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現代文閱讀訓練小說閱讀
1. 高中現代文閱讀如何賞析小說情節
捉住一些有情感,有用的詞語,句子
2. 高考現代文閱讀怎麼做,平時怎麼訓練
買本書做
高三一輪復習的時候老師會講一些答題技巧
答題語言等基礎知識
基本的思路就是分段,理清思路,抓重點句子,找隱含意義等,這里說不清楚的。我有個課件你看一下
2007年高考散文閱讀突破訓練與練習題
訓練點:
1.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考查的是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作進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一段文字內容很多,可以分別歸納出其內容要點,還可以用一句或幾句話來概括其核心意思。
本考點通過分析辨別、篩選組合、闡釋述解、歸納概括等方法,檢測考生歸納概括語言文字的能力。其測試能力層級為C。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語句、語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和要點。它常常從以下三個方面出題來檢測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高低:能否對具體的內容(比如某一段落)加以概括,能否對整篇文章的中心加以歸納,能否對文中含蓄的內容(比如某些人、某些事的特點)加以解說。考查的題型靈活多樣,可以是客觀選擇題,也可以是主觀簡答題或填空題等。
解題時,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帶著題目,通讀全文,把握大意。
(2)對照考題,找到答題區間,篩選出相關的語言材料,選好答題的角度,組織好答題的語言。
(3)快速瀏覽全文,驗證答案。
為了真正達到准確地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和中心意思這一目的,還需要重視以下幾點:
⑴注意理清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點句、歸納句,這些句子常常是提煉文段(或全文)內容要點(或中心意思)的依據。
⑵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現的詞語、意義相近的詞語,這些詞語是內容要點、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現,不可忽視。
⑶概括時,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層次要恰當,內容要涵蓋得全面正確,概念要限制准確,表述要精練確切。
⑷注意弄清作品的社會背景,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知人論世,這是准確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條件。
⑸充分利用題干所提供的信息。
要充分發掘題干中所隱含的有效信息,從題干中尋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准確答題。
⑹藉助歸納概括內容要點、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2.鑒賞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審美活動,設置本考點的目的是為了檢測考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其能力層級為E。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鑒賞文學形象,應以整體閱讀為基礎,注意形象的特徵、意義以及語言背景。文學作品的形象是廣義的,既包括具體人物,也包括典型環境下的具體群體或個體,甚至於是一種意象,一種精神的象徵。另外,文學形象都是在互相聯系的生活畫面中刻畫而成的,因而要立足現實,聯系時代,依據整個作品來鑒賞文學形象;同時,還要通過作品的語言,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以便更好地把握形象。
(2)鑒賞文學語言,首先應該弄清文學語言生動、形象、富於感情的基本特點,其次還應該明白精到、奇妙、鮮活是文學語言的高級檔次。品味作品的語言,應該在領會原文、弄清語境的基礎上,注意從語言的貼切、修辭的精妙、聯想的豐富、意蘊的深刻、句式的靈活多樣等方面去思考作品的語言魅力。鑒賞作品的語言,要突出以下內容:①分析語言特點,如准確、簡練、生動、形象等;②把握語言風格、如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③辨析修辭手法以及表達效果。
(3)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應該聯系文章的主旨與背景,聯系作品的具體內容與語境。表達技巧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表達文章的內容。表達技巧主要包括:①表達方式;②表現手法;③選材剪材;④行文的結構;⑤意境的創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的運用等。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技巧,都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因此,分析語言、理解文章內容,必須認識表達技巧的作用。
解答這類題應注意以下四點:
(1)先讀題目,明確要求。然後,再帶著問題仔細地讀文章,這樣有助於很快地找到答案。
(2).把握全文,順序作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亂試題順序,因為命題者在安排題目順序時往往有整體構思,上下題往往有關聯。
