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小說短篇現代文閱讀

小說短篇現代文閱讀

發布時間: 2021-11-14 05:56:15

❶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小說,散文等)怎麼回答能得高分

你好,同學。
其實這個真的是很很簡單的問題!
雖然說當時也困擾我一段時間...
但是這個確實要比前面的選擇題好拿分多!
其實,我的秘訣就是:多抄答案!
不要笑啊~~我就是抄出來經驗的!
一般,我做現代文閱讀的順序是這樣的:
1.先把文章問題看一遍
2.劃文章關鍵詞句(一會詳說)
3.看答案
4.把答案抄上去
你做這種題的時候有沒有一種感覺:答案都是有模式的!
簡單說就是:你有沒有覺得每篇的答案都差不多。
一般這種題無非問的都是中心思想、修辭手法、文章結構。
而答題的關鍵就在文章里,注意,我的這句不是廢話。
你要是經常抄答案的話就會發現,他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現代文中的原句換一個說法而來的!有的乾脆來形容詞都不變——這個就是關鍵詞的劃法,閱讀時注意形容詞!!!(你應該知道什麼是形容詞吧)用文章本身出現的、特別是作者抒情時用的形容詞來答中心思想——這個其實也是關鍵句的劃法:作者抒情的句子。一般現代文中包括小說和散文有很多是敘事的,敘事就分為兩部分了:敘事和抒情。敘事中有文章結構的答案;抒情中有中心思想的答案!!這種題,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抒情句子找幾個比較不錯的抄上去,最好自己變個句型(就是一句話你換個說法)。其實,答案就是這樣子的!有好多次考完試,一對答案,我的答案和標准答案錯不了幾個字~~~~
至於說到修辭,有時候也叫什麼藝術形式、藝術特色等等有「藝術」一詞的詞。
這種就更好答了!!!無外乎就比喻排比偶爾會用誇張(這種句子也算關鍵句!)————你答題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模式:作者運用了形象巧妙的XX(比喻誇張排比)說明了什麼什麼東西的什麼什麼特性,什麼什麼精神,表達了作者什麼什麼(文章原有形容詞)的情感,為我們展現了什麼什麼的畫面,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有時候依文章情況還可以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最後總結一句:具有XX的藝術特色。就好啦!!!!多簡單!!同樣這個模式還適用於古代現代詩歌鑒賞!
說到文章結構就更簡單了!!一般問到文章結構的,百分之九十九就是:首尾呼應!把首段尾段中你覺得是關鍵句的那一句一抄,再一總結就好了!!!太簡單了這個!!!!!!
.....
如果不是敘事文,那就是說明文了!更簡單,一言以蔽之:抄文章原句!把關鍵句原句抄上去就可以了!這個一般都比較容易就不詳細說了!
改句子,老師只會一瞥,看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掃中間就掃一眼!答題和寫作文一樣。
注意的地方有這么幾個:1.字寫的漂亮,不能寫的太小太緊!!
2.你盡量把關鍵字關鍵句寫在醒目的地方!
3.第一句和最後一句要寫好!
4.不能寫的太多,超過給的行數!最好剛剛好,一般自己都能拿捏好。
....
看看~~~現代文答案真的是很簡單··~~注意這些就行了~~~現在快考試了·~
你要是不想寫(其實,當時我就是不想寫),就看看文章看看答案就好了·~注意自己總結規律!!!
以上就是本人現代文應試抄出來的經驗~~~~同學,祝你好運!
其實,答語文卷子最大的秘訣就是:把你的字寫漂亮點!!不要太擠、大小適中!同樣的卷子不同的字,中間可以差20多分·~~一分可就是幾萬塊啊~~
累死啦·~~~~飄走···
PS:我看再加100多分應該不虧吧~~~我這都可以交上去做論文了~~好幾千字哎!

