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茅盾小說的現代性

茅盾小說的現代性

發布時間: 2021-06-22 11:02:25

❶ 茅盾作品的文學性和現實性具體詳細!

茅盾的文學作品主要依靠理性分析來開拓形象思維的深廣度的創作方法,從典型環境來解釋並塑造典型人物,在戲劇性強的情節中突現人物性格及其成長史的寫法,逐漸成為"左翼"文學公認的主流,而且影響深遠,這就是所謂"社會剖析小說"。其特點也可以歸納為,一,具有鮮明的理性特色;二,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階級性;三,故事情節的發展與當時的社會矛盾直接有關。這種又被稱為"全新的革命現實主義文學"的小說模式,主要是由茅盾在"五四"時期文學研究會的"人生派"小說基礎上開展起來的,從原來的以張揚個性為主改變為以全景式地反映正在發生的社會現實為主,成為了一個新的文學時代的標志,這也正是"社會分析派"區別於其他文學流派的特質,從這個意義上就可以說,"社會剖析小說"在30年代開創了一個新的文學範式,從而決定了它在文學史上獨有的地位。茅盾在這一流派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主要表現為以《子夜》以及《林家鋪子》等具有社會剖析小說特點的作品,正代表著這一派小說的最高成就。

我們還知道,茅盾是一位具有"社會科學家"氣質的小說家,他在開始小說創作前多年的文學批評實踐和政治活動,特別是他豐厚的社會科學的理論修養,對於他的"社會剖析小說"創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教材在第54-55頁上說,《子夜》在茅盾的文學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就小說顯示的社會概括的廣度和深度、藝術結構的宏大與繁復、人物創造的多姿與傳神,文學語言的華贍(華美與豐富)、勁健和爽利而言,它都足以使?茅盾和一般作家拉開一大段距離。茅盾在怕具有的經營較大規模作品的才情、功力和耐性,在現代文學史上是少有人比肩的。

❷ 茅盾小說創作的特點以及對現代小說的特殊貢獻有哪些 百度百科 要簡短一點的

茅盾是「社會分析派」的典型代表作家,其所開拓的革命現實主義對於中國新文學的發展有著卓越的貢獻,大多數研究者高度評價以茅盾為代表的「社會分析派」的優良傳統,反對輕易地否定茅盾在文學史上的貢獻和地位。(1)、張光年:茅盾體現了「文學家與革命家的完美結合」,是並不多見的「把兩種素質集於一身的人」。將社會的歷史的茅盾研究,引向主體的個人的茅盾研究。(2)嚴家炎《中國小說流派史》:從思潮流派角度充分肯定了茅盾小說的文學史意義,精深地概括了「社會分析派」具有「小說家的藝術、社會科學家的氣質」的創作風貌,肯定了新文學發展中的 這一寶貴經驗和優良傳統。 (3)姜文《論〈子夜〉創作的多重動因》:從文藝發生學的角度,對作家的創作動因作了深層心理剖析,得出了茅盾的四重情結:參與情結、豐碑情結、鄉土情結、原型情結。他反對那種以「政治圖解」、「時事命題」來解釋《子夜》的創作動機的簡單化傾向。 (4)孫中田《理性精神與茅盾小說》:高度評價茅盾小說的理性化傾向。茅盾作品既注重人物的精神狀態,更注重人物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一切都在人物——歷史的怪圈中動盪,時代、歷史已經不是簡單的外在空間環境,而轉化為作品的「大角色」。即人物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每一次生命的律動,都受制於環境,被這個無處不在的「巨手」所左右。這就是以理性精神燭照而產生的宏大嚴整 的藝術結構。
茅盾具有「雙重人格」,其靈魂深處是政治家與文學家各半的結合。他的「社會剖析」的創作,主題先行, 一味追求政治傾向的明晰性、反映生活的整體性,作品思想大於藝術。對於茅盾的被奠定了的半個多世紀的經典地位,提出了質疑。(1)藍棣之《現代文學經典:癥候式分析》:《子夜》是一部抽象觀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會文獻,作品對社會生活的大規模描寫,完全是服從於作家的先行主題的。這種配合現實政治斗爭、指向性很強的描寫,根本談不上反映現實的真實性,是笨重而使人生畏、可讀性較差、缺乏藝術魅力的「高級社會文件」。缺乏主體性體驗,缺乏時空的超越意識,過於急功近利,沒有深刻的哲理內涵作為恆久啟示,缺乏對人性、生命和宇宙意識的透視。 (2)王曉明《驚濤駭浪里的自救之舟——論茅盾的小說創作》:茅盾創作中有滑坡現象。《蝕》三部曲是在「對往事的情感記憶中獲取靈感」,具有「與眾不同的藝術風姿」;《子夜》、《林家鋪子》等則是「每每是從判斷時事的抽象例題出發去進行構思」、「擁有明確的社會政治主題」。茅盾是隨時代潮流而變化。他從最初提倡「為人生」文學起就有強烈的功利慾求,此後十幾年政治熱情不減,到30年代大爆發,以致掩蓋、壓抑了自身藝術素質的充分發揮。 (3)邱文治:茅盾小說的最大特點是「時代性和社會化」,然而隨之而來又存在著令人深思的矛盾現象。自覺的理性思考,既有助於組織題材、發揮想像力,也可以阻礙想像力,使主體失落。茅盾中長篇小說的網狀結構類型,是中外小說發展的較高藝術形態,但又是導致茅盾多部作品難以完成的原因之一。茅盾某些作品風格沉悶,顯示出單純追求藝術廣度的缺陷。

