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我國現代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

我國現代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

發布時間: 2021-10-15 18:39:37

A. 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

《倪煥之》

《倪煥之》是葉聖陶一九二八年寫的一部長篇小說,連載於當時的《教育雜志》上。
《倪煥之》真實地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生活歷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五四」、「五卅」這些規模壯闊的革命運動曾經給予當時知識青年和巨大影響。主人公倪煥之,是個熱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同辛亥革命失敗後不少進步知識分子一樣,他最初把救國的「一切的希望懸於教育」,真誠地期待著用自己的「理想教育」來洗滌盡社會的黑暗污濁。他還憧憬著一種建立在共同事業基礎上的互助互愛的婚姻關系,愛慕和追求一個思想志趣和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然而,嚴酷的現實生活,破滅了倪煥之的許多不切實際的空想。不但在教育事業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遠違初衷。婚後的金佩璋,沉沒有瑣細的家庭事務中,對於前途、理想、教育、書本都不再有興趣(作者在這里實際上寫出了長期封建社會遺留下的習慣力量給予婦女以多麼深重的影響),這使倪煥之深深感到「有了一個妻子,但失去了一個戀人、一個同志」的寂寞和痛苦。五四運動到來,大批倪煥之式的知識青年被捲入革命浪潮里。在革命者王樂山的影響下,作品主人公開始把視線從一個學校解脫出來,放眼「看社會大眾」,投身於社會改造活動。「五卅」和大革命高激期間,倪煥之更進而參加了緊紗的革命工作。由最初改良主義性質的「教育救國」到後來轉向革命,倪煥之所經歷的這一道路在當時進步青年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然而人物的這種轉變畢竟只是初步的。他被時代浪潮推涌著前進,卻還沒有使自己化為浪潮中的一滴水,一旦革命形熱逆轉,也便容易乾涸。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後,倪煥之並未象王樂山那樣堅持英勇斗爭,卻是脆弱地感到「太變幻了」,竟至悲觀失望,縱酒痛哭,懷著「什麼時候會見到光明」的疑問和希望死去。主人公的這種結局,實際上正是對一切不能與群眾真正結合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鞭打。
作者生活經驗的限制和思想認識上的弱點,自不免對作品發生影響。倪煥之轉向革命之後,反而缺少正面具體的描寫;革命者王樂山的形象,也相當模糊;這些都使長篇到第二十章以後顯得疏落無力,不如前半部針腳綿密。此外,作者在估計當時革命形勢方面所存在的某些疑慮,也妨礙了他對倪煥之臨終前的悲觀情緒作出更為有力的批判。盡管如此,長篇《倪煥之》仍不失為一部較好的作品。金佩璋這樣一個負荷著「傳統性格」的女性,能夠在丈夫死後「萌生著長征戰士整裝待發的勇氣」,要「為自己,為社會」做一點事,雖然她的這種思想轉變過程未被細致描寫,卻也清楚地顯示了作者本身對生活和革命前途的積極態度。其他一些次要人物,無論是進步而帶有較多自由主義色彩教育家蔣冰如,或者貪婪陰險的土豪劣紳蔣老虎,也都寫得面目清晰可辨。葉紹鈞曾在長篇初版本《自記》中說:「每一個人物,我都用嚴正的態度如實地寫,不敢存著玩弄心思。」《倪煥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較早出現的重要長篇,正是跟作者這種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分不開的。

B. 茅盾的哪個作品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傑作

《子夜》,原名《夕陽》,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約30萬字。茅盾於1931年10月開始創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節分別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月報》上發表過。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小說以1930年5、6月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為背景,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描寫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和斗爭。

C. .中國現代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童話是【 】

葉聖陶與中國童話

葉聖陶年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作家童話集。這部童話集,既「給中國的童話開辟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也為我國現代兒童文學奠定了基礎,明確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1)葉聖陶的童話都是以兒童為宗旨的。在他的童話中,童心童趣的幻想得到了發揮和表現,展示了文學童話的特殊魅力。葉聖陶的創作繼承發揚了西方童話的優良傳統,使我國文學童話創作有一個很高的起點。(2)因為童話被葉聖陶看做是「兒童小說」,所以現實主義色彩賦予他的童話幻想以更多寫實的內容,在童話的幻想世界裡,一切形象都是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稻草人》的創作,為幻想地表現現實找到了新的途徑,形成了中國童話的民族特色:具有鮮明的思想傾向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適合中國兒童聽讀心理和習慣的極強的故事性;簡潔樸素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口語。

隨著歷史的發展,經過幾代童話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童話創作逐漸走向成熟,特別是到了新時期,童話創作獲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在創作實踐中,作家們開始了對傳統童話觀念的突破性思考,樹立新的童話觀念,強調童話的文學性,重視兒童思維特點和美感熏陶作用。思想解放帶來了童話創作的繁榮局面,出現了不同的創作傾向,形成了不同的創作風格,構成了新時期童話的多元化的藝術格局:(1)富於喜劇效果的熱鬧派風格。以情節的奇幻怪誕、曲折熱鬧和人物的誇張、變形等為特色,採用幽默、諷刺、漫畫和喜劇乃至鬧劇的表現形式,展現異乎尋常的想像力;(2)追求純凈幽美的抒情風格。著意突出因奇異幻化而產生的濃郁的抒情色彩,注重意境、詩情和哲理的交融;(3)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發揮童話譏諷時弊、教育兒童的作用,但同時追求趣味性和快節奏。總之,新時期的童話創作更著重於追求強化童話的審美意識、沖破自然法則的約束、充分發揮童話的幻想作用,反映出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帶來的觀念變化,使孩子們從固有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中解放出來,獲得真正的審美愉悅。