❷ 初中生閱讀的當代或現代的短篇小說

第1本書 西遊記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中國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之作
·世界神話傳奇經典著作之一
第2本書 名人傳
·1985年美國《生活》雜志評選的人類有史以來的最佳圖書之一
·影響人類文化進程的100本書之一·法國歷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第3本書 魯濱孫漂流記
·莢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
·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
第4本書 水滸傳
·中國第一部成功的長篇白話小說·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金聖嘆所列才子必讀書之一
第5本書 格列佛游記
·哈佛大學113位教授推薦的最有影響的書之一·世界諷刺文學史上的一部傑作
·1986年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之一
第6本書 朝花夕拾
·現代回憶散文的典範之作·20世紀中國最受矚目的文化巨人的經典之作
·影響中國文化發展的100本書之一
第7本書 伊索寓言
·東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一

❸ 求適合高中生的文學類散文、要短篇(像考卷上的現代為閱讀)、最好直接告訴我題目、

http://wenku..com/view/e061670abb68a98271fefa9b.html

答題思路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作用: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4.運用排比的作用:增強語言啟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引起下文,承上啟下
6.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
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11.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12.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3.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14.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5.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
第一部分
二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託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
第二部分
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
情節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
開端 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例:《孔乙己》開端部分敘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兩種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幫、長衫主顧)來往的情景,交代了當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背景,為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鋪墊。
發展 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發展部分敘寫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刻畫孔乙己的肖像、神態、動作、語言等,揭示其貧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惡勞的思想性格。
高潮 表現沖突,揭示主題。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敘寫孔乙己最後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側面反映丁舉人的橫行霸道、心橫手辣和正面描寫孔乙己的身殘氣微,表現其悲慘遭遇,從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結局 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結局部分以「大約」、「確實」這樣一組意味深長的詞句,不僅為孔乙己的悲慘命運增添了悲劇意味,還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思考。
環境 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
自然環境 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過描寫秋天悲涼的景象,渲染了凄涼的氣氛,預示著孔乙己即將死亡的悲慘結局。
例2:《我的叔叔於勒》高潮和結局部分通過描寫兩處對比鮮明海上景象,分別襯托出人物歡快和失落、沮喪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極力描寫烈日、狂風暴雨,不僅步步亦趨地推動著情節發展,還表現了拉車人牛馬不如的悲慘命運,更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炎涼。
社會環境 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
例:《孔乙己》開端部分通過描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來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當時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為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了鋪墊。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 分析問題(本論)、 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
記敘的三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屬於插敘一種)。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第四部分
五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引用論證。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引號的五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⑤特殊含義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注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第五部分
六種邏輯順序:①一般←→個別 ②現象←→本質 ③原因←→ 結果④概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後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第六部分
七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字、分類別、 下定義、作引用。
七種短語類型:並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動賓短語、後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第七部分
八種復句類型:①並列復句 ②轉折復句 ③條件復句 ④遞進復句 ⑤選擇復句 ⑥因果復句 ⑦假設復句 ⑧承接復句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誇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⑦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十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徵 通過某一特點的具體形象,表達某種人和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點。
例:《白楊禮贊》
白楊樹的偉岸、正直、朴質,不缺少溫和而又堅強挺拔的內在風格不但「象徵了北方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襯托 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突出本體的主要特徵。
例:《白楊禮贊》
開頭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西北高原的雄壯,襯托出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對比 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鮮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與海鴨、海鷗、企鵝的卑怯形象作對比,突出海燕勇猛、敢於斗爭的鮮明特徵。
借景抒情 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
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淋漓盡致的描摹百草園聲色趣俱全的景觀和三味書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場景,表現作者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和不滿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寫事物,突出其特點,並以此設喻,表現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楊禮贊》
以白楊樹比喻北方軍民,以白楊樹正直、朴質、嚴肅、挺拔、力爭上游的特點比喻北方軍民為我國的解放事業而抗爭、戰斗的頑強精神。
先抑後揚 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更突出地強調事物的特徵。

例:《白楊禮贊》
先說白楊樹不是「好女子」,而後稱頌其是「偉丈夫」,更突出的強調了白楊樹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神韻

《另外》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

第一部分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託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
第二部分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 分析問題(本論)、 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四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
引號的四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注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第五部分
六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字、 分類別、 下定義。
六種邏輯順序:①總←→分 ②現象←→本質 ③原因←→ 結果④慨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後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
第六部分
七種短語類型:並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動賓短語、後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七種復句類型:①並列復句 ②轉折復句 ③條件復句 ④遞進復句 ⑤選擇復句 ⑥因果復句 ⑦假設復句
第七部分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誇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⑦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多看看名家散文吧,讀者之類的,很有幫助!!