(3)分辨題型,因題制宜。一般說來,考題的形式不外乎為選擇題、是非題、填空題、簡答題等,做題時應該根據題型的不同特點進行解答。對於選擇題的選擇項要進行比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確差異,去偽存真。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與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擾,選出正確的選項。
友情提醒:
一、文學作品閱讀的客觀題主要考查鑒賞和評價能力,設題時大多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盲目聯系作者
賞析題備選項設題時,往往把文章中描述的內容所體現的具象的生活意義或抽象的精神意義全部與作者的情感、思想聯系起來,造成一種錯誤的表述。
2.胡亂聯想推測
散文描述的事物、景物和人物都與文章表達的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語句都有著深刻的內涵的寓意。而選項卻利用文章中的段落、句子或詞語胡亂推測、聯想、聯系,毫無根據地生發出不切合實際的觀點、思想等。
3.真假判斷融合
散文對人、情、事、物、理的表述,是多角度、多層次的,但選項往往故意片面地表述,真真假假,隨意結合,造成內容的真實與虛假的判斷混雜。
4.局部和整體混合
無論文章的語言還是作者的觀點態度或文章的主旨,都是通過全篇內容完整地表現出來的;局部內容是為整體服務的,是隸屬於全文的。但選項故意把局部的意思說成整體的內容,造成選項的錯誤表述。
二、解答散文閱讀的主觀題,往往容易犯以下的錯誤:
1.缺乏整體觀念,不注意前後文的聯系,只取一點,不計其餘。
2.不能充分利用原文的關鍵詞句,忽視其明確的提示性與暗示性。
3.不能以作品的思想內容為前提,去鑒賞表達技巧;不能依據表達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調和思想內容。不能充分利用聯想與想像去體味、補充、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對語言的感悟去體味作品語言的精妙。
4.不能抓住文體特點,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體知識,巧妙答題。
5.思維定勢,不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意拔高,隨意貶損。
3. 高中現代文閱讀,哪本書比較好
現在高中現代文閱讀的材料大多出自當代作家,像魯迅這樣的作家很難會考到,看些散文和短篇小說,買些當代散文鑒賞,近代散文鑒賞之類的集子是為了提高閱讀素養。另外還有一些文藝性稍強點的雜志也要看看,比如百花文藝的《散文》,《雜文選刊》之類的,我當年高考的閱讀居然就是我在《散文》上看過的一篇文章,那叫一個激動啊
4. 關於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有什麼好的教輔書嗎
到書店找一些高考歷年的真題和模擬試題,就是找接近高考的,訓練文學能力,提高閱讀水平。我是黑龍江的,不知道你是哪的,我們用的是全國卷2,現在的高考試題閱讀命題趨勢基本上是,分為科技文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科技文閱讀:有3道選擇題,答案都在原文里,很簡單。實用類文本閱讀:新聞和傳記等比較貼近生活的。文學類文本閱讀:短篇小說
5.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和作文怎樣訓練
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閱讀:上到高中,就基本已經掌握了一種能力——看一篇文章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歌頌/贊美什麼,可是,我們老師說人人都會讀懂,只是怎樣去表達,那就是要在練習的過程中看一下參考答案是怎樣答的。其他題目,比如說「這個段話有什麼作用」……網上有一些模板可以參考,如
1.根據文章分析(概括)……(文章描述對象)的特點。
答:①分條列舉。②從文中找信息(相關句子)。③盡可能多
2.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答:①有特殊手法(修辭等)的要指出來。②關鍵詞的意思。③表面意義和深層含義。④結合文章中心說明作用和表達的情感。
3.分析某段(句)文字的作用。(結合原文)
答:①結構方面:(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開頭)首尾呼應)②內容方面:(開篇點題、抒發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③寫法上:(氣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為後文作鋪墊、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④情感方面:……
4.作者為什麼要說……?
答:①從文中找到這句話。②寫出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③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5.你認為……好不好?為什麼?
答:表明態度。(一般都是同義/好)①從文中找到這句話。②寫出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③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6.根據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大意
答:作者通過寫 ,表達了作者對 (熱愛、贊美、批判、呼籲……)抒發了作者 的感情。
……(還有很多)
作文:現在是高二,就要看看高考滿分作文,用筆記本摘錄一些好詞好句(或者說買一些高考滿分作文好詞好句的書,如《高考滿分作文妙語卷》)
除此之外,為了應付議論文還要記幾個偉大人物的事跡(一些事跡可以通用,比如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那個保護滇池的張正祥,可以運用到保護環境/責任/……)
作文還要注意開頭和結尾,要知道閱卷老師改卷的速度像掃描儀那樣的..
