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代文小說的論文選題
1. 拜託~~~~!!!!求一篇關於"現代小說"的論文 不少於1000字~~回答好可以追加懸賞!!
王小波的精神結構及其小說的結構模式
{內容提要}:本文從意象分析法的角度,論述了王小波小說中「夜」的意象的意義,進而闡述了他陰陽兩界沖突的精神結構和由此形成的其小說的結構模式。
{關鍵詞}:王小波 精神結構 陰陽兩界 結構模式
王小波有部中篇小說《我的陰陽兩界》,閱讀這部小說,讀者首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何為陰界?何為陽界?在他的雜文中也數次提到類似的說法,比如,話語圈屬於陽的一方;世界除陽的一面之外,還有陰的一面;「賴在文學上,可以給自己在圈子中找到一個立腳點。有這樣一個立腳點,就可以攻擊這個圈子,攻擊整個陽的世界。」(1)還有其他衍生的詞「陰性的態度」等。
我認為,陰陽兩界是理解王小波精神世界的一個通道,他的精神結構呈現出陰界和陽界之間不可調和的分野,二者之間像兩軍對壘一般,上演了一場場攻防戰,時而劍拔弩張、勢不兩立;時而委屈求全、妥協禮讓;時而握手言歡。這是內心深處驚心動魄的戰爭。王小波的精神世界時時表現出搏殺、沖突、緊張、分裂的狀態,他精神上的弦綳得太緊,這是一個人的戰爭,這是分成兩半「自我」的格鬥,最後終於兩敗俱傷、琴弦綳斷,曲未盡人已失。王小波精神世界的這種特質投射到小說創作中,自然其小說的精神結構與它保持一政,不僅如此,其小說的敘述結構也展現出雙線並行、交織、虛實相映、古今對話的結構模式。
綜合王小波雜文和小說來看,對陰陽兩界的界定,大致可列出以下兩類詞語方陣:
陽界:愚蠢、專制、強權、無智無性無趣、烏托邦神話、愚民教育、宗教化政治、煽情倫理、思想牢籠、話語圈文化、精神陽萎、實用功利、機械化一、強勢群體……
陰界:健康的性、有趣、神奇、智慧、自由、愛情、創造、理性、科學、民主、人的尊嚴、沉默文化、參差多態、弱勢群體……
法國文學理論家加斯東·巴什拉爾認為,每個詩人都提供一份意象的綜合,我們可以事後去發現它,繪制一幅「曲線圖」,重新發現一種邏輯。在此,意象既不是一種修辭形象,也不是文章細節,意象是「一個完整的題材。它呼喚各種不同的來自多渠道的形象的聚合」;它是「一種原則的升華」,它可以上溯到語言和形象思維的起源,同時又表達「凝聚了事物內部的情感世界」。巴什拉爾的批評即是從一個意象出發,重新認識一個世界,藝術家心靈嚮往的那個世界。(2)
筆者通過對王小波小說中頻繁出現的「單位意象」或者說「存在編碼」「夜」進行分析,以期切入他的精神結構。「包圍著他們的是派出所的房子,包圍派出所的是漫漫長夜。」(《未來世界》)。《似水柔情》末尾:「眼前是茫茫的黑夜。曾經籠罩住阿蘭的絕望,也籠罩到了他的身上。」最典型的是如下大段文字:「夜黑的發紫,星星亮得像一些細小的白點。在京效時我常和鈴子鑽高梁地,對夜比一般人熟悉得多。這是險惡的夜,夜空緊張得像鼓面,夜氣森森,我不禁毛發直立。」
「在這種夜裡,人不能不想到死,想到永恆。死的氣氛逼人,就如無窮的黑暗要把人吞噬。我很渺小,無論作了什麼,都是同樣的渺小。但是只要我還在走動,就超越了死亡。現在我是詩人。雖然沒發表過一行詩,但是正因為如此,我更偉大。我就像那些行吟詩人,在馬上為自已吟詩,度過那些漫漫的寒夜。」(3)
在他的早期習作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文字:「在我小的時候,常有一種冰涼的恐怖使我從睡夢中驚醒 ,我久久 地凝視著黑夜。我不明白我為什麼會死。到我死時一切感覺都會停止,我會消失在一片混沌之中。我害怕毫無感覺,寧願有一種感覺會永久存在。哪怕它是疼」(4)。於是到雲南插隊時,他常常在深夜走出宿舍,在夜色中用自來水筆在一面鏡子上寫詩,寫了又塗,塗了又寫。(5)
王小波在1979年6月6日寫給李銀河的信中引了《德國詩選》中他最喜歡的一首詩,並說他尤其喜歡「銀色的星光」這個詩句(6):
他愛在黑暗中漫遊,黝黑的樹蔭
重重的樹蔭會冷卻他的夢影。
可是他的心裡卻燃燒著一種願望,渴慕光明!渴慕光明!
