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現代小說
A. 十七年文學之的是哪幾年
時間概念:十七年文學是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年)開始,這一階段的中國文學歷程,屬於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時期。 "十七年",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中,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程中,只能算是極短的一瞬間;當它被賦予特指的含義、承擔了特殊的歷史內容的時候,卻再也無法忽略它在文學史上的漫長——即使已經沉澱了半個多世紀,但依然是"活化石":那就是共和國成立後的十七年文學中體現的兩個方面。 一:那時的文學史上最濃重的一筆就是政治性凌駕在文學性之上,政治運動造成了文學的盲從特徵。面對那時的作品,我們幾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政治氣息和那個時代人們的某些精神特徵,作品被強行要求放進一個形勢認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傾向。當高昂的革命熱情替代了文學的現實創造和詩意境界,自然而然也就產生與這些要求相適應的文學規范。 二:這十年的歷程雖有種種的不足,但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佔有相當的地位的。在中國近、現、當代文學史上有著較高的藝術成就和豐富的藝術內涵。
編輯本段十七年文學的作家作品
十七年文學時期也產生了很多藝術成就很高的文學作品,例如:《保衛延安》、《紅日》、《林海雪原》、《紅旗譜》《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創業史》、《紅岩》、《暴風驟雨》等。還涌現出如杜鵬程、曲波、柳青、周立波、周而復、魏巍、姚雪垠等優秀作家,在十七年中老舍、田漢等老作家也奉獻了不少好的作品。
編輯本段十七年文學的特點
十七年文學呈現的特點也是非常鮮明的,因為是建國之初,全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和他的領袖是非常崇拜,國人都非常積極向上,思想非常單純,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了,所以這一階段的作品題材大約有三個:歌頌、回憶、斗爭 。歌頌黨、領袖、社會主義、人民;回憶戰爭歲月,回憶苦難年代,回憶過去生活;和帝國主義、資本主義、舊思想、舊觀念作斗爭。所以這個時候的少數作品藝術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體現文以載道的思想,作品的風格往往失之於簡單,人物也呈現一些程式化的傾向。 對小說這種文學體裁來說,便突出地體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畫上。小說向來以在特定的環境中依靠完整的故事情節來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為己任,刻畫出來的人物有時是一種現實矛盾的綜合體,具有藝術表現力的意義。綜觀十七年文學史,典型在這里被過分甚至無限制的誇大,集中表現為一個無數風靡一時的革命戰爭小說反復出現的名詞:英雄。在當時,"題材的重要與否決定作品的價值大小"這一創作判斷標准要求作家只能選擇"重要題材"來表現,即只能表現光明的東西。其中只有那些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堅強勇敢的英雄形象,才能成為作者和讀者共同關心、共同感興趣的焦點。如:和平英雄:階級英雄,政治道德英雄,生產英雄等等。 談到英雄在這里就不得不談到英雄崇拜。學過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我們最初在腦子里形成的英雄觀念大多是來自古希臘羅馬的神話傳說,說明英雄崇拜並不是那個瘋狂的年代特有的產物,而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在中國卻是盲目的崇拜,而值得提出的是,古希臘羅馬的英雄和中國十七年所塑造的英雄卻有著截然的不同。