❸ 茅盾對長篇小說的貢獻

創造了現代小說大容量社會信息的傳遞和辨析的創作模式。茅盾小說注重創作題材和主題的深入挖掘,創造了現代小說與現代社會同步共進的全景化史詩性品格。社會科學家氣質的茅盾,由社會活動和文學理論的熱情活躍於文壇,這使得他進入創作便達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廣闊的歷史內涵,他小說的創作題材所涉及的社會生活內容,涵蓋了20世紀中國上半葉的歷史全貌,時代的線索排列構成了社會的編年史。如從社會的政治、經濟斗爭和階級矛盾以及社會各階層人物看,茅盾小說反映出軍閥混戰、經濟危機、工人罷工、農民暴動等社會重大問題,規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國現代社會小說前所未有的。[29]
茅盾小說以不斷創新的藝術形象,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現代小說的人物畫廊。縱觀茅盾小說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子夜》當中的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形象的獨創價值外,從《霜葉紅似二月花》、《走上崗位》等作品中,更突現出茅盾資本家形象塑造的豐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對知識分子和農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會人的心理剖析和社會歷史剖析的有機統一,在現代小說史人物刻畫方面有所開拓。早期《蝕》三部曲中的時代女性形象,從「傳統」和「現代」的對比中,從時代急流的變動中挖掘「新人」形象的價值。在20數量30年代短篇小說《春蠶》里,對老通寶、多多頭父子兩代農民的刻畫,不僅在典型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烘託了人物,而且以兩代人的心理、性格的歷史內涵的巨大差異,創造了思想深刻的農民典型。這些形象都達到了較高的典型性,為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確立了典範。[30] [29] [1]
茅盾小說以開放的現代意識、豐富的生活積累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現代都市文學。茅盾從踏入社會之初,在商務印書館的工作就與中國最早最大的商埠上海有密切關聯。在上海,他有復雜的社會關系,同鄉舊故中有各階層人物。茅盾小說全面地描繪了現代都市的企業、金融業、商業、公館、舞廳、大飯店等,並且著重展示了現代都市以政治、經濟為軸心的各階級、階層的不同人物,如資本家、金融家、買辦官僚、公務員、市民等之間的復雜人際關系;同時茅盾更注意描寫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特性,現代都市發展的不健全性,以及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沖擊,急變和交雜的都市走向現代化的艱難過程。如進入都市迅速「風化」的遺老遺少、封建性和現代性混雜的地主式資本家、洋房公館的血脈緊連著宗法社會的農村等,都活生生地展現在其小說世界裡。茅盾小說創造的都市文學,為20世紀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提供了生動形象的讀本。[30]
茅盾小說對於現代長篇小說的樣式、結構等方面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充分顯示了現代小說的文體意識的獨立,是與茅盾的進入小說創作分不開的。茅盾的第一篇長篇小說《蝕》,採用「三部曲」形式:既可獨立又能連綴,可分可合,伸縮自如。茅盾隨後的創作中有較多的三部曲作品,使得這一形式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更是現代中、長篇小說文體新的拓展,如以小見大的《林家鋪子》、歷史畫卷式的《霜葉紅似二月花》、長篇日記體的《腐蝕》等多樣化的小說體式。而就小說結構而言,茅盾的小說突破了單一的線性結構,表層的時空交換構架呈現了開放性和交叉性的結構特點;熱情關注時代風雲,深刻把握遼闊而復雜的社會,構成了他小說宏大而嚴謹的布局、盤根錯節的人物和情節交叉的網狀結構;標志現代心理小說的心理剖析經茅盾的努力,在范圍和程度上的創新和對個體心靈世界的透視賦予的社會性的力度。總之,茅盾作為中國現代小說大師,其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

