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是現代小說精簡之作
Ⅰ 《尤利西斯》這本書現代人值得去讀么
尤利西斯和巴黎聖母院之類的作品是有明顯差別的,呼嘯山莊、巴黎聖母院等等著作可以看成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它們有很縝密的情節和深邃的寓意;但尤利西斯不同,它是現代小說的代表作,它恰恰反映的是現代人生存於現代社會中的苦惱、焦慮等等精神狀態。而現代小說的最明顯特徵就是情節越來越淡化,它更傾向於人物的內心世界。
之所以你讀不懂意識流,是因為你觀念中「閱讀小說」的概念還停留在傳統小說的模式上,如果想讀懂意識流,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意識流,當你真正理解了意識流的意義和它的技巧的時候,你沒准會痴迷進來。
但話又說回來,現代小說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難於閱讀,並且閱讀現代小說已經不能成為一種娛樂,所謂現代小說的娛樂性消失殆盡,閱讀它或許會很「累」,最麻煩的是許多現代小說的哲學意義非常強烈,並不是大多數人可以理解可以讀的進去的,所以要想閱讀現代小說我看還是隨緣吧。
總之,讀現代小說已經不能作為大多數人的一種娛樂消遣方式了。
Ⅱ 尤利西斯的作品影響
1921年《尤利西斯》在美國和英國遭禁,直到1922年才由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屋出版了單行本。
第一版的《尤利西斯》已經拍賣到了每冊10萬英鎊。在每年的6月16日,也就是奧波德·布盧姆在漫步都柏林的那一天,全世界的喬迷都會舉辦慶典紀念這部發明了現代小說形式的著作。
Ⅲ 為什麼說《尤利西斯》是意識流小說的經典作品
《尤利西斯》的成功之處,在於對人物內心的細致刻畫。喬伊斯以他驚人的文學功底,用一百萬字講述了三個人物在十八個小時內的活動。《尤利西斯》雖篇幅巨大,但毫無贅言,喬伊斯以他對人生和生活的認識和細膩的洞察力,描寫了主人公的行動,語言和細微心理變化。《尤利西斯》中對內心活動的描寫出神入化,三位主人公的每個細微的思想變化,都清晰真切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諸如說《尤利西斯》的第三章,喬伊斯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刻畫了布盧姆的心理活動。
《尤利西斯》的第一主人公布盧姆是一位匈牙利裔的猶太人,他在都柏林的報社做廣告推銷員。布盧姆這一形象的價值超越了固有的身份,喬伊斯用自己深刻的社會經驗和扎實的文學功底,把千千萬萬的愛爾蘭市民都集中到了布盧姆身上。布盧姆的經歷和性情,也恰恰屬於諸多愛爾蘭市民。
布盧姆的生活抱經滄桑,他幼子夭折,妻子不貞,自己常自欺欺人地在名存實亡的愛情中掙扎彷徨。布盧姆人到中年卻一無所成,面對比自己薪水高幾倍的莫莉,他自卑並且不自信。但布盧姆另一方面又自恃清高,甚至不願與吃相不雅觀的顧客在一個飯館用餐。布盧姆熱心血性,俠義地幫助醉酒的斯蒂芬。但另一方面,他也有著貪婪委瑣的慾望,甚至曾試圖欺侮一名海灘邊的殘廢少女。
布盧姆苦悶彷徨,充滿矛盾。他對現實迷茫但又充滿希望,無奈但又期待奇跡。布盧姆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和進取的目的,生活和事業都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布盧姆的頹廢,正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愛爾蘭市民的孤獨,迷茫和絕望。
喬伊斯將他十六年對於生活和社會的理解,都全部濃縮到了《尤利西斯》中,同時它又是一部價值超越了社會現實的著作,並且上升到了哲學的深度。
Ⅳ 尤利西斯的內容簡介
該小說講述的是青年詩人斯蒂芬尋找一個精神上象徵性的父親和布盧姆尋找一個兒子的故事。斯蒂芬已經有了一個生理上的父親西蒙·迪達勒斯,但是斯蒂芬只把他當成肉體上的父親,他認為自己有能力變得成熟,也可以成為一名父親,然而,由於父親西蒙·迪達勒斯的批評和缺乏理解並沒有成功。
因此斯蒂芬所尋找的父親只能是一個象徵性的父親,這個父親可以允許斯蒂芬自己也成為一名父親。布盧姆尋找兒子從很大程度上講則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後代來鞏固自己的身份和延續香火。由此可見,斯蒂芬和布盧姆兩人都希望通過尋求為父之道來鞏固他們各自的身份。
喬伊斯通過描述一天內發生的單一事件向人們展示了一幅人類社會的縮影,通過對一個人一天日常生活和精神變化的細致刻畫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悲與喜,英雄與懦夫的共存以及宏偉與沉悶的同現。