好看的短篇言情小說

《微微一笑很傾城》作者:顧漫
都市
也算網游吧
《撿到一條龍》作者:側側輕寒
都市
有一點小白「是會說話的蚯蚓,會長角的蛇,還是會長鱗片的毛毛蟲?」
《牛肉麵+陽春面=?》作者:stein
都市
爆笑不小白
從頭到尾
笑點密度極高
《你好,舊時光(瑪麗蘇病例報告)》作者:八月長安
都市
爆笑吐槽
《天堂太遠,人間正好》作者:桔子樹
都市
猛虎和薔薇的故事
《紅顏劫》--作者:葛之覃
女主是趙佶的兒媳
出現的男人是金國貴族
抗金義軍......國仇家恨
顛沛流離
感情描寫比較含蓄嚴肅
大時代下的小情愛
無奈是悲劇
《不負如來不負卿》--作者:小春
比較少的穿越南北朝時期的
五胡亂華
強人亂入(在此劇透會減少閱讀樂趣)
歷史強
纏綿的成分不算多
但絕對深情
幾十年的戀情啊
《獨步天下》作者:李歆
挑選了一個生平比最狗血的言情小說還要傳奇的女人來穿越
也是」八爺「哦
不過是皇太極
----這...也算清穿吧
我覺得這篇是清穿里非常好的了
其他的不過是看多了清宮戲的小女生的YY
境界決定了水平
不是么?
我覺得步步不咋地
終於棄文了
《野火燒》作者:張鼎鼎
穿越
雖然YY
但是頗有功力
不小白
女扮男裝的山賊頭子的進化史
男人從來沒有超過她去
她的男人還蠻可愛的
《媚者無疆》作者:半明半寐
比較情色
男主是女主的屬下
一根繩上的螞蚱
算是古代黑道吧
上部完結
系列事件
所以目前雖還沒有(下)但也還能看
《懼內王爺》作者:媚兒
男主被誤認為是女主的孌童
因為「留發不留頭」還自作主張幫女主剃了個月亮門
哈哈哈哈
非穿越
《米飯夫妻》作者:淺紋杏仁
雖然穿越
比較溫馨平凡
沒有亂世傾軋
沒有國仇家恨
沒有危險絕症
沒有飢寒交迫
只不過是小情小愛
即便如此
人生還是有波折
且波折就生在自身
《三救姻緣》作者:笑聲
穿越
凄慘的男主
被女主救於水火
但經歷過磨難的感情才穩定嘛
《方大廚》作者:耳雅
比較溫馨
巧手易牙嫁給本性不壞的富二代作假夫妻
《多多益善》作者:喜善大人
穿越
不願隨波逐流
只有特立獨行
就是絕沒有呼風喚雨
途中比較狼狽罷了
《穿越之第一夫君》作者:蜀客
武林
破案
曖昧
有點古龍的味道
《當穿越女遇到古代強人》作者:金寶寶
你以為穿越很NB?每個老古董都比你NB百倍啊!
《午門囧事》作者:影照
穿越
《女皇陛下的笑話婚姻》作者:絕代雙嬌(雲狐不喜)
面對完美無缺的和親老公
成為全國人民的笑柄也不要緊吧?也不要緊吧??
不管怎樣
都是文筆好
情節妙
人物絕的
精彩文章
你找不到的話
可以用「追問」或「評論」留下郵箱
我發給你
不要用「問題補充」
或採納後「答案評價」
我看不見

❺ 類似與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小說

叫意林或者讀者,,很多語文考試的閱讀都是上面抄的

❻ 高一小說,記敘文,散文等問題的現代文閱讀怎麼做!

記敘文閱讀積累 一、主要知識 1、記敘文五種表達方式。 (1)記敘。弄清記敘的要素和線索是閱讀記敘文的基本要求,同時,還要分清記敘的順序與人稱。 (2)描寫。描寫是記敘文中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用來表現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氣氛、抒發感情、突出中心;說明文中的描寫是為了把事物說得更准確、更易懂、更形象。 (3)說明。理清說明順序,抓住特徵,分清說明方法。 (4)議論。分清議論的要素和議論的方式,分析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要正確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須因人因事因物,從對人、事、物的敘述和描寫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線索及作用。 文章線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以主題為線索(2)以人物為線索。(3)以事物為線索。(4)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5)以「情」為線索。 作用: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3、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4)補敘:在順敘之後再補充敘述某些與前文有某中聯系的內容,是對上文所做的補充解釋,對下文做必要交代的敘述文字。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因為補敘與插敘同是中斷原來的敘述而插進去的文字,所以也有人把補敘歸入插敘,但兩者是有區別的。 4、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2)擬人: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 (3)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強語勢,條理清晰,節奏鮮明,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引人注意與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給人以不可辯駁的力量。 5、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6、概括內容。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7、環境描寫的作用。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具體的背景。(2)渲染氣氛。(3)烘託人物心理或烘託人物形象。(4)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作鋪墊)。 8、句子的作用。 語句的作用一般表現為兩個方面: (1)結構上的作用,包括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巧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總結全文、點明題旨、推動情節發展等;

