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有劍的名字
㈠ 武俠小說中的武器、暗器等等的所有名稱
1. 玄鐵劍
2. 倚天劍
3. 屠龍刀
4. 打狗棒
5. 血刀
6. 君子劍
7. 淑女劍
8. 碧水劍
9. 黑白雙劍
10. 聖火令
11. 珊瑚金拐杖
12. 金蛇劍
13. 闖王軍刀
14. 冷月寶刀
15. 鴛鴦刀
16. 綉花針
17. 楊家鐵槍
18. 蛇杖
19. 金輪
20. 鱷尾剪
21. 銀鉤鐵劃
22. 綢帶
23. 玉蕭
24. 綠波香露刀
25. 白虹劍
26. 周公劍
27. 真武劍
28. 小龍女的銀絲手套
29. 虎頭金刀
30. 龍泉劍
31. 工布劍
32. 紫微軟劍
33. 勝邪劍
34. 純鈞劍
35. 湛盧劍
36. 魚腸劍
37. 巨闕劍
38. 泰阿劍
39. 龍淵劍
40. 干將劍
41. 莫邪劍
42. 玄鐵匕首
43. 墨劍
44. 龍頭拐杖
45. 黃金棍
46. 哭喪棒
47. 吳鉤劍
48. 七星絕命劍
49. 七巧童子製成的七星透骨針
50. 七修真人鎮山之寶,七修劍
51. 大西國王張獻忠使用的殺人利器,七殺刀
52. 奇門兵器,七煞天羅
53.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魔劍
54. 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十八般武藝
55. 江湖上罕見的金龍鞭,九現神龍鬼見愁
56. 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刀
57. 鐵拐醫聖賽華佗的遺物,三絕拐
58. 江湖暗器,工尺鏢
59. 東海龍王司空闊所用兵器,萬字奪
60.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飛劍
61. 四川唐門的奇毒暗器,天魔雨
62. 陰山派始祖謝五殃採取陰山絕壑寒鐵,煉制而成的暗器,五殃針
63. 江湖下五門中最的兵器,五毒霹靂雷霆珠
64. 奇形兵刃,太乙神鉤
65. 太湖三煞胡雲天、胡雲地、胡雲人三兄弟的成名兵刃,太陰魔鈴
66. 一種軟中有硬的奇形兵器,雙龍銀絲虯龍棒
67. 孔雀翎系孔雀山莊主人耗盡心血打造而成
68. 古龍書中記載此暗器系南湖雙劍子周世明製造,暴雨梨花針
69. 百曉生兵器譜排名第三,小李飛刀
70. 金庸的小說里對暗器描寫的不多,生死符
71. 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中無情的轎子
72. 四川唐門弟子武功平平,卻憑著暗器和毒葯縱橫江湖數百年,唐門的暗器
73. 霹靂堂的火器
74. 毒霧金針火焰彈
75. 十香軟筋散
76. 三笑逍遙散
77. 三屍蟲腦丸
78. 暴胎易筋丸
79. 悲酥清風
80. 七星海棠
81. 七蟲七花膏
82. 鶴頂紅
83. 孔雀膽
84. 五毒失心散
85. 斷筋腐骨丸
86. 百花腹蛇膏
87. 豹胎易筋丸
㈡ 古龍武俠小說裡面的名劍、名刀或者其他有名的兵器!!!
