀
遠觀
莫小邪
侯珏
廖宇靖
張一一
韓寒
鄭小瓊
鄭小瓊:女,1980年生,2001年來東莞打工並寫詩,有多篇詩歌散文發表於《詩刊》《山花》《詩選刊》《星星》《天涯》《散文選刊》等報刊,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最佳等選本,曾參加第三屆全國散文詩筆會、詩刊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2007年獲得「利群*人民文學獎」。
代表作:詩歌《黃麻嶺》、《鐵》、《內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薦理由:鄭小瓊應該是2007年最受關注的80後詩人,先是獲得人民文學獎,接著是拒入作協所引起的議論。一個低學歷的寫作者、流水線工人、打工詩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簡歷。在某個意義上,鄭小瓊對詩歌和生活的態度,更像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她的詩歌充滿了對世界不公平的挑戰和蔑視,字里行間充斥著揪心的力量。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現就讀於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系。2003年發表處女作《姐姐的叢林》。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告別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說《莉莉》,長篇小說《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薦理由:自發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來,笛安已經贏得了傳統文學的關注。笛安以她的藝術敏感找到合適切入的角度,並舉重若輕地完成了她的敘述。她的小說涉及敬畏與諒解,愛情與權力,尊嚴感與命運承擔等等帶有終極價值的觀念。此種觀念表達,通過細膩委婉的敘述而動人如歌。
蘇瓷瓷
蘇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醫學院畢業,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開始詩歌寫作。有作品發表於《花城》的刊物。曾獲得「春天文學獎」。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入圍「2006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現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伴娘》
推薦理由:蘇瓷瓷的作品不多,出面也不多,應該算是80後最為低調的作家。但就在其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我們看出了她對於文學的追求以及對自己的嚴厲。曾經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經歷,使她的小說習慣於捕捉生活的「非常態」和人性的隱秘癲狂——作者自言「覺得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麗妮,快跑》等小說的故事以及結局錯亂而詭異,這是80後作家寫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許多餘
許多餘,1983年生於大別山。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 獲得過數十個文學獎項。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2007年五月組織大型慈善募捐,反響強烈。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詩歌《李白來了》
推薦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蠶食》中對生存規律的質疑,《遠方》中幾代人尋找的過程,無不彰顯出一個執著的藝術家堅守自我和捍衛尊嚴的堅定信念。《遠方》作為80後中唯一一部純文學作品入選2006-2007年「中國網路文學節」長篇小說前十強,這也證明了他在小說創作上的非凡實力和潛質。《李白來了》等詩歌在傳統的韻味中植入口語、粗口和俚語,酣暢地表達了80後詩人的整體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體現了一個掙扎在物質時代的年輕詩人的抑鬱不滿和抗掙精神。他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救助,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賞。
劉衛東
劉衛東,網名周語,1983年生,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推薦理由:劉衛東的散文,一直在農村、土地、語言、思維、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氣勢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徵,變化萬端語言,有水的靈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劉衛東很容易成為一代散文大師。
張悅然
張悅然,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後留學新加坡。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 「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長篇小說《誓鳥》
推薦理由:張悅然的《誓鳥》對自己來說可以算得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是一個「偶像派玉女作家」,《誓鳥》是她的轉型之作,其敘述的宏大,題材的廣泛,都是她以前的作品中所沒有的。這部小說獲得2006年小說排行榜也足以說明其創作實力的雄厚。
恭小兵
恭小兵,男,漢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黃山人。中文界『80後』概念倡導者之一。5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04年8月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 04年9月出版青小說《雲端以上,水面以下》,04年11月出版殘酷青春小說《無處可逃》。
代表作:長篇小說《無處可逃》 中篇小說《恭小兵是我的好兄弟》
推薦理由:恭小兵作為80後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創作和經歷都可稱為一個特異的存在。他的小說的敘述語言散漫有度、快速而又准確、張揚而又隱忍,單刀直入式敘述結構舒緩有致,語言流暢富有節奏,言語幽默,大量運用有悖常理的表達方式。它給我們的思考是:究竟怎樣才算是成長?在80後這個群體中,很多人都自覺不自覺的把恭小兵當做老大。
