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現代民間愛情故事小說

現代民間愛情故事小說

發布時間: 2021-10-09 05:18:58

A. 以下民間愛情故事,起源最早的是

牛郎織女反映的為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較為原始的一種狀態,選。D

B. 中國民間有哪些經典愛情故事

中國的四大民間故事是指: 牛郎織女 孟姜女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主要講了梁山伯與祝英台艱難的愛情故事
牛郎織女
主要講了牛郎與織女,因凡人和神仙不能婚配,而被王母娘娘天各一方,只有到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才能相見。
白蛇傳
主要講了蛇妖白素貞河和許仙相愛,卻被法海分開,最後小青打敗了法海,夫妻重聚
孟姜女
主要講了孟姜女得知丈夫被殺害哭倒了長城。

5.西廂記 《西廂記》故事,最早起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敘述書生張珙與同時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愛,在婢女紅娘的幫助下,兩人在西廂約會,鶯鶯終於以身相許。 後來張珙赴京應試,得了高官,卻拋棄了鶯鶯,釀成愛情悲劇。亦相傳為元稹假借張生的自傳體小說或故事。這個故事到宋金時代流傳更廣,一些文人、民間藝人紛紛改編成說唱和戲劇,王實甫編寫的多本雜劇《西廂記》就是在這樣豐富的藝術積累上進行加工創作而成的。 歷史上,「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這一美好的願望,不知成為多少文學作品的主題,《西廂記》便是描繪這一主題的最成功的戲劇。

6.鳳求凰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古琴曲,演義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徵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全詩言淺意深,音節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於一爐。即使是後人偽托之作,亦並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價值。歷代同名的詩歌、小說、歌曲、影視很多。

7.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辭》並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後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庄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治舒縣,漢末遷皖縣,均在今安徽境內)的一樁婚姻悲劇。 《孔雀東南飛》通過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控訴了封建禮教、家長統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願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所作的不妥協的斗爭,使她成為文學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為後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

8.天仙配 《天仙配》為安慶黃梅戲戲曲傳統經典劇目。內容講的是董永賣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樹下與董結為夫婦。一百日後,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剛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樹下忍痛分別。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晉時已見於曹植《靈芝篇》和干寶《搜神記》。戲曲或名《織錦記》、《百日緣》、《槐蔭樹》。黃梅戲整理本較有影響。有同名電影和電視劇。

9.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遠古神話,是我國十大古代愛情故事之一。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淮南子·外八篇》中說,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葯,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葯,想配成飛升之葯,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10.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之一,屬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它的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現通行的續作是由高鶚續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及種種無法調和的矛盾。

C. 求推薦現代愛情故事的小說

張小嫻的寫的可以看看。長在麵包樹上的女人可以,現在都有電視劇了。

D. 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傳說是那些

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
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哭萬喜良)、《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的發展歷程: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民間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白蛇傳》等四大民間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簡單介紹: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註:橋)以渡織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並與七夕習俗相結合。
孟姜女的傳說起源於《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遵守禮法的記載,後來加上《檀弓》的「齊庄公襲莒於奪(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雛型。漢·劉向《列女傳》(四)記:「齊杞梁殖戰死,其妻哭於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記「秦時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為妻,因良被築長城官吏所擊殺,仲姿哭長城下,城即崩倒。」可知這個傳說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傳說中已改名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記載了梁、祝「二人嘗同學」、「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寶志》有較詳細的記載。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小說》,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帶,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節。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說源於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E. 10大民間傳說,7大愛情故事

民間傳說故事

·紀念屈原---端午節的傳說
·大禹治水
·後羿射日
·嫦娥奔月
·女媧補天
·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
·中華吉祥畫與傳說
·馬頭琴的來歷
·八仙橋
·孔雀公主
·白蛇傳
·神筆馬良
·彭武、彭夷開辟武夷山
·「壓歲錢」的傳說
·雙拋橋傳說
·正月十五掛紅燈的傳說

