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武俠小說無毒的

武俠小說無毒的

發布時間: 2021-06-20 10:05:00

① 哪些武俠小說里的「毒」最厲害

金蟾蠱毒(碧血劍)
十香軟筋散,莽牯朱蛤,陰陽和合散,悲酥清風,三笑逍遙散,九轉熊蛇丸神(天龍八部)
三屍腦神丹,五毒散(笑傲江湖)
情花毒,斷腸草(神鵰俠侶)
豹胎易筋丸,化屍粉,百花蝮蛇膏配雄黃葯酒(鹿鼎記)
七星海棠(飛狐外傳)
奇鯪香木,三蟲三草毒(倚天屠龍記)
腐骨穿心膏(鴛鴦刀)
九品紅 (無憂公主)
萬妙散功煙(武林三鳳)
逃情酒(楚留香傳奇·蝙蝠傳奇)

就想到這些,應該夠了吧~~呵呵……

② 金庸或古龍小說里的所有毒物

在《鴛鴦刀》中,袁冠南用的兵器是毛筆,在和卓天雄的打鬥中,袁冠南不敵卓天雄,因此在毛筆中蘸了墨,假說是五毒派的「腐骨穿心膏」。
五毒聖姑是貴州安香堡出名的女魔頭,武林中聞名喪膽,她所使的毒葯之中,尤以「腐骨穿心膏」最為馳名,據說只要肌膚略沾半分,12個時辰爛肉見骨,24個時辰毒血攻心,天下無葯可救。
《倚天屠龍記》中,趙敏是第一聰明的女主角,她為了使張無忌上當,有求於她,不惜以家僕的性命作為代價。張無忌懷疑黑玉斷續膏有假,她就讓阿三先行塗上,讓張無忌放心。張無忌果然上當,黑玉斷續膏中還摻有「七蟲七花膏」。
七蟲七花膏,以毒蟲七種、毒花七種,搗爛煎熬而成,中毒者先感內臟麻癢,如七蟲咬嚙,然後眼前現斑斕彩色,奇麗變幻,如七花飛散。七蟲七花膏所用七蟲七花,依人而異,南北不同,大凡最具靈驗神效者,共49種配法,變化異方63種。須施毒者自解。
《倚天屠龍記》中,趙敏聰明伶俐,知道尋常的葯是瞞不過張無忌等使毒大行家的,因此將海底的「奇鯪香木」做成的假劍放在桌上,讓張無忌等人上當。
這種水仙模樣的花叫做「醉仙靈芙」,雖然極是難得,本身卻無毒性。這柄假倚天劍乃是用海底的「奇鯪香木」所制,本身也是無毒,可是這兩股香氣混在一起,便成劇毒之物了。
醉仙靈芙根部有深紫色的長須,一條條須上生滿了珍珠般的小球,碧綠如翡翠,是解此毒的解葯。
五毒教是個長於使毒的教派,創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都是雲貴川湘一帶的苗人,因此中了五毒教之毒後,即使下毒者細加解釋,往往還是令人難以相信,其詭異奇特,實非常理所能測度。
在《碧血劍》中提到五毒教下毒有三十六大法。
溫方達怕有詭計,命青青取信拆開,見無異狀,才接過信箋,只見共有三頁,第一頁上寫道:「溫老大:你三個兄弟因何而死,欲知詳情,可看下頁。」溫方達罵道:「他奶奶的!」忙展第二頁觀看,幾頁信紙急切間卻揭不開來。他伸手入嘴,沾了些唾液,翻開第二頁來,見箋上寫道:「你死期也已到了,如果不信,再看第三頁。」溫方達愈怒,隨手又在嘴中一濕,揭開第三頁,只見箋上畫了一條大蜈蚣,一個骷髏頭,再無字跡。氣惱中把紙箋往地下一擲,忽覺右手食指與舌頭上似乎微微麻木,定神一想,不覺冷汗直冒。
原來三張紙箋上均浸了劇毒汁液,紙箋稍稍粘住,箋上寫了激人憤怒的言辭,使人狂怒之際不加提防,以手指沾濕唾液,就此把劇毒帶入口中。這是五毒教下毒的三十六大法之一。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救了何太沖五妾,反被何太沖的大夫人下了毒,張無忌無奈之下,又將一顆「貝桑丸」塞進五妾嘴中,假說是「鳩砒丸」,威迫何太沖送自己和楊不悔出去。
張無忌心地善良,見到蘇習之和詹春受傷,便上前救治。
《毒經》上言道,這花汁原有腥臭之氣,本身並無毒性,便喝上一碗,也絲毫無害,但一經和鮮血混合,卻生劇毒,同時腥臭轉為清香,說道:「這是餵了青陀羅花之毒。」
詹春並不知喪門釘上喂的是何毒葯,但師父的花圃中種有這種奇花,她卻是知道的,奇道:「咦,你怎知道?」要知青陀羅花是極罕見的毒花,源出西域,中土向來所無。
魔教到底是魔教,控制屬下的手法也與眾不同,不是人治,而是葯治。
秦偉邦等久在魔教,早就知道這「三屍腦神丹」中里有屍蟲,平時並不發作,但若到了每年端午節的午時不服克制屍蟲的葯物,原來的葯性一過,屍蟲脫伏而出。一經入腦,其人行動如妖如鬼,再也不可以常理測度,理性一失,連父母妻子也會咬來吃了。當世毒物,無逾於此。再者,不同葯主所煉丹葯,葯性各不相同,東方教主的解葯,解不了任我行所制丹葯之毒。
丁典是金大俠小說中最可憐的男子,為了心愛的女子,被關在監獄中數十年,最後還是被毒死。
丁典和凌霜華忽然在月光之下,看見花圃中多了幾盆顏色特別嬌艷的黃花。這些花的花瓣黃得像金子一樣,閃閃發亮,花朵的樣子很像荷花,只是沒有荷花那麼大。他們二人都是最愛花的,立時便過去觀賞。凌小姐嘖嘖稱奇,說從來沒見過這種黃花,便一齊湊進去聞,哪知道這金色的花朵,便是奇毒無比的金波旬花。
胡青牛身為名醫,自己的妹妹卻被妹夫鮮於通用「金蠶蠱毒」害死。張無忌感胡青牛之恩,鮮於通對他放毒時他用內力將毒粉反震到了鮮於通自己身上,讓他深受其害。
這「金蠶蠱毒」乃天下毒物之最,無形無色,中毒者有如千萬條蠶蟲同時在周身咬嚙,痛楚難當,無可形容。武林中人說及,無不切齒痛恨。這蠱毒無跡象可尋,憑你神功無敵,也能被一個不會半點武功的婦女兒童下了毒手,只是其物難得,各人均只聽到過它的毒名,此刻才親眼見到鮮於通身受其毒的慘狀。
駝背醜陋的薛鵲原本是令人同情的,但她最後害死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嫁給慕容景岳,卻讓人慾殺之而後快。