李傻傻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於1981年11月,隆回人。200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南方日報社,被稱為「少年沈從文」。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過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
代表作:長篇小說《紅X》,短篇小說《雪地上的兔子》,詩歌《煙》
推薦語:李傻傻是2004年迅速崛起的80後實力派作家,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由《羊城晚報》出爐的一份最新的80後作家人氣排行榜上,李傻傻一舉蓋過韓寒和郭敬明,排到首位。作為80後中較早成名的作家,他憑借自己的獨特個性和實力贏得了諸多榮譽。詩歌《煙》中那種痛苦而又揪心的憤恨,《紅X》中的慾望糾結,以及《雪地上的兔子》中那種神秘的冰冷氣氛,都是他獨特的體驗和感悟。近兩年他雖然有些沉寂,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會有「出手」的一天。
小飯
小飯,原名范繼祖,筆名小飯,網名石普。1982年4月出生上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曾經做過青春文學雜志《花火》主編和《萌芽》雜志編輯。出版有《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毒葯神童》《螞蟻螞蟻》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螞蟻螞蟻》
推薦理由:小飯的經歷是一個傳統的文學青年的路子。在寫作上,他曾刻意模仿過王小波,之後又換了好幾個偶像,如余華、蘇童、殘雪。小飯曾經激烈地批評過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是能獲得文學獎項,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對「80年代後」作家只會寫些沒有深度的「青春文學」的成見。
邢榮勤
邢榮勤,1984年出生於安徽廬江,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理學學士。畢業後棄理從文,從事報刊編輯工作,業余時間寫作塗鴉。著有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代表作: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推薦語:
邢榮勤的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宣示,「80後的一代」一直被貼著負面標簽,但到今年年底,所有的「80後」都將成為成年人,「80後」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該書是對「80後」做一次正向的解讀。邢榮勤的雜文有著魯迅的犀利、粱實秋的幽默、錢鍾書的機智,深受讀者的歡迎,被媒體稱為「80後第一雜文作家」。
孫睿
孫睿,1981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草樣年華》《活不明白》《我是你兒子》,短篇小說集《朝三暮四》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草樣年華》
推薦理由:孫睿鮮活生動的文筆,幽默詼諧的文風,深得京味文學的精髓。常常使人在悵然若失之餘又忍俊不止。 作為一個北京孩子,他完全繼承了京味作家幽默灑脫的文風,他的小說有著王朔式的幽默,卻沒有王朔的油滑;有著王小波式的睿智,卻沒有王小波的炫耀;有著石康式的不吝,卻不像石康那樣一味地頹靡。
春樹
春樹,女,北京人,一九八三年出生,80後作家、朋克詩人。已出版長篇小說《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2條命》;短篇集《抬頭望見北斗星》、詩集《激情萬丈》,主編《80後詩選》。寫真集:《她叫春樹》。文集《春樹四年》。
代表作:長篇小說《北京娃娃》
推薦理由:2004年2月獲得過第五界網路金手指的網路文化先鋒獎。2004年2月成為美國《Time》的封面人物,美國人稱她為「新激進份子」。2004年6月成為《三聯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年接受央視《面對面》節目采訪,被認為是「一個有勇氣、有鬥志的人」。2004年9月應邀前往挪威參加國際藝術節,並接受當地電影學院學生要求拍攝了個人紀錄片。2005年在挪威放映。2005年獲《每日新報》等十幾家報紙所評「最具洞查力」作家獎。《北京娃娃》的版權已賣至美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芬蘭,挪威,日本,德國,以色列,香港,台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春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一些得以宣洩的憤怒,以及這個時代的青少年們的迷惘和叛逆。春樹一直被國內外媒體追捧,成為一個無所畏懼的80後朋克作家。盡管她的文學功底欠佳,甚至不及一般的80後作家,她成名的很多因素可以說在「文學」之外。但僅從影響力這一點來看,她還是不容忽視的,她的勇氣和不顧一切的直面現實的精神都為世人稱道。
王小天
王小天:男,1982年生,陝西人。2003年畢業於中南大學選礦系,大型圖書《我們,我們——80後的盛宴》策劃人之一,主編作品有《1—6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第七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現為《我們,我們》書系執行主編。創作小說有長篇小說《我和媽媽》.歷盡5年時間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說《櫻桃》備受看好,得到了多名知名文學家,作家,評論家的肯定,被數家媒體推崇為陝西文學的最新代表人物。
代表作:長篇小說《櫻桃》
推薦理由:陝西作家斷層的聲音越來越大,評論界認為,王小天的出現,將打破這一說法。被媒體稱為新生代頗具實力的小說家的王小天, 有希望與陳忠實、賈平凹、路遙並稱為「陝西四大家」。
姜銀
姜銀,80後美女作家,畢業於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班,做過編輯記者,曾為唐磊等不少唱片公司知名歌手當過經紀人,橫跨娛樂圈和文壇。2006年曾因「簡訊恐嚇姜銀」風波被媒體鬧得沸沸揚揚,近期熱傳黃覺已和徐靜蕾分手,戀上楊臣剛的緋聞女友姜銀......,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寂寞煙花》《銀色傾城》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寂寞煙花》
推薦理由:姜銀作為一個橫跨娛樂圈和文壇兩個圈子的美女作家,有著一般80後作家所沒有的感受,或許,你會說沒有看見她的什麼作品,你甚至可以說她壓根就不是一個作家。而她的可愛和可貴之處就在於她自己的坦盪,她曾經很坦白很自然地說:「我不是作家」。對於一個敢於秀出自己,敢於展示美的藝人,我們沒必要做出太多的非議。在她的種種事件的背後,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美麗的奮斗不息的身影。是處於無奈,還是處於必然。她的行為告訴我們:只擁有天仙的美貌是不夠的,上帝的恩賜只屬於上帝,而你還得活出自己來。
遠觀
