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姓劉人物
① 金庸小說里有姓劉的大俠嗎
笑傲江湖,南嶽衡山劉正風;
射鵰英雄傳,全真七子之長生子劉處玄;
射鵰神鵰,黑龍潭劉瑛姑;
連城訣,落花流水劉乘風;
飛狐外傳,韋陀雙鶴劉鶴真。
其他劉姓人物戲份很少,主要的就以上幾個吧。
② 主角姓劉的小說
就是劉備啊,三國演義,其實三國志才是正史,三國演義是小說,不過他有tv版的
這樣可以么?
③ 有沒有男主角姓劉小說。
友情提示,以下列舉的小說我沒看過幾本,慎入。
《魔獸劍聖異界縱橫 》劉楓
《漢鼎》劉鼎
《獸血沸騰》劉震撼
《我真的長生不老》劉長安
《玄塵道途》劉立
《宰相劉羅鍋》劉墉
《我的美女大小姐》劉星
《劉姓》劉某
除此之外肯定還有穿越成劉備,劉邦,劉徹,劉辯,劉秀,劉伯溫的小說。
劉沉 行嗎?
劉七
劉三郎
劉十一
一種很難除盡的感覺撲面而來!
⑤ 求一個姓劉的名字,要很有郭敬明小說中人物名字的感覺。
劉曼森,嘿嘿
⑥ 劉姓氏中的英雄人物
歷史名人
劉姓自漢朝以來多次建立政權,其中西漢(皇帝15人)、東漢(皇帝14人)為大一統朝代。,史書公認但未大一統的政權還有玄漢(1人)、劉宋(皇帝9人)、蜀漢(皇帝2人)、後漢(皇帝2人),其它地方割據政權稱帝者有十六國漢國-前趙(稱帝5人)、胡夏(3人)、南漢(4人)、北漢(4人)、齊(1人)等。還有自立為天子者史書記載有19人(劉信、劉盆子、劉望、劉永、劉子輿、劉文伯、劉尼、劉芒盪、劉顯、劉黎、劉義宣、劉子勛、劉蠡升、劉沒鐸、劉苗王、劉元進、劉武周、劉靜躬、(燕)劉守光)。
劉姓自漢以來受封王爵、自立為王者歷代大約有500多人
劉姓自東周卿士劉康公開始,各朝及地方割據政權行使丞相與副丞相職權的100多人。
1、劉累,堯之裔孫。早年,劉累曾向豢龍氏董父學豢龍、御龍於豢龍氏。約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時,天降龍於今河南省臨穎縣豢龍城東南角龍盪溝處。孔甲派劉累到此養龍,長達7年這久。因劉累養龍御龍有功,孔甲封他為御龍氏,代行豕韋國君。
2.劉康公,姬姓劉子國的第一任國君(前592---前544(在位49年)),周王封劉邑與王弟季子,王季子稱劉康公。劉康公家族世代任東周卿士。
3.劉州鳩,又稱作伶州鳩。東周景王時掌管音律的樂官,與老子同時期人物。《左傳》記載(伶州鳩所言):「六日無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軌儀也」、「丁酉,殺獻太子之傅庾皮之子過,殺瑕辛,於市及:宮嬖綽、王孫沒、劉州鳩、陰忌、老陽子(即老子)。」《國語·周語》記載劉州鳩答周景王問律的一段話。
4.劉邦(前256—前195)字季。西漢(前206—2[3)王朝的建立者,漢高祖。字季。沛縣(今[屬江蘇)人,故人亦稱沛公。在消滅項羽完成國家一統後,(前202年)正月甲午,劉邦於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國號為漢,史稱西漢。
5.劉敬,原名婁敬。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漢王朝完成統一後,打算定都洛陽。婁敬見了漢高祖,直言道:洛陽雖處天下之中,然「大戰七十,小戰四十」,經濟殘破,民怨沸騰,定都於此,利小弊大;而關中一帶地腴民富,且被山帶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婁敬的建議得到張良的支持,劉邦最終決定建都長安。為表彰婁敬,賜姓「劉」,任命他做郎中,號「奉春君」。
6.劉恆(生於前203年臘月十一(12月15日),是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漢族,漢高祖劉邦第4子,漢惠帝劉盈弟,母薄姬,8歲被立為代王,公元前180年呂後死,齊王劉襄兄弟興兵伐呂,周勃、陳平見勢亦響應,夷滅呂氏一族,史稱「盪滌諸呂」。功臣派畏齊王勢壯,貪代王勢孤,擁立24歲的劉恆即位。劉恆登基後竇漪房兒子劉啟被立為太子,竇漪房成為皇後。劉恆個人躬行節儉勵精圖治最終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恆駕崩,在位23年,享年47歲。葬於霸陵。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葯的主角。
7.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了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8、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太宗文帝劉恆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並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謚號「孝武」,廟號世宗。
9.劉詢(前91年-前49年)即漢宣帝,本名劉病已,字次卿,即位後改名詢,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他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孫子,幼年時流落民間,於公元前74年被朝臣迎立為帝。去世後廟號為中宗,謚號孝宣皇帝。
