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60年代小说排行榜
『壹』 60年代的香港言情小说有什么特点
依达及杰克、望云等活跃在五60年代的香港文坛上,受当时香港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他们的言情模式大多脱胎于明清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主题披露与人物描写有着较趋同的“套板”。一部小说讲述一次恋爱经历或者一个婚姻故事,间或也探讨一下诸如“爱情是什么”这样的话题,在尽情抒发缠绵、神奇、朦胧、哀怨的情爱梦幻时,亦带有着理念的意味。通常以女性为主人公,以美好的爱情为至高无上的理想,以结成美满姻缘为结局。情节模式不是“一见钟情”,就是“千里姻缘一线牵”,虽然或者会遇到一些恶人恶事的阻挠,或者弄成了三角恋爱、纠缠不休的局面,但最终都能排除万难,善有善报,有情人误会冰释,成神仙眷侣。
这时期的言情小说,主要还是以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为依归,即使是依达一些反映青年一代苦闷、孤独心态,在当时看来比较洋化的作品,其内涵还是表现美与丑、善与恶冲突的传统主题。稍后出现的严沁等作者走的也是这一路子。大部分的作品都洋溢着温馨而浪漫的情爱气息,却缺乏现实的诗意,难以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刻痕。
『贰』 哪位文学高手有关于介绍香港50年代文学的书或文章,推荐下,写论文用呢。。谢谢
在徘徊中走想自立的香港文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是当代香港文学发展的前期。这一时期,香港处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中,既是东西两大阵营相互窥视、渗透、较量的国际“公共空间”,又是台湾国民党政权与新中国政权重新角力的场所。这种左右翼两派政治力量的斗争深深地影响了香港的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反华势力采取“绿背文化”措施大力扶持香港右翼文化势力;另一方面,由于1950年英国政府率先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使的左翼文化机构在香港得以保存,并得到新中国政权力量的支持,所以,面对右翼文化的活跃,左翼文化机构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创办了大量的进步报刊,团结香港各派作家,培养青年作者,共同抵制“绿背文化”,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
『叁』 重生在香港60年代的小说主角是警察
大香港1957
『肆』 好看的重生到60 70年代的小说
言情的可以看《绿红妆之军营穿越》、《重生小保姆》、《重生小夫妻》、《带着空间到七十年代》、《重生小媳妇》。
男主重生的可以看《工业霸主》,机械系研究生林振华穿越到1979年,成为一名工厂青工。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历史的些许预见,林振华带领工人师傅们挥洒汗水,打造出一个横跨欧亚的重型工业集团,成就了一段工业霸主的传奇故事。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李思明,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双料博士,军中科技翘楚,因为一场空难来到1972年,然后成了一位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的苦难并不能压跨他,苦中作乐给了他坚毅又随遇而安的性格,不经意间,他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希望能够被采纳,谢谢您啦!
『伍』 求重回香港50年代的小说(除大香港1957,香港从1949开始)
重生之出人头地,男主重生在香港50年代,很好看
『陆』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颜文斗
说实在话,在知道蒙敏生先生之前,香港于我没有多少吸引力。传媒表达给我的香港印象就是摩天大楼、灯红酒绿、跳舞赌马、消费天堂、金元世界、流行文化、时尚先锋等等。我也知道,这只是香港的一面,犹如我身边的媒体表达我所在的城市——充满娱乐主义和实用主义趋向并营造出一个社会的主体景象或流行色,这个景象扭曲了大众的生活情感和生存状态,幸好我生活在这个城市,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体会这个社会。当我触摸不到香港真实生存情感的时候,这个城市的确对我没有吸引力。后来,是蒙先生的图片让我的工作和香港二字联络起来。
蒙先生的大公子蒙嘉林在广东省电教馆作摄影工作。2004年春,嘉林兄说他父亲在香港拍了一辈子照片,有大量底片存在香港,并讲述了蒙先生的一些故事。这些年我和一些摄影老人交往,总是有寻宝似的快乐,且他们的道德文章也有如冬日和煦阳光一样温暖着我,所以一听就催他“快快拿来”。当嘉林兄费了不少周折将第一批二万多……
确认后请采纳
『柒』 找女主重生六十年代香港或者国外的小说
生小媳妇 身揣空间再活一回 军妆 重生之军医 重生之缘来如此简单 越夕花朝
『捌』 50年代的香港小说质量不高的原因在哪
应该承认,50年代的香港小说从整体的质量上看是不高的。这里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大批左翼作家的离港,比如新一波南来作家并非正常和有利的创作心态,比如冷战局势和政治意识的干扰,比如本土作家尚未能形成一股力量……但是50年代应该说是香港小说创作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这是因为,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香港文学作为一个特殊的部分之所以具有意义,并不全然是地理政冶上的原因。自50年代以后,香港与大陆相隔绝的地理政治状况,决定了南来作家的大陆经验已不再成为持久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本土作家的队伍也在日渐壮大。而在文学的对象方面,读者群又越来越局限于香港本岛。于是在后来的20多年中,虽然不能摆脱国共对峙的影响,但在创作题材方面,却逐渐转向了本土的生活。这正是这座殖民地的“孤岛”从根本上制约着香港文学发展的地方。
从60年代到70年代,香港小说的整体水平应该说是在提高的。尤其是60年代的小说创作,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更形成了一个高潮的时期。60年代文社活动的积极开展,文学杂志的大量涌现,无疑是推动小说创作发展的重要条件。政治倾向偏右的《中国学生周报》在培养年轻作家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尤其值得一提。《中国学生周报》创刊于50年代初,但从这份杂志上逐渐成熟起来的作家却大都活跃在60年代。60年代的香港作为东西方冷战和国共对峙的前沿这一地理政治地位虽然没有改变,但在50年代比较明显的文学创作相对于地理政治的滞后却在缩小差眶。
『玖』 找本小说60年代逃到香港
国士无双的
『拾』 推荐几本好看的香港小说
卫斯理系列的都是香港科幻类的经典,
云海, 路芙的是玄幻, 恐布的新作家, 也可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