❹ 矛盾小說的文體特點

提問者採納‍‍

一直實踐著
的主張,這一主張始終體現在他的
中,從《蝕》
到《腐蝕》,始終追隨中國現代社會歷史的
換,他的創作是中國現代社會歷史的藝術記錄,作品中充滿了對中國現代社會歷史
真實而客觀的反映。如:《蝕》反映的是
前後的
換,
反映了30年代中國最動盪時期的社會本質,《腐蝕》則是表現

危機的政治小說學史界近年來公認茅盾是中國社會剖析派小說的壇主。這一派來源於19世紀法國、俄國的
,又同中國古典世態小說兩相結合。我們從《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里可以看得分明。這部寫於70年代並未經最後修飾的草稿,它的巴爾札克、托爾斯泰式的敘事,精細的環境與人物服飾描摹所流露的舊說部的筆趣,是再明顯不過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說,直至80年代現代派的
興起,一種更偏於個人內心的新一代敘事風行於世。這並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紀絕大部分時間所充任的,也是這種「新興」作家的角色。繞開茅盾是不成的,試圖把一個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樣不成。另外,每一代的文學承傳是「積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對上一代「狂轟亂炸」,採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頭來你會發現手中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們永遠要為獲得現代知識的ABC 而繳納昂貴的「學費」。實際上,後現代派的作品與評論,並沒有把現代派的一切都掃盪干凈呀!現代派對寫實派也不像人們想的是掃地出門。我們今天讀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們「寓言」式的結構的同時,會覺得故事、環境、人物這些小說的基本因素仍然活生生地存在著,它們只會變形,而不會徹底消失。茅盾小說的意義正在這里。

❺ 茅盾對現代小說的貢獻

http://..com/q?word=%C3%A9%B6%DC%3F&ct=17&pn=0&tn=ikaslist&rn=10

❻ 結合具體的作品,請闡釋茅盾小說結構的極大主義特徵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矛盾小說結構的極大主義特徵就是可以體現當時社會背景和人物關系。

❼ 矛盾小說的藝術特點

n你好。
AAAA.一是人物形象都具有鮮明的階級特徵,而主要人物又常常是某一階級的代表;二是都有廣闊的社會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與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人物的變化和故事的發展都是社會各種矛盾激化的結果;三是作品都表現出作者對社會的深刻認識,具有鮮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確的創作意圖,也有問題的提出和回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理論意義。

BBBB.史詩性:力圖把握廣闊的社會生活,在宏闊的歷史背景中展開對人物命運和性格的描寫

茅盾是一個胸懷大志、眼界開闊、學貫中西的大作家。他喜歡規模宏大、文筆恣肆絢爛的作品和風格雄渾、氣勢壯闊的作家,如大仲馬、司各特、左拉、巴爾扎克,特別是托爾斯泰等。這反映在他的創作中,就是那種對於充分表現時代性的史詩風格的自覺追求 . 茅盾和魯迅一樣,都主張為人生而藝術。但魯迅是把為人生和改良這人生與改造國民靈魂聯系在一起,以啟蒙主義和思想革命為宗旨;茅盾則著重表現人的社會存在、社會關系;揭示時代對於人的命運的影響。因此他總是力圖把握廣闊的社會生活,在巨大的歷史背景中展開對人物命運和性格的描寫。宏大的構思,超強的筆力,大規模地、全景式地描繪了中國社會的面貌,展現了近代歷史發展的進程,展示了近代中國各個社會階層的歷史命運,具有整體規模的藝術編年史特徵。