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三人一生恩怨糾葛,初時薛鵲苦戀慕容景岳,慕容景岳卻另娶他人。薛鵲一怒之下,便下毒害死了他的妻子。慕容景岳為妻復仇,用毒葯毀了薛鵲的容貌,使她身子佝僂,成為一個駝背醜女。姜鐵山自來喜歡這個師妹,她雖醜陋不堪,姜鐵山卻不以為嫌,娶了她為妻。卻不料最後姜鐵山和薛鵲之子姜小鐵被慕容景岳下桃花瘴所害時,薛鵲竟不加阻止。
原來慕容景岳有一項獨門的下毒功夫,乃是在雲貴交界之處,收集了「桃花瘴」的瘴毒,製成一種毒彈。姜鐵山、薛鵲夫婦和他交手多年,後來也想出了解毒之法。程靈素出言試探,慕容景岳一來此事屬實,二來出其不意,便隨口承認了。程靈素心下更怒,道:「三師姊你好不狠毒,二師哥如此待你,你竟和大師哥同謀,害死了親夫親兒。」須知姜小鐵中了慕容景岳的桃花瘴毒彈,薛鵲自有解救之葯,她既忍心不救,那麼姜鐵山、姜小鐵父子之死,她雖非親自下手,卻也是同謀。
神龍幫眾人以挖草葯為生,卻治不了閃電貂之毒,因此將本派的劇毒葯物「斷腸散」讓段譽服下,以此威脅鍾靈,想換取解葯。
斷腸散7日之後毒發,肚腸寸斷而亡。
●陰陽和合散
金大俠的15部武俠小說中,寫毒葯很多,卻很少寫到春葯。《天龍八部》中,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卻首開先河。
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果然有另一種高明的惡法。他與大理皇室有奇特的淵源,因此要復仇,也是從段氏皇室的榮譽開始。他將段譽與木婉清關在一起,施以春葯,想以此使皇室蒙辱。
陰陽和合散服食之後,若不是陰陽調和,男女成為夫妻,那便肌膚寸裂、七孔流血而死。這和合散的葯性,一天厲害過一天,到得第八天,憑你是大羅金仙,也難抵擋。
「悲酥清風」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毒氣,系搜集西夏大雪山歡喜谷中的毒物制煉成水,平時盛在瓶中,使用之時,自己人鼻中早就塞了解葯,拔開瓶塞,毒水化汽冒出,便如微風拂體,任你何等機靈之人也都無法察覺,待得眼目刺痛,毒氣已沖入頭腦。中毒後淚如雨下,稱之為「悲」,全身不能動彈,稱之為「酥」,毒氣無色無臭,稱之為「清風」。
馬夫人只因蕭峰未看她一眼,因而揭破了蕭峰的身世之謎。對段正淳,她又愛又恨,因此竟下毒迷倒段正淳。
「十香迷魂散」的葯性非常猛烈,武功再高的人,服下十香迷魂散後,都會內力全失。
「三笑逍遙散」是逍遙派的一種毒葯。
「三笑逍遙散」是以內力送毒,彈在對方身上。丁春秋在木屋之中,分別以內力將「三笑逍遙散」彈向蘇星河與虛竹,後來又以此加害玄難。蘇星河惡戰之餘,精疲力竭,玄難內力盡失,先後中毒。虛竹卻甫得70餘載神功,丁春秋的內力尚未及身,已被反激了出來,盡數加在蘇星河身上,虛竹卻半點也沒染著。
丁春秋與人正面對戰時不敢擅使「三笑逍遙散」,便是生恐對方內力了得,將劇毒反彈出來之故。
童姥做事往往出人意料,她不住口地罵虛竹,卻盡心盡力的指點虛竹武功,她給烏老大服用補葯,卻同時又給他服了毒葯。
九轉熊蛇丸神效無比,服用斷筋腐骨丸後,胸口天池穴上就會出現一點殷紅如血的朱斑。
阿紫自幼便在星宿派門下,對蠱惑人心的法門向來信之不疑。穆貴妃拿來了一瓶聖水,說可以讓男人永不變心,阿紫極愛蕭峰,對穆貴妃的鬼話深信不疑,騙蕭峰喝下了聖水。蕭峰喝下聖水之後,突然之間,小腹中感到一陣劇痛,跟著雙臂酸麻。蕭峰氣運丹田,要將腹中的毒物逼將出來。哪知不運氣倒還罷了,一提氣間,登時四肢百骸到處劇痛,丹田中內息只提起數寸,又沉了下去。
喝下聖水之後,頓覺四肢無力,毒性厲害無比,而且不能以內力逼出。
●升天丸
韋小寶一向會胡言亂語,卻騙得胖頭陀上了大當。胖頭陀怕神龍教教主懲罰,因而先做准備。這「升天丸」,聽到名字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了。「升天丸」可能類似於現代氰化物之類的劇毒葯物,數秒之內即可令人毒發身亡,以此逃避可能出現的更可怕的懲罰,現代間諜戰中此是常見之事。
神龍教中,有許多的毒葯,如「七蟲軟筋散」、「千里銷魂香」、「化血腐骨粉」等,但都沒有用得上。
「百花蝮蛇膏」實際上並不是一種毒葯,只是和避蛇的葯物「雄黃葯酒」碰在一起,就成了一種毒葯了。
陸先生臉現喜色,道:「是了,這『百花蝮蛇膏』遇到鮮血,便生濃香,本是煉制香料的一門秘法,常人聞了,只有精神舒暢,可是……可是我們住在這靈蛇島上,人人都服慣了『雄黃葯酒』,以避毒蛇,這股香氣一碰到『雄黃葯酒』,那便使人筋骨酥軟,一十二個時辰不解。許大哥,真是妙計。這『百花蝮蛇膏』在島上本是禁物,原來你暗中早已有備,你定有三四個月沒喝雄黃葯酒了。」
神龍教的「豹胎易筋丸」頗為神奇,服時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如果到時不服解葯,卻能使高人變矮,胖人變瘦,確實是神奇無比。
洪教主從身邊取出一個黑色瓷瓶,倒了三顆朱紅色的葯丸出來,說道:「三人奮勇赴北京幹事,本座甚是嘉許,各賜『豹胎易筋丸』一枚。」
胖頭陀和陸高軒臉上登時現出又是喜歡、又是驚懼的神色,屈右膝謝賜,接過葯丸,吞入肚中。韋小寶依樣葫蘆,跟著照做,接過「豹胎易筋丸」,當即吞服,過不多時,便覺腹中有股熱烘烘的氣息升將上來,緩緩隨著血行,散入四肢百骸之中,說不出的舒服。
金大俠的小說中,所用的毒葯一般都各有各的毒性,惟有「化屍粉」聽著就叫人恐怖。
「化屍粉」使用時,只要一點點撒在傷口上,不久傷口中嗤嗤發聲,升起淡淡煙霧,跟著傷口中不住流出黃水,煙霧漸濃,黃水也越流越多,發出又酸又焦的臭氣,眼見屍身的傷口越爛越大。屍身肌肉遇到黃水,便即發出煙霧,慢慢地也化為水,連衣服也是如此。
《飛狐外傳》中,胡斐為了給苗人鳳治眼睛,去找毒手葯王,在半路上卻碰到一個村姑,要他幫忙擔水澆花。
