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中國現代小說論文鑒賞

中國現代小說論文鑒賞

發布時間: 2021-11-21 20:41:46

『壹』 有關中國近現代通俗小說的論文

論張恨水對現代通俗小說藝術理論的貢獻
【內容提要】
張恨水的現代通俗小說理論大體上是屬於實踐型也即經驗型的,即在通俗小說創作的基礎上,以經驗的總結、提升而形成某些理論觀點,而這些理論觀點又能進一步深化他的小說創作。他對現代通俗小說理論的貢獻主要是:在對「五四」新文學的反思中,建立現代通俗小說的文體觀;在創作實踐的演進中,建立現代通俗小說的藝術觀;在追求時代精神中,發展現代通俗小說的功能觀。他在「趣味性」與「時代性」的雙重變奏中,實現了理論的發展和創作的突進,完成了由俗入雅地向新文學主流意識形態的靠近及轉向。
作為現代通俗小說藝術大師的張恨水,不僅為中國文壇留下了120多部中長篇小說,而且還留下了相當數量的小說理論著述。人們評價張恨水,大都關注他的文學創作,而對他的文學思想尤其是小說理論則很少涉足。其實,張恨水不僅是現代通俗小說家,而且還是現代通俗小說理論家。張恨水說他曾打算寫一部《中國小說史大綱》,後來欲改為《中國小說新考》,這部系統的小說理論著作雖未面世,但在他為自己的作品所寫的序、《寫作生涯回憶》、《談長篇小說》、《長篇與短篇》、《短篇之起法》、《我的小說過程》、《我寫小說的道路》以及《總答謝》等理論文章中,已能夠顯示其通俗小說理論的系統性、深入性。他的現代通俗小說理論大體上是屬於實踐型也即經驗型的,即在通俗小說創作的基礎上,以經驗的總結、提升而形成某些理論觀點,而這些理論觀點又能進一步深化他的小說創作,這就形成了張恨水小說創作與理論的互動共振關系,這種「關系」既發展了張恨水又影響了一代通俗小說理論及其創作。本文擬從通俗小說的文體觀、藝術觀、功能觀三個方面,探討張恨水對現代通俗小說理論的貢獻。