《霜葉紅似二月花》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的社會面貌

《虹》呈現了五四到五卅歷史進程中的壯劇

《蝕》(《幻滅》、《動搖》和《追求》)所概括的是大革命到南昌起義前後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生活和精神狀矛盾和斗爭

《林家鋪子》和《春蠶》等深廣地揭示了 30 年代中 期尖銳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

《腐蝕》揭露的是抗戰後期「霧重慶」特務橫行、豺狼當道的黑幕。在這樣一部「編年史」中,時代風雲的變幻,人民革命的起落消亡,帝國主義侵略的魔影,舊中國腐敗與黑暗的景象,都得到了真實生動的反映,使之成為一面時代的「鏡子」。

適應這種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生活,大規模地描寫社會面貌的要求,茅盾在創中多選擇藝術容量和載重力較大的中、長篇體裁,以深厚的生活基礎,廣闊的眼界,高超的文學技巧,以及藝術探索的巨大勇氣和魄力,顯示出獨特的創作個性。

二、時代性:傾心於直接關系社會變革的重大題材與主題

傾心於描畫時代激流的大波大瀾,善於及時抓住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斗爭和事件來反映時代 的變革。世界著名漢學家普實克說:「茅盾善於抓住和反映現實, 他對當前現實傾注了全部注意力,這是他的特點。世界上偉大的 作家很少有像茅盾那樣把自己的創作和當前的現實、和當前重大 的政治與經濟事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茅盾經常從剛剛過去的年代所發生的事件提取素材,把他同時代人記憶猶新的事件刻畫成 藝術品。」

《蝕》(《幻滅》、《動搖》和《追求》)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除了蔣光慈的《短褲黨》外,《蝕》是一部最早最及時而規模更大、藝術上更成功的反映大革 命的小說。在蔣介石、汪精衛先後背叛革命後,我黨舉行了八一南昌起義, 8 月 3 日至 6 日,起義部隊和領導機關相繼撤離南昌,准備進軍廣州,建立廣東根據地。茅盾因在九江阻隔,赴南昌未成,於 8 月下旬潛回上海,僅用四個星期就寫完了《幻滅》,起義部隊尚在轉戰途中,小說就寫了強惟力重返南撤的起義部隊的情節。《動搖》和《追求》也很快完成。《蝕》可以說是一部時代的風雲錄,它緊扣時代的脈博,迅速及時地反映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全過程,再現了中國歷史轉折時期的重大事變和大革命時代的復雜面貌。因此它可以說是新文學第一部真正具有史詩品格的作品,是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轉變的最成功的收獲。

《子夜》、《春蠶》、《林家鋪子》、《第一階段的故事》、《腐蝕》也都直接表現了現實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帶有普通意義的現象,觸及政治上、經濟上的敏感問題,揭示了時代的某些本質方面。

雖然題材並不是作品成敗的決定因素,但那些直接關系社會變革的重大題材畢竟比日常生活題材具有更豐富的思想容量和社會價值,更能展示時代的精神風貌,也更能深入地開掘其思想意蘊,提煉出富有時代意義的主題。例如,《蝕 ) 、《野薔薇》、《虹》等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的時代青年,特別是時代女性在社會變革中所面臨的考驗,對光明的追求,對革命的嚮往;《子夜》、《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通過揭示當時中國社會的復雜矛盾與經濟困境。