6.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哪本練習冊好
我沒見練過現代的,我用過了發現並不好用,因為他的答題太不正了,我建議你把以前卷子拿來看看,因為畢竟老師出的。很對高考模式
7. 有哪些適合高中生訓練語文現代文閱讀的練習書
到書店找一些高考歷年的真題和模擬試題,就是找接近高考的,訓練文學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我是黑龍江的,不知道你是哪的,我們用的是全國卷2,現在的高考試題閱讀命題趨勢基本上是,分為科技文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
科技文閱讀:有3道選擇題,答案都在原文里,很簡單。
實用類文本閱讀:新聞和傳記等比較貼近生活的。
文學類文本閱讀:短篇小說
8. 求前輩賜教有什麼比較好的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訓練 以及作文寫作經驗
(1)針對課文設計的小練筆。在教學《早晨》一課時,用言語給花兒描繪一幀小照。在學習《一個人和一幅畫》時,作者對老人外貌的描寫,尤其是對老人手的細致刻畫,體現人物的品質。我讓學生觀察周圍親人的手,抓住手的特點,寫出自己的感受。有些學生很讓我意外,他們還採用對比手法,將媽媽或奶奶的手與自己的手對比,寫出他們的辛勞,自己很幸福;
(2)針對班裡舉行的一些活動讓學生寫作。如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班裡舉行背誦比賽,學生親身經歷,親自感受,很有寫作慾望,指導完寫法後,學生很快投入進去,下課鈴打響了學生仍伏桌寫作,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當時我記的很清楚,溫家盾同學說:「老師,平時我無話可說,今天我都剎不住車了。」一句話道出只要有內容,學生是樂於寫作的,別忘了,這也是一種享受啊!
(3)有時,我也會人為創造一些寫作的機會。有一次,為了訓練語言描寫,這里先插敘一段內容,簡單介紹一下我班同學寫作方面的一些基本情況:我班今年學生基礎較差,大多數學生錯別字較嚴重,內容敘述不具體,作文選材不新穎,語言描寫還停留在形式單一,如:我說,媽媽說,我說,媽媽說;內容簡單,無說話人的動作,神態,語速等方面的描寫。我在理論指導完後,隔一天,我就創造了一個訓練的機會。一走進課堂,我就高興地對學生說:「同學們,明天是星期六,我們班組織一次郊遊怎麼樣?一句話在學生中間炸開了花。先是一人質疑,後很多人爭論去哪兒,如何去,帶什麼,熱鬧極了。當我說,這是為了訓練語言描寫而撒的善意的謊言時,學生一片嘩然、失望。隨後,我適時引導,讓學生把剛才的場面描寫下來,注意說話人的動作、神態、語速及一人說,兩人爭論,多人討論等場面的描寫,結果讓我非常滿意,說話形式有說話人在前,在後,在中間,省略說話人,內容非常豐富、具體。
(4)針對突發情況進行寫作。前些天,今冬第一場大雪悄然而至,剛好那節課輪到我上課,那節課本來讓學生寫條格筆記上的作業,但窗外越下越大的雪花,不時吸引學生的眼球,從學生那偷瞥的眼神中,我似乎感覺到學生的寫作慾望在蠢蠢欲動,我順應民心,叫停學生,課堂教學轉為觀察窗外的雪花。下課了,又讓學生觀察操場上學生的活動,放學生出去打雪仗,丟雪球。20分鍾小課,一篇篇生動、真實的作文躍然紙上。有時我想,語文老師需要有點「神經質」。(
5)開展大閱讀。剛接手,讓學生每人准備一本自己感興趣的較厚的故事性較強的書,每天規定至少看多少頁。自己的書看完了,可以在班級內交換看,只要你能回答上書主人的十個問題,就可以從老師這里積攢一個換書卡,一定數量,老師獎勵一本袖珍小書,禮物很輕,但學生積極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