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描写的是现在怎么着但未来怎么着
① 我想写一篇科幻小说应该怎么着手写
建议去写软科幻,不要描述太多技术层面的东西。
科幻不是臆想!不是给随便什麽东西挂一个未来,或者外星的场景就叫科幻。你要知道你自己要表达什麽,要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才能写出硬科幻,不然你写出来满篇诸如,在真空环境中可以听到脚步声这养的硬伤的文字,就不是科幻而是笑话了。
建议你开始时先尝试写下软科幻,只要你有新奇思路,并能表述出自己的主题,言之有物而不是在胡言乱语。慢慢来吧,多看点名家的作品。推荐看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② 什么科幻小说 预见未来(写的时候是猜想,后来证实对的)
没有科幻小说预言一种新技术的理论基础!!那不如去发明这个新东西,写什么小说呀!比较著名的是凡尔纳预言了潜艇和登月尤其是登月和当初美国登月的地点都一样只有方式不同小说是用大炮巨大的大炮而现实中用的是火箭!威尔斯预言过原子弹不过不是理论,其实只是描述了和核弹威力差不多的一种武器,还有就是他的世界大战说过外星人用的死光也可以认为是后来的激光!
③ 我要写一篇科幻小说,内容是我穿越到未来,然后。。。
地球上毛人都没有,大家都移民到火星了,因为环境恶化的说,呃,地球成了宇宙垃圾场,最后就剩你跟垃圾场的机器人的说了
④ 科幻类的小说怎么写求高手帮助
科幻类小说有两种,一种是渲染纯粹科学愿景表达对人类未来的思考的传统科幻,另一种则是披着科幻的皮的幻想小说(随着起点的繁荣而昌盛,在一个未来背景中书写老掉牙的主角打怪泡妹子的故事)。
前一种是最为考校作者的功底的,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以及科学基础,需要有厚积薄发的个人思想,没有整体上的驾驭能力是写不来的。正是因为它的难度,传统科幻基本上没有一个套路定势,没有所谓的技巧,但只要成功的写出一篇佳作那么你的名字就一定会留在世界科幻史上,如《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三体》(好多上世纪的传统科幻小说所描述的未来已经成真~)。
后一种可就好写多了,只要有一个简单明了带点亮点的世界背景(机战战舰克隆人虫族等概念融为一炉),有一个牛气冲天天赋惊人怎么也打不死的主角,有一群在发春期少男脑海中自动可以脑补生成的女主角,还有一群天生高富帅专门准备好给主角来虐的2B反派,再加上拯救世界追求力量寻找宝藏的故事主线,你就可以写出很多很多这类科幻小说。比如说《无限恐怖》(虽然Z大写的确实好看,但我不信100年后还会有人看~)《师士传说》等……。(话说出现了无限流,机战流,可见这种模式多好复制和模仿了)
手打这么多,忍不住吐槽一下中国现在的快餐文化。不否认其中有很多好作品,但相比之下诞生的渣作起码是神作的百倍之数……。
⑤ 写科幻小说,如何描写里面的高科技、未知文明
我觉得如果是想写警世的科幻,大可不必追求技术方面的描写。很多精通于这方面描写的科幻小说作家都是醉心于世界或者文明的架构,如阿西莫夫所架构的机器人世界,基地世界,平行宇宙世界;哈里·哈里森的恐龙文明及其所构想的一系列生物工具等等。但是这样的构思是非常花时间的,而且要写到使人信服更是很困难,因为内部逻辑关系稍有不慎就可能错乱,所以这类比较硬的科幻写起来是相当死脑细胞的^_^
所以如果搂主想写些关于外星球或者尖端科技的东东,完全可以简略的带过,不需要给出其技术支撑,不用动不动就抛出个普朗克常数啥的,自己如果不懂就不用写了。或者可以用轻松的语言带过,甚至可以略带调侃的说:这玩艺就是这样,至于怎么运作的,主角才不知道!