張恨水走通俗小說創作道路,大都採用章回體,他對章回體小說情有獨鍾,因而在理論上對章回體的性質以及如何改造舊章回體,作了較深入探討。聯系現代文學發展史可以看到,張恨水是在反思「五四」新文學,雅俗、新舊對峙沖撞中堅持章回體小說創作,建立通俗小說文體觀的。當「五四」新文學運動掀起巨大浪潮,以「反傳統」面目沖擊著舊文學時,張恨水卻在舊文學圈子裡打轉轉,固守傳統的章回體,發表小說《真假寶玉》、《小說迷魂游地府記》,這便引起人們的不滿,如他自己所說:「在『五四』的時候,幾個知己的朋友,曾以我寫章回小說感到不快,勸我改寫新體」①。但張恨水並沒有「改寫新體」,這就使他成了「異類」。因為「五四」文學革命明確提出「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文學革命倡導者和新文學作家僅從1919-1921年間就發動過二次對舊派文學的批判,那時批判舊文學是為確立新文學的獨尊地位。但在「反對舊文學」的「反對」、「批判」中,卻形成了人們一種新舊對立的二元思維定式,非新即舊,一切以西方文化為參照系的創作、理念均是「新」的,革命的,而與之不同調的,靠近「傳統」的,即都是「舊」的,作為舊形式的章回體,當然應該排除。其實,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舊瓶也能裝新酒,舊形式加以改造完全可以為新時代所利用。張恨水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肯定、贊同的,但是對「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反傳統」,尤其對舊文學批判批過了頭,連章回體都加以掃盪,他是不滿的。張恨水堅持用章回體寫小說,而且在《春明外史》問世後,「略引起新興文藝家的注意。《啼笑因緣》出,簡直認為是個奇跡。大家有這樣一個感想,丟進了茅廁的章回小說,還有這樣問世的可能嗎?這時,有些前輩,頗認為我對文化運動起反動作用。而前進的青年,簡直要掃除這棵花圃中的臭草,但是,我依然未加深辯」②。30年代,張恨水的章回小說已達到了藝術的高峰,而新文學家們仍然堅持以「新」「舊」、「先進」「落後」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認定張恨水的小說創作是「舊派小說」,是文學花圃中的「臭草」,從而對他進行「圍剿」,張恨水自己對於這一點也有清醒的認識,「除了『禮拜六派』的遺留,文壇對我是圍剿的」③。盡管張恨水遭到新文學派的「圍剿」,但他並沒有在自己堅守的通俗小說陣地上退役,他採取「未加深辯」的策略,堅持自己的創作個性,繼續創作章回體通俗小說。同時,他還在理論上強調了章回體的藝術價值,在《總答謝》中,他說:「我覺得章回小說,不盡是可遺棄的東西,不然,紅樓水滸,何以成為世界名著呢?自然,章回小說,有其缺點存在,但這個缺點,不是無可挽救的(挽救的當然不是我);而新派小說,雖一切前進,而文法上的組織,非習慣讀中國書,說中國話的普通民眾所能接受。正如雅頌之詩,高則高矣,美則美矣,而匹夫匹婦對之莫明其妙。我們沒有理由遺棄這一班人,也無法把西洋文法組織的文字,硬灌入這一班人的腦袋,竊不自量,我願為這班人工作。」他看到了章回小說的優長,同時也看到了新小說取法西洋而帶來的「歐化」毛病,這種「歐化」傾向使得
一般的普通民眾無法接受,所以他要縮短新文學與普通民眾間的距離,願為普通民眾服務。這是他的通俗小說觀所強調的「服務對象」問題。如何為普通民眾服務,張恨水認為必須要改造章回體,而他的創作實踐已經作了一系列的改造章回體的工作。他說:「有人說,中國舊章回小說,浩如煙海,盡夠這班人享受的了。何勞你再去多事?但這有兩個問題:那浩如煙海的東西,他不是現代的反映,那班人需要一點寫現代事物的小說,他們從何覓取呢?大家若都鄙棄章回小說而不為,讓這班人永遠去看俠客口中吐白光,才子中狀元,佳人後花園私訂終身的故事,拿筆桿的人,似乎要負一點責任。我非大言不慚,能負這個責任……而舊章回小說,可以改良的辦法,也不妨試一試。」這里就提出了用現代意識去改造舊章回體,要為他的服務對象提供「現代事物」,從而在「新派小說」和「舊章回小說」之間踏出一條改良的新路。如何改良舊章回小說,張恨水提出要採取漸進之法,「所有章回小說的老套,我是一向取逐漸淘汰手法」。在具體的改良手法上,他是「以社會為經,言情為緯者多。那是由於故事的構造,和文字組織便利的緣故」。這有其「戀舊」的一面。但他又認為:「關於改良方面,我自始就增加一部分風景的描寫與心理的描寫。有時,也特地寫些小動作。實不相瞞,這是得自西洋小說」④。這「求新」的一面,正是他「改良」之所在。這些都在《啼笑因緣》等作品中運用過了。
張恨水不僅從為「匹夫匹婦」服務的受眾對象上肯定了章回小說的藝術價值,而且還從為「匹夫匹婦」服務的受眾對象上去認識武俠小說言情小說、歷史小說的價值的。從他的《我寫小說的道路》一文中可以看出,他是由武俠到言情發展到社會加言情再發展到歷史與抗戰小說,順著這樣一個發展的路子,我們首先探討張恨水對武俠小說理論的認識。張恨水說他十三四歲時,就喜歡看武俠小說《七俠五義》、《七劍十三俠》等,還編了一段武俠故事,講給他的弟妹們聽,並拿出自己仿照《七俠五義》的套子繪成的「俠客圖」給他們觀賞,引起他們「哈哈大笑」⑤。由對武俠小說的偏愛作為深深的文化積淀,使他在創作章回小說時,總會在言情中加一點「武俠」的影像,或在社會加言情中滲進一些「武俠」的因子。之所以如此,這是因為他深深地認識到在中國下層社會,最感興趣的「第一是武俠小說」。因此,他在40年代還寫了一篇《武俠小說在下層社會》的論文,形成了他的武俠小說理論與創作連帶關系。在這篇文章中,他分析了武俠小說的利弊和下層社會之所以對其感興趣的原因,並提出了改造武俠小說的問題。張恨水認為:中國下層社會人物都有著崇尚「英雄主義」的色彩,「那完全是武俠故事所教訓」的結果,武俠小說教會讀者「反抗暴力,反抗貪污,並且告訴被壓迫者聯合一致,犧牲小我」,但是,它們教訓有極大的缺憾:一是「封建思想太濃,往往讓英雄變成奴才式的」,像黃天霸、白玉堂之流,「就變成了一條馴服的走狗」;二是「完全幻想,不切實際」;三是斗爭方法也「有許多錯誤」。下層階級喜愛武俠小說,是因為他們社會地位低下,受苦太深,「無冤可伸,無憤可平」,故將自己心中的憤懣,「托諸這幻想的武俠小說,來解除腦中的苦悶」⑥。張恨水這一理論的認識與他的小說創作是契合的。他在創作中,就是從適應市民社會需要的除惡懲暴的理想出發,去塑造充滿「俠氣」的人物形象的。他小說中的「俠」,多是貧民出身,多與邪惡勢力對立,沒有一個變成官府的「馴服的走狗」的。在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如《劍膽琴心》、《中原豪俠傳》中,人物的武功,大都是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情,能夠起到教育民眾的作用。從張恨水塑造的「俠義」人物形象身上,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他受「傳統」影響而又突破「傳統」的特點。
其次,我們考察張恨水言情小說的理論觀。張恨水創作的言情小說較多,他在理論上同樣提出了改造言情小說的問題。在《〈美人恩〉自序》中,他認為歷來的言情小說內容不外乎三角與多角戀愛,而結局「非結婚,即生離死別而已」。但是要言情,並要完全擺脫三角與多角戀愛而又不脫離現代社會,這就比較難作了。小說的結構必須有一交錯點,「言情而非多角」,又到哪裡去找「交錯點」呢。所以他思考、探索的結果,還是不能完全擺脫以往的「公例」,只有「於此公例中,於可閃避處力閃避之,或稍稍一新閱者耳目」⑦。這樣才使《美人恩》中言情,「初不寫情敵角斗之事,而其結局,一方似結婚而非結婚,一方亦似離別而非離別」。與傳統的言情小說結局「非結婚,即生離死別」則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從創作與理論的結合
上,我們可以看到他改造言情小說,是在內容上將言情加武俠(如《啼笑因緣》),或言情與「社會」結合(如《春明外史》、《斯人記》等)。而在敘事形態上多是「一男數女」或「一女數男」的多角戀情,而且愛情的結局大都是悲情。僅以一篇《〈啼笑因緣〉自序》即可看出他寫悲情,在悲劇藝術及悲劇的結局方面,既繼承了傳統又突破傳統。傳統文學寫男女戀情,多以大團圓結局。「五四」新文學打破了「大團圓」的模式,以「不團圓」形態出現,使悲劇藝術得到長足發展。但時日一長,逐漸形成了「不團圓主義」,這對悲劇發展又造成了不利。張恨水既認識到「大團圓」的通病,又不滿於「五四」以後的「不團圓主義」的盛行。因此,他在反思傳統與觀照現實的雙項思維活動中,去建構自己的悲劇藝術世界。張恨水說:「長篇小說之團圓結局,此為中國人通病。紅樓夢一出打破此例,彌覺雋永,於是近來作長篇者,又多趨於不團圓主義,其實團圓如不落窠臼,又耐人尋味,則團圓固亦無礙也。」⑧《啼笑因緣》既不是「團圓主義」,也不是「不團圓主義」,以留有「余想」的方式,顯現出「一新閱者耳目」的特點。

