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科幻小说空中石子有感
Ⅰ 寻找一本计较老的世界科幻小说集
你找到这本书了吗?我也在找这本书,很厚的一本。和你说的一样!
Ⅱ 请问,哪本科幻小说,是你最喜欢的呢
太空漫游2010
Ⅲ 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犹太人,他于1920年出生在俄国,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5年后取得美国国籍。阿西莫夫的父亲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有数家糖果连锁店,阿西莫夫则一边读书一边帮忙照料店铺。阿西莫夫的父亲保守刻板,对子女要求严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类的报刊书籍,于是阿西莫夫选择了科幻小说,并从9岁开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岁那年,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宇宙瓶塞钻》投给著名科幻作家兼编辑坎贝尔主编的科幻杂志,但是坎贝尔认为这篇作品“作为短篇太长,作为长篇则太短”,而且他“不喜欢慢腾腾的开头,以及自杀的结局”。不过坎贝尔还是给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励。结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离灶神星》。
就在这同一年,阿西莫夫获得了哥伦比亚学士学位,1941年他又获得文学硕士。二战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战后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大学教书。 阿西莫夫一生写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而这时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却根据推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的方法,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并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于是,“物理学基地”和“心理学基地”相继被建立,它们将完成保存并发展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
“机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机器人》和《其余的机器人》等作品集当中,其中前者本刊已在以前介绍过。此外阿西莫夫有关机器人的科幻还有长篇《钢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演绎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漂亮故事。本期要介绍的,就是阿西莫夫的长篇推理侦探科幻《钢窟》。
除上述两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写某文明星球数千年才出现一次星空的《黄昏》,描写“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众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时间旅行的《永恒的末日》,……可谓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阿西莫夫不仅创作科幻小说,同时也写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样让人百读不厌。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后一位评论家所说:“他的作品愉悦了数百万人,同时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空中石子》(1950)《太空潮》(1952)《钢穴》(1953)《终结》(1955) 《赤裸的太阳》(1956)《基地三部曲》(1964)《我,机器人》《机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基地边缘》(1982)《黎明世界的机器人》(1984)《机器人与银河帝国》(1985)《基地与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复仇星》(1988)《转交基地》 (1993)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Ⅳ 阿西莫夫的出名作品有那些。我看过基地。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阿西莫夫是一位多产得惊人的作家,自50年代初,至今已出版了300多部著作。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1920年1月2日,阿西莫夫出生在原苏联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维奇,双亲是犹太人。3岁时,他随家庭迁居美国纽约州的布鲁克林,1928年加入美籍。