(2)內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等。 9、表現(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把特定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拘事物上,表達了強烈鮮明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手法(側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入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手法: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不同人稱的作用及缺點。 (1)第一人稱:優點是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缺點是所寫的內容不能超過「我」耳聞目睹的范圍,所以不便於廣闊地反映現實生活。 (2)第二人稱:優點是便於對話,便於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強感染力;用於物,有擬人化效果。缺點是受敘述角度,敘述人的口氣以及聽話人的范圍的局限,一般人極難駕馭所以並不不常用。 (3)第三人稱:優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廣闊的活動范圍。缺點是不如第一人稱那樣使讀者感到親切。 11、描寫。 按內容分,主要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以及環境描寫、景物描寫等。從另一個角度還可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及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等。 12、議論及抒情的作用。 議論: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 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抒情: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13、題目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14、記敘文的分類。 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15、八種復句類型。 ①並列復句 ②轉折復句 ③條件復句 ④遞進復句 ⑤選擇復句 ⑥因果復句 ⑦假設復句 ⑧承接復句 16、小說文體知識。 (1)小說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節、生動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 (2)情節可分為:(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尾聲)。 (3)分類: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說(微型小說)。 17、散文的一般知識。 (1)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內容+思想感情 ①借景抒情的散文:運用「描寫了……抒發了……」格式 ②借物喻人的散文:運用「描寫了……贊美了……」格式 ③托物言志的散文:運用「描寫了……啟示了……」格式 (2)藝術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動靜結合的手法、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3)散文經常運用:想像(無中生有)、聯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徵(托義於物)、襯托(以他體陪襯本體的方法)、對比。 二、題型分析 一、題型分類 記敘文閱讀題型可分為四大類,二十三小類:即概括類(文章主要內容、語段內容、中心或主旨、層次結構)、理解類(詞語{能否刪除類、作用類或好處類、意義類、代詞的指代內容、過渡與照應類}、句子類{文中作用或意義、能否刪除類、表達感情思想類}題目{取題目、題目的含義類})、知識類(人稱、寫作順序、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語言特點、線索)、開放類(感悟題、補充題、仿寫題、聯想(想像)題)。 二、具體解法 (一)概括類 1、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因為記敘文主要是通過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經過來表達一定的中心思想,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做此類題目一定要先搞清楚文章的六大其本要素。即: 〔1〕人物,即文章記敘的人物對象。寫記敘文,必須明確要寫的是什麼人;讀記敘文,也必須清楚作者寫的是什麼人。 〔2〕事情,即要告訴讀者發生了什麼事,包括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幾個方面都交代了,記敘的事情才完整;讀記敘文,也要把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讀懂了文章。 〔3〕時間,即記敘內容所發生的具體時間。可以明確說明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個時刻;也可以大體交代若干年前,或"我小時候""很久以前"之類的表達。時間表達具體到什麼程度,這要看記敘內容而定,基本的要求是能讓讀者准確理解記敘內容,不會引起歧義。