三、現代性

與時代性相聯系的是茅盾小說的現代性特徵。

1 、以現代理性審視社會人生

作為創作主體,茅盾具有開放的現代意識。

主要表現為以一種客觀得態度對待現代工業文明。也許是因為從他的家鄉烏鎮到大上海只有半天的路程,容易受到都市現代生活的影響,也許是唯新派的父親在遺囑中希望他長大以後學理工,也許是他從小受到工商業氣氛的感染,他對現代都市和現代工業文明乃至現代生存環境一開始就能以一種健全的心態主動地適應和接納,特別是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以後,更能以客觀的態度和現代的價值標准去科學地評判社會的真假是非和善惡美醜,並以極大的熱情投身社會改造運動,介入時代生活的主流。
他既沒有像某些鄉土作家那樣對現代都市和工業文明產生厭惡對立情緒,也沒有像某些新感覺派作家那樣,過分地欣賞都市生活的異化現象,粘滯於機械飛轉拋灑出來的油膩,而是從現代大生產中吸取了科學求實精神,從資本運行中看到了社會結構的不合理。同時,他對於文學的現代化也有自覺的意識,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國文學的現代化經歷了漫長的醞釀和准備過程,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開始,它才真正開始自覺的現代化進程,在中西文化的交匯和撞擊中從古典走向了現代。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未必意識到了自己工作的意義,而茅盾始終是與以魯迅為代表的文學革命先驅者們一同戰斗的,從提倡自然主義、寫實主義直到走向革命現實主義,他始終自覺地主動地從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上探索中國文學的現代化道路,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文學現代化建設的宗師和巨匠,成為名副其實的現代都市小說家。

【可以嗎?具體可看資料。採納啊哦~~】

❽ 茅盾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何貢獻

茅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他勤奮多產的創作歷程和自覺營造的藝術精品,已表明了一個獨特的作家的價值所在。他對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影響和開拓可歸納為幾個方面:
第一,茅盾小說注重創作題材和主題的深入挖掘,創造了現代小說與現代社會同步共進的全景化史詩性品格。社會科學家氣質的茅盾,由社會活動和文學理論的熱情活躍於文壇,這使得他進入創作便達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廣闊的歷史內涵,他小說的創作題材所涉及的社會生活內容,涵蓋了20世紀中國上半葉的歷史全貌,時代的線索排列構成了社會的編年史。如從社會的政治、經濟斗爭和階級矛盾以及社會各階層人物看,茅盾小說反映出軍閥混戰、經濟危機、工人罷工、農民暴動等社會重大問題,規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國現代社會小說前所未有的。茅盾創造了現代小說大容量社會信息的傳遞和辨析的創作模式。
第二,茅盾小說以不斷創新的藝術形象,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現代小說的人物畫廊。縱觀茅盾小說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上述已重點分析的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形象的獨創價值外,從《霜葉紅似二月花》、《走上崗位》等作品中,更突現出茅盾資本家形象塑造的豐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對知識分子和農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會人的心理剖析和社會歷史剖析的有機統一,在現代小說史人物刻畫方面有所開拓。早期《蝕》三部曲中的時代女性形象,從「傳統」和「現代」的對比中,從時代急流的變動中挖掘「新人」形象的價值。在20數量30年代短篇小說《春蠶》里,對老通寶、多多頭父子兩代農民的刻畫,不僅在典型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烘託了人物,而且以兩代人的心理、性格的歷史內涵的巨大差異,創造了思想深刻的農民典型。這些形象都達到了較高的典型性,為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確立了典範。
第三,茅盾小說以開放的現代意識、豐富的生活積累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現代都市文學。茅盾從踏入社會之初,在商務印書館的工作就與中國最早最大的商埠上海有密切關聯。在上海,他有復雜的社會關系,同鄉舊故中有各階層人物。茅盾小說全面地描繪了現代都市的企業、金融業、商業、公館、舞廳、大飯店等,並且著重展示了現代都市以政治、經濟為軸心的各階級、階層的不同人物,如資本家、金融家、買辦官僚、公務員、市民等之間的復雜人際關系;同時茅盾更注意描寫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特性,現代都市發展的不健全性,以及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沖擊,急變和交雜的都市走向現代化的艱難過程。如進入都市迅速「風化」的遺老遺少、封建性和現代性混雜的地主式資本家、洋房公館的血脈緊連著宗法社會的農村等,都活生生地展現在其小說世界裡。茅盾小說創造的都市文學,為20世紀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提供了生動形象的讀本。
第四,茅盾小說對於現代長篇小說的樣式、結構等方面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充分顯示了現代小說的文體意識的獨立,是與茅盾的進入小說創作分不開的。茅盾的第一篇長篇小說《蝕》,採用「三部曲」形式:既可獨立又能連綴,可分可合,伸縮自如。茅盾隨後的創作中有較多的三部曲作品,使得這一形式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更是現代中、長篇小說文體新的拓展,如以小見大的《林家鋪子》、歷史畫卷式的《霜葉紅似二月花》、長篇日記體的《腐蝕》等多樣化的小說體式。而就小說結構而言,茅盾的小說突破了單一的線性結構,表層的時空交換構架呈現了開放性和交叉性的結構特點;熱情關注時代風雲,深刻把握遼闊而復雜的社會,構成了他小說宏大而嚴謹的布局、盤根錯節的人物和情節交叉的網狀結構;標志現代心理小說的心理剖析經茅盾的努力,在范圍和程度上的創新和對個體心靈世界的透視賦予的社會性的力度。
總之,茅盾作為中國現代小說大師,其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