D. 我國小說歷史上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是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大約在1750年前後,作者50歲時成書,先後用盡了吳敬梓的20年。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 當然,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託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根據程晉芳《懷人詩》,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的時候已經脫稿(《春帆集》收《懷人詩》十幾首,中有一首註:「全椒吳敬梓字敏軒。」全詩最後四句說:「外史紀儒林,刻畫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說傳。」),但是直到作者死後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給他刊刻了出來。這個刻本,今已失傳。現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後人偽作。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映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加上它那准確、生動、簡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儒林外史》全書56章,由許多個生動的故事聯起來,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為原型塑造的。全書的中心內容,就是抨擊僵化的考試制度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僅直接影響了近代譴責小說,而且對現代諷刺文學也有深刻的啟發。現在,《儒林外史》已被譯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種文字,成為一部世界性的文學名著。有的外國學者認為:這是一部諷刺迂腐與賣弄的作品,然而卻可稱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經據典、最饒詩意的散文敘述體之典範。

E. 茅盾的主要作品為《____》,散文《_____》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傑作.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蝕》、《虹》《子夜》、《第一階段的故事》、《腐蝕》、《霜葉紅似二月花》;中篇小說《路》、《三人行》;短篇小說《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里程碑,顯示了現代文學在長篇小說創作方面的實績。此外,還有大量文學評論、神話研究、散文、雜文、歷史故事等。文學論文集《鼓吹集》、《鼓吹續集》、《夜讀偶記》、《關於歷史和歷史劇》、《雜談短篇小說》、《反映社會主義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還翻譯了幾十種外國文學著作。文化大革命後寫成的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子夜》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傑作

F. 我國現代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狂人日記》寫於一九一八年四月,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小說,也是現代中國的新文學的第一篇傑出作品。發表於《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魯迅曾說,《狂人日記》「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抨擊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的確,《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魯迅在發表《狂人日記》之前,不但寫了《文化偏至論》、《魔羅詩力說》等文學論文,翻譯了許多「域外」的進步小說,還創作了文言小說《懷舊》,其主要思想都在於喚起人們的覺醒。然而,作為一個先進的知識分子,聲音雖然激進,但畢竟缺少呼應,不能造成一個運動。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發難後,雖然也一時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動,終於形成了一股勢力,其影響就震撼人心了。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筆名除魯迅外,還有鄧江、唐俟、鄧當世、曉角等。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稱「文教思革」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縣,小時享受著少爺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敗變得貧困。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魯迅從周樟壽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但是因為一部影片,深知僅僅醫生是不能拯救中國人,從此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魯迅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時年38歲。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學院學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23年因家庭瑣事和弟弟周作人決裂,搬出了八道灣。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從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G. 葉聖陶寫的我國第一部小說集是什麼

葉聖陶創的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童話集是《稻草人》。


《葉聖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聖陶也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茅盾這樣評價葉聖陶:你要從他作品中尋找驚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無驚人處,有他那種凈化升華人的品性的力量。


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人,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中學畢業後即開始當小學教師,並從事文學創作。1921年,他與沈雁冰、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發表了許多反映人民痛苦和悲慘命運的論文、小說、散文、新詩、童話。他先後創作、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



(7)我國現代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擴展閱讀


《稻草人》的簡介


有一個老婦人,她的田裡有個稻草人,稻草人為她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葉子上面下了子。老婦人沒看到葉子捲起來了。肉蟲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給老夫人警告,可婦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漁婦和鯽魚很可憐,自己又不能幫他們,就傷心的倒下了。


《稻草人》這篇童話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 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中國現代文學百家》是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現代文學百家》編委會於1977年開始編出的介紹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作家的主要代表作的叢書,書後附有作者的小傳和主要著譯書目,是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主要作品的一部文學叢書。首批三十部,先期介紹三十位作家,由北京華夏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為該套書之葉聖陶代表作《稻草人》。

H. 世界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是什麽

美國大網路全書稱:「《金瓶梅》是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這一切說明,《 金瓶梅》這部不朽名著不僅是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財富

I.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說

魯迅《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熱點內容
免費閱讀網路小說絕代武神 發布:2025-08-07 16:06:53 瀏覽:193
搞笑系統修真類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8-07 15:39:31 瀏覽:808
混沌齊天大聖小說排行 發布:2025-08-07 15:34:12 瀏覽:586
路邊野餐科幻小說正版購買 發布:2025-08-07 14:48:42 瀏覽:653
夏夕綰陸寒霆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07 14:30:35 瀏覽:656
京城棄少玄幻小說 發布:2025-08-07 14:30:35 瀏覽:271
類似男變女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07 13:07:34 瀏覽:738
好聽探險懸疑有聲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07 12:34:49 瀏覽:800
渣受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07 11:32:57 瀏覽:914
都市道士小說介紹 發布:2025-08-07 10:43:53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