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
㈠ 魯迅的什麼是現代白話小說的發軔之作
魯迅作品 短篇名章 《而已集》 文選 《魯迅傳略》 《偽自由書》 文選 《野草》 《朝花夕拾》 《吶喊》 文集 《二心集》等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是現代白話小說的發軔之作。
《狂人日記》是1918年魯迅先生所著的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首次採用了「魯迅」這個筆名,抨擊出了社會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發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雜志第4卷第5號上。這篇文章也被收錄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當中。《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震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魯迅曾說,《狂人日記》「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的確,《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㈡ 那部長篇言情小說是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開山之作
只知道《海上花列傳》是中國現代通俗小說的開山之作
㈢ 魯迅的現代白話小說開山之作是什麼
狂人日記,魯迅發表的第一部白話小說
㈣ 胡適的嘗試集是現代白話新詩的開山之作。是否正確
初期白話詩派始於 1917年,當時胡適、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等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新詩進行了理論上的探討。2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白話詩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號,推出胡適、劉半農、沈尹默三人的白話新詩,被稱為「現代新詩的第一次出現」。其後,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劉大白、朱自清等人競相嘗試,李大釗、魯迅、陳獨秀也寫新詩,形成了體現文學革命最初實績的「五四」新詩運動。他們因在否定舊詩、探索新詩、致力於詩的自由化、白話化方面顯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詩歌風格方面有一致之處,我們將其稱為初期白話詩派。代表作有:《嘗試集》(胡適)、《冬夜》(俞平伯)、《教我如何不想她》(劉半農)、《賣布謠》《田主來》(劉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兒在前》《別少年中國》《鴨綠江以東》(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等。
㈤ 哪篇小說被譽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這「開山」的含義,並非一種文本始創的粗製旁作,它除了揭開白話小說現實批判性的新紀元,也是中國「現代派」小說的鼻祖。西方「現代派小說」的評論家一致認為,「生存悖論」是現代派所要表現的重要主題。而魯迅的《狂人日記》所展示的一種生存的困境與尷尬又可嘗少見?第一,狂人雖狂,世人又談何不狂?世人清醒而狂人又卻患「迫害狂」,倒過來,世人的愚昧麻木短見不正是清醒者的生存困境,狂人看清社會吃人的本質,而世人以這種看清為混沌的弱智。狂人生存於吃人的社會,厭惡吃人的人,最終自己也難以免去吃人的嫌疑,不正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生存悖論。第二,吃人的人,借著自己愚昧的見解而最終難逃被吃的噩運,被社會被輿論所吞噬,不也是吃人者的生存悖論。個人的生存是荒謬的,毫無意義的;群眾的生存,集體的潰敗又意義何在?
㈥ 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是魯迅的什麼
魯迅的《狂人日記》
如果本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點擊右上角好評並「採納為滿意回答」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外發並點擊我的頭像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你的採納是我服務的動力。
祝學習進步!
O(∩_∩)O,互相幫助,祝新年快樂!
㈦ 小說的三要素、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什麼
1、小說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
2、魯迅《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派小說的開山之作
現代的中國小說。其主體是「五四」文學革命聲中誕生的一種用白話文寫作的新體小說。它取法歐洲近代小說,卻植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既不同於中國歷來的文言小說,也迥異於傳統的白話小說。和中國封建時代許多小說表現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內容相對立,現代小說以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農民、工人、知識分子和市民為重要描寫對象,具有現代民主主義的思想色彩,不少作品還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在藝術表現上,性格小說大量出現,心理刻畫趨於細密,「全知」式敘述角度有所突破,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得到遵循,這些也都構成了「五四」以後新小說與實際生活大為接近的顯著特點。盡管章回體小說在現代依然存在,但這些作品也程度不同地吸收了新小說的思想藝術營養,並逐步朝新小說方面轉化。中國小說從「五四」時期起,跨進了一個與世界現代小說有共同「語言」的嶄新階段。
㈧ 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是魯迅的什麽小說
中國現代派小說的發展與世界同步,《狂人日記》便是開山之作。從國外回來的魯迅寫了一篇純粹的意識流小說。他用以反傳統見長的西方現代派小說樣式來舉起反封建的大旗。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