10.劉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漢淮南王。曾招賓客一同撰寫《鴻烈》(後世稱《淮南子》)。《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謀反之事敗露而自殺。據記載,劉安是豆腐以及很多養生之道的發明者。
11、劉向(約前77—前6)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沛(現在江蘇省沛縣)人,漢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中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等書。
12、劉歆(約前50-23[1]),字子駿,新朝開國功臣。封紅休侯。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五世孫,宗正劉向之子。劉歆在天文學及古代典籍分類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他編制的《三統歷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歷的雛形,並在當時積極推行古文經學。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
13.漢光武帝劉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14、劉洪(約130-196年),字元卓,東漢泰山郡蒙陰(今山東蒙陰縣)人,約東漢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約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據稱為算盤的發明人(或重要推廣者),因此民間稱其為算聖。
15.漢獻帝劉協(181年-234年9月19日),字伯和,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時間是189年至220年。於220年被迫禪讓帝位給曹丕,劉協被封為山陽公,封地為山陽公國,共歷四任山陽公,309年山陽公國滅亡。漢獻帝的玄孫劉阿知,為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海外開拓者。
16.劉備,字玄德。(150—222),三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中山人,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山靖王劉勝的裔孫。東漢末年曾投靠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後得諸葛亮輔佐,取得荊州與西蜀。公元221年稱帝,建都成都,國號漢,與曹魏、孫吳呈鼎足之勢。後伐東吳時失敗,病死,在位3年。
17、劉禪,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蜀漢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蜀漢亡後被封為安樂公,封地為安樂公國,共歷二任安樂公,西晉末年公國滅亡後,成漢李雄以劉禪的曾孫劉玄為安樂公,繼任劉禪的爵位。
18.劉徽,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漢菑鄉侯後裔,山東淄博淄川人[1]。三國魏景元四年(263年)注《九章算術》(九卷)[2],後撰《重差》,作為《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劉徽於公元263年撰寫《九章算術注》,在《九章算術》後面寫了一篇1800餘字的注記,這篇注記就是數學史上著名的「割圓術」。唐初以後,《重差》更名為《海島算經》。此外劉徽還著有《魯史欹器圖》,《九章重差圖》,唐代失傳。
19.劉伶,西晉沛國(治今安徽淮北市濉溪縣)人,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 禮法」表示蔑視。
20.劉琨(271~318),西晉愛國將領。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東北)人。也是著名的詩人、音樂家。成語「聞雞起舞」的人物之一。
21、劉淵(?-310.8.29),匈奴屠各部人。即漢光文帝,字元海。新興(治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大單於,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公元304-310年在位(308年稱帝)。
22.劉牢之,東晉北府兵將領,淝水之戰中率精兵5000夜襲駐洛澗(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東)的5萬前秦軍,並分兵斷其退路,使前秦軍腹背受敵,迅速崩潰,爭渡淮水,前秦梁成等10名將領陣亡,士卒損失1.5萬人。
23、劉薩訶,俗姓劉,名叫窣和(其他經典均譯為薩訶),北朝時期的釋門僧人,法號慧達。趕赴印度求取佛經最早歸國的弘法者之一。
