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巨人
㈠ 科幻小说:巨人
巨人(一)
“葡萄”!
爱丽丝轻轻的说。她的中文发音很准,字正腔圆,仿佛吐出的不是两个字,而是两粒真的葡萄。
宇航服兼飞行器奥佩拉随着她的语音指令进行植物合成操作,叶绿素的挥发描出了重力场的形状,如一颗无色的透明气泡忽然飞临森林上空,倒映出森林的颜色。
气泡内的爱丽丝一身黑底绿叶红花的复古旗袍,就在她说出“葡萄”一词的时候,一串紫葡萄从左胸上的一丛绿叶间生出。爱丽丝伸出修长雪白的手指,优雅的拈起一颗,向上一抛,仰首张开又大又红的嘴唇准确的接入。然后转头向不远处一个男青年挤了一下右眼。这是一个标准的“蓝色眼儿媚”,相当迷人。
那青年如坐在沙发上,一只手似乎搭在沙发靠垫上,一只手拿着一本书正在读,并且还非常惬意的翘着二郎腿,令人怀疑他不是身处太空,而是坐在远古时代装有壁炉的温暖客厅里。
他不错眼珠的盯着书本,但爱丽丝从他嘴角的笑意知道他并没有忽略自己。但她还是找茬般说:“亲爱的竞帆,你在我们蜜月旅行期间还在用这种古老的方式研究古老的周易,是在暗示我的魅力不如古董呢,还是对我们的未来没有信心而作某种预测”?
名叫竞帆的青年抿了一下嘴唇,说:爱丽丝,别闹了,你知道不是这样的!
“那么,如果我说,我还想呢!”爱丽丝挑战般盯着竞帆,蓝色的大眼睛含着戏谑与调皮。
竞帆大吃一惊:不会吧这才多久……。并心虚般左右张望,其实他们正处在近月轨道的虚空之中,四周空旷渺然,此时更是连星际海盗与拾荒者也不见踪迹。
爱丽丝本来只是调侃,但竞帆的夸张反应让她极为不满,反而真的坚持起来。并且将奥佩拉的伦理状态调整为多头怪形象,这代表着原始欲望!而男青年现在的伦理状态显然是代表理性的御者。
他有点无奈的说:好吧,但我们是不是再接近古月一点,那样从地球上看起来,我们就如两只鸟儿飞过镜面般的满月,让古典浪漫的气氛随着月光洒下,给那些复古贵族们一点惊喜。
“啊,太好了,让他们看着我们顶礼膜拜,宝贝,你真是天才”!爱丽丝不等他说完,便两眼放光,大声叫好。竞帆忽然如头疼般扶着额头说:哦,我忘了,威廉在地球上。“正要让他看看”!爱丽丝断然说。
竞帆笑了,从虚拟的沙发上站起身来,他一头浓密柔软的黑发,自然卷曲着紧贴饱满的额头,黑眼睛十分明亮,鼻梁笔直,玉白丝绸古唐装让他看起来英挺之中透着儒雅。两人凝眸互视,含情脉脉——理性与欲望瞬间中和了。
两个奥佩拉忽然同频波动,然后无缝对接,融合为一,仿地球重力场稳定不变。竞帆揽着爱丽丝的细腰,如同情侣漫步花园,一边走一边喁喁细语,而月亮则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他们接近,并迅速遮蔽了半个天空。
奥佩拉此时已是光速的十分之一。“停”!数秒钟后,爱丽丝用中文喝道。其实人类思维已经高度进化,很多情况下可以跳过概念系统,走颜色、线条、气味、音乐或数字矩阵的交流捷径,但思维半径的扩展,启发与联想必不可少,保持文明多样化十分必要,所以两人仍然坚持运用语言。
男青年有些不解的用英文问:为什么?爱丽丝用下巴指指悬崖般的月面,说:这个距离最好,如果再拉近一些,就可以看到荒凉的环形山与垃圾场般的拾荒者营地了,那会破坏浪漫的心情的,不是吗?