世界10大愛情故事
(一)羅密歐與朱麗葉,經典指數,750
這個被偉大的莎翁在四百多年前用喜劇的形式改變出來的愛情故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部極富人文精神的愛情史詩。幾百年來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對象。在莎翁的筆下,愛情是超越一切的。甚至可以超越門第,地位,家族偏見翟燴些就是在今天還被普通的英國人所重視的東西。
當然,莎翁對於劇中男女主人公年齡問題上的處理,也是令人乍舌的。也許一百多年前的人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愛情會那麼早的降臨在一對未成年的男女身上,而且是那麼牢固,讓這一對戀人能夠拋開自己的生死。畢竟,當朱麗葉第一次墜入情網時的年齡,剛滿十四歲。但是現在,人們不再會有以前的那種觀念了,當人們看到戀愛的年齡越來越小的趨勢一步步向我們逼近的時候,人們不得不佩服莎翁的預見能力,不管現在十四五歲男男女女,他們所正在經歷的一切是不是愛情。
劇尾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這一對相愛的男女,由於誤會而雙雙失去了生命。這一幕在四百多年前維多利亞時代的城市劇場里,曾經讓全場鴉雀無聲,但是在今天,這樣的結尾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其實她們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因為誤會而失去生命的。對此感到惋惜,是沒有必要的。
結論,殘酷的愛情,任何偉大愛情的必由之路。
(二)維納斯和阿都奈斯經典指數,750
在所有的愛情中,有得意者,就有失意者。這個來自於古希臘的愛情故事就是這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個美少年阿都奈斯對自己所產生的愛情,一點也不比維納斯對他的愛情更淺。唯一不同的是,維納斯對他的愛,是任何社會都可以寬容接受的,雖然兩者在身份和地位上有一點差別。可是阿都奈斯對於自己狂熱的愛,卻是難以被人理解。以至於後來人把他的這種行為叫做「自戀」(narcissism),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則被歸為病態的一類。這對於這個美少年的本身是很不公平的。因為所有的愛,只要是愛,都不應該受到人們的冷落甚至不屑。
當然維納斯對於這位美少年的愛,也是令人稱道的,其追求的程度,迫不及待的心情,讓現在很多高傲,自負的嬌小姐們都無法理解。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叫「做神仙做到她這個份上,還是不要做了」。
忘情的維納斯遇見了無動於衷,鐵石心腸的阿都奈斯,從她的角度上來說,是她愛錯了人,可是她有什麼辦法呢?愛情這個東西是不分什麼對錯的,她就是愛他,這沒有辦法。維納斯把一切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故事裡對於情慾的描述,讓我們今天的男女看了都有點覺得火辣辣,可是不要誤會,這是維納斯愛他的表現,與色情無關這個故事還給我們後來的愛情文學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都奈斯愛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一個第三者,從更廣一點的意義上來說,從那以後所有關於三角戀愛乃至四角,五角戀愛的文學作品都是來自於一個叫做「維納斯和阿都奈斯」的故事。
結論,一廂情願的愛情,總是伴隨著一個人的快速毀滅和另一個人的慢慢毀滅。
(三)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經典指數,800
這是近代以來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愛情故事,直到如今還被廣為流傳。在不列顛帝國將近千年的歷史中,還沒有一位國王會主動遜位。而他下台的原因卻是為了兩個字——愛情。這位使得他拋棄自己應有政治地位的女人,竟然是一位離過兩次婚的美國女人。
這件事在歐洲的上流社會眼裡,無異於大逆不道。在當時的歐洲主流社會,人們還無法給這件事情以充分的寬容和認同。成千上萬國王的支持者聽到了收音機里傳來的國王退位的聲明,淚流滿面地癱倒在地。也許他們的舉動裡面還包含有對這份愛情極大的敬意,他們是懷著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看著自己愛戴的國王走下王座的。但任何事情就是這樣,有一得必有一失。國王失去了他的王位和他的王國,得到了他最珍視的——愛情。
辛普森夫人後來以溫莎公爵夫人的身份把自己丈夫的遺體送回英國,參加國葬。整個英倫三島舉國上下一片悲聲。在那個時候,認同他們愛情的人,已經比幾十年前要多許多了。人們把他們看作是為愛情獻身的經典。現在想起來,沒有他們的愛情,整個歷史也許會被改變,現任的女王也許永遠不會出現。為了愛情而拋棄王位的君主,從國家民族的角度來看,是不負責任,從人的角度來看,是把愛情當作自己畢生的信仰,是「人」這個概念的最完美的詮釋。
結論,有代價的愛情,愛情的代價在蔑視愛情的人的面前是泰山,在珍視愛情的人的面前什麼也不是。
(四)羅伊和馬拉 經典指數 800
在倫敦的一座名叫華鐵盧的橋上,一段美麗,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在炮火的轟鳴中悄悄地開始,同樣,這份愛情最終也是在這個橋上走到了終點。其實這段愛情沒有結束,永遠也不會結束。
這段愛情從頭到尾都是那麼的完美,在這個故事裡面,沒有一個壞人,我們看到的都是好人。羅伊和馬拉在橋頭相遇的一瞬,偉大的愛情就開始了。羅伊在雨中望著上面的窗戶,在他們的故事裡,是點睛之筆。就在兩個人在前往教堂結婚的路上,才互相問了對方的名字。一切看似那麼的荒誕不經,但卻是那麼的合情合理。就是這一段閃電般成熟起來的愛情,卻讓一個人因為愛對方而獻出了所有,讓另一個人把這份愛情永遠的放在自己的心裡。
這個故事中的所有人,是寬容的,羅伊的叔叔,媽媽。不寬容的是一種無形的氛圍,一種可以把人窒息的氛圍。這種氛圍牢牢地控制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在無可奈何的看著殘酷的現實一步一步走來。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馬拉的死,恰恰就是這個故事中最動人的部分。正是她的死,才構成了這個故事的不朽,反之,馬拉會成為又一個簡愛,只不過馬拉麵對的羅伊,比簡愛面對的羅切斯特更加浪漫一點,脾氣更加好一點而已。而簡愛的故事,實在不能算得上一個偉大,經典的愛情故事。我們把它叫做個人奮斗的經典之作還差不多,或者叫對於維多利亞時代教育制度以及門第觀念的批判也行。
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認為,婚姻應該是門當戶對的。可羅伊和馬拉的故事已經超出了門當戶對的范圍。如果我們把這位大作家從墳墓中喚醒,讓他對魂斷藍橋的愛情故事進行一番評價,我想她也會感到很為難的,真的很為難。
結論,永遠的愛情,無法長相廝守的愛情,才會是永遠的愛情。

