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微型小说选
A.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的前言
微型小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崛起以来,每年发表的作品不下万篇,其中不乏名篇力作,各种选本在市场上多有所见,甚至每一年的年选本都有数家出版社在竞相编选出版,可见读者之众。
但有关微型小说的评论却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虽然《微型小说选刊》和《小小说选刊》时有评论文章发表,但相对于众多的作品而言,数量实在太少,而精彩的、恰到好处的评论文章更是凤毛麟角。
由于这个原因,能将好的微型小说配以恰当的评论结集出版已属鲜见,而能将拔尖的微型小说配以精湛独到的评论编选成集出版,在图书市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本书的编著者汝荣兴先生既是中国微型小说界的著名作家,其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已达到令一般作者羡慕的程度,又是微型小说的著名评论家。由于笔者曾在《微型小说选刊》担任主编十六年,不但有缘拜读并选编过汝荣兴先生不少精品力作及评论文章,也有缘与他见过几面,有过较为深入的交谈,深感其对微型小说理论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是一个十分罕见的“水陆两栖”型f圣才,因此对于这本由其精选并亲自逐一深入评论的作品集十分重视,阅读后觉得它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而乐于为其作序。
B. 推荐几本好的微型小说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9月
定价:24.00元
由中国微型小说权威选家精选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构思灵巧,代表着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本书收入汪曾祺《尾巴》、王蒙《雄辩症》...
2007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定价:24.80元
爹爹新娶的后娘送铲子回学校读高三,后娘很温和地同铲子说再见,铲子心里像装进了一个夏天的太阳。(红珂《后娘让他别再回家》);银宝羡慕哥哥金宝因为生了个疯女而比别人家富些,动不动就骂女儿秀英:“你...
C. 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的写作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 人意料。
======================================
文无定法——关于微型小说
曾经一时兴起写了一篇小说,结果被批为无病呻吟且缺乏小说基本要素。我不会编故事,但对这个没有小说基本要素之类的说法还是不服气。
所谓小说的基本要素不外乎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最传统也是最老套的要求。
说到这里我不禁暗暗好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一个笑话《“贵族”与“爱情”》。
大学文科教授让每位同学写一篇短篇小说,要求小说中必须有“贵族”和“爱情”两个基本要素。
几天后,学生们相继完成了作业。
当教授看了楚峰头同学的小说后,非常无奈,因为两个要素都存在,小说内容是:“公主怀孕了。”教授只好让他再添加一些“幻想”要素。
过了几天,楚峰头又把他的“大作”交给了教授:“织女星座的公主怀孕了。”
教授看后非常生气,遂又令他在加一些“神秘”要素。
这回,楚峰头的小说变成了:“织女星座的公主怀孕了,是谁干的呢?”
教授实在忍受不了了,他使出了最后一招儿,那就是让楚峰头再增加“宗教”要素。
几天后,当教授带着胜利的微笑,看了楚峰头的小说后,竟把它撕了个粉碎。
“织女星座的公主怀孕了,OhMyGod!是谁干的呢?”
可见这个所谓要素的说法根本不是评价文章的标准。小说贵在出新,特别是微型小说。但是出新不仅仅是情节的出乎意料,最重要的应该是选材及个性化的情感。而且个性化的范围应该在陌生化的新奇感之内,不应是晦涩难懂。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无论怎样翻新总也脱不了一般的情节框架。无论是无意识的认同还是有意识的反叛,总归是基于同一种心理状态。挖空心思编来的文章不过是一时的技巧之作,算个游戏罢了,而且通常是大家都觉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然后有意思,然后有意思,然后……就没了。
为何见书欲喜,见书欲悲,见书以为然?精品的著作总是心血之凝,哪怕作者以为是游戏之作,但其实是在放松的状态下体现出的真实自我。现在一般人学写小说似乎有这个毛病,比小说家更讲究什么要素的具备,其实那倒可以算做练习的必要,对于小说创作本身是没什么作用的。怕的就是连评价者也以这样的观点去看。就象时下里似乎人人都可以学画水墨画,大众的参与评价的标准却反促水墨画趋向式微,道理是一样的。
