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科幻小说钱莉芳
㈠ 小说《天意》作者钱莉芳的资料
最后,说一下‘天意’的作者。作者钱莉芳,江苏无锡人(钱钟书的老乡),是一所中学的历史教师(所以她对历史烂熟于心也不足为怪)。据作者自述,其自小就喜欢写作,崇拜钱钟书,希望有一天能凭自己的笔为自己赢得荣誉。即使做了教师也没有放下自己的梦想。于是有了‘天意’。
每个人都获多或少喜欢做梦,‘天意’是钱莉芳作的一个精彩异常的梦。这个梦曾经将我迷倒在虚幻之中,这种虚幻是多么的妙不可言。今天我向各位推荐她,就是想让你们也体会一下这种美妙。
㈡ 钱莉芳《天意》读后感1000字作文
钱莉芳的《天意》,早就听说了。中学教师写的科幻,风评很好。
但一直没有去读,仔细想来,是因为心里存着念头,自己将来也是要写幻想类小说的(科幻的梦想基本上破灭了,软科幻不屑为,硬科幻不能为,那就只剩奇幻),居然有同行先写出来,而且听说写得很不错,而且是同属文科专业的历史老师。说白了,这种迟疑其实就是心不甘、情不愿,还带着点嫉妒。
最近kindle论坛上有人放出、推荐,还是下到k3里,用几个晚上读完了。
读到进度条百分之十的时候,心里就泛起了嘀咕——怎么还在《史记》几部传记的圈子里兜着没跳出去?这明明就是白话史记嘛——散文化一点的、文字不错的白话史记罢了,淮阴侯列传、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揉在一块,看来是想写淮阴侯。而且这种写法,真的是在写科幻吗?那个时代背景能有什么样的科幻元素呢?反倒是写奇幻更合适啊!乃至穿越。
读到一半以后,才慢慢出现了诡异现象和悬念,出现了作者的故事设定而不是司马迁的,出现了紧张激烈的大场面。必须承认,时至如今,我的阅读欣赏胃口的确是被生活中的一些元素掼坏了,掼得奢华而肤浅。这些元素包括好莱坞大片、美剧、场面浩大的国产奇幻小说如《诛仙》、《搜神记》,黄易的诸多武侠也有份,嗯。曾经跟朋友争论,他说我不能欣赏美剧中最好的,只欣赏那种节奏快、悬疑多且大其实内涵不足的类型。其实我是觉得后者看起来轻松,不需要太动脑筋又有足够的刺激,这明明就是生活所迫……还有个原因大概是我从中学开始到整个大学看了太多的严肃文学、经典文学,已经有点反胃了,所以就要弄点肤浅的看看,来证明我骨子里的肤浅基因。好吧,扯远了。
钱老师的《天意》,其后半部终于把谜底一一揭开。因为我是anti—剧透人士,所以以下的评论尽量避开情节本身。我想说的有如下几点:
一、钱老师这部小说里的科幻偏软得厉害(果然是文科生么),大致相当于卫斯理那个层级的(好吧其实有点剧透了,聪明人看过卫斯理的可以做点联想推断什么的)。不过我并不觉得这算是什么缺点,在科幻小说的阅读领域,软硬双方都有传世的经典之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硬汉凡尔纳未必比娘人田中芳树更有影响力,年幼的我看到《飞向月球》里的那诸多数学公式,除了一点崇敬之外,更多的却是对科学的恐惧(果然是文科生么)。简单地说,科学层面设定的精密不等于小说在人文层面的影响力。因此,科幻小说,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其实是软硬两手都要抓,都要抓硬(这算什么话)。
二、钱老师是历史老师,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把这部科幻小说的背景放在汉代,而且她对原故事(《史记》)的改编和重新设定,在结果层面根本是看不出来的(完全符合历史记载),只在内因、人物性格等方面做了巧妙的嵌套、调整,使之符合自己故事的发展逻辑。不得不说,这种手法堪称艺高人胆大,具有强烈的风险(之前说过了,汉代背景根本不适合科幻小说啊!),但是她做得几乎是天衣无缝,了不起。只说一点,主人公韩信用那个时代的语言、人的眼光(囿于背景,这是无法作过多调整的)来解释科学界(或者说科幻界)一些常见的现象和问题,本来是一件本质上难度极大的事情,也很可能表现为不着四六的混搭。但是《天意》读下来,给人的感觉是圆融整一,好像它就是合情合理的《史记》或者说《淮阴侯列传》白话版。这确实是高手所为,至少牵涉到对《史记》的理解、对自己故事的把握和对语言的驾驭这三方面的内容。
㈢ 怎样来评论科幻小说《天意》
《天意》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在《三体》前,它是国内最成功的长篇科幻小说。此前有老王的《生死平衡》,后面有大刘的《球状闪电》,商业成绩都不如它。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作者钱莉芳是彻彻底底的新人。老王的长篇《生死平衡》,是根据获奖中篇扩写;大刘写《球状闪电》前,已靠一系列短篇奠定地位。二人在科幻文学圈成名已久。而钱莉芳从未在《科幻世界》发表作品,《科幻世界》编辑部决定直接发行长篇,何其大胆的决定!首先是文字风格——也就是大家经常念叨的“文笔”。我说过很多时候所谓“文笔不好”是个人好恶,那么我的确不喜欢《天意》的“文笔”,大白话,非常“实”,“实”到干瘪:甲见到乙,甲说吧啦吧啦;乙说吧啦吧啦;甲再说;乙再说。甲的心理活动,以台词或描述一五一十全部道出。小说开头韩信郁郁不得志,心理活动描写六页,用了五个“啊!”(这是夸张。这样写,好的方面是直白易懂,不说废话。缺点则是过于直白,乃至肤浅,文字缺乏生命力或者说“文采”。看《天意》前刚看完老雷的《华氏451》,两相对比,差距非常明显。
女性作者有“细腻”的刻板印象,早年女性科幻作者比如凌晨的确符合这一刻板印象。但《天意》情感表达之生硬,甚至不如一些男性作者。之前看评论称《天意》“具有女作家特有的细腻情感”——看来我们对“细腻情感”在认知上有根本差异。做个比较,苏学军写于1995年的短篇《远古的星辰》,同样涉及时间旅行和中国古历史,文字驾驭较《天意》好很多。
㈣ 天意内容简介
《天意》是一部融合了历史、神话与科幻元素的历史科幻小说,由钱莉芳创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心的构思,受到了读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作品背景设定于秦汉时期,讲述了来自外太空的“龙羲”为了完成其移山填海的工程,在时光扭曲中纠正错误,并试图通过选择人类中的杰出人物,如赵政、张良和韩信,来推进文明发展。然而,韩信发现了这个惊天阴谋,决定与“龙羲”决裂,走上了一段悲壮的旅程。
《天意》以女子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韩信的心理历程与一生的悲欢,将历史叙述、神话传说与科幻设想巧妙结合,构建了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形象。小说基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融合了伏羲氏、彭祖、九鼎的传说,通过时间机器、外星人等科幻元素,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历史视角。
钱莉芳的《天意》在历史与科幻的交织中,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也引发了对于历史与现实、忠于哪段历史的深层思考。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内容,更在于它对于科幻创作的贡献和对当下社会的启示。
著名作家阿来认为,《天意》的成功在于作者没有被科幻小说的固有概念束缚,这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科幻作家韩松则指出,《天意》通过提出“忠于哪段历史”的问题,对读者进行了深刻的思想考问。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也对《天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当下对科幻创作的繁荣具有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