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小說的寫作特點
⑴ 現代主義小說的敘事特徵:
有以往的直線轉向繁復 多角度
以往的小說敘述多是一種線性結構 如一條噴流入海的河流 而現代主義小說則運用各種表現手法 時而敘述過去 時而轉向未來 打破時空以及敘事的界線
現代小說不注重情節完整 不注重人物形象 而是在於表達一種整體的觀念 它朝著一種思想的深處開掘力圖表現現代人所面臨的困境
現代小說的角度也是多種多樣 最明顯的例如復調式
⑵ 聯系作品描述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
一、思想特徵
1、具有強烈的文化批判傾向:通過書籍、報刊、廣播電台、電視等公共輿論媒介對某種學說、言論、行為予以公開批評、駁斥的一種輿論方式。文化批判有政治性批判、學術性批判、道德性批判,以及組織性批判和組織性批判等多種形式。如郭沫若的《王昭君》、《聶政》、《卓文君》裡面叛道的熱情,就是作者對於社會的反抗。
2、突出的表現異化主題:基於對於人的生存狀況、人的本質問題的探索,著重表現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的對立)、人與社會(整體的人與個體的人的對立)、人與人(人與他人之間的疏離和對立)、人與自我(個性的異化、自我的消失)的異化主題。例如:《變形記》中人忽然變為甲蟲,主人公往往是意外地陷入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他越是掙扎,就越是陷得深,甚至最後送命。卡夫卡常使用象徵形象來表達他對社會關系的理解,而他的諷刺主要產生於對現實荒誕性的提示。《變形記》構思奇特,象徵意蘊豐富。
二、藝術特徵
1、強調表現內心生活和心理真實,具有主觀性和內傾性特徵。例如:胡適的《差不多先生》,通篇善作諷諭,且自始至終不跳出來作主觀批評,而是透過現象與事件描述,使讀者自然從中領悟道理,本文最顯著的特點是深入淺出,全篇不僅語言朴實無華,甚至連講述的幾件事也普通之至,例如買糖、念書、記賬、搭車、治病之類。這些事都非常生活化,人人經歷,人人都明白。不肯認真的「差不多」精神,不得不使人猛然警醒,讓讀者的心靈於朴樸素素的文字中受到強烈的震撼。
2、普遍運用象徵隱喻的神話模式,追求藝術的深度模式(神話式象徵是對未知領域的詩性揣摸,是將最內在的最深刻的心靈體悟轉化為審美認識的對象)。例如: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劇中倆個等待戈多的人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是作者運用了荒誕的藝術手法表現了荒誕不經的社會現實。它演奏了一首時代的失望之曲,反映了一代人的內心焦慮。它使人們看到,人作為社會存在的支柱,已經到了無法生存下去的地步。社會的災難,人格的喪失,個性的毀滅,以及自身的無聊絕望,已經使生存和生命黯然失色,使存在不具備任何意義了。
3、提倡以丑為美和反向詩學,大量描寫丑的事物,在丑的自我暴露、自我否定中肯定美,使丑升華為美。例如: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里的敲鍾人卡西莫多,他外表醜陋——有著丑到極點的相貌: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受盡嘲弄,但內心崇高,是一個富有正義感、富於感情的人。他對愛絲梅拉達的愛慕是一種混合著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恆的、高貴純朴的愛。
4、熱衷於藝術技巧的革新和實驗,標新立異,強調形式即內容。採用自由聯想、時空倒錯、內心獨白、自動寫作、偶然結合、意識流,以及頓悟、象徵、隱喻、暗示表現手法,對於語言、符號、圖畫、結構、風格技巧等形式因素的重視,追求有意味的形式。例如:《牆上的斑點》一篇純正的意識流派代表作它之所以能征服讀者,征服世界。是因為意識流小說有共同的藝術特徵:「作家退出小說」;情節淡化;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時空交替和心理時間;象徵暗示和對比聯想;語言使用上的創新和變異。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動來展現其心靈世界,塑造人物形象;沒有直接的自然環境描寫卻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真實面貌。
⑶ 文學概論現代主義文學類型的特徵是什麼
現代主義文學類型的特徵如下:
1、象徵主義:
創造病態的「美」;表現內心的「最高真實」;運用象徵暗示;在幻覺中構築意象;用音樂性來增加冥想效應。
發展了前期象徵主義的藝術特點,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音樂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
