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小說人物
Ⅰ 描寫人物的現代詩
第一篇:描寫人物的現代詩
當我不聽話時
慈祥的外公外婆
會心痛的呵斥過我
又安慰我那幼小的心靈
當我煩惱時
親愛的爸爸媽媽
會為我分擔煩惱
撫平我煩亂的心
當我迷失在人生的路途中
慈愛的阿姨
會為我指引一條正確的道路
讓我灰暗的心又一次閃爍
當我遇困難的時候
憨厚的舅舅舅媽
會為我提供幫助
讓我重拾信心
家人的愛
陪伴我一生
我就像一顆小樹
在充滿的空氣中
貪婪的吸收營養
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親愛的家人
你們對我得愛
就像源源不斷的泉水
湧入我的心田
第二篇:描寫人物的現代詩
朦朧時候
父親
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頭
總能看的很遠、很遠
懂事時
父親
是一棵倔強的彎松
這才發現
我的分量是這樣重、這樣重
而現在
父親啊
你是一首深沉的詩
兒子默默的讀
淚輕輕的流
第三篇:描寫人物的現代詩
蔚藍一片久遠的天
一片幽綠神秘的山
寧靜深沉的廣闊大地
生機勃勃的芸芸眾生
人與自然多麼和諧的契機
田中的埂是優美的五線譜
隨風飄舞的五穀是跳盪的音符
九曲綿延的山路是這天地之弦
是父親們輕盈的步劃將它撥動
彈出的竟是生活的絕唱
汗水奔流在歲月開鑿的運河
激盪著開拓的浪花
突起的青筋是力量築成的長城
愚公移山的精神從這里延伸
月光滋潤著這寧靜的夜晚
房前流水帶走了所有的疲憊
我觸摸的了鼾聲中的祥和
還感覺了鏡中白發的光芒
第四篇:描寫人物的現代詩
母親呵,你能否用枯樹皮的手
拂去自己早已兩鬢斑白的沉霜?我知道
紅絲帶的蝴蝶結漂白記憶中的黑發
已經久遠了。母親呵,你若無其事
還是輕輕蠕動一嘴松動的齒牙
不緊不慢。和著淚簾里的笑
吟唱童年猶新的曲曲歌謠
回憶是思念的蛇。劃出一個字
蜿蜒行進在,我今生余痛的殘墨
Ⅱ 中國現代詩的流派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1、嘗試派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適的《白話詩八首》,它是新詩最初的嘗試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號推出胡適、劉半農、沈尹默三人的白話新詩,被稱為 「現代新詩的第一次出現」。
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發表了白話新詩。胡適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嘗試集》,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新詩集。此後,更多的詩人開始嘗試白話詩的創作,現代新詩的詩體範式開始形成。
代表作家:胡適、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劉半農、劉大白
2、人生派
「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最早成立的文學社團,1921年成立,代表詩人主要有魯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文學態度和創作實踐均傾向於現實主義。主張「文學是一種工作,而且又是於人生很切要的一種工作。」
文學研究會的主要成員朱自清、葉紹鈞、劉延陵、俞平伯等之後在上海成立了現代文壇上第一個新詩社團──中國新詩社,並於次年1月創辦了第一個新詩專刊《詩》。文學研究會的詩人以「為人生」為核心的詩歌價值觀念,因此常被稱為「人生派」或「為人生」派。
代表作家:王統照、周作人、冰心、魯迅、朱自清、劉延陵
3、創造社
1921年7月由郭沫若等人組成。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發行《創造社叢書》,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創造》季刊,1923年5月起出版《創造周報》。同年7月在《中華新報》編輯文學副刊《創造日》)。
前期的創造社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具有濃重的唯美抒情傾向。後期創造社有馮乃超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其中,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後來加入了現代派陣營。
代表作家:郭沫若、宗白華、王獨清、馮乃超、穆木天
4、湖畔詩人
1922年3月,應修人汪靜之潘漠華馮雪峰四人在杭州結成湖畔詩社後,效仿英國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作家是湖畔派三詩人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的風格,以中國的湖畔派詩人自居,並於 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詩歌合集,書名為《湖畔》和《春的歌集》。
後有魏金枝、謝旦如(譫如)、樓建南(適夷)等人加入,編輯出版刊物《支那二月》。形成了湖畔詩派。以寫作愛情詩而最為有名。
代表作家:應修人、汪靜之、潘漠華、馮雪峰
5、新月派
