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黑云科幻小说霍伊尔

黑云科幻小说霍伊尔

发布时间: 2021-06-20 14:44:32

1. 谁有科幻小说1999人类大审判

看看这个.就在你的头顶.

.月球并非自然天体.它不是一般武器所能撼动的.它以前不是太阳系的星体.年龄比太阳都大.看看月球正面.背面哪些弹坑(大部分人还只知道它叫环形山)都没有摧毁它.你就知道它有多厉害了.

月球现在是监控状态.它其实是一个宇宙飞船.内部都是空心.住着外星种族.

---------

一、未有定论的月球起源:

目前有关月球起源的说法有三种,第一个假说是月球和地球一样,是

在46亿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尘云和气体凝聚而成的;第二个假说是月球系由

地球抛离出去的,抛出点后来形成太平洋;第三个假说是月球为宇宙中

个别形成的星体,行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重力场捕获,而环绕地球。原

本多数科学家相信第一种说法,也有少数相信第二种说法,可是自从太

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经化验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

同。地球是铁多硅少,月球是铁少硅多;地球钛矿很少,月球却很

多,因此证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种说法站不住脚了。

同样的原因,也使得第一个假说动摇了,因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

亿年前经过相同过程形成的,那么成分应该一样才对,为何差异会那么

大呢?所以,科学家只好也放弃第一种说法。只剩第三种说法了,可是

如果是其它地方飞来的星体,飞进太阳系后,太阳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

多倍,照理讲月球应该受到太阳的引力而飞向太阳,不是受到球的引力而

留在地球上空的。这三种「正统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没有一项能

解答所有疑问,也没有一项经得起严格的质问。事实上,时至今日,

「月球来自何处」,仍是天文学未定之论。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

自己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离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学」的字

眼来批评的。

---------------------------------------------------------------------------------------------------------------

二、日、月、地球间的奇妙:

现在举出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现象,让大家用心想一想。

月球离地球,平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亿

5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

395倍远。太阳直径约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

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大。395倍,多么巧合的数字,它告

诉我们什么信息

大家想想看,太阳直径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阳离地球有395倍

远,那么,由于距离抵销了大小,使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

它们的圆面就变得一样大了!这个现象是自然界产生的,或是人为的?

宇宙中那有如此巧合的天体?从地面上看过去,两个约略同大的天体,

一个管白天,一个管夜,太阳系中,还没有第二个同例。着名科学家

埃尔西莫夫曾说过:

「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不应该出现在哪里。」他又说:

「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蚀,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找不出理由

解释此种现象,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难道只是巧合吗?有些科学家并不这么认为。科学家谢顿(WillianR.Shelton)

在《羸得月亮》一书中说:「要使宇宙飞船在轨道上运行,必须以每小时18,000哩

的速度在100哩的太空中飞行才可以达成平衡;同理,月球要

留在现有轨道上,与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确的速度、重量和

高度才行。」问题是:这样的条件不是自然天体做得到的,那么,为何如此?

---------------------------------------------------------------------------------------------------------------

三、做为卫星它太大了:

太阳系的行星拥有卫星,这是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的地球却拥有一个

大得「不自然」的卫星—月球,也就是说做为一个卫星,月球的体积

和其行星地球相比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来看看下列数据:

地球直径12,756公里,卫星月球直径

3,467公里,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径6,787公里,有二个卫星,大的直径有23公里

,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径142,800公里,有1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5,000公

里,是木星的3.5%。

土星直径120,000公里,有2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4,500公里,是

土星的3.75%。看一看,其它行星的卫星,直径都没有超过母星的百分

之五,但是我们月球却大到百分之二十七,这样比较之后,是不是

发现月球实在「大得不自然」了。这个资料,又在告诉我们,月球的确不寻常。

---------------------------------------------------------------------------------------------------------------

四、陨石坑都太浅了:

科学家告诉我们,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陨石和彗星撞击形成的。地球

上也有些陨石坑,科学家计算出来,若是一颗直陉10哩的陨石,以

每秒三万哩的速度(等于100万吨黄色炸药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

它所穿透的深度应该是直径的四到五倍。地球上的陨石坑就是如此

,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陨石坑竟然都「很浅」,以月球

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Crater)只有4哩,但它的直径有186哩

宽!直径186哩,深度最少应该有700哩,但是事实上加格林坑的

深度只是直径的2%而已,这是科学上的不可能。为什么如此?大

文学家无法圆满解释,也不去解释,因为心里清楚,一解释就会

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识。因为,只能用月球表面约四哩深处下有

一层,很坚硬的物质结构,无法让陨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

陨石坑都很浅。那么,那一层很硬的物质结构是什么?