〔4〕地點,即事情發生的地方。隨著事情的發展變化,地點可能會有變化。寫記敘文,就要把變化了的地點交代清楚;讀記敘文,也要認真分析,把握地點變化的情況及其線索。 只要是記敘文,一般都具備這六要素。但有的記敘文,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讀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響表達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閱讀記敘文,弄清記敘的要素有助於掌握全篇內容,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明確了文章的六要素以後,根據自己做題的需要選擇概括文章內容所需要的要素,然後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組合,即完成此類題目。 2、概括中心思想或主旨。 中心思想的歸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從分析標題入手,從分析材料入手,從分析首段入手,從分析文章中議論或抒情句入手,從分析篇末入手,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概括記敘文的中心有一些常用的格式: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反映、歌頌、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作者……的感情。 3、理清結構層次 理清結構層次即劃分段落並明確各段大意,應注意以下幾種方法: 按時間先後,按地點的轉換,按描述內容的角度,按思想感情的變化,按總-分-總的結構特點。 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 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聯合法:有些文段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這些意思連接在一起,概括出聯合段意。 (二)理解類 1、理解詞語 這一類題型的前三種題型在做題過程中都需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內容: 此詞語的本身義,即詞典義。 此詞語在文章中的意義。 此詞語在文章中所起的獨特的作用。 把握好這三點是做好前三種題型的基礎,只有把握這三點內容才有可能做好這幾種題型。在做不同題型時,要做到靈活運用三方面內容。 比如做「能否刪除類」題目時,首先就應先回答「不能刪去」,然後回答詞語的本義和文章義,再說詞語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刪去後有什麼不利。 做「作用類」題目時,思路和上面差不多,所不同只是比上面的解要簡單一些,只需考慮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即可。 詞語的「意義類」題目應該是最簡單的一類題目,只是考查對詞語的掌握或者說是對平時對詞語的積累,因為大部分題目所牽扯到的詞語都是課文中曾經接觸過的,所以做好這類題的前提是牢牢掌握住基礎知識。另外這類題目中還有的是讓你結合詞語的辭典義歸結出詞語在文章中的意義或者也可以說它所指代的具體對象。 做「代詞的指代內容」類題時,首先應做的是找到該代詞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後結合文章內容及其主題,在該代詞之前找出答案。此類題型一般較簡單,但在做題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讀清題意,二是確定好代詞位置,三是找好指代的具體內容,這也是做此類題的重點所在,一定要找准,不要多寫也不要少寫。 過渡類題目一般都是考查對過渡句的判斷及對過渡在文章中所起作用。此類題一般有兩種考查方法:一是考查同學們能否判斷出哪一句是過渡句,二是考查過渡句的作用。做此類題時,首先要確定好過渡句的位置,過渡句一般在兩段之間,或者在一段的開頭,一般由兩個分句組成,前一分句是對上文段意的概括,可稱為承上句,後一分句是對下文段意的概括,可稱為啟下句。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過渡句最重要的作用:承上啟下。 照應類題目一般考查詞語之間、詞句之間、句子之間的照應關系,做好此類題的前提是理解題目中提供的詞或句的真正含義,然後才能根據題目要求來尋找它所照應的詞或句子。同時還需要大體把握該詞或句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然後尋找與之相關的詞句。一般情況下,題目中會提示你在固定位置尋找。 做此類題可注意以下幾種常見的照應方式:題目與段落之間的照應、開頭與結尾之間的照應、前設懸念,後有照應。 2、理解句子 這類題目所考查的句子多數是指中心句、統領句、轉承句、結論句和一些意蘊比較豐富的句子。 理解這些句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從內容上看思想感情,從結構上看作用,從藝術效果上看(理解句勢的整散長短對於抒情議論的作用,要理解修辭手法的效果,理解文章技法上產生的效果。) 「作用或意義」類題型主要考查對句子的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1) 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性詞語。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我們可以抓住「焦急」和「耐心」這兩個關鍵詞。這兩個詞看起來似乎矛盾,但卻反映了老奶奶急切想見到總理的靈車,以及不見靈車決不離去的那種對總理無比熱愛的感情。 (2) 聯繫上下文來理解。有些句子的含義與上下文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顧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義。在古詩學習中尤其如此。如「死去元知萬事空」,要理解它的真正含義還得聯系下文。下文是「 但悲不見九州同」:但感到悲傷的是沒有看到祖國的統一。最後兩句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最念念不忘的是盼望南宋的軍隊能早日收復中原統一祖國,到時家祭的時候不要忘記告訴你的父親。反映了作者臨死時念念不忘統一祖國的激情。 (3) 聯系實際,通過聯想來理解。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這位偉大的戰士,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挪動過一寸地方,沒有發出一聲呻吟。我們可以聯想自己被沸水或火星燙著時會迅速地把手縮回來以及劇烈疼痛的情景,而邱少雲在烈火燒達半小時之久卻能做到紋絲不動,足見他的高度紀律性及為革命勇於獻身的偉大精神。 (4)從比喻、象徵意義中去理解。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作者用「黑洞洞」形容舊社會非常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沒有自由,到處受迫害。這是魯迅先生用詼諧的笑談來諷刺、抨擊舊社會的黑暗。 (5) 從聯系時代背景來理解。有的文章要與當時的情況聯系起來才能理解。如 「趕集」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料想四年以前該不會有這些東西吧。」四年以前是什麼時候呢?文章寫的是解放初期農村面貌的迅速改變,農民的生活不斷改善,從而歌頌了黨的領導好。 考查句子在文章中作用的題型主要有這么幾類: (1)句子在文章結構上所起的作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只要抓住所考查句子的類型,然後再來按照固定句子固定作用來答題即可:一般情況下,統領句起總起全文的作用,結論句起歸結全文的作用,轉承句(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還需注意的是有的情況下,尾句還會起到揭示主題,點明中心的作用,注意根據不同情況來區分。 (2)句子在文章內容上所起的作用,這類題主要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寫的,所以字里行間一定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體現。