『貳』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鑒賞文章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賞析(任洪淵)
《錯誤》是鄭愁予廣被傳誦的名詩。評介賞析的文字很多。其中,香港著名詩論家黃維梁博士在《怎樣讀新詩》一書中談到對此詩的讀解方法,很有啟發性。
水晶先生認為詩中的女子和「我」兩人交臂錯過,而「錯誤的形成,只因為少女的心扉緊掩;或者,她另有所盼,另有所期,詩人遂在交臂錯過驚艷的一剎那,在少女眼中,不是歸人,而『是個過客……』了。」從這段分析看來,水晶先生顯然認為錯誤是因女子而起的;換言之,她在詩中採取了主動。
黃維梁則認為,騎馬走江南的「我」,才是主動人物。「我」透視了女子的內心世界,不但知道女子此刻在寂寞中等待,更知道她已等待了一段綿長的日子(所以才說:「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我」就是女子日日盼望的「歸人」,是極有可能的。讀者不妨設想這樣的一個故事:「我」與女子分別後,騎著馬周遊江南。女子在寂寞中盼望著「我」回來,這是「我」深深知道的。她時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足音,准備隨時迎接歸人。終於,「我」騎著馬來了。對她而言,這蹄聲是美麗的,因為日日盼望的人兒歸來了。然而,「我」只是過路而已,「打江南走過」,而不停留。她誤會了。讀者可以想像到,她自然又失望,又傷心。這個「美麗的錯誤」是「我」一手造成的。本詩以「我」的動作開始,以「我」的聲明作結。這個「我」君臨全詩,控制了女子感情的起伏。「我」捉弄了她,好像上天捉弄人。鄭愁予情詩中的男人,多喜操縱女子,表現出無尚的威嚴。《情婦》所寫,就是這種行為。鄭愁予另一首詩《窗外的女奴》,也對筆者的注釋有利。
《錯誤》一詩,承受的可說是中國歷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傳統。王昌齡詠嘆班婕妤失寵那兩句「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朱慶余寫宮女滿腔幽怨的「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深諳怨情詩個中三昧,允為絕唱。《錯誤》也勝在含蓄和溫柔敦厚。
詩人不言怨恨而怨恨自見,其得力處在最後兩行,特別在「美麗的錯誤」數字。錯誤而謂之美麗,就常理而言,是矛盾的。不過,僅從矛盾語來欣賞「美麗的錯誤」,並未能盡得此語之妙。蹄聲是美麗的,因為女子以為來者是歸人,但情景瞬即逆轉,「我」不是歸人而是過客,這就是「錯誤」之所在了。「達達的馬蹄」起先所代表的美麗,好像杜甫的「畫省香爐」,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代表的「錯誤」,則如「違伏枕」,如「欲飲琵琶馬上催」。前後情景的遞轉,產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本詩開始時以廣大的江南為背景,跟著焦點移至小城,然後至街道、至帷幕、至窗扉,最後落在馬蹄上。與馬蹄同時出現的,是馬蹄的聲音。等了這么久,且已到黃昏時分了,「我」卻不肯留下來。「我是個過客」——鏡頭拉遠,窗扉、帷幕、街道、小城……回到江南廣袤的空間,而與首行「我打江南走過」呼應。
(選自《中外現代抒情名篇鑒賞辭典》,學苑出版社1989年版)