---------------------------------------------------------------------------------------------------------------

五、不可能存在的金属:

月球陨石坑有极多的熔岩,这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些熔岩含有大量

的地球上极稀有的金属元素,如钛、铬、钇等等,这些金属都很坚

硬、耐高温、抗腐蚀。科学家估计,要熔化这些金属元素,至少得

在2、3千度以上的高温,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颗「死寂的冷星球」,

起码30亿年以来就没有火山活动,因此月球上如何产生如此多需要

高温的金属元素呢?而且,科学家分析宇航员带回来的380公斤月球

土壤样品后,发现竟含有纯铁和纯钛,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为

自然界不会有纯铁矿。这些无法解释的事实表示了什么?表示这些

金属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提炼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是谁在

什么时候提炼这些金属的?

---------------------------------------------------------------------------------------------------------------

六、地球上看不到的那面:

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它背面直到宇宙飞船上去拍照后,

人类才能窥视容颜。以前天文学家认为月球背面应和正面差不多,

也有很多陨石坑和熔岩海。但是,宇宙飞船照片却显示大为不同,

月球背面竟然相当崎岖不平,绝大多数是小陨石坑和山脉,只有

很少的熔岩海。

此种差异性,科学家无法想出解答,照理论言,月球是太空中自然

星体,不管那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陨石撞击的概率应该相同,怎会有

内外之分呢?月球为何永远以同一面向着地球?科学家说法是说

它以每小时16.56公里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

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和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永远以一面

向着地球。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卫星都没有这种情形,为何月球

「正好」如此,这又是一种巧合中的巧合吗?难道除了巧合之外,

不能找一些其它的解释吗?

---------------------------------------------------------------------------------------------------------------

七、数百年来的怪异现象:

月球曾发生过不少无解的现象,数百年来的天文学家不知已看过

多少次了。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

出现一片云。一七八六年四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月球

表面似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三十亿年来已没有

火山活动了,那么这些「火山」是什么?一八四三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

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原来约有10公里宽的利尼坑

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周围全是白色沈积物,

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一八八二年四月廿四日,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

「亚里斯多德区」出现不明移动物体。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月面

「达埃文墙」出现三个明亮光点。一九五四年七月六日晚上,美国明尼

苏达州天文台台长和其助手,观察到皮克洛米尼坑里面,出现一道黑线,

过不久就消失了。一九五五年九月八日,「泰洛斯坑」边缘出现二次闪光。

一九五六年九月廿九日,日本明治大学的丰田博土观察到数个黑色物体,

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形。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前苏联无人探测船

月神九号登陆「雨海」后,拍到二排塔状结构物,矩离相等,依凡桑

德生博士说:「它们能形成很强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记号。」

伊凡诺夫博士从其阴影长度估计,大约有15层楼高,他说:「附近没有

任何高地能使这些岩石滚落到现在位置,并且成几何形式排列。」另外,

月神九号也在「风暴海」边缘拍到一个神秘洞穴,月球专家威金斯博士

因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发现一个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这些圆洞是

通往月球内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廿日,美国轨道二号探测船在距「宁静

海」46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数个金字塔形结构物,科学家估计高度在15至25公尺

高,也是以几何形式排列,而且颜色比周围岩石和土壤要淡,显然

不是自然物。一九六七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学家组成的蒙特利尔小组发现

「宁静海」出现「四周呈紫色的黑云」。这些奇异现象,不是一般的外行人

发现,全是天文学家和太空探测器的报告,意味着:月球上有人类未知的神秘!