(五)愛斯梅哈爾達和撞鍾人 經典指數 800
在陰森森的巴黎聖母院里的那個撞鍾人,被人們稱之為野獸,那個為避禍逃到了裡面的波希米亞女人,被人們稱為美女。美女和野獸的愛情,本來就是一種不對稱的愛情,並且反差如此之大,給人的直觀感覺,並非像這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一樣,那麼令人動情,令人回味。但是在幾百年以後的鍾樓里,當人們看到了兩具抱在一起的屍體時,一份感動,對愛情的感動,不禁油然而生。美女和野獸,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抱在了一起,並且永遠沒有分開。
撞鍾人對愛斯梅哈爾達的愛,已經超出了肯為之獻身的范圍。也許在撞種人看見她的第一眼,就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了她的手裡,隨時准備為他在心中所愛的女人獻出一切。雖然他知道也許這不會得到相應的回報,也許自己的死,只不過是像飛入大海的一片羽毛,只會無聲無息,不會有人注意到。但幸運的是,他得到了對方的愛,並且是永遠的。
也許這愛情不像其他的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一樣,那麼讓人易於接受,那麼完美。但這也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而且這個愛情故事還是那麼的震撼人心,那麼的超凡脫俗。大革命時代的人文精神,在這里一覽無遺。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即便是畜生一樣的人,也有愛與被愛的權利。即使距離再遠的兩個人,也會有機會注視同一目標,也會被愛情的綵帶,連在一起。
結論,最真實的荒誕的愛,也許愛這個字,本無所謂什麼荒誕和真實,只要是愛