阿西莫夫生性聪明,记忆力极强,5岁时就在当过会计师的父亲的辅导下开始自学。7岁时,他居然已能教5岁的妹妹念书了。后来,父亲开了一家杂货店。由于本小利微,家境并不殷实,阿西莫夫便利用课余时间帮忙照应:站柜台、发报纸、为固定客户传递电话信息…… 常常忙得不可开交。
这段经历对阿西莫夫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寻常,小时候又受到严格的管教,再加上从小就承担起家中的一些责任,这使得阿西莫夫具有极强的责任感。正如他的传记作者米歇尔?怀特所言:“所有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将阿西莫夫塑造成了后来那个自觉、自律、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的工作狂。在他的一生中,停止写作几乎能够给他带来生理上的痛苦。” 而且,阿西莫夫对科学产生兴趣,也跟他父亲开的这家杂货店有关。
创办伊始的《奇异故事》每期都刊载一些科学试题。这些试题以及那些充满幻想的科学故事令9岁的阿西莫夫十分着迷。每看完一期他总是又热切地盼望着能早一天看到下一期。阿西莫夫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科幻读者就像棒球迷期待双杀或全垒打一样,渴望太空船或新的电子技术能产生奇迹。在和同伴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时,我把手中的玩具枪当成激光枪,去射杀甘尼美星上长着犄角的恐怖怪物。我从前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年……各位读者可以想象出,脑筋死板、只重视普通常识的家长们,在看见我们阅读原丨子弹、电视飞弹、登陆月球、火箭等等故事书时的滑稽模样。对他们而言,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无聊故事罢了。”
流行杂志为阿西莫夫开启了阅读之门,使他对知识产生了一种渴求,并且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求知和思考、钻研问题的乐趣。这不仅给他带来了学业上的成功,而且还将他引入了写作生涯。
中学时代的阿西莫夫喜欢独来独往,常给人以傲慢的印象。在展示自己令人惊叹的记忆力并考高分的同时,他还喜欢瞎起哄和搞恶作剧,跟老师们对着干(他的这种闹腾和插科打诨的“习性”,到了大学时代和踏上工作岗位伊始仍在“发展”,并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虽然阿西莫夫的功课很棒,但他却不招老师待见。
而在这个时期,调皮捣蛋的阿西莫夫也完全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并且毫不挑剔,什么都想学。他15岁便念完高中,迈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课堂。课余时间里,他一边大量阅读科普和科幻作品,一边积极思考问题,内心的创作冲动也越来越强烈。18岁那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被放逐的维斯塔》。21岁时,他在著名科幻编辑约翰?W?坎贝尔点拨下,写出了科幻短篇经典《黄昏》(日暮)并一举成名。 1939年,阿西莫夫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毕业,其后又相继取得了该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55年起,他开始担任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从事酶学、光化学的研究。这期间,除了在部队服役的短暂岁月,他一直没有中断科普和科幻创作,并且已经写出了奠定他科幻小说大师地位的几部重要作品:《我,机器人》和《基地》系列。而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一些科普作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早期的科普创作实践使阿西莫夫认识到,他不仅喜欢而且也非常擅长撰写科学类题材的作品(而不只是将它们作为科幻小说的情节与对话的陪衬)。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深深地触动了阿西莫夫。他痛感美国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落后于由卫星上天所标志的当代科技水平。作为一名科学作家,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尽力而为,使这种差距尽快地缩小,于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应手的科幻创作,而潜心于撰写普及科学知识的书籍和文章了(直至15年后他才“重出江湖”,再度进行科幻小说创作)。 