---------------------------------------------------------------------------------------------------------------

八、月面上的不明飞行物: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廿四日,太阳神八号宇宙飞船在调查将来的登陆地点时,

遇到一个巨大、约l0平方英里的大不明飞行体,但在绕行第二圈时,就没有再

看到此物。它是什么?没人知晓。太阳神十号宇宙飞船也在离月面上空五

万尺的地方,突然有一个不明物体飞升,接近他们,这次遭遇拍下了

纪录片。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太阳神十一号宇宙飞船载着三位宇航员

奔向月球,他们将成为第一批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奔月途中,

宇航员看到前方有个不寻常物体,起初以为是农神四号火箭推进器,

便呼叫太空中心确认一下,谁知太空中心告诉他们,农神四号推进

器距他们有六千英里远。宇航员用双筒望远镜看,那个物体呈L状,

阿姆斯特朗说:「像个打开的手提箱。」再用六分仪去看,像个圆筒

状。另一位宇航员埃德林说:「我们也看到数个小物体掠过,当时

有点振动,然后,又看到这较亮的物体掠过」。七月廿一日,当

埃德林进入登月舱做最后系统检查时,突然出现二个不明飞行体,其中

一个较大且亮,速度极快,从前方平行飞过后就消失,数秒钟后又

出现,此时两个物体中间射出光束互相连接,又突然分开,以极快

速度上升消失。在宇航员要正式降落月球时,控制台呼叫:「哪里

是什么?任务控制台呼叫太阳神十一号。」太阳神十一号竟如此

回答:「这些宝贝好巨大,先生KK很多KK噢,天呀!你无法相信,

我告诉你,哪里有其它的宇宙飞船在哪里,KK在远处的环形坑边缘,

排列着,KK他们在月球上注视着我们KK。」前苏联科学家阿查查

博士说:「根据我们截获的电讯显示,在宇宙飞船一登陆时,与不明飞行体

接触之事马上被报告出来。」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日,太阳神十二号

宇航员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发现不明飞行体。一九七一年八月太阳神十五

号,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阳神十六号,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阳神十七号,

KK等等的宇航员也都在登陆月球时见过不明飞行体。科学家盖利曾说过:

「几乎所有宇航员都曾见过不明飞行物体。」第六位登月的宇航员

埃德华说:「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来自何处?」第九位登月的

宇航员约翰杨格说:「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确定的事。」

一九七九年,美国太空总署前任通讯部主任莫里士查特连表示「与

不明飞行体相遇」在总署里是一平常事,并说:「所有宇宙飞船都曾在一定距离

或极近距离内被不明飞行体跟踪过,每当一发生,宇航员便和任务中心通话。」

数年后,阿姆斯特朗透露一些内容:「它真是不可思议KK,我们都被

警示过,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的,KK我只能说,

他们的宇宙飞船比我们的还优异,它们真的很大KK。」

数以千计的月球神秘现象,如神秘闪光、白云、黑云、结构物、不明飞行体等,

全都是天文学家和科学家共睹的事实,这些现象一直未有合理解释,

到底是什么呢?

---------------------------------------------------------------------------------------------------------------

九、空心的宇宙飞船月球:

一九七0年,俄国科学家柴巴可夫(AlexanderScherbakov)和米凯威新(MihKai

Vasin)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宇宙飞船月球」理论,来解释月球

起源。他们认为月球事实上不是地球的自然卫星,而是一颗经过某种

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加以挖掘改造成宇宙飞船,其内部载有许多该

文明的资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的月球神秘

发现,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内部的高等生物的杰作。当然这个说法

被科学界嗤之以鼻,因为科学界还没有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人。但是,

不容否认的,确是有许多资料显示月球应该是「空心」的。最令科学家

不解的是,登月宇航员放置在月球表面的不少仪器,其中有「月震仪」,

专用来测量月球的地壳震动状况,结果,发现震波只是从震央向月球

表层四周扩散出去,而没有向月球内部扩散的波,这个事实显示月球

内部是空心的,只有一层月壳而已!因为,若是实心的月球,震波也

应该朝内部扩散才对,怎么只在月表扩散呢?

