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羽的言情小说
① 古龙,金庸谁的文笔要好!!!
不好比较,
应该这么说,金庸是比较重视历史的人,首先他是个学者,然后是个爱好武侠的学者,
所以写得东西你都会发现很有讲究,他会花很大笔墨去描写某某历史事件,物品,典故的来历,
连人物武功的招式都会写得很清楚,怎么踢一脚,怎么打一拳,怎么转身,用了什么毒药,这个教主有什么来头,那个地区的自然情况怎么样,全都有根有据,能学到很多东西,
再说古龙,古龙一生都很有武侠的气质,他的人品如此,他的人生如此,一辈子美酒不断,身边美女不断,爱恨情愁,风光的时候可以一掷千金,对朋友两肋叉刀,义薄云天,穷困的时候几天没有吃的没有酒喝……
古龙的文章经常会出现的这样的描写:快!快!快!快!快!快!……
古龙从来不在人物武功的招式上浪费笔墨描写,他只是会告诉你那人的功夫很高,他的动作很快,快到你不能看清,小李飞刀之所以厉害就是这个原因,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拔刀,不知道他的刀什么时候离手,当你看见刀的时候,你已经死了!
古龙的人物从来都是真正的大侠,他们不为世俗名利所动,只为自己而活,一般爱喝酒,和古龙自己很像,走天涯狼藉江湖只图一个痛快!很是潇洒,
金庸笔下的人物更多的会受到名利官场的束缚和影响,会争个官,盟主什么的当当什么的,最多的是和朝廷勾结,很有历史的感觉,
古龙的就不用考虑这些,你完全可以看做是架空时代的,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古龙因为时常为了酒钱而写书,灵感来了的时候写得金光四射,但是往往结尾写着没劲就草草了事,
金庸则是极其严谨,每写完一段隔短时间又拿出来修改一番,认真的让人发抖!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感觉
② 如何写好武侠小说
说写武侠很容易,或者说武侠就是灵感,这就错了!
1, 武侠是小说的一种,是种文学创作;小说是虚构的,但却来源于现实—现实中的知识,典故、历史材料、心理感受,所以,要写好它,同样要一种积淀;
2, 武侠小说有它的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优秀的武侠小说是严谨的创作。华罗庚对武侠的定义是“成年人的童话”,其中的想像有助于科学的思维;人们并没有因为安徒生写童话而认为他是幼稚的,所以,对于武侠,要以“大家之作”的地位去对待;要多学习经典的大作!
3, 文学史上,魏晋六朝的志怪志异、唐传奇、明清的绿林小说,一路发展到当代的武侠;武侠玄幻的思想一直传承有序;中间每个时期都有绝对的经典作品值得学习。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的建议:
1. 多读经典的作品(参照下面所述),在不断学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古龙早期也是学习金庸的啊,而且风格相近,两位也常有切磋,随后古龙才成自家的面目—离开了继承,就谈不上发扬了!
2. 文学的功底。毫无疑问,武侠作为小说的一种,它的创作需要一定的文字表达和控制能力,一定的文笔、才气和思想在里面;好在这些方面都可以培养:中国文学史、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培养语言精简的能力、文言和古语的运用在武侠中尤其重要;用语不古,实为武侠大忌!)坚持学习,即使不能速成,也可大器晚成。
3. 古今优秀武侠的吸收。张恨水先生之所以能著作等身,源于他到“17岁半就读了100多部古典小说”,如果没有这种毅力,也完成不了长篇巨制的创作。 你可以参考的武侠:(1)魏晋六朝的志怪志异、(2)唐传奇、(3)明清的绿林小说,如,《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等。(4)当代梁羽声的作品,处于当代早期的“武侠三剑客”之一;梁羽声后受聘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功力深厚,重历史和文学的笔调;(5)金庸,经典作品14部,样样精彩;(6)古龙,早期学金庸,后成自己的面目,著述很多的;(7)阁下喜欢“中间夹杂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多读黄易。黄易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等都是不错的经典;(8)卧龙生、刘残阳等,至少也比当代的“小混混”强多去了!
4. 对历史、地理、风俗人情、各派武术的了解。优秀的经典无暇令人百看不厌,其中一个就是糅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在里面。可能文笔所至,就掺入了文学、武术、艺术、历史等知识点,如果对这些不够精通,小说的可读性就逊色多了。
5. 武侠要的是有自己的思想和基调,你喜欢“写得有意思点”,就可以在学识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自我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祝早日成就自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