遠觀,滿族,1981年生,河北承德人,2004年開始有隨筆,詩,小說作品收入20餘種文學選本,獲第三條道路八年詩歌獎。著有詩集《美色》,隨筆集《北方筆記》短篇小說集子《迅速集合》等。2006年上榜80作家,被河北日報,新浪,鳳凰網,承德晚報,承德廣播電視報,騰訊,中國新聞網等60多家網站報道,多家報紙轉載。
代表作:中長篇小說《血乳時代》《郝老屁》《又一次見到你》《夢飛瑤台那片紅》
推薦語 遠觀把鄉土作品和先鋒作品展現了出來,他的作品突破了傳統的方式,一些先鋒作品把人性的生活寫得淋漓盡致,盡管許多人不太喜歡先鋒性的小說,但是八零年後的先鋒寫作探索畢竟是有效的。他的實力和鋒芒會慢慢地露出來的。他正在開創自己的寫法,他正在突破文學的限制。不用說他是河北80後作家裡數一數二的了。
莫小邪
莫小邪,原名馬冬玲,1981年升於北京,80後著名詩人。2002年冬開始寫作,有小說,詩歌,雜文發表於《青年文學》《芙蓉》等雜志刊物。2003年至今,多首詩歌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新詩年鑒》。2002年任「詩江湖」駐站詩人至今。2003年在國內報刊書寫專欄。2004年在新浪開設情感作家專欄。2005年在北京策劃「讓詩歌回歸校園」獨立詩歌節。主要作品有詩集詩集《開往大腿的火車》,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感情不在服務區》《火柴男女》等
代表作:詩歌《兩不相欠》,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推薦理由:莫小邪的作品是那種你看了,好像看了又好像沒有看過的感覺。就像你看一本滿是灰塵的書,卻發現你看完後,卻沒有留下你自己的手指印,這就是莫小邪給你帶來的一種奇怪的感覺。我現在還不能比較完整說出他的小說要表達的意境,好像能觸摸,能感受,但是無法說出來,語言相對於張悅然來說,宛如清茶和烈酒的,情淡的你一開始就預想是一場很普通的事,於是就是那樣普通,你會沿著你想的得到肯定,看完一遍,你覺得好像沒看懂,好像沒有這么簡單,再來,接著你的心開始有種痛,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痛。第三次,你痛得很厲害,因為,莫小邪就是很邪地讓你走入一場怪圈,心底有一種軟肋狠狠地被她割了一下,沒有任何傷痕,是內傷。
侯珏
侯珏,原名侯建軍,1984年生於廣西三江。主要作品有詩集《在水上》、《地球之詩》,小說《柏拉圖的洞穴》等。現為網路編輯,業余編劇。
代表作:短篇小說《柏拉圖的洞穴》
推薦語 侯珏的文章具有鋒芒之處,雖然很少在期刊上看見他的小說,但是我們敢說侯珏的小說是廣西文壇里不可小看的,憑借他的作品,即使期刊再壓制,他的作品也是不錯的,因為他的小說突破了傳統,他敢於用柏拉圖的哲學打擊一切陳舊的文學俗套,他是一位很有實力的80後作家,一部《柏拉圖的洞穴》的文學作品足以使他成名。
廖宇靖
廖宇靖,80後作家。四川省作家,著有《你的微笑》《黃土鎮》等。
代表作:《你的微笑》《黃土鎮》
推薦語 1987年生於四川綿陽, 16歲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邊緣》,之後陸續出版小說及文集多部,獲獎無數。已出版專著:《邊緣》《零五印象》《單人床》,《你的微笑》即將出版)。2006年,默默無聞的廖宇靖終於勇敢的站在世人面前,經過《綿陽廣播電視報》《綿陽晚報》《四川法制報》《中學生》報道。2007年,毫不誇張的講是廖宇靖成了許多娛樂上的小主角,廖宇靖稱是陳曉旭兒子的事件在一片唏噓聲中淡了下去。但是我們讀了廖宇靖的作品之後,覺得他的作品很厚重。文采斐然。
張一一
張一一,湖南人在北京。未婚。混跡於文化圈和娛樂圈。寫字和創意為生。15歲出版散文集《望不到你容顏》。爾後又敷衍出青春小說《不》。《我不是人渣》和「中國第一部現身說法的炒作學」《一夜成名》等圖書多部。
代表作:《不》《我不是人渣》
推薦理由:有人認為張一一是炒作王,光屁股,追求名人,說這說那,其實在這個文學界,有時候大多數寫文字的人都難以被挖掘,難道80作家還指望別人給一口水嗎?張一一這么做有錯嗎? 早年做過搶×手的他,給唐磊代寫過長篇小說《丁香花》,也碰過無數次釘子。他的自我炒作和標榜雖然不值得效仿,但也不至於全盤抹殺。一個青年作家的成長歷程往往是曲折的,他也必須得一直尋找自己的出口,否則他將註定被生活拋棄,甚至不能自理。張一一的成名可以說是他自己思考和奮斗的結果,也是現今這個浮躁的時代,藝術家為實現自我的「突圍表演」。並且,他的小說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和文學性的。
韓寒
韓寒,1999年在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作為高一學生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隨後推出《三重門》《零下一度》《通稿2003》《長安亂》《就這么漂來漂去》 《一座城池》 《光榮日》等小說和散文集。先為職業賽車手。
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重門》 中篇小說《小鎮生活》 散文《杯中窺人》
推薦理由:韓寒寫在他博客上的個人公告是:「不參加研討會,交流會,筆會,不簽售,不講座,不剪綵,不出席時尚聚會,不參加頒獎典禮,不參加演出,不參加電視專訪,不寫約稿,不寫劇本,不演電視劇,不給別人寫序。」一個藝術家最難得最可貴的是個性的自由和獨立的人格,這一點韓寒做到了,因為他有這個資格和實力去做。作為80後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出道的作家,韓寒的身上一直承載著太多的東西,贊賞、批判、妒忌等等。光環籠罩下的他始終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許多優秀品質,有這些還不夠嗎?《杯中窺人》中文筆的犀利,《小鎮生活》的幽默和錯位,《三重門》中機智的語言,一致於直到在現在他的《三重門》仍然是一部沒人超越的青春小說。
Ⅱ 最文藝的小說排行榜(風弄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小說排行中國四大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1、老舍文學獎:該獎項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主要獎勵北京作者的創作和在京出版和發表的優秀作品,每兩至三年評選一次。獎項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劇本、電影電視劇和廣播劇。第三屆新增了新人佳作獎。
2、魯迅文學獎: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設立於1996年,全國性的獎項,各單項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四年評選一次魯迅文學獎大獎。
3、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
4、曹禺戲劇文學獎: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該獎項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始評於1981年,代表我國戲劇創作最高水準
網路小說作者的文筆?
我認為縱橫中文網大悔憶智冰(起點中文網杜大悔、紅袖添香學霸杜大悔)第一。
因為他似乎還未能完成從紙質文學向網路文學的轉型。
他的語言尚是所謂純文學的語言。
純文學是非常講究語言的。
所謂文學是語言的藝術。
到網文就成了情節的藝術,不怎麼講究語言。
大悔憶智冰由於對網路文學的無知,語言還是比較講究文學性的。
請看大悔憶智冰在他的網路小說里怎樣描寫黎明:
「路燈的光芒像一片樹葉一樣落下去了,窗外天空漸漸變白,又一個黎明。」
詩歌的語言啊!