一般说来长篇小说的字数都在20万以上,短篇小说的字数在几千字到三万字以内,中篇小说的字数大约在在三五万字到十万字之间,微型小说或者叫小小说、掌篇小说、一分钟小说,字数一般在二千字以内。我看网上基本上是微型小说。
至于微型小说特点,我不妨偷别人的话来加以说明:
(一)以微知著,以近知远。人物少,情节简单。但小而精,微而妙,以少胜多,以微观反映宏观。现实感强,迅速轻便,充满生活气息,但要写出艺术境界的“远”,使人联类无穷。
(二)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广泛吸取其它文章和艺术体裁的长处,可以称为“模糊小说”。
(三)取材精确,镜头小说。微型小说写的是面上的一点,这个点是运动展开的,可以称作影视中的“镜头”。一般短篇小说中的倒叙和补叙,在微型小说中要成为瞬间镜头的描写和串连,以免冗长叙述和说明。
(四)写特殊点,重情绪化。微型小说人物描写的特点是,写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写主要人物的情绪心态。
如此来看,小说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似乎大多数人对此都有些误解。第一个特点是其很明显的见微知著。或者说带有中国自古以来的微言大义的痕迹,和寓言有相似之处。就是简单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哪怕是阿佛洛狄特的魔法也无法弥补深壑。这样一个简单的爱与不爱的故事才能升华到整个人类的意义,而不仅仅是风花雪夜。信任不仅是情人间的事,也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一个基石吧!但情绪化心理描述的倾向很难让一般读者理解和接受,这又涉及到微型小说的第二个特点,即体裁的模糊性。
有意识地淡化情节,类似于散文化的叙述,大概这就是别人觉得有些小说中缺乏要素的原因吧!但情绪化的描写恰恰是微型小说的发展趋向。如不被理解的冷漠,用一种混乱的意识流来表达,幻觉与现实的重叠,恰好能够表现失去理智的思维状态。但是过于晦涩,组织零乱,这也是这种小说不被理解的原因之一。
大多数人还是遵循着经典的思路,甚至抱着猎奇、寻求刺激的心理来看。艺术一旦成了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就开始没落了,尽管小说也曾经是那么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谁知道今天不被人理解的东西会不会成为明天的经典呢?
所以我还是不多说的妙。
D. 求现代,当代微型小说3到5篇(简介+点评)
去买一本微型小说选刊不就行了,看着电脑抄还有损视力,这本杂志还很好看,各种书报亭都有,半月刊
E. 小小说精选
悟空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找到工作了。没有工作的悟空就经常到处闲逛。这天悟空又出来闲逛,看到一个艺人在耍猴,猴很有趣,时而翻跟斗,时而给人作揖,末了还捧着个盘子讨钱,于是便有很多人往盘子里扔硬币。硬币落在盘子里清脆的声音,悟空听着很悦耳。
悟空想,我本是猴王,若去耍猴,准保比这艺人耍的要好,赚的更多。
不过就在悟空正要去耍猴的时候,师傅唐僧来了。
唐僧西天取经后,便到老虎岭县当县长,这次来找悟空,正是请悟空前去辅佐的。
悟空说,我又当不来官,师傅莫不是看我没工作,想照顾我一口饭吃,我可不要让别人说我是吃闲饭的。
唐僧说,悟空,你有火眼金睛,好官坏官,你一看便知分晓,去耍猴,可惜了这本领。
悟空听唐僧这么一说,便随唐僧来到老虎岭县,专门负责暗访官员的廉政情况。
要说悟空火眼金睛,那可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出来的,这一点不光地球人,就连天上的神仙都知道,一点都不含糊。按说悟空没查案的本事,可悟空的眼睛毒,谁是好官谁是贪官,他用眼睛一瞄,便知分晓。只要是贪官,在悟空的眼里,那便是妖,只要悟空说这官是妖,准能查出官的贪赃枉法来。
有一次悟空在唐僧办公室,看到一个乡长来汇报工作,等这位走了以后,悟空就对唐僧说这乡长是妖。唐僧说,不会吧,这乡长可是县里的廉洁的典型呢。悟空说,我说是妖就是妖,不信就派人去查。唐僧便派人去查,这一查,还真就查出乡长贪污几十万的事情来。还有一个工作很不错的局长,还是劳动模范,县里几个大的工程面目都是他负责的,悟空也说这局长是妖,这回唐僧没有再怀疑,派人一查,也查出局长受贿上百万的事情来。
唐僧对悟空的工作很是满意,于是经常带悟空外出,不但外出工作带着悟空,就是应酬也带悟空一同前往。
有一次悟空又随唐僧去赴宴,请客的是一个姓朱的局长,唐僧说这朱局长是八戒的远房侄子,可悟空一眼就看出来朱局长是妖。
悟空是个疾“妖”如仇的人,酒宴一散就告诉了唐僧。唐僧说,怎么可能呢,这可是八戒的侄子,八戒的侄子怎么可能是妖呢。悟空说,我说是妖就是妖,不信就派人去查。
唐僧事后就派人去查了,可查来查去,就是没有查出问题来,不但没有查出问题,还查出这朱局长好多拒贿的事迹。唐僧便对悟空说,怎么样,我说朱局长不是妖吧。悟空也不解,说这不可能呀,我明明看出他是妖,怎么会查不出来呢?