(六)幸子和光夫 經典指數 850
八十年帶上半葉,風靡了整個華夏大地的故事,從拖沓窘長的劇情中可以看出,這部電視劇主要所講的還不是關於愛情,而是更加註目於親情。劇中兩人相愛,只是為了今後的親情悲劇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盡管這個鋪墊很巧妙,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很殘酷。好像是要逼著人們在愛情和親情之間作出一個選擇,這樣的選擇,對人類來說,是勉為其難的。所幸的是編劇在關鍵時刻,讓幸子悄悄地死去,解除了我們的為難。我們的思想,在跨越人類道德最終底線的那一刻,被編劇生生的拉了回來。
光夫和性子的愛,在當時人們的眼裡總是會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在兩人得知他們是兄妹的時候,他們的愛情一下子轉變成了兄妹之愛。還有一種就是,他們的愛是真正的愛,只是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處理,所以只好讓其中的一個人死去。幸子最後在飄滿櫻花的湖中小船上,在光夫的懷里靜靜的死去,也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他死在自己哥哥的懷里,一是他死在自己愛人的懷里。可嘆的是,當時抱前一種觀點的人,佔到了絕大多數。
其實,愛就是愛,不會轉化為其它的什麼。這一對男女,沒有人會懷疑是天生的一對,即便在真實生活中,這兩位演員也是一對夫妻。這就是編劇的可惡之處,他把任何條件都設定為對愛情的發展有利,唯獨把一個條件定死了,這是先天的,後天努力所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他們是兄妹。
可憐一對相愛的人,他們為了愛情付出了很多,但沒有多少人會理解他們,只有把那一份真摯的愛情藏在心底,一個辭世而去,一個面對一汪秀麗的湖水,回味著逝去的愛情。
結論,不可能的愛情,我們的這個社會還需要進化,我們要思考一下,道德和愛情,誰能超越誰。
(七)梁山伯與祝英台 經典指數 900
這是個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愛情故事。某種程度上,還是被今天的一般人在愛情心理上所認同。不過今天的按男女們不會像那時候的梁祝那麼的傻,竟然會坐以待斃,雙雙化蝶。在一個互聯網和行動電話盛行的現代社會,男女之間的交往不會再像古代社會那麼困難,那麼的低效率。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會象過去那麼脆弱。我們直到今天還是能夠感覺到當時的那一對男女在相思時候的痛苦。其實這種痛苦在你回味的時候是很甜蜜的,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代價所獲得的收益,也是任何東西所無法代替的。現代男女的愛情故事之所以沒有辦法成為偉大的愛情,就是他們付出的太少,絕對不肯為之獻身。畢竟,生命,是現代人可以付出代價的底線,不是可以輕易超越的。
這個故事中的求愛手段,也是讓我們感到興奮的地方。女主人公女扮男裝,用一些景物和實物來進行比喻,向男主人公求愛。這一段故事的描寫,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因為這不管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超越了故事發生的那個時代所能包含的一切特徵,有一絲淡淡的現代主義的味道。淺薄的研究者,會從中得出一個裡面有同性戀傾向的描寫。更深一步來想,這就是愛情的偉大力量,可以超越一切時代和觀念的束縛,讓人們作出不被當時社會理解但能被後代津津樂道的事情。
畫龍點睛之筆,就是裡面的化蝶。卑微的生命往往代表著自由。嚮往愛情和自由的人們,往往會這樣去做,因為這兩點,就是他們的生命。
結論,無奈的愛情,只能在另外一個世界中尋找他們愛情的延續。
(八)莫瑞爾和保羅 經典指數 900
沒有人會否認母愛的偉大,但母愛是單方面的。如果母愛可以得到回報,那也只能是來自兒女的兒女之愛。但勞倫斯在「兒子與情人」中,對這一觀念進行了強有力的挑戰。沒有人會否認勞倫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家,也沒有人會否認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但能夠對這部作品所講述的故事公開表示認同的,恐怕遠遠不如對這部作品進行研究的人多。