再看他的第一本網路小說《微小說與小小說》置頂的那篇《三張五線譜》里的語言。
這篇小說寫那特殊年代一個音樂、愛情與恐怖、謀殺交織的傳奇故事,所以語言凄美,富於詩意。
《微小說與小小說》
101.三張五線譜
這個故事當年是地下故事,只能口口相傳。
一轉眼,時間就己過去將近半個世紀!那年盛夏的一天,早飯後不是很久,已經驕陽似火,從古鎮南邊綠溪河河岸的宋代古城牆望下去,河裡有一位姑娘在游泳。
此前古鎮幾乎沒有女性下河游泳,那正宗的游泳裝,居民也是第一次見到。
那條河清澈見底,河對岸的山蒼翠欲滴。
那時候提倡敢想敢幹,小夥子們很快打聽到這美女的來歷。原來她叫傅文潔,是省城的人,省城武鬥,為了躲武鬥,她和父親臨時到這小鎮居住,她父親是個教授。
由於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天再熱她也不敢下河游泳了。每天郵遞員要給她送來很多本鎮寄來的求愛信,她看了幾封之後就再已不拆開新的信件,她知道都是些什麼內容。
這天晚上她在院壩里唱一首哀傷的歌:
「親愛的哥哥喲,
接到你的來信,
知道你還是愛我的。
可我是資本家的女兒,
又怎能與你相配?」
這首歌是當時地下流行的歌曲之一,最早在知青中傳唱,女知青最愛,因為唱出了她們的心聲。雖說資本家的女兒沒有幾個,但是未上調回城之前誰也不敢接受別人的愛情:知青嫁給知青,將來子女都是農村戶口;子女戶口隨母,城裡幹部、工人找女知青的幾乎沒有。這首歌又好像是為傅文潔量身定做,她的家庭出身真的是資本家,那時出身成分以祖父輩來定,她父親是一所音樂學院的教授。
她唱的這首歌道出了她的心事:一旦人們知道了她的家庭出身,誰還會給她寫信?她於是把這首《知青戀歌》唱了又唱。這時候她最需要幫助,卻不敢向任何人求助,她不敢和父親回到日夜思念的省城去,因為省城裡造反和保守兩派武鬥非常激烈:武器從木棒、鋼管發展到小口徑步槍、沖鋒槍、輕機槍、重機槍,直到動用坦克、高射炮和艦艇;規模從巷戰發展到野戰,傷亡數字越來越大!就算武鬥平息,她父親不僅出身不好,還是「文藝黑線」人物,她怕父親再次被他的學生斗爭、毆打。
她的歌聲引來眾多當地青年,他們聽到高興處,不由得在院牆外熱烈鼓掌。
她連忙推門查看,青年們一窩蜂跑了。
當時她心情很亂,月色卻很好,她就走過月光下的石板街,來到鎮北有著一望無際的農田的郊外。那裡西邊遠處是黑黝黝的連綿的山,山下稻田,長滿稻穀,田邊谷穗沉甸甸地耷拉在田埂上。她又發現這里除了農田,還有一條從山裡蜿蜒而來的小溪。小溪閃著水光,野鳥叫著,四下蟲聲唧唧,蛙鼓一派,螢火蟲飛來飛去,這一帶真是富於田園的詩意。她想在這里唱歌,想在這里拉她心愛的小提琴,可是時間真是太晚了,況且她又天生膽小。
第二天一早,她出現在田野。
……
(這是故事的開端,後面還有發展、高潮和結局。故事的主體是一個青年拿三張五線譜去向這唱歌的美女「復仇」。)
1.剪紙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術,在我國流傳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戲曲2.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3.刺綉刺綉是在織物上刺制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綉的主要織物是絲綢和絲線中國武術4.中國武術即中國功夫5.塑作藝術塑作藝術是指以捏、塑、堆、納等方法為主製作的民間藝術品,其內容包括了泥塑、麵塑、陶塑、糖塑、米粉捏製品、紙漿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藝術
1、蝙蝠
《蝙蝠》是2014年3月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耽美小說,作者是風弄。本小說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白少情因白家被毀滅,從一個不懂世事的人變成一個忍辱負重的人。2、太子
《太子》是網路作家風弄的一篇耽美文。主要人物有詠琪、詠善。風弄,人稱弄大,作品主要為耽美。描寫細膩,作品構架宏大,深受廣大腐女和腐男擁護。
3、不能動
耽美界經典虐文,黑幫替身文,也是風弄大人較為出色的代表作之一,該作文筆成熟,催人淚下,這一點細節描寫處尤甚,是耽美文學中難得一見的好文。
4、孤芳不自賞
《孤芳不自賞》,中國網路人氣最高的女作家之一風弄的作品,2016年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數年來積聚了無數讀者好評,被評為「第一好看的帝後小說」。也是一部經典的男強女強古風小說。主要講述了鎮北王楚北捷與小敬安王的侍女白娉婷之間的愛情故事。
5、金玉王朝
《金玉王朝》是連載於米國度的耽美小說,作者是風弄。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白雪嵐和宣懷風的感情糾葛故事。宣懷風簡直恨死那個人了。若不是當年那傢伙不知用什麼方法,竟潛進他的房裡過了一夜,他不會被父親強迫送到英國讀書,也不會……讓他與真正喜歡的人分離。可在這既浮華又動盪的年代,沒有人能保證誰能永遠得勢,當年貴為一方司令的父親倒下了。
6、相會於加勒比海
《相會於加勒比海》作者風弄,曹出雲在加勒比海遇到同為失意人的方經世,誰知這一切都只是方經世的復仇。本以為這是離開田錦輝後的一個小小插曲,卻不料,變成一場悲劇的開端。
7、昨天
《昨天》作者風弄,憑我出色的臉孔和顯赫的家世,勾心鬥角的商場廝殺,只是任我悠遊,翻攪的一尺春水。榮家的敦厚長子——榮與將燃起我從未有過的豪情壯志,我將傾盡手中籌碼助他。是扶植弱者的同情心?還是打擊強者的樂趣?或是另有一個不願承認的理由,因為我已經愛上他。
8、跳水王子爆米花2
奪搭檔之仇不亞於奪妻之仇!杜元風為奪回米健,不惜公開向席夜白下戰帖,約戰春季錦標賽!搭檔爭奪戰一觸即發,杜元風為贏得比賽,與席夜白前搭檔周印容一拍即合,二人強強聯手,勝券在握!而就在這時,席夜白和米健之間卻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大問題!米健面對席夜白時會緊張,甚至情緒失控,壓力超大!