使他痛苦異常。
他不知道,在他頭上,碧空晴朗,
充滿了純潔的銀色的星光。
王小波在不同的小說中先後引了二次塞利納杜撰的瑞士衛隊之歌:「我們生活在漫漫寒夜,/人生好似長途旅行。/仰望天空尋找方向,/天際卻無引路的明星!」(7)並且第二次引用時用的小說題目是《茫茫黑夜漫遊》,由此可見他對這首詩及「夜」這一意象的喜受。除此之外,他的一些小說題目多少也透露出一些信息:《紅拂夜奔》、《夜行記》、《夜裡兩點鍾》。
在王小波的筆下,夜是漆黑的、蕭殺的、凄慘的、緊張的、險惡的、森然的、漫無邊際的,它意指黑暗、壓抑、迷茫、恐怖、絕望、死亡。當王小波把「文革」時期比作漫漫黑夜時,「夜」這一意象的內涵還較為狹小,從王小波整個一生及其創作始終來看,他賦於「夜」以豐富、深邃的意蘊。《茫茫黑夜漫遊》好比怪腔怪調的布魯斯,是一篇心態小說,是作者寫作時「當下」心境的流露,在此,作者表達了在強制下永不屈服的信念:「有人可以從屈服和順從中得到快樂,但我不能。」他說,只有一種生活是可取的,就是迷失在探究小說藝術無限可能性中。王小波對夜的恐懼,即是對受奴役的、乏味的、無創造的生活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如何超越死亡,穿過漫漫寒夜般的人生,他選擇了創作,選擇了詩意人生因此他稱自己是行吟詩人、浪漫騎士,以藝術對抗寒夜,超越死亡,也超越命運、生命、存在。他說:「好詩描述過的事情各不相同,韻律也變化無常,但是都有一點相同的東西。它有一種水晶般的光輝,好像來自星星……我希望自己能寫這樣的詩。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星。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8)想像一下,一個17多歲的少年在亞熱帶地區的夜色下,在曠野之中,以他的單純、真誠試圖擺脫當時的話語霸權、語言牢籠,抒發出自己本真的內心情感,這是多麼動人的情景。那麼,與「夜」對應的意象就是「星星」、「明星」、「銀色的星光」,這是王小波的精神源泉,他渴慕星星,尋找星星,夢想化作星星,照亮黑暗,抗爭陽界,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王小波的人生及創作,那就是:星光照徹黑夜。王小波確如一顆劃過夜空的流星、慧星,他閃亮的光芒照徹了晦暗的夜空。
王小波的另一個重要的「存在編碼」就是小說中的「刑場」意象,及由此衍生的「砍掉的頭」、「屍體」意象,(9)「夜」和「刑場」都是王小波對人生、對他生活的世界的一種深刻體認。
王小波的小說中的人物可分為界線分明的二個方隊,即陽界中人和陰界中人;軍代表/知青、團知書/受幫教者、大夫/病人、警察/犯人等,在他們之間上演著管制/反抗、改造/抵制、追逐/逃跑的游戲。
王小波小說的動態與靜態場面也值得留意,當他的敘述落筆於爭斗、追逐、逃跑時就自由奔放、生機盎然、諧趣橫生,如王二的上山,老魯捉王二,衛公、紅拂出逃、薛嵩搶婚、征戰等,而一旦人物在一處停留下去就往往是壓抑、郁悶、死氣沉沉的世界。與此對應的兩類地點(皇宮、宣陽坊、灰色長安、洛陽/鳳凰寨、路上)也就有了相反的寓意。
下面以《黃金時代》中的3篇小說為例,論述陰陽兩界的沖突、對峙、碰撞。
在《黃金時代》里,王二是到雲南插隊的北京知青,二十齣頭,充滿了好多奢望和青春的強烈躁動,這就不可避免地與以當地隊長、農場軍代表為首的管制體制也就是陽界,發生激烈沖突,當他拿著獵槍和軍代表劍拔弩張地對峙時,這種沖突達到頂點,這是箝制與反抗、設置與反設置、情感萎縮與生命激情、道德戒律與精神自由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但個人是無法與整個社會相抗衡的,王二選擇了跑為上策,逃往深山老林。