竞帆点了点头,的确,古月此时隐约露出了立体轮廓,其巨大程度,对两人已经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威压。两人目光纠缠,爱意如潮,忽然伸出双手相抵,轻轻一推,奥佩拉再次一分为二,向相反的方向飞开,在相距一百千米处停止,发出浅红色光芒,并同步由浅而深,直至红如滴血。
竞帆此时的伦理状态也切换成了代表原始欲望的多头怪形象。而一百千米是一个令双方想象张力达到最佳的距离。理性潮水般后退,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微波背景,五种感官功能扩张、纠缠、融合,最终交汇成环状想象光束,在体内每个细胞内旋转,此时,抚摸、喘息、体味、因激情而扭曲却更加美丽惊人的容貌……,都是真实不虚的。
同时,奥佩拉向地球发出一束激光通讯波。
地球纪年公元5188年,这颗蓝色星球已成荒漠,流沙起伏如浪,很像数千年前的海洋,只不过颜色是令人焦心的黄。
人类并不缺乏让地球重新变绿的手段,但一,地球资源在前期开发中已经能源耗尽,生机逐渐灭绝。二,相对迁移别的星球来说,治理地球的成本更大。三,适宜于人类定居的类地行星不断被发现。
所以,在地球联邦的民意调查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接受放弃地球,并很快在数十年内迁移完毕。唯有最后几处绿洲还住着几万地球遗老。他们保留着不可思议的远古田园牧歌精神,并不愿移居已成人类后花园的银河系,连就近的类地行星——繁华的开普勒452b也不屑一顾。
他们决定就从这儿去“那个世界”。那个世界就是古代意义上的死亡。其实现代科技虽然仍不能让人永生,但将个体生命延续数百年还是不成问题的,可是人类已经意识到,那个世界也许不会比这个世界更糟,再不济也比老是呆在一个地方新鲜。
所以人们都乐于接受自然死亡,并称之为“换梦”,这是个值得庆贺的事儿,如同乔迁之喜。他们知道人只要存在着,世界便存在着,梦永远不会醒,所以不会称死亡为“大梦方觉晓”。
㈡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问题回答):《弗兰肯斯坦》原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译本有《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
(内容介绍):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追求和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从停尸房等处取得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拼合成一个人体,并利用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巨人虽然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感情,但是,由于面貌丑陋,被社会视为怪物,当作巨大的威胁,处处碰壁。他要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事成后与其双双远离人间。弗最初应允了怪物,但在接近成功之时,担心怪物种族从此危害社会,于是毁去了女性怪物。苦苦企盼的怪物疯狂报复,杀死弗的未婚妻等几个亲人。弗发誓毁掉自己的作品,追踪怪物一直到北极地带,受尽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
(作者简介):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出生于英国,父亲是政治家兼哲学家;母亲是公认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在原来的婚姻破裂后与玛丽的父亲结婚。两人都小有名气,并著有各种小册子。1797年玛丽出生,10天后母亲便因病离世,这件事一直影响着玛丽,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自己害死了母亲"的念头。后来父亲再婚,玛丽不得不与生父、继母、继母原来的孩子、继母与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复杂,矛盾较大。直到玛丽长大成人后遇到了雪莱,才终于获得了与人交流感情的机会,可其时雪莱已有妻室,因此玛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充当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莱妻子投河自杀后,玛丽终于得以与雪莱结婚,但婚后多次流产,只成活了一个孩子。6年半之后雪莱又被淹死……玛丽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恐怖,终生为死亡所缠绕,所有这些后来都被表现在她的作品当中。
㈢ 科幻世界杂志中有关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作品。
《严厉的月亮》,《双星》。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读于密苏里大学,1925年进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作为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的士官在海军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复员。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费城海军航空试验所任工程师。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