这以后悟空还见过这朱局长,还是一眼就看出朱局长的妖模样来,又去告诉唐僧,不过唐僧没有再答理他。
后来又有一次,悟空找唐僧汇报工作,当时唐僧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悟空是个粗人,不懂礼节,推门就进去了,便看见一个官模样的人将一个信封塞进唐僧的口袋。官模样的人见了悟空,匆忙就走了。悟空就问,师傅,这人是谁呀?唐僧说,是一个乡里的副乡长。悟空说,这人是妖。唐僧说,这人可不是妖,这人可是后备干部,我正准备提拔他当乡长呢。悟空就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唐僧,看得唐僧心里发毛。
悟空说,刚才那信封里面是钱吧?
唐僧说,瞎说,那是人家的汇报材料。
悟空又说,是汇报材料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唐僧不高兴了,怎么了?连师傅也要查吗?
悟空不敢再吱声。
在宾馆门口,悟空看到一人艺人在耍猴,猴很有趣,时而翻跟斗,时而给人作揖,末了还捧着个盘子向人讨钱。悟空看着,那艺人就成了唐僧,而他自己就成了那只被耍的猴。
悟空拔下根猴毛,吹口气,猴毛成了一根针,悟空用针刺瞎了能识魔辨妖的眼睛……
后来,花果山上便有了一只瞎眼猴王。
后来,沙和尚千里迢迢赶到花果山。
沙和尚问悟空为何要刺瞎自己的眼睛,悟空说,眼不见为净。
F.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的作者简介
汝荣兴,浙江嘉兴人,著名微型小说作家、评论家,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理事,迄今已在国内外400多家报刊上发表微型小说作品800多篇、微型小说评论300余篇,同时出版有《下雪的黄昏》《汝荣兴幽默小小说选》《汝荣兴哲理小小说选》等多部个人微型小说作品选集,并主编有《中学生必读的100篇校园小小说》等多部微型小说精华选本;其许多作品被《小说月报》《读者》等选刊转载或入选国内外大、中学教材,多篇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介绍到国外,并曾获《微型小说选刊》由读者评选的“我最喜欢的微型小说作品奖”等全国性大奖,其评论被收入《微型小说鉴赏辞典》等权威书籍;曾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文艺报社等联合评定的“中国当代(1982~2002年)小小说风云人物榜”,获“小小说星座”荣誉称号;其个人传略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多部大型辞书,其作品集《下雪的黄昏》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其主编的《小学生必读的100篇校园小小说》《中学生必读的100篇校园小小说》荣获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
G. 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微型小说家
楼主你要表达什么。。。你自己都说了是钱洪科。。。要问什么
如果你要他的资料:
男,1958年生于陕西省华县。1984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在河南省淮阳师范任教。现任河南省周口幼儿师范高级讲师。在《语文》等杂志上公开发表十几篇教学科研论文。主编《中国文学史略》《中师语文素质训练》等大中专学生用书5本。1996年周口地委组织部命名为“科技拔尖人才”。1999年周口地区行署评为优秀教师。2001年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6年开办博客以来,创作了小说、杂文、散文300多篇。多篇作品被《杂文选刊》《微型小说》等报刊采用。
钱洪科博客:http://hexun.com/qianhongke
钱洪科文集:http://www.hongxiu.com/grzl/index.asp?id=629626&zz=钱洪科
我只能答到这里。。。
H. 微型小说选刊 小小说选刊 各有什么不同呢
这两中期刊我也看`个人认为`基本上小说风格差异不大`只是《微》书上版块比较多元化`小说种类刊选范围教广``像我最喜欢的就是每期[创作园地]版块上的几篇``至于其他方面`向楼上说的杂志社、编辑、杂志理念等等这些应该不是你感兴趣的
I. 微型小说选刊和小小说选刊
两本杂志我都看过,我觉得差不多吧……可能个人比较喜欢长篇的缘故