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短篇小說和中篇
『壹』 19世紀以後的,中國文學類 中篇短篇小說推薦幾篇
魯迅的《吶喊》,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茅盾的《子夜》;當代的《白鹿原》、《狼圖騰》等都可以一讀。
『貳』 小說的長篇短篇中篇怎麼具體區分
具體的不知道. 額、字數的多少,是區別長篇、中篇、短篇小說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卻是最重要的。人們通常把幾千字到兩萬字的小說稱為短篇小說,三萬字到十萬字的小說稱為中篇小說,十萬字以上的稱為長篇小說。這只是就字數而言的,其實,長、中、短篇小說的區別,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范圍、作品的容量來決定的。長篇小說容量最大,最廣闊,篇幅也比較長,具有比較復雜的結構,它一般是通過比較多的人物和紛繁的事件來表現社會生活的,如《紅樓夢》。中篇小說反映生活的范圍雖不像長篇那樣廣闊,但也能反映出一定廣度的生活面,它的人物的多寡、情節的繁簡介於長篇與短篇之間,如《人到中年》。短篇小說的特點是緊湊、短小精悍,它往往只寫了一個或很少幾個人物,描寫了生活的一個片斷或插曲。短篇小說所反映的生活雖不及長篇、中篇廣闊,但也同樣是完整的,有些還具有深刻、豐富的社會意義。
『叄』 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分別是如何界定的
一般30 000字以下是短篇,30 000-100 000字是中篇,100 000字以上是長篇
劃分界限不是很嚴格
還有幾千字及其以下的,微型小說(小小說)
『肆』 中國最優秀的短篇小說有哪幾部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莫泊桑,歐亨利,他們的短篇小說都很優秀,推薦羊脂球,項鏈,變色龍,小公務員之死,窗,這些都是名篇。另外,如果你有足夠的定力和耐心的話,也可以看魯迅的短篇小說,但本人不推崇其作品。
『伍』 多少字的小說算短篇小說,中篇和長篇呢
微型小說 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完全符合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為這類的小說賦予一個新名詞和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鍾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連專門的文學研究者也很難如數家珍分敘其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總論之。一般認為小小說的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常是生活經驗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在結尾,高潮一出馬上完結,營造餘音繞梁的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練,題材能見微知著者為佳。一個意外的結局雖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還是要有伏筆呼應,甚至比起給予讀者意外、應該更重視能否帶給讀者感動。
短篇小說 平均篇幅在萬言左右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
中篇小說 平均字數三至四萬字的小說,一般認為是較容易成功的小說。因為對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改成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長篇小說 字數在六萬字以上會被劃歸長篇小說。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復雜關系,則必須使用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松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里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復矛盾或缺漏。
『陸』 短篇小說跟中篇小說的分界線
短篇小說,中篇小說的分界線是字數。
一、小說的定義。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二、小說的三要素和結構。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三、小說的分類。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科幻、公案、傳奇、武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同時,小說是一種寫作方法。
1.微型小說(數百至幾千字)
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完全符合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為這類的小說賦予一個新名詞和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鍾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連專門的文學研究者也很難如數家珍分敘其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總論之。一般認為小小說的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常是生活經驗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在結尾,高潮一出馬上完結,營造餘音繞梁的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練,題材能見微知著者為佳。一個意外的結局雖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還是要有伏筆呼應,甚至比起給予讀者意外、應該更重視能否帶給讀者感動。
2.短篇小說(幾千至三萬字)
一般認為,篇幅在幾千到兩萬多字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所有小說基礎,其發展初期並無長短之分,隨時代而區分。今短篇小說多要求文筆洗練,且受西洋三一定律一時一地一物觀念影響,使其更生動詳實但也限制其發展。
3.中篇小說(三萬至六萬字)
一般認為,篇幅在三萬字至六萬字之間的小說。也有少數十幾萬字也被算作中篇而不歸於長篇,這取決於文章內容的豐富度。其容量大小、篇幅長短、人物多寡、情節繁簡等均介於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之間,通常只是截取主人公一個時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某個方面,故事情節完整。線索比較單一,矛盾斗爭不如長篇小說復雜,人物較少。所以,相比於長篇,中篇小說比較容易把握,也更容易成功。因為對於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修改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4.長篇小說(六萬字或十萬字以上)