海因莱因的科幻创作
海因莱因的科幻创作始于1939年,第一篇小说《生命线》刊登在《惊异》(Astounding)上。由于该杂志编辑坎贝尔的赏识,海因莱因的早期作品大多发表在《惊异》上。这些早期作品大多属于他的“未来历史”系列,后来收集在《出卖月亮的人》(1950)、《地球青山》(1951)和《2100年起义》(1953)中。《梅瑟斯拉神的孩子们》(1943)和《天堂的孤儿们》(1963)两部长篇也属此系列。海因莱因在这些作品里展露了他的才华,他视未来为既成事实,在写作上避免冗长的陈述和解释,而是通过对话和行为,巧妙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机敏而含蓄的描写,明快的行文,对人物的关注胜过对科技新玩意儿的兴趣,使他成为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四大才子之一。
1947年起,他的短篇作品出现在《星期六晚邮报》及其它高价杂志上,而他的长篇则是一系列少年儿童科幻故事,如《伽利略号火箭飞船》(1947)、《太空军官候补生》(1948)、《红色的行星》(1949)、《星球人琼斯》(1953)、《星球兽》(1954)和《银河系的公民》(1957)。这些作品不仅吸引了青少年,而且拥有成年读者,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这些是他的杰作。
自50年代起,海因莱因基本上转向长篇小说的创作,如《傀儡主人》(1951)、《双星》(1956)、《进入盛夏之门》(1957)和《星际船上的部队》(《星船伞兵》)(1959)。《星际船上的部队》的发表在科幻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尽管它获得了雨果奖,但有不少人认为这部描写星际战争的作品内容过激,带有军国主义倾向。当然,也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科幻小说。
【最具轰动效应的作品——《异乡异客》】
海因莱因最具轰动效应的作品是《异乡异客》,在这部长达800页的小说里,作者叙述了一位来自火星的年轻的救世主式的人物史密斯在地球上了解到地球文明存在的危机之后,竭力传播火星的思想和哲理,最后却遭到与耶稣基督同样的命运。小说既抨击地球文明和清规戒律,又阐述了作者对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完全迎合了美国60年代反文化的潮流,故而深受大学生的推崇,甚至被视为嬉皮士的圣经。
【获得雨果奖的作品——《月亮是位严厉的主妇》】
《月亮是位严厉的主妇》(又译名《严厉的月亮》)(1966)为海因莱因第四次获得雨果奖的作品,它描写月球殖民者中间的一场革命,小说中的许多事件显然与美国独立战争遥相呼应。这部作品之所以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它清楚地表明了海因莱因的政治观点,证明作者深受社会达尔文哲学的影响,是位自由意志论者。
海因莱因作品的特点
总体来看,海因来因的作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作家是一个优秀的故事结构者;其主人公都是美国式的,其小说是“美国梦”的一种表现;大量使用美国俚语和民间故事;注重美国传统,所谓“未来史”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史;重视因果性和细节可信性。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科学深度不够,此外其作品的主要思想带有军国主义倾向。
尽管他后期作品不够生动,但是他仍不失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科幻作家。他曾是1941、1961和1976年三次世界科幻大会的嘉宾,又是1957、1960、1962、1967年雨果奖得主,1975年又荣获一级大师星云奖。即使在他1988年去世后,广大读者仍然推选他为“空前最佳作者”。
海因莱因生平
海因莱因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成长于堪萨斯市,是三位科幻巨人中惟一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这个环境虽然对他的作品有很多影响,他后来在写作和个人生活中却冲破了很多此时此地的价值和道德观。他参加了美国海军学院,于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在美国海军服役,被分发到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华盛顿号上服役。关于他第一次婚姻的记载不多。他1932年开始的第二任妻子莱斯琳·麦克唐纳(Leslyn Macdonald)是一个政治激进分子;据阿西莫夫回忆,海因莱因在此期间是一个“彻底的自由派”。1933-1934年期间,他在USS Roper舰上服役,升至中尉,1934年因肺结核退役。其后在漫长的住院治疗期间,他发明了水床,只是因为后来他在三本书中的详细描写失去了申请专利 的机会。军队生活给了海因莱因第二重要的终身影响:他强烈相信忠诚、领导能力等与军人有关的品质。
退役后,海因莱因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非正式地读了几个星期研究生的数学、物理课程,之后因为健康原因、政治计划、或者两者而罢休。之后他从事了一系列的职业,包括房地产和银矿,来维持生活。30年代前期,他参与了Upton Sinclair的社会主义“结束加州贫困”(EPIC)运动。1934年,海因莱因为Sinclair失败的民主党加州州长竞选努力做了工作。他自己又于1938年亲自竞选加州议员,也以失败告终。在后来的岁月里,海因莱因对这个参与社会党活动的阶段讳莫如深,对自己的政治历史也是写得很隐讳。比如,1954年,他写道:“很多美国人坚认麦卡锡开创了一个‘恐怖统治’。你害怕了么?我没怕,虽然我有很多政治背景可比麦卡锡议员左多了”。
