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作家科幻小说
A. 第十一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获奖作品有哪些
第十一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 ,获奖作品有哪些?
七月著《群星》、宝树著《天象祭司》、陈楸帆著《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分获最佳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金奖;黎婵著《认知陌生化:赫·乔·威尔斯科幻小说研究》获最佳非虚构作品金奖。
为选拔优秀的青少年科幻创作人才,为鼓励有科幻梦,有想象力、创作力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中国科幻文学之中,组委会特别设立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优秀作品奖,为青少年提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
自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优秀作品奖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青少年科幻爱好者的热烈响应。截止5月15日,专项奖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申报的172幅参赛作品。其中,确定符合评审资格的作品有63幅。
2019年6月4日,专项奖组委会召开了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优秀作品奖组委会全体会议,听取了专家对63幅参评作品的审核意见,按专项奖组委会章程的规定,优中选优,决定了31幅入围名单
B. 谁看过《背面天堂》这本书
七月的作品风格多样,语言老练,视野开阔,带有明显的80后与网络作品的色彩,他的科学功底扎实,作品逻辑性强但不枯燥,擅长塑造性格迵异的人物,对故事的把握能力强。
七月是更新代科幻作者中关注赛伯朋克(虚拟世界)的写手,他的作品塑造了看似荒诞的世界,《背面天堂》这部作品集收录了七月不同风格的作品,充满了黑色的幽默和讽刺。
如《背面天堂》,一个人类生存在黑暗中的世界,然而光明的真相却早已被遗忘。
《斯克伦岛的新移民》《水鑫日》塑造了奇异的虚拟世界,用看似奇幻的故事讲述了虚似世界发展的可能。
《现实在真实塌缩之后》从奇异的角度寻求世界的真相。
而七月的名篇《擦肩而过》,更是用青少年熟悉的轻小说的模式,讲了一个自大的人类与其他智慧生命较量失败的故事,其中对未来环境的预测的真实性与夸张性直触人心。
纵观七月的大多数的“科幻文字产品”,能看到西方“赛伯朋克”流派带给他的烙印。
“赛伯朋克”流派作品中的叛逆、反传统等灰色事物的描写倾向彰显其中,七月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活在他幻想出的“数字网络社会”里面,长于斯,乐于斯,在里面发生矛盾、纠纷,便成了一个个“有故事的人”。
如《合服战争》中描绘的诸位主角,即是人也是游戏中的代码,他们抗争着自己的命运;
《震荡》中的精神病人其实并没有病,只是世界斗转星移,他们的正常反倒成了生病;
在《幽灵杀人事件》中,描写了一个高度信息化主导的世界,一切人类活动均在“光天化日之下”,但因此丧失理性思考而退化了的警察却破不了一个原始手法的杀人事件;
《记忆的孤独城堡》中的凶手为了盗取他人记忆去写小说而杀人;
《蓝颜》中的杀手靠着破坏他人脑信息伤人,等等。 平民化色彩是七月科幻小说的又一特色,同时也是大部分西方“赛伯朋克”流派小说的特色。
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世界焕然一新,作为日后衍生出的微机和互联网技术普及迅速,网民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一种社会力量,这是一种反精英、反集权的力量。
在“赛伯朋克”流派之外,科幻小说所写的无非是探险、发明等母题,而这些技术小说的主角,往往都是以科学精英为主,他们掌控一切,平民们微不足道,但“赛伯朋克”流派则“颠倒了大地”,小市民甚至是社会边缘人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撬动世界。
七月的十二篇经典科幻小说,包括:
《擦肩而过》、《像堕天使一样飞翔》、《合服战争》、《biu一声就这样消失》、《震荡》、《现实在真实塌缩之后》、《幽灵杀人事件》、《记忆的孤独城堡》、《蓝颜》、《撬动世界的哈林达姆》、《关于苏贝拉的最后故事》、《黎明未至》。
C. 阿西莫夫的简介
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
(3)七月作家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阿西莫夫对人文主义抱有严肃的态度。他经常发表与其相关的演说并写文章甚至整本书来探讨。他把科学看作是地球上伟大而统一的原则。
他利用科幻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促使人们去考虑人类与科技、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考虑人类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晚年时,他成了美国人文主义协会的主席,担任此职务一直到他去世。
在阿西莫夫的演说及众多非小说类作品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就是:他认为这个世界人口已经过剩,这种倾向继续与否将是影响未来的关键,关系到未来世界是充满了灾难与饥荒,还是能够健康发展,使其居民享有安稳舒适的生活。
在他的小说中,他也强调了这一主题。《钢穴》描绘了地球大都市的恶梦及由于人口过剩、食物短缺而造成的必须由计算机来控制的管制局面。在此书中,阿西莫夫认为人口过剩、食物短缺几乎是未来不可避免的一个特征。
阿西莫夫被认为是一位“理性、科学和怀疑论的卫士”,也就是反对伪科学、超自然现象和宗教迷信的先锋斗士。他以自己的著作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解惑释疑的工作。他自称是科幻小说中“属于比较认真的那一派”,他强调作品的科学性,反对粗制滥造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
D. 国内有哪些科幻大奖
国内有银河奖这个科幻大奖。有“中国科幻最高奖”之称的第31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在成都揭晓。在颁奖典礼上,共计宣布了包括最佳中篇小说奖、最佳短篇小说奖、最佳网络文学奖、最受欢迎外国科幻作家奖、最佳新人奖、最佳原创图书奖等诸多奖项,但最终大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未能颁出。
其中,宝树的《我们的科幻世界》、陈虹羽的《永劫之境》、七月的《双旋》获得最佳中篇小说奖,慕明的《涂色世界》、钛艺的《火花Hibana》等五部作品获得最佳短篇小说奖,火中物的《千年回溯》获得最佳网络文学奖。
第31届“阅文杯”银河奖以“回归创作”为主题。银河奖是我国创立最早的科幻奖项,由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设立于1985年,是公认的中国科幻最高奖,包括《三体》、《逃出母宇宙》等国内顶尖科幻作品均获得过相关奖项。
本届“阅文杯”银河奖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幻作家、科幻产业人士和科幻爱好者300余人齐聚一堂。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出席颁奖典礼,并代表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致欢迎词。典礼共颁发了十三项奖项。
反映了过去一年我国科幻文学创作和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未来方向。获奖作品中,由宝树创作的《我们的科幻世界》刊登于《科幻世界》2019年第4期,讲述了科幻作家谢宝舒被漫画家学妹沈淇“拦截”。
一同来到儿时经常光顾的“星光书店”,最后被卷入一场谋杀案中的故事。该小说是宝树为《科幻世界》创刊四十周年而作,同时也是《科幻世界》四十周年特别征文系列作品之一。
E. 叶永烈的简介
叶永烈的简介:
叶永烈,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笔名萧勇、久远等,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其《床头上的标签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1950年(11岁),开始发表诗作。
1957年(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
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1960年(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1960年秋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从事科普创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8月25日与妻子杨惠芬结婚[4] 。
1979年3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获1000 元奖金。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
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83年之后,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
1984年,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之后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
2015年7月21日,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著名科普文艺作家叶永烈受邀担任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