村女感胡斐澆糞之恩,送了兩棵藍花給胡斐,那些花朵色作深藍,形狀奇特,每朵花便像是一隻鞋子,幽香淡淡,不知其名,胡斐見藍花花光嬌艷,不忍丟棄,反而救了自己的性命。
程靈素解釋要胡斐擔糞澆花的原因時說:
「白天我要你澆花,一來是試試你,二來是要你耽擱些時光,後來再叫你繞道多走二十幾里,也是為了要你多耗時刻,這樣便能在天黑之後再到葯王莊外。只因葯王莊外所種的血矮栗,一到天黑,毒性便小,我給你的藍花才克得住它。」
《飛狐外傳》中,毒物甚多,卻是一物剋一物,無名藍花卻正是血矮栗的剋星。據程靈素介紹,這血矮栗的毒性,本是無葯可解,須得經常服食樹上所結的栗子,才不受那樹氣息的侵害。幸好血矮栗毒性雖然厲害,倒也不易傷害人畜,因為只要有這么一棵樹長著,周圍數十步內寸草不生,蟲蟻絕跡,一看便知。
鍾兆文怕人在飲食中下毒,是以不吃不喝,卻仍被程靈素毒倒。
程靈素道:「這盆花叫做醍醐香,花香醉人,極是厲害,聞得稍久,便和飲了烈酒一般無異。我在湯里、茶里都放了解葯,誰教他不喝啊?」
「鬼蝙蝠」之毒無葯可治,因此毒手葯王門下嚴禁用此毒。姜小鐵之父姜鐵山和母親薛鵲,為人雖陰險惡毒,也不敢用此毒,而姜小鐵用此毒,也受到了其父母的鞭打。如患此毒,死者臉上滿是黑點,滿臉扭曲。
「七心海棠」是《飛狐外傳》中最神秘最讓毒手葯王弟子害怕的一種毒葯,此毒葯的生長極為不易,不能澆水,要用酒澆之。
程靈素是毒手葯王的小弟子,為人卻好,心地也善良,她研製成功的「七心海棠」,隱藏在一根根的蠟燭中,點燃之後,發出的毒氣既無臭味,又無煙霧,因此連使毒的大行家也墮其術中而不自覺。
解「七心鐵棠」之毒的辦法,還得用「七心海棠」的花粉。程靈素下毒將姜小鐵毒倒,後來又將他身上的毒質除去,其辦法卻好笑得很。
「七心海棠」之毒解法還不止這一種,姜鐵山和薛鵲之毒,卻只要放血就可以散去了。
程靈素的毒葯花樣百出,「赤蠍粉」是一種摸起來燙手的毒葯。
後來程靈素對付田青文,又在田青文的鐵錐上放了一些,哪知田青文鐵錐甫入手,全身一跳,立即將鐵錐拋在地下,左手連連揮動,似乎那鐵錐極其燙手一般。
最厲害的一次,是程靈素被「赤蠍粉」放在掌門人大會的獎杯上,將玉杯打破,破壞了福安康的掌門人大會。
大智禪師等七人每人伸手取了一隻玉龍杯。突然之間,七個人手上猶似碰到了燒得通紅的烙鐵,實在拿捏不住,一齊鬆手。乒乒乓乓一陣清脆的響聲過去,七隻玉杯同時在青磚地上砸得粉碎。
赤蠍粉中混上了七心海棠葉子的粉末,兩種毒葯的異味全失,毒性卻更加厲害。
石萬嗔是無嗔的師弟,一次和無嗔斗毒之際,石萬嗔被「斷腸草」熏瞎了雙目。他逃往緬甸野人山中,以銀蛛絲逐步拔去「斷腸草」的毒性,雙眼雖得復明,能重見天日,目力卻已大損。
苗人鳳被「斷腸草」毒瞎了雙眼,胡斐請來了程靈素。程靈素手段和石萬嗔相比,就高出了許多:
程靈素提起金針,在苗人鳳眼上「陽白穴」、眼旁「睛明穴」、眼下「承泣穴」三處穴道逐一刺過,用小刀在「承泣穴」下割開少些皮肉,又換過一枚金針,刺在破孔之中,她大拇指在針尾一控一放,針尾中便流出黑血來。原來這一枚金針中間是空的。眼見血流不止,黑血變紫,紫血變紅。胡斐雖是外行,也知毒液已然去盡,歡呼道:「好啦!」程靈素在七心海棠上採下四片葉子,搗得爛了,敷在苗人鳳眼上。
福安康之母嫌馬春花出身不好,因而賜了一壺參湯給馬春花喝。福安康明知母親如此,也不加阻攔,馬春花對福安康的一片痴心,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胡斐遇上了程靈素這個名醫,時刻都能用得上,不但救了苗人鳳,如無人阻撓,也可救得馬春花,只可惜福安康派人來追,程靈素無法安心治療,結果馬春花還是送了命。
程靈素的葯物繁多,但煙在她的葯物中的比重似乎特別的大。「七心海棠」是她的看家本領,是製成蠟燭,點燃後生葯效的,「三蜈五蟆煙」也是如此。
「三蜈五蟆煙」和「七心海棠」比起來,葯效並不是很大,這種煙發出後,只能讓人肚子痛大半個時辰,過後就一點事也沒有了。
「三蜈五蟆煙」中如加入了七心海棠的花蕊,兩種毒葯的異味全失,毒性卻更加厲害。
程靈素聰明伶俐,知道自己不敵石萬嗔三人,於是假意向石萬嗔提問,用計讓石萬嗔和慕容景岳等自相殘殺。
程靈素道:「貴州苗人有一種『碧蠶毒蠱』……」石萬嗔聽到「碧蠶毒蠱」四字,臉色登時一變,只聽她續道:「將碧蠶毒蠱的蟲卵碾為粉末,置在衣服器皿之上,旁人不知誤觸,那便中了蠱毒。這算是苗人的三大蠱毒之一,是嗎?」石萬嗔點頭道:「不錯。小丫頭知道的事倒也不少。」
……
程靈素又道:「碧蠶毒蠱的蟲卵粉末放在任何物件器皿之上,均是無色無臭,旁人決計不易察覺。只不過毒粉不經血肉之軀,毒性不烈,有法可解,須經血肉沾傳,方得致命。世上事難兩全,毒粉一著人體,卻有一層隱隱碧綠之色。石前輩在馬姑娘的屍身置毒,若是只放在她衫上,倒是不易瞧得出來,但為了做到盡善盡美,卻連她臉上和手上都放置了。」
程靈素騙石萬嗔將碧蠶蠱毒放在了慕容景岳的手中,程靈素似乎還沒有達到目的,又叫石萬嗔用鶴頂紅和孔雀膽放在慕容景岳的手上,石萬嗔果然又上了當。
程靈素道:「石前輩,你身邊定有鶴頂紅和孔雀膽吧?這兩種葯物和『碧蠶毒蠱』既相剋而又相輔。你若不信,請看先師的遺著。」說著翻開那本黃紙小冊,送到石萬嗔眼前。石萬嗔一看,只見果然有一行字寫著道:「鶴頂紅、孔雀膽二物,和碧蠶卵混用,無色無臭,惟見效較緩。」他想再看下去,程靈素卻將書合上了。
程靈素使計將三種劇毒的碧蠶毒蠱、鶴頂紅、孔雀膽放入了慕容景岳的手心。胡斐卻沒有聽從程靈素的話,又出手救程靈素,反而使自己又身中三毒。
程靈素是真心關心胡斐,把胡斐的一切都身同己任。
更了不起的是,程靈素有過人的聰明,她已經深刻地了解了胡斐,理解了胡斐的性格、脾氣,思維方式和行事之法。對他一見傾心,此時卻以自己的生命作解葯,救了胡斐之命。

