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的古典長篇小說是
Ⅰ 在南北時期哪部著作被稱為"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
1.
齊民要術:大約成書於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2.
全書10卷92篇,系統地總結了六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季節、氣候、和不同土壤與不同農作物的關系,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網路全書」。
Ⅱ 哪本著作被譽為「中國的百科全書」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我國植物學與葯物學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問世300多年的歷史時期里,始終放射著燦爛的光輝。至今仍不失為世界上極其珍貴的植物學與葯物學巨著。
《本草綱目》全書共52卷,約190萬字。分為16部62類,收錄葯物1892種,葯方11096條,附圖1092幅。全書僅收錄植物葯就有881種,附錄61種,共942種,再加上有名未用153種,總計1095種,占葯物總數和58%。囊括了植物界的所有門類:低等的藻菌植物、地衣植物和高等的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同時,還收錄了不少國外的植物葯材,稱得上是當時植物之大全。在書中,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及本部等5部,共30類,又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濕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等9類。李時珍的這種植物分類方法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它甚至比西方植物分類學創始人林奈提出的植物分類法還要早175年,而且內容也豐富得多。
《本草綱目》成稿於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但經過12年之後才刻印成書。而且其第一版(稱作金陵版)一直得不到當時朝廷的重視與推廣。然而,《本草綱目》卻很早就傳至國外。最早由波蘭的一位叫卜彌格節的傳教士譯為拉丁文,題目為《中國植物志》,於1656年在維也納出版。接著被兩次譯為法文,兩次譯為英文,同時傳入日本與朝鮮,後來陸續又被譯為俄文、德文和日文。它幾乎傳遍世界各地,對世界植物的研究起了很大和推動作用。國外把它稱為「中國的網路全書」。作者李時珍被贊譽為「中國古代最傑出的博物學家」。
Ⅲ 我國被人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古典長篇小說
《紅樓夢》內容宏富,包羅萬象,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
Ⅳ 被譽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的是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被達爾文稱為"中國古代網路全書"。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
(4)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的古典長篇小說是擴展閱讀:
影響評價
本書刊行後,促進了本草學的進一步發展,倪朱謨的《本草匯言》、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黃宮綉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學說啟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達爾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書的資料,並稱之為「古代中國網路全書」。
英國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稱贊李時珍為「葯物學界中之王子」。本書為本草學集大成之作。刊行後,很快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後又先後被譯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Ⅳ 被達爾文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是什麼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全書載有葯物1892種,其中新增374種,共收錄方劑11096首,是對16世紀以前中葯學的系統總結,它不僅更正了前人的許多錯誤,還補充了不少新的葯物及驗方。」房繄恭說,「更難能可貴的是,對其他尚未得到廣泛認可的葯物及方子,李時珍採取『凡經人用者,皆不可遺』的態度記錄了下來,避免了它們的失傳。」
「囿於當時的歷史年代、科學技術水平,《本草綱目·人部》中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合時宜的內容,但不妨礙這是一部偉大的醫葯學論著。」
(5)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的古典長篇小說是擴展閱讀: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