然而,创作需要充裕的时间,教学工作显然大大限制了阿西莫夫的创作活动。另外,极有自知之明的阿西莫夫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头脑和专业功底并不差,但自己的前途并不是在显微镜下,而是在打字机上:“我明白,我决不会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是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第一流的作家。我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去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1958年,他毅然不顾他那时尚未离丨婚的前妻的反对,告别了讲台和实验室,成为一名专业专家。 这是阿西莫夫事业和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那时候,他已经出版了24本书。
2010-3-9 18:24 回复
土星冰环
129位粉丝
3楼
“……我不为别的,只为写作而活着。”
全心写作,岂止“著作等身” 渊博的学识和不懈的努力使阿西莫夫作品的数量迅速上升,并使他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褒奖。他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每天至少写作8小时,有时甚至整个星期都坐在打字机旁。一年之内,他往往能推出10部或更多的著作。1979年2月,他正好出版第200部作品。1985年突破300部。到了1987年8月,已上升到394部。在阿西莫夫逝世前不久,他曾自述出版过467部著作,但研究他的作品的专家称,他至少出版过480部著作。而且其体裁广及严肃的历史和科学论著及轻松的戏剧、幽默小说,其内容不乏对科学的创见和预测、对历史的解说以及对生活的调侃。 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垒起来会有多高? 目前尚没有人做过计算。其实,阿西莫夫岂止“著作等身”,肯定是“著作超身”了,而且极有可能打破吉尼斯纪录。在其自传《我,阿西莫夫》中附录的作品分类就有:科学总论24种,数学7种,天文学68种,地球科学11种,化学和生物化学16种,物理学22种,生物学17种,科学小品40集,历史19种,文学10种,谈圣经的7种,幽默与讽刺9种,自传3卷,科幻随笔2集,长篇科幻小说38部,科学探案2部,科幻小小说与短篇科幻故事33集,趣味短篇故事1集,短篇科学探案故事2集,以及由他主编的科幻故事118集。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卡尔?萨根在谈到阿西莫夫时指出:“在这个科技的世纪,我们需要一位在科学和公众之间起联系作用的人物,没有一个人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样出色,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讲解员。” 是的,阿西莫夫对科学有着精深的理解,对科学的本质有着深遂的洞察力。他不仅通晓现代科学的许多前沿课题,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再深奥的科学知识,一经他的妙笔点缀,读来便毫无生硬之感。 “背景广阔,主线鲜明;布局得体,结构严整;推理缜密,叙述生动;史料详尽,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蕴哲理”,这是跟阿西莫夫有过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对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内容的广泛性与叙述的逻辑性有着完美的统一。 他能在极其广阔的知识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写作的主线,从而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学性与通俗性也有着高度的统一。他经常在书的开头,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种种引人入胜的问题,从而能在一开始就从心理上抓住读者;紧接着的展开部分叙述之生动更不待言,结尾部分则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韵无穷。阿西莫夫的许多作品又是现代性与历史感高度统一的典范,血肉饱满的科学过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读物兼具普及功能与学术价值。 更令人惊叹的是,阿西莫夫似乎从未有过写不下去的时候,他常常能够迅速地从一个主题转到另外一个主题,而且乐此不疲。这也是他创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种“施教能力”,总能直截了当地说明事物,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从而创立了自己友好、坦诚地直接诉诸读者的风格,并频繁地运用于写作中。
