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現代鄉土小說的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 2025-09-19 14:35:28
1. 田園鄉村是中國傳統的文學體裁,為什麼到現代才出現鄉土小說
鄉土小說它是中國現代小說創作的一個重要流派,是農村題材小說,它多取材於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濃厚地域風俗的農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說創作上出現了一種被稱為「鄉土小說」的作品。
「鄉土小說」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鄉風土人情為題材,旨在揭示宗法制鄉村生活的愚昧、落後,並藉以抒發自己鄉愁的小說。這批作家有馮文炳(廢名)、王魯彥、台靜農、彭家煌、許傑等。
2. 鄉土小說的興起
鄉土小說的興起,是新文學小說對「五四」小說過於西方化的一次反撥。「五四」小說以鮮明的人文主義思想追求和對西方近現代文學及語言的借鑒與中國傳統小說劃清了界限、實現了小說的革命,然而「五四」小說創作因此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是概念化,小說成了作家演繹思想、表達觀念的形式,這個弊端主要表現在問題小說中;其二是歐化,這主要集中在浪漫小說中。浪漫小說不僅在抒情方式上直接借用了19世紀西方浪漫文學(尤其是盧梭的作品)的抒情方式,而且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也過多受到盧梭及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影響,因而這一派小說在敘事上不象小說,而在語言上則又非本土化。針對這種缺陷,新文學作家曾呼籲文學的「地方色彩」,提倡文學應有「從土裡滋長出來的個性」,號召作家「須得跳到地面上來,把土氣息、泥滋味透過了他的脈搏,表現在文字上」。所以,鄉土小說在20年代初、中期的崛起,實際是新文學在革命之後著手建設的象徵,反映了新文學現實主義的追求。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