她慢慢站起身來,柔情無限的瞧著胡斐,從葯囊中取出兩種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黃色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師父說中了這三種劇毒,無葯可治,因為他只道世上沒有一個醫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來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會待你這樣……」
「波旬」兩字是梵語,是「惡魔」的意思。這毒花是從天竺傳來的

③ 武俠小說中都有哪些毒葯,列舉一下

[ZT]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毒葯~

斷腸草
看過《神鵰俠侶》的同志一定會記得楊過中了情花之毒後是怎麼解毒的,那就是用斷腸草以毒攻毒。斷腸草原來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根本不是象書中說的那樣是小草,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具原書上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鹼水和催吐劑,洗胃後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後服用可解毒。
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葯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葯,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

雷公騰
雷公騰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功能與主治】雷公藤有殺蟲、消炎、解毒之效,是我國江浙一帶菜園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有祛風,解毒,殺蟲功能。也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麻風等。其根、葉、花均可搗爛外敷,但用根敷後,過半小時須取去,否則起泡。
【中毒症狀】潛伏期一般2小時左右如煎服或同時飲酒的症狀就出現更早,且更嚴重。一般死亡時間約在24小時左右,最多不超過4天。中毒開始出現頭暈頭痛、心悸乏力、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肌肉疼痛、嚎叫掙扎、四肢麻木或抽搐、肝腎區疼痛。血便、少尿、浮腫,偶有血尿、尿儲留、血壓下降、唇甲發紺,嚴重時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偶因心肌損害並發心律失常、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鼻出血、吐血水、全身及寒丸疼痛,後期毛發脫落,皮膚接觸時可引起炎症。
【解救方法】1、毒後能度過5天,預後較好。接觸中毒者應立即脫離現場。。
2、治療中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肝腎區疼痛、尿中出現蛋白及血清轉氨酶升高時應立即停葯。
3、盡快催吐、洗胃、導瀉、灌腸。
4.、靜脈輸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鹽水。
另;對症治療:如肺水腫、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等均應按常規方法進行搶救。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時,立即應用透析療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經症狀可用安定等。

另一種斷腸草—鉤吻,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黃藤、斷腸草、吻葛(這兩個見於《夢溪筆談》)朝陽草、大茶葯、大茶藤、虎狼草、梭葛草、大炮葉,黃花苦晚藤、黃猛菜、發冷藤、藤黃、大茶葉(廣西名)大雞苦蔓等。是馬錢科植物(荊蠻兄,我見到的資料如此)一年生藤本。喜陽、卵狀長圓葉對生,開小黃花,5萼漏斗狀,卵狀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閩、粵、滇、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鉤吻素子(最多)、寅(最劇)、卯、甲、丙、辰、乙等生物鹼。
鉤吻素寅動物實驗致死量為0.8mg/kg(夠狠)症狀為呼吸麻痹,鉤吻素乙症狀同,但有趣的是,此時動物心臟仍跳動,而且麻黃鹼等物質無明顯的解救作用,這就證明鉤吻素不是作用於中樞神經或末梢神經,根據中毒後有肌肉虛弱表現,故一般認為其是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的。鉤吻素甲毒性較弱,可用作鎮痛劑與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們都沒有麻痹神經節的作用,這與箭毒科不同。對腎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製作用,也就是說可以抑制心臟和使血壓下降。
鉤吻素類(主要是鉤吻素甲)可以治療神經痛尤其是三叉神經痛(好啊!有點醫學知識的都知道三叉神經痛有多討厭!)還可治療急性脊髓灰白質炎(更好了!)不過要命的是這東西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相差無幾,用起來總叫人提心吊膽的,一旦呼吸有異常就要趕快採取措施。(它還真能治一些討厭的病,看來金大俠胡扯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根據)外用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癰疽、金創等。
中毒症狀為:神經肌肉麻痹、復視、消化道灼痛、嘔吐、腹瀉、腹漲或便秘、心跳先快後慢、呼吸困難、虛脫等。前面提到鉤吻素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這就使對它的處理比較棘手,無特效葯,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導瀉等,中葯可用三黃湯(黃岑、黃蓮、黃柏、甘草)灌服,或金銀花榨汁和黃糖灌服等,還有一個偏方:鮮羊血乘熱灌服也有效果。

鴆酒
鴆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比鷹大,鳴聲大而凄厲。其羽毛有劇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但考慮實際情況,估計這只是傳說,久而久之鴆酒就成了毒酒的統稱。一種說法:鴆不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實際存在,即食蛇鷹,小型猛禽比雞大不了多少,在南方山區分布較廣,如武當山地區。因其食蛇故被誤認為體有劇毒,道士做法時的「禹步」經考證即為對其捕蛇時動作的模仿。還有一種說法,鴆是一種稀有未知鳥類,被人捕殺干凈。

鶴頂紅
也常在小說中出現,但查閱所有書籍,都沒有這個條目,鶴有鶴肉、鶴骨和鶴腦可入葯,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葯。比方鶴腦,可增強目力,使人夜能見物。鶴頂紅究竟是什麼,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說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為紅信石是紅色的就用了鶴頂紅這個名字,傳說古時為官者將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時用來自殺,方為可信。砷進入人體後,會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番木鱉
就是馬錢子,是馬錢科植物馬錢子和雲南馬錢子的種子。扁圓形或扁橢圓形,直徑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邊緣稍隆起,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堅硬。毒性成分主要為番木鱉鹼(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寧)和馬錢子鹼(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於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後遺症,類風濕性關節痛,據說還可用於重症肌無力。中毒症狀是最初出現頭痛、頭暈、煩燥、呼吸增強、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難,呼吸加重,瞳孔縮小、胸部脹悶、呼吸不暢,全身發緊,然後伸肌與屈肌同時作極度收縮、對聽、視、味、感覺等過度敏感,繼而發生典型的土的寧驚厥症狀,最後呼吸肌強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樞抑制葯以制止驚厥,如阿米安鈉、戊巴比妥鈉或安定靜注。然後洗胃,再後用甘草、綠豆、防風、銘藤、青黛(沖服)、生薑各適量水煎服,連續服4劑。