前者的英雄是既是人類完美的化身,也或多或少擁有人性中醜陋的一面,而後者的英雄卻是在政治極端理想盲目化的社會條件下被逐步地抽空成一個代表先進階級屬性、擁有高尚政治品質的固定積淀體;前者有血有肉,和凡人一樣有七情六慾,並且各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例如《荷馬史詩》中的阿喀琉斯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爭英雄,卻是一個英勇善戰卻易怒的統帥,而中國《尹青春》里的尹青春和《永生的戰士》里的小武,他們除了"無我"地為集體而存在之外,很難在其身上找到與眾不同的特質。另一方面,為了體現英雄形象的完全高大化,十七年的小說幾乎都採用了絕對的肯定手法——這實際上也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是英雄就一定是頂天立地的,即使成為階下囚,仍氣貫長虹高高在上;即使面對千難萬險,仍是由崇高的信仰激勵著,沒有半絲半毫的退縮之意。 「十七年文學」中城市的隱匿更表現為城市文學的稀缺。「十七年」的中國文壇,原「解放區」作家佔有著主導地位,他們這些人熟悉的是農村生活,在他們思想深處文藝為人民服務被理解成為農民服務,他們多年來追求的文藝大眾化,更確切地說是文藝的農民化。這就決定了他們的筆往往滯留在農村生活這一素材域中,而對他們身處的城市缺少必要的反映。十七年文學中城市生活的隱匿,除了眾多作家本身就是鄉土作家以外還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原因近代城市被認為是「罪惡的淵土」,及資產階級道德和社會腐敗產生的場所,再者都市文學本身就具有消費、娛樂的腐蝕性特徵在那個年代被認為是必須予以批判和清除的。即使是一些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城市空間」也被簡約為「工廠」這一斗爭資本家的場所,且這些作品中的情感抒發方式、道德體系、價值取向、文學想像方式等完全束縛在鄉村文化范疇,反映的是作家們的鄉村情結。城市的隱匿,使得「十七年文學」文本中所表達的現代化訴求缺少精神、物質基礎的構建,同時也表現出極大的片面性。「十七年文學」似乎成了紅色中國、鄉土中國的書寫。城市的隱匿,對「十七年」城市題材文學作品藝術內容的改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表現在「十七年文學」日漸取消了城市生活中禮俗的審美意義,而禮俗作為一種文化復合體,正體現出城鄉生活的差異性。城市生活有著較鄉村生活遠為復雜的人際關系、生活形式,對它們的應對是城裡人對自己心智的考驗,世故的城裡人常常在一些巧妙的應對中體會著生活的愜意。日常生活好似波瀾不驚的小溪,緩緩覆蓋人的生命,小市民們的世故、圓滑保護了他們,養成了他們生命力的內斂。在日常禮俗場景中,廣大市民人性的內容徐徐展現,其背後的文化結構呈現了出來。雖然這種文化結構多是固態的,有很大的惰性,但即使是對它的批判也得建立在對它的呈現的基礎之上。正如老舍,他的京味追求「是以對於北京的文化批判為思考起點的」,雖然他的作品因多顧及京味而被指缺少勃發的生機,這正是老舍的小說需發展的地方,而這發展並不能簡單化為剝離日常生活。 1949年以後,文學的意義秩序被規定在政治意識形態范疇內,它被要求能闡釋新中國「新」之所在。世俗的日常生活場景因其乏新、平庸而被拒絕,就連老舍,他最終還是中途放棄了反映旗人生活的小說《正紅旗下》的寫作。「十七年文學」語境將對日常生活的疏離推到了極端,連日常生活中人生存所依賴的最基本的關系——愛情和親情都遭到排斥。愛情和親情本是世界各民族文學創作的母題,但在1949年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是中國作家們創作的禁區。
B. (現代文學)17年文學指的是啥
按照傳統習慣劃分,中國現代文學斷代起自1919年,結束於1949年。這期間沒有「十七年文學」之說。而1949年至今屬於當代文學范疇,所謂「文學十七年」出現在這個階段,具體指的是1949年至1966年之間的文學創作。這個時期的文學創作以革命題材為主旋律,涌現出大量紅色經典之作,僅長篇小說就有《鐵道游擊隊》《苦菜花》《紅旗譜》《林海雪原》《紅岩》等,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文學創作高峰期。
C. 中國17年小說收集
[幻情小說] 姻緣劫:淡眉鎖情
[青春小說] 我與惡魔有個約
[家斗小說] 娘子太兇悍
[幻情小說] 吸血鬼:薔薇男爵之吻
[幻情小說] 姻緣錯:家有妖妾
[幻情小說] 絕色爹地好高貴!
[家斗小說] 二嫁:妾,大不過夫?