1923年,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等人發起成立新月社,開始是個俱樂部性質的團體,共後,因提倡現代格律待而成為在詩壇上有影響的社團。1925年,聞一多回國,徐志摩接編《晨報副刊》,並於1926年4月1日創辦《詩刊》,團結了一大批後期"新月派"的新詩人。
新月派是中國新詩史上活動時間長並在創作中取得了較高成就的詩派。新月派提出了「理性節制情感」的美學原則,提倡格律詩,主張詩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講究文辭修飾,追求煉字煉意,其鮮明的藝術綱領和系統理論對中國新詩的發展進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代表作家:徐志摩、孫大雨、饒孟侃、林徽因、於賡虞、劉夢葦、聞一多、朱湘、邵洵美、卞之琳、方令孺、方瑋德、陳夢家
6、象徵詩派
以李金發為代表的早期象徵詩派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現在1925到1928這4年間。
中國的象徵詩派創作理論和實踐受法國象徵主義詩歌的影響,注重自我心靈的藝術表現,摒棄客觀性,偏愛主觀性,強調詩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觀念聯絡的奇特,通過多義的、但卻是強有力的象徵來暗示思想。這一詩派對後來的20世紀30年代現代派詩歌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代表作家:李金發、穆木天、王獨清、馮乃超
7、現代派
現代主義(包括漢園三詩人):現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徵派演變而來,代表詩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現代》雜志在上海創刊,成為現代派詩人發表作品的重要陣地,最早提出「現代派」 概念的是當時的批評家孫作雲,他於1935年發表了《論「現代派」詩》一文。
現代派一方面追求「純詩」的藝術觀,堅持表現自我,以個體生命和個人情感為中心,另一方面在內容上往往表現出悲觀的虛無思想。在表現形式上,不追求嚴格的格律,詩的韻律靠詩情的抑揚頓挫來表達,多用象徵、暗示構成詩的意境。
現代派詩人中,風格較為獨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1936年他們三人出版了合集《漢園集》,被稱作「漢園三詩人」。
代表作家: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金克木、馮文炳、林庚、李白鳳、蘇金傘、馮至、紀弦、辛笛、徐遲、南星
8、七月派
由《七月》雜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等雜志以及《七月》叢書的出發表作品的詩人群。《七月》雜志於1937年9月在上海創刊,主編是胡風。詩人陣容強大、思想傾向鮮明,有已經成名的詩人如艾青、田間等,而更多的則是剛剛走上詩壇的青年詩人。
在他們的作品中,政治抒情詩佔有較大比重,多著重對重壓之下的生命、死亡與背叛等主題的思考。
代表作家:艾青、胡風、田間、彭燕、郊牛、漢魯、藜綠原、阿壠、曾卓、杜谷、鄒荻帆
Ⅲ 現代詩歌的代表人物
現代詩代表詩人:
朦朧詩代表詩人:食指、北島、顧城、楊煉、多多、舒婷、芒克、江河、梁小斌、嚴力、王小妮。
第三代代表詩人:韓東、於堅、楊黎、何小竹、於小韋、海子、李亞偉、默默。
知識分子寫作代表詩人:王家新、西川、歐陽江河、臧棣、翟永明、柏樺。
中間代代表詩人:伊沙、陳先發、余怒、趙麗華、楊鍵。
70後代表詩人:尹麗川、唐煜然、魔頭貝貝、沈浩波、周公度、蘆哲峰、烏青。
80後代表詩人:丘勒、春樹、巫女琴絲、水晶珠鏈、鬼鬼。
90後代表詩人:邊瓊、高璨、蓑依、林成武、肖子洛。
(3)現代詩小說人物擴展閱讀:
1、顧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志投稿。1987年開始游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
2、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湖州人,出生於北京。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北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定居香港。著有詩集《陌生的海灘》《北島詩選》《在天涯》《午夜歌手》,散文集《藍房子》《午夜之門》《時間的玫瑰》《青燈》和小說《波動》,代表詩作有《回答》《一切》等,作品被譯成20餘種文字。
北島曾先後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洛哥阿格那國際詩歌節詩歌獎、古根海姆獎、馬其頓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最高榮譽金花環獎等,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
Ⅳ 中國現代詩歌有哪些流派及代表人物