絕代雙驕-碧血照丹青
一把黑綠色的短劍,劍長一尺七寸,驟看似乎沒有什麼光澤,但若多看兩眼,便會覺得劍氣森森,逼人眉睫,連眼睛都難睜開。
「碧血照丹青」是一把上古神劍。據說自古以來,所有神兵利器在冶造時,都要以活人的血來祭劍之後,才能鑄成,還有些人竟不惜以身殉劍,因此自干將莫邪始,每一柄寶劍的歷史,必定有一段凄惻動人的故事。尋常的寶劍,只需一人鮮血祭之便可鑄成,但這柄「碧血照丹青」,鑄劍師的妻子兒女徒弟幾個都相繼以身殉劍,卻都沒用,鑄劍師悲憤之下,自己也挺身躍入爐中,隨後爐火竟立刻轉青,又燃燒了兩日後,一個過路的道人將劍鑄成。先前那鑄劍師在躍入爐中時,曾賭了個惡咒,說此劍若能出爐,以後見到此劍的人,必將死於此劍之下,果然,在「碧血照丹青」出爐的一剎間,天地俱為之變色,一聲霹靂震倒,竟恰巧跌到這把劍上,於是就作了這柄劍出世後的第一個犧牲品。
「碧血照丹青」的所有者、移花宮邀月宮主視之逾拱璧,後來卻在魏無牙的老鼠洞把這柄神兵交給了徒弟花無缺,以便讓他殺死他自己的孿生兄弟江小魚,造成一幕人間悲劇。在江小魚的精心籌劃下,邀月宮主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
英雄無淚-淚痕劍
一代傑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
七種武器-靈蛇劍-靈空劍
靈蛇劍,其形又細又長,能藏於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彷彿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
靈空劍,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一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余鐵煉成一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一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於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
多情劍客無情劍-奪情劍
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痴,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
吸血蛾-七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
那一劍的風情-怒劍
傳說中的名劍。當年邵空子鑄罷離別鉤和溫柔刀後,將殘鐵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壯那一役的烈士熱血,鑄成了怒劍。怒劍初成,劍身上的光紋亂如蠶絲,劍尖上光紋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蒼穹雷聲怒吼,春雨提前半月來臨,故怒劍又名春怒。邵空子見狀,認為此劍帶有戾氣,是不祥之物,於是以身相殉,劍亦不知所終。後來,一位神秘老人指點楊錚,在自己的心時在發現了怒劍,最終以赤手空拳戰勝了執有溫柔刀和離別鉤的狄青麟。