在這個陰界世界中,王二和陳青揚在原始山林里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狀態是一個神奇的夢,他們遠離人類,遠離文明,過著自耕自食的生活,他們活得狂放恣肆、自由自在、隨心所欲,他們在大自然里無所顧及地做愛,他們的精神自由和生命激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和敞開,演奏出一首生命狂歡曲,從這層意義上講,這的確是王二的黃金時代,他們的生活很像湯恩比所說的人類史前文明的陰的時期的生活。下山後,他們受到陽界勢力 的圍剿:收審、寫交代材料、出斗爭差,但王二和陳清揚以精神上、性愛上的放浪不羈、輕松游戲消解了神聖、虛偽、庄嚴,從而宣告了他們在這場陰陽沖突中的不可戰勝。
《三十而立》,王二成了大學教師,但他感到無趣機械的生活好像一種酷刑,在他看來,這個世界裡存在著兩個體系,一個來自生存的必要,一個來自存在本身。就前者而言,就是為了功名利祿虛名浮利,違心地裝丫挺,假正經,過表演給人看的生活,這就失去了自己的存在;而存在本身具有無窮的魅力,它沒有什麼世俗功利性,它就像草長馬發情那麼自然,二者之間的分野就是陰陽界面的確立。王二在功名利祿和追求真善美之間,在追求真誠和掩飾自己對社會的真實感受之間,在自然人生與生存之累之間徘徊不定,苦悶不安,做著痛苦的抉擇。在常態生活中,陽界的一切不像非常態的「革命時期」那樣面目猙獰、咄咄逼人,它就像滯重無形的空氣彌漫在「陰性人」王二的周圍,它無所不在又難以捕捉,王二時時有抗爭的沖動,卻不知把矛頭指向何方,因此,不得不在萬般無奈中「荷戟獨彷徨」。是苟且生存,還是返回存在本身?在王二死前,在小說結束之前還是個問題。
《革命時期的愛情》,是一部關於性愛的小說,也是一部關於個人成長史的小說。個人的成長恰恰框定在一個抹殺個人存在的革命時期,偉大人物設置的烏托邦中,那種命運的被設置感、行貨感、玩偶感刻骨銘心,個人意志與集體意志必然格格不入。少年王二與姓顏色的女大學生的愛情是慘痛、凄美的,作為兩個觸犯游戲規則未被懲辦的漏網之魚,他們在野外樹林、河邊的愛情可看作逃逸陽界中心的邊緣地帶里的一次療傷。他們在此還原到人本位,體驗男人和女人的感覺,但王二幼時的慘痛經歷在心理上的投影使他無法有所作為。表面革命失敗的背後,是骯臟、醜陋的世界作用於個人隱秘的性心理上的挫敗感,他們所扮演的革命角色其實是喪失人本性的受愚弄的玩偶、泥人,他們在咀嚼失敗中開始的畸形之愛只能以失敗告終,這是革命時期曲折隱晦的個人情感悲劇。王二長大成人後,進街道豆腐廠當工人,他和陽界中人、道德牧師、幫教他的女團支書之間由對抗、沖突最終轉向枕席之歡,女團支書由肩負拯救精神的使命,自覺不自覺地滑向肉體的放縱、沉淪、做成陰陽苟且之事,這是一場陰差陽錯的愛情。
在《黃金時代》中,陰陽兩界的沖突是緊張、激烈的,也是明朗、單純的,有兩軍對壘的氣氛,王二和陳清揚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戰斗同盟,而《革命時期的愛情》里,這種沖突要隱晦、錯綜復雜的多,在最隱秘的心理層面,在個人成長史中,也在王二和女團支書的苟且貪歡之間展開,它是多色調多層次的。
《我的陰陽兩界》,主人公王二選擇的生活方式是獨特的,他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長期在地下室居住,喜歡寂寞、黑暗,在寫小說、譯書的思維樂趣里自由地生活。造成這種狀況的直接原因是因為他陽萎,這其實是一種文化隱喻,是陽界的傷害造成的,他逃跑、隱匿到陰界中去,在陽界中人看來,他是小神經,被列入異類,但長期以來,他和陽界中人過著兩不相擾、相安無事的生活。婦科女大夫小孫的冒然闖入打破了這種生活,導致了二者的失衡、沖突、較量,表面上看,在這場較量中,王二大獲全勝。與女團支書為青工王二治療精神為初衷卻以捐獻肉體告終不同,小孫以奉獻肉體來治療王二肉體陽萎為起點,最後治好了肉體,把王二拉回陽界,卻導致他又精神陽萎。兩個王二與兩個女人的性關系都蘊含著挽救的母題,盡管動機、方式、角色不同,但結局都是失敗的,而後一種失敗是精神上的大潰敗,因而是陰性人王二最大的人生失敗。