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葯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葯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卷3~4為「百病主治葯」,沿用《證類本草》「諸病通用葯」舊例,以病原為綱羅列主治葯名及主要功效,相當於一部臨證用葯手冊。卷5~52為各論,收葯1892種,附圖1109種。
Ⅵ 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的是( )。
B.類書
類書,是我國古代一種大型的資料性書籍。輯錄各種書中的材料,按門類、字韻等編排以備查檢,例如《太平御覽》《古今圖書集成》。
從信息時代的視角,類書是古代的「資料庫」,甚至叢書等即類書的演變,揭示了文獻的傳承關系。
將類書視為古代網路全書未嘗不可,但不能與現代網路全書相提並論,正如西方現代網路全書與古代網路全書也遠不是一回事了。
(6)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的古典長篇小說是擴展閱讀:
類書是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其編制方法系按類匯編群書,即將當時能搜集到的所有書中的內容拆散,重新按類或主題進行編排,以便需要時能快速地查到。因為其主要是按類編排的,所以被稱之「類書」。
明清時期,也有少數類書是按韻目進行排檢的,如明代的《永樂大典》和清代的《佩文韻府》等,但歷代類書的主流還是以分類為主。
類書編纂目的主要是尋查典故,性質與現在的資料匯編差不多。它把許多古籍中的原文,按其內容性質,分門別類地編排、摘錄、匯集成書。而所摘錄的原文只是根據需要,部分或片段地輯取,不加說明解釋。
因此從這些古代類書中,還可以輯錄出不少失傳古籍的部分原文。所以它的類目,大概是根據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和社會生活的需要來劃分。在每個大的部類裡面,再分若乾子目。
Ⅶ 被史家譽為古典兵學的百科全書的一部作品是
《武備志》是明代重要的軍事著作,屬於中國古代字數最多的一部綜合性兵書。
明朝茅元儀輯,240卷,文200 余萬字,圖738幅,有明天啟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寬文年間(1661~1672)須原屋茂兵衛等刊本流傳。清乾隆年間曾被列為禁書。
作者簡介茅元儀(1594~1644?),字止生,號石民,歸安(今浙江吳興)人,自幼"喜讀兵農之道"(《石民四十集》卷69),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邊關塞,曾任經略遼東的兵部右侍郎楊鎬幕僚,後為兵部尚書孫承宗所重用。
崇禎二年(1629),因戰功升任副總兵,治舟師戍守覺華島(即菊花島,今遼寧興城南),獲罪遣戍漳浦(今屬福建),憂憤國事,鬱郁而死。他目睹武備廢弛狀況,曾多次上言富強大計,匯集兵家、術數之書2000餘種,歷時15年輯成《武備志》。
全書分五部分。
《兵訣評》18卷,輯《孫子》、《吳子》、《司馬法》,《三略》、《六韜》、《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太白陰經》等九家兵書。
《戰略考》31卷,輯歷代用兵得失,起自春秋,迄於元代。
《陣練制》41卷,輯歷代陣圖、教練將士、訓習弓、弩、劍、刀、槍、鎲鈀、藤牌、狼筅、棍、拳技藝。其中刀法演示還把部分刀手畫成猿猴。
《軍資乘》55卷,輯立營、行軍、旌旗、軍械、戰船、火器、屯田、水利、河槽、海運、醫葯、馬匹等事。
《占度載》96卷,輯陰陽占卜、奇門六壬及方輿、海防、江防、航海等事。
Ⅷ 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的古典長篇小說是哪一部
紅樓夢》內容宏富,包羅萬象,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
清代學者王希廉曾評價說:「一部書中,翰墨則詩詞歌賦,制世尺牘,愛書戲曲,以及對聯匾額,酒令燈跡,說書笑話,無不精善;技世則琴棋書畫,醫卜星相,及匠作構造,栽種花果,營養禽魚,針黹烹調,巨細無遺;人則方正陰邪,貞淫頑善,節烈豪俠,剛強懦弱,及前代女將,外洋詩女,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娼妓優伶,黠奴毫仆,盜賊邪魔,醉漢無賴,色色具有;事跡則繁華筵宴,奢縱宣淫,操守貪廉,宮闈儀制,慶吊盛衰,判獄靖寇,以及誦經設壇,貿易鑽營,事事皆全;甚至壽終天折,吞金服毒,暴病身亡,葯誤,以及自刎被殺,投河跳井,懸梁受逼,撞階脫精等等,亦件件皆有。可謂包羅萬象,襄括無遺,可謂才大如海,豈是別部小說所能望其項背。」
《紅樓夢》無所不包,如果這位王希廉能夠知道一點文化學社會學的理論,就會把他所說的這些分類歸納一下,那就是《紅樓夢》已經包羅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這三個基本層面,《紅樓夢》是對整個中國古代文化的回顧、總結、濃縮和藝術的表現,是中國封建社會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紅樓夢》是讀不盡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一部作品,它所含的文化積淀越是深厚,它所儲存的信息量越大,也就越能引起人們強烈的關注和探討的熱情。研讀《紅樓夢》就是在研讀中國的傳統文化,它已經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化石和標本了,這是中國任何一部其他小說難以達到的成就。
Ⅸ 被稱為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的是什麼書
<<天公開物>>
被小日本搶走的那本
Ⅹ 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頂峰之作的長篇小說
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頂峰之作的長篇小說是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