湘妃劍-琥珀神劍
海內第一奇人屠龍仙子所制的奇異兵器,臉身赤紅,並發出紅色劍芒,由於劍鞘中襯有一層貓皮,與琥珀磨擦而生電,再以內力將「電」保留在劍身上不使發散,與人交戰時對手勢必觸電,無法把持自身的兵器,從而克敵制勝。此劍屠龍仙子傳給愛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無意間以竹劍對陣,電力受阻,遂擊敗毛文琪。查琥珀為非金屬物質,磨擦雖可生電,但性極脆無法單獨制劍,亦未聞能將之與鋼鐵合金。
㈢ 以前看一部武俠小說,好像叫《追風劍》,主角叫徐增,裡面有雌雄兩把追風劍,很好看的,文筆像說書的,誰
我家有這部書,裡面有很多反派人物後來都去鏢局了,有青青道長、獨腳僧的二弟錢光。丫凡的身世很慘,是黃雲救的他,他學藝以後把自己的父親殺了,後來跟著一個大師去學藝了,那個大師的徒弟跟著鏢局了。裡面還有很多感情的東西。這部書我看了好幾遍,非常好看。
㈣ 武俠或者古代傳說的武器名稱
、項羽:霸王槍在《西漢演義》故事中天下無敵,也是以後各代槍法的鼻祖。由於是最早的槍,傳到後來一定有遺漏或者有後人補充完善的地方,因此不好說霸王槍是否強於後人的槍法。感覺霸王槍屬於力量型,需要項羽這般力大無窮的人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也就是說不要說戳刺,即使用槍桿掃也能死一大片。
2、趙雲:趙雲的槍在《三國》評話中被稱為「百鳥朝凰槍」,其變化復雜,虛實並濟,屬於技巧型。趙雲之所以成為三國故事中的常勝將軍,很大程度上仰仗於高超的槍法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沒有真本事哪來一身的膽量?趙雲的槍可以擊敗張綉、張頜、張任這三條名槍,可見其非凡的功力。凡是聽過評話三國的,無不對趙雲的「七探蛇盤槍」這一自創的絕招印象深刻!趙雲的槍綜合了以上兩種槍法,可謂三國中的第一槍。
3、馬超:馬家的槍在《三國》中僅次於趙雲。說次於只是因為兩人沒有交手的記錄,而馬超的戰績也不如趙雲那麼顯著。但是僅憑他能和張飛的矛大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就可看出其槍法的高超。馬家槍也屬於力量型,適合與許楮、張飛這類的悍將交手。
4、張綉、張任:在評話《三國》中,二張的槍和趙雲的槍是出於同一師門,只是各有應敵變化的不同而已。張綉是大師兄,號稱「槍王」,在長坂坡與趙雲大戰三百合,卻死於趙雲的蛇盤槍下;張任的槍法不及大師兄和小師弟,但是張任更有機智,竟然可以射殺龐統,不過在武力上敵不過張飛和趙雲。
5、孫策:孫策的槍有點類似於霸王槍,也屬於力量型。不過孫策沒有與三國中其他名槍交手的記錄,因此是否徒有虛名尚不得知。
6、姜維:姜維的槍在《三國》中沒有出處,最顯赫的戰役是在天水關與老趙雲大戰百合不分勝負。趙雲是年老力衰,還是起了憐惜之意,不得而知。
7、伍雲召:伍家槍成名於《隋唐演義》的南陽關,是隋唐里的第一槍,無人可敵。可惜伍雲召死於一匹畜生的尾巴下,死得有些不明不白。感覺《說唐》里「羅成奪魁」這一回死掉的英雄太多了,如果伍雲召不死,羅成哪能奪魁?我一直把伍雲召看作是與三國中趙雲似的人物。