莫瑞爾太太把自己身上涌動的激情,傾注到了自己的兒子身上,自己也從兒子的身上,獲取從自己丈夫身上得不到的愛情感覺。對於這位莫瑞爾太太來說,在她心底里,早已把自己的兒子當作自己理想中的愛人,她照顧他,撫養他,所做的一切,都超出了一位母親所能做的一切。她是真正把自己的兒子當作了自己愛的對象,這種愛,不是單純的親情之愛,更大程度上來說是一種愛情的體現。而保羅,也在心目中把自己的母親當作了自己的愛人,以至於他覺得,只要他母親在,他在次生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愛人。因為這個愛人就在他身邊,那就是他的母親。
在這部爭議很大的作品裡,人們探討的更多的是心理層次和社會層次方面的東西。很多的時候把融在裡面的愛情,解釋為一種情節(Odipus Complex),這個源於古希臘的英語詞彙,雖然歷史很悠久,但卻讓人們研究了幾千年,直到今天,還沒有一個真正的結果。也許人類不敢正視自己身上存在著的和現實社會不協調的東西,也許這個社會已經形成了一個定勢,沒有人能夠去打破。我們只有沿著自己為自己設定的道路,走下去,永不回頭。
結論,最有人倫的不倫之愛,這是一種愛情,最起碼也要算是愛情之樹上的一個分叉。
(九)劉欣和董賢 經典指數 950
斷袖之癖,是我們在大一點的時候所學到的一個成語。從字面上來看,十分的隱晦,不去做一番考證還真是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劉欣,這個西漢王朝的昏君,竟然是一個至真至愛之人,在兩人同榻而眠的時候,當他有要事要離開時,董賢的身體壓住了他寬大的袖子,他不忍吵醒自己的愛人,斷袖以離去,這一分細致,對愛人的那一份真愛,足以使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感到汗顏。當然他的另一半,董賢,也是一樣,他在哀帝劉欣死去的第二天,就在家中自殺,死的時候,他還保留著哀帝留給他的玉璽。不幸的是,這一對戀人是兩個男人,也就是被我們今天很多所謂的正人君子所不齒的同性戀。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一看到斷袖之癖這個成語,都會理解成為不太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其中對愛情的詮釋。沒有什麼人規定了愛情是屬於異性之間的專利,同性之間的愛情也許會更加真摯,更加盪氣回腸。劉欣和董賢,就是屬於這種愛情的代表。
愛之真,情之切,試想我們今天,即便是在異性之間,能對對方如此體貼,如此忠誠的愛侶,也並不多見。這就是源於愛的舉動,這舉動背後的動力,不可能是別的,只能是愛情。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同性之愛已經不是一份年青的愛情,從古希臘人對與同性之愛的寬容態度,到中國大唐盛世時人們口無遮攔地對此進行談論並親身實踐,直到現代西方國家從社會觀念方面,法律方面,對此所作出的寬容調整,我們可以看出,這不是一種屬於畸形的愛情,只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
劉欣和董賢的故事,是許多的愛情故事中,最?⒚潰?畎?竦囊桓觥:鴕話鬩庖逕系陌?槊揮惺裁戳窖?,應該屬於偉大的愛。
結論,同性之愛,也會是動人的,偉大的,催人淚下的。
(十)美人魚和王子 經典指數 1000
這個來自於北歐的愛情故事,當然是一個最簡單的愛情故事,但卻是所有的愛情故事中最為不朽的。我們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故事。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只是很為那個小美人魚惋惜,我們並不知道人生,包括愛情,本來就是一場殘酷的循環,總是要有人去做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個人,愛一個人,竟然能夠不讓他知道,承受著愛他所帶來的一切痛苦,還要承受他的漠視,承受著他去愛別的人,最後還要為拯救她所愛的人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愛情,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幸虧這位可敬的丹麥人描述的只是一個童話中的故事,否則我們這個世界,可真的是進化到了一種極高的境界。
大海是藍色的,這種藍色,有一種別樣的情調。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催生出這樣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總是理所當然。小美人魚美麗的臉上,除了蒼白之外,還有對愛人的掛念。她修長的美腿上,除了為愛流出的鮮血以外,還有為愛不顧一切,邁出的艱難步伐。
這個故事,是經典中的經典。我們不能指望在這個世界上會出現哪怕一個可堪與之媲美的愛情故事,尤其是現代。但那畢竟是我們的一個理想,這種理想總是在我們的前方閃耀,指引著我們在愛情的海洋上前進的道路。
結論,為愛獻身的愛,能夠為愛一時獻身,是一種境界,能夠為愛長久獻身,是一種神奇。