一般認為,字數在六萬或十萬以上的為長篇小說,還可細分為小長篇(一般六萬到十萬字),中長篇(一般十幾萬到三五十萬字),超長篇(一般超過百萬字)。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復雜關系,則必須使用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松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里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復矛盾或缺漏。
註:篇幅長短並非明文規定,但按照情節內容豐富度可能會把部分字數多的劃入字數少的類別,例如某些十幾萬二三十萬字的小說會因為內容太過不緊湊而被歸入中篇小說,而某些僅有六萬多字讓人覺得篇幅過短的小說會因為內容情節十分緊湊而歸為小長篇。
『柒』 如何區分小說是長篇、中篇、還是短篇
你好,
長篇小說:它的首要特點是能容納廣闊豐富的社會生活,能反映人生的 重大題材,能正 反面地、縱向地反映整整一個歷史時期;其次是,它容納的人物多,各個階級,各個階層, 各個性格,男女老幼,上下左右,都能在其宏觀的舞台上盡情表演;其三,它可以以一個主 要 矛盾為主線,也可以由幾個主要矛盾交叉糾葛,情節十分復雜,線索重重疊疊,能多側面、 多角度地展示五彩繽紛、風雲變幻的大世界;其四是它可以為一個單純的主題服務,也可 以包含多個主題、副主題,就如昆侖山脈的胸懷和大西洋的遼闊。眾所周知的古典小說《三 國演義》、《紅樓夢》,俄羅斯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以及中國當代作家古華的《夫蓉鎮》、莫應豐的《將軍吟》,均屬此類。長篇小說,一般在 10萬字以上。
(二)中篇小說:它的特點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容量比長篇小說要少,但比短 篇小說 要多, 介乎這兩者之間。但它還是有較大的舞台,較多的人物,較復雜的矛盾,較頻繁的糾葛—— 用 來雕塑一個或幾個主要角色,以展示社會中某一段重大事件,揭示生活某一發人深省的問題 ,它的結構當然不能象長篇小說那樣枝葉繁多,但也不是短篇小說那樣單純集中。如果長篇 是海,它就是內陸的江河,盡管它不能象海那樣一望無際,但它一瀉千里,還是非常宏偉壯 觀 的。如魯迅的《阿Q正傳》、韓少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風景》,均屬此類。中篇小說 ,一般在2萬字以上。
(三)短篇小說:它的特點是生活容量比中篇小說小,人物比中篇少,情節比 中篇單純,主題 也較單一,但它常常截取生活中的一個富有代表性的橫斷面,人物集中,情節集中,結構嚴 謹,敘述簡練,能以小見大,借一斑而窺全貌,既能塑造血肉豐滿的典型人物,又能迅速地 揭 示現實中的本質,如果戈里的《裝在套子里的人》、馬烽的《三年早知道》、何士光的《種 包穀的老人》,均屬此類。短篇小說,一般在2萬字以下。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你的採納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捌』 2010中國小說排行榜中篇和短篇分別是哪十部
2010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 (中國小說學會)
長篇小說
《少年張沖六章》 楊爭光(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麥河》 關仁山(作家出版社2010年11月)
《知青變形記》 韓東(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
《布偶》 陳河(《人民文學》2010年第11期)
《身體課》 秦巴子 (《花城》2010年第4期)
短篇小說
《春風夜》 鐵凝(《北京文學》2010年第9期)
《香草營》 蘇童(《小說界》2010年第3期)
《六月半》 付秀瑩(《人民文學》2010年第12期)
《赤裸著晚餐》 於堅(《人民文學》2010年第5期)
《我們都在服務區》 范小青(《人民文學》2010年第4期)
《鐵血信鴿》 魯敏(《人民文學》2010年第1期)
《白草地》 盛可以(《收獲》2010年第2期)
《低保》 石舒清(《人民文學》2010年第6期)
《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 徐則臣(《收獲》2010年第4期)
《地下室里的貓》 張玉清(《人民文學》2010年第6期)
中篇小說
《沿河村紀事》 魏微(《收獲》2010年第4期)
《刀鋒上的螞蟻》 方方(《中國作家》2010年第5期)
《義薄雲天》 須一瓜(《人民文學》2010年第9期)
《顧博士的婚姻經濟學》 阿袁(《十月》2010年第4期)
《田園將蕪》 夜子(《長城》2010年第3期)
《長江為何如此遠》 林白(《收獲》2010年第2期)
《玫瑰的歲月》 葉兆言(《收獲》2010年第5期)
《白貓》 東紫 (《人民文學》2010年第10期)
《美麗的日子》 滕肖瀾(《人民文學》2010年第5期)
《阿喜上學》 張翎(《江南》2010年第1期)
評委:
雷 達(中國作協創研部原主任)
何向陽(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研究員)
楊劍龍(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導)
朱小如(《文學報》編審)
夏康達(天津師大文學院教授)
盧 翎(天津師大文學院教授)
林 霆(天津師大文學院副教授)
段守新(天津師大文學院講師)
李 星(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
譚 湘(河北教育出版社編審/教授)
王春林(山西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王達敏(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
汪 政(江蘇省作家協會創研室主任)
洪治綱(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江 冰(廣東商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
李運摶(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畢光明(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特邀評委:
陳公仲(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駿濤(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列席評委:
續小強(《名作欣賞》執行主編)
顏敏(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郭寶亮(河北師大文學院教授)
王侃(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劉階耳(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黃萬華(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張 明(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編審)
本人已閱讀了所有獲獎的中篇與短篇。本人以為寫得很好的是:短篇:1、《地下室里的貓》;2、《低保》;3、《春風夜》。中篇《顧博士的婚姻經濟學》。如果想挑幾篇讀,那就挑這四篇吧。至於其他的,我以為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