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武俠小說家作品點評
本人也很醉心與武俠小說曾經有一段時間廢寢忘食的,把眼睛都看壞了。
我只看正統武俠,從不涉獵網路玄幻,金庸先生寫的最好,每一部我都讀了四五遍和現在一版一版的電視劇根本是兩回事,他的文筆極好儒道佛均有涉及,這位老先生用精煉深厚的筆韻為我們描繪險惡的社會。
古龍的小說更像是西方偵探小說,懸念哲理和警句構成了他獨特的風格他企圖用他的小說來刻畫最復雜的人性。
處了他們的作品我最推崇卧龍生的,常常是一拿起書就心迷神醉不眠不休,早期他的很多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前幾年有一部《金劍鵰翎》羅海瓊主演我忍耐看了兩集憤恨不已,簡直糟蹋了那麼好的原著,現在我給你推薦幾本他的經典之作《降雪玄霜》這個曾經被改編成電視劇更名《雪花神劍》楊恭如主演,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懸念迭起俠骨柔腸很值得一看,此外還有《素手劫》《白馬霜衣》《飄花令》卧龍勝的小說不是每一部都能看,有些作品虎頭蛇尾虛設伏筆故事情節前後不能呼應,這或許就是他不能與金庸古龍梁羽生比肩的原因罷!
如果你看了覺得好很希望你能和我討論一下心得,我周圍都沒有喜歡看武俠的朋友,心裡憋得很難過。
2. 對金庸小說中歷史背景以及人物的評價~~~~快啊
金庸和梁羽生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尤其是中國的古典詩詞。可能跟大多數讀者的感覺不同,我甚至覺得梁羽生的詩詞工夫更擅一籌,而金庸的涉及面要寬很多,對歷史文化古籍的研究有獨到之處,這使得他施展騰挪大法時得心應手,能夠隨手拿來為文增色。
男女情事的描寫在每部作品中都是塑造人物的關鍵之處,兩個人的筆下這類事情都比較干凈,很少有做作肉麻無病呻吟之處。歐陽克如此一個尋花問柳之輩,對黃蓉的感情也是很真。比較而言,梁羽生作品這方面的表現稍差一些,不像金庸筆下男女主人公你來我往,從情愫潛生至柳暗花明,一步一步走來般引人入勝。在我看來,金庸是寫男女情事的大專家,他對男女心理的刻畫令人叫絕,因此也真不明白為什麼瓊瑤有那麼多的讀者。
對於朋友之義,我感覺兩個人並非沒有著墨,但鮮有古龍筆下的李尋歡阿飛這種朋友之情。天龍中倒是有三個男主人公,可很難說他們之間的情義到了李阿的程度。倒是江南七怪之間的義氣讓人感嘆。
所有的作家都各有所長,對他們的要求就如同郭靖在桃花島聽黃歐蕭箏之戰時所想:明明一方再高一點便可講對方擊敗,可為什麼做不到呢?郭靖後來相通了,想必你我大家也想得通。
來個排名吧(這下爭論大了,千萬別跟我打嘴仗…)
金庸作品: 射鵰,笑傲,鹿鼎,飛狐…
金庸人物男性:郭靖,令狐沖,喬峰… … … … 小寶
金庸人物女性:程靈素,黃蓉,郭襄
梁羽生作品: 雲海,萍蹤,七劍…
梁羽生人物男性:金世遺,張丹楓
梁羽生人物女性:呂四娘,李沁梅
不得不進入人物世界。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對武俠小說來講我感覺還是應該圍繞人物展開,其他的三個方面不應沖淡此中心。基於上文談到的大背景,個人情義與國家民族大義的沖突使他們筆下一個個形象飽滿鮮明。