《尤利西斯》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22年。《尤利西斯》作為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被譽為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首,並被奉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
(4)尤利西斯是現代小說精簡之作擴展閱讀
作品裡沒有正面描寫受命於祖國危難之際馳騁疆場、殺敵禦侮的英雄業績,也沒有抒寫金戈鐵馬的壯志豪情。但是,作者以他自己獨特的經歷與體驗為基礎,以超越本民族局限的客觀視角,站在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弱小民族一邊,用獨出心裁的藝術形式,尤其是通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意識的自然流動,描寫了愛爾蘭的歷史與現狀,揭露了殖民統治的罪惡,弘揚了民族解放精神。
在《尤利西斯》中,喬伊斯的人物描寫藝術充分體現了神話與現實之間的巧妙結合和有機統一。他不僅以荷馬長篇史詩《奧德賽》中的英雄尤利西斯的名字作為小說的書名,而且還使其筆下的主要人物在都柏林一天的活動與古希臘神話中的某些人物傳奇般的經歷相互對應。
喬伊斯還採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表現不同人物的內心獨白。在他看來,既然人物的性格、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不盡相同,那麼,他們的內心獨白形式也必然千差萬別。他十分強調內心獨白的表意功能,往往將其所表現的「自我」作為對人物性格的一種曝光。因此,在《尤利西斯》中,每個人物的內心獨白都富有極其鮮明的個性,對渲染人物的形象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Ⅳ 尤利西斯的作品評論
愛爾蘭著名作家羅迪·道伊爾(Roddy Doyle)在2004年的時候就曾批判《尤利西斯》乏味、過長,被評價過高,他說「人們總將《尤利西斯》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部小說之一,但我真的懷疑他們是否為這部小說感動過。」
《尤利西斯》是愛爾蘭現代主義作家詹姆斯·喬伊斯192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作為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被譽為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首,並被奉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
——人民網
當作家將目光集中於作品的形式而非內容時,他們就踏上了一條錯誤的路途。「現在的作家總追求特立獨行,希望讓別的作家印象深刻。」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說,「帶來最大負面影響的就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是純粹風格化的,空無一物,當你把那些矯飾的東西去掉後,你會發現這本書看起來很愚蠢。」
——新華網
《尤利西斯》之所以能獲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不僅因為它淋漓盡致地展示了西方人的現代意識,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整整一代人所面臨的矛盾與危機,而且還因為它在創作手法和謀篇布局上標新立異,別具一格。
喬伊斯成功地發掘了人們頭腦中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廣闊領域,並深刻地揭示了愛爾蘭乃至整個西方社會中現代人紛亂復雜的心理結構。
他大膽突破傳統小說的時空界限,將人物瞬息萬變,流動不已的意識活動和恍惚迷離的精神世界原原本本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尤利西斯》無疑是對傳統文學的有力挑戰,也是西方小說史上最富有新意和實驗性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以其深刻的內涵和獨特的技巧足足統治了西方文壇半個世紀之久,對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李維屏(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
Ⅵ 《尤利西斯》一書的作者是
詹姆斯•喬伊
Ⅶ 《尤利西斯》到底講的是什麼事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