阿西莫夫对写作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情,他的职业是写作,“业余爱好”还是写作,写作就是他的生命,“……我不为别的,只为写作而活着。”当有人问起阿西莫夫的创作量时,他总是声称自己是“不得不”写。他说,写作是一种动力,如果他离开打字时间稍长,就会犯瘾。1985年,法国《解放》杂志出版了一部题为《您为什么写作?》的专集,收有各国名作家400人的笔答。这些回答丰富多彩,或庄或谐,但无一不反映了作家的心态与才智。其中阿西莫夫的回答是:“我写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样;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就会死去。 ” 阿西莫夫自知有写作的天份,因此对自己的才能也从未谦虚过,有人认为他自我膨胀、自以为是,他却喜欢称自己的冒失为“阿西莫夫式的狂妄自大”。对于阿西莫夫成为“写作狂”或“写作机器”的根源,有种种猜测和说法。除了兴趣的因素外,阿西莫夫自己认为,只有以如此有序的方式从事写作才能向自己证明,自己是在做一项“正当的工作”。从本质上说,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亲多年辛勤工作经营的杂货店那样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也正是这强大的工作信念,使他如此在乎著书数量,并时刻被一种危机感所驱使。 阿西莫夫对著书数量的狂热追求,被看作是他非常奇怪的性格特点,而且在他生前就颇为引人注目,同时也使他声名远扬。他的惊人的著书量甚至还被写入了一部科幻作品中。这部名为《效仿》的小说有一段对话这样挖苦阿西莫夫道:“‘你看过阿西莫夫早期创作的亲犹太人诗作吗?《犹太人被放逐前》,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写的那部作品?’‘我只听说过那个指导编撰了《阿西莫夫的银河网络全书》的阿西莫夫,这个书名也太狂妄了……什么?所有的5000册都是他写的?’‘是的,他是个工作狂。这可怜的家伙,没有别的事干。’”
2010-3-9 18:24 回复
土星冰环
129位粉丝
4楼
艾萨克·阿西莫夫小说目录
《空中卵石》双日出版社1950年(即 苍穹微石)
苍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中国大陆译名《空中石子》(施咸荣译本)和《苍穹微石》(汉声译本),是美国作家以撒·艾西莫夫出版於1950年的长篇科幻小说,也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虽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却是「银河帝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集,此时整个银河系业已统一在「银河帝国」的旗帜下。。。
故事的开头发生在1949年6月的地球,芝加哥的退休裁缝约瑟夫·施瓦茨在人行道上突然被核能研究所因事故而产生的泄露射线击中,来到了地球纪元12411年,银河纪元827年[2]的芝加哥(这时的名字叫芝加)。他被农夫亚宾·玛伦一家收留。此时地球已经遭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污染,只有少数地区可供人类存活,并只能供养2000万全球人口,因此地球人在年满60岁时都要被施行安乐死;每个家庭都被分配了严格的生产定额,不能劳动的残疾人士也要被安乐死。亚宾·玛伦的岳父格鲁身患残疾,但被瞒报。亚宾·玛伦计划将施瓦茨留在家中协助完成生产定额,但后来听从格鲁建议,将其送至城中,担任核能研究所教授谢克特发明的「学习机」的人体试验志愿者。通过改造,施瓦茨无意中具备了判读甚至控制他人思维的能力。
这时的地球属於银河帝国的一部分,帝国派驻总督(由外星人担任,总督府邸在西丨藏高原),但实行内部自治,最高地方行政长官为「古人会」的首脑——地球大臣,实际权力则为其秘书巴尔基斯把持。地球人因为其星球具有放射性而遭到银河帝国其他星球的种族歧视,从而对所有的外星球怀有敌对情绪,地球大臣秘书及「古人会」策划用细菌武器来毁灭银河帝国。
天狼星考古学家贝尔·阿瓦丹来到地球,试图证实全银河帝国的人类都起源於地球。他向地球大臣提出进入放射区进行考古发掘的申请,但是遭到拒绝。在芝加街头,他碰到从研究所逃出的施瓦茨,以及谢克特博士的女儿宝拉,三人从此相识。
地球大臣秘书用细菌攻击帝国的计划被其送去接受「学习机」改造的助手泄露,从而为谢克特博士得知,并告诉了阿瓦丹。为灭口,秘书将博士父女、施瓦茨和阿瓦丹全部抓走。施瓦茨施展心灵感应技巧,操纵秘书带领众人逃出,阿瓦丹向帝国总督举报秘书的阴谋。此时秘书前来,宣称没有任何针对帝国的阴谋,并自愿留下担当人质。地球密谋组织向银河发射细菌火箭的最后期限即将来临……
希望被您采纳!
Ⅳ 推荐文学作品和科幻小说。
楼上的《草房子》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他的代表作还有《根鸟》《红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现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
(一)、科幻小说