天然砒霜
化學成分As2 O3,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 單晶晶形為八面體, 也有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星狀、皮殼狀、毛發狀、土狀、鍾乳狀。 白色有時帶天藍、黃、紅色調,也有無色, 條痕白色或淡黃。玻璃至金剛光澤, 亦有油脂、絲絹光澤。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性脆,溶於水,有劇毒。

砒石
為天然產含砷礦物砷華、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製成品。又名信石。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責州等地。商品有紅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葯用以紅信石為主。凡砒石,須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或以綠豆同煮以減其毒。研細粉用。砒石升華之精製品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劇。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少數為選取天然的砷華礦石,多數為加工製成。加工方法很多,茲舉老法和新法各一種如下:①老法 將毒砂砸成小塊,除去雜石,與煤、木炭或木材燒煉,然後升華,即為信石,此法設備簡單,但有害健康。②新法 選取純凈的雄黃,砸成10厘米上下的塊,點燃之,使雄黃燃燒,生成氣態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後通過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為信石。二氧化硫另從煙道排出。
【炮製方法】:去凈雜質,砸碎,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研為細粉。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後,入紫背天葵、石尤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從己至申。便用甘草水浸,從申至子,出,拭乾,卻入瓶盛,於火中煅,別研三萬下用之。」 ②《日華子本草》:「砒石,醋煮殺毒乃用。」
【考證】:出自《開寶本草》①《綱目》:「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醫家皆言生砒輕見火則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今所用多是飛煉者,蓋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為愈乎。」②《內科新說》:「信石有大毒,服之令胃熱劇,驟生大炎,甚至潰爛而死,至痛至苦。信石雖有大毒,少用些微入葯,則大有功力。作信石水母,用上等信石一錢二分,加鹽二錢,雨水一斤,微火熬至十二兩,鹼與信石融合,兩俱不見,是為信石水母。每用信石水母一兩,加清水十二兩,每服一兩,日服二、三次,計服每一兩,雨水中僅有信石十二分厘之一耳。此水治發寒熱瘧證,大有效驗,並能治皮病各種癬。」
【生葯材鑒定】:有紅信石、白信石兩種,葯用以紅信石為主。①紅信石 又名:紅礬、紅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白色,有黃色和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碩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紅潤、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砸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白、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以上葯材,產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顯微鑒定: 本品於偏光鏡下:無色透明。高正突起。折射率N=1.75,具交錯解紋理。正交偏光鏡下,顯勻質性。
【中葯化學成分】:砒石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升華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為As2 O3。紅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紅色礦物質的一種砒石。 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硅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
【中葯化學鑒定】:取本品少許置閉口管中緩緩加熱,有白色升華(As4O6)(純品137℃升華)生成。(1)取少許上述升華物加水2ml,加氫氧化鈉試液4滴,煮沸使溶,冷後加硝酸銀試液2 滴,產生黃色沉澱。(2)另取上述升華物少許,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亞砷酸,加硫化氫試液及濃鹽酸後生成絮凝狀黃色沉澱。尚可用X射線衍射法、差熱熱重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進行鑒定。
致死劑量0。1-0。2克
麻痹型:當極大量的砷進入體內,出現中樞神經麻痹症狀,發生四肢疼痛性痙攣,意思模糊、澹妄、昏迷,數小時內死亡,此型少見。急性型:出現明顯的胃腸炎症狀, 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水樣,有時帶血,嚴重者酷似霍亂,一兩天內死亡。此型多見。——引自《中國法醫學》

金剛石
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後, 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 不及時治療會死於胃出血, 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慢性毒葯曾流行在義大利豪門之間。

夾竹桃
據法醫學資料,致死劑量20-30 片葉子,全身有毒。

烏頭
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互生,革質,卵圓形,三裂,兩則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邊沿有缺刻。5萼圓錐花序,花瓣2,果實為長圓形,花期6-7月、果7-8月。遼、豫、魯、甘、陝、浙、贛、徽、湘、鄂、川、滇、貴、都有分布。
烏頭這個名稱一般指的是川烏頭,還有草烏頭,一般指的是野生種烏頭和其他多種同屬植物,比如北烏頭(藍烏拉花)、太白烏頭(金牛七)等,是中葯學上的名稱。
烏頭含有多種生物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烏頭鹼、川烏鹼甲、川烏鹼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烏頭鹼的毒性表現為:
1、可突然加快心率、引發心率紊亂,解剖證明死於烏頭鹼中毒者的心臟收縮如桑椹狀。
2、可擴張血管,迅速使血壓下降。
3、影響腎上腺的活動,特別是能顯著的降低抗壞血酸的含量。
4、抑制中樞神經,呼吸中樞。
中毒表現為:嘔吐、腹瀉、昏迷、肢體發麻、呼吸困難、脈搏血壓體溫下降、心率紊亂(這好像都是些廢話)
急救一般用大劑量阿托品(托品鹼可緩解心臟中毒,類似還有普路卡因、抗組織胺、奎寧丁)、利多卡因、乾薑和甘草、金銀花、綠豆、犀角等中葯。黃芪、遠志、牛奶等也有一定效果。古時的標准軍用毒葯,塗抹兵器,配置火葯,關公刮骨療毒就是療得烏頭的毒。

短柄烏頭(雪上一枝蒿)
附子是烏頭(特指川烏頭栽培品)的旁生根,也叫子根,中醫講究在夏至和小暑之間發掘,好像是因為什麼「其性辛甘,大熱」的緣故,這時的未加工品稱「泥附子」。之後用鹽鹵和食鹽混合液浸泡再曬乾的叫「鹽附子」,用鹵水煮沸再用較稀的鹵水浸過後用黃糖、菜油調色再蒸熟曬乾的叫「黑順片」(黑附子),不用黃糖、菜油調色直接蒸熟曬干用硫漂白的叫「白附片」(明附片、雄片)。因其「性辛甘,大熱」中醫多用於各種「寒疾、風疾」比如傷寒、中風、風濕等,現在還多製成注射液用來治療心力衰竭。
附子的毒性同烏頭,但比較弱,只不過它是一味常用葯,所以中毒情況也較多見,但是很少有死亡的。一般的附子中毒多有患者本身因素在其中,比如有過敏體制什麼的,只要搶救及時不會有危險的,具體措施和對付烏頭中毒一樣。
另外參附湯是中葯中最後的急救手段,用來調命的。但那個東西不能急用,需要久煎,所以中醫院就只能整天煎著那麼一鍋。