初期白話詩派 1917年,胡適、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等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新詩進行了理論上的探討。2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白話詩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號,推出胡適、劉半農、沈尹默三人的白話新詩,被稱為「現代新詩的第一次出現」。其後,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劉大白、朱自清等人競相嘗試,李大釗、魯迅、陳獨秀也寫新詩,形成了體現文學革命最初實績的「五四」新詩運動。他們因在否定舊詩、探索新詩、致力於詩的自由化、白話化方面顯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詩歌風格方面有一致之處,我們將其稱為初期白話詩派。代表作有:《嘗試集》(胡適)、《冬夜》(俞平伯)、《教我如何不想她》(劉半農)、《賣布謠》《田主來》(劉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兒在前》《別少年中國》《鴨綠江以東》(康白情)、《小河》(周作人)初期浪漫主義詩派 以郭沫若為代表的創造社(1921年7月成立於日本)諸詩人組成的新詩派別,他們用磅礴的氣勢、創造的精神、心靈的激情和羅曼諦克的宣洩開了一代詩風。代表:郭沫若、田漢、成仿吾、鄭伯奇、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後三者後來融進了現代主義詩潮)。作品以郭沫若的《女神》最為出名。「為人生」詩派 1921年成立的文學研究會,是二十年代陣營最強影響極大的文學社團,其主要成員朱自清、葉紹鈞、劉延陵、俞平伯等緊接著在上海成立了現代文壇上第一個新詩社團——中國新詩社,並於次年1月創辦了第一個新詩專刊《詩》。文學研究會的詩人以「為人生」為核心的詩歌價值觀念,因此常被稱為「人生派」或「為人生」 派。主要代表作:詩集《蹤跡》(朱自清)、《歌者》《永在的真實》(徐玉諾)、詩集《春水》《繁星》(冰心)。 「湖畔」詩派 1922年3月,馮雪峰、應修人、潘漠華、汪靜之等在杭州西子湖畔組成了湖畔詩社。其後,又有魏金枝、謝旦如(譫如)、樓建南(適夷)等人加入,形成了湖畔詩派。他們的作品以抒情短詩為主,表現了對愛情的憧憬和對自然的嚮往。代表作:《妹妹你是水》(應修人)、《伊的眼》(汪靜之)、《落花》(馮雪峰)、《月夜》(潘漠華)。 新格律詩派 1923年,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等人發起成立新月社,開始是個俱樂部性質的團體,其後,因提倡現代格律待而成為在詩壇上有影響的社團。1925年,聞一多回國,徐志摩接編《晨報副刊》,並於1926年4月1日創辦《詩刊》,積極提倡現代格律詩,團結了一大批新詩人,如劉夢葦、朱湘、饒孟侃、林徽音、於庚虞、蹇先艾等人,形成了新月詩派。其提出了「理性節制情感」的美學原則,提倡新詩的格律化,主張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代表作:《死水》(聞一多)、《示嫻》(劉夢葦)、《采蓮曲》(朱湘)、《再別康橋》(徐志摩)。
象徵主義詩派 象徵主義詩潮興起於19世紀80年代的法國。其主張:「詩不是為了說明,詩是值得表現的」,表現的題材領域是生、死、病、殘、夢、幻、愛、欲,追求的風格是「幽深、晦澀和含蓄」,即「從意象的聯結、企圖完成詩的使命」。中國象徵詩派的開創者是李金發。代表作《棄婦》。另外還有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
現代詩派 現代詩派是新月派與象徵派的合流。其代表是:戴望舒、施蜇存、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曹葆華、番草、廢名、侯汝華、金克木、李白鳳、林庚、玲君、路易士、吳奔星、辛笛、徐遲、孫毓棠、南星等。代表作:《雨巷》《我用我殘損的手掌》(戴望舒)、《預言》(何其芳)、《斷章》(卞之琳)、《鄉愁》(李廣田)。其中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被稱作「漢園三詩人」。
中國詩歌會詩派 此派因詩歌團體而得名。中國詩歌會是左翼作家聯盟領導的革命詩歌團體,1932年9月成立於上海,發起人有穆木天、任均、楊騷、蒲風等。1933年2月創辦機關刊物《新詩歌》。「捉住現實」是其宗旨。這一流派的詩人還有王亞平、溫流、關露、石靈、田間、柳倩、林林、袁勃、雷石榆、竇隱夫等。代表作:《動盪的故鄉》《六月流火》(蒲風)。
七月詩派 由《七月》雜志(1937年9月創刊於上海)得名,指活躍於胡風主編的《七月》、《希望》等雜志以及《七月》叢書的詩人群,主要有魯藜、綠原、冀汸、阿壠、曾卓、蘆甸、孫鈿、方然、牛漢、天藍、彭燕郊、鄒荻帆、庄涌、杜谷、賀敬之、胡征、化鐵、艾青、田間等人。代表作:《為祖國而歌》(胡風)、《我愛這土地》(艾青)、《給戰斗者》(田間)、《纖夫》(阿壠)等。
晉察冀詩派 因地區而得名。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山西、察哈爾、河北、熱河、遼寧五省交界地區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938年末,「抗戰文藝工作團」、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學員和西北戰地服務團先後從延安到這里。西戰團田間、邵子南、史輪、曼晴、方冰等到人的戰地社於1939年1月創辦了詩刊《詩建設》,抗大學員丹輝等人成立了「鐵流社」,1939年3月創辦了詩刊《詩戰線》。以戰地社和鐵流社為中心,形成了晉察冀詩派。41年7月3日,成立了晉察冀詩會,田間任主席,邵子南、魏巍、陳輝為執委。會員有沙可夫、楊朔、方冰、王煒等30於人。