各大读书网上的网络写手的超幻想小说我就不提了。
比较经典的科幻小说有
法。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日。新星一《新星一作品全集》
中。刘慈欣《三体》《球状闪电》
英。柯南道尔《被遗忘的世界》
美。阿西莫夫《会说话的石头》《危险的幻想》《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我,机器人》
英。威尔斯《时间机器》《世界大战》《隐形人》
wait,我在网上搜到了这个,供你参考一下:
1. 八十天环游地球 (法)凡尔纳
2. 火星人 (美)雷.布雷德伯里
3. 星球大战 (美)卢卡斯
4. 银河帝国的兴亡 (美)阿西莫夫
5. 宇宙飞船历险记 (美)斯格博金
6. 末日 (美)博德勒
7. 地心游记 (法)儒勒.凡尔纳
8. 太阳系历险记 (法)儒勒.凡尔纳
9. 海底两万里 (法)儒勒.凡尔纳
10.外星小孩 (美)伊.凡塞特
11.宇宙漂流记 (日)小松左京
12.我,机器人 (美)阿西莫夫
13.水陆两栖人 (俄)别里亚耶夫
14.神秘岛 (法)儒勒.凡尔纳
15.月球人 (法)彼.布勒
16.海王星上来的人 (德)罗伯特.布伦纳
17.日本沉没 (日)小松左京
18.西西里防御计划 (美)克莱夫.威尔斯
19.星际窃贼 (美)哈里森
20.仙女座星云 (俄)叶菲列莫夫
21.黑暗 (巴西)安.卡.伊罗
22.恐怖岛 (德)克鲁普卡特
23.世界主宰 (俄)别里亚耶夫
24.珊瑚岛上的死光 (中国)童恩正
25.神秘的计算公司 (俄)德聂伯洛夫
26.飞碟遇难 (德)梯姆.道斯特
27.海底城 (美)威廉逊.波尔
28.借尸还魂 (加拿大)让.阿普里尔
29.星际战争 (英)威尔斯
30.太空人遇险记 (澳)赖特森
31.较量 (美)克.西马克
32.灾难的星球 (英)詹.怀特
33.海豚之谜 (美)狄克逊
34.过去. 现在. 未来 (美)纳.沙克纳
35.同情电路 (英)约.温德姆
36.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美)儒勒凡尔纳
37.马尔珂漫游奇城记 (意大利)罗达里
38.邪恶的视线 (日)简井康隆
39.太空少年 (澳)默文.德穆普西
40.宇宙旅行者 (日)谷甲州
41.侏罗纪公园 (美)尤.里金
42.隐身人 (美)里加
43.威犸山探险记 (英)伊安.卡麦隆
44.怪物 (匈牙利)伊涅麦利
45.万能脑袋侦破记 (英)阿列克山大
46.外星人E . T (美)威廉.考茨温克尔
47.空中石子 (美)道.克里特
48.陶威尔教授的头颅 (美)琼.斯塔可
49.2001年宇宙历险记 (美)琼.斯塔可
50.神食 (英)威尔斯
51.青春永驻的秘密 (俄)阿.德涅普洛夫
52.水晶天 (美)布林
53.太阳帆船 (英)克拉克
54.太空桃源 (美)克拉克
55.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英)威尔斯
56.不朽的人 (美)冈思
57.征服者罗比尔 (美)琼.斯塔尔
58.绿星上的蓝花 (英)约.基帕克斯
59.太古巨人在哪里 (日)小松左京
60.苏格拉底 (英)克里斯托弗
61.会说话的石头 (美)阿西莫夫
62.猿人行星 (法)布勒
63.化身博士 (英)史蒂文生
64.奇妙的航程 (美)阿西莫夫
65.第三行星的信息 (德)贝.舒谱恩
66.太空神曲 (俄)卡赞采夫
67.岁月倒流 (美)丁.巴拉德
68.劫持"梦幻号" (美)詹.蒂普特里
69.飞船疑案 (英)约翰.布朗纳
70.死亡曲 (英)范.奥克
71.电子谋士 (俄)阿.德聂伯洛夫
72.E=m c2 (法)布勒
73.赤 (日)西村寿行
74.神秘的车祸 (俄)尼.索维托夫
75.后来人 (英)威廉.戈尔丁
76.戈勃林禁区 (美)克.西马克
77.异星探险 (美)安德逊
78.考察地球 (英)克拉克
79.银河特遣队 (法)吉米.居厄
80.奇父异子 (日)小松左京
81.被遗忘的世界 (英)柯南道尔
82.在深渊里 (英)威尔斯
83.天堂里的陌生人 (美)阿西莫夫
84.X-12行星上的奇遇 (英)帕.克里弗
85.魔鬼三角与UFO (西班牙)柯.加兰
86.霜与火 (美)雷.布雷德伯里
87.时间机器 (美)柯.基尔
88.噪声级 (美)雷.琼斯
89.隐身犯 (美)罗.西尔费伯格
90.天空海盗 (俄)德.比金
91.飞向半人马座 (美)弗.波尔
92.神秘的云团 (俄)霍.沙伊霍夫
93.记忆公司 (法)巴雅韦尔
94.远方的朋友 (英)克拉克
95.弗兰肯斯坦 (英)威尔斯
96.睡了100年的人 (法)伯尔奈
97.长生饭 (俄)别里亚耶夫
98.蓓根的五亿法郎 (法)儒勒.凡尔纳
99.漫漫长夜 (法)巴雅韦尔
100.加勒比海历险记 (美)阿普莱顿
101.青春泉 (俄)霍.沙伊霍夫
102.狐狸与森林 (美)弗.波尔
103.选择的逻辑 (俄)德.比金
104.未来的惊涛 (美)雷.琼斯
105.外星人 (美)柯.基尔
106.另一个世界 (英)帕.克里弗
107.被遗忘的世界 (美)阿西莫夫
108.星际旅行 (法)吉米.居厄
109.考察地球 (美)雷.布雷德伯里
110.冷酷的方程式 (英)克拉克
111. 神秘的车祸 (美)安德逊
112.冬人 (美)丁.巴拉德
113.戈勃林禁区 (英)约翰.布朗纳
114.危海探奇 (俄)阿.德聂伯洛夫
115.火星人 (法)布勒
116.“起死回生” (俄)尼索维托夫
117.布克的奇遇 (英)威廉.戈尔丁
118.歼灭黑星 (美)克.西马克