郭靖,喬峰應是其中典型。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雖然自小愚笨,但大是大非從不含糊,嘔心瀝血保家衛國。喬峰身上的血性更是不用花費任何筆墨。梁作中的張丹楓最有資格劃在民族大俠的行列,其身世其言行讓我總是想到劉松仁主演的萍蹤俠影,讓我想到啼血的杜鵑(很奇怪,我也不知為何)。呂四娘的色彩相對於他們三位要差一些,但作為俠女來講很不容易了,愛恨情仇和比較寬廣的視野胸懷俱存(幾位女大俠不要說我重男輕女啊,呵呵)。
令狐沖是我在這些作品中除郭靖外最欣賞的形象,他有誠義情義,但不墨守成規(除了師門的事情之外),盡管不時裝作幾分灑松,但內心纖細脆弱的他活得卻是很累。金世遺張無忌的人性和遭遇頗讓人感慨,他們作為歷史的角色並不很關鍵,張無忌雖掛著明教首領的頭銜,但感覺明教的扯入本身就很有幾分牽強。楊過我不想評論,盡管我們是本家,但很不以他為然。而那個小寶呢?<<小寶與康熙>>中張衛健的扮相讓我感覺很到位(至少比陳小春的印象深,不過梁朝偉和周星弛的小寶我沒看過),很痞的一個有情有義有愛有恨辦事伶俐果斷的自私的俠義人物,簡直復雜到了極點。且不論我是否欣賞他,金庸的筆下能出這么個形象就讓我佩服的很。
事實上,金庸的每一部作品都至少給讀者留下性格很鮮明的一個人物,相對來講,梁羽生可能太拘泥於歷史的沖突,沒有給人性太多發揮,使得他的那麼多人物中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鳳毛麟角。七劍下天山能說是圍繞凌未風來寫的么?而孟華兄弟真如同小說名字那樣,給我們的印象如流星一般。只有張丹楓,金世遺,呂四娘,馮琳,厲勝男等寥寥幾人。
雲海玉弓緣被許多讀者推為梁羽生的精品,心有戚戚焉,其中厲勝男的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讓我感覺美中不足的是很少給她直接描寫,多以別人的印象來襯托。性格如此復雜的一位女人,刻畫手法頗類似趙敏殷素素任盈盈出現的前期。作為小說的女主人公,她們是不是需要站在主體的地位,由作者來描繪而不是總由他人來反襯呢?而金世遺,有時候我把他跟令狐沖聯在一起,覺得這兩個人都有些可憐,但令狐沖還是稍顯幸運寫。金世遺,梁羽生給的名字註定了他凄苦曲折一生。
說說武功吧。梁羽生筆下武功頂呱呱的正派角色分布不廣,玄機老人一支和天山一支,占據了武林的半壁江山。金世遺中年之後也指點了不少人物,成就了不少人才。總的印象是,金庸對道家頗幾分推崇,鍾南山和武當山為罪的次數較多,而少林武功的博大精深根深蒂固(以覺遠和掃地老僧可見)。張無忌郭靖楊過等等的武功跟僧和道的武學修養有著扯不清的關系。五嶽中華山派也不乏響當當的角色,令狐沖和袁承志是其中代表。對於西南邊陲的段氏,千萬不可忽視。
天山一支被梁羽生大大贊嘆,並歸入武林正宗甚至領袖的行列,跟金庸小說中南武當北少林兼五嶽的武林歸宗頗不相同。我感覺金庸相對來說更「正統」一些,至少從武功最高者的歸屬上接近於此。並不是說天山派就不值得推崇,事實上正是梁的作品讓我對天山非常嚮往。只是跟我的最初印象不同,要知道武當少林的名聲流傳了多少年啊!各種武功中讓我最皺眉頭的是梁羽生筆下一遍又一遍的「天魔解體大法」,唉,真是一種救命(抑或催命?)武功。
從另一方面來講,梁羽生的「正統」體現在很少讓主人公通過吃草喝葯長功力。找到什麼邪氣的武功密籍很普遍,但細細數來,梁的筆下還真少見吃蛤蟆飲蛇血的蛇例。金庸筆下的邪性的事情很多,尤以天龍八部為甚。除了其中的幾個人物外,我對這部作品評價很一般(原因自然還有金庸杜撰的幾個背景頗讓我感到莫名其妙,尤其是雁門關外中原武林跟喬峰一家子的恩怨)。