F. 現代愛情小說

《 落兒,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完結】》文 / 落小聽
《我的世界,獨獨在等你(大結局)》文 / 忘之風景

《一起寫我們的結局(全本+已上市)》/ 木子喵喵
【這里有好多你熟悉的情節,熟悉的畫面。純凈得讓人嫉妒的青蔥歲月,就如發生在你身邊一般,「如笙」,那個曾經每個人心中都隱匿過的男子。】

《七年之暖》/ 木子喵喵
一個因愛分手又因恨結合的都市愛情故事。

《女人,你把愛丟在哪裡》文 / 九天明月
這是兩個單身女人的一段艱難的情感歷程,有辛苦,有心酸,有對生活的感概、感嘆,也有對人性的探究和思索。

《婚姻很遠,曖昧很近(全本)》文 / 笑淑女
這是一個社會轉型的時代;這是一個競爭加劇的時代;這是一個盛產剩女的年代;這是一個流行曖昧的年代。我們的價值觀、感情觀、婚戀觀開始變異;我們變得浮躁、脆弱。剩女,這個遭遇婚姻尷尬的群體,在職場上沉重拼搏;在情感上小心翼翼,一不小心還會掉入曖昧的陷阱,欲愛不能,進退兩難……

紅袖添香言情小說站看過的。樓主試讀看看么?

G. 介紹個好看的現代愛情故事小說

1.匪我思存寫的 特別好看 具體你去搜一下她的書,看看故事介紹
2.原來你還在這里 致我們終將腐朽的青春---都是辛夷塢寫的

以上通通都是經典 有悲劇也有大團圓 哭死不負責

H. 求經典的現代都市愛情故事小說!!!

盛夏挽晴天、這本小說應該適合你的

I. 中國古代民間愛情故事

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

牛郎織女的故事:��

維天有漢,監爾有光。跂(qǐ)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huǎn)彼牽牛,不以服箱。�

說的是那天上的天河,用做鏡子也該有光。三角排列的織女星,一天到晚不停地擺動著梭子織布。然而織啊織啊,總不能織成紋章。而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箱。據任昉《述異記》:織女乃天帝之子,一年到頭忙於織布,十分辛苦,天帝憐其獨處,將她嫁給河西的牽牛。他們婚後貪歡廢織,天帝發怒,仍將織女遣歸河東,只讓他們每年相會一次。從這里,或可看出《詩經》牛女故事的影子。�
漢魏之際,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愛情故事已經成形。《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寫得最美:��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淚水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曹子桓《燕歌行》、子建《洛神賦》、陸士衡《擬迢迢牽牛星》、謝惠連《七月七日詠牛女》等,都詠過牛女的故事。�

漢末應劭《風俗通》已記載了七夕喜鵲搭橋的情節:「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kūn),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從南朝梁代宗懍(lǐn)的《荊楚歲時記》可見,在民間風俗中,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與婦女的乞巧風習,已經結合起來。乞巧活動由來已久,《西京雜記》中已有記載,而且這種活動也不限於「七夕」,後來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融為一體。到了唐代,這一故事和風習已由民間傳到宮庭。《長恨傳》雲:「天寶十載,(楊貴妃)侍輦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夕……時夜殆半……獨侍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言畢,執手各嗚咽。」白樂天《長恨歌》亦雲:「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到了清代戲劇家筆下,楊李題材則徑以《長生殿》命名了。�
千百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深受人們群眾喜愛,它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被人民豐富著、發展著,使它越來越接近勞動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於生活氣息和人情味,經過世代積累的創造,才形成今天這樣的面貌。�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流布最廣的民間傳說之一,兩千多年來,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於戲劇,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種樣式的媒體傳布,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樣產生、流傳與演變的呢?�

孟姜女的故事發生在齊國。齊為姜太公的封國,讀過《東周列國志》的人都會知道,書中出現的「×姜」,總是齊國人。孟姜者,姜氏之長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見之於《左傳》。孟姜為齊將杞梁之妻,梁於公元前549年在莒戰死,齊庄公在效外見到孟姜,對她表示弔慰。孟姜認為郊野不是吊喪之處,拒絕接受,於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見專門到她家裡進行了弔唁。孟姜除了知禮外還有善哭的記載,淳於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在齊地產生了孟姜哭調。�

