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代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是
A. 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的白話小說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新詩集是()
第一個是魯迅的《狂人日記》
第2個應該是胡適《嘗試集》--胡適《女神》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開創一代新的詩風,體現了強烈的五四精神的新詩集.
B. 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封建的白話小說
1918年5月15日,周樹人第一次以「魯迅」的筆名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作品——《狂人日記》。
C.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集是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還有哪些是排名上是第一的
1、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郁達夫的《沉淪》。
2、《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另有果戈里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記》。
3、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悲劇作品
以「民國第一言情小說、舊中國「第一部悲劇」著稱的小說《秋海棠》無疑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言情小說的經典,該小說的故事原形是軍閥時期天津著名的京劇藝人劉漢臣、高玉奎被軍閥褚玉璞迫害至死的新聞事件。
4、第一部新詩集:胡適的《嘗試集》。
5、第一部話劇劇本:胡適的《終身大事》。
6、第一無產階級的詩歌集:郭沫若的《恢復》。
7、第一無產階級的戲劇團體:1929年由夏衍、鄭伯奇等組織的上海藝術劇社。
8、最早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
9、最早使用意識流手法寫作的短篇小說:郭沫若的《殘春》。
10、最早的一個詩刊:《詩》朱自清等編。
11、最早出現的報告文學作品:瞿秋白的《餓鄉紀程》和《赤都新史》。
12、最早寫童話的作家:葉紹鈞。
D. 我國現代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狂人日記》寫於一九一八年四月,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小說,也是現代中國的新文學的第一篇傑出作品。發表於《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魯迅曾說,《狂人日記》「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抨擊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的確,《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魯迅在發表《狂人日記》之前,不但寫了《文化偏至論》、《魔羅詩力說》等文學論文,翻譯了許多「域外」的進步小說,還創作了文言小說《懷舊》,其主要思想都在於喚起人們的覺醒。然而,作為一個先進的知識分子,聲音雖然激進,但畢竟缺少呼應,不能造成一個運動。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發難後,雖然也一時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動,終於形成了一股勢力,其影響就震撼人心了。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筆名除魯迅外,還有鄧江、唐俟、鄧當世、曉角等。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稱「文教思革」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縣,小時享受著少爺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敗變得貧困。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魯迅從周樟壽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但是因為一部影片,深知僅僅醫生是不能拯救中國人,從此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魯迅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時年38歲。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學院學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23年因家庭瑣事和弟弟周作人決裂,搬出了八道灣。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從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E. 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的白話小說是
《狂人日記》。
它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的白話文小說,作者是魯迅先生。
F. 我國現代文化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的白話小說《_____》
我國現代文化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賞析
《狂人日記》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為現代小說史上第一個反叛者出現
的,其中不無魯迅自身的戰斗光澤「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籍那在寂
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悼於前驅」,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爭中,
充滿著「義勇和正氣」,其力量來源於對封建制度的深刻認識。二十年代,是
思想啟蒙的時代,同時也是思想意識開始萌芽的時代,當時對於這萌芽後的含
苞欲放,還需進行一場血與肉的搏鬥,狂人這樣做了,「從來如此,便對么」?
覺醒者的狂人發出了這樣的詰問,正是對幾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勢力的懷疑
與否定。狂人執著勇猛,看穿一切「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
斜斜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的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
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都是『吃人』!」用「吃人」兩個字作
了簡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對舊制度的這種縱橫睥睨,通
貫歷史的深刻剖析,相當徹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與封建禮教的反動本質。《狂
人日記》的價值在於以「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動深刻地揭示出覺醒者向封建文
化的宣戰,亦即「表現的深刻」。狂人雖然已經覺醒了,對於覺醒後該怎樣,
他卻認識很朦朧,但他那種反封建的勇猛與執著精神和堅定的信念無疑為知識
分子作了表率作用,是值得他們學習的,這也正是魯迅的目的所在。
這需耍從《狂人日記》的發表年代背景分析.
本文發表於1918年5月號〈新青年>雜志上,當時辛亥革命過去僅七年,革命僅推翻了滿清王朝,掌握國家政權的仍是過去的封建官僚,軍閥頭子,清除封建意識,建立民主國家的任務,遠遠沒有開始。有感於對繼續統治著中國社會和奴役著人民大眾的吃人封建禮教制度的反抗,魯迅發出了」救救孩子"的深切呼喚!
關於年代問題,我的分析是:(一)四千多年,指的是辛亥革命前,革命黨人為了表示推翻滿清,恢復漢室的革命態度,不用清朝年號,而從中國古籍中推算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的歷史,計算出到十九世紀初的年份為四千六百年左右,稱之為黃帝紀年,革命黨人創辦的報紙就用黃帝紀年.魯迅藉此稱中國有確切記載的文明的歷史都是吃人的歷史,五四以前所稱的封建與現代歷史科學中所稱的封建社會是兩個概念.前者是指「封國土,建諸候",指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賜給親戚或功臣,使他們在封定的區域內建立邦國.後者是指封建制度,以封建地主佔有土地.剝削農民(或農奴)剩餘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二)三十多年,是借小說主人公之口而說的,可能是有所指.據全文分析,大概是魯迅自指.魯迅生於1881年,到寫《狂人日記》是三十七歲,,文中提到蘸人血饅頭治病的事,暗指魯迅同鄉鑒湖女俠秋瑾烈士之事,魯迅後耒將此事寫成另一部小說《葯>,.秋瑾生於1875年,上距〈狂人日記>發表四十三年.犧牲於1907年,上距小說發表僅十一年.
G. 中國現代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什麼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另有果戈里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記》。
H. 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是()
當然是「C.水滸傳」
《水滸傳》是古代白話小說,像那些話本、擬話本都屬於這一類。
《狂人日記》是現代白話,是真正意義上的白話
1918年5月15日,周樹人第一次以「魯迅」的筆名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作品——《狂人日記》,開創了我國白話文小說的先河。小說借「狂人」之口,形象生動地猛烈抨擊封建舊禮教的虛偽、殘暴和黑暗,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反動本質,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因為具有最徹底、最深刻的反封建精神,從而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