做此類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結合文章的思想感情與中心思想來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3)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藝術效果,這類題有這么幾類,如運用修辭手法的效果,比喻,擬人,誇張等使表達內容生動形象;排比,反問增強表達力量等;再如句子對文章技法上產生的效果,如有的設懸生疑,有的對比映襯,有的烘托渲染,有的欲揚先抑,有的情景交融,有的小中見大,有的升華深化,有的象徵寓意等。有的題型就是考查對句子的藝術效果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各種藝術效果的表達方式,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 在此列舉各種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但需結合具體文章作出明確的判斷: 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 2、化深奧為淺顯; 3、化抽象為具體; 4、化冗長為簡潔。 比擬的作用: 1、色彩鮮明;2、描繪形象;3、表意豐富。 誇張的作用: 1、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2、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3、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對偶的作用: 便於吟誦,易於記憶;用於詩詞、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排比的作用: 1、內容集中,增強氣勢;2、敘事透闢,條分縷析;3、節奏鮮明,長於抒情。 反問與設問的區別: 1、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反問則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內容。 2、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 (三)知識類 這一類題主要考查對記敘文中各種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好此類題的前提是掌握好記敘文章的基礎知識,牢記各種知識點,並能把自己的知識形成休系,形成網路。下面我將就有關這記敘文中的各種知識所出現的各種題型進行解說: 1、記敘文一般有六個要素,哪六要素?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結果。 2、記敘文的人稱有幾種? 記敘文的人稱:第一人稱(「我」),第三人稱(第三者口吻)。記敘文的人稱是如果敘述人是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當事人的身份來敘述的,就叫第一人稱;如果敘述人並非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作品中人物的對方的身份出現,就叫第二人稱;如果敘述人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就叫第三人稱。一般地說,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經常使用。 3、記敘文敘事的方式(即安排故事的方法)有哪幾種? 記敘文的敘事方式:順敘(時間順序、事物發展順序)、倒敘、插敘、補敘。 記敘文的順序一般有順敘、倒敘和插敘。順敘是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的順序來寫;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開展情節或描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事件相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 4、表達方式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文為主.兼用描寫、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分兩大類:一是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一是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描寫有正面也有側面描寫,描寫有的結合各種修辭手法作生動、形象的描寫以突出強調描寫的對象,有的則是運用白描,使文字朴實、簡練、乾脆。 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於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閱讀時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 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5、修辭手法已在上文中進行了詳細的解說,這里也不多說。 6、記敘文中的語言特色,因文而異、因人而異,或朴實或生動;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閱讀時要細加體會。 7、理清讀物的線索 線索是貫穿全文的脈絡,理清了線索,文章的段落、層次就好掌握了。一篇記敘文一般只有一條線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兩條線索,有的以某一事物為線索,有的以行蹤為線索,有的以時間為線索,還有的以感情為線索等。 8、閱讀分析記敘文先要了解它的故事情節和結構形式 記敘文主要是寫人記事的文章。寫人和記事是密不可分的。事要人來做,而人的活動表現為事,所以,人和事是相互依存的,只不過就文章的整體來說,由於記敘的目的、角度和側重點的不同,而可以確定是寫人為主、還是寫事為主。 讀記敘文,一般地說,應該以了解故事情節為突破口。先從整體上看,寫的是一件事還是幾件事。如是一件事,它的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是怎樣的,有沒有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樣的過程;如是幾件事,那就要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有什麼樣的內在聯系。故事情節弄清楚了,就要進一步看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些故事情節的,是通過什麼樣的結構形式來表現的。這是閱讀、分析文章的基本功,最為重要。 (四)開放類 這一類題一般採用主觀題型,常見的有:感悟題,即談閱讀後的體會、感想、啟示等;補充題,即聯繫上下文,補充一句或幾句話、補充論據等;仿寫題,聯想、想像題等。 1、感悟題,是對原文內容的延伸,要在理解原文創作意圖、作者創作思路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活動。答題時,既要聯系原文內容,更要從原文中抽取本質的東西,結合實際,發表自己的感悟和見解,體現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03年語文中考題中就有此題) 2、補充題,關鍵在於把握題目要求,吃透原文有關內容,理清原文思路,這樣補寫的句子才能與前後文意思連貫,補寫的論據才能吻合論點和文意。 3、仿寫題,可謂形式多樣:有單一性仿寫,如:修辭、表達、關聯詞、短語等角度進行仿寫;也有綜合性仿寫,即仿照例句、例段的思路、句式、修辭等,按照多項要求進行仿寫。完成這類題目,首先要讀懂例句,把握其句式特點、修辭方法、前後句和其中的關鍵詞語的內在關系等,然後,還要讀懂題意,按照題目要求進行仿寫。 4、聯想、想像題,常見的形式有:根據設定的情境造句或寫一段話;完成這類題目,一要注意答題內容與原文主旨、題目要求的相關性、一致性,也就是說,首先要找到題目所問與原文內容的契合點,再聯想到與之相關的實際情況,才不致於答非所問,偏離題意。二要注意想像的合理性。不合情理的想像,會給人以荒誕可笑的感覺。