119.一心向往的世界 (俄)卡赞采夫
120.科学女郎 (德)贝.舒谱恩
121.瓦戈涅尔教授的发明 (美)阿西莫夫
122.万年冻尸复活记 (德)贝.舒谱恩
123.蓝眼睛仙女 (英)克里斯托弗
124.太空知音 (美)琼.斯塔尔
125.奇怪的驿站 (英)约.基帕克斯
126.流星 (美)冈恩
127.休眠的艾拉尔 (英)威尔斯
128.孤独的机器人 (美)克拉克
129.AL-76走失 (美)道.克里特
130.仙女座星云 (英)伊安.卡麦隆
131.天龙星座的黑太阳 (美)里加
132.记忆公司 (美)克.西马克
133.神秘的按钮 (英)詹.怀特
134.消声器事件 (美)狄克逊
135.在北极底下 (美)纳.沙克纳
136.愤怒的幻影 (英)约.温德姆
137.冰下的梦 (澳)默文.德穆普西
138.相会水星 (美)尤.里金
139.出类拔萃的新一代 (澳)赖特森
------答题者注:以上1~139来自网络围棋吧“圣罗兰妖精”贴吧-------------
(二)、儿童文学
杨红樱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非常》系列、《笑猫日记》系列、《寻找快活林》、《亲爱的笨笨猪》、《鼹鼠妈妈讲故事》、《会走路的小房子》、《神秘的女老师》等
(三)、启蒙文学
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周国平 《岁月与性情》、《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善良·丰富·高贵》、《何来何往》
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目送》
星云大师 《星云禅话》、星云大师讲《心经》
贾平凹 《爱的踪迹》
铁凝 《无雨之城》
刘心武 《鸟人》
池莉 《来来往往》
迟子建 《树下》《穿过云层的晴朗》《晨钟响彻黄昏》
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集》
(四)、经典文学
《百年孤独》《活着》《麦田里的守望者》《小王子》《欧也妮.葛朗台》《水的智慧》《格列弗游记》《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爱的教育》《红与黑》《名利场》《威尼斯商人》《复活》《金银岛》《废都》《围城》《永别了,武器》《 老残游记》《繁星》《春水》《骆驼祥子》《蛙》《草叶集》
Ⅵ 大家推荐几本好看的星际科幻小说
我强烈推荐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对于这个永恒的传世经典我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如果喜欢看科幻而没看过基地系列真的是一个莫大的遗憾,无与伦比的剧情和逻辑,庞大而复杂的背景,基地给我带来的震撼超过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说,不愧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西莫夫,其宏伟的想象力让我完全折服
简介:《基地》是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和他的机器人小说一起成为科幻小说中的经典。《基地》是由一系列故事构成的,除了《基地三部曲》外还有基地前奏和基地续集,其中《基地三部曲》分为《基地》(foundation)、《基地与帝国》(foundation
and
empire)、《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在这个系列中阿西莫夫创造了一个未来的银河世界,心理史学家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人民将会经历长达三万年的黑暗时期,于是找了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整个故事即以“基地”的兴衰为线索。
如果有人问我我看过的最好的科幻长篇,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基地系列”这个答案
还有就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目前科幻世界出了其中的两部,为《银河系漫游指南》和《宇宙尽头的餐馆》,还有三部估计科幻世界会陆续推出,其文笔极其辛辣幽默,看的时候我无数次的笑到喷饭,无数次的佩服亚当斯的风趣幽默,“原因?没什么原因,事实上,原因去吃午餐了”。这个系列被欧美誉为喜剧科幻的圣经,为了表彰其卓越贡献,一颗小行星的名字也以书中男主角“阿瑟”命名,剧情荒诞到了一定境界,但是正式这种极其的荒诞成就了这一伟大系列
安德系列,一共有四本,《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屠异》《安德的影子》,系列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审视人类和虫族的战争,深刻探讨了种族,战争,正义等等等等……一套非常好的书,很值得一看
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呵呵,对于这个史上第一个包揽雨果、星云双奖的小说,还有什么好说的?