8、羅成:《隋唐》故事中流芳百世的名槍。羅家槍屬於技巧型,最大特點是能敗中取勝--「回馬槍」開創了槍法中嶄新的一面,可與關羽的拖刀計媲美。正因為這點,使得羅成幾乎成為了象趙雲一樣的常勝將軍。最終羅成被蘇定方設計害死,其時隋唐故事也近尾聲,可見其在小說中的生命還是挺長的。
9、羅松羅永年:只在單田芳《隋唐》評書中出現的人物,使用雙槍,其槍法更勝於羅成。如果讓他與伍雲召交手,不知誰勝誰負?
10、丁延平:雙槍將,羅成的義父。單田芳《隋唐》評書中出現的人物。
11、薛剛:不知薛剛怎麼會改練了槍,薛仁貴應該是練戟的才對。薛家槍在武則天時代是第一名槍,可惜他的兒子薛葵改練了錘,使得薛家槍後繼無人。
12、高思繼:《趙匡胤演義》中最著名的高家槍。「白馬銀槍」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高懷亮亦成為了北宋開國的英雄。只是傳到後來,高家槍不如楊家槍了,高懷亮也改練了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了高家槍,並把高家槍改成了呼家槍傳了下去。
13、楊袞:「火山王」楊袞的槍也是五代十國的名槍,其名頭甚至比高家槍更響亮。他原是唐末潼關名將金刀楊會之子,自幼隨父學刀,後又向神槍手夏書棋學槍,向飛錘將金良祖學錘,練會全身武藝,名震中原。他曾與劉知遠、高行周結拜為兄弟。不過楊袞精通各種兵器,他的七個兒子有的學槍,有的學刀,學多了也就雜了。結果楊繼業擅長的是刀,倒是他的孫子楊延昭、楊延嗣將楊家槍發揚了光大。楊家槍不愧為北宋第一名槍。
14、王彥章:五代十國時期大梁的鐵槍將,在殘唐演義及評書中是一位武力更甚於高思繼的名槍。曾日不移影,連敗唐將一十三員。《舊五代史》卷21《王彥章傳》說,他『常持鐵槍,沖堅陷陣『,當時人把他稱為『王鐵槍『。王彥章驍勇善斗,每戰必勝,然而最後還是敗在槍法似更高一籌的夏魯奇(即夏書棋)槍下。但,宋以後的話本雜劇里,『王鐵槍『是五代故事裡最重要的人物,『鐵槍『的名號也隨之傳揚天下,後來不斷有人以『鐵槍『作為名號,應該與王彥章的影響有關。五代另一個慣使鐵槍的將軍,是後梁的王敬蕘。
15、呼延瓚:老呼家的槍是跟老高家學的,呼延瓚的槍法不及高懷德、高懷亮,他唯一的貢獻是把這一路槍法傳了下去。
16、楊延嗣:楊繼業第七個兒子,人稱楊七郎,自幼受高人指點,又從爺爺楊袞那裡繼承了楊家槍,成為了抗遼戰役中的一代槍王。楊七郎的槍將力量與技巧融合在了一起,只可惜死得太早,他的槍沒有傳人。而六郎楊延昭的槍純粹就是照搬楊袞的槍法,一直到年紀大了才有所創新,其力量方面顯得不足。
17、岳飛:岳家槍是南宋年間的名槍,可惜的是他的兒子岳雲練了錘,岳雷繼承了槍法,卻沒有發展和創新。
18、陸文龍:陸文龍用的是雙槍,槍法比岳飛更好。陸家槍是否有傳人不得而知,反正雙槍甚是難練,凡是練了雙槍就可出名。
19、高寵:高寵是高思繼的後代,竟然學到了失傳已久的家傳絕學,高家槍到了他手裡又重現輝煌。可惜傑出的將領總容易英年早逝,等到高寵死後,高家槍算是徹底失傳了。高寵是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可見高家槍的威力。
20、楊再興:楊延昭的後代,再次將楊家槍發揚光大。楊再興也死得很早,在小商河被金軍亂箭射死。
