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好看的武俠小說昆侖
㈠ 請問《昆侖》這本書好看嗎和誅仙比呢
昆侖比誅仙好看
《昆侖》書評
昆侖》,浩浩湯湯百萬余字,可謂武俠大作。而其跌盪的情節,高潮迭起的故事脈絡也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讀者......
天 機
就象每一個武俠小說一樣,《昆侖》中也一樣有著那種藏龍卧虎,玄奇無比的隱逸之地。天機宮,便當之無愧。不論是宮內對算學的鑽研,還是由於宮內高手如雲,單說梁蕭這一身本事大多就起於天機宮。通古論今的算學,江湖首屈一指的大高手。再加上悠久的歷史,不與外界相系的神秘,宮主與當世高人不一般的關系,這些都極至將天機宮推向一個武林秘境的方向。但最後終被韃子所滅,不失為一大遺憾,也同時帶出了本書的民族色彩。
純 陽
還是和其他小說一樣,《昆侖》中也有一些引起江湖紛爭的東東,這是必然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有爭斗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我怎麼推出。」金庸先生借東方不敗之口所表的這句話,的確發人深省。相傳純陽鐵盒為純陽真人呂洞賓所制,據說盒內藏著能起死回生之方。也就是後來梁蕭修煉的內功--《紫府元宗》。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鳳歌竟以一種類似於魔方的形式讓它呈現在讀者面前,同時也映對了梁蕭為當世第一算家的不爭事實。
破 城
戰爭,民族仇恨,的確是升華武俠小說的一個良好素材。諸多大家屢試不爽。而大多數都是宋末對於蒙古的戰爭。《昆侖》中將殘酷的冷兵器時代的肉搏戰描寫的淋漓盡致。從攻城守城將士們不計其數的死傷,到破城後屠城的悲慘。這一幕幕均釘入梁蕭心中。的確也是矛盾的大發展。本書主人公由於是蒙漢混血,所以便有著不同的人生取向,成為眾多武俠書中所看成的反派,因為結識蒙古將士,入伍為將,誅殺宋人,確始終沒有完全由於仇恨脫離對於大宋故鄉的感情。這的確是作者的精妙之處。同時對於梁蕭心理變化的刻畫,對於兵法、陣法、五行、古算術、天文水利的闡述,無疑不表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底蘊和對於這部書所付出的心血。
龍 游
《昆侖》和其他武俠小說重疊的還有就是主人公梁蕭在江湖中的奇遇。從南宋到蒙古,從陸地到海上,從中土到西域;從毒羅剎駱銘綺的蚩尤林到密宗聖地大天王寺,從玄絕的天機宮到豪氣萬丈的精絕劍谷。梁蕭可以說是幾乎游遍古中國的大江南北。雖然游歷的過程不盡艱苦。但都從這種近似於漂泊的四處奔走中顯現出了他年紀輕輕便已是閱歷頗深的老江湖了,於是便又成功地造就了又一個大俠,又一個大家。
劫 波
從百丈坪父殞母散,到天機宮明歸劫持;從雷家堡雲殊廢功,到天圓地方洞韓凝紫逼供;從華山頂陰陽內力焚體,到蚩尤林身中五行奇毒;從蒙古大將,到眾矢之的;從漂泊汪洋與鯨為伍,到遊走西域唯劍做伴......梁蕭一生中的坎坷似是數不完的,幸好得江湖幾大高手青睞,又有花生為友,曉霜為妻。再加上自己生性的桀驁不馴,使他盡管命途多舛但最終卻能成就一翻事業,江湖聞名,天下顯達。也許英雄註定要保經磨礪吧,出眾的天賦帶給他的也許就是這些。在不斷的江湖禍患中磨去自己的鋒銳,最終心沉,成為一代梟雄。
天 罰