前幾天忽然有了興致,草草翻了翻梁羽生的天山系列和張丹楓系列,把金庸的射鵰也溫習了一次。突然發現兩人作品中居然有一些人名(自然並非很重要的人物)很相近,甚至相同(當然並非僅指射鵰)。在此我想並沒必要班門弄斧地點出,比我痴比我細的武俠迷武俠通想必早已看到。
這點發現自然無關痛癢,倒是他們作品的其他部分頗令我著迷。並不敢針對兩人的高下做比較,那隻會引來無休止的爭論。僅僅就作品談作品,與各位回顧。
就歷史和事件背景來說,兩人的作品大多關注在宋元明清,是典型的民族矛盾錯綜復雜時期。宋與遼金蒙的戰火;漢人間爭奪江山的明初明末;明與清之間數不清的恩恩怨怨。跟陳青雲卧龍生之流不同,金梁的作品都架構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對漢族的讀者更有吸引力。很奇怪梁羽生對張士誠及其相關事宜的推重,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在其中。
小說主角展現自我的場所分析起來也有幾分意思。梁羽生對遙遠的天邊很感興趣,有冰山,西域,海島,草原,自然還有少數民族的生活。金庸的小說自然也少不了天涯海角,事實上武俠身上千奇百怪事情的發生怎能少得了名山大川沙漠荒灘呢!為體現人物內心的爾虞我詐和身手的飛檐走壁,皇宮大院也是必備的演出場所。
但總體來看,金庸小說的主體最終還是回到中原大地來打江山,而梁羽生小說中的人物相當大比例經常在天之涯海之角練功比武殺敵。
對金庸《射鵰英雄傳》郭靖的人物評價
我看過金庸的很多小說,對《射鵰英雄傳》有著獨特的好感,也許是因為金庸這篇小說的人物塑造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尤其是郭靖。
郭靖是個大俠,他不會象韋小寶一般玩世,不會象張無忌最終歸隱,他的一生都為民謀利,為國出力,他性格梗直不屈,待人寬容友善,為國忠肝義膽,他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象他的小紅馬一樣賓士在事業的邊疆,青年就領蒙古軍爭城掠地,平定西域,吞並金國。是成吉思汗的虎將。南歸後,武藝得到老一輩的極力推崇,隱隱有新一代武學大師風范。再加上對國事的關心,很快成為武林中的新一代領袖。蒙古軍南征,他率武林人士艱守近十年,直到城破身亡。英雄一生,可歌可泣,他是金庸人物俠之大者。
對武功,郭靖的成就也不錯,華山論劍接黃葯師300招不敗,以後更是不斷修為,爐火純青。可惜他的悟性極低,成為武學大師簡直是奇跡,多虧碰上N個明師的指導,再加個人的超人勤奮!但是,他只會停滯在前人所到的地步,他天資魯鈍,沒有創新,不可能闖出什麼郭家拳或郭家劍來。
可交際是郭靖的一大弱點。當我看到郭靖當著黃容的面跑出門追穆念慈時,都被他嚇出了一身汗。穆念慈怎能比得上黃容?(個人認為啊)就算比得上黃容也不能當著黃容的面追出去啊!
當楊過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耍的他團團轉,除了兵法武功,他對人情世故知之甚少。要不是精明的黃蓉,他很多時候都要尷尬死。家有賢妻,真是他的福分啊。
金庸要告訴我們些什麼?笨鳥先飛,好!事故圓滑,不一定就不好!