❾ 以茅盾的作品為例,說出社會剖析派小說的特點

在文學史上,「社會分析小說」又稱為「社會剖析派小說」。主要作家有茅盾,沙汀,艾蕪,吳組緗等,多為左翼作家。其特點是,運用階級觀點,從社會的政治經濟層面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現象,以期其創作能從本質上解釋生活的真實並正確預示社會發展的方向。
二、茅盾小說從哪些方面體現了社會分析小說特點?
能夠體現「社會分析小說」的是茅盾的長篇小說《子夜》。主要特點是:
1、背景廣闊。《子夜》的舞台設置於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並沒有截取某條小巷或某個街角,而是從居高俯視的視角,整體展示這座現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資本家的豪奢客廳、夜總會的光怪陸離、工廠里錯綜復雜的斗爭、證券市場上聲嘶力竭的火並,以及詩人、教授們的高談闊論、太太小姐們的傷心愛情,都被組合到《子夜》的情節里。同時,作家又通過一些細節,側面點染了農村的情景和正發生的中原的戰爭,更加擴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從而實現了他所設定的意圖:「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現象」,「使一九三零年動盪的中國得一全面的表現。」當然,茅盾的「大規模」「全面」描寫,並不是把各個生活斷片隨意拼帖在一起。他精心結構,細密布局,通過主人公吳蓀甫的事業興衰史與性格發展史,牽動其它多重線索,從而使全篇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場景,又沿著一個意義指向縱深推進,最終以吳蓀甫的悲劇,象徵性地暗示了作家對中國社會性質的理性認識:「中國沒有走向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中國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子夜〉是怎樣寫成的》
2、貼近生活。茅盾近乎以寫史的態度創作小說。《子夜》的情節,是被鑲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這一真實的歷史時空里的。小說中描寫的一些情景,如公債交易、蔣馮閻大戰等,都是有據可查的真實的史實。《子夜》把這類非虛構性的話語引進小說,與虛構性話語融匯、輝映,應該說是相當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文體試驗。《子夜》的史詩品格,無疑得益於「詩」與「史」兩種語言巧妙調適與組合。
3、描寫細膩。《子夜》在整體布局上具史詩般宏闊,但細節描寫的筆觸又極為委婉細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顫動的波紋。這一特點,早在三十年代,吳宓先生就曾指出過並大加贊賞,稱《子夜》「筆勢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噴薄,不可控搏。而其細微處復能婉委多姿,殊為難能可貴。」

❿ 茅盾對現代小說創作的獨特貢獻

茅盾作為一代文學巨匠,他勤奮多產的創作歷程和自覺營造的藝術精品,已表明了一個獨特的作家的價值所在。他對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影響和開拓可歸納為幾個方面:

第一,茅盾小說注重創作題材和主題的深入挖掘,創造了現代小說與現代社會同步共進的全景化史詩性品格。社會科學家氣質的茅盾,由社會活動和文學理論的熱情活躍於文壇,這使得他進入創作便達到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廣闊的歷史內涵,他小說的創作題材所涉及的社會生活內容,涵蓋了20世紀中國上半葉的歷史全貌,時代的線索排列構成了社會的編年史。如從社會的政治、經濟斗爭和階級矛盾以及社會各階層人物看,茅盾小說反映出軍閥混戰、經濟危機、工人罷工、農民暴動等社會重大問題,規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國現代社會小說前所未有的。茅盾創造了現代小說大容量社會信息的傳遞和辨析的創作模式。

第二,茅盾小說以不斷創新的藝術形象,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現代小說的人物畫廊。縱觀茅盾小說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上述已重點分析的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形象的獨創價值外,從《霜葉紅似二月花》、《走上崗位》等作品中,更突現出茅盾資本家形象塑造的豐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對知識分子和農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會人的心理剖析和社會歷史剖析的有機統一,在現代小說史人物刻畫方面有所開拓。早期《蝕》三部曲中的時代女性形象,從「傳統」和「現代」的對比中,從時代急流的變動中挖掘「新人」形象的價值。在20數量30年代短篇小說《春蠶》里,對老通寶、多多頭父子兩代農民的刻畫,不僅在典型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烘託了人物,而且以兩代人的心理、性格的歷史內涵的巨大差異,創造了思想深刻的農民典型。這些形象都達到了較高的典型性,為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確立了典範。

第三,茅盾小說以開放的現代意識、豐富的生活積累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現代都市文學。茅盾從踏入社會之初,在商務印書館的工作就與中國最早最大的商埠上海有密切關聯。在上海,他有復雜的社會關系,同鄉舊故中有各階層人物。茅盾小說全面地描繪了現代都市的企業、金融業、商業、公館、舞廳、大飯店等,並且著重展示了現代都市以政治、經濟為軸心的各階級、階層的不同人物,如資本家、金融家、買辦官僚、公務員、市民等之間的復雜人際關系;同時茅盾更注意描寫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特性,現代都市發展的不健全性,以及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沖擊,急變和交雜的都市走向現代化的艱難過程。如進入都市迅速「風化」的遺老遺少、封建性和現代性混雜的地主式資本家、洋房公館的血脈緊連著宗法社會的農村等,都活生生地展現在其小說世界裡。茅盾小說創造的都市文學,為20世紀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提供了生動形象的讀本。

第四,茅盾小說對於現代長篇小說的樣式、結構等方面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充分顯示了現代小說的文體意識的獨立,是與茅盾的進入小說創作分不開的。茅盾的第一篇長篇小說《蝕》,採用「三部曲」形式:既可獨立又能連綴,可分可合,伸縮自如。茅盾隨後的創作中有較多的三部曲作品,使得這一形式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更是現代中、長篇小說文體新的拓展,如以小見大的《林家鋪子》、歷史畫卷式的《霜葉紅似二月花》、長篇日記體的《腐蝕》等多樣化的小說體式。而就小說結構而言,茅盾的小說突破了單一的線性結構,表層的時空交換構架呈現了開放性和交叉性的結構特點;熱情關注時代風雲,深刻把握遼闊而復雜的社會,構成了他小說宏大而嚴謹的布局、盤根錯節的人物和情節交叉的網狀結構;標志現代心理小說的心理剖析經茅盾的努力,在范圍和程度上的創新和對個體心靈世界的透視賦予的社會性的力度。總之,茅盾作為中國現代小說大師,其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

熱點內容
甜心月下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17 01:06:46 瀏覽:871
好看的校園小說推文 發布:2025-05-16 23:34:56 瀏覽:411
有什麼鬼婚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5-16 22:42:22 瀏覽:240
受穿書星際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16 22:25:36 瀏覽:57
生生不滅聽書 發布:2025-05-16 21:54:23 瀏覽:388
好看的出書版小說推薦機甲 發布:2025-05-16 21:25:13 瀏覽:29
科幻小說主線 發布:2025-05-16 21:10:53 瀏覽:562
寫母親幫兒子出書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5-16 20:54:21 瀏覽:357
科幻小說搜索1000以上 發布:2025-05-16 20:45:39 瀏覽:332
老婆多重生現代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16 20:21:56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