9、追逐
《追逐》作者風弄,他憎恨雲霄!憎恨這個由麗蓉娜妃生下的弟弟!身為父親正妃唯一的孩子,雖然很小就失去了母親,洛格依然是最被父親寵愛關注的孩子。母後的娘家,是國中的開國府爵,兩個舅舅,執掌著朝中的軍權。而他,是最聰慧、伶俐、有天分,被萬人愛戴景仰,聚集無限希望的大王子--王位的繼承者。
10、悲慘大學生活
《悲慘大學生活》是風弄的作品,講述的是當美好的大學生活被表哥所奴役,當美好的自由化為泡影,少年梁少瞳與表哥何永琪之間歡樂的大學同居生活,原著小說與漫畫會有不同。
最文藝的小說排行榜和風弄小說排行榜前十名的問題分享結束啦,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歡迎您下次再來哦!
Ⅲ 第七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有哪些
共四篇:
賈平凹《秦腔》
早在宣布評獎結果前,就有媒體爆料《秦腔》獲茅盾文學獎票數第一。56歲的賈平凹對此並不意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既感到意外,也不感到意外。」在前幾屆茅盾文學獎評選中,賈平凹一直是獲獎的熱門人選。他這樣評價自己的作品,「《秦腔》是我這么多年寫作中比較滿意的一部。它當然是一部文學作品,它是我對於一些社會現狀的記錄,我是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給時代留下些印記。」
正是對社會現狀的記錄,使得賈平凹的創作長盛不衰。「他早就應該得獎了!他是描寫中國當代農村功力最深的作家。」評論家楊揚用「名至實歸」形容賈平凹的獲獎。「《秦腔》未必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有足夠實力問鼎茅盾文學獎。」評論家張頤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市場經濟環境下,傳統的文化和價值觀受到的沖擊,以及特定地域人的生活變化,是賈平凹創作的一貫的風格。他作品的力量也來自於此。」
幾年前,賈平凹的《懷念狼》就曾因為幾票之差,而最終落選。楊揚告訴記者,此前莫言的作品也曾遭遇初評時全票通過,後被「刷掉」的命運。「賈平凹和莫言這樣的作家,不應該長時間與茅盾文學獎無緣。」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生存現狀及百年滄桑的長篇小說。在小說中,遲子建「化身」鄂溫克族最後一個女酋長,講述了一個弱小部落的生存故事。小說在《收獲》雜志上登載以來,受到讀者和評論家的熱切關注,被媒體稱為「最值得期待的書」之一。
小說以小見大,以一曲對弱小民族的輓歌,寫出了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悲哀,其文學主題具有史詩品格與世界意義。張頤武表示,遲子建是一位多年保持創作水準的女性作家。「雖然《額爾古納河右岸》可能在幾部獲獎作品中偏弱,但是寫作扎實文字耐讀,給人感覺未必眼前一亮,卻也有自己的特色。」
不過也有評論家認為遲子建的作品缺少變化。女性作家和東北作家,目前是評論喜歡追捧的兩大特質。楊揚坦言:「看東北作家現狀如何,不妨和蕭紅相比,看看是有所長進,還是有所遜色。」
周大新《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以亞洲最大水庫——丹江口水庫為地點,描述一個曾在北京打過工的鄉村女性暖暖與命運抗爭追求美好生活的不屈經歷。
「湖光山色的好風景,還有舒服的度假村,難以掩蓋城鄉之間的沖突,使得小說里那些人的價值觀遭到震撼和沖擊。」張頤武評價說。同樣,在評論家陳曉明眼中,《湖光山色》對鄉村的艱難發展做出了深刻的探討。「富起來之後,家庭倫理也同樣面臨考驗,夫妻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享富貴。社會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社會人文素質和個人精神品格的危機。」
《秦腔》、《湖光山色》,兩部描寫當下農村的小說,雙雙獲得茅盾文學獎,也讓評論界看到了一種信號。「鄉村敘述是當代小說的重頭戲,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大背景下,鄉村已經不是過去田園般的鄉村,它為當代文學提供了新的寫作資源。」評論家賀紹俊點評說,「當把物質與精神的矛盾引入到『田園』這曾經的烏托邦時,烏托邦具有了意識。」
麥家《暗算》
早在柳雲龍的電視劇《暗算》走俏熒屏之前,麥家就憑借小說《暗算》被文學圈看好。他小說的語言流暢詭異,卻又與獨特的內容完美結合,除文字被形容成「清瘦」外,他還被冠以「中國的丹·布朗」的美名。
《暗算》是一部反映無線電偵聽與密碼破譯的作品。「這樣的內容很枯燥很專業,在很多人看來平淡無奇,寫不出東西,但是他能寫得很有聲色。」楊揚稱麥家的小說體現了南方寫作特有的風格。「他的寫作有韌勁,雖然《暗算》、《聽風》一度在市場不被看好,但在中國小說學會年度排行榜上,麥家的作品好幾次名列前茅。生活經歷,給了他創作的質感,雖然故事的背景和題材是虛構的,但是不得不說他虛構得比真實還真實。」
張頤武則看重麥家小說偵探、驚險外殼下更深的內容:「人際關系的問題,還有人性的深度,都是這部類型小說之中能讓人回味很久的東西。」不過,也有評論認為麥家的小說其實「很市場」。評論家羅崗坦言:「暢銷不一定就是好的。」而對於眼下文學界「純文學」和「青春文學」漸漸加深的裂痕,評論認為,茅盾文學獎對此影響不大。「文學創作的格局很穩定。作家的寫作都保持自己的狀態。評獎是文學繁榮一部分,應看作是對作家的一種鼓勵。」
Ⅳ 中國的年輕優秀小說作家有哪些啊,快快快
比較好的年輕作家很多,以下只是他們中的一些佼佼者.