作為《昆侖》中最具威力的神兵,此劍當之無愧為天下第一,再加上有歐龍子這一代鑄劍大師以身祭劍,就算最後劍身生銹不再光彩照人,但依舊不能掩其鋒,奪其芒。劍身泛微微紫光,噬人如電,動若狡兔,靜如寒蟬。又將前任第一的青螭劍尖斬下,完成歐龍子生前遺願。配給梁蕭實屬眾望所歸。雖然開始梁蕭因為自己過往的一些所謂「惡事」而不肯接劍,偷偷逃離劍谷,漂泊西域。但最終風鈴完成爺爺遺志,將劍帶與梁蕭,救人心切,於是便成了此劍主人。這劍名或許真的別有心意,被此劍斬過的,不論是物或人最終都將塵緣往事放下,一切順其天意,平息如常。天罰,當真是代上天賜予梁蕭伸張正義的神兵。
又 及
放下書,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的確書中傾注了作者五年的心血與光華,一直認為書也是有靈性的。恰好《昆侖》就是這么一本。鳳歌著力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如同往昔的江湖和一個不同往昔的新英雄,新俠客--梁蕭。大義上叛國投敵,為天下蒼生所不容,而人格上卻是個通透乾脆,無可挑剔有請有義之人。和以往的大俠不同,梁蕭多的是一份靈性,一份灑脫,一份桀驁不馴,孰能雲此不若俠之大者。
㈡ 18本已完結傳統武俠小說,少年子弟江湖老,江湖夜雨十年燈
經典江湖,熱血沸騰:18部已完結的傳統武俠大作
在時光的長河中,傳統武俠小說猶如繁星,雖歷經歲月洗禮,但那份俠骨柔情、英雄氣概依舊璀璨奪目。以下是一份精心挑選的18部經典之作,讓少年子弟在江湖中老去,而江湖的夜雨與十年燈,依然照亮每一位讀者的心。
1. 《昆侖》 (鳳歌) - 梁蕭的傳奇,104.3萬字,一幅恢弘的江湖畫卷
2. 《滄海》 (鳳歌) - 西城東島的秘密,69.5萬字,主角的歷險旅程
3. 《靈飛經》 (鳳歌) - 音樂與武道的交融,123.2萬字,主角的風雲際會
4. 《英雄志》 (孫曉) - 歷史與英雄的交織,305.8萬字,展現英雄的壯志豪情
5. 《美女江山一鍋煮》 (劉建良) - 街頭混混的江湖成長,184.1萬字,獨特的人生視角
6. 《血獄江湖》 (天雨寒) - 血與復仇的交織,475.6萬字,深沉的江湖恩仇
7. 《雁飛殘月天》 (王晴川) - 南宋抗金烽火,147萬字,卓南雁的英勇傳奇
這些作品不僅描繪了刀光劍影的江湖世界,更融入了歷史的沉澱和人性的深度。小椴的《逍遙派》以秀才的奇妙之旅,展現修煉與江湖的沖突,《滄狼行》則講述殺手李滄行揭開的秘密,引人入勝。《杯雪》與《洛陽女兒行》、《長安古意》則以詩意和歷史為背景,講述著江湖與情感的交融。
書評:小椴的作品,如《大唐行鏢》陽剛豪邁,雖然套路豐富,卻讓人難以割捨;《長刀無痕》的熱血少年與梟雄傳奇,充滿青春活力;《沒落的刀客》則刻畫了中年刀客的滄桑與堅韌;而《江湖夜雨十年燈》則以文藝的筆觸,勾勒出別樣的江湖韻味。
每本小說都是作者對江湖的一次深情解讀,每一頁文字都承載著讀者對俠義與情感的共鳴。它們不僅是文字的盛宴,更是情感的寄託,為每個夜晚的閱讀者點亮一盞燈,照亮前行的路。
讓我們在這些傳統武俠的故事中,感受那份永不磨滅的江湖情懷,體驗那份江湖夜雨下的十年等待,感受那些紅袖添香、一笑傾城的溫柔瞬間。
㈢ 好看的歷史小說 武俠小說
《《《昆侖》》》!!!!絕對經典,作品簡介
《昆侖》,作者鳳歌,新時期新大陸崛起的武俠新寫手,風格以注重實際,情感基調滄桑,歷史背景宏大為特徵。可以說,鳳歌吸取了金庸,溫瑞安,梁羽生等眾多武俠高手的優點,同時寄託了新時代青少年內心深處的某種理想!