3. 司馬翎的外界評價
小說兼有「北派五大家」之長處而以還珠樓主之奇幻玄妙心法為依歸。一九五八年出版處女作〖關洛風雲錄〗及〖劍神傳〗、〖八表雄風〗三部曲,文筆清新跳脫,間有現代意味;刻畫江湖人物各盡其致,尤其善於運用推理手法鋪陳故事情節。卒以一書成名,時年不過二十五歲而已。
比較起來,司馬翎的三十多部作品水準都很平均(可能是全部港台名家中唯一者)。 不論是前期的〖關洛風雲錄〗、〖劍氣千幻錄〗、〖劍膽琴魂記〗、〖帝疆爭雄記〗、〖聖劍飛霜〗、〖纖手馭龍〗等長篇,及〖鶴高飛〗、〖金縷衣〗、〖斷腸鏢〗、〖白骨令〗等中篇,或是後期的〖飲馬黃河〗、〖劍海鷹揚〗、〖紅粉干戈〗、〖焚香論劍篇〗及〖丹鳳針〗、〖武道〗、〖胭脂劫〗等書,部部可觀,不落俗套,各具創意,殊少雷同;即或偶有失墜,亦瑕不掩瑜。(按:司馬翎創作全盛期起自一九五八年,止與一九七一年,中以一九六五年為前、後期之分界。唯晚期以「天心月」筆名所撰 〖強人〗諸書,則每況愈下矣)。
概況而言,司馬翎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特別是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而其早年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殆已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而猶有過之。同輩名家受其影響、啟迪者頗多,如古龍、上官、易容、蕭逸等皆是,可概其餘。可惜他的《浩盪江湖》及輟筆多年復出後所撰最後一部作品《飛羽天關》二書,均因故未能續完,誠屬憾事。 在台灣早期的武俠小說家中,我唯一「迷」過的只有司馬翎,他算得上是個天才型作家。記得當年為了先睹為快,我幾乎每天都待在真善美出版社門口,等著看司馬翎的新書。後來一集追一集地等煩了,一時技癢才學著寫武俠小說。
——古 龍
我最欣賞的武俠作家唯有金庸與司馬翎,尤其是司馬翎,我覺得他是台灣武俠界的第一把交椅,他的作品非常有內涵,而且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大膽直接,非常真誠、毫無虛假,卓見哲理、俯拾即是……創造出一個能夠自圓其說、有血有肉的武俠天地!……我在武學方面所重視的精神與氣勢,是受了司馬翎的影響。
——黃 易
我生平最開心的享受就是捧一本好看的武俠小說來欣賞一番。現今我坐飛機長途旅行,無可奈何,手提包中仍常帶白羽、還珠、古龍、司馬翎的武俠舊作。
——金 庸
吳先生(司馬翎)的文字清新流暢,略帶新文藝之風,一反過去講故事的老套。武俠小說之中所謂「新派」,吳先生有首先創造之功;譽之為「新派領袖」,實當之無愧。
——台灣真善美出版社創辦人(始於1950年) 宋今人
(司馬翎)並不是在梁羽生、金庸的早期作品影響下從事創作,而是在舊派武俠小說的熏陶下走入這一領域的。換言之,他終於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傑出作家之一,完全是自己探討的結果,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他)對於人性的復雜性的描繪,不但為舊派武俠小說所無,而且也是在梁羽生和金庸的早期作品中所未見的。
——復旦大學傑出教授、中國文學史專家、武俠小說研究學者章培恆
把鬥智提升到與武功並駕齊驅的地位甚至更高一籌,是司馬翎對「武學」的最大貢獻。司馬翎通過層出不窮的奇遇和美不勝收的鬥智,展現了人性的精妙深微,謳歌了人類的無窮智慧,為中國的武俠小說開創了獨樹一幟的一大宗派。在今天21世紀大陸新武俠崛起之際,本人鄭重指出:司馬氏劍法是值得新一代作家認真繼承並發揚光大的。
——著名學者、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孔慶東
可以用很多詞語概括司馬翎小說創作的特點,例如新派、現代化、智慧風貌、學識淵博等等。但司馬翎最根本的特點,應該是對人性的深切了解和熱衷呈現。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武俠研究學者 陳 墨