『叄』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論文

從「女兒國」看時代——《西遊記》和《鏡花緣》對比賞析 增大字體 泊頭師范語文組:黃冬冬 摘要:《西遊記》、《鏡花緣》都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中的文化瑰寶,在當今時代仍是魅麗不減,兩部書作者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是女兒國這個意象把兩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從女兒國本身還是他們的荒誕、詼諧之風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共性的東西,但「文以載道」、「明其本然」,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表面,還要逐層深入,挖掘實質,找尋其時代意義。關鍵字: 「女兒國」 封建禮教 「女尊男卑」 實質 時代意義 《西遊記》、《鏡花緣》都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中的文化瑰寶,在當今時代仍是魅麗不減,兩部書作者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是女兒國這個意象把兩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從女兒國本身還是他們的荒誕、詼諧之風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共性的東西,但「文以載道」、「明其本然」,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表面,還要逐層深入,挖掘實質,找尋其時代意義。掀起「荒誕」、「詼諧」的現象外衣,我們要立足於時代背景、作者的社會經歷來探求兩部書中女兒國所蘊含的社會實質和時代意義: 首先我們從兩部作品「女兒國」內女性所處的角色來分析。西遊記中「女兒國」雖也有「農士工商皆女輩,漁樵耕牧盡紅妝」的涉及,但作者並沒有展開來描繪,而是把視角放在女王求愛和舉國臣民女子對男人的態度上,說明在這個女兒國中作者目的是突出女性作為愛情主角的實質。而其現實意義也生發於此。《西遊記》成書於明中葉,當時程朱理學統治著整個社會,他們主張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為大」,對女子這種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的教化根深蒂固。在這種封建倫理道德的壓制之下女性本身也成為扼殺自己的劊子手。在宋元時代作品就已出現了許多列女形象,她們把自己的貞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有的女性手被男子碰一下就認為有辱自己名節而自斷手臂。而如果女子稍有反抗則被輿論灌之為「壞女人、不貞不潔的妖婦」之惡名。《水滸傳》中潘金蓮、潘巧雲和盧夫人等女性由於背叛丈夫、沒有從一而終,而只有落得被殺的下場。這些作品中作者的思想還沒徹底開化,她們是被封建道德束縛了手腳。而今我們在幻想的「女兒國」中看到另一圖景:女王得知御弟駕臨,立即對眾臣子宣布:「寡人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這是何等大膽的求愛之舉呀!而舉國上下女子對男女交合之事無任何羞怯之態。作者也敢於涉足這一方面,勇氣可嘉!在現實社會中女子從小處於深閨之中,習熟「禮教」,萬事遵禮教而行,即使心中青春萌動,也羞於出口,而最終往往在家人的擺布之下葬送個人幸福。構想中「女王」則勇敢的沖出了這個樊籠,女王從沒接觸過男性,但他對情愛有著強烈的渴求,他對唐僧大膽的求愛實質是理學禁慾主義窒息下婦女們發出的心靈吶喊。但「女兒國」在描述這種正義之舉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在禮教桎梏下女性心理的扭曲變態發展。唐僧一行剛進入西梁邊界就從一中年婦女口中得知:「那年小之人」不忘「風月之事」,「那個肯放你過去!就要和你交合,假如不從,就要害你性命,把你們身上肉都割了做香袋」。這是何等的兇殘與變態呀。這正寓指:在現實社會下由於封建道德、禮教的壓榨,女性不能自由、合理追求情愛、幸福,最終使她們走上邪惡之路而不能自拔。如《水滸傳》中潘金蓮、潘巧雲等就是這種扭曲人物。兩者都是在封建包辦婚姻下背夫偷情,更甚者潘金蓮和西門慶狼狽為奸毒害親夫。他們大膽追求幸福的勇氣可嘉但不道義的行為又讓人生恨。是封建社會扼殺了他們的軀體,泯滅了他們善良的靈魂。《西遊記》作者正是站在社會高度逆時代不能為而為之,這種沖破時代枷鎖的壯舉實為可敬。但《西遊記》的「女兒國」只是局限於女性自身情愛角度,沒有上升到社會層面。而《鏡花緣》女兒國中女性角色則發生了變化,已經成為社會活動參與者。有人會認為《西遊記》中「女兒國」也是由女子來掌管國家、處理社會事務。但那隻是虛渺的假象,因為在此國中作者向我們突出展現的是:河水受孕、女王求愛、國師說媒和擺席設宴。只要從深層次探求,便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即現實社會中「女主內、男主外」大環境下女主母的行為:處理家務,管理婢妾、內眷。這種「常理」行為對封建禮教沖擊力度不大。吳承恩展示的「女兒國」只在個人圈子裡徘徊,他本人也難以想像女子還有社會的一面。由於作者這種局限,是他迴避了這方面的渲染。而李汝珍則把重點停留於此,而且進行了大膽設想:「女主外,男主內」讓女性管理國家,處理社會一切事務。這在其中「治河除水患」中得到精彩體現。此項工程雖是由唐敖這一外來男性協助,但如此龐大的工程一直是女王、國舅操心費力之事,而且這么艱巨而繁重的勞動還是由國中「女百姓」來擔負完成的。它們有制鐵造具上的「心靈手巧」,也是力量上的強者。書中對此工程的艱巨作了詳細描述:挖坑、推壩、攪土且「要費許多力氣」。「嬌弱」女子們完成如此重任,的確難以想像,但作者所傳達給我們得女性卻做到了,而且還做的很成功,這不得不讓人敬佩、嘆服。由此及彼,讓我們也會聯想到「女兒國」中女性在其他國家事務、社會勞動上的瀟灑身影。在此作者把女性的才能、智慧和力量充分體現出來,讓現實中的男性看了也不得不汗顏。這些俗人們整天叫囂「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的謬論,但一向「柔弱」、「淺薄」的女子在「女兒國里」則成了社會的主力軍,這對現實社會的沖擊非同一般呀。 其次我們從兩部作品「女兒國」內:女王外來男性的態度上挖掘深層次的進步性。《西遊記》中西梁女王對唐僧總體上採取屈卑的求愛。當女王得知唐僧已來本國,立刻按耐不住向臣子們宣布:「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這就把自己放在了第二位上,緊接著又派國師去說媒,「禮」字為上。在見到唐僧後那種嬌羞、嫵媚、風流盡情展現,且又「御弟哥哥」叫個不停。這表明在她心目中仍是男性佔主體地位,男性統治女性才天經地義,男尊女卑的意識沒有改變。在這一點上作者仍受時代局限,沒有重大突破。與吳承恩相距幾百年的李汝珍卻提出了「女尊男卑」的石破天驚的設想。在這個王國中女王對外來男性「林之洋」就沒有了禮遇,而是強制性的逼娶,逼林之洋「穿耳」、「纏足」,做其「王妃」。在國王眼中「男性」是處於屈卑之地,應順從自己。此國中體現的「女尊男卑」意識,雖有些矯枉過正之感,實則是作者在向社會呼籲「人人平等」思想,讓男女倒置,喚起世間南子正視封建社會對女子近百年的摧殘。這種女子苦痛遭遇的轉嫁的確讓女子們揚眉吐氣了一回。這在時代進步和現實意義上已遠遠優越於《西遊記》了。 從以上兩大方面的分析對比,讓我們切實感受了《鏡花緣》中「女兒國」的優越與進步。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兩位作者都是在封建專制大環境中成長起來,在逆境的壓抑下,使他們有此驚人的創造和成就。但兩人所處的畢竟不是同一時代,而他們的個性風格也應有所差異。明中葉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並發展,啟蒙思潮也在興起,但明前期近一個世紀的政治高壓和文化封鎖,使此時的經濟文化在休養生息中沒完全擺脫出來。而此書又是作者對前人作品的綜合和完善,放不開手腳,創造性不大正是作者的這種成書經歷和時代的局限,才使《西遊記》中女兒國的現實意義稍遜色了些。到了清中後期,經歷了時代的更替、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意識的升華。封建專制雖仍甚嚴,但也是「秋後的螞蚱,蹦不了幾天了」,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人們的思想異常活躍,文學創作也進入繁榮興盛期,李汝珍正是這個時代的產兒,他雖然和吳承恩有著相似的個人經歷,可他生存於高度發展、高度激越的時代,生性樂觀豪放,正是時代的熏染和作者的狂放不羈之風才有了我們的《鏡花緣》,也才為我們構築了奇妙的「女兒國」。而我們正是通過兩部作品中「女兒國」片斷的對比賞析才真正透徹的從立體上審視了時代的進步和作者思想的升華。 參考資料:賴力行 《中國古代文學史》 呂晴飛 《〈鏡花緣〉為婦女大唱贊歌》(山東師大學報)章培恆/駱玉明 《中國文學史(下)》