2、表現主義:
抽象化;變形;面具的運用;時空的真幻錯雜;注重聲光效果;象徵和荒誕的手法。其理論綱領是「藝術是表現不是再現」,主張文學不應再現客觀現實,而應表現人的主觀精神和內在激情。
表現透過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質,對事物外在形態的精確描繪毫無意義。其詩歌情緒熾烈、雄辯,追求力度,抒情方式誇張,常採用濃縮的詩句。
3、意識流:
象徵暗示、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等意識流的創作方法為主要特徵。
4、荒誕派:
荒誕、抽象的主題,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支離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異的道具功能,使戲劇的直觀藝術特點發揮到極限。在內容上表現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誕不經;在藝術手法上則打破了傳統的戲劇結構。
用不合邏輯的情節、性格破碎的人物、機械重復的戲劇運動和前言不達後語的枯燥語言來從總體上突現世界荒誕的根本主題。它沒有完整的情節,沒有戲劇沖突,舞台形象支離破碎,人物語言顛三倒四。它表現的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人與人的關系是無法溝通的。
(3)現代主義小說的寫作特點擴展閱讀:
現代主義文學的演變:
1880年前後,西方主要國家進入迅猛的經濟發展和國際擴張階段,其中尤以英、法、德三國為最。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隨之加快,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改變了傳統農業社會的人際關系結構。
19世紀以前田園牧歌式的鄉村風光,被充斥著鋼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沖擊和挑戰。歐美社會的個人出現了普遍的疏離感、陌生感和孤獨感。現代主義文學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來。
發生於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現代主義文學的重大影響是不可低估的。戰爭徹底打破了歐洲社會岌岌可危的舊秩序和舊宗法。戰爭給整個歐洲帶來的巨大災難,致使敏感的知識分子,尤其是文學家和藝術家們,對資本主義的價值體系和倫理體系產生嚴重的懷疑,並滋生反叛情緒。
對現代主義文學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還包括1917年爆發於俄國的十月革命。馬克思的思想在資本主義價值體系遭遇質疑的時候,一躍成為一種重要思潮,許多現代主義文學家們都直接或間接的受其影響。
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因素:
在整個19世紀,統治歐洲科學界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和牛頓的力學體系。在其影響下,實證、理性等觀念是引導文藝發展的主流觀點。但在20世紀初期,現代物理學,尤其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誕生,極大動搖了古典物理學的物質宇宙觀,科學世界變得微妙、復雜、難於把握。
相繼誕生的電子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進一步毀滅了傳統的形而上學觀點,甚至極大的改變了語言。科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學和藝術的發展。例如,作為現代主義文學重要流派之一的未來主義文學,就是在新科技發展的直接影響下誕生的。
在哲學與文化領域,尼采「重估一切」的極端主張,對德語世界的表現主義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理論,引導文學家深入開掘潛意識和無意識領域,直接影響了意識流小說。
然而,對現代主義文學影響最大的,卻是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他的直覺主義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個現代主義文學的理論基調。此外,康德不可知論、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和克羅齊的直覺美學理論,也對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⑷ 什麼是現代主義現代主義文學有哪些特點
