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正派名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所有小說名字的縮寫
『貳』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人物的名字
金庸武俠小說中人物名字還能這樣看! - -!~```1、陽頂天:恐怕是世上最強的人了
2、球千丈:僅次於第一
3、國莖:此人為國寶
4、沒操瘋:比的就是耐力
5、絕戶手聖陰師太:男人都成了一次性用品
6、瞄人縫:BT
7、翹瘋:不愧是丐幫幫主
8、矛十八:……
9、王欲閹:最毒婦人心!
10、戶必裂:元朝皇帝果然不是蓋的
11、洞房不敗:這人妖……
12、陽連挺:洞房不敗的姘頭,簡直就是絕配
13、陽鐵芯、陽亢、陽過:這祖孫三人同屬精力旺盛型
14、候人陰:色鬼一個
15、泰山派玉雞子:無價之寶,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
16、蔣四根、吳三龜、王重陽: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長的,雖然比不上茅十八
17、任淫淫:看來是個經常在賓館里跑業務的
18、江南七怪里的越女劍含小淫
19、周勃痛:不知道怎麼泡上淫姑的……
20、泄迅:持久力還不夠
21、你莫抽:和小梅姐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22、萎一笑:真tm的樂天派
23、萎小寶:其實我也很奇怪他為什麼會有7個老婆
24、虛竹:和尚嘛~可以理解
25、陽消:長得帥也沒用
26、斷欲:都是他女朋友害的
27、張無雞:這孩子徹底沒救了
『叄』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正派人物
蕭峰 義薄雲天,光明磊落
令狐沖 放達不羈,有情有義,笑傲江湖
郭靖 忠厚老實,勤奮刻苦,心地善良
陳近南 「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
四部門:天地會,黑木崖,桃花島,五嶽派
『肆』 急!求金庸小說人物名字!越全越好!!!
1、郭靖,出自《射鵰英雄傳》
郭嘯天與李萍之子,黃蓉之夫,楊康的結拜兄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濃眉大眼,身強體壯。生性質朴憨厚,還有些愚鈍,四歲時才開始說話,但為人朴實方正,忠厚老實,尊師敬老,有刻苦精神。
為人正直,有俠義之風,守信義。自小喪父,隨母生長在大漠。自小就常常聽母親講些關於大金如何殘害百姓的故事,所以對金國深惡痛絕,並且對自己的殺父仇人段天德銘記在心。
2、楊過,出自《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中的男主人公,是《射鵰英雄傳》中貪圖富貴、不明大義的小人楊康與穆念慈之子。當穆念慈在荒郊野外生下他時,楊康已死,楊過便自小沒有了父親。更不幸的是,他十一歲的時候,穆念慈也染病身亡,從此獨自一人,流落嘉興,住在一個破窯里,過著偷雞摸狗的日子。
3、張無忌,出自《倚天屠龍記》
武當派第二代「張五俠」張翠山與天鷹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的兒子,明教「金毛獅王」謝遜的義子,天鷹教教主殷天正的外孫,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在北極冰火島出生,認謝遜為義父。在那個與世無爭的環境下長大,又秉承三人教導,從小性格良善。
謝遜在冰火島談起以「七傷拳」打空見神僧十三拳的往事,說到打了十拳時,張無忌插口說:「義父,下面還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罷,這老和尚為人很好,你打傷了他,心中過意不去,倘若傷了自己,那也不好。」
他跟義父在一起,學到一些基礎的武功。十歲那年,跟隨父母乘木筏回到中原。當武林得知張翠山和殷素素歸來的消息後,無論正派還是邪道全都前來圍追堵截,千方百計想從他們身上獲得謝遜與屠龍刀的下落。小小張無忌也成了他們瞄準的對象,作為獵取情報的突破口。自此,他開始踏入江湖,開始明白世間人心的險惡。
4、蕭峰,出自《天龍八部》
蕭峰原名喬峰,但真正父親是契丹人蕭遠山,所以改姓蕭。與慕容復並稱「北喬峰,南慕容」,為江湖年輕高手中的雙峰。他外貌威武,頗有風霜之色,豪邁颯爽,極有威勢,不怒自威,智勇雙全,是金庸筆下少有的陽剛強烈的男子漢。
曾任丐幫幫主,在得知是契丹後裔,被迫退位。闖盪江湖,尋求真相,相繼與段譽和虛竹結為兄弟,又得遇紅顏知己阿朱。阿朱後為救父,死在蕭峰掌下,蕭峰悲慟不已。因助耶律洪基平息叛亂,受封為南院大王。不久為阻遼帝攻宋,以斷箭自盡於雁門關外。
5、令狐沖,出自《笑傲江湖》
華山派大弟子。由華山派掌門岳不群撫養長大,傳授武功,後一度任恆山派掌門。生性放盪不羈,爽朗豁達,豪邁瀟灑,不拘小節,喜歡亂開玩笑,卻有高度的忠義心,天生俠義心腸,並且深情不移。
鍾情青梅竹馬的小師妹岳靈珊,後因緣際會結識並愛上了「老婆婆」任盈盈,至此成為靈魂伴侶,最終與其結為夫妻,退隱江湖。
『伍』 金庸小說里的所有人物的介紹
縱觀金庸小說,大多故事都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盡管書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虛構而來,但是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他們被金庸先生直接拉過來同武俠人物演起對手戲。這些歷史人物的存在,極大地豐富了武俠小說的內涵,增加了武俠小說的可讀性,讓虛構的故事得以在真實的歷史根基上開花結果,有時候甚至讓人有讀史書的感覺。而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那深厚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積淀。
十.顧炎武(《鹿鼎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曾經鼓舞了多少中華兒女,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而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愛國志士顧炎武。他感嘆國家的破滅,空懷報國理想而不能實現。
顧炎武的事跡足以彪炳青史,大書特書。然而他在金庸先生的故事中,由於劇情的需要,只浮光掠影地走了一遭。那是《鹿鼎記》的一開篇,官兵押解著囚車中反清的人士路過呂留良家的門前,於是引出他的兩位摯友黃宗羲和顧炎武。三人共同抒發對故國的哀思和對滿清的不滿,呂留良也從黃顧二人口中聽聞了莊家的文字獄案和査伊簧與吳六奇的故事,由此引出了天地會及其總舵主陳近南。