『肆』 中國現代文學綜述論文呢

寫論文的時候 應該時刻關注論文的重心;
寫論文的時候,有時會覺得是不是這個也要加進去,那個也要放進去,覺得什麼東西都有必要介紹一下,我們論文的重點一定是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上,前面都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研究工作做鋪墊,點到即可,不需要全面展開介紹,如果覺得需要介紹的話,可以通過標注參考文獻的方式,千萬不要放錯重心。

『伍』 求一篇小說鑒賞方面的論文

《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是很多的,不僅數量,形式上也是豐富多彩:詩、詞、曲、歌謠、諺語、贊、誄、偈語、辭賦、聯額、燈謎、酒令、駢文等等,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這足以反映出作者曹雪芹的非凡才能,和他多方面的知識和修養。這些詩詞曲賦協助全書成功地描繪了當時復雜的生活現象,甚至可以說是那點睛的一筆。

和其他小說不一樣,《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是全書的一個有機整體,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第一次跳過它們不讀會有所缺失的原因。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看到的十二釵冊子的判詞和曲子,如果象我一樣讀的不仔細或者乾脆跳過,那麼全書預見人物命運結局的關鍵一筆也就被忽略了。而這對理解全書的很多情節都會造成影響,比如說第二十二回「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中諸多的有寓意的燈謎詞曲,可能就無法理解,進而也就不會明白這一回題目的意思了。在後面章節中幾次結社吟詩作對的作品裡,同樣也有很多的對於人物命運的暗示,對於全面了解故事情節的發生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些詩詞曲賦對於刻畫人物的形象同樣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觀園里眾多兒女們的作品,可以說是「詩如其人」地反映出了各人的個性、修養、心境。雖然對於詩詞的意境我不能完全體會,但作者借寶玉之口也說出了同樣的意思。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中,黛玉所作的《桃花行》,寶玉一看就知道出自誰手,即便是寶琴誑他,他也不信,還說道「這聲調口氣迥乎不像」、「姐姐斷不許妹妹有此傷悼語句,妹妹雖有此才,卻也斷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大觀園里幾次吟詩聯對,各人的精妙之句無不反映出了每個人的個性:湘雲的「也宜牆角也宜盆」、黛玉的「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寶釵的「淡極始知花更艷」,都能讓我們從中窺見她們的為人行事以及身世經歷;賈環所制的謎語、薛蟠所說的酒令,雖然就其本身而言高明不到哪裡,但是對於人物的模擬卻可說是恰到好處。

《紅樓夢》是一部記錄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巨著,作為其中的一部分,這些豐富多彩的詩詞曲賦也如實地、多方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精神文化生活。應景賦詩、制燈謎、行酒令、結社做詩,都是清代文人間聚會時流行的風俗,書中描繪的這一切都能在當時的社會上找到對應的影子。比如說有名的「乾隆遺風」,就和元妃省親時命令眾姐妹為大觀園諸景賦詩有幾分相似,這種習俗甚至流傳到了今天,遷客騷人觸景生情也是會留下一點點文墨作為紀念的。