不过如果能想出来些不错的点子,还是写进去一些好,但是要注意不要写得太幼稚或者在卖弄,不然让人觉得是在侮辱读者的(这种小说我看了很多……)在世界架构上,一定要多想想,如果自己是一个非常挑剔的读者,自己会怎么从这个架构中间挑刺?要从各个方面抨击自己的架构,进而修改,使之变得在逻辑上越来越无懈可击(当然100%完美是不可能的,大体看上去差不多就行了)
其实,好的科幻小说不一定要这些细节技术描写,科幻小说的目的在于以一个虚构的背景道出作者对现实或对未来的看法和观念,真正重要的是其核心情节的安排处理和对人物性格的描写,而非起辅助作用的技术描写,毕竟,科幻小说家不一定要是科学家;同时,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能当科幻小说家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交流交流,呵呵
推荐:(有点多……)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及他的平行世界系列,代表作《神们自己》,机器人世界,代表作《我,机器人》,《钢窟》。这三个世界架构宏大而且严谨,情节安排极度强大,看完后应该会心潮澎湃……
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系列”:《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屠异》。这个系列世界架构不多,但是对外星文明探讨得很好。
弗兰克·赫伯特“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这个系列……额……无敌了……虽然有点老……
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绿火星》《蓝火星》《红火星》,写改造火星的,具体是什么不太记得了……
哈里·哈里森的《伊甸之西》《伊甸之冬》《重返伊甸》,写恐龙文明如果没有灭亡而统治人类云云,里面有很有意思的生物设定,还有两个文明的冲突。
再推荐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
罗伯特海因莱茵的《异乡异客》《星船伞兵》《双星》《严厉的月亮》
洛伊斯比约德的“迈尔斯系列”《战争学徒》《贵族们的游戏》《镜舞》《记忆》《科玛》《外交豁免权》《无尽的边界》《西塔甘达》
迈克尔斯万维克的《地球龙骨》
罗伯特索耶的《金羊毛》《星丛》《计算中的上帝》《终极实验》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的《被毁灭的人》
小瓦尔特米勒的《莱伯威兹的赞歌》
拉里尼文的《环形世界》
凯特威尔黑姆的《迟暮鸟语》
弗诺文奇的《深渊上的火》《天渊》
撒缪尔狄兰尼的《通天塔-17》
⑥ 科幻小说 关于未来的现在还有未来吗
亲爱的网络知道朋友你好
请把问题详细的描述下
我好帮助到你,描述你的问题、情况
以上则是全部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⑦ 现在科幻小说,是不是很难再写出别人不曾想过的故事了
还是能够有一些别人没有想过的故事的,但是确实很难,因为已经出了很多的科幻小说了,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涵盖面很广了。但是,就算故事有点老套,表现形式可以不一样,人物性格可以不一样,都是可以有自己的特色的,只要故事足够精彩,逻辑性强,让大家看了觉得震撼或者南忘都能够成为一部好的科幻小说的。祝你好运,早日写出精彩的科幻小说。加油
⑧ 科幻小说怎么写
如何写科幻小说?这是个极难回答的问题。如果有固定答案,岂不是人人都可写科幻小说?岂不是科幻小说再不会发展?我这里不想详细叙述写科幻的技巧,只想列举一些作家的经验之谈,供同学们参考。
先说两件美国写作课上发生的事。
一次,在写作课刚开始时,学生在教室里坐定,教师走进课堂,从讲台上看看学生,开口第一句话是:“一切能够写出的故事都已经写出,你们不可能写出更好的故事!”
还有一次,也是第一次上写作课,教员把这门课定名为“为乐趣和收益而写作”的写作课。他开口第一句话是:“《灰姑娘》的故事已经写了5万次,都能卖掉。这故事还可以再写——再卖!”
两个教员讲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按第一个教员的说法,岂不是无需再学写作?按第二个教员的话说,岂不是一切故事都是重复或抄袭?
否!他们的含义是我们必须向前人学习,学习前人的写作经验。他们那样说只是为了幽默,引起学生的兴趣。
现在,我们列举一些著名科幻作家关于写作经验的名言。
一、关于科幻小说的结构
杰克·威廉森(曾参加成都科幻会议)说:
永远不要让读者设想有多个基本前提……保持故事连贯一致,小说中的一切都要合乎逻辑顺序,前后呼应……要让读者极想知道你准备告诉他什么。
A.E.范·汪说:
考虑一些大约800字的场景……每个场景都有一个目的,一般在第三段陈述,在场景结束时这个目的可以完成也可以尚未完成……场景不一定按最终顺序来写……想到它们就写下来。
二、关于科幻小说的人物
杰克·威廉森说:
保持人物符合逻辑……坏人一般比英雄人物好写。
约翰·布鲁纳说:
如果谁有志写科幻小说,对银河帝国的兴衰极有兴趣,而对他故乡街道上的人却漠不关心,那么我劝他回家,在自己脑门上用硫酸写上下面的标语:“科幻小说与所有的小说一样,是关于人的小说,”这样他一照镜子就能提醒自己。
约翰·坎贝尔说:
首先,科幻小说是关于人的小说。即使以狗为主人公,我们也会把人的品质投射到狗的身上,只注意它象人的一些特征,而不管它是否是四条腿。如果一个能思维的机器人是主人公,那么这机器人要么具有人性,要么与它们支持的人物为敌。
三、如何向别人学习
雷·布拉德伯里写道:
1940年,我拆散斯特金的每一篇故事,找出它的内部结构,看看是什么使他的故事引人入胜。当时我20岁,还未能发表一篇故事,因此我热衷于找到成功作家的秘密。我暗暗地怀着痛苦的忌妒注视着斯特金……然而由于他有我追求的独创性,我仍然不断地回到他的小说,拆解、分析、反复考察小说的结构。
约翰·坎贝尔写道:
人们常说,你若要写作,就得研究专家的作品,这并不是说你只是阅读他们的小说,而且还应注意他们的写作方式,为什么用那种方式?他们为什么成功?这次成功和下次成功有什么不同?
四、关于科学的精确性
哈尔·克莱门特写道:
你不能使故事与生活中已知的事实矛盾,例如跑得快的动物一般腿长,吃草的动物脑子不会发达。
保罗·安德森写道:
约翰·坎贝尔曾引用过一个可怕的例子:一颗行星围绕着一个蓝白色的太阳,上面有氧气和氟气。这在化学上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氧和氟在阳光照射之下立刻爆炸结合。
五、关于写作和投稿
最后,罗伯特·海因莱因对初学者提出几点忠告:
必须不断写作(光说不练不行)。
必须写完你已经开始的故事(不可半途而废)。
除非编辑提出要求,一定不要擅自重写你的故事。
⑨ 科幻小说是不是就是写未来的一些事物
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 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