在這三部小說中,陰界的形象化指涉由蠻荒之地、邊陲的原始山林轉到城市效外河邊的小樹林,再轉為城中醫院里陰暗、雜亂的地下室,自然的野性、詩意由強轉弱,最終衰退到人群居住之所的凡塵。陰性人王二由在自己的世界裡隨心所欲的生命狂歡轉變為無路可逃中與陽界調情苟合,再變為陽界中的一員,精神境界一路呈現淪落、萎縮、衰退之勢,陰陽兩界的沖突也由緊張激烈走向淡化、緩和,直到化干戈為玉帛,握手言歡。這是否可稱為陰陽三部曲?
與王小波及其小說的精神結構相一致,其小說的敘述結構也往往採用雙線、多線並行、交織,古今對話、呼應,紀實與虛構、現實與想像、現時與歷史、生活與本文構成一個虛實相生真假莫辨亦真亦幻的奇妙繁復的開放性敘述空間,敘述人在這個無限敞開的敘述空間里自由出入、往返。《未來世界》由三大敘述板塊組成:描繪敘述人在未來世界裡的「當下」現實生活,追憶舅舅在上個世紀的歷史中的生活,敘述人撰寫的舅舅傳記中的生活。《白銀時代》的敘述結構是:寫作公司里的現實生活,回憶中的大學生活,《師生戀》這部小說中的大學生活,師生戀情及奇譎的沙漠世界。其中,《白銀時代》和《2010》的情節核及敘述動機都是一個謎語,小說的敘述流程亦即謎語的破解過程。《未來世界》和《2015》都運用了少年視角,頑皮、刁鑽、性萌動期的少年可看作前敘述人,他的敘述起到顛覆人物關系、倫理關系或反諷世界的怪誕荒唐或增加戲謔效果的作用。
《紅拂夜奔》、《萬壽寺》,用現代意識燭照歷史傳奇,敘述人的現實生活與其虛構的小說中的歷史人物生活形成同構關系,歷史和現實,過去和現在在相同的主題和動機上被跨越,這種古今對話的敘述方式在另外兩篇小說《立新街甲一號與昆倫奴》、《似水柔情》中表現得同樣突出。
2. 文學類專業學年論文選題
當代文學
1.論莫言的小說
2.論韓少功的 」 尋根 」 之作
3.對新時期 」 女性文學 」 的思考
4.論瓊瑤的小說
5.論賈平凹散文的美學追求
6.論老舍的戲劇觀
7.論張賢亮的小說
8.論郭小川詩歌的藝術特色
9.賀敬之與郭小川詩歌創作比較
10.舒婷的詩歌創作
11.楊朔與劉白羽的散文創作特色
12.李準的小說創作
13.秦牧的散文特色
14.論蔣子龍的 」 開拓者家族 」
15.聞捷詩歌研究
16.論《鍾鼓樓》
17.論《北方的河》
18.論王安憶的小說
19.論高行健的探索劇
20.論新詩潮
21.論北島的詩
22.論新時期通俗文學現象
23.論王蒙的小說
24.論新時期的小說藝術
25.論黃宗英的報告文學
26.論柯岩的創作
27.論新時期的知青文學
28.論新時期的軍事文學
29.論劉紹棠的小說
30.論劉索拉的小說
31.論新時期的改革文學
32.周梅森小說論
33.方方小說論
34.新生代詩歌研究
35. 金庸小說論
36.席慕蓉現象研究
37.論諶容的小說
3. 中文系畢業論文選題,關於中國當代文學的論文,希望大家提供一些新穎的選題
1、論王朔小說的大眾文化特徵
2、論舒婷詩歌的人道主義情懷
3、論汪曾祺小說的兒童視角
4、論汪曾祺小說的文體特徵
5、論汪曾祺小說的「創新」與「襲舊」
6、論路遙小說的苦難意識
7、論儒家文化在路遙小說中的體現
8、論《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9、從韓寒或郭敬明或春樹或張悅然小說看「80後」的創作特徵
10、論《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11、論顧城詩歌的童話色彩
12、論余秋雨散文的人文關懷
13、論莫言《紅高粱》系列中的生命意識
14、論余華小說中的父親形象
15、從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自審到現代都市的女性敘寫——論王安憶小說創作的嬗變
16、論簡訊文學的審美特徵
4. 誰能提供現代文學學年論文的選題!!!