雖然《紅樓夢》本身不是一本譏世諷俗的小說,這一點和《儒林外史》有本質的不同,但是曹雪芹還是在詩詞中流露出了一點點的「傷世罵時」之情。給我留下比較深印象的是薛寶釵的《螃蟹詠》之中的「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連作者都借書中眾人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些小題目,原要寓大意才算大才,只是諷刺世人太毒了些」。還有就是《芙蓉女兒誄》之中引用的諸多典故,不乏古時候政治上遭難的人物,用在一篇給晴雯的悼詞中,不能不說是作者別有深意。

讀了書中所有的詩詞曲賦,還是最喜歡甄士隱解說的《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首注很形象地勾畫了封建末世統治階級內各政治集團、家族之間,為權勢利慾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臉孔,以及他們興衰榮辱迅速轉換的歷史圖景。短短數百字,卻把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政治風雲的動盪、人世間的冷暖炎涼描摹得入木,實在是精闢至極。我們現在雖然無法切身體會到當時的情形,但是讀過這首注之後,也能很清楚地想像到封建末世那一幅幅諷刺的場景,這首注對於今天同樣有很大的警醒意義。當然,置於全書之中,這首注也有著預示人物命運的意味了。

總的來說,《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讀《紅樓夢》,就不能不讀其中的詩詞曲賦,不能不去理解其中的詩詞曲賦,這也是這本偉大小說的一個特殊現象,一個特別的成就。

『陸』 中國當代文學的論文!

ni xue yao xie gu dian wenxue hai shi xiandai wen xue.que ding bu tong de fang xiang sou ji bu tong de shu

『柒』 急求!!!中國現代小說鑒賞結業論文————蕭紅的《呼蘭河傳》 2000字

你好的!
① 中國知網也好、萬方數據也好都有例子!
② 並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費的介面!
③ 如果真沒有免費的介面,那就網路知道懸賞求助下載吧!
④ 要是要外文的論文准備翻譯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谷歌學術】
⑤ 需要什麼語言的論文直接就用相應的語言搜索!100% 能找到類似的!

【友情提示】==================論文寫作方法===========================

{首先就不要有馬上畢業,最後一次花點錢就得了的想法}

① 其實,原創的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為你代謝的!誰願意花時間給你寫這個呢?難道你在空閑的時間原以為別人提供這種毫無意義的服務么?所以:還不如自己寫。主要是網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
②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這個很可能老師已經給你確定了】,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
③ 通讀一些相關資料,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看看別人都從哪些方面寫這個東西!
④ 參照你們學校的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接著要將提綱給你們老師看看,再修改。等老師同意你這個提綱之後,你就可以補充內容!
⑤ 也可以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
⑥ 最後,到萬方等資料庫進行檢測【這里便宜啊,每一萬字才1塊錢】,將掃紅部分進行再次修改!
⑦ 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捌』 求篇中國現代文學鑒賞的文章

月牙兒

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師老舍先生的中篇《月牙兒》,以高懸於空中的月牙兒為主旋律,通過主人公對它的不同感受,譜寫了一曲天上人間哀怨的悲歌。其情之感人,藝術技巧之精湛都令人嘆為觀止。

月牙兒本是自然之物,然而在作家筆下它卻成了主人公孤獨寂寞時唯一而又不可缺少的伴侶,成了主人公向黑暗社會控訴的代言人。總之,它變成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全文中月牙兒出現了達十幾次之多,其中有三處是說沒再看見月牙兒,而這又恰恰劃清了主人公性格發展的三個不同時期。

「那第一次帶著寒氣的月牙兒確是帶著寒氣」,「它那一點點微弱的淺金光兒照著我的淚」。小說中此時的主人公還只是個七歲的孩子,這時她感覺到那月牙兒是帶著寒氣的是因為飢寒和喪父的巨大不幸正降臨到這個只知道冷、餓和沒人理是悲慘的事的女孩子身上。或許此時她還不懂得那裝著爸爸的木匣被埋到城外的哪個地方是件多麼值得悲哀的事,她只是因為冷、餓和沒人理而感覺到那月牙兒是帶著寒氣的。接下來作家又寫了月牙兒的第二、三、四次出現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出現時帶給小主人公的不同感受,進一步揭示了她的內心世界和悲慘命運。當「我」拿著媽僅剩得惟一不可當的東西——銀簪,坐在那嚴嚴關閉著的大門前時,月牙兒在天空中歪歪著照著「我」的淚,當媽哼哧哼哧給人洗臟衣服時「我」更愛這個月牙兒,愛它給地上的那點小影子。

由上可見,此時的主人公還只是個孩子,她是那麼的天真、可愛、孤獨、寂寞、可憐和不幸,她對自己所遭遇的不幸還沒有任何准備和認識,每當她孤獨寂寞時,她便去看月牙,因為只有它還能給她些許的安慰。

「我」再一次看見月牙兒是在「媽坐了一乘紅轎」,「被抬到城外去」,一個陌生的男人扯著「我」走時,此時的月牙兒「象個要閉上的一道大眼縫」。這時,媽為了不餓死「我」再嫁了,她不知等待她的會是什麼,此時她的腦海里一片迷茫混沌,這個世界也是迷迷朦朦看不清楚的,這月牙兒的形象恰是「我」心靈的折射,至此作家已完成了對主人公童年形象的塑造。