---------------------------------------------------------------------------------------------------------------

十、结构新月球:

现在,我们可以来重新结构月球理论了:月球是空心的,月壳分为

两层,外壳是岩石及矿物层,像是自然的星体,由于陨石撞击月球后,

只能穿透这一层,已知陨石坑的深度都不深,最深只有四哩,所以此层

厚度最多五哩。月球内壳是坚硬的人造金属层,厚度不知道,也许只有

十哩,成分含有铁、钛、铬等,能耐高温、高压、腐蚀,是一种地球

人未知的合金。因为宇航员安装在月球,表面的月震仪显示震波只在

月表传递,而不深入内部,可见月球的确只有这两层月壳。既然如此,

月球就不是自然界的,它是人造的,造它的「人」经过精细计算,将

月球从他们的星系迎到太阳系来,摆在现在的位置,使地面上的人能

在夜间看到它,而且和太阳一样大。所以,月球起源的三种理论都不

对。「造月的人」让月球永远以一面向着地球,因为这一面有不少控制

地球的设备。他们自己住在月球背面的内部,因为月球表面日夜

温差太大,中午最热是摄氏127度,夜间最泠是零下l83度,不适合

居住,所以都住在内部。他们巳发展出飞碟,经常飞出外面做些研究

或修护仪器,并注意地球人的动静,有时被地球宇航员看到,有时被

地面上的望远镜观测到。「造月的人」是那一种外星人?他们来此有

多久了?我们目前都还不知道。也许不久,地球人就能知道月球的

真相了。我用科学无法解释的实际月球现象,来重新结构月球的理论,

「圆满的」将月球之谜KK解答,有谁能说这样做是「不科学」呢?

2. 弗雷德·霍伊尔的物理学方面的贡献

霍伊尔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之外,霍伊尔还在巨石阵用途、核能利用、以及冰河时期的相关领域进行过研究。他还写下多部学术专著、科普读物、科幻小说、电视连续剧,以及一部自传。霍伊尔的许多研究成果不符合被认为是正统的学术观点。尽管如此,他仍然被认为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为纪念这位天文学家,第8077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霍伊尔”命名。

3. 你最喜欢的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三体》系列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科幻小说。

我与《三体》结缘

记得我是高中的时候,在我们学校一个破旧的书店闲逛,无意间发现了这本小说。当时这本书夹在很多书当中并不起眼,我只是对它的名字比较的好奇,就随手拿起来翻了一下。在这之前,我几乎没有过任何一部科幻小说,仅有的也只是涉猎了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看了几页之后,我发现它讲的很有意思,因为没有看过这种类型的,所以就格外的喜欢。当时由于时间原因,只看了有二十来页吧,就匆匆的走了。

面壁者一共有四个,他们利用了三体人的思维缺陷,设计了一系列的计策进行打击。而他们的背后,由世界各国组成的联盟无条件为他们提供支持,也给了他们极高的权限。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他们四个每个人选择的计策都不一样,但无一例外,都非常的扣人心弦。遗憾而又幸运的是,最后除了罗辑,其他三位面壁者都以失败告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罗辑最终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则,他知道任何暴露自己坐标的文明,都必将遭受高维度文明的打击,三体文明也不例外。于是他以向全宇宙暴露三体世界的坐标相威胁,暂时保持了三体文明和地球之间的平衡。

在这种短暂的平衡之下,人类开始迅速的发展科技,人类的技术也迎来了一波大爆炸,各种先进科技被制造出来。宇宙舰队就是它的产物。

在地球舰队和三体舰队最终决战的时候,场面是宏大的,但结局是悲凉的。除了章北海夺取战舰成功逃离以外,地球舰队全灭。而逃离的宇宙战舰,也为人类的生存种下了一颗种子。

三体第三部

在第三部当中,主角换成了一位漂亮的女性——程心。她接替了罗辑来充当决定地球命运的执剑人,但是因为她的善良,在她刚刚上任的时候,三体就向地球进行了攻击。她选择了固守人性,从而给地球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困惑程心这么做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但是很显然大刘并没有给我们这个答案,而是选择让我们自己去用自己的准绳来评判。就我而言,我觉得程心这么做其实是有点理想主义的,她为了捍卫自己所谓的人性做出的选择,却害了全人类,很多人为了她做出的这个决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果连人类都没有了,那么她的人性谁又能够理解呢?