21、李全夫婦:李全是金末縱橫山東的『紅襖軍『首領,五代王彥章以後最有名的鐵槍將。《大金國志》卷25說他『身長八尺,手執鐵槍。『《宋史》卷475本傳也說他『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李全的夫人姓楊,號李姑姑,也以槍法馳名,曾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明清以來的流傳甚廣的梨花槍(即六合槍)就託名於她。
22、林沖:林沖的槍是《水滸》故事中的第一槍,所向披靡,使得林沖成為又一個常勝將軍。林沖的槍(矛)有點怪,是介於矛與槍之間的。張飛的蛇矛沒有留情結,並且在矛尖上開叉,好比蛇信一樣,因此與槍有明顯的區別。而林沖的矛和槍一樣既有留情結,也只有一個槍尖,唯一與槍不同的地方是整個槍尖呈S型。因此可以說他是矛,也可以說他是槍。
23、盧俊義:水滸中的河北玉麒麟,號稱「槍棒雙絕」,槍和棒都使得很好。盧俊義馬戰時經常用槍,步戰時經常用棒,曾活捉曾頭市名將史文恭。盧俊義的槍法應和林沖在一個水平上。(此將由superjo和「燈下骷髏誰一劍」補充)
24、楊志:楊志也是楊家槍的後人吧,盡管楊家槍傳到他手裡已經不全了,但是殘缺的楊家槍仍然使楊志成為水滸中的一名勇將。
25、董平:又是一個練雙槍的,雙槍將董平的槍法在水泊梁山眾將中僅次於林沖和盧俊義。
26、張資祿:金國鄜州名將,號稱「張鐵槍」,是金國的驍將,被蒙古勇將吾也而俘虜,抗節不屈而死。事見《元史·木華黎傳》、《吾也而傳》及《元史·史天倪傳附史樞傳》。(由fqxxy轉馬明達文以補充)
27、隋世昌:蒙古軍將領用鐵槍者以隋世昌最有名。《元史》卷166《隋世昌傳》載:『隋世昌,其先登州棲霞人。......善騎射,身長八尺,鍛渾鐵為槍,重四十斤,能左右擊刺。『隋世昌的父親原本也是金朝軍官,後降順元太宗。渾鐵即未經鍛煉的鑄鐵,以鑄鐵為槍,槍體笨重無彈性,又重達四十斤,足見其人必是非常健壯多力的人。說隋世昌『能左右擊刺『,說明他的鐵槍不止用於直剌,還可以左右橫『擊『。一個『擊『字,對我們了解鐵槍的實用功效大有幫助。
28、白燕駝:元朝第一名槍,在評話《英烈》中被譽為「槍祖宗」。白家的槍多半是繼承了三國時期趙雲的槍法,很多絕招都有相似之處。
29、方國珍:在評話《英烈》中號稱「槍王」,是僅次於白燕駝的名槍。他是白燕駝的徒弟,但是卻反叛了元朝,成為一路諸侯。在著名的武校場一段書中與常遇春交手,因愛惜對方槍法而故意敗走,成全了常遇春奪得武狀元。在北方評書《明英烈》中使槍的名氣不大。
30、常遇春:無論是南方評話《英烈》還是北方評書《明英烈》,常遇春的槍都是前半部書中的一代名槍。感覺常家的槍好象當年的羅成,其經歷也非常相似,都是在武科比試中奪得了狀元卻都受到朝廷的迫害。作為明朝開國功臣,馬跳圍牆的常遇春成為了流傳後世的名將。
31、田再彪:單田芳《大明英烈》中著名的小將,也是明朝歷史上繼常遇春之後的又一條名槍。
32、岳倫:綽號「金眼雕」,單田芳《明英烈》中第一名槍,被稱為「八寶陀龍槍」。據說是岳飛的後人,使的是岳家槍,但是絕招正是羅家的卧馬回身槍。
33、張興祖:《明英烈》中的名槍,岳倫的徒弟,實際跟岳倫兄弟相稱。岳倫將「八寶陀龍槍」傳與他後,他槍挑了元朝名相脫脫太師,威震天下。
34、王玉:評話《英烈》中的後起之秀,原來只是朱元璋手下一個馬兵,徐達兵困牛塘角時受胡大海推薦,單槍匹馬殺出重圍,回京城搬救兵。王玉的槍法比常遇春更勝一籌。