鄭小瓊:女,1980年生,2001年來東莞打工並寫詩,有多篇詩歌散文發表於《詩刊》《山花》《詩選刊》《星星》《天涯》《散文選刊》等報刊,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最佳等選本,曾參加第三屆全國散文詩筆會、詩刊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2007年獲得「利群*人民文學獎」。
代表作:詩歌《黃麻嶺》、《鐵》、《內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薦理由:鄭小瓊應該是2007年最受關注的80後詩人,先是獲得人民文學獎,接著是拒入作協所引起的議論。一個低學歷的寫作者、流水線工人、打工詩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簡歷。在某個意義上,鄭小瓊對詩歌和生活的態度,更像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她的詩歌充滿了對世界不公平的挑戰和蔑視,字里行間充斥著揪心的力量。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現就讀於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系。2003年發表處女作《姐姐的叢林》。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告別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說《莉莉》,長篇小說《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薦理由:自發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來,笛安已經贏得了傳統文學的關注。笛安以她的藝術敏感找到合適切入的角度,並舉重若輕地完成了她的敘述。她的小說涉及敬畏與諒解,愛情與權力,尊嚴感與命運承擔等等帶有終極價值的觀念。此種觀念表達,通過細膩委婉的敘述而動人如歌。
蘇瓷瓷
蘇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醫學院畢業,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開始詩歌寫作。有作品發表於《花城》的刊物。曾獲得「春天文學獎」。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入圍「2006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現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伴娘》
推薦理由:蘇瓷瓷的作品不多,出面也不多,應該算是80後最為低調的作家。但就在其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我們看出了她對於文學的追求以及對自己的嚴厲。曾經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經歷,使她的小說習慣於捕捉生活的「非常態」和人性的隱秘癲狂——作者自言「覺得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麗妮,快跑》等小說的故事以及結局錯亂而詭異,這是80後作家寫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許多餘
許多餘,1983年生於大別山。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 獲得過數十個文學獎項。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2007年五月組織大型慈善募捐,反響強烈。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詩歌《李白來了》
推薦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蠶食》中對生存規律的質疑,《遠方》中幾代人尋找的過程,無不彰顯出一個執著的藝術家堅守自我和捍衛尊嚴的堅定信念。《遠方》作為80後中唯一一部純文學作品入選2006-2007年「中國網路文學節」長篇小說前十強,這也證明了他在小說創作上的非凡實力和潛質。《李白來了》等詩歌在傳統的韻味中植入口語、粗口和俚語,酣暢地表達了80後詩人的整體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體現了一個掙扎在物質時代的年輕詩人的抑鬱不滿和抗掙精神。他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救助,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賞。
劉衛東
劉衛東,網名周語,1983年生,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推薦理由:劉衛東的散文,一直在農村、土地、語言、思維、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氣勢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徵,變化萬端語言,有水的靈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劉衛東很容易成為一代散文大師。
張悅然
張悅然,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後留學新加坡。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 「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長篇小說《誓鳥》
推薦理由:張悅然的《誓鳥》對自己來說可以算得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是一個「偶像派玉女作家」,《誓鳥》是她的轉型之作,其敘述的宏大,題材的廣泛,都是她以前的作品中所沒有的。這部小說獲得2006年小說排行榜也足以說明其創作實力的雄厚。
恭小兵
恭小兵,男,漢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黃山人。中文界『80後』概念倡導者之一。5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04年8月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 04年9月出版青小說《雲端以上,水面以下》,04年11月出版殘酷青春小說《無處可逃》。
代表作:長篇小說《無處可逃》 中篇小說《恭小兵是我的好兄弟》