[青春小說] 我的惡魔小男友
[歷史小說] 千年調:情牽盛唐 [歷史小說] 魂牽初唐
[青春小說] 灰姑娘大變身
[幻情小說] 只做地宮娘娘
[家斗小說] 鳳凰斗:妻焰囂張
[家斗小說] 河東小妖女
[女尊小說] 三千美男愛上我
[女尊小說] 男裝女帝:王的帝妃
[婚姻小說] 婚變:雙重外遇
[驚悚小說] 古墓新娘
[幻情小說] 白狐之前生債 魚美人:金屋藏妖
深宮虐戀:獨寵妖後【全本】
君不見薄倖:縱情棄妃
契約媽咪(全本完結)
宮心計:如煙皇後
老公,一起逃婚吧
媚妃亂後宮(完)
網上網下
秋天不回來
寵六朝:花蕊皇後1.女尊:纏綿悱惻男人香
3.為夫不仁寶寶太囂張
5.惹火了王爺痞子王妃
7.隔世情:惡少PK冷姬
9.穿越斗:宮女大翻身2.秦帝的禍妃棄妾難為
4.假鳳虛凰情迷首席浪子
6.御夫美嬌娘惡少小逃媽
8.美人殤:帝傾城
10.小婢喜臨門:少爺息怒
1.寶寶爹地已再婚特工妃
3.老公太無情幕後老婆
5.贖罪新娘甜妻不過期
7.哥哥太囂張惹無賴總裁
9.罌粟情人葯引皇妃2.俘獲冰山總裁妻女將軍
4.情人不卸任乞兒公主
6.老婆不哭惡郎愛上羊
8.戀上小笨妞老婆來踢館
10.丑妾侍君皇後殤(完)1.棄婦玩翻天太子的百合
3.惡女要從良絕代寵姬
5.二穿罪姬姐姐不好當
7.緋聞攻略:拖油瓶尋爹
9.狐寵之狐王北辰2.買一送一:逃跑俏女友
4.佳人醉:外來格格戲皇子
6.古董老公穿越古代夜店
8.壞娘子:御前侍衛不好惹
10.套上償債妻霸倒君心
1.冷宮逍遙凰暴君請自重
3.婚變:改嫁新娘
5.誤惹冷總裁結婚晚點名
7.星期五戀人大牌嬌妻
9.婚姻:久違了,前妻2.皇妃不好惹公主不做妾
4.媚亂天下冒牌失寵妃
6.下堂要自強雲若皇後
8.九歲小妖後千金帶球跑
10.鳳凰斗:妻貌不揚
紅袖添香小說網
熱門作家超人氣作品(月入過萬)
1. 調皮王妃 琳聽
2. 法老的寵妃I+續 悠世
3·陪嫁丫鬟——紫嫣 黛咪咪
4. 我的美女老闆 提刀狼顧
5. 火暴總裁嬌柔妻 花蕊隨風飄
6. 契丹王妃③:錦傾寒
7. 逃婚俏伴娘 涅槃灰
8. 代嫁王妃 羅莎夜羅
9. 跨過千年來愛你 秋夜雨寒
10. 辛酸的 房 事 高鴻
11. 殺手總裁的出逃妻 天琴
12. 異時空情戀清水漪瀾 蒼痕鳶陌
13. 我的美女老總 李興禹1
14. 惹上首席總裁 拓拔瑞瑞
15. 替身王妃(出版名:傾盡天下為紅顏) 五月梅兒
D. 中國17年文學作品推薦
:《保衛延安》、《紅日》、<<林海雪原〉、<<紅旗譜>>\<<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創業史》、<<紅岩>>、〈暴風驟雨
是中外文學作品對比還是中國的兩篇文學作品對比?
E. 十七年文學的主要作家作品及其特點
主要作家:老舍、田漢、趙樹理、杜鵬程、曲波、柳青等。
主要作品:《保衛延安》、《紅日》、《林海雪原》、《紅旗譜》、《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創業史》、《紅岩》等。
特點:
這一階段的作品題材大約有三個:歌頌、回憶、斗爭 。歌頌黨、領袖、社會主義、人民;回憶戰爭歲月,回憶苦難年代,回憶過去生活;和帝國主義、資本主義、舊思想、舊觀念作斗爭。
所以這個時期的少數作品藝術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體現文以載道的思想,作品的風格往往失之於簡單,人物也呈現一些程式化的傾向。
其概念內涵:
"十七年",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中,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程中,只能算是極短的一瞬間;當它被賦予特指的含義、承擔了特殊的歷史內容的時候,卻再也無法忽略它在文學史上的漫長——即使已經沉澱了半個多世紀,但依然是"活化石":那就是共和國成立後的十七年文學中體現的兩個方面。
一、那時的文學史上最濃重的一筆就是政治性凌駕在文學性之上,政治運動造成了文學的盲從特徵。面對那時的作品,我們幾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政治氣息和那個時代人們的某些精神特徵,作品被強行要求放進一個形勢認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傾向。
當高昂的革命熱情替代了文學的現實創造和詩意境界,自然而然也就產生與這些要求相適應的文學規范。
二、這十幾年的歷程雖有種種的不足,但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佔有相當的地位的。在中國近、現、當代文學史上有著較高的藝術成就和豐富的藝術內涵。
F. 十七年文學作品有哪些
紅色經典賽,三紅一創青山保林 都是
G. 談談對十七年小說的發展認識。
1,21世紀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世紀.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變傳統的經濟結構,生產組織和經營模式,推動生產力發展出現質的飛躍. 2,科教興國,科技立國是世人的共識.2001年以來,不少國家和地區出台了許多新的舉措,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具體有日本,歐盟,美國的計劃見《導與練》P104),知識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決定著各國在全球政治,經濟舞台上的地位和尊嚴.我們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適應時代要求的. 3,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能否在科技發展上取得優勢,增強經濟,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將最終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而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在現代化建設中,科技是關鍵. 科學的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創新浪潮此起彼伏.科學技術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著經濟結構,生產組織和經營模式的變革,帶來生產力質的飛躍.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2.當今世界是一個各國緊密聯系的世界,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持續穩定的增長,已經從一個四處被人欺負轉變為經濟強國。這一方面離不開科教興國戰略的幫助,但我認為我們國家總的教育水平還不夠,特別是近幾年,大學生人數逐年遞增,但質量確有所下降。而一些好的知識分子確留學國外,造成國家的很大一部分損失,這不可謂讓國人可悲的覺得。因此,我認為應該更一步加深科教興國,進行全名思想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水平。
H. 對十七年文學的認識有哪些
"十七年",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中,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程中,只能算是極短的一瞬間;當它被賦予特指的含義、承擔了特殊的歷史內容的時候,卻再也無法忽略它在文學史上的漫長——即使已經沉澱了半個多世紀,但依然是"活化石",那就是共和國成立後的十七年文學中體現的兩個方面。