九葉詩派 四十年代的現代詩派。這個流派主要成員有九位(辛笛、陳敬容、唐祈、唐是、穆旦、杜運燮、袁可嘉、鄭敏、杭約赫),他們以《詩創造》和《中國新詩》為中心形成一個以現代主義為特色的詩派,198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這九位詩人的選集《九葉集》,
此後,人們便稱他們為「九葉詩派」。代表作《布穀》(辛笛)、《冬日黃昏橋上》(陳敬容)、《挖煤工人》(唐祈)、《噩夢》(杭約赫)、《春天》(鄭敏)。
民歌敘事體詩潮 四十年代,解放區出現了一批民歌體長篇敘事詩。有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阮章競《漳河水》和《圈套》、張志民的《王九訴苦》、《死不著》和《野女兒》、田間的《趕車傳》、李冰的《趙巧兒》等。這些詩篇的出現,表現了延安整風後形成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文學思潮。
Ⅳ 中國現代詩歌發展及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的現代主義文學、存在主義等等,如果像語文課本一樣取其精華的話、薩特這些人應該看作家雖然現代詩看得少但是我推薦你按照相關現代詩人的目錄去看、黑色幽默,包括意識流、喬伊斯。客觀來說。反正詩歌一般很少有篇幅長的。代表人物有卡夫卡,是對詩歌的片面理解、荒誕主義、普魯斯特,好的詩歌要看,但是著名作家寫的不著名的詩歌偶一觀之亦可,達達主義,了解的可能只是一時一地一景一境,讀詩的話最好通讀一個作家的作品個人認為首先要認定「現代詩」的概念參照「現代文學」 (1)泛指現在存在的一切文學(2)特指1919——1949這三十年的文學(與解放後的當代文學相對)(3)大概是歐美的現代主義文學,應用博覽的方式去閱讀
Ⅵ 中國著名現代詩詩人和作品
1、艾青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於浙江金華,現當代文學家、詩人。
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2、戴望舒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翻譯家等。
他先後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3、卞[biàn]之琳
卞[biàn]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生於江蘇海門湯家鎮,祖籍南京市溧水區,現當代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薛林等。
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詩《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西語教授,並且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4、王辛笛
王辛笛,原名馨迪。詩人。(1912~2004.1.8)祖籍江蘇淮安,生於天津。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1936年至1939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語文系進修。回國後,任暨南大學、光華大學教授,中華全國文藝協會上海分會秘書,詩歌音樂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負責人。
1948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建國後,歷任上海煙草工業公司、上海食品工業公司副經理,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著有詩集《珠貝集》、《手掌集》、《辛笛詩稿》。妻子徐文綺是民國名媛。三女兒王聖珊也是英語翻譯。
5、餘光中
餘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Ⅶ 現代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哪些呀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專題——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分類 1、憂國憂民、心繫社稷的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寫一片蕭條的景象,而詩人感時落淚,展現了其憂國憂民、心懷社稷的形象。
Ⅷ 現代詩有哪些傑出代表人物
顧城(1956—1993),北京人。70年代開始寫詩,著有詩集《無名小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北島、顧城詩選》、《黑眼睛》、《顧城詩集》等,另與謝燁合著長篇小說《英兒》。顧城是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與舒婷的典雅端麗、委婉綽約、美麗憂傷相比,顧城的詩則顯得純真無瑕、撲朔迷離。但是,在顧城充滿夢幻和童稚的詩中,卻充溢著一股成年人的憂傷。這憂傷雖淡淡的,但又象鉛一樣沉重。因為這不僅是詩人個人的憂傷,而是一代人覺醒後的憂傷,是覺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現實而產生的憂傷。
雷抒雁(1942- )當代詩人,兼創作小說、散文和報告文學等。原名雷書彥。陝西涇陽人。著有詩集《沙海軍歌》、《漫長的邊境線》、《雲雀》等.