35、張永祥:清代武將用鐵槍的並見於史載的很少。比較著名的是清嘉慶年間的『張鐵槍『――張永祥。清吳振棫《養吉齋余錄》卷9《張永祥傳》載:『張永祥,淮寧人,槍法精絕,人呼為張鐵槍。嘉慶丁巳二月,白蓮賊齊王氏,即所謂齊二寡婦者,自楚掠豫,將南趨襄城。永祥以鄉兵三百敗之廬氏。當事給永祥把總銜,意不屑也。後十年,阮相國元撫河南,召祥給役麾下。撫浙時,復攜與俱,使教溫寧營槍法。......聞永祥甚馴謹,而臨事慷慨,無所撓阻,有古烈丈夫風。乃混跡縐鈴,不能以功名顯。惜哉。『張永祥在當時頗有名聲,嘉慶間楊鑄(子堅)也曾寫過一首《張鐵槍歌》,記張永祥隨阮元(芸台)緝捕海盜等事,後又在揚州知府屠倬幕中掌書記,可見張確實是一位難得的文武兼長人材。
㈤ 武俠小說中的「劍」的名字
青虹劍[趙雲,夏侯恩] 倚天劍[曹操] 玄鐵劍[楊過] 軒轅劍[軒轅黃帝] 畫影劍[上古.顓頊] 靈寶劍[三國.曹丕]
降龍劍[南北朝.梁武帝] 工布劍[春秋.歐冶子] 定秦劍[秦.秦始皇] 清風劍[宋義王.孟海公] 嗜血闊劍[知世王.王博,招數:御劍術] 碧血劍 魚腸劍 辟邪劍
㈥ 武俠小說中有哪些著名刀劍
名稱:金蛇劍
說明:如長蛇游曲之狀,蛇尾勾成劍柄,蛇頭為劍尖,蛇舌伸出分叉,是以劍尖有兩叉,極為沉重,由黃金其它金屬所鑄打而成,劍身有一道血痕自蛇首至劍柄,隱生寒光
名稱:玄鐵重劍
說明:以赤金鍛成的大劍,長近一丈,常人未習此劍用法,取用不得
白虹劍
名稱:倚天劍
說明:由玄鐵所製成的長劍,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劍中藏有前朝所遺下的秘密
名稱:虎頭金刀
說明:成吉思汗所使用的寶刀
名稱:新月匕首
說明:長約六寸的劍形兵刃,雙面有刃,柄為銀鑄,造形似虎或神獸。
名稱:湛盧劍
說明:昔名鑄造師歐冶子打造的五劍之一,稍遜於勝邪,但利於魚腸
名稱:純鈞劍
說明:昔名鑄造師歐冶子打造的五劍之一,稍遜於勝邪,但利於魚腸
名稱:黑劍
說明:唐代中期的名家之作,劍刃為萬鍛以上之精鋼。劍身布滿精細密疊之鍛紋,華而不耀,實而不浮
名稱:巨闕劍
說明:昔名鑄造師歐冶子打造的五劍之一,居第五,雲為利劍非寶劍
名稱:冷凝劍
說明:以鎳和精鋼合金鍛成的劍,鋒利且堅硬,除了砍、斬等劍技之外,更可以不考慮劍體直接打擊
名稱:魚腸劍
說明:昔名鑄造師歐冶子打造的五劍之一,居第四
名稱:烈焰劍
說明:刃紋形成自然火焰狀,無堅不摧
名稱:玉石短劍
說明:用玉石打造而成,威力不強但可防磁
名稱:龍火劍
說明:劍身赤紅如血,運氣使劍時散發出陣陣熱浪
名稱:白劍
說明:劍身通體白如雪
名稱:墨劍
說明:劍身通體黑如墨
名稱:龍泉劍
說明:浙江省龍泉縣鑄劍谷所產的玄劍長劍,雖名為玄鐵,卻僅是過碳生鋼,劍身有一龍形,龍首向劍柄
名稱:松紋劍
說明:劍刃再鑄造時出現松紋的劍
名稱:碧水劍
名稱:真武劍
說明:張三豐生時所用的一支青鋼長劍,劍刃不時發出寒氣,照人生痛
名稱:干將 這把名劍就不用多說了
名稱:莫邪
君子劍
名稱:淑女劍
說明:劍體呈古銅色,劍型古拙為春秋末年之作,當為精鋼混赤玄金所鍛而成。劍身刻有淑女二字,與君子為一對劍,兩劍會相互吸引
名稱:龍淵劍
凝碧劍
名稱:金貂刀
說明:平常看不到刀刃,只有貂頭,但一按機關就會由貂口吐出一柄刀
名稱:鴛鴦刀
說明:雙刀,鴛刀長,上刻仁者,鴦刀短,上刻無敵
名稱:紫金刀
說明:已紫金打造的刀,刀身為紫色
名稱:獅頭寶刀
說明:柄有獅頭,獅頭會動