推薦理由:恭小兵作為80後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創作和經歷都可稱為一個特異的存在。他的小說的敘述語言散漫有度、快速而又准確、張揚而又隱忍,單刀直入式敘述結構舒緩有致,語言流暢富有節奏,言語幽默,大量運用有悖常理的表達方式。它給我們的思考是:究竟怎樣才算是成長?在80後這個群體中,很多人都自覺不自覺的把恭小兵當做老大。
李傻傻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於1981年11月,隆回人。200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南方日報社,被稱為「少年沈從文」。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過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
代表作:長篇小說《紅X》,短篇小說《雪地上的兔子》,詩歌《煙》
推薦語:李傻傻是2004年迅速崛起的80後實力派作家,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由《羊城晚報》出爐的一份最新的80後作家人氣排行榜上,李傻傻一舉蓋過韓寒和郭敬明,排到首位。作為80後中較早成名的作家,他憑借自己的獨特個性和實力贏得了諸多榮譽。詩歌《煙》中那種痛苦而又揪心的憤恨,《紅X》中的慾望糾結,以及《雪地上的兔子》中那種神秘的冰冷氣氛,都是他獨特的體驗和感悟。近兩年他雖然有些沉寂,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會有「出手」的一天。
小飯
小飯,原名范繼祖,筆名小飯,網名石普。1982年4月出生上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曾經做過青春文學雜志《花火》主編和《萌芽》雜志編輯。出版有《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毒葯神童》《螞蟻螞蟻》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螞蟻螞蟻》
推薦理由:小飯的經歷是一個傳統的文學青年的路子。在寫作上,他曾刻意模仿過王小波,之後又換了好幾個偶像,如余華、蘇童、殘雪。小飯曾經激烈地批評過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是能獲得文學獎項,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對「80年代後」作家只會寫些沒有深度的「青春文學」的成見。
邢榮勤
邢榮勤,1984年出生於安徽廬江,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理學學士。畢業後棄理從文,從事報刊編輯工作,業余時間寫作塗鴉。著有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代表作: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推薦語:
邢榮勤的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宣示,「80後的一代」一直被貼著負面標簽,但到今年年底,所有的「80後」都將成為成年人,「80後」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該書是對「80後」做一次正向的解讀。邢榮勤的雜文有著魯迅的犀利、粱實秋的幽默、錢鍾書的機智,深受讀者的歡迎,被媒體稱為「80後第一雜文作家」。
孫睿
孫睿,1981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草樣年華》《活不明白》《我是你兒子》,短篇小說集《朝三暮四》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草樣年華》
推薦理由:孫睿鮮活生動的文筆,幽默詼諧的文風,深得京味文學的精髓。常常使人在悵然若失之餘又忍俊不止。 作為一個北京孩子,他完全繼承了京味作家幽默灑脫的文風,他的小說有著王朔式的幽默,卻沒有王朔的油滑;有著王小波式的睿智,卻沒有王小波的炫耀;有著石康式的不吝,卻不像石康那樣一味地頹靡。
春樹
春樹,女,北京人,一九八三年出生,80後作家、朋克詩人。已出版長篇小說《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2條命》;短篇集《抬頭望見北斗星》、詩集《激情萬丈》,主編《80後詩選》。寫真集:《她叫春樹》。文集《春樹四年》。
代表作:長篇小說《北京娃娃》
推薦理由:2004年2月獲得過第五界網路金手指的網路文化先鋒獎。2004年2月成為美國《Time》的封面人物,美國人稱她為「新激進份子」。2004年6月成為《三聯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年接受央視《面對面》節目采訪,被認為是「一個有勇氣、有鬥志的人」。2004年9月應邀前往挪威參加國際藝術節,並接受當地電影學院學生要求拍攝了個人紀錄片。2005年在挪威放映。2005年獲《每日新報》等十幾家報紙所評「最具洞查力」作家獎。《北京娃娃》的版權已賣至美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芬蘭,挪威,日本,德國,以色列,香港,台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春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一些得以宣洩的憤怒,以及這個時代的青少年們的迷惘和叛逆。春樹一直被國內外媒體追捧,成為一個無所畏懼的80後朋克作家。盡管她的文學功底欠佳,甚至不及一般的80後作家,她成名的很多因素可以說在「文學」之外。但僅從影響力這一點來看,她還是不容忽視的,她的勇氣和不顧一切的直面現實的精神都為世人稱道。
王小天
王小天:男,1982年生,陝西人。2003年畢業於中南大學選礦系,大型圖書《我們,我們——80後的盛宴》策劃人之一,主編作品有《1—6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第七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現為《我們,我們》書系執行主編。創作小說有長篇小說《我和媽媽》.歷盡5年時間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說《櫻桃》備受看好,得到了多名知名文學家,作家,評論家的肯定,被數家媒體推崇為陝西文學的最新代表人物。
代表作:長篇小說《櫻桃》
推薦理由:陝西作家斷層的聲音越來越大,評論界認為,王小天的出現,將打破這一說法。被媒體稱為新生代頗具實力的小說家的王小天, 有希望與陳忠實、賈平凹、路遙並稱為「陝西四大家」。
姜銀