見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樹「,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
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人常把它塗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秒殺。
原產東南亞。我國海南,西雙版納植物園中可見。
(圖略)攝於儋州海南熱帶植物園.據估計,理論上這棵樹足以放倒全海南人民

奎寧
這是什麼東西就不用我多說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它除了能夠有效殺滅瘧疾原蟲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墮胎,(一向很懷疑那幫驕奢淫逸的歐洲殖民貴族要那麼多的奎寧究竟實干什麼用的,尤其是耶穌會的那幫道貌岸然的傢伙們)
奎寧可以破壞平滑肌肌原蛋白,使平滑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有些像瘧疾打擺子啊,有趣)想一想妊娠中的子宮平滑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會有怎樣的結果?但同時,過量的奎寧會抑制心肌並引起血管擴張,還會擾亂汗腺分泌會導致脫水,刺激消化道引發內出血。最後導致心肺等的功能衰竭。
奎寧的致死量為8g,因其易於吸收,一般30min內即出現耳鳴、眼花、惡心、嘔吐、頭昏、口唇發青、體溫下降、1-2h內即可死於呼吸麻痹。奎寧還會引起視網膜細胞的變性,嚴重的會導致視神經萎縮,也就是說奎寧中毒的後遺症很有可能是失明。
奎寧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葯(就我所知)急救仍多為洗胃、灌腸,因為它易於吸收,同時又不是高效毒葯,(想一想那麼苦的東西沒人會把它當毒葯的)當出現症狀時就已經晚了。同樣急性酒精中毒也幾乎是沒救的,而對付比它們厲害的多的砷毒、蛇毒卻都有特效葯,真有意思,這就是辯證法吧。

最後是最常用的兩味中葯解毒葯。

甘草,中葯稱為葯王,能解各類葯物中毒,可惜現在為了挖它,破壞了大片草原,發菜、甘草,寧夏之寶,但為了挖他們,卻破壞了寧夏的環境。

金銀花,全國大多數地方都有,是很好的飲品。

④ 武俠小說中都有哪些毒葯

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毒葯~

斷腸草
看過《神鵰俠侶》的同志一定會記得楊過中了情花之毒後是怎麼解毒的,那就是用斷腸草以毒攻毒。斷腸草原來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根本不是象書中說的那樣是小草,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具原書上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鹼水和催吐劑,洗胃後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後服用可解毒。
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葯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葯,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

雷公騰
雷公騰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功能與主治】雷公藤有殺蟲、消炎、解毒之效,是我國江浙一帶菜園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有祛風,解毒,殺蟲功能。也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麻風等。其根、葉、花均可搗爛外敷,但用根敷後,過半小時須取去,否則起泡。
【中毒症狀】潛伏期一般2小時左右如煎服或同時飲酒的症狀就出現更早,且更嚴重。一般死亡時間約在24小時左右,最多不超過4天。中毒開始出現頭暈頭痛、心悸乏力、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肌肉疼痛、嚎叫掙扎、四肢麻木或抽搐、肝腎區疼痛。血便、少尿、浮腫,偶有血尿、尿儲留、血壓下降、唇甲發紺,嚴重時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偶因心肌損害並發心律失常、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鼻出血、吐血水、全身及寒丸疼痛,後期毛發脫落,皮膚接觸時可引起炎症。
【解救方法】1、毒後能度過5天,預後較好。接觸中毒者應立即脫離現場。。
2、治療中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肝腎區疼痛、尿中出現蛋白及血清轉氨酶升高時應立即停葯。
3、盡快催吐、洗胃、導瀉、灌腸。
4.、靜脈輸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鹽水。
另;對症治療:如肺水腫、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等均應按常規方法進行搶救。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時,立即應用透析療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經症狀可用安定等。

另一種斷腸草—鉤吻,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黃藤、斷腸草、吻葛(這兩個見於《夢溪筆談》)朝陽草、大茶葯、大茶藤、虎狼草、梭葛草、大炮葉,黃花苦晚藤、黃猛菜、發冷藤、藤黃、大茶葉(廣西名)大雞苦蔓等。是馬錢科植物(荊蠻兄,我見到的資料如此)一年生藤本。喜陽、卵狀長圓葉對生,開小黃花,5萼漏斗狀,卵狀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閩、粵、滇、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鉤吻素子(最多)、寅(最劇)、卯、甲、丙、辰、乙等生物鹼。
鉤吻素寅動物實驗致死量為0.8mg/kg(夠狠)症狀為呼吸麻痹,鉤吻素乙症狀同,但有趣的是,此時動物心臟仍跳動,而且麻黃鹼等物質無明顯的解救作用,這就證明鉤吻素不是作用於中樞神經或末梢神經,根據中毒後有肌肉虛弱表現,故一般認為其是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的。鉤吻素甲毒性較弱,可用作鎮痛劑與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們都沒有麻痹神經節的作用,這與箭毒科不同。對腎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製作用,也就是說可以抑制心臟和使血壓下降。
鉤吻素類(主要是鉤吻素甲)可以治療神經痛尤其是三叉神經痛(好啊!有點醫學知識的都知道三叉神經痛有多討厭!)還可治療急性脊髓灰白質炎(更好了!)不過要命的是這東西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相差無幾,用起來總叫人提心吊膽的,一旦呼吸有異常就要趕快採取措施。(它還真能治一些討厭的病,看來金大俠胡扯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根據)外用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癰疽、金創等。
中毒症狀為:神經肌肉麻痹、復視、消化道灼痛、嘔吐、腹瀉、腹漲或便秘、心跳先快後慢、呼吸困難、虛脫等。前面提到鉤吻素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這就使對它的處理比較棘手,無特效葯,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導瀉等,中葯可用三黃湯(黃岑、黃蓮、黃柏、甘草)灌服,或金銀花榨汁和黃糖灌服等,還有一個偏方:鮮羊血乘熱灌服也有效果。

鴆酒
鴆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比鷹大,鳴聲大而凄厲。其羽毛有劇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鴆酒,毒性很大,幾乎不可解救。但考慮實際情況,估計這只是傳說,久而久之鴆酒就成了毒酒的統稱。一種說法:鴆不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實際存在,即食蛇鷹,小型猛禽比雞大不了多少,在南方山區分布較廣,如武當山地區。因其食蛇故被誤認為體有劇毒,道士做法時的「禹步」經考證即為對其捕蛇時動作的模仿。還有一種說法,鴆是一種稀有未知鳥類,被人捕殺干凈。