西漢時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後向城而哭,城為之崩」的記載(劉向《說苑》及《列女傳》)。至於哭崩的城牆在何處,雖然有莒城說、杞梁說和梁山說不一,但均在齊地,而非秦之萬里長城。酈道元《水經注》認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 大約到了唐代,這一題材演變成了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崩萬里長城的故事,具備了今天的芻形。《周賢記》把故事搬到了燕國,孟姜名孟仲姿,杞梁變成杞良。杞良為逃築城之役,誤入孟超後園。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貞操觀念極重,信守女兒之體只能為丈夫所見,故二人乃結為夫妻。後來杞良回到長城工地後被處死,埋屍長城之下,於是仲姿千里尋夫,哭崩長城,又於累累白骨中滴血驗骨,終得丈夫遺骸雲。�

古代戰爭頻仍,徭役繁重,征夫離婦之怨,乃為傳統主題。漢末陳琳即有《飲馬長城窟行》:「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其後歷代詩人皆有詠其事者。唐代詩僧貫休,則有《杞梁妻》,竟詠孟姜女哭長城之事。其後這一題材乃進入許多詩人筆下,為這一故事的廣為流布,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開始搬上舞台。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鍾嗣成《錄鬼簿》等對此均有記載。在這些戲曲中,孟姜轉化成孟姜女,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萬喜良等名。

隨著孟姜女故事的流傳,各地興起了建廟熱。現知孟姜女最早的廟建於北宋,河北徐水和陝西銅川都發現北宋祥符和嘉�年間重修姜女廟的碑刻。許多方誌都把孟姜女說成是本地人,臨淄、同官(銅川)、安肅(徐水)、山海關和潼關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馬路時曾於老北門城腳掘出一石棺,中卧一石像,胸有「萬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間上海建城時所埋。據《孟姜仙女寶卷》,始皇築長城,太白星降童謠:「姑蘇有個萬喜良,一人能抵萬民亡。後封長城做大王,萬里長城永堅剛。」秦皇固城捉喜良,引發出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倒長城的故事。秦皇允許孟姜三件事,修橋、造墳、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後投水而死。在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松江人。�

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對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它經歷了兩千餘年的流傳與演變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白蛇傳�

《白蛇傳》也是由人民群眾經過幾百年的世代積累創造出來的美麗傳說,它至今仍在戲劇舞台上久演不衰,「游湖」、「盜仙草」、「水漫金山」、「斷橋」、「祭塔」等故事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連金山寺、雷峰塔、斷橋等名勝之所以成為名勝,多半也得力於《白蛇傳》。�

夢龍《警世通言》所收《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一篇的《白蛇傳》。在這之前的傳說中,白蛇精都是兇狠的妖怪,它玩厭了男人還要食其心肝,故事的主題不過只告訴人們人妖不可以共居。《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已經人格化,她執著地追求著愛情、自由和幸福,堅貞不二。比起來許仙則是個軟耳朵,而且有點負心。他一聽見別人閑話,就動搖變心,幾次讓人甚至請人用法術驅除、收服白娘子,最後是他聽從法海教唆,親手將妻子用缽盂罩住,永鎮雷鋒塔下。故事的主要矛盾乃是白娘子和許仙的矛盾,是痴情女子和負心漢的矛盾。從《警世通言》中白娘子的故事,能看出這一傳統題材演變的痕跡。�

在白娘子故事流傳的過程中,反封建的主題被逐漸突出。清代初年的戲曲《雷峰塔傳奇》中,白娘子和法海的矛盾已經成為主要矛盾,法海作為封建勢力的代表成為破壞白許婚姻的罪魁禍首。「盜草」、「水斗」的情節強化了白娘子的性格,為了愛情,赴湯蹈火,她在所不辭。許仙的形象,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白氏雖系妖魔,待我恩情不薄,今日之事,目擊傷情,太覺負心了些。唉,恩怨相尋,一場懡忄羅(mǒluó),我今省悟了也。弟子塵心已斷,願隨師父出家。」這是他最後的自白。�

到了彈詞《義妖傳》和《白蛇寶卷》中,故事的反封建主題進一步明確起來。「許仙心內來思想,僧人做事太凶心。我妻如是妖和怪,與你無涉半毫分。你今休得來生事,拆我夫妻兩下分。」魯迅先生在他的名文《論雷峰塔的倒掉》里,就曾提到彈詞《義妖傳》,「試到吳越的山間海濱,探聽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蠶婦村氓,除了腦髓里有點貴恙的之外,可有誰不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幾百年來,正是無數「田夫野老,蠶婦村氓」的不斷創造,使得《白蛇傳》在藝術上不斷升華,完成其批判封建主義、歌頌自由與愛情的主題。