姜銀,80後美女作家,畢業於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班,做過編輯記者,曾為唐磊等不少唱片公司知名歌手當過經紀人,橫跨娛樂圈和文壇。2006年曾因「簡訊恐嚇姜銀」風波被媒體鬧得沸沸揚揚,近期熱傳黃覺已和徐靜蕾分手,戀上楊臣剛的緋聞女友姜銀......,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寂寞煙花》《銀色傾城》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寂寞煙花》
推薦理由:姜銀作為一個橫跨娛樂圈和文壇兩個圈子的美女作家,有著一般80後作家所沒有的感受,或許,你會說沒有看見她的什麼作品,你甚至可以說她壓根就不是一個作家。而她的可愛和可貴之處就在於她自己的坦盪,她曾經很坦白很自然地說:「我不是作家」。對於一個敢於秀出自己,敢於展示美的藝人,我們沒必要做出太多的非議。在她的種種事件的背後,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美麗的奮斗不息的身影。是處於無奈,還是處於必然。她的行為告訴我們:只擁有天仙的美貌是不夠的,上帝的恩賜只屬於上帝,而你還得活出自己來。
遠觀
遠觀,滿族,1981年生,河北承德人,2004年開始有隨筆,詩,小說作品收入20餘種文學選本,獲第三條道路八年詩歌獎。著有詩集《美色》,隨筆集《北方筆記》短篇小說集子《迅速集合》等。2006年上榜80作家,被河北日報,新浪,鳳凰網,承德晚報,承德廣播電視報,騰訊,中國新聞網等60多家網站報道,多家報紙轉載。
代表作:中長篇小說《血乳時代》《郝老屁》《又一次見到你》《夢飛瑤台那片紅》
推薦語 遠觀把鄉土作品和先鋒作品展現了出來,他的作品突破了傳統的方式,一些先鋒作品把人性的生活寫得淋漓盡致,盡管許多人不太喜歡先鋒性的小說,但是八零年後的先鋒寫作探索畢竟是有效的。他的實力和鋒芒會慢慢地露出來的。他正在開創自己的寫法,他正在突破文學的限制。不用說他是河北80後作家裡數一數二的了。
莫小邪
莫小邪,原名馬冬玲,1981年升於北京,80後著名詩人。2002年冬開始寫作,有小說,詩歌,雜文發表於《青年文學》《芙蓉》等雜志刊物。2003年至今,多首詩歌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新詩年鑒》。2002年任「詩江湖」駐站詩人至今。2003年在國內報刊書寫專欄。2004年在新浪開設情感作家專欄。2005年在北京策劃「讓詩歌回歸校園」獨立詩歌節。主要作品有詩集詩集《開往大腿的火車》,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感情不在服務區》《火柴男女》等
代表作:詩歌《兩不相欠》,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推薦理由:莫小邪的作品是那種你看了,好像看了又好像沒有看過的感覺。就像你看一本滿是灰塵的書,卻發現你看完後,卻沒有留下你自己的手指印,這就是莫小邪給你帶來的一種奇怪的感覺。我現在還不能比較完整說出他的小說要表達的意境,好像能觸摸,能感受,但是無法說出來,語言相對於張悅然來說,宛如清茶和烈酒的,情淡的你一開始就預想是一場很普通的事,於是就是那樣普通,你會沿著你想的得到肯定,看完一遍,你覺得好像沒看懂,好像沒有這么簡單,再來,接著你的心開始有種痛,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痛。第三次,你痛得很厲害,因為,莫小邪就是很邪地讓你走入一場怪圈,心底有一種軟肋狠狠地被她割了一下,沒有任何傷痕,是內傷。
侯珏
侯珏,原名侯建軍,1984年生於廣西三江。主要作品有詩集《在水上》、《地球之詩》,小說《柏拉圖的洞穴》等。現為網路編輯,業余編劇。
代表作:短篇小說《柏拉圖的洞穴》
推薦語 侯珏的文章具有鋒芒之處,雖然很少在期刊上看見他的小說,但是我們敢說侯珏的小說是廣西文壇里不可小看的,憑借他的作品,即使期刊再壓制,他的作品也是不錯的,因為他的小說突破了傳統,他敢於用柏拉圖的哲學打擊一切陳舊的文學俗套,他是一位很有實力的80後作家,一部《柏拉圖的洞穴》的文學作品足以使他成名。
廖宇靖
廖宇靖,80後作家。四川省作家,著有《你的微笑》《黃土鎮》等。
代表作:《你的微笑》《黃土鎮》
推薦語 1987年生於四川綿陽, 16歲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邊緣》,之後陸續出版小說及文集多部,獲獎無數。已出版專著:《邊緣》《零五印象》《單人床》,《你的微笑》即將出版)。2006年,默默無聞的廖宇靖終於勇敢的站在世人面前,經過《綿陽廣播電視報》《綿陽晚報》《四川法制報》《中學生》報道。2007年,毫不誇張的講是廖宇靖成了許多娛樂上的小主角,廖宇靖稱是陳曉旭兒子的事件在一片唏噓聲中淡了下去。但是我們讀了廖宇靖的作品之後,覺得他的作品很厚重。文采斐然。
張一一
張一一,湖南人在北京。未婚。混跡於文化圈和娛樂圈。寫字和創意為生。15歲出版散文集《望不到你容顏》。爾後又敷衍出青春小說《不》。《我不是人渣》和「中國第一部現身說法的炒作學」《一夜成名》等圖書多部。
代表作:《不》《我不是人渣》
推薦理由:有人認為張一一是炒作王,光屁股,追求名人,說這說那,其實在這個文學界,有時候大多數寫文字的人都難以被挖掘,難道80作家還指望別人給一口水嗎?張一一這么做有錯嗎? 早年做過搶×手的他,給唐磊代寫過長篇小說《丁香花》,也碰過無數次釘子。他的自我炒作和標榜雖然不值得效仿,但也不至於全盤抹殺。一個青年作家的成長歷程往往是曲折的,他也必須得一直尋找自己的出口,否則他將註定被生活拋棄,甚至不能自理。張一一的成名可以說是他自己思考和奮斗的結果,也是現今這個浮躁的時代,藝術家為實現自我的「突圍表演」。並且,他的小說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和文學性的。
韓寒
韓寒,1999年在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作為高一學生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隨後推出《三重門》《零下一度》《通稿2003》《長安亂》《就這么漂來漂去》 《一座城池》 《光榮日》等小說和散文集。先為職業賽車手。
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重門》 中篇小說《小鎮生活》 散文《杯中窺人》
推薦理由:韓寒寫在他博客上的個人公告是:「不參加研討會,交流會,筆會,不簽售,不講座,不剪綵,不出席時尚聚會,不參加頒獎典禮,不參加演出,不參加電視專訪,不寫約稿,不寫劇本,不演電視劇,不給別人寫序。」一個藝術家最難得最可貴的是個性的自由和獨立的人格,這一點韓寒做到了,因為他有這個資格和實力去做。作為80後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出道的作家,韓寒的身上一直承載著太多的東西,贊賞、批判、妒忌等等。光環籠罩下的他始終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許多優秀品質,有這些還不夠嗎?《杯中窺人》中文筆的犀利,《小鎮生活》的幽默和錯位,《三重門》中機智的語言,一致於直到在現在他的《三重門》仍然是一部沒人超越的青春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