Ⅶ 如何评价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犹太人,他于1920年出生在俄国,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5年后取得美国国籍。阿西莫夫的父亲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有数家糖果连锁店,阿西莫夫则一边读书一边帮忙照料店铺。阿西莫夫的父亲保守刻板,对子女要求严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类的报刊书籍,于是阿西莫夫选择了科幻小说,并从9岁开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岁那年,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宇宙瓶塞钻》投给著名科幻作家兼编辑坎贝尔主编的科幻杂志,但是坎贝尔认为这篇作品“作为短篇太长,作为长篇则太短”,而且他“不喜欢慢腾腾的开头,以及自杀的结局”。不过坎贝尔还是给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励。结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离灶神星》。
就在这同一年,阿西莫夫获得了哥伦比亚学士学位,1941年他又获得文学硕士。二战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战后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大学教书。 阿西莫夫一生写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而这时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却根据推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的方法,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并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于是,“物理学基地”和“心理学基地”相继被建立,它们将完成保存并发展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
“机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机器人》和《其余的机器人》等作品集当中,其中前者本刊已在以前介绍过。此外阿西莫夫有关机器人的科幻还有长篇《钢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演绎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漂亮故事。本期要介绍的,就是阿西莫夫的长篇推理侦探科幻《钢窟》。
除上述两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写某文明星球数千年才出现一次星空的《黄昏》,描写“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众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时间旅行的《永恒的末日》,……可谓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阿西莫夫不仅创作科幻小说,同时也写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样让人百读不厌。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后一位评论家所说:“他的作品愉悦了数百万人,同时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空中石子》(1950)《太空潮》(1952)《钢穴》(1953)《终结》(1955) 《赤裸的太阳》(1956)《基地三部曲》(1964)《我,机器人》《机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基地边缘》(1982)《黎明世界的机器人》(1984)《机器人与银河帝国》(1985)《基地与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复仇星》(1988)《转交基地》 (1993)
Ⅷ 阿西莫夫的资料
艾萨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犹太人,他于1920年出生在俄国,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5年后取得美国国籍。阿西莫夫的父亲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有数家糖果连锁店,阿西莫夫则一边读书一边帮忙照料店铺。阿西莫夫的父亲保守刻板,对子女要求严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类的报刊书籍,于是阿西莫夫选择了科幻小说,并从9岁开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岁那年,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宇宙瓶塞钻》投给著名科幻作家兼编辑坎贝尔主编的科幻杂志,但是坎贝尔认为这篇作品“作为短篇太长,作为长篇则太短”,而且他“不喜欢慢腾腾的开头,以及自杀的结局”。不过坎贝尔还是给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励。结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离灶神星》。
就在这同一年,阿西莫夫获得了哥伦比亚学士学位,1941年他又获得文学硕士。二战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战后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大学教书。 阿西莫夫一生写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而这时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却根据推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的方法,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并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于是,“物理学基地”和“心理学基地”相继被建立,它们将完成保存并发展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