天仙配�

董永的故事早有流傳,50年代以來,由於嚴鳳英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上映,更使這一故事迅速走向全國,形成「天仙配熱」。時至今日,在大大小小的晚會上,「夫妻雙雙來相會」和「我挑水來你澆園」,仍然是男女老少都能哼幾句的膾炙人口的唱段。董永到底有無其人?他的故事產生在哪一朝代?�

董永的故事是有出處的,它見之於史乘、類書、筆記、子集之中較早的有三四處。普遍地認為他是漢代青州千乘人,在今山東北部,至於他賣身葬父途遇仙女的故事的發生地點,則說法不一。�

湖北《孝感縣志》(光緒8年)記載:董永青州千乘人,早年喪母,漢末遭黃巾之亂,奉父流落該處,佣耕為生,後來乃有了賣身葬父、路遇仙女的故事。「南朝宋以故名其地曰孝昌」。順治、康熙間修的《孝感縣志》同樣說是「以漢末孝子董永故,析安陸縣東境置孝昌縣」。到了五代後唐時,又改孝昌縣為孝感縣。孝感者,因孝而感動天地也。孝昌也好,孝感也好,在官修的方誌中,突出的是一個「孝」字。�

著名筆記小說晉干寶的《搜神記》也記有董永的故事。「漢董永,千乘人,少遍孤,肆力田畝,鹿車載(父)自隨。父亡,無葬,乃賣身以供喪事……」�

魏曹植長詩《鼙(pí)鼓歌五首·靈芝篇》歌詠孝子的故事,也寫到董永:「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佣作致甘肥。責(債)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可見在漢末董永的故事已廣為流傳,其產生的年代可能更早。�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所編的《太平御覽》也記有董永的故事:「劉向《孝子圖》……前漢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獨養父,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永謂錢主曰:『後若無錢還君,當以身作奴。』,主甚憫之。永得錢葬父畢,將往為奴,於路逢一婦人,求為永妻。永曰:『今貧若是,身復為奴,何敢屈夫人之為妻?』婦人曰:『願為君婦,不恥貧賤。』永遂將婦人至。錢主曰:『本言一人,今何有二?』永曰:『言一得二,理何乖乎?』主問永妻曰:『何能?』妻曰:『能織耳。』主曰:『為我識千匹娟,即放爾夫妻。』於是索絲,十日之內,千匹絹足。主驚,遂放夫婦二人而去。行至本相逢處,乃謂永曰:『我是天之織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償之,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語訖,雲霞四垂,忽飛而去。」劉向,西漢宣、成間人,著名經學家、目錄學家,他之所記必有所本,故董永的故事至遲也應發生在西漢中期.

《柳毅傳》說的是洞庭龍君的女兒,遠嫁給涇川龍君的次子,丈夫虐妻成性,將她趕出龍宮,放牧羊群。龍女求助無門,掩面哭啼。書生柳毅路遇此事,慨然代龍女傳書報訊,龍女得以被救回龍宮與家人團聚。龍女感謝柳毅大恩,心生愛慕,龍王也想將女兒嫁與柳毅。但柳毅傳書是仗義執言,本無私念,就拒絕了婚事。柳毅回家後先後娶了兩位夫人都不幸死去。後與一漁家女成婚,貌似龍女,後發現此女就是托書的龍女。此後,夫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熱點內容
玄幻小說排行榜已完結小說 發布:2025-08-09 15:07:38 瀏覽:402
人猿泰山小說推薦理由 發布:2025-08-09 15:03:36 瀏覽:821
飛機穿越科幻小說 發布:2025-08-09 15:00:49 瀏覽:249
關於明星的牧場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09 14:50:35 瀏覽:430
氧氣聽書歷史版本大全 發布:2025-08-09 14:46:44 瀏覽:162
科幻小說怎麼說用英語 發布:2025-08-09 14:24:24 瀏覽:608
最佳網游小說排行榜2015 發布:2025-08-09 14:21:25 瀏覽:632
言情小說後 發布:2025-08-09 13:54:43 瀏覽:314
公司新來前台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09 13:26:22 瀏覽:687
科幻小說聯邦學院 發布:2025-08-09 12:58:37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