24.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漢族,生於興寧元年三月,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曾先後滅亡南燕、後秦等國。有「氣吞萬里如虎」之美譽。
25.劉義慶(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學家。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著有《徐州先賢傳》,編有《幽明錄》、《宣驗記》等,但皆已散佚,現只存《世說新語》一書,流傳於世。
26.劉勰(約465—532) 字彥和,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龍》,發展了前人進步的文學理論批評,體系比較完整,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巨著。
27.劉義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國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小字車兒,宋武帝劉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號「元嘉」,謚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28、劉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縣)人。(公元544~公元610年)隋代天文學家。著力研習《九章算術》、《周髀》、《七曜歷書》等;還著有《稽極》10卷,《歷書》10卷。提出新法,編有《皇極歷》,在歷法中首次考慮太陽視差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用三次差內插法來計算日月視差運動速度,推算出五星位置和日、月食的起運時刻。這是中國歷法史上的重大突破。
29.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漢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
30.劉晏,是唐代著名的經濟改革家和理財家。字士安,曹州南華(今東明縣)人。幼年才華橫溢,號稱神童,名噪京師,明朝時列名《三字經》。歷任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領度支、鑄錢、鹽鐵等使。實施了一系列的財政改革措施,為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31.劉仁軌(602年~685年),唐高宗至武周時期的名相,曾指揮滅百濟之戰,白江口之戰消滅倭國海軍。
32.劉文靜(568-619) 唐初開國功臣。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字肇仁。李淵在太原起兵,他亦隨軍南下,俘隋大將屈突通。唐立,任納言,助修律令,並助李世民擊滅薛仁杲,任民部尚書、陝東道行台左僕射,因功封魯國公。後被李淵冤殺。
33、劉海蟾,名劉操,五代時人,曾為燕主劉守光丞相。傳說中的准財神]。相傳他在終南山[修道,成了神仙,是全真教供奉的五祖之一]。民間流行的他的畫像[是披著長發,前有短]發覆在額上的一[個道士。故後世稱前有短發覆在額上的發型為劉海兒。
34.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史學家,後晉政治家。二十四史之一《舊唐書》的編撰者。後唐庄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
35.劉仁瞻(900-957) 五代十國南唐大臣。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字守惠。一說瞻為淮陰洪澤(今江蘇省洪澤縣)人。以驍勇名於當世。曾任吳右監門衛將軍。歷任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袁州(今湖南省宜春市)刺使。
36.劉金定,北宋著名巾幗女將(與穆桂英齊名),高瓊之妻。曾大敗南唐軍,為宋軍平滅南唐做出了重要貢獻。北宋建立後,劉金定隨丈夫高瓊北上抗遼,助丈夫鎮守雁門、寧武、偏頭三關等重地,後不幸戰死。
37.劉娥(968—1033),是宋真宗趙恆的皇後,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後,主政長達十餘年,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後、唐之武後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38.劉錡(1098-1162年),字信叔,甘肅靜寧人。中國南宋抗金將領,字信叔,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劉錡驍勇善戰,在伐夏抗金的過程中屢立功勛,官至太尉、威武軍節度使,去世後,謚為武穆。建炎十年,金統帥完顏宗弼(即金兀術)以大軍進攻,劉錡率軍以懸殊兵力大敗金軍於順昌。