十九世紀末興起至二十世紀中期,具有前衛特色並與傳統文藝分道揚鑣的各種文藝流派和思潮,又稱現代派。
這種流派的產生有它的歷史和地域因素:現代工業的興起,涌現出一批中產階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冷漠,孤僻,社會變成了一種異己的力量,作為個體的人感到無比的孤獨。
特點:
1.採用主觀色彩極重的表現法,反對客觀的描寫法;強調主觀隨意的自由聯想。
2.在語言形式上,現代主義文學廣泛運用意象比喻、不同文體、標點符號甚至拼寫方法、排列形式,來暗示人的感覺、印象和精神狀態。
3.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現代主義文學不注重塑造個性鮮明、性格典型的人物形象,而著重表現人的全面異化,表現人與社會、人與物質、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全面異化。
4.現代主義在藝術形式上特別注重追求新奇怪誕的藝術表現手法。
⑸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寫作特點
後現代主義作家有時把幾種可能性組合排列起來,以顯示生活和故事的荒謬。例如貝克特的《華特》里有整整一頁半如下的敘述:
「至於他那兩只腳,有時每隻腳都穿一隻短襪,或者一隻腳穿短襪,另一隻腳穿長襪,或一隻靴子,或一隻鞋,或一隻拖鞋,或一隻短襪和靴子,或一隻短襪和鞋子,或一隻短襪和拖鞋,或一隻長襪和靴子。或一隻長襪和鞋,或一隻長襪和拖鞋。」貝克特的人物力圖把數學的次序強加於經驗上面,因為他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哲學的次序。 洛奇並沒有談及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的關系問題。他所列舉的六種寫作方法上的特點在現代主義作品中也有表現,也許在程度上沒有後現代主義那麼嚴重。他的見解可以看作哈桑的補充。另外,英國諾丁漢大學講師阿蘭·洛德曼在《後現代主義展望》(1981)一文中也認為後現代主義只是現代主義的餘波(中譯文見《外國文藝》1981年第6期)。
⑹ 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歐美各國出現的各種文化潮流的總稱,涉及哲學、社會學、文學、藝術學、美學評論,語言學等領域。後現代主義文學主要是指二戰以來對現代主義文學繼承和發展的同時又背離超越的文學現象,七八十年代達到高潮,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流派有:荒誕派戲劇、新小說、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現實主義。
荒誕派戲劇由英國戲劇理論家馬丁艾斯林的著作《荒誕派戲劇》而得名,基本特徵是:反映當代西方人存在的荒誕性,將深邃的哲理寓於荒誕的形式中。在創作方法上摒棄傳統的戲劇程式,沒有完整的故事和集中的矛盾沖突,人物形象支離破碎,缺乏鮮明的個性,對話也語無倫次,但很重視道具的作用。傑出代表是法國的尤奈斯庫和貝克特。
新小說一是以揭示人的內心奧秘為主的「內心小說」,側重表現人的下意識活動,以薩洛特(《懷疑的時代》)為代表;二是側重於對外部客觀世界的描寫的「客觀小說」,以物為主要描寫對象,以羅格-格里葉(《橡皮》、《窺視者》)為代表。
黑色幽默因美國作家弗里德曼編的一本小說集《黑色幽默》而得名。它是存在主義哲學在美國小說中的變種。傑出的代表作家是美國的海勒和馮尼格等。
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共同特點
後現代主義文學雖然各具特色,但還是有一些共同特點的。很多人認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不確定性的創作原則(主題、形象、情節和語言都呈現出不確定性)、創作方法的多元性、語言實驗和話語游戲。從20世紀文學發展的軌跡看,後現代主義文學是對現代主義文學的繼承、背離和超越。它們繼承了現代主義文學的批判和創新精神,並進一步將其推向極端。從藝術形式上看,如果說現代主義對文學表現形式的探索還停留在打破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傳統手法並力圖有所創新的階段,那麼後現代主義文學則傾向於放棄藝術形式,甚至從根本上反對藝術形式本身。從思想傾向上看,如果說現代主義文學對西方文化還抱有危機意識和變革意識,對人生的無意義和世界的荒謬性還表現出痛苦和焦慮,,那麼後現代主義作家則換了一幅嘲諷和調侃的面孔,他們相信,與其毫無結果地思考那些無法解決的問題,不如對它們投以輕蔑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