鶴頂紅
也常在小說中出現,但查閱所有書籍,都沒有這個條目,鶴有鶴肉、鶴骨和鶴腦可入葯,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葯。比方鶴腦,可增強目力,使人夜能見物。鶴頂紅究竟是什麼,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說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為紅信石是紅色的就用了鶴頂紅這個名字,傳說古時為官者將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時用來自殺,方為可信。砷進入人體後,會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番木鱉
就是馬錢子,是馬錢科植物馬錢子和雲南馬錢子的種子。扁圓形或扁橢圓形,直徑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邊緣稍隆起,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堅硬。毒性成分主要為番木鱉鹼(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寧)和馬錢子鹼(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於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後遺症,類風濕性關節痛,據說還可用於重症肌無力。中毒症狀是最初出現頭痛、頭暈、煩燥、呼吸增強、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難,呼吸加重,瞳孔縮小、胸部脹悶、呼吸不暢,全身發緊,然後伸肌與屈肌同時作極度收縮、對聽、視、味、感覺等過度敏感,繼而發生典型的土的寧驚厥症狀,最後呼吸肌強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樞抑制葯以制止驚厥,如阿米安鈉、戊巴比妥鈉或安定靜注。然後洗胃,再後用甘草、綠豆、防風、銘藤、青黛(沖服)、生薑各適量水煎服,連續服4劑。

天然砒霜
化學成分As2 O3,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 單晶晶形為八面體, 也有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星狀、皮殼狀、毛發狀、土狀、鍾乳狀。 白色有時帶天藍、黃、紅色調,也有無色, 條痕白色或淡黃。玻璃至金剛光澤, 亦有油脂、絲絹光澤。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性脆,溶於水,有劇毒。

砒石
為天然產含砷礦物砷華、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製成品。又名信石。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責州等地。商品有紅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葯用以紅信石為主。凡砒石,須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或以綠豆同煮以減其毒。研細粉用。砒石升華之精製品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劇。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少數為選取天然的砷華礦石,多數為加工製成。加工方法很多,茲舉老法和新法各一種如下:①老法 將毒砂砸成小塊,除去雜石,與煤、木炭或木材燒煉,然後升華,即為信石,此法設備簡單,但有害健康。②新法 選取純凈的雄黃,砸成10厘米上下的塊,點燃之,使雄黃燃燒,生成氣態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後通過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為信石。二氧化硫另從煙道排出。
【炮製方法】:去凈雜質,砸碎,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研為細粉。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後,入紫背天葵、石尤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從己至申。便用甘草水浸,從申至子,出,拭乾,卻入瓶盛,於火中煅,別研三萬下用之。」 ②《日華子本草》:「砒石,醋煮殺毒乃用。」
【考證】:出自《開寶本草》①《綱目》:「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醫家皆言生砒輕見火則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今所用多是飛煉者,蓋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為愈乎。」②《內科新說》:「信石有大毒,服之令胃熱劇,驟生大炎,甚至潰爛而死,至痛至苦。信石雖有大毒,少用些微入葯,則大有功力。作信石水母,用上等信石一錢二分,加鹽二錢,雨水一斤,微火熬至十二兩,鹼與信石融合,兩俱不見,是為信石水母。每用信石水母一兩,加清水十二兩,每服一兩,日服二、三次,計服每一兩,雨水中僅有信石十二分厘之一耳。此水治發寒熱瘧證,大有效驗,並能治皮病各種癬。」
【生葯材鑒定】:有紅信石、白信石兩種,葯用以紅信石為主。①紅信石 又名:紅礬、紅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白色,有黃色和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碩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紅潤、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砸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白、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以上葯材,產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顯微鑒定: 本品於偏光鏡下:無色透明。高正突起。折射率N=1.75,具交錯解紋理。正交偏光鏡下,顯勻質性。
【中葯化學成分】:砒石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升華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為As2 O3。紅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紅色礦物質的一種砒石。 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硅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
【中葯化學鑒定】:取本品少許置閉口管中緩緩加熱,有白色升華(As4O6)(純品137℃升華)生成。(1)取少許上述升華物加水2ml,加氫氧化鈉試液4滴,煮沸使溶,冷後加硝酸銀試液2 滴,產生黃色沉澱。(2)另取上述升華物少許,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亞砷酸,加硫化氫試液及濃鹽酸後生成絮凝狀黃色沉澱。尚可用X射線衍射法、差熱熱重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進行鑒定。
致死劑量0。1-0。2克
麻痹型:當極大量的砷進入體內,出現中樞神經麻痹症狀,發生四肢疼痛性痙攣,意思模糊、澹妄、昏迷,數小時內死亡,此型少見。急性型:出現明顯的胃腸炎症狀, 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水樣,有時帶血,嚴重者酷似霍亂,一兩天內死亡。此型多見。——引自《中國法醫學》

金剛石
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後, 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 不及時治療會死於胃出血, 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慢性毒葯曾流行在義大利豪門之間。

夾竹桃
據法醫學資料,致死劑量20-30 片葉子,全身有毒。

烏頭
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互生,革質,卵圓形,三裂,兩則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邊沿有缺刻。5萼圓錐花序,花瓣2,果實為長圓形,花期6-7月、果7-8月。遼、豫、魯、甘、陝、浙、贛、徽、湘、鄂、川、滇、貴、都有分布。
烏頭這個名稱一般指的是川烏頭,還有草烏頭,一般指的是野生種烏頭和其他多種同屬植物,比如北烏頭(藍烏拉花)、太白烏頭(金牛七)等,是中葯學上的名稱。
烏頭含有多種生物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烏頭鹼、川烏鹼甲、川烏鹼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烏頭鹼的毒性表現為:
1、可突然加快心率、引發心率紊亂,解剖證明死於烏頭鹼中毒者的心臟收縮如桑椹狀。
2、可擴張血管,迅速使血壓下降。
3、影響腎上腺的活動,特別是能顯著的降低抗壞血酸的含量。
4、抑制中樞神經,呼吸中樞。
中毒表現為:嘔吐、腹瀉、昏迷、肢體發麻、呼吸困難、脈搏血壓體溫下降、心率紊亂(這好像都是些廢話)
急救一般用大劑量阿托品(托品鹼可緩解心臟中毒,類似還有普路卡因、抗組織胺、奎寧丁)、利多卡因、乾薑和甘草、金銀花、綠豆、犀角等中葯。黃芪、遠志、牛奶等也有一定效果。古時的標准軍用毒葯,塗抹兵器,配置火葯,關公刮骨療毒就是療得烏頭的毒。