39.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於廬陵(今江西吉安)。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庄、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40.劉松年,南宋錢塘人,畫家,善於作山水畫,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南宋四家」。
41.劉克庄(1187~1269))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後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劉克庄早年與四靈派翁卷、趙師秀等人交往,詩歌創作受他們影響,學晚唐,刻琢精麗。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42.劉元,元代傑出的雕塑大師,其雕塑作品使元代的雕塑藝術達到了峰顛
43、劉秉忠,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
44.劉福通(1320~1365)潁州(今安徽阜陽)人,元末紅巾軍首領。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皇帝,稱小明王,定都亳州。建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他歷任平章、丞相等職,掌握大宋的軍政大權。後被朱元璋命部將沉於江中溺死(一說在安豐陣亡)。
45.劉基(1311—1375) 字伯溫,元末明初青田(現在浙江省文成縣)人。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館學士。封誠意伯。民間傳說其神機妙算,常與諸葛亮相提並論。
46、劉應節(1517~1591),宇子和,明中期大臣,濰縣(今寒亭區)劉家莊子村人。歷任戶部主事,井陘兵備副使,河南巡撫,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順天巡撫,薊遼總督,南京工部尚書,後又改任刑部尚書。萬曆四年(1576年)辭官回到家鄉。1591年去世,贈太子少保。主要功績:懲治貪官污吏和軍隊不法之徒,鎮守邊關保土安民,擊退重創俺答汗蒙古土默特部大軍,參與修建明長城,研製石制火炮。
47、劉天和,字養和,號松石,明代湖廣麻城(今屬湖北)人,醫學家、治河專家。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進士,曾官至兵部尚書,後告老返鄉。平時留心醫葯,輯有《保壽堂經驗方》四卷,另刻有《傷寒六書》、《幼科類萃》等書。
48、劉純,(135?-1418)字宗厚,明初著名醫學家。(祖籍吳陵,即今江蘇泰縣、如皋一帶。)著作有《醫經小學》、《太素脈訣》、《玉機微義》、《雜病治例》等。
49.劉綎,明代著名將領,大都督劉顯之子。劉綎於當時諸將中最為驍勇。劉綎平緬甸,平羅雄,平倭兵,平播酋,平倮人,大小數百戰,威震海內,後在與後金的戰役里中伏身亡。
50、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高密縣逄戈庄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劉統勛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劉統勛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京。謚文清。
51.劉永福,本名義,字淵亭。廣東欽州人,晚清名將。著名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乙未戰爭中指揮台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協助巡撫唐景嵩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國號永清)並作為繼任代總統為保衛台灣做出了重要貢獻。
52.劉銘傳,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台灣首任巡撫,台灣近代化的奠基人。
53.劉錦棠,協助左宗棠鎮壓阿古柏叛亂收復新疆的功臣,新疆第一任巡撫。
54.劉秉璋(1826~1905),廬江人,晚清重臣。他胸懷大志,青年中舉成名,由於國家動亂,由翰林院編修而入軍幕,投筆從戎。中法戰爭期間,他力抗外侮,指揮了著名的「鎮海之役」,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55.劉光才,清代名將,在固關阻擊戰中劉光才率忠毅軍共打死打傷法、德侵略軍一千八百多名,其中有軍官多名。
56.劉鶚,清代小說家,寫的小說《老殘游記》是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之一。也是甲骨文收藏家。
57、劉少奇(1898~1969)湖南寧鄉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
58.劉放吾,緬甸仁安羌一戰中擊敗日軍的重要功臣。