司馬翎小說的男主角通常都品貌端正,有很強的道德感,但同時又不是笨人,是在很多次的道德淬煉之中,使得自己在原本具有的正義感的基礎上,更顯出俠義精神來。他們與敵較量時都靠氣勢取勝,這種氣勢來源於浩然之氣、正大剛直之氣,所謂「至大至剛,集義所生,沛然莫之能御」。
——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台灣「中華武俠文學學會」創會會長龔鵬程
「智慧型」的女俠,是司馬翎最鍾愛、最樂於刻畫的,因此出現的頻率也最高。同時,司馬翎所賦予女性的「自主性」,實際上無異暗示了「女權」的未來的合理發展。
——台灣師范大學國文系教授、台灣「中華武俠文學學會」會長 林保淳
司馬翎以修習密宗的經驗及融合道家「太上感應」之說再創造出了「心靈修練」、「氣機感應」、「以意克敵」及「執簡馭繁」等等精神力量,對手正在「思考」施展何種招式,都能先一步出手封住其意圖,並蹈瑕抵隙,攻其必救。這種寫法在《劍海鷹揚》中更蔚為大觀。
——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
客觀分析司馬翎作品,約略有五大奇處與眾不同:
一、他是台灣最早的「新派武俠」先驅者之一,兼有「舊派武俠」之長。
二、他的小說最具「綜藝」特色,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各種雜學,靡不畢具,且兼容並包。
三、他的小說最擅長結合玄學與武學原理,多發人所未發,獨具創見。
四、他的小說人物最講究身份、氣度、門派、來歷,而層次井然,合情合理。
五、他的小說故事最注重推理,而寫「攻心為上」的正邪鬥智,更有波譎雲詭之妙。
——葉洪生
如果論博學,司馬翎和金庸是不相上下的,而且司馬翎的文筆也是一流的。他的鬥智和氣勢開創了一條新路、開啟了一個未知的武俠領域,後來的古龍和黃易都是在「氣勢」和「鬥智」上做文章。他當之無愧是一代宗師。只有對武俠真正感興趣的人,對武俠真正有見識的人,才可能真正明白司馬翎的價值所在。他可以作為武俠寫作者學習時必學的典範。
——《昆侖》《滄海》作者、大陸新武俠領軍人物 鳳 歌
台灣有個司馬翎,也在武俠小說里加了「玄幻」成份,而且寫俠寫情都遠勝黃易。不過他的「玄幻」比較土,限於風水之類。
俺剛到美國時,因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司馬翎的《飛羽天關》。一讀之下,驚為天人。以後見到印有他名頭的書,一定要搞來翻翻,但每次都感到與《飛羽天關》的作者不是同一人。次數多了,俺都開始懷疑,是不是那些庸俗不堪的東西倒是真的司馬翎寫的,反是《飛羽天關》背後另有高人捉刀?
台灣的出版社,最下流的就是這一條。讀者常常是沖著作者去的,他們就專出冒牌作者的書。
《飛羽天關》寫能掐會算的李仙子與流里流氣的小關的感情經歷。小關本是個韋小寶式的小混混,但是每當事關李仙子的聲譽、健康或性命,他的英雄氣概就上來了。本來這也正常,共產黨員在階級斗爭的大風大浪里鍛煉成長,正常男人在女人的香風迷浪里拍馬屁成長,應該如此。但是中國的男作家有幾個會這么寫?
所以後來讀到《鹿鼎記》,俺的第一個疑問就是:金庸偷師司馬翎? 《蒙塵的明珠──司馬翎的武俠小說》
號稱「台灣武俠小說四大家」的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古龍的成就最為可觀,其中司馬翎(1933~1989)的地位更屬重要,因為他的創作時期跨越兩期,風格三變,頗足以視為一個縱觀武俠小說發展歷史的縮影。