短柄烏頭(雪上一枝蒿)
附子是烏頭(特指川烏頭栽培品)的旁生根,也叫子根,中醫講究在夏至和小暑之間發掘,好像是因為什麼「其性辛甘,大熱」的緣故,這時的未加工品稱「泥附子」。之後用鹽鹵和食鹽混合液浸泡再曬乾的叫「鹽附子」,用鹵水煮沸再用較稀的鹵水浸過後用黃糖、菜油調色再蒸熟曬乾的叫「黑順片」(黑附子),不用黃糖、菜油調色直接蒸熟曬干用硫漂白的叫「白附片」(明附片、雄片)。因其「性辛甘,大熱」中醫多用於各種「寒疾、風疾」比如傷寒、中風、風濕等,現在還多製成注射液用來治療心力衰竭。
附子的毒性同烏頭,但比較弱,只不過它是一味常用葯,所以中毒情況也較多見,但是很少有死亡的。一般的附子中毒多有患者本身因素在其中,比如有過敏體制什麼的,只要搶救及時不會有危險的,具體措施和對付烏頭中毒一樣。
另外參附湯是中葯中最後的急救手段,用來調命的。但那個東西不能急用,需要久煎,所以中醫院就只能整天煎著那麼一鍋。

見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樹「,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種類之一。
樹汁呈乳白色,劇毒。一旦液汁經傷口進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險。古人常把它塗在箭頭上,用以射殺野獸或敵人。秒殺。
原產東南亞。我國海南,西雙版納植物園中可見。
(圖略)攝於儋州海南熱帶植物園.據估計,理論上這棵樹足以放倒全海南人民

奎寧
這是什麼東西就不用我多說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它除了能夠有效殺滅瘧疾原蟲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墮胎,(一向很懷疑那幫驕奢淫逸的歐洲殖民貴族要那麼多的奎寧究竟實干什麼用的,尤其是耶穌會的那幫道貌岸然的傢伙們)
奎寧可以破壞平滑肌肌原蛋白,使平滑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有些像瘧疾打擺子啊,有趣)想一想妊娠中的子宮平滑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會有怎樣的結果?但同時,過量的奎寧會抑制心肌並引起血管擴張,還會擾亂汗腺分泌會導致脫水,刺激消化道引發內出血。最後導致心肺等的功能衰竭。
奎寧的致死量為8g,因其易於吸收,一般30min內即出現耳鳴、眼花、惡心、嘔吐、頭昏、口唇發青、體溫下降、1-2h內即可死於呼吸麻痹。奎寧還會引起視網膜細胞的變性,嚴重的會導致視神經萎縮,也就是說奎寧中毒的後遺症很有可能是失明。
奎寧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葯(就我所知)急救仍多為洗胃、灌腸,因為它易於吸收,同時又不是高效毒葯,(想一想那麼苦的東西沒人會把它當毒葯的)當出現症狀時就已經晚了。同樣急性酒精中毒也幾乎是沒救的,而對付比它們厲害的多的砷毒、蛇毒卻都有特效葯,真有意思,這就是辯證法吧。

最後是最常用的兩味中葯解毒葯。

甘草,中葯稱為葯王,能解各類葯物中毒,可惜現在為了挖它,破壞了大片草原,發菜、甘草,寧夏之寶,但為了挖他們,卻破壞了寧夏的環境。

⑤ 金庸武俠小說中毒葯名稱(不可與他人重復)

豹胎易筋丸
三屍腦神丹情花逍遙三笑散生死符金蠶蠱毒化屍粉十香軟骨散七星海棠三蟲三草毒五毒散

⑥ 武俠小說 下毒的精彩片段

你說的是不知不覺下毒呢,還是要用毒葯嚇唬人那種?給出出處,自己去找
金庸的:
天龍八部:星宿派丁春秋,這是靠毒葯起家
飛狐外傳:程靈素,不但手段高,人也聰明,毒手葯王的徒弟,石萬嗔,毒手葯王的師弟
射鵰英雄傳:歐陽鋒,不過歐陽鋒雖然蛇毒厲害,但從不偷偷摸摸的下毒。
笑傲江湖:三屍腦神丹算不算毒葯呢?五毒教主藍鳳凰也還可以
倚天屠龍記:十香軟筋散雖然厲害,但沒有什麼下毒的高手。
碧血劍:五毒教主何鐵手。

古龍的: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頭有極樂童子,也是下毒高手。不過一路也沒毒死李尋歡。
陸小鳳:熊姥姥的糖炒栗子……公孫大娘應該算一個

⑦ 武俠小說中的毒葯,要有中毒症狀

1.十香軟筋散:內力全消,解葯和毒葯長得一樣,毒葯如果服兩遍就翹辮子。(倚天屠龍記)
2.斷腸草:吃了腹中絞痛,心脈俱斷(神鵰俠侶)
3.情花:中毒輕時,12時辰不可動情,否則劇痛難當,重的時候,36時辰內翹辮子,(神鵰俠侶)
4.鶴頂紅:吃了直接翹辮子(飛狐外傳)
5.金蠶蠱毒:出現幻覺劇痛難當,之後翹辮子(倚天屠龍記)
6.冰魄神針:中毒處發黑,之後翹辮子(神鵰俠侶)
7.玉蜂針:發癢,失去戰鬥力(神鵰俠侶)
8.七心海棠:輕的眼瞎,重的翹辮子(飛狐外傳)
9.赤蠍粉:使人產生燒灼感(飛狐外傳)
10.碧蠶毒蠱:發綠,與鶴頂紅和孔雀膽同使無色,翹辮子(飛狐外傳)
11.三蜈五蟆煙:上吐下瀉(飛狐外傳)
12.彩雪蛛:渾身僵硬,內力全消,翹辮子(神鵰俠侶)
13.天下三毒:尼姑砒霜金線蛇,有膽無膽莫碰它。。。。。。(笑傲江湖)
以上是金庸小說里的毒葯,可能不全,謝謝

推薦幾本好的武俠小說要武俠小說要自己看過覺得好不要復制別人的

貌似 昆侖 滄海之後 真正火起來的武俠真的沒有了 如果你沒看過昆侖和滄海的話建議你看看

⑨ 求一本主角是用毒高手的武俠小說,不要YY,不要種馬

好像沒有用毒高手的武俠小說,大部分字數多的武俠小說主角練得都是一些像九陽九陰的內功或類似北冥吸功的,或刀法劍法拳法還有暗器的,但我沒聽說過有擁毒的,你要是找到了,告訴我一下。

⑩ 武俠小說中的毒葯都有哪些

彈指紅顏老,七步斷腸散,鶴頂紅,,,,,,,含笑半步顛

熱點內容
小燕子永琪的現代小說 發布:2025-05-13 18:16:47 瀏覽:51
斯巴達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13 18:15:22 瀏覽:347
免費網路小說全能戰王 發布:2025-05-13 18:09:27 瀏覽:935
玄幻小說以功法為名 發布:2025-05-13 18:03:34 瀏覽:457
2019年度十佳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13 17:54:15 瀏覽:346
後宮嬪妃穿越到現代當演員的小說 發布:2025-05-13 17:45:34 瀏覽:71
網路搞笑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13 17:06:17 瀏覽:317
玄幻陰陽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2 18:23:38 瀏覽:242
完結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2 17:36:47 瀏覽:954
阿漣容臨小說名字 發布:2025-05-12 17:19:34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