59.劉伯承 (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 原名劉明昭。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人。
60.劉亞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新中國空軍的第一任司令員。
61.劉震,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學院院長、政治委員,沈陽軍區副司令員,新疆軍區司令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三書記(後為第二書記),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62.劉志丹(1903—1936),名景桂,字子丹、志丹。1903年10月4日生於陝西保安縣(今志丹縣)金鼎鎮蘆子溝。1943年,在陝北紅軍和蘇區主要創建人之一、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劉志丹犧牲7周年時,毛澤東親筆題詞:「群眾領袖,人民英雄」。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63、劉胡蘭(1932~1947)革命烈士。
64、劉天華,是中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二胡學派的創始人。
65.劉半茂,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民族音樂教育家、作曲家。
66.劉半農,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攝影學家。
67.劉海粟:一代藝術宗師。
68.劉家語,又名谷牧,前任副總理、國務委員。
69.劉亨賻:(1872-1926年),菲律賓准將,福建南安碼頭人,是菲律賓獨立戰爭中的一位華僑將軍。
70.劉國英:法學博士、華裔美籍空軍少將軍銜。
71.劉榮淑:韓國環境部長官。
72.劉兆玄,台灣作家、政治家。青年時曾寫武俠小說,筆名上官鼎,2008-2009任台灣"行政院長",現為台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
73.劉大年、中國歷史學家。
74.劉克峰:著名數學家,現任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兼數學系主任、光彪講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教授。
75.劉德華:著名香港歌星、影星。歌壇四大天王之一。
76.劉曉慶:(1955年10月30日—),女,重慶市涪陵區人,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等。她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77.劉翔,中國田徑(110米跨欄)一級運動員。
78.劉青雲:著名香港影星,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79.劉錦川、華裔美籍人,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80.劉永坦、中國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81.劉謙:台灣著名魔術師
82.劉燁:著名內地影星。
83.劉丹、香港知名演員
劉氏政權
政權全名 存在時期 創始人姓名 歷代領導人
大漢帝國(西漢、玄漢、東漢) 前202年——220年 劉邦 劉邦、劉盈、劉恭、劉弘、劉恆、劉啟、劉徹、劉弗陵、劉賀、劉詢、劉奭、劉驁、劉欣、劉衎、孺子劉嬰、(劉玄)、劉秀、劉庄、劉炟、劉肇、劉隆、劉祜、劉懿、劉保、劉炳、劉纘、劉志、劉宏、劉辯、劉協
蜀漢帝國 221年——263年 劉備 劉備、劉禪
漢-前趙帝國(漢國、前趙) 304年——329年 劉淵 劉淵、劉和、劉聰、劉粲、劉曜、太子劉熙
劉宋帝國 420年——479年 劉裕 劉裕、劉義符、劉義隆、劉劭、劉駿、劉子業、劉彧、劉昱、劉准
後漢帝國 947年——950年 劉知遠 劉知遠、劉承祐
南漢帝國 911年——971年 劉隱 劉岩、劉玢、劉晟、劉鋹
北漢帝國 951年——982年 劉旻 劉旻、劉承鈞、劉繼恩、劉繼元
⑦ 有沒有男主角姓劉 的玄幻小說。
無上天兵
作者: 葉夢
一把破斧能否破天?一把爛弓能否射日?重生之前,劉凌風暗然搖頭,重生之後,他微微一笑,很自信!絕世劍胎,來,老大這兒有絕世劍法!花心和尚,來,老大這兒有美女!……;他沒心沒肺的拐騙來一幫天才為他賣苦力!打造出一段屬於他的神話傳奇!帶著前世的記憶,重生之後,劉凌風說,彌補遺憾從征服開始,征服之路,從現在開始!這是一個重生者的故事,這是一個武者與術法的世界,這是一個不一樣的神話傳說。
⑧ 幫忙想一個姓劉的小說主人公名
劉寶華,劉文龍,劉雁楓,劉蘭芝,劉力。
現場想的~
⑨ 古龍小說中有姓劉的主角或者比較厲害的人物嗎
古龍小說中沒有主角姓劉。比較厲害的基本上也是沒有的
好像古大俠對劉姓無愛
⑩ 金庸小說里有姓劉的女性嗎
劉瑛 也叫瑛姑 沒有劉瑛姑 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