接下來文中寫道「我」在三四年裡似乎沒再看見月牙,這是文中第一次提到「我沒看見月牙」,此時她有了她的小屋,好久沒去當當,有吃有喝甚至還上了學,生活似乎變得美好了,她已不再需要月牙的陪伴與安慰了,因而這次月牙的出現成了主人公性格發展過渡期的標志,從此作家便進入了對少年主人公心理的揭示。

「它無倚無靠的在灰藍的天上掛著,光兒微弱,不大會兒便被黑暗包住」,這是「我」在三四年後再一次見到的月牙。因此時「新爸爸忽然走了」,之後「媽」屋裡常有男人來,盡管她還不大懂這些事,但已是「要在小學畢業」的她已猜到那不是好事,因此她不得不恨媽。可後來媽也走了,只剩下了她自己,在這種無倚無靠的情況下,她又看到了月牙,感覺到它是那樣「無倚無靠的在灰藍的天上掛著」,它「只能亮那麼一會兒,而黑暗是無限的。」月牙兒的形象正是主人公心裡的感受,此時的她孤苦無助,但她還是努力地同命運抗爭著,沒有喪失做人的尊嚴,她不願象媽那樣,雖然她也理解媽。然而將來對她來說是渺茫的。「我又老沒看月牙了,不敢去看,雖然想看。」從此作家又開始了對主人公由掙扎到最終被黑暗的社會吞噬的敘述。

畢業後她只能自己掙飯吃了,她懷著希望四處奔波,然而沒有事情給她做。「我的心就好像在月光下的蝙蝠,雖然是在光的下面,可是自己是黑的」,她沒有了任何希望,可是她要活著,終於她認識到「羞恥不是我造出來的」,殘酷的現實已把她純凈的心靈無情地塗上了污點,竟致使她在黑暗中看到那「月牙是清亮而溫柔的,它把一些軟光輕輕送到柳枝上」,並感到「這個月牙是希望的開始」,於是善良、單純和美好的希望使她陷入了愛的迷夢,她從「他的笑」「他的頭發」上看到了那也在微笑的月牙,使她忘了自己、沒了自己,而當月牙兒忽然被雲遮住時,她也失去了自己,她的精神即將崩潰了,然而此時的她還善良,還有同情心,直到為了別人,她又沒飯吃了。

「我早知道我沒希望,一點雲便能把月牙遮住,我的將來是黑暗」。果然,為了活著,她曾努力找事做,可最終殘酷的現實使她徹底絕望了,尤其是她還得養活已完全失去了掙錢能力的媽。媽的失而又歸無疑給她的心靈以更沉重的打擊,她從媽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將來,「我至好不過將變成她那樣,賣了一輩子肉剩下的是一些白頭發和抽皺的黑皮」,是無情的現實使她「不願為誰負著什麼道德責任」而墮落下去,就這樣一個曾經純潔善良、正直倔強的女性失去了自己,然而不幸的命運也使她對這個地獄般的世界有了清醒的認識,「我所做的並不是我自己的過錯」,這是對自己行為的最好詮釋,更是對黑暗社會的無情揭露。

然而更為耐人尋味的是文章的結尾,正當她打算嫁人不再繼續墮落時卻被送到了監獄里。此時在心靈經歷了長期的摧殘後,她深刻地認識到「獄里是個好地方,世界比這並強不了許多」,於是她甘願在此了結一生,也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她又看見了她的好朋友——月牙兒。

縱觀全篇可知,女主人公有文化,有個性,善良正直,聰敏倔強,不遺餘力地執著著飄渺的希望,她本該有著美好的一切,然而最終她還是被黑暗的社會吞噬了。

總之,全文「我」與月牙兒形影相弔,構成了小說中的景與情,使作品具有詩一般的意境和低回婉轉的抒情性。首先用月牙兒為題象徵女主人公那隻能亮那麼一小會兒而黑暗是無限的生命,而作品前半部分月牙的頻繁出現暗示著主人公雖屢遭不幸的打擊,但其生命還有希望存在,盡管那希望渺茫的象月牙的微光;而後半部分月牙的不再出現卻暗示了主人公已被黑暗的社會吞沒了。至此,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學長廊中一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便誕生了。

重讀《背影》
秋雨連綿,而我,便喜歡獨自坐在書桌前,聽著窗外似有若無的雨聲,手捧一本《朱自清散文集》,細細品味。
已記不清是多少次再讀《背影》。中學時的我並不能體味其中深意。如今,我已日漸成長,書中父親提著橘此文來源於文秘家園蹣跚的背影,已定格在我的腦海里,像一根敏感的琴弦,一經撥動,便會引發我無限的感慨。
在中國幾千年的浩瀚文海中,歌頌父母的文章不計其數,而《背影》卻是最讓我感動的一篇。也許就在於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發現普通的父親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動作。而這恰恰觸碰到了我心裡某個最敏感的部分,讓我想起我的父母,細膩的情感綿綿不絕,匯集成一條溫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緩緩流過。
我敬佩和羨慕那些作家或擅於寫作的人,可以把對父母的情感通過筆尖,自然而然地流瀉於紙上,讀來總能帶動讀者的心靈隨之躍動,讓心靈深處的情感也隨之點燃,繼而蔓延,情到深處,禁不住淚眼模糊,就像《背影》帶給我們的感動。
於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想著雖然生活艱辛,但他們卻樂觀幸福的笑容;想起我放假回家,母親見我時孩童般的喜悅;想到他們冬日裡依然在凜冽的寒風中,守著收入微薄的小攤,任冷風吹痛了臉頰的身影;想起他們日漸加深的皺紋、愈加清晰的白發……真的,想到此處,我便忍不住淚眼蒙蒙。
平凡的父母給了我不平凡的此文來源於文秘家園。我有一個很簡單的願望:早日讓父母卸下沉重的擔此文來源於文秘家園,安享晚年的幸福。我只有盡我的努力讓他們過得更好,因為我知道,父此文來源於文秘家園母此文來源於文秘家園,都是無私而偉大的。