Ⅸ 银河帝国三部曲的内容简介
1、《繁星若尘》
《繁星若尘》(The Stars, Like Dust),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长篇科幻小说,是“银河帝国三部曲”中年代最早的一部。
在这部小说里,人类还处于星际战国时代,银河帝国及其前身“川陀王国”皆尚未出现。 年轻的拜伦.法瑞尔王子,天雾星未来的牧主,在地球学习期间,险遭核辐射的伤害。
而其父受人尊敬的维迪莫斯牧主落入凶狠的太暴人手中,身陷险境。 拜伦被迫踏入浩大宇宙的征途,寻找失落了的,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神秘文件。
另一方面,被强权统治下的各星际人民,受到了反叛军的煽动,团结起来准备推翻太暴星人。在分秒必争的时间,拜伦急需找到神秘文件,并阻止反叛军挑起全世界的战斗。
2、《星空暗流》
《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2年的长篇科幻小说,“银河帝国三部曲”的第二部(依出版顺序则是第三部)。在这部小说里,川陀王国已经席卷半壁银河,处心积虑继续扩展势力。
经过若干年的星际争霸战,川陀已经席卷银河的半边江山,只剩下富甲一方的萨克世界能与之抗衡。萨克的经济命脉是其殖民地弗罗伦纳的特产,这种稀有植物无法在其他星球生长,因而为萨克赚取了全球的财富,川陀对此觊觎已久。
愚可,一个曾经过心灵改造的白痴,无人知道他的来历,只知道他突然出现在弗罗伦纳,某一天,愚可突然宣称弗罗伦纳的未日即将来临,即个银河帝国亦将遭到同样的命运。为了挽救整个银河,萨克和川陀携手合作,破坏阴谋者的奸计。
3、《苍穹一粟》
《苍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另译《苍穹微石》、《空中石子》,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0年的长篇科幻小说,也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虽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却是“银河帝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集,此时整个银河系业已统一在“银河帝国”的旗帜下。
故事的开头发生在1949年6月的地球,芝加哥的退休裁缝约瑟夫·施瓦茨在人行道上突然被核能研究所因事故而产生的泄露射线击中,来到了地球纪元12411年,银河纪元827年的芝加哥(这时的名字叫芝加)。
他被农夫亚宾·玛伦一家收留。此时地球已经遭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污染,只有少数地区可供人类存活,并只能供养2000万全球人口,因此地球人在年满60岁时都要被施行安乐死;
每个家庭都被分配了严格的生产定额,不能劳动的残疾人士也要被安乐死。亚宾·玛伦的岳父格鲁身患残疾,但被瞒报。
亚宾·玛伦计划将施瓦茨留在家中协助完成生产定额,但后来听从格鲁建议,将其送至城中,担任核能研究所教授谢克特发明的“学习机”的人体试验志愿者。通过改造,施瓦茨无意中具备了判读甚至控制他人思维的能力。
(9)读科幻小说空中石子有感扩展阅读:
银河帝国三部曲(The Galactic Empire Trilogy),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早期的科幻小说,除了三部长篇小说之外尚包含一篇短篇小说。依照写作顺序表列如下:
1、1945年,〈Blind Alley〉,短篇小说,后收录于《The Early Asimov》
2、1950年,《苍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
3、1951年,《繁星若尘》(The Stars, Like Dust)
4、1952年,《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
“银河帝国三部曲”与“基地系列”的故事背景相同,但是彼此之间并未紧密结合,也可视为是各自独立的作品。
“银河帝国三部曲”比较无人所知的特色是阿西莫夫打造的未来银河帝国,还有一些未来科技,像是“超时空跃迁”、“爆破枪”和“神经鞭”,以及著名的特殊景点,首都行星川陀。
“银河帝国三部曲”与“机器人系列”扯上关系,是在后来的《机器人与帝国》里,阿西莫夫揭露地球为何充满放射性时,提到了《繁星若尘》和《苍穹微石》的故事。而〈Blind Alley〉也是唯一设定在基地宇宙背景里的短篇小说。
阿西莫夫最初并未刻意将这个系列写成三部曲,三本书的关联亦十分薄弱。因此,这个系列的知名度远比另外两个系列低很多。
后来,他重新写科幻小说,决定统一“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他最初并没有想过要这样做。两个系列的设定根本完全无关。
他决定扩写两大系列的故事,并用“银河帝国三部曲”作为中间的桥梁。如上文所言,“银河帝国系列”严格来说并非什么三部曲。
三部小说分别讲述三个在银河帝国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角色之间没有特别的关系,故事强调主角的个人太空历险过程多于讨论帝国的兴起。
但是无论如何,“银河帝国三部曲”帮助了艾莫西夫统一其小说,并且开展了银河帝国两万年的历史。
这三部小说并没有特别的联系,从任何一本开始阅读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依据故事发生的顺序,阅读次序建议为《繁星若尘》、《星空暗流》、《苍穹微石》。
Ⅹ 阿西莫夫的fans和专家进来!!!!!
我看的那本《基地》的评论也是这样,是说阿西莫夫走进了一家书店,看的第一本书上的的一张图是一个军人,由此联想了罗马帝国衰亡史,便构思了银河帝国衰亡史的。这只是写作的时候作家们常用的联想方法,阿西莫夫的确看了很多遍罗马帝国衰亡史,但虽然都是衰亡史,实质上罗马帝国衰亡史与银河帝国衰亡史并不需要一样呀,所以“一个辉鸿的宇宙世界背景,帝国拥有良好的社会体系和管理体系”的银河帝国衰亡史与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不能因为阿西莫夫的联想而强迁在一起说。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带给阿西莫夫灵感就只有问阿西莫夫他自己了,好比你我也想不到那样好的作品出来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