1、魯迅的《野草》是個很好的選擇,雖然你可能覺得魯迅是寫爛的題目,但是從啟蒙思想角度出發論述魯迅的精神,如果你讀過野草,可能你會發現,其實魯迅並不是一個所謂的啟蒙主義者,反而是一個反啟蒙主義者。
2、汪曾祺前期作品。汪曾祺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鄉土文學的代表人物,但是他早期的作品,卻受到西方思想的深刻影響,諸如伍爾夫,他創作過意識流小說,要比王蒙的所謂東方意識流在藝術上更高超。
5. 關於短篇小說逃離有什麼新穎的論文題目
論文提綱,是指論文作者動筆行文前的必要准備,是論文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構思謀篇是指組織設計畢業論文的篇章結構,以便論文作者可以根據論文提綱安排材料素材、對課題論文展開論證。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摯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使論文的結構完整統一;就能分清層次,明確重點,周密地謀篇布局,使總論點和分論點有機地統一起來;也就能夠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組織、利用資料,決定取捨,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料的作用。[1]
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寫作時能順利進行。沒有這種准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
論文提綱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縱觀全文,寫出能表示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或詞彙,這些信息或詞彙,可以從論文標題中去找和選,也可以從論文內容中去找和選。例如上例,關鍵詞選用了6個,其中前三個就是從論文標題中選出的,而後三個卻是從論文內容中選取出來的。後三個關鍵詞的選取,補充了論文標題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內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選出,與從標題中選出的關鍵詞一道,組成該論文的關鍵片語。
論文提綱(一)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佔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當,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比如有一篇論文論述企業深化改革與穩定是辯證統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業為例,說只要幹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則,與職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數職工的理解。從全局觀念分折,我們就可以發現這里只講了企業如何改革才能穩定,沒有論述通過深化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職工收入增加,最終達到社會穩定。
(二)從中心論點出發,決定材料的取捨,把與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棄,盡管這些材料是煞費苦心費了不少勞動搜集來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塊毛料寸寸寶貴,捨不得剪裁去,也就縫制不成合身的衣服。為了成衣,必須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們必須時刻牢記材料只是為形成自己論文的論點服務的,離開了這一點,無論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須捨得拋棄。
(三)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初學撰寫論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論點和論據沒有必然聯系,有的只限於反復闡述論點,而缺乏切實有力的論據;有的材料一大堆,論點不明確;有的各部分之間沒有形成有機的邏輯關系,這樣的論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這樣的論文是沒有說服力的。為了有說服力,必須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檢查這一點。
(四)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組成。序論、結論這兩部分在提綱中部應比較簡略。本論則是全文的重點,是應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綱上也要列得較為詳細。本論部分至少要有兩層標准,層層深入,層層推理,以便體現總論點和分論點的有機結合,把論點講深講透。
6. 現代文學畢業論文選題
論文如何定題目
首先看是什麼專業的題目
其次根據專業和教授的口味來定
題目盡可能不要大眾化
(一)選題
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應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本科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長,選擇適當的論文題目,但所寫論文要與本專業所學課程有關。
(二)查閱資料、列出論文提綱
題目選定後,要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開展調研和進行實驗,搜集、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加工、提煉,然後列出詳細的寫作提綱。
(三)完成初稿
根據所列提綱,按指導教師的意見認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須經指導教師審閱,並按其意見和要求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您的現代文學方面的具體是什麼題目呢
有什麼要求呢
論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開題報告 任務書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7. 關於現當代文學的論文選題,有沒有新穎一點的題目,推薦一下。明天要交
密切與人民的聯系,適應時代的需要,深刻地反映社會,提高文學的人民性、思想性和藝術性,反映我們偉大的時代,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換,為民族的偉大復興服務。曾見論者說,文學與時代無關,與時代越疏離就越回到「文學的本真」。危哉斯論!文學的「本真」是什麼?就是作為人類活動和自我實現的基本領域,文學參與人們的社會生活與勞動創造,以藝術形態反映社會、服務社會,就是它的生活-社會-歷史-文化的含量及其優劣,以及它們「進入」藝術的深度及其技巧的高下。中國當代文學,循此前進,庶幾可望遠大發展!現在問題恰正是文學疏離了它的本真。
8. 需要一個現當代文學的論文選題,最好是小說類的,不要太偏的作品,大家幫忙,謝謝!