『玖』 中國現代文學 讀後感 大學公選課期末論文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尤其是讀了《匆匆》這篇文章,更使我牢牢記在心中,《匆匆》主要講的是: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侯,楊柳枯了,有再生的時候,但是,時間去了,為什麼不復返呢?是啊!時間一但去了,就無法復返,時間只有三天「今天」、「明天」和「昨天」。無論你在干哪件事情,時間都會慢慢地流過,可見時間多麼寶貴,想想自己,平時在學校里嬉戲的時候,在和同學玩鬧的時候,時間不知不覺地就過去,終於我明白了,要做時間的小主人,利用好每一分鍾,那麼生活就變得更有意義了。同學們,好好利用時間吧!

還有《背影》這篇文章,它講的是:父親送兒子去車站,看見有買橘子的,就去買橘子,此時,兒子看到父親的背影,兒子一下子感覺到父親的偉大。想想自己,媽媽每天送我去上學,我卻感覺不到什麼,現在我明白了,父母的愛是多麼偉大、無私。

散文集還有許多感人的文章,如《春》、《威尼斯》……,從一件小事中,能夠悟出一個大道理,這些都是靠平時積累的呀!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澀的,美酒是辛辣的,它們雖然味道同,但都能給人們帶來美好的享受,讓人回味無窮。《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

朱自清生於1898年,名字華,號秋實,後改名為自清。他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是「五四」新文學的開拓者和創業者之一。為中國現代文學作了許多創新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朱自清的散文不同於俞平伯的縝密,也不同於冰心的飄逸,更不同於周伯人的雋永。他用自己「真摯清幽」的特性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春》這幾篇散文,被譽為白話美文的典範。

《背影》這篇散文通過描寫父親送兒子遠行的一幕,表現了父子之間的真摯情感;《匆匆》講述了時間流逝之快,並且時間不能倒流。告訴我們:昨天是作廢的支票,明天是未發行的債務,只有今天才是黃金。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住今天;而《荷塘月色》這篇散文中,作者用月光襯托荷花,描寫了夜晚中荷塘的美景。

而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春》。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把春比喻為一個剛剛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張開了眼,遍地的野花彷彿是天上的星星眨著眼。風,不再像冬天那樣寒冷,像母親的手,輕輕地撫摸著萬物。在溫暖的春風中,孩子們高興得放著風箏。在春天,春雨是尋常的,它滋潤著世間的萬物。在《春》這篇文章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呀,春天代表著綠色,寓意著復甦,象徵著希望。我們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到秋天才會有累累碩果。而我們小學六年級不正是我們人生的春天嗎?我了我們秋天的收獲,我們現在難道不應該付出汗水和努力嗎?

『拾』 求現代文學作品賞析論文或現代知名作家分析論文

頂一下仁與藝——傳統文化這篇仁與藝——傳統文化的關鍵詞是仁,藝,傳統文化,「仁」是最有儒家特色的一個詞。其他的一些詞,比如「道」、「德」、「義」、「命」、「善」、「太極」等等,是幾個學派共用的,只有「仁」以及與它相關的一大組詞,比如「君子」、「小人」、「中庸」、「仁人」等,是專屬儒家的,起碼在先秦時期是這樣。i 此外,「仁」自古就被認為是孔子思想的中樞和宗旨所在,明了它的含義對於理解儒家和中國傳統文化是必需的。然而,正是在這里,近代乃至宋明以來的研究者們遇到了艱難,以至有「《論語》中的仁被矛盾與神秘包圍著」ii 的慨嘆。以下要做的首先是力求將問題的症結所在弄明白,然後尋求解決的途徑。我的基本看法是:很久以來,人們談論和追求仁的基本方式出了偏差,以至仁的原意蔽而不彰。而一旦廓清了有關的形勢,就會看到仁與藝的內在關聯。一. 談「仁」的流行方式及其問題二十世紀中國哲學的研究者們一般都有將孔子的仁看作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德行,由此而不同於「勇」、「智」、「信」等「特殊」的德行。比如陳榮捷(Wing-Tsit Chan)講:「孔子首先將仁當作一個普遍的德

熱點內容
劉洋科幻小說幻樹 發布:2025-07-12 22:58:19 瀏覽:465
熱血系統流科幻小說 發布:2025-07-12 22:47:00 瀏覽:712
言情短文小說百度雲 發布:2025-07-12 22:38:39 瀏覽:584
寫得超級好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12 21:03:44 瀏覽:47
描寫校園小說的場景 發布:2025-07-12 21:02:18 瀏覽:702
主角周媚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12 19:34:12 瀏覽:558
類似嚴優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12 19:32:11 瀏覽:211
有哪些多女主的好看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2 19:01:11 瀏覽:425
言情小說改編電視劇開機 發布:2025-07-12 18:51:03 瀏覽:732
都市言情類小說排行榜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12 18:45:51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