虽然有海军的病残津贴,不算太穷困,他为了付款买房开始了写作。1939年,第一篇小说《生命线》发表于美国科幻教父坎贝尔主编的杂志《震撼科幻小说》。很快,他成为了社会科学幻想运动公认的领袖之一。他的早期作品被逐步拼凑成相当一致的未来历史系列。该系列的年表在1941年被编辑坎贝尔印在《震撼科幻小说》杂志,后来在他的合集《The Past Through Tomorrow》中重印。
二战期间,海因莱因为海军从事航海机械方面的工作,并拉了还年轻的阿西莫夫和L. Sprague de Camp受雇于海军飞机工厂。1945年,战争进入尾声,海因莱因开始重估职业走向。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以及冷战的开始,驱动了他写关于政治的非小说作品。同时,他有四篇重要故事作品在《 星期六晚邮报 》上发表,其首篇《地球的绿山》(The Green Hills of Earth)发表于1947年二月,是美国科幻作者第一次发表于主流文艺杂志。他为之写作剧本和设想特殊效果的电影《目的地:月球》(Destination Moon)获得奥斯卡奖 特技奖。更重要的是,此期间他开始为Scribner's出版社写一系列的青少年小说作品,一直延续到50年代,1952年出版了《滚石家族游太空》。
海因莱因于1948年和第二任妻子莱斯琳离婚,1948年娶了第三任妻子佛基尼亚(吉妮)·海因莱因(原名Virginia Gerstenfeld)。她不但与海因莱因白头到老,而且还是他作品中很多聪明、极端独立的女性人物原型。1953-1954年期间,海因莱因夫妻做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次旅行被他在《Tramp Royale》里描述,也为他有些关于太空旅行的小说(比如《Podkayne of Mars》)提供了背景。阿西莫夫认为,海因莱因娶吉妮的同时,政治上突然向极右转弯。海氏夫妻1958年成立了“帕特里克亨利联盟”,1964年为Barry Goldwater竞选总统工作,而且海因莱因的书《Tramp Royale》中包括两大段对麦卡锡听证会的辩解。然而,这种大转弯的印象可能是由于传统的美国政治左右翼区分法不一定适用自由意志主义,加上海因莱因本人独出一格而且不愿意受拘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定义(包括自由意志主义)。吉妮对丈夫的影响更明确见于文学和科学方面。她是他手稿的第一个读者,而且据说在工程方面比他还要强。
海因莱因的少年文学作品造就了后来一代科学和社会方面敏感的成年读者。他的少年文学系列多数重复使用一系列题材,。然而1959年的《星舰战将》被Scribner's出版社编辑认为太有争议而拒绝出版。海因莱因认为这倒是解除了儿童作品对他的束缚,开始“以我自己的风格写我自己的东西”,写出了一系列有挑战性,重新划定科幻界限的小说。这些小说包括他最著名的《异乡异客》(1961年)、和被认为是他最佳作品的《严厉的月亮》(1966)。
1970年以后,海因莱因经历了一系列的健康危机,间以努力工作。70年代初的一场腹膜炎,他养了两年多才恢复。但恢复之后他马上提笔写作《Time Enough for Love》(1973年)。他和吉妮穿越美国全国宣传献血,并第三次任世界科幻大会(密苏里堪萨斯城,1976)的嘉宾。1977年,他因为一根阻塞的心血管几乎中风,之后为此接受了最早的心脏搭桥手术之一。同年,他在美国国会两院特别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以亲身经验作证空间技术的副产品对老年体弱者的帮助。术后,海因莱因的精力再次旺盛。从1980年到1988年五月八日因肺气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于睡梦中去世,他共写了五部小说,最后还在组织早期材料写作第六部《World as Myth》。
㈣ 十大公认星际科幻小说
1.《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孟超原以为只是想为世界略尽绵薄之力,不料却让地球人变得无比强悍。他拳击怪兽,足踏恶魔,手撕古神,征服异界,称霸星河,力量之强大令人震惊。
2.《机破星河》:沐凡带着智能生命黑和坚定的意志,勇敢地揭开波澜壮阔的星河时代的神秘面纱。在这个真理可及、秩序重构的时代,他勇敢地挑战一切。
3.《复活帝国》:西林,一名影子猎人,在意外获得神秘芯片之后,踏上了探索无尽星空的旅程。他从小兵做起,目标是成为统治天下的元帅。
4.《深空之流浪舰队》:方鸣巍意外获得死灵传承,凭借对灵魂的掌控逐步变强,成为各项技能皆精通的超级天才。
5.《深空之下》:在2096年的星河时代,地球考察队在火星极冠的万年冰川下发现了一具长达九十九米的巨人古尸,揭开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6.《小兵传奇》:讲述了西林如何从一名普通小兵成长为影子猎人,再到掌握神秘芯片,最终探索无尽星河的故事。
7.《星级猎人》:描述了方鸣巍如何利用死灵传承,成长为掌握各项技能的超级天才,征服星河的故事。
8.《星际之亡灵帝国》:沐凡带着智能生命黑,揭开星河时代的神秘面纱,挑战一切未知。
9.《星河霸血》:孟超力量之强大令人震惊,他拳击怪兽,足踏恶魔,手撕古神,征服异界,称霸星河。
10.《龙骸战神》:西林在探索无尽星河的旅程中,发现了神秘芯片,让他从一个普通小兵成长为影子猎人。
㈤ 有没有主角是巨人的小说
《巨人传》主角是高康大和庞大固埃,都是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