只是要題目是嗎,那太好辦了,隨口就可以給你一個。《論<長恨歌>中王琦瑤的形象》。這篇作品是王安憶的著名小說。你應該可以吧。
9. 能不能提供一些現代文學畢業論文題目
1、鴛鴦蝴蝶派再認識
2、張恨水社會言情小說論略
3、論《春明外史》的「野史」特點
4、論《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5、論《啼笑因緣》中樊家樹形象
6、《啼笑因緣》與《秋海棠》比較研究
7、論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
8、還珠樓主武俠小說論
9、王度廬「鶴一鐵」系列武俠小說
10、金庸武俠小說簡評
11、回顧與瞻望:新派武俠小說的過去與未來
12、試析魯迅小說的人物形象系列
13、魯迅小說的敘事藝術
14、魯迅小說中的懺悔意識
15、魯迅小說中的女性世界
16、《傷逝》再解讀
17、《孔乙己》的敘事藝術
18、魯迅小說 中的童年敘事
19、魯迅小說的詩化特徵
20、魯迅與老舍國民性批判比較
21、老舍小說的京味特徵
22、老舍小說的語言藝術
23、沈從文小說中的湘西世界
24、沈從文小說的抒情化傾向
25、論沈從文創作中的人性內涵
26、蕭紅小說創作的抒情色彩
27、蕭紅《呼蘭河傳》的詩化特徵
28、郁達夫小說藝術論
29、廢名小說的審美特徵
30、廢名小說藝術論
31、張愛玲小說的悲劇意識
32、張愛玲小說中電影表現手法運用
33、郁達夫小說中的孤獨者形象
34、審美化的人生——張愛玲散文論
35、馮至詩歌中的現代意識
36、論艾青詩歌中的憂郁
37、《圍城》新論
38、孤獨與夢想——重讀《邊城》
39、郭沫若詩中的抒情主人公
40、《女神》浪漫主義風格論
41、胡適與中國現代新詩
42、周作人散文藝術論
43、朱自清散文藝術淺析
44、冰心「小詩」簡論
45、徐志摩散文藝術論
46、徐志摩詩歌中的意境
47、戴望舒與中國現代詩派
48、卞之琳詩歌「非個人化」傾向論
49、穆旦詩歌中的「自我」
50、曹禺戲劇的詩意特徵
51、茅盾小說中的「現代女性」
52、《腐蝕》的心理分析藝術
53、巴金《寒夜》新論
54、郭小川詩歌論
55、賀敬之詩歌論
56、李瑛詩歌論
57、論聞捷的愛情詩
58、論李季的詩歌
59、公劉詩歌論
60、艾青新時期詩歌論
61、論艾青國際題材的詩歌
62、論艾青的創作道路
63、論舒婷的詩歌
64、顧城詩歌論
65、論「朦朧詩」的產生
66、論「朦朧詩」的藝術特徵
67、「第三代」詩人論
68、論「朦朧詩」與「第三代」區別
69、論趙樹理的《三里灣》
70、論趙樹理建國後的小說創作
71、信紙柳青的小說創作
72、論柳青的《創業史》
73、《創業史》藝術論
74、論建國後戰爭題材的小說
75、茹志鵑的小說創作論
76、論吳強的《紅日》
77、論《保衛延安》的思想與藝術
78、論王蒙的小說
79、論王蒙的《活動變人形》
80、蔣子龍小說創作論
81、高曉聲小說創作論
82、張潔小說創作論
83、論新時期軍事題材的小說
84、賈平凹小說論
85、張煒小說論
86、論莫言的《紅高梁》系列小說
87、論楊朔的散文藝術
88、論劉白羽的散文藝術
89、論秦牧的散文藝術
90、論新時期的文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