而之前成功逃离的蓝色空间号,则选择向全宇宙发送了三体世界的坐标。这么一来,三体世界和地球一样,都置于了更高级的文明的打击之下。

在人类与三体的较量之中,有一段我很喜欢。程心的大学同学云天明,近距离接触到了三体文明。他通过自己编的三个故事向程心传递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人类也凭借这些信息,组织了很多的逃离计划。

我最喜欢的是云天明的这些故事,看似不经意之间,却蕴藏着隐秘的信息。大刘用这种方式真的很巧妙,不仅把云天明这个人物写活了,而且使情节上更加的多元,又不显得突兀,我是非常的喜欢。

最后在高文明对地球的打击之下,程心逃出了地球。整个太阳系却变成了一个二维的空间,无论是地球还是人类,就变成了一幅画上面的景象。这样的结局无疑是可怕的。

而大刘曾经说过他对于人类文明是满怀期待的,所以他在作品中也埋下了生存的种子。

程心在一颗恒星上遇到了关一帆,并在那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在那里等待着地球的新生。

我认为的三体

看完三体以后,我把它推荐给了我的很多朋友、同学。因为他们知道我爱读书,也信赖我推荐给他们的书,书荒的时候都会来找我推荐。他们度过之后,有的觉得读不懂,有的读的如我这般震撼。

读不懂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大刘在这本书中描写的一些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大刘是理工科出身,对于这些知识可以灵活的融入到作品中,在很多文科生眼里面却有点晦涩难懂。

不过我认为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一定是软硬结合的,所谓软硬结合就是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使得作者笔下的这个世界是可信的,故事情节是有理可据的。而软科幻就是作者在作品中倾注的人文情怀,比如融入的历史典故,比如传达的各种理念。

而三体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这也是我喜欢它的重要原因。

它能够让我读的懂,又能读出来自己的思考。比如它里面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我觉得说的很正确。

在宇宙中肯定存在着高低不一的文明,而在地球普世的道德准则在宇宙中并不一定适用。弱肉强食绝对是赤裸裸的森林法则。因为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变得更强。要变强,肯定要付出代价。

综合以上来看,三体绝对是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大刘凭借一己之力提高了中国科幻的地位,这话绝对不是白说的。

三体带给我的

读完三体之后,我非常的震撼,那种震撼无法用语言表达。好像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就这么出现了。于我而言,这个世界,就是科幻。

可以说,是三体为我打开了科幻的大门,我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文学形式。

然后我就开始求饥若渴的读各种科幻小说,看各种科幻电影,这种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每每我沉浸在作者构筑的那个宏伟的世界的时候,我都无比的佩服他们无穷的想象力。

甚至于受到三体的启发与大刘的影响,我也萌生了进行科幻写作的想法,并且也尝试写过,后来因为科学知识储备不够,只能中间放弃了。

虽然科幻作品写不出来,但是我却有了一双科幻的眼睛,有时候看一个东西,我经常会想,在未来它会变成什么样?就是这种漫无目的的想象,带给了我很多的快乐。

所以说还是要感谢大刘,感谢三体!

于我而言,它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座里程碑。看到它,就想起了我曾经初读科幻的那种狂热与美好。

4. 福雷德·霍伊尔资料

福雷德·霍伊尔 (1915-) 福雷德·霍伊尔是英国天文学家,他解决了或协助解决了二十世纪天文学的许多重要问题,并激励 其他的科学家进行研究。今天,许多天文学家常常提到霍伊尔,认为他 是最初灵感的源泉著名英国科学家、稳恒态宇宙起源学说的创始人佛雷德·霍伊尔于2001年8月20日去世,享年86岁。霍伊尔的作品包括《黑云》(1957)、《A代表仙女座》(1962)、《10月1日太迟》(1966)、《第五行星》(1963)、《距离太阳7步》
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英国天文学家福雷德·霍伊尔(1915-),霍金青少年时代心目中的一位英雄,是这里的天文学教授。霍金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