從他的創作歷程而論,以司馬翎為名的一段時日,是成果最輝煌、收獲最豐碩的黃金時期。早期名家,如卧龍生、古龍皆對他贊不絕口,宋今人稱許其為「新派領袖」、張系國贊譽之為「作家中的作家」,葉洪生則認為其生前名氣雖遜於二龍(卧龍生及古龍),「實則卻居於『承先啟後』的樞紐地位,影響甚大」,在老一輩讀者群中,司馬翎往往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以他部部扎實、精采不凡的作品質量而言,理應能讓他的名聲永持不墜才對;然而,除了老讀者之外,他受重視的程度,卻遠遠遜於聞名遐邇的金庸、古龍、梁羽生諸「大師」,除了葉洪生先生對他「情有獨鍾」之外,幾乎沒有人願意為他推介;從受歡迎、流傳的層面而言,似乎亦不及卧龍生、諸葛青雲、東方玉、柳殘陽等擁有廣大的新舊讀者,在武俠小說出租店中,他總是委委屈屈地蜷伏在偏僻的角落。窺其原因,可能有兩點,其一是司馬翎過早中輟寫作生涯,1971年以後,他歸返香港經商,在此時期,由於武俠小說出版界的混亂情勢(主要是著作權法問題),「司馬翎」之名,幾乎成為一切冒名偽作的代名詞,非但如《艷影俠蹤》、《神劍侶》等猥濫諸作,假其名以問世,就是金庸的作品,在出版商運作之下,也大量以「司馬翎」的招牌,偽版印出,如《一劍光寒四十州》、《獨孤九劍》(即笑傲江湖)、《神武門》、《小白龍》(即《鹿鼎記》)等,造成了讀者「司馬翎就是金庸」的錯誤印象,在金庸挾媒體的雄厚力量席捲了台灣武俠小說界之後,司馬翎的光芒,被掩蓋殆盡,雖然晚期欲有所作為,已是時不我予了。其次,司馬翎成名期間,台灣學術界仍然視武俠小說為旁門小道,所有的武俠作品,包括金庸在內,都不能登大雅之堂,自然沒有任何人願為他張目、推介了;而1980年以後,由於金庸旋風的影響,盡管相關的武俠論述,得以大量正式披露,卻在「商品化」的傳銷策略主導下,集矢於金庸一人,論者幾乎「無暇」顧及其他的作家,司馬翎還是無法引人注意。1985年以後,大陸興起一股「武俠小說熱」,學界亦順風駛船,展開以武俠小說為主的通俗小說研究工作。大陸的研究、論述,層面較廣,眼界較雜,在芸芸武俠作家中,司馬翎倒算是一顆較引人矚目的新星,陳墨《新武俠二十家》,即以他為「台灣小說四大家」之一。但是,由於大陸出版界魚目混珠、張冠李戴的情形,較諸台灣更形混亂,司馬翎的作品中,夾雜著許多偽作,大陸學者眼目迷濛,有如「盲俠」,「聽音辨位」之能既少,自然只是迎風亂舞、向壁虛說了。以陳墨為例,在《司馬翎作品論》中所分析的三部作品,《河嶽點將錄》、《黑白旗》分別為易容、紅豆公主所作,唯一的司馬翎作品《金浮圖》,也是他較「媚俗」的一部,這卻導致他評論司馬翎為「二流作家」的定位。
事實上,以他的小說藝術造詣而言,在金庸的流麗高華、古龍的詭奇懸疑、梁羽生的典雅平正之外,他能以朴實厚重的風格,獨樹一幟,在武俠作家中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平心而論,司馬翎的際遇與他的武俠作品成就,是有一段相當大的落差的,他宛如一顆蒙塵的明珠,未琢磨的璞玉,亟待有識者的發掘,重新為他作定位。
4. 金庸、古龍、梁羽生,你認為最優秀的是哪位的作品
個人認為金庸的作品是這三個人中最好的。金庸,古龍,梁羽生,可謂是近代文壇三座不容忽視的“泰山北斗”。可以說,任何一個對武俠感興趣的朋友,必然聽說過這三大宗師的鼎鼎大名;也必然或多或少的讀過他們三人的作品。從上世紀四十年代,白鶴拳陳可夫與太極拳吳宗儀的那場比賽開始,“武俠小說”這一文學形式,就被梁羽生,金庸等人賦予了嶄新的生命力。“金古梁”三大宗師,他們誰才是武俠小說領域真正的“NO.1”呢?
而金庸,無疑是這三人中,最傑出的一位武俠宗師。金庸本人儒釋道三教皆通,對傳統文學的掌握雖然略遜梁羽生,但也堪稱出色;他出身於亂世,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明顯優於梁羽生。可以說,他綜合了古龍,梁羽生兩人之長處,是新派武俠毋庸置疑的“巔峰”。
5. 大家推薦幾個文筆好的武俠小說作家
朋友,我強烈推薦梁羽生的作品。
七劍下天山
江湖三女俠
冰魄寒光劍
飛鳳潛龍
還劍奇情錄
萍蹤俠影錄
散花女俠
聯劍風雲錄
瀚海雄風
廣陵劍
塞外奇俠傳
白發魔女傳
女帝奇英傳
冰川天女傳
雲海玉弓緣
冰河洗劍錄
俠骨丹心
游劍江湖
牧野流星
彈指驚雷
絕塞傳烽錄
劍網塵絲
龍虎鬥京華
草莽龍蛇傳
推薦原因:他的作品非常符合你的要求,文筆非常好,作品運用典故,歷史事件,都是比較詳細,我感覺最好的就是其中運用了大量的詩詞,特別好,看他的書可以學到大量古代詩詞的運用。反正是比較好,你看了就知道了。
我最喜歡的是《廣陵劍》,不血腥,景色漂亮!建議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