❼ 現代文閱讀

1.文章第一段寫了「太陽剛剛爬過對面樓房的頂上,弟弟便開始忙活起來」的場景,有什麼用意?
答:這一場景的用意是為了表現弟弟認真的性格。
2.閱讀文章第②段,說一說弟弟的工作指什麼?為什麼弟弟很認真地說?
答:弟弟的工作指的是街頭自彈自唱。
「弟弟很認真地說」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他這樣做很光明,而且不會半途而廢。
3.對於弟弟的忍痛堅持,「我」的表現則是勸告和不屑。作者在此運用了那種寫法?有什麼作用?
作者在此運用了反襯的寫法。作用用「我」對他的消極影響,襯托他執著的精神。
4弟弟是個什麼樣的人,請結合具體事例加以說明。
弟弟是一個關心底層人群、善良、樂於助人的人。
具體事例:弟弟艱難地站起來,把琴盒裡的錢散發給周圍的乞丐們。呵呵,原來整個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經打過他的人討過冬的錢啊!
5文章以此結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文章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弟弟精神品質的贊美,對樂於助人風格的弘揚。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願對你有所幫助!

❽ 那位知道現代文閱讀小說的答題步驟或相關知識

現代文閱讀題目的分值18分,一般要花上20分鍾去解答。 首先,原文(文本)閱讀可以花上10分鍾,採取從局部到整體的閱讀順序,閱讀時應注意每個段落的前後聯系,把握文章的整體思路,特別是對作者的情感傾向,要仔細把握。 其次,看題目時,應注意三重含義的統一??文本原意、命題者設題意圖、答題者的理解,特別注意在理解文本原意基礎上,能揣摩命題者設題意圖,再作答,考生切不可不注意前兩者,就匆忙按自己的理解作答。 如果考生覺得對於文章的主旨不好把握,可以先看最後的5選2的多選題,其中的選項一般有3項正確,2項錯誤,可以藉助看這些選項來理解文章。 大閱讀題的文字回答部分,答案要求對原文語言進行篩選、概括、整合,一般不宜直接用原文的句子作答,常常需要對原文的五六句話進行整合。轉化為考生自己的語言。整合過程中,常是把形象語言整合成平實、簡練的語言。 有時,題目則要求考生對抽象的話進行闡釋。要注意題目的具體要求。

熱點內容
底層百姓有聲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5 07:26:44 瀏覽:409
玄幻小說推薦老書蟲 發布:2025-07-15 07:18:14 瀏覽:933
由此與你隔光明小說全免閱讀 發布:2025-07-15 07:12:25 瀏覽:936
恩怨情仇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7-15 07:11:06 瀏覽:933
po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15 07:06:04 瀏覽:866
將軍攻的百合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5 06:59:27 瀏覽:571
好聽的有聲小說完結言情的 發布:2025-07-15 06:45:46 瀏覽:669
軍干甜寵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5 06:43:20 瀏覽:840
異能小說榜排行 發布:2025-07-15 06:30:12 瀏覽:262
知名網路小說前十名 發布:2025-07-15 06:24:11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