5. 弗雷德·霍伊尔的文学方面

霍伊尔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除了一系列的专著和科普读物.他还是十几部科幻小说和电视剧本的作者.像他这样多才多艺的人在科学界实属罕见。《离太阳只有七步》、《太空序曲》、《入海之门》、《冲击参数》等等
在霍伊尔的小说中,主人公大都是受到政治迫害的科学家。这恐怕与他自己在剑桥的经历有关。因为霍伊尔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与学校当局不和而离开了剑桥,成为了一名独立科学家。他最著名的科幻小说《黑云压境》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故事始于1964年,这一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团巨大的星云飘向太阳系,剑桥的科学家经过计算,得到的结论是它将来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家试图公开这一秘密,而政治家则试图掩盖这一秘密。于是他们展开了较量,当星云移近时,人们却意外的发现这是一团有着智慧生命的星云。在残忍的毁坏了地球四分之一的生命之后,他开始与科学家展开一场有趣的对话,就音乐、男人女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进化以及偏头痛等一系列问题发表它的高论。当美国和苏联当局联合起来准备发导弹摧毁它的时候,发射出去的导弹竟没有伤到他一根毫毛就折返回来,最后,星云跟科学家拜拜。留下鼓励人类要产生更多的天才……这团充满智慧又有点愤世嫉俗的黑云,总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霍伊尔本人。

6. 天文学家霍伊尔提出木星威胁论,是危言耸听吗

不是危言耸听,天文学家霍伊尔没有提出木星威胁论。霍伊尔1915年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宾利。青年时期的霍伊尔思维独特,经常藐视各种规章制度。在当地文法学校毕业后,霍伊尔进入了剑桥大学伊曼努埃尔学院学习。

1936年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1939年成为圣约翰大学的特别研究生,同年获得硕士学位。当时他已经具备获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但他从未有这念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霍伊尔被征入海军部研制雷达。1945年霍伊尔获聘为剑桥大学的数学讲师。1957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8年担任天文及实验哲学普鲁明教授。

霍伊尔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之外,霍伊尔还在巨石阵用途、核能利用、以及冰河时期的相关领域进行过研究。他还写下多部学术专著、科普读物、科幻小说、电视连续剧,以及一部自传。霍伊尔的许多研究成果不符合被认为是正统的学术观点。尽管如此,他仍然被认为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7. 有谁看过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最后结局,蝗虫到底给了汪淼他们什么样的启发

首先,对三体小说的研究我对此很是入迷,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第一部中《三体·地球往事》中末尾,当时人类所做顽强的抵抗,而在三体人的眼里,人类就像我们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着弱小,因此三体人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还发了一句蔑视挑衅的话:

你们是虫子

后面好戏要上演了,史强带着第1部中的汪淼一行人来到了老家的麦田,正值蝗虫大肆侵略麦田的季节。蝗虫满天飞舞,像乌云一般笼罩之天空,他们就自在的翱翔在天空,不受任何拘束,这是史强说:看看吧这就是地球人与三体人之间的技术差距,在三体人眼中我们就像这些蝗虫,弱小,但是人们想方设法的想要消灭他们,人们喷洒各种农药,但是它们的数量,并不因此减少,仍在增多。

8. 刚看完中篇科幻小说《黑云》,作者是吴志雄,可是百度后根本搜不到他是谁,有人能帮我介绍下吗,对他的作

现在的小说很多,若不是拍成电视剧或电影,根本就出不了名,因此没有人知道很正常。QQ浏览器里的小说很多,我现在看的还是花钱的小说,但同样也没几万人知道,爱看的希望作者出名,不爱看的也就无所谓了,是吧?

热点内容
穿越到香港的娱乐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5 18:16:55 浏览:618
你不乖哦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5-15 18:15:01 浏览:473
快穿系列有肉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15 18:09:22 浏览:52
老苏苏小纯在线听书 发布:2025-05-15 18:07:37 浏览:647
类似网游重生三国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5 18:07:36 浏览:68
直播之荒野求生小说排行 发布:2025-05-15 18:01:21 浏览:491
崛起1979小说全文阅读无弹窗 发布:2025-05-15 16:56:06 浏览:475
网络小说速成器 发布:2025-05-15 16:54:37 浏览:654
女主韩娱系统小说完结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5 16:24:07 浏览:460
长篇血亲收女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5 16:20:16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