故事背景
《昆侖》以宋末元初為歷史背景,通過主人公梁蕭的傳奇經歷,給讀者展開了一幅氣勢磅礴的江湖畫卷。江湖,情仇,家國,浩浩盪盪百萬字,出場人物數百,通篇神采飛揚,是一部直追金庸實力的巨作。情節起伏跌宕,波瀾壯闊。其中《天機卷》中的天機宮之變、《破城卷》中的襄陽之戰等讀來均是盪氣回腸,堪與光明頂之戰等經典段落比肩。神完氣足,容量極大——天文地理、機關數術、排兵布陣,直叫人拍案叫絕。
他人評價
這是部用數學知識組織起來的武俠小說,引人入勝,情節跌宕起伏,一看就不可收拾,是一部直想一氣讀完的小說,讀後有無窮的想像空間,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也! 《昆侖》的出版是近年來武俠文學界一件標志性的大事,若干年後,當我們回顧二十一世紀大陸新武俠時,也許會將《昆侖》和一九五八年金庸《射鵰英雄傳》的出現相比。--韓雲波 鳳歌的《昆侖》是最受傳統武俠迷認可的武俠小說,它甚至已經被命名為「經典」。 ——《中華讀書報》 在2004、2005年的武俠長篇創作中,鳳歌的《昆侖》無疑是最讓人關注的一部。之所以關注,不僅因為它的長篇性,更因為它的系列性。
㈣ 《昆侖》(鳳歌)比起傳統的金庸武俠小說如何
昆侖就是一部傳統的武俠小說,在傳統上又有一些創新,它的風格相對而言比較接近金庸。因為是鳳歌的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所以文筆顯得有點生澀。。雖然在情節或者武功招式等等方面,和金庸的一些小說有點雷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金庸的早期作品,,我說的只是金庸的早期作品。。
㈤ 誰能對鳳歌的小說昆侖做一個評價,謝謝!
小說《昆侖》以宋末元初為歷史背景,通過描寫主人公梁蕭的成長經歷,從而表達了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部小說總的來講是近年來的優秀武俠作品,放眼武俠小說界,大多作品拘泥於對武的描寫,有些盡管讓讀者感到打鬥場面很精彩,武功出神入化,讓人心馳嚮往,但這些都是未能深刻地理解「武俠」的含義,武俠武俠,著重的並非是「武」字,而是「俠」字。何為「俠」?也許每個人有各自的看法,但是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告訴我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因此我認為《昆侖》在「武」與「俠」的認識上可比肩金庸先生的著作了。而其詮釋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真諦也猶勝先輩!在經典的武俠小說里主人公往往都是「絕對」的正義的化身,而《昆侖》的主人公梁蕭則是個亦正亦邪且過大於功的人物,他為一己私怨,助元伐宋,生靈塗炭,為江湖所唾棄。用書中梁蕭在母忘後對花曉霜所述「我是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也可佐證!鳳歌對人物這樣的設計恰恰彰顯了人類的本性,社會的本質,無論是流芳百世之輩還是遺臭萬年之徒不光自身要經歷異於常人的艱辛同時也會讓許多他身邊的人付出犧牲!這樣才更真實更生動!因此在人物設計方面這是該書的獨到之處。此外《昆侖》對梁蕭與柳鶯鶯和花曉霜的感情糾葛描寫的還是不錯的,尤其當柳鶯鶯忍痛割愛隻身遠赴西域時的描述讓眾多讀者黯然神傷。在此要著重說的鳳歌在書中援引許多傳統文化如對「歸藏劍」的解釋等等以及通過人物表述的參禪般的感悟更使得該書的文化底蘊上升了一個檔次,這是眾多武俠小說寫作者望塵莫及的!以上是《昆侖》非常出彩的特點。但是我讀書更願意找尋其中的美中不足。在此舉出幾例吧!首先我認為小說對主人公梁蕭的刻畫過於「神」,他天資聰穎,算術之能震鑠古今,而以弱冠之年就能領會武學經典且能另闢蹊徑,對抗當世群雄,又深諳兵道,戰無不勝,更甚能聞鯨魚之聲,令人乍舌!盡管梁蕭自幼父母雙亡,流浪江湖,歷經重重苦難,算得上命運坎坷,但他只在大義面前有過失之外(這種過失也是人類的天性使然),似乎就沒有什麼缺點了,這未免只是作者對其的美好願望了。雖然寫武俠小說要有豐富的想像力,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想文章生動應在不乏想像的基礎上更近於實!不過能做到這點也非朝夕之功啊!其次全書在眾多支線人物的描寫有些浪費筆墨,使人感到有些混亂,這難免使得讀者閱讀主要情節的情緒打了折扣。金庸先生在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時也會刪除許多不必要的人和事,相信鳳歌今後也會更加完善自己的作品!還有就是這部小說仿金的痕跡較重,相信讀過金著的人會有同感,不過金庸先生的作品既為經典當然是很難超越的,時代不同了文化背景不同了對作品要求也就不該過高了!鳳歌能仿如此可見其才!在物慾橫流的當代社會,人們與傳統文化之間也漸行漸遠了!而鳳歌的《昆侖》能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橫空出世,也算得上文壇的一支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