名稱:緬刀(血刀)
說明:即血刀,刀身軟,可曲藏於外衣之下,刀身吸血無數,隱隱生出紅光
名稱:冷月寶刀
說明:精鋼緞造的單刀,刀柄上用金絲銀絲讓著一眉毛月之形
名稱:紫微軟劍
說明:劍身柔軟,可卷纏,不易使用
名稱:回部古劍
說明:回部代代相傳的寶劍
名稱:卜刀
說明:銳利的刀
名稱:屠龍刀
說明:由玄鐵所製成的長刀,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刀中藏有前朝所遺下的秘密
名稱:單刀
說明:約五尺的單面刀,厚重,有刀刃.除可以用愛砍殺敵人外,刀背亦可以拿來作打擊武
名稱:雁翎刀
說明:壯如燕子翅膀的蛋面刀,造形優美,但打擊刀較弱,多為女性使用,最大的好處在於刀身較靈
名稱:斬馬刀
說明:十分巨大的刀
名稱:穿雲刀
說明:刃紋自然形成奔雲壯,刃質鋼柔適中,翻飛自如
名稱:天竺彎刀
說明:由天竺流傳過來的彎刀
名稱:鳴鴻刀
說明:傳說漢武帝賜於東方朔之寶刀
名稱:關刀
說明:十分沉重的大刀,因關公而得名
名稱:柳葉刀
說明:柳葉壯的薄鋼單刀,通常以二支一同使用,較一般的刀刃為輕亦較不堅硬
名稱:九懷刀
說明:刀面極大的單面刀,刀背結有九個鋼懷,無動、施用之時會發出動人鈴音
名稱:百練寶刀
說明:以百練打造的寶刀
名稱:紫金八卦刀
說明:以深色金屬鍛造而成的八卦刀,較一般的八卦刀為之沉重,且鋒利
名稱:破風刀
說明:此刀極輕可輕易破風殺人於無形
名稱:金背大刀
說明:六尺來長的單面大刀,刀背以金材作裝飾飾、,上有刻花寶石,相當沉重的大刀
名稱:綠波香露刀
說明:刀上喂毒的臭刀,偏以香為名
名稱:宿鐵刀
說明:犀利非常,能一刀劈斷三十片金屬甲片
名稱:不二刀
說明:神秘的刀
名稱:銀弧刀
說明:以銀材製成的彎刀,刀身呈弧月壯,刀體輕靈,使用方便
㈦ 找一本武俠小說裡面有一把兵器叫天龍劍
《天龍劍》,作者: 秋夢痕
盪人心魄的一代尤物——毒峰玉女韓小香,為了識得三分劍法竟投入季宅「卧薪償膽」十三年,後稱江湖「黑衣聖母」。其勾結「玉面飛孤」趙世英毒殺恩師季鎮南、季孝慈父子。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危難中孝慈大難不死,被宗師「天龍怪僧」相救。
孝慈拜於名師,服以萬年靈芷,脫胎換骨,逐改名靈芷。經「天龍怪僧」點傳「天龍九式」、「秘魔神掌功」,斷腕換膊,又贈「霓電劍」。靈芷如虎添翼,懷揣至寶,始踏武林,剎時間,江湖上血腥成雨,刀光劍影。
殺父代人,癸水教主「黑衣聖母」,豢養「五魔」邪徒,日服「百嬰奼女丹」,手持「玄女劍」,戟殺武林忠義。
季靈芷戰「烈火四凶」,斗「五魔」邪徒,震天撼地。brbrbrbr
「黑衣聖母」設「沉魚島」武林大宴,欲吞噬武林,天數使然,陰謀將逞時,季靈芷通靈救駕,終將黑衣惡妖誅殺。brbrbrbr
靈芷好俱風流,惹得俠女紅顏個個萌生情愫,又共掃江湖惡魔,正可謂得功德圓滿又結良緣美合。
《天龍劍常寧》,作者亂舞2010
《寒冰神龍傳》的前傳,李智憑借中柱名門望族溫氏一族的支持,問鼎中原;然而,近衛軍統領溫北城自恃功高,在朝中廣植黨羽,囂張跋扈,上瞞聖聽,下欺大臣,並且圖謀篡逆。
太子李肇地位岌岌可危,李肇不甘心束手待斃,以李肇為首的太子黨和溫北城及其同黨展開了驚心動魄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