一、那時的文學史上最濃重的一筆就是政治性凌駕在文學性之上,政治運動造成了文學的盲從特徵。面對那時的作品,幾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政治氣息和那個時代人們的某些精神特徵,作品被強行要求放進一個形勢認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傾向。
二、這十幾年的歷程雖有種種的不足,但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佔有相當的地位的。在中國近、現、當代文學史上有著較高的藝術成就和豐富的藝術內涵。
十七年文學的特點
十七年文學呈現的特點也是非常鮮明的,因為是建國之初,全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和他的領袖是非常崇拜,國人都非常積極向上,思想非常單純,這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文學作品中。
歌頌黨、領袖、社會主義、人民;回憶戰爭歲月,回憶苦難年代,回憶過去生活;和帝國主義、資本主義、舊思想、舊觀念作斗爭。所以這個時期的少數作品藝術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體現文以載道的思想,作品的風格往往失之於簡單,人物也呈現一些程式化的傾向。
I. 十七年著名長篇小說有
古希臘諷喻故事集《伊索寓言》,相傳為奴隸伊索所作。 2、 中世紀義大利偉大詩人但丁所寫的《神曲》,原名《喜劇》,包括《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 3、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薄迦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談》。 4、 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最傑出的作家是塞萬提斯,其代表作《堂吉訶德》是世界文學的不朽名著。 5、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大戲劇家和詩人,其代表作有諷刺喜劇《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6、 拉伯雷是法國十六世紀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巨人傳》。 7、 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有諷刺喜劇《偽君子》。 8、 十八世紀英國啟蒙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笛福,其代表作為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9、 斯威夫特是英國啟蒙運動中的諷刺小說家,其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記》。 10、 歌德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其代表作有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劇《浮士德》,後者的創作延續了六十年之久。 11、 席勒是德國著名的詩人、劇作家。其代表作有戲劇《強盜》、《陰謀與愛情》。 12、 拜倫是英國進步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代表作有詩體小說《唐璜》。 13、 雪萊是與拜倫齊名的英國詩人,《解放的普羅米修斯》是其最優秀的作品。 14、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是德國詩人海涅的代表作。 15、 雨果是法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其最著名的小說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16、 司湯達是法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長篇小說《紅與黑》是他的代表作。 17、 巴爾扎克是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人間喜劇》包括96部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其中重要作品有《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 18、 福樓拜是法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 19、 狄更斯是英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匹克威克外傳》,他的第一部自傳性質的小說是《大衛科波菲爾》,《艱難時世》、《雙城記》是其後期創作的代表作。 20、 薩克雷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家,其代表作是諷刺小說《名利場》。 21、 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愛米麗勃朗特,都是英國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前者寫了自傳體小說《簡愛》,後者寫了小說《呼嘯山莊》。 22、 莫泊桑是法國十九世紀末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之作,《項鏈》、《我的叔叔於勒》是他的名篇。 23、 羅曼羅蘭是法國後期批判現實主義著名的作家,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代表作。 24、 左拉是法國著名作家,《盧貢——馬加爾家族》(包括《娜娜》、《萌芽》、《金錢》等20篇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 25、 易卜生是挪威戲劇家,《玩偶之家》是其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 26、 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27、 斯托夫人是美國十九世紀著名女小說家,其代表作是《湯姆叔叔的小屋》通過老黑奴湯姆的命運,控訴了南部反動的蓄奴制。 28、 十九世紀美國著名的民主詩人惠特曼,其詩集《草葉集》,對我國新詩產生過影響. 29、 馬克吐溫是十九世紀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百萬英鎊》等,短篇小說《競選州長》。 30、 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是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歷史小說《上蔚的女兒》、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