昌耀,原名王昌耀,1936年5月9日生於湖南省桃源縣三陽港鎮王家坪村。1950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宣傳隊員,同年,響應祖國號召,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期間,推出處女作《人橋》,從此與詩歌藝術結下不解之緣。1953年6月元山戰役中因頭部負傷回國治療。傷愈後進河北榮軍學校學習。1953年,志願要求到大西北參加建設,任青海省貿易公司秘書。1956年調青海省文聯任創作員,不久即參與了《青海湖》文學期刊創刊工作並擔任編輯。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達22年之久。直到1979年才得到平反,重回青海省文聯,任《青海湖》文學期刊編輯。1981年調任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8年,在省作家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青海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聯評聘為一級作家。後任青海省作家協會榮譽主席,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國家級專家。曾擔任過青海省政協六屆委員、七屆常委,九三學社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以及青海省文聯委員等職務。1980年,長詩《大山的囚徒》在《詩刊》元月號發表,立即引起了中國詩壇的關注。隨後有長詩《慈航》、《山旅》、《劃呀,劃呀,父親們》、《河床》、《哈拉庫圖》等問世。多年來,已出版的個人詩歌專著有《昌耀抒情詩集》、《昌耀抒情詩集》增訂本、《命運之書》、《一個挑戰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盤》、《昌耀的詩》、《昌耀詩文總集》等。詩作多次榮獲青海省政府頒發的文學創作獎及許多文學期刊和雜志社的詩歌創作獎。詩集《昌耀抒情詩集》曾獲中國作家協會1985年——1986年新詩評獎候選篇目提名。先後有全國40多家報刊發表過評論,介紹其人其詩。許多作品被評介到國外。中國詩歌學會授予「首屆中國詩歌學會詩人獎」。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寧逝世。
韓東,1961年生,早年隨父母下放蘇北農村。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哲學系。1992年辭去公職。著有《我們的身體》、《西天上》、《我的柏拉圖》、《交叉跑動》、《愛情力學》、《爸爸在天上看我》、《吉祥的老虎》等小說、詩文集。
Ⅸ 現代詩有哪些傑出代表人物
現代詩有哪些傑出代表人物有顧城、昌耀、韓東、戴望舒等
Ⅹ 中國現代詩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個人認為
首先要認定「現代詩」的概念
參照「現代文學」
(1)泛指現在存在的一切文學
(2)特指1919——1949這三十年的文學(與解放後的當代文學相對)
(3)大概是歐美的現代主義文學,包括意識流、黑色幽默、荒誕主義,達達主義、存在主義等等,的現代主義文學。代表人物有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薩特這些人
應該看作家
雖然現代詩看得少
但是我推薦你按照相關現代詩人的目錄去看,讀詩的話最好通讀一個作家的作品,如果像語文課本一樣取其精華的話,了解的可能只是一時一地一景一境。客觀來說,是對詩歌的片面理解,好的詩歌要看,但是著名作家寫的不著名的詩歌偶一觀之亦可。反正詩歌一般很少有篇幅長的,應用博覽的方式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