此後,顧炎武在河間參加「殺龜大會」,擔任總軍師。故事的結尾,他又同黃宗羲,呂留良,査繼佐一道在韋小寶回揚州的船上相見,勸這位鹿鼎公舉義。
可以說,「愛國」是顧炎武一生的精神支柱,只可惜在《鹿鼎》中來去匆匆,只能跑一回龍套。
九.崇禎(《碧血劍》)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日子是不好過的。他聽信讒言,將忠心耿耿的抗清大將袁崇煥殘忍地殺害。此後明王朝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外有虎視眈眈的後金侵略者。而《碧血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袁承志為父尋仇的故事。
故事的結尾處,袁承志曾經兩度孤身潛入皇宮,面對崇禎,幾乎就要大仇得報。可惜兩次都緣慳一面,先是為了國家大義饒了崇禎,後是因為阿九的勸阻而沒有下手。
崇禎雖然僥幸躲過了袁承志的復仇,卻難逃國家滅亡的命運。李自成攻陷北京,他也自縊於萬壽山上。
『陸』 金庸小說中,雖不是名門正派,但正義十足的人物都有哪些
在金庸武俠小說中,有很多不是名門正派,但是依然正義感十足的人物,例如《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和《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
最後再來說說《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黃蓉雖然不能被看作是邪魔外道,但是她畢竟是殺人無數的東邪黃葯師的女兒,所以還是有很多名門正派的人認為黃蓉是妖女,然而黃蓉可從來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反倒是到處鋤奸除惡,完全就是一個正義感十足的少女。
『柒』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鴛鴦刀》、《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越女劍》。
這些作品初於報刊連載,即甚受讀者歡迎;經作者集結修訂單行出版後,在華文圈廣為流傳,尤以長篇作品更為暢銷。其作品大量並多次由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影視集團改編攝製成電視劇和電影。
陳世驤曾說:「金庸武俠小說可與元劇之異軍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一人而已。」
總覽金庸的幾部成熟武俠作品,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他的小說中塑造了新的武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瀟灑,聰明正直的傳統模式,亦展現出他對種族仇殺的負面態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評論者稱為「俠之大者」。
(7)金庸武俠小說正派名字擴展閱讀:
金學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說,倪匡乃第一人。倪匡提出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專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當台灣遠流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隨著台灣解嚴,一直被認定為禁書的金庸小說隨之出版。在1980年,遠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
「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
當金庸小說在中國大陸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
『捌』 金庸武俠小說中哪些正派反派角色讓你印象深刻
喬峰 慕容復
『玖』 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名字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著名作家金庸的代表作。
這部武俠小說應該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
作者聽說金庸小說還是從《天龍八部》開始的。像蕭峰,段譽,阿紫等著名人物就來自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重點描寫了宋朝時期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故事結構波瀾壯闊。
『』天龍八部『』一詞出於佛經用語。大家可以網路一下。
『拾』 求金庸武俠小說名稱及排序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豐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
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歷)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
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寫的時間
1955年 《書劍恩仇錄》
1956年 《碧血劍》
1957年 《射鵰英雄傳》 本書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
1959年 《神鵰俠侶》 於1959年發表,並刊載了三年。
1959年 《雪山飛狐》
1960年 《飛狐外傳》 寫於1960、61年間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 《倚天屠龍記》
1963年 《連城訣》
1963年 《天龍八部》 於1963年開始連載,寫了四年
1965年 《俠客行》
1967年 《笑傲江湖》
1969年 《鹿鼎記》 於1969年開始連載